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费者案例分析
消费者法律处理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6月,消费者李某在XX超市购买了某品牌牛奶,回家后发现牛奶有异味,怀疑是变质。
李某立即联系了超市,要求退换货。
超市方面表示,由于牛奶已开封,无法确认是否变质,拒绝退换。
李某对此表示不满,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二、消费者协会调查接到投诉后,消费者协会立即对李某购买的牛奶进行了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牛奶中存在大量有害细菌,严重超标。
消费者协会认为,XX超市销售的牛奶存在质量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消费者与超市协商消费者协会将检测结果反馈给XX超市,要求超市对李某进行赔偿。
XX超市对此表示,愿意配合调查,但认为李某购买的牛奶已开封,无法确认是超市出售的牛奶存在问题。
超市提出,可以给予李某一定的赔偿,但拒绝全额退款。
四、消费者法律维权李某对超市的赔偿方案不满意,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律师的指导下,李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XX超市退还货款并赔偿损失。
五、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受理了李某的诉讼请求,并依法进行了审理。
法院认为,XX超市销售的牛奶存在质量问题,且消费者李某提供的证据充分,能够证明其购买的牛奶存在变质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退货、赔偿等责任。
六、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判决XX超市退还李某货款,并赔偿李某损失。
XX超市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七、案例总结本案中,消费者李某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本案的启示:1.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保留购物凭证和商品质量证明,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提供证据。
2. 消费者协会等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渠道,消费者在遇到消费纠纷时,可以向其投诉。
3. 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益,遇到消费纠纷时,要勇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经营者要诚信经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商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三篇)解析案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三篇)解析案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三篇)解析案例(一)餐饮业不得强迫有偿使用一次性碗筷某地一家小吃店向顾客提供一次性碗筷,但并未没说明一次性碗筷是要收费的。
在顾客结账时,该店将一次性碗筷计入消费总费用当中。
若干顾客投诉至当地消费者协会,称小吃店不向顾客告知提供餐具服务的情况、不允许顾客选择餐具、强制顾客接受其提供的一次性餐具服务。
当地消费者协会派人到该店消费,发现服务人员确提供了一次性消毒餐具,但没告知该餐具是收费的。
当消协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改用其它餐具时,该店店员称没其它餐具,同时直接打开了一次性餐具。
消协工作人员结账时,发现消费小票中记载了一次性碗筷的费用。
消费者协会固定相关证据后诉至法院,要求该店停止在提供服务时强制顾客使用一次性碗筷并收取相关费用的行为,并退还一次性碗筷的费用。
该店对消费者协会的诉讼请求及主张的事实予以认可,最终调解结案。
该小吃店承诺不再出现强制消费者使用一次性餐具情况,并退还费用。
该案中,小吃店强制消费者使用一次性餐具且并未告知消费者收费的事实,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消费者协会搜集证据后提起诉讼,为维护更多消费者权益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购买大额消费品应尽量签署书面合同张某与当地一家4S店达成口头协议,订购轿车一辆,金额40万元。
当日,张某向4S店支付了2万元订购款,但并未明确约定交付日期及余款的交付方式。
一个月后,张某仍未能提车,遂以4S店未及时交付车辆向其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要求4S店退还订购款2万元。
4S店则认为张某单方要求解除合同属于违约,不同意退还2万元。
后来,张某因无法及时提车,只好从其他店另购一辆轿车。
为拿回已支付的2万元订购款,张某将4S店告上法庭。
4S店提供了一份与其他4S店签署的车辆销售确认书复印件,证明其一直在为张某联系购车。
法院认为,张某与4S店之间已经成立口头协议,张某支付的2万元应认定为买车而交的预付款,是购车款的一部分。
法律案例分析消费者需求(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频发,其中涉及消费者需求的保护与实现的问题尤为突出。
本案例以一起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因商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纠纷为切入点,探讨消费者需求的保护与实现。
二、案情简介2019年6月,消费者李某在某大型商场购买了一款品牌手机。
购买后不久,李某发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屏幕出现闪烁现象。
李某联系商家要求退换货,但商家以“手机属于易损品,非质量问题不予退换”为由拒绝。
李某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商家承担退换货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消费者需求的保护(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其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的权利。
”本案例中,李某购买手机后因质量问题遭受损失,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商家承担退换货责任。
(2)商家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本案例中,商家提供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未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违反了法定义务。
2. 消费者需求的实现(1)消费者维权途径本案例中,李某在遭遇商家拒绝退换货的情况下,选择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的维权途径。
消费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
”本案例中,李某可以依法要求商家赔偿损失,包括退换货、维修费用等。
