《花儿与少年》的音乐特点-1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2》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2》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2》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这首乐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节奏展现了花儿的娇艳和少年的英勇,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青春的活力。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有所了解。

但管弦乐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还需进一步挖掘。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学习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善于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儿与少年》的背景知识,感受管弦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听辨、演唱、演奏等。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花儿与少年》的旋律和节奏。

2.了解管弦乐的编制和特点。

3.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准确表现音乐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让学生模仿、借鉴。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音乐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2.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

3.多媒体设备:音响、投影仪等。

4.教学挂图:管弦乐编制示意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花儿与少年》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或播放完整版《花儿与少年》,让学生整体感受乐曲。

期间可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旋律等方面,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这首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活泼欢快的节奏,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的快乐成长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受管弦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管弦乐的欣赏能力还不够强,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儿与少年》这首管弦乐曲的背景、特点及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这首乐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乐曲的表现手法和民族特色。

3.学会协作演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美好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优秀演奏版本,让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演奏技巧。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介绍、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小提琴、琵琶等。

3.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4.分组标志:如名牌、颜色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花儿与少年》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民族音乐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播放《花儿与少年》的管弦乐版本,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特点及表现手法。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跟随教师的示范,学习演奏《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乐曲教案

《花儿与少年》乐曲教案

《花儿与少年》乐曲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花儿与少年》这首乐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花儿与少年》的背景、风格及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播放乐曲、讨论等方式进行。

1.4 教学步骤:1.4.1 播放《花儿与少年》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1.4.2 讲解乐曲的背景、风格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基本构成。

1.4.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乐曲分析2.1 教学目的:让学生深入理解《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分析《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播放乐曲、分析乐谱等方式进行。

2.4 教学步骤:2.4.1 播放《花儿与少年》乐曲,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旋律走向。

2.4.2 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讲解旋律的起伏、转折等。

2.4.3 讲解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节奏的变化。

2.4.4 分析乐曲的和声特点,讲解和声的运用及其效果。

第三章:演唱练习3.1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演唱《花儿与少年》,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2 教学内容:教授《花儿与少年》的歌词和旋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进行。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词背后的故事。

3.4.2 教授旋律,引导学生掌握旋律的走向和节奏。

3.4.3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观摩,提高演唱水平。

3.4.4 整体演唱,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第四章:乐曲演奏4.1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用乐器演奏《花儿与少年》,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4.2 教学内容:教授《花儿与少年》的乐器演奏技巧。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进行。

4.4 教学步骤:4.4.1 讲解乐曲的演奏要点,引导学生掌握乐器的基本技巧。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1》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1》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1》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音乐材料,包括乐谱、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渠道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花儿与少年》这首乐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儿与少年》的背景、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气息、音色和节奏演唱《花儿与少年》的主题曲。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花儿与少年》的主题旋律。

2.了解乐曲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体验。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曲的背景、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儿与少年》的乐谱、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器材。

3.准备相关民族音乐的知识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花儿与少年》的背景、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花儿与少年》的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

教师讲解乐谱中的音符、节奏等基本元素,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花儿与少年》的主题旋律。

《花儿与少年》乐曲教案

《花儿与少年》乐曲教案

《花儿与少年》乐曲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1.1 教师播放《花儿与少年》乐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1.2 教师介绍《花儿与少年》乐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

1.3 学生分享对乐曲的初印象,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章节二:乐曲分析2.1 教师讲解乐曲的结构,包括前奏、主题、副歌、尾声等部分。

2.2 教师分析乐曲的调性、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乐曲。

2.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哼唱乐曲,体会乐曲的情感表达。

章节三:演奏技巧与实践3.1 教师示范演奏《花儿与少年》,讲解演奏技巧,如音准、节奏、音色等。

3.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演奏,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错误。

3.3 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章节四:合唱编排与实践4.1 教师讲解合唱编排的基本原则,如声部协调、音色搭配等。

4.2 教师根据学生嗓音条件,进行声部划分,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4.3 学生进行合唱编排,教师指导并调整,直至达到理想效果。

章节五:课堂小结与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乐曲的特点及演奏、合唱技巧。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5.3 教师提出课后练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乐曲的演奏和合唱练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花儿与少年》乐曲教案(续)章节六:音乐欣赏与讨论6.1 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花儿与少年》乐曲,让学生对比欣赏。

