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重点
1:名词解释
1) 寄生虫:在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虫。

2) 宿主:在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3)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
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4) 寄生虫的生活史: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5) 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
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如:刚地弓形虫。

6) 生物源性蠕虫:在完成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发育至感染阶段
才能感染人的蠕虫。

如:丝虫。

7) 土源性蠕虫:在完成生活史的过程中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可直接发育至感染期而感染人
的蠕虫。

如:蛔虫、钩虫。

8) 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 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10) 保虫宿主:又称储存宿主。

某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的寄生虫传播给人,称为保虫宿主。

11)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
持幼虫状态;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时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2) 感染阶段:又称感染期。

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发育阶段中能侵入人体的阶
13)幼虫移行症: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可在体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病变。

14)带虫者:指感染寄生虫后并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个体。

广义的带虫者包括人和动物。

1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

16)自然疫源性:指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性质。

17)滋养体:指有活动、摄食和增殖阶段的原虫生活史时期。

18)包囊:指滋养体在不良条件下分泌外壁形成,形成的静止的原虫生活史时期。

是原虫的感染阶段。

19)机会致病性原虫:有些原虫感染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后并不引起临床症状,暂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时,这些原虫繁殖力和致病力增强,患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害生命。

这类原虫称为机会致病性原虫。

20)疟疾的再燃:指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残存的少量红细胞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

21)疟疾的复发: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的疟疾发作。

22)潜伏期: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所间隔的时间。

包括:红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到达一定数量所需的时间。

23)中绦期:绦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发育的时期。

24)迁延移行:指十二指肠钩虫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前,可暂停发育状态,滞留在组织,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入肠腔发育的现象。

25)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夜多昼少的现象。

26) 医学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有些种类通过刺螯、寄生和传播病原生物体等方式危害
人类健康,这类具有医学重要性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

27) 生物性传播:指在疾病传播过程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需经历发育和 (或) 繁殖
阶段才会传播给新宿主。

28) 虫媒病:指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传播的疾病。

29) 变态:指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外部形态、部结构、生理功能到
生态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2:小知识点
1)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钩虫病。

2) 十大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结核、登革热。

3) 共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寄生。

4) 生活史分类: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 ,如:蛔虫、钩虫;间接型(需要中间宿主),
如:疟原虫、丝虫。

5) 寄生虫的类型: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
6) 宿主类型: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7) 寄生虫对宿主的关系包括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8)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
9)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
症和异位寄生
10 )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经水、食物、土壤、空气、节肢动物、
人体直接传播),易感者
11)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12)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13)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4)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由胞质、胞膜、胞核组成。

15)吸虫形态:身体扁平,左右对称;雌雄同体,生殖系统发达;消化道不完全。

16)吸虫生活史:虫卵→毛蚴→包蚴→雷蚴→囊蚴→后尾蚴→成虫。

17 )绦虫成虫形态分头节,颈节,链体(幼节、成节、孕节);虫卵含一个六钩蚴。


钩蚴:囊尾蚴、棘球蚴、泡球蚴、似囊尾蚴。

18)线虫为雌雄异体;体壁外向分为角皮层、皮下层,纵肌层;雌虫生殖系统为双管型;卵无卵盖;幼虫发育需要经过四次蜕皮。

19)节肢动物的分类: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唇足纲,倍足纲
20)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1)直接危害:骚扰和吸血、螯刺和毒害、过敏反应、寄生;(2)间接危害: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

21)生物性传播包括:发育式(如:丝虫)、繁殖式、发育繁殖式(如:疟原虫)、经卵传递式
22)昆虫口器的分类:咀嚼式、刺吸式(如蚊)、舔吸式(如蝇)
23)雌蚊触角上有一类短毛,对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有反应,尤其是二氧化碳和湿度,有利于雌蚊寻觅吸血对象
24)蚊的生活史: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

25)蚊按孳生习性分类:田塘型、缓流型、丛林型、污水型、容器型
26)雌蚊必须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卵巢才能发育、产卵。