四、结论本案例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保护与实现的分析,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的权利。
消费法律案件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件背景:2019年5月,消费者王女士在一家知名电商平台购买了某品牌空气净化器。
在收到货物后,王女士发现空气净化器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噪音过大、滤网堵塞严重等。
王女士多次联系卖家要求退货或更换,但卖家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承担责任。
无奈之下,王女士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案例分析:一、案件概述本案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消费者王女士在购买空气净化器时,遭遇了产品质量问题,且卖家拒绝承担责任,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商品质量负责。
商品存在缺陷,可能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通知有关行政部门处理。
三、案件分析1. 消费者权益受损: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消费者王女士有权要求卖家更换或修理空气净化器。
然而,卖家拒绝承担责任,导致王女士的合法权益受损。
2. 产品质量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商品质量负责。
本案中,空气净化器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如噪音过大、滤网堵塞严重等,表明生产者未能保证商品质量。
3. 卖家责任:作为经营者,卖家有义务对销售的商品质量负责。
本案中,卖家在收到王女士的投诉后,未及时处理,也未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四、处理建议1. 调解处理:消费者协会应介入调解,要求卖家履行更换或修理空气净化器的义务,并赔偿王女士因此遭受的损失。
2. 行政处罚:若卖家拒不履行义务,消费者协会可向有关部门举报,要求对卖家进行行政处罚。
2023国民消费创新案例

2023国民消费创新案例一、“早C晚A”的新茶饮风尚。
咱先说说这新茶饮界的创新消费。
以前啊,大家喝个茶或者咖啡就单纯是喝个饮品。
现在可不一样了,流行“早C晚A”。
早上呢,大家需要一杯咖啡(Coffee)来提神醒脑,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于是各种特色咖啡在大街小巷冒了出来,什么生椰拿铁、厚乳拿铁,光是闻着那香味就能让人精神一振。
到了晚上呢,就是养生的果茶或者含有维生素A相关食材的饮品(这里的A算是一种创意延伸啦)。
比如有很多店铺推出了含有枸杞、红枣的果茶,养生又好喝。
这种“早C晚A”的新茶饮风尚,满足了人们不同时间段的需求,从单纯的解渴到功能性的饮品需求转变,这可真是个聪明的消费创新。
二、露营装备大爆发。
2023年啊,感觉身边的人都中了露营的“毒”。
露营装备的消费那叫一个火热。
以前出去旅游就是住酒店、逛景点,现在不一样咯。
大家都想去亲近大自然,在草地上扎个帐篷,架个烤炉,那小日子可惬意了。
这就带动了露营装备的创新消费。
帐篷不再是简单的遮风挡雨的篷子了,现在的帐篷功能可全了。
有那种速开帐篷,就像撑伞一样,一撑就开,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
还有带空调口的帐篷,夏天在里面也能凉爽。
睡袋也不再是那种厚重又不保暖的老式睡袋,各种轻便又保暖的高科技睡袋纷纷出现。
而且露营相关的小玩意也特别多。
像便携式的投影仪,晚上在露营地就能享受露天电影的乐趣。
这种露营装备的大爆发,体现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从传统的旅游模式转向更个性化、更贴近自然的休闲方式。
三、宠物消费的花样翻新。
现在宠物可真是家庭的小宝贝。
2023年的宠物消费那是花样百出。
就说宠物食品吧,以前就是普通的狗粮猫粮,现在呢?有专门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宠物食品。
比如说老年犬的关节保护粮,里面添加了各种营养成分来保护狗狗的关节。
宠物用品也超级有趣。
宠物智能穿戴设备出现了,像宠物智能项圈,可以记录宠物的运动轨迹、健康数据,就像给宠物配了个小秘书。
还有宠物烘干箱,洗完澡后把宠物放进去,一会儿就干干爽爽的,再也不用担心用吹风机把宠物吓得四处逃窜了。
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

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案例一:华为手机在国际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华为作为中国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我们将分析华为手机在国际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1. 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态度和偏好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态度逐渐从抵制和怀疑转变为认可和推崇。
这与华为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持续努力密不可分。
消费者对于华为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逐渐提高,他们开始更多地选择购买华为手机,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首选品牌。
2.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在购买华为手机时,消费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产品的价格、性能、功能以及品牌形象等都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此外,消费者对于华为手机的口碑和评价也会对他们的购买决策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在这方面,华为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和营销活动,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了消费者对于华为手机的信任度。
3. 消费者体验和满意度消费者对于华为手机的体验和满意度也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华为不仅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注重用户体验,还积极开展售后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支持和维修服务。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加强了他们对于华为品牌的信任感。
4. 消费者口碑和社交影响力消费者的口碑和社交影响力在华为手机的销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和分享变得更加容易和广泛。