6.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版本乐曲的特点及差异。

6.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魅力。

章节七:创意编曲与实践7.1 教师提出编曲任务,要求学生结合乐曲特点进行创新编曲。

7.2 学生分组进行编曲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3 各组展示编曲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章节八:音乐游戏与互动8.1 教师设计音乐游戏,如接龙、猜歌名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8.2 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8.3 教师总结游戏过程中的亮点,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王育教学内容:1、听赏《花儿与少年》2、简单了解王洛宾生平及其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进一步感受变拍子的表现效果,理解变拍子能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显得丰满多姿的作用。

2)通过了解著名音乐家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感受不同地区的丰富多彩的民歌风格,让学生喜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2、知识与技能目标:1)感受节拍的变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2)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

3、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多种不同形式欣赏乐曲。

2)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感受变拍子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导入新课集体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牧笛》。

唱前提问:《小牧笛》这首歌有什么特点?(民歌风味、变拍子)二、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1、视听结合,导入教学1)欣赏由小提琴演奏的青海民歌《四季调》,感受乐曲的情绪,并为乐曲分段。

2)听后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段落的。

引导学生以情绪、节拍的变化等来判断。

2、揭示曲名《花儿与少年》,了解民歌形式“花儿”。

1)先请学生根据曲名猜猜这首乐曲表现什么内容。

2)向学生介绍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

让学生知道在当地“花儿”代表姑娘,“少年”代表小伙子。

3、欣赏全曲,边听边随着音乐节拍轻轻拍击,拍出重拍。

让学生进一步从节拍的变化感受乐曲段落及表现内容。

4、分段欣赏,体会两种拍子表现的不同效果。

1)教师弹奏,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2)带着几个问题与旁边的同学一起边听边议。

a.这段的节拍是怎样的?b.这段的情绪如何?c.这段的住旋律重复几次?d.这段代表“花儿”还是“少年”?5、欣赏歌曲《花儿与少年》,听听它主要根据乐曲的哪个主题来演唱?三、拓展教学1)介绍作曲者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特色。

2)欣赏几首王洛宾创作的歌曲,并为歌曲与曲名连线。

3)视听结合,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民间歌曲》,具体内容为《花儿与少年》。

本曲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青海花儿,歌词淳朴、旋律优美,充分展现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青海花儿《花儿与少年》,感受其音乐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民间音乐知识,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歌词的发音和节奏把握。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音乐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青海花儿《花儿与少年》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特点。

例题讲解:简要介绍青海花儿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发音和节奏。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指导、交流,提高歌曲演唱效果。

3. 歌曲分析(10分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引导学生从音乐角度欣赏歌曲。

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课堂互动(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民间歌曲,交流民间音乐的魅力。

5. 歌曲巩固(10分钟)集体演唱《花儿与少年》,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和欣赏民间音乐。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花儿与少年》2. 歌曲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淳朴3. 民间音乐知识:青海花儿、民间歌曲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音乐和情感角度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浓厚。

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花儿与少年》说课稿

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花儿与少年》说课稿

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花儿与少年》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花儿与少年》,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花儿与少年》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节欣赏课。

作品为F调,2/4拍,情绪欢快、小快板,旋律优美,不仅展现了青海民歌的音乐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充分发挥了器乐的丰富表现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本首作品的结构,感受到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描绘的画面,了解“花儿”的相关知识,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说学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

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音乐,感受到乐曲主题的情绪与速度以及描绘的画面,了解“花儿”的相关知识,感受到了民间歌曲的魅力,逐步建立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花儿与少年》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花儿”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儿”相关知识,了解作品结构,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特点,并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是了解“花儿”相关知识,感受到乐曲主题的情绪与速度以及旋律特点。

八年级音乐教案《花儿与少年》

八年级音乐教案《花儿与少年》

八年级音乐教案《花儿与少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六单元《民歌风采》,具体内容为《花儿与少年》。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具有代表性的青海花儿,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丰富性和地域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花儿与少年》,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 了解青海花儿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提高对我国民间音乐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唱《花儿与少年》,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音乐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青海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美丽的自然景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花儿与少年》。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

(2)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

(3)学习歌曲中的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

3. 歌曲演唱(15分钟)(1)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的一个部分。

(2)组内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3)各组展示,全体学生共同演唱《花儿与少年》。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知识点。