27)不同蚊种传的疾病:(1)嗜人按蚊:疟疾、马来丝虫病;(2)中华按蚊:马来丝虫病;(3)微小按蚊:疟疾;(4)大劣按蚊:疟疾;(5)淡色库蚊:班氏丝虫病、乙脑;(6)三带喙库蚊:乙脑;(7)白纹伊文:登革热、乙脑;(8)埃及伊文:登革热、黄热病。

28)蝇足的末端有发达的爪垫,密布纤毛,可分泌粘液具粘附作用并携带病原体。

29)蝇的食性:边食、边吐、边排便。

30)蝇蛆病是由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对人体和脊椎动物活体的侵害。

31)蚤传播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绦虫病。

32)虱分为人头虱和人体虱。

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虱媒回归热。

33 )蜱分为软蜱和硬蜱。

传播森林脑炎(俄罗斯春夏脑炎)。

34)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

分为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

35 )蠕形螨的检查方法:透明胶纸黏贴法、挤刮涂片法、挤粘结合法。

◆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 形态:成虫似葵花籽;虫卵最小,淡黄褐色,含一个毛蚴。

2. 生活史
终宿主:人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沼螺、豆螺等)
第二中间宿主:水鱼虾
保虫宿主:猫、狗感染阶段:囊蚴
3. 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引起肝吸虫病;致病:以机械性损伤为主。

4. 诊断: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最为有效;集卵法。

治疗药物首选吡喹酮,阿苯达唑亦
可。

◆ 布氏片吸虫(片虫)
1. 形态:虫卵最大,淡黄色,含一个卵细胞和若干卵黄细胞。

2. 生活史:
终宿主:人中间宿主:扁卷螺传播媒介:水生植物(菱角等)
保虫宿主:猪感染阶段:囊蚴
3. 寄生于小肠上段,引起片虫病;致病: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和变态反应
4. 诊断:查粪便中的虫卵为主要方法。

治疗药物首选吡喹酮。

◆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1. 形态:成虫虫体最厚;口、腹吸盘大小相似;虫卵金黄色,含一个卵细胞和十个卵黄细
胞。

2. 生活史
终宿主:人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蝲蛄保虫宿主:野猪、兔、鼠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经口。

3. 寄生于肺,形成囊肿,以烂桃样血痰和咯血为主要症状。

病理过程分为三期: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瘢痕期临床表现:急性期和慢性
期。

慢性期分型:脑肺型、腹肝型、皮下型、
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其他类型
4. 治疗首选药物吡喹酮。

◆日本血吸虫
1. 形态:成虫雌雄异体,雌虫常居于雄虫的抱雌沟,呈合抱状态;虫卵淡黄色,无
卵盖,含一个毛蚴;尾蚴为叉尾型。

2. 生活史
终宿主:人中间宿主:淡水螺类保虫宿主:牛(水牛、黄牛)感染阶段:尾蚴
3. 寄生于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产卵于肠粘膜下层静脉末梢。

4. 血吸虫寄生在静脉血管,为何虫卵会随粪便排出?
① 此虫产卵于肠粘膜静脉末梢,成熟虫卵的毛蚴可分泌蛋白酶溶解肠组织;②虫卵
周围的肠壁组织发生炎症、坏死③肠蠕动加快,腹压、血管压增高。

5. 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蚴,童虫,成虫,虫卵都可致病,以虫卵最为严重。

尾蚴:尾
蚴性皮炎;童虫:幼虫性肺炎;虫卵:形成肉芽肿,干线型肝纤维化等。

6. 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

晚期又可分
为四型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

7. 诊断:直肠镜活组织检查检出率最高
8. 血吸虫病的流行:①传染源:病人、病牛;②传播途径:含有血吸虫卵粪便
污染水体;水体中存在钉螺;人接触疫水
9. 治疗药物首选吡喹酮。

灭螺是切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

◆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猪带绦虫、有钩绦虫)
1. 成虫头节上含有大外小的两圈小钩,25~30 个;卵巢分三叶;子宫向两侧分支,每侧
7~13 支。

虫卵为六钩蚴。

2. 生活史
终宿主:人中间宿主:猪,野猪感染阶段:成虫,幼虫感染方式:自体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
3. 囊尾蚴寄生于运动较多的肌肉(股侧肌多见);成虫寄生于小肠。