很多消费者会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渠道向他人推荐华为手机,这种正面口碑对于华为品牌形象和销售的推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5. 文化和地域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会受到自身文化和地域特点的影响。
华为通过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灵活调整产品策略和市场推广活动,使得华为手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能够获得成功。
结论:华为手机在国际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案例显示,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追求是决定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消费者分析案例

消费者分析案例【篇一:消费者分析案例】红叶超级市场(简称红叶超市)营业面积为 260 平方米,位于居民聚居区的主要街道上,附近有许多商场和同类超级市场。
营业额和利润虽然还过得去,但是与同等面积的商场相比,还是觉得不理想。
通过问询部份顾客,得知顾客认为店内拥挤杂乱,商品质量差、档次低。
听到这宗反映,红叶超市经理感到诧异,因为红叶超市的顾客没有同类超市多,他总是看到别的超市人头攒动而本店较为冷清,怎么会拥挤呢?本店的商品都是货真价实的,与别的超市相同,怎么质量差、档次低呢?经过对红叶超市购物环境的分析,发现了真实原因。
原来,红叶超市为了充分利用商场的空间,柜台安放过多,过道太狭窄,购物高峰时期就会造成拥挤,顾客不愿入内,即使入内也不易找到所需商品,往往是草草转一圈就很快离去;商场灯光暗淡,货架陈旧,墙壁和屋顶多没没有装修,优质商品放在这种背景下也会显得质量差、档次低。
为了提高竞争力,红叶超市的经理痛下决心,拿出一笔资金对商店购物环境进行彻底改造。
对商店的地板、墙壁、照明和屋顶都进行了装修;减少了柜台的数量,加宽了走道,仿照别的超市摆放柜台和商品,以方便顾客找到商品。
装修一新开业后,立刻见到了效果,头一个星期的销售额和利润比过去增加了 70%。
可是随后的销售额和利润又不断下降,半个月后降到了以往的水平。
为什么浮现这种情况呢?观察发现,有些老顾客不来购物了,增加了一批新顾客,但是新增的顾客没有流失的顾客多。
对部份顾客的调查表明,顾客认为购物环境是比原先好了,商品档次也提高了,但是商品摆放依然不太合理,同时商品价格也提高了,别的商店更便宜些,一批老顾客就到别处购买了。
听到这种反映,红叶超市的经理再次感到诧异,因为普通来说,红叶超市装修后商品的价格并未提高,只是调整了商品结构,减少了部份微利商品,增加正常利润和厚利商品,其价格与其他超市相同。
究竟怎样才干适应顾客呢? 1.红叶超市原先的购物环境中哪些因素不利于吸引顾客的注意? 2.红叶超市原先的购物环境导致顾客对其所售商品怎样的认识?装修后的购物环境导致顾客怎样的认识?3.红叶超市应当怎样改造和安排购物环境才干增加消费者的注意,并诱导消费者的认知朝着经营者所希翼的方向发展?红叶超市作为一家座落在居民聚居区内主要街道上的小型超市,其营业额和利润不佳与其购物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酒店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五星级酒店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是一家知名的高档酒店。
近年来,酒店业竞争激烈,酒店为了提高入住率和知名度,采取了一系列营销策略。
然而,在一次营销活动中,酒店因未履行合同义务,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引发了一场侵权纠纷。
二、案例详情2018年6月,消费者王某通过某旅游平台预订了该五星级酒店的一间豪华客房。
预订时,王某支付了全款,并确认了入住时间为2018年7月5日至7月7日。
然而,当王某按照预订信息入住酒店时,却发现酒店客房严重超标,房间内设施设备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卫生间漏水等。
王某与酒店工作人员沟通,要求更换房间,但酒店以房间已满为由拒绝。
王某无奈之下,向旅游平台投诉,并要求酒店退还房费及赔偿损失。
酒店方面认为,王某在预订时已明确知晓酒店房间状况,且酒店在合同中已明确告知房间可能存在超标情况。
因此,酒店认为王某的诉求无理,拒绝退款和赔偿。
三、案例分析(一)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酒店是否履行了合同义务,以及酒店是否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三)案例分析1. 酒店未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酒店应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本案中,酒店在合同中明确告知房间可能存在超标情况,但实际入住时,房间超标情况严重,且设施设备存在问题。
因此,酒店未履行合同义务。
2. 酒店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本案中,酒店房间超标且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酒店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维权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8年5月,某消费者购买了一部XX品牌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手机电池突然爆炸,导致手机损坏,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威胁。
消费者随后与XX品牌客服联系,要求赔偿损失,但双方协商未果。
无奈之下,消费者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并寻求法律援助。
二、案件经过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后,立即进行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批次手机电池存在质量问题,且该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多起类似事件发生。
消费者协会将此情况通报给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市场监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对XX品牌手机进行了全面检查。
经检测,确认该批次手机电池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随后,市场监管部门责令XX品牌召回所有存在问题的手机,并对该公司进行了罚款。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消费者与XX品牌达成和解,XX品牌赔偿了消费者的损失,并承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法律分析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XX品牌手机电池爆炸事件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和公平交易权。
2.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是我国规范产品质量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保证产品质量,不得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在本案中,XX品牌手机电池存在质量问题,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