(2)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花儿与少年》2. 知识点:节奏、旋律、装饰音、滑音3. 歌曲风格:青海花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花儿与少年》,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演唱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但对歌曲风格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其他地区的民间音乐,如江苏的茉莉花、内蒙古的长调等,提高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歌曲演唱技巧的教学6.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条理性7.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与拓展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音乐学习背景。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课花儿与少年湘艺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课花儿与少年湘艺版
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唱歌、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例如,在学习歌曲《花儿与少年》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富有创意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利用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音乐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音乐节奏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节奏的特点和运用,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方面:课堂纪律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教学组织方面:小组合作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小组的整体表现。
答案:《花儿与少年》中的音乐表现手法包括旋律变化、节奏变化和音色变化等。旋律变化可以通过变奏、转调等方式实现,如在歌曲中加入装饰音或改变旋律的走向。节奏变化可以通过调整拍子、引入节奏乐器等方式实现,如在歌曲中加入鼓点或拍手节奏。音色变化可以通过调整乐器或声部的音色来实现,如在歌曲中加入和声或伴唱。
5. 音乐欣赏题型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唱歌、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例如,在学习歌曲《花儿与少年》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歌从民间来》,主题为《花儿与少年》。

本节课主要学习《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及演唱技巧。

具体章节内容为:歌曲《花儿与少年》的学习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儿与少年》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了解《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花儿与少年》的歌词、旋律及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气息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歌谱。

学生:音乐课本、歌谱、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特色,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花儿与少年》。

2. 新歌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义。

(2)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旋律。

(3)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3. 歌曲演唱技巧讲解(10分钟)(1)讲解气息控制方法,示范演唱。

(2)讲解高音部分演唱技巧,示范演唱。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

(2)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全体学生评价。

5. 歌曲背景介绍(10分钟)讲解《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花儿与少年》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演唱技巧:气息控制、高音部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花儿与少年》,录制音频或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演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及演唱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花儿与少年》教案1

《花儿与少年》教案1

《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花儿与少年》并介绍它的音乐结构及风格特点
2、理解西北“花儿”。

3、理解变换拍子,感受变换拍子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感受《花儿与少年》的特色,理解青海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并介绍“花儿”
二、新课教学
1、播放视频,欣赏《花儿与少年》。

2、乐曲分析:
乐曲第一段是四二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节奏感很强很欢快。

乐曲第二段是四三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节奏很平稳,速度比A段慢,这段曲调很柔美祥和,非常具有歌唱性。

乐曲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乐曲情绪更欢快,热烈整,首乐曲的结构是ABA/。

3、学唱乐曲:用La歌唱
4、再次播放视频,欣赏《花儿与少年》。

三、结束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经典动听的民歌,它们就像是明珠一样镶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假设大家能留心采集,它将成我们宝贵的财富。

课后反思:。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歌颂了青春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歌曲采用了2/4拍,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歌曲的结构为ABA’形式,A段主题旋律舒展流畅,B段节奏紧凑,旋律活泼,A’段为A段的再现,歌曲整体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

但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让学生感受青春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花儿与少年》,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花儿与少年》,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特点。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问题和节奏难点,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模仿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歌曲的乐谱,以便学生更好地聆听和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青春为主题,让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青春形象,引出本节课的歌曲《花儿与少年》。

2.欣赏: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结构。

3.学唱:教学生演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美感。

4.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歌曲接龙、节奏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花儿与少年说课稿

花儿与少年说课稿

花儿与少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花儿与少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浓郁青海民歌风格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活泼。

这首歌曲以花儿和少年为主题,描绘了青海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年轻人欢快的生活场景。

在教材中,这首歌曲被安排在_____单元,旨在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青海地区的音乐文化,感受民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但对于民歌的了解和演唱还比较欠缺。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花儿与少年》,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并能运用恰当的声音和情感表现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青海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能够流畅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1)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如倚音、滑音等。

(2)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用声音和表情进行准确的表达。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示范法:教师通过范唱和范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确的演唱和演奏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感知能力。

2、学法(1)聆听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1》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1》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

这首乐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节奏展现了花的美丽和少年的活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这首乐曲,了解管弦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民族音乐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通过具体的学习来逐步了解和感受。

此外,学生们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儿与少年》这首管弦乐曲的背景、特点及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对乐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花儿与少年》的旋律和节奏。

2.了解管弦乐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方法。

3.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

2.示范法:教师演奏乐曲,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演奏技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乐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管弦乐器。

2.音响设备:音响、话筒、耳机等。

3.乐谱:《花儿与少年》乐谱。

4.教学PPT:包含乐曲介绍、演奏技巧、团队协作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花儿与少年》片段,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乐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完整的《花儿与少年》乐谱,让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接着,教师演奏乐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观察教师的演奏技巧。