4. 食入虫卵,由幼虫致病引起囊尾蚴病;食入幼虫,由成虫致病引起猪带绦虫病。

5. 囊尾蚴病分三类:皮下及肌囊尾蚴病,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

其中脑囊尾蚴病主要
症状:癫痫发作,颅压增高,神经精神症状
6. 治疗:槟榔—南瓜子、硫酸镁导泻;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效果好。

◆ 肥胖带绦虫(牛肉绦虫、牛带绦虫、无钩绦虫)
1. 头节无顶突和小钩;卵巢分两叶;子宫向两侧分支,每侧15~30 支。

(注:与猪带绦
虫的比较)
2. 链节可自动从肛门逸出,诊断时采用肛门拭子法和透明胶纸法。

◆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1. 成虫为绦虫中最小。

2. 生活史
终宿主:犬,狼,豺等中间宿主:人
3. 多寄生于肝,其次右肺、腹腔。

引起棘球蚴病。

4. 临床症状: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过敏症状,中毒和胃肠功能紊乱。

5. 药物:吡喹酮,甲苯达唑。

◆ 似蚓蛔线虫(蛔虫)
1. 成虫为寄生人体肠道线虫中最大者。

2. 虫卵卵壳厚而透明(主要特征),由外向为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卵含
一个卵细胞,有新月形空隙。

3. 生活史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终宿主:人
4. 造成蛔虫感染普遍的主要原因:①生活史简单(直接型);②雌虫产卵量大;
③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使蛔虫卵广泛污染土壤和周围环境;④
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⑤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⑥感染方式简单(经口)。

5. 胆道蛔虫病为常见并发症。

◆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1. 生活史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致病期:成虫
2. 寄生于盲肠(为主)、结肠、直肠、回肠末端。

引起鞭虫病。

3. 无血肺移行,以血液和组织液为食
4. 诊断:饱和盐水浮聚法,直接涂片法等。

◆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1. 生活史
2. 寄生于回盲部。

引起蛲虫病,家庭聚集性。

存在异位寄生现象如:蛲虫性阑尾炎、蛲虫
性泌尿生殖道炎。

3. 诊断:透明胶纸法或肛门拭子法
4. 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

◆ 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1. 形态鉴别:十二指肠钩虫口囊含2 对钩齿;身体呈C性;背副肋2、3分支;交合刺
呈长鬃状,末端分开;有尾刺。

美洲钩虫口囊含1 对板齿;身体呈S 形;背副肋2、
2 分支;交合刺呈倒钩状,末端合并;无尾刺。

2. 生活史
3.寄生于小肠,以血液淋巴液、脱落的上皮细胞为营养。

4.感染阶段为感染期幼虫,即微丝蚴,具有明显的向湿性和向温性,借水膜爬行。

5. 钩虫引起贫血的原因:吸血,边吸边排;伤口渗血;更换吸血部位;对肠粘膜损伤影响吸收。

6. 生活史、致病鉴别:十二指肠钩虫经口、皮肤感染;引起钩蚴性皮炎、婴儿钩
虫病多见;有迁延移行现象;所致贫血严重;对药物敏感;北方多见;美洲
钩虫经皮肤感染;引起钩蚴性皮炎、婴儿钩虫病少见;无迁延移行现象;所
致贫血较轻;对药物不敏感;南方多见。

7. 诊断:饱和盐水浮聚法最常用。

◆悬毛形线虫(旋毛虫)
1. 寄生人体最小线虫。

2. 成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和空场上段;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细胞,并在此形成具有感染性的
幼虫囊包。

3. 旋毛虫主要致病期为幼虫,致病过程分三期:侵入期,幼虫移行、寄生期,囊包形成
期。

4 人体旋毛虫病具有地方性、群体性和食源性。

5 生活史
◆ 马来丝虫和班氏丝虫
1. 形态鉴别
3. 班氏丝虫侵犯上下肢的浅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系统;马来丝虫侵犯上下肢的
浅部淋巴结。