3.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是我国规范侵权行为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XX品牌手机电池爆炸事件给消费者造成了人身和财产损害,XX品牌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四、案例启示1.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问题时要敢于维权。
在本案中,消费者通过投诉、法律援助等途径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2.企业要诚信经营企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证产品质量,不得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消费法律案件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例背景:某市居民张先生(化名)于2021年10月1日,在一家名为“美佳购物广场”的大型购物中心购买了一台某知名品牌冰箱。
冰箱价格为8000元,张先生使用信用卡支付。
在使用过程中,张先生发现冰箱存在以下问题:1. 冰箱冷冻室温度不稳定,导致食物结霜严重,无法正常保存。
2. 冰箱门封条密封不严,冷气外泄,导致能源消耗增加。
3. 冰箱噪音过大,影响家庭生活。
张先生多次联系售后服务,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于是,张先生决定将美佳购物广场和冰箱生产厂家告上法庭,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
案例分析:一、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1. 冰箱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属于商品缺陷。
2. 美佳购物广场和冰箱生产厂家是否应承担退货、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案件事实1. 张先生在美佳购物广场购买的冰箱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即冷冻室温度不稳定、门封条密封不严、噪音过大。
2. 张先生在购买冰箱时,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未发现冰箱存在质量问题。
3. 张先生在发现问题后,多次联系售后服务,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四、法院判决1. 法院认定冰箱存在质量问题,属于商品缺陷。
2. 美佳购物广场作为销售者,应承担退货、赔偿损失的责任。
3. 冰箱生产厂家作为生产者,也应承担退货、赔偿损失的责任。
五、案例分析1. 冰箱存在质量问题,属于商品缺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本案中,冰箱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生产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消费者分析5则范文

消费者分析5则范文第一篇: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分析近年来,关于染发剂引起过敏导致死亡的事例时有发生,并经由医学专家分析得出染发剂中都含有对苯二氨能致癌的结论后,消费者普遍产生了恐慌心理并引发了染发剂市场的震动,而后《染发剂市场消费者调查》得出将近有一半的消费者把对健康是否有害作为选择染发剂的标准,而有一半的消费者表明肯定会使用无毒,安全健康的染发剂:这表明虽然消费者对安全的染发剂有认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它们的安全程度仍持怀疑态度。
而真正无毒无害的三精植物染发剂正是我们要向消费者推广的。
绿潮植物染发剂是三精植物染发剂的新一代产品,虽然三精植物染发剂的第一代产品已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及其我们的售后跟踪调查,发现了许多问题,于是,再三精植物染发剂第一代产品的基础上,我们在坚持我们从高粱中提取成分的基础上又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这让我们的新产品更加的贴近消费者的安全需求,也更加巩固了三精植物染发不伤发不致癌的属性。
第二篇:消费者分析三、消费者分析1、消费者基本资料分析说明:根据以上消费者基本资料分析,宁海消费者的特点是以25-44岁的家里有3岁以上小孩的较年轻消费者为主的三口之家,家庭月收入以在2000-5000元之间为主,占比高达82%,而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也占到20%,整体收入水平中等偏高,消费者的职业主要以个公司职员和个体私营者为主,占55%。
2、整体购买习惯分析①购买力分析说明:从以上分析看,宁海的消费者在超市单次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31-50元之间,去超市的频率基本在每周一次,占全部被访问者的33%;每月的家庭消费性指出集中在800-1000,占33%。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对网点目前的消费群体划分为高、中、低端三个层次,将在超市单次消费金额在100元以上,家庭月支出在1500元以上的定为我们的高端消费群体,约占33%左右;将单次消费金额在50-100元之间,家庭月支出在800-1500元之间的定为我们的中端消费群体,约占39%左右;将单次消费金额在50元以下,家庭月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定位我们的低端消费群体,约占28%左右。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真实案例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真实案例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自主决定选择哪种商品或服务,并且有权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以便做出理性的决策。
以下是10个真实案例,展示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具体表现。
案例一:某电商平台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以根据商品的评论、评分、价格等信息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
案例二:某汽车品牌推出了多款不同配置的汽车,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汽车型号和配置。
案例三:某餐厅提供了多种菜品,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健康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案例四:某保险公司推出了多种保险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自主选择合适的保险方案。
案例五:某教育机构提供了多种培训课程,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自主选择合适的课程。