童声合唱《花儿与少年》的音乐特点与排练反思

童声合唱《花儿与少年》的音乐特点与排练反思
(四)声部层次的处理 《花儿与少年》的第一部分中,高声部旋律采用承接的音乐发 展手法,音乐连贯发展,旋律围绕着主音和下属音进行,这是合唱 的第一个层次。低声部主要的节奏衬托以及旋律上的补充是第二个 层次;合唱的第二段是同节奏的二声部合唱,旋律仍然在高声部, 下方声部是在和声上起加厚作用,有时候是和声音程,有时候是支 声。在排练时在注重两个声部旋律性的同时,要注意旋律声部的清 晰和二声部的时分时合的特点;合唱的第三部分是整个合唱最为抒 情的一部分,也是与其它乐段对比性最强的部分,共有四个乐句, 上方声部仍然承担着歌曲的旋律,旋律为五声特点,而低音声部则 是在和声上的加厚,旋律并非完全的五声特点,所以在排练时应 强调它与上方声部的融合性和平衡,着重突出整个音乐风格的民族 性;最后一部分是整首合唱情绪相对最热烈的部分,也是整个合唱 中相对稍难处理的一段,主要体现在两个声部的复调织体形式,及 要将主要旋律突出,由要将次要的旋律线条清晰的呈现出来。除此 之外结尾处的音高相对童声来说音区很高(尽管时间很短),要求合 唱队员在演唱时要保持积极的高位置,并掺入一定的假声,避免声 音的挤、紧、白、喊等不良声音的出现。 总之,“童声合唱对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发散思维和创造力都 有很积极的作用。”[1]合唱《花儿与少年》的排练除了要处理好节 奏、音准、等要素之外,还应在总体上体现团队协作和学生的创造 力的培养。■
◎ 音乐探索
黄河之声 2018年第16期 总第517期
童声合唱《花儿与少年》的音乐特点与排练反思
杨颂庆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026)
摘 要:《花儿与少年》是童声合唱中的一首经典作品,本文通过对这首合唱的具体分析和艺术实践,从声音、节 奏、强弱以及声部层次等提出自己在艺术处理方面的见解。 关键词:童声合唱;艺术处理;民族风格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

这首乐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节奏展现了花儿的美丽和少年的英勇,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材中提供了曲谱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欣赏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民族音乐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管弦乐的构成和表现手法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为主,适当拓展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花儿与少年》的背景知识,认识管弦乐的构成,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并分析《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和表现手法,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2.教学难点:对管弦乐构成和乐曲内涵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相关背景知识的拓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分析法、实践法、合作探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展示曲谱,以及进行现场演示等,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民族音乐,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欣赏:播放《花儿与少年》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引导他们关注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分析:讲解乐曲的背景知识,介绍管弦乐的构成,分析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4.实践:分组进行节奏和旋律练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5.拓展:介绍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花儿与少年音乐教案

花儿与少年音乐教案

花儿与少年音乐教案欣赏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多彩音乐剧》,具体内容包括《花儿与少年》选段的音乐欣赏。

通过对该选段的欣赏,学生将了解音乐剧的基本构成和表现手法,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艺术特点,感受音乐剧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元素的敏感度,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花儿与少年》的学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歌曲《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内容的掌握。

教学难点:音乐剧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剧《花儿与少年》选段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剧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剧中的旋律、节奏和表演。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音乐剧的基本构成和表现手法,分析《花儿与少年》选段的旋律、节奏特点,讲解歌词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示范唱《花儿与少年》,指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讲解歌唱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学唱《花儿与少年》,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小组展示(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花儿与少年》音乐欣赏2. 内容:音乐剧基本构成《花儿与少年》旋律、节奏特点歌词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花儿与少年》,录制小视频。

2. 答案:视频文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音乐剧《花儿与少年》选段,使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元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其他音乐剧作品,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剧,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组织音乐剧社团,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儿与少年》的音乐特点
这部音乐剧的最大亮点,不是故事充满西部特有的浪漫和野性美,也不是因“大腕”加盟而强大的创作班底和演员阵容,更在于这部充盈“现代”的音乐剧,融入了中国西北民间民歌“花儿”的旋律。

“花儿”是发源于青海的一种民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其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歌曲表达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称。

它作为一个流传地域广泛的具有西北特色的民族音乐,长期被音乐家们看好。

然而,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之作,却是《花儿与少年》——“西部歌王”王洛宾主创,经“西北花儿王”朱仲禄改编的那个抒情歌舞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