4. 中间宿主:马来丝虫有中华按蚊、雷氏按蚊、东乡伊蚊;班氏丝虫有淡色库蚊、致倦库
蚊、中华按蚊、东乡伊蚊。

5. 夜现周期性:班氏丝虫晚上10 时至次晨2 时;马来丝虫为晚上8 时至次晨4 时。

6. 慢性期阻塞性病变包括: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隐性丝虫病。

7. 诊断: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检查法、海群生白天诱出法。

治疗首选药物为海群生。

◆ 结膜吸吮线虫
1. 寄生于人眼结膜囊。

2. 生活史:
◆ 溶组织阿米巴
1. 形态:滋养体大小以微米计量;有伪足(与运动有关);含泡状核:有核周染色质粒
和核纤丝。

包囊有成熟与未成熟之分。

成熟包囊为四核,为感染阶段;未成熟包囊为单核或双核,含糖原泡和拟染色体。

2. 生活史
感染方式:经口寄生部位:结肠,可移行至肝、脑、肺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致病阶段:滋养体诊断阶段:滋养体,包囊
3. 滋养体去向:①侵入肠粘膜,致肠溃疡②血行播散,致异位寄生③排出体外,引起
脓血便或稀便④形成包囊
4. 滋养体的致病因子:凝集素、阿米巴穿孔素、半胱氨酸蛋白酶。

机制:抵抗补体的溶解
作用;破坏细胞外间质;溶解宿主组织。

5. 引起的肠阿米巴病多在盲肠和升结肠,典型病变为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急性爆发性
痢疾最为严重。

6. 阿米巴性肺脓肿多见于右肺下叶;阿米巴性肝脓肿多见于肝右叶。

7. 诊断: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碘液涂片法查包囊。

8. 治疗药物首选甲硝唑(灭滴灵)。

◆ 蓝氏贾第鞭毛虫(贾滴虫)
1. 滋养体呈纵切为半倒置梨形;核无核仁;有前、后侧、腹侧和尾鞭毛4 对,均有基体发
出。

2. 包囊椭圆形,未成熟为双核,成熟为四核。

3. 滋养体为营养繁殖阶段,寄生于十二指肠和上段小肠。

包囊为传播阶段。

4. 外界环境不利时,滋养体形成包囊排出体外。

5. 引起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又称旅游者腹泻。

6. 治疗药物:甲硝唑、呋喃唑酮、替硝唑。

孕妇多用巴龙霉素。

◆ 阴道毛滴虫
1. 生活史仅有滋养体,呈梨形。

波动膜与运动有关。

2. 引起滴虫性尿道炎,由阴道的自净作用(乳酸杆菌作用使阴道呈酸性环境)
降低造成。

临床症状:阴部瘙痒或烧灼感,白底增多
3. 治疗药物:甲硝唑、扁桃酸栓。

◆ 疟原虫
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包括: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2.在红期有三个发育阶段: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3.生活史:1)人体:又分为红期和红外期。

2)按蚊体:
4. 感染阶段:成熟子孢子传播媒介:雌性按蚊寄生部位:红细胞、肝细胞
感染途径与方式:蚊虫叮咬、输血、经胎盘。

5.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寒战、高热、出汗退热。

机理:红期的裂体增殖。

6.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既有再燃,又有复发。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只有再燃,而无复发。

7. 疟疾造成贫血的原因: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脾功能亢进,吞噬大量正常红细胞;
免疫病理的损害;骨髓功能受到抑制。

8. 凶险性疟疾有脑型和超高热型;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和5 岁以下的幼童高发。

9. 检查:厚、薄血膜染色镜检
10. 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 刚地弓形虫
1. 发育包括5个阶段:滋养体,包囊(含缓殖子),裂殖体,配子体,卵囊(含
子孢子)
2. 滋养体的速殖子存在于假包囊。

3. 生活史:
终宿主:猫科动物中间宿主:人、猫、鼠猪等脊椎动物
感染阶段:假包囊、包囊
感染途径:卵囊经口,皮肤黏膜,输血,胎盘,器官移植
4. 临床表现:先天性弓形虫病(畸胎),获得性弓形虫病(淋巴结肿大,常累及脑,
眼)
5. 弓形虫病流行的原因:生活史多个阶段具有感染性;中间宿主广泛;中间宿主与终宿
主,终宿主之间,中间宿主之间可互相传播;包囊在中间宿主可长期生存;卵囊排放量大;滋养体,包囊和卵囊抵抗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