案例六:某银行推出了多种理财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自主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案例七:某电视台播放了多个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主选择观看的节目。
案例八:某旅行社提供了多个旅游线路,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和预算,自主选择合适的旅游线路。
案例九:某手机品牌推出了多款手机型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自主选择适合的手机。
案例十:某化妆品品牌推出了多种化妆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自主选择适合的化妆品。
以上案例展示了消费者在不同领域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自主选择合适的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实现,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推动消费者福利的提升。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增强自身的消费意识和能力,提高对商品和服务的理性判断能力,以更好地行使自主选择权。
法律案例分析消费者需求(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消费者需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为切入点,分析消费者需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法律框架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案例背景2019年,消费者张先生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声称具有“减肥、养生、抗衰老”功效的保健品。
在使用该保健品一段时间后,张先生并未感受到任何效果,反而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
经调查,该保健品的生产厂家并未取得相关资质,产品宣传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
张先生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厂家赔偿损失。
三、案例分析1. 消费者需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在本案中,张先生购买保健品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自身对健康的需求。
这种需求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符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商品或服务,并要求经营者提供真实、合法的商品信息。
2.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厂家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协会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组织,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虚假商品信息的,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本案中,厂家因虚假宣传被消费者协会调查,并被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消费者需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平衡1. 法律规范与市场自律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法律规范和市场自律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国家应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经营者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自律,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
消费者行为学25个案例与解析

消费者行为学25个案例与解析案例 1:品牌忠诚度的力量品牌名称是一家知名的运动服装品牌,在市场上拥有众多忠实的消费者。
小明就是其中一位,他多年来一直购买该品牌的运动服装和鞋子,无论是跑步、健身还是日常穿着,都首选品牌名称。
解析:品牌忠诚度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倾向于选择熟悉和信任的品牌。
品牌名称通过优质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持续的市场推广,赢得了小明等消费者的长期信赖。
对于企业来说,培养品牌忠诚度能够带来稳定的销售和客户群体。
案例 2:价格对购买决策的影响超市里正在进行促销活动,一款平时价格较高的洗衣液,现在大幅降价。
原本没有购买计划的小红看到优惠价格后,决定购买这款洗衣液。
解析: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产品价格下降到消费者认为具有较高性价比时,往往能够激发购买欲望。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价格策略,如促销、折扣等,吸引消费者购买。
案例 3:社交影响与购买行为小丽在朋友圈看到朋友们纷纷晒出一款新出的美容产品,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
受此影响,小丽也决定购买这款美容产品来尝试。
解析:社交圈子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朋友、同事、家人等的推荐和评价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兴趣。
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口碑营销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案例 4:包装设计的吸引力一款巧克力产品,其包装精美、独特,在货架上格外引人注目。
小王被其包装吸引,购买了这款巧克力作为礼物送给朋友。
解析:包装是产品的“外衣”,具有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作用。
一个吸引人的包装设计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同时也能够传递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案例 5:消费者的冲动购买在商场逛街时,小刚路过一家玩具店,看到一款限量版的玩具模型,瞬间被吸引,没有过多考虑就购买了下来。
解析:冲动购买是指消费者在没有经过充分计划和思考的情况下做出的购买决策。
商家可以通过营造独特的购物环境、推出限量版产品等方式刺激消费者的冲动购买行为。
案例 6:产品功能与需求匹配老张想买一台空调,经过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空调功能,最终选择了一款具有节能、静音和快速制冷功能的空调,满足了他的需求。
消费法律案件案例分析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日益繁荣,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以某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为例,分析了消费法律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处理方法,旨在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仍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遭遇权益受损的情况。
本文以某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为例,分析消费法律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处理方法,以期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案件简介某消费者王某在一家知名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智能手机,收货后发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正常使用。
王某多次联系商家要求退换货,但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
无奈之下,王某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协会介入调查后,要求商家为王某退换货,但商家仍拒绝履行义务。
王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件分析(一)消费法律案件特点1. 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大热点。
2. 案件类型多样化。
消费法律案件涉及商品质量、服务瑕疵、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多个领域,案件类型多样化。
3. 案件地域分布广泛。
消费法律案件不仅发生在一线城市,还广泛分布在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
4. 案件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平等。
在消费法律案件中,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商家往往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二)消费法律案件成因1.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
部分消费者对自身权益保护认识不足,缺乏维权意识。
2. 商家诚信缺失。
部分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行为,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3. 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消费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部分条款难以有效约束商家行为。
4. 消费者协会等维权机构作用有限。
部分消费者协会等维权机构在处理消费纠纷时存在效率低下、维权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消费法律案件处理方法1. 消费者协会调解。
消费者在遇到消费纠纷时,可以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调解。
2. 行政执法。
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对涉嫌违法的商家进行查处。
消费者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消费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本案例将通过对一起消费者责任纠纷的剖析,分析消费者在法律保护下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案例介绍(一)案情简介2019年3月,消费者李某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手机。
收到手机后,李某发现手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屏幕出现黑屏现象。
李某多次联系卖家要求退货,但卖家以各种理由拒绝。
无奈之下,李某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李某所购买的手机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且卖家在售前未明确告知消费者手机存在瑕疵。
消费者协会依法对卖家进行了调解,但卖家仍拒绝退货。
于是,消费者李某将卖家诉至法院。
(二)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卖家在销售过程中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消费者李某在购买时未能充分了解手机的真实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卖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卖家退还李某货款,并赔偿李某因此遭受的损失。
三、案例分析(一)消费者权利1.知情权: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包括商品的性能、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
2.安全保障权: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品或服务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保障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
3.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若权益受到侵害,有权依法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消费者义务1.依法消费:消费者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
2.合理消费: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条件,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
3.保护环境:消费者应关注商品或服务的环保性能,促进绿色消费。
(三)消费者维权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消费者可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争取达成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管、质监等行政部门投诉。
消费者心理营销案例分析

消费者心理营销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了解消费者心理并运用有效的营销策略来满足其需求,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消费者心理在营销中的应用。
案例一:星巴克的体验营销星巴克不仅仅是一家出售咖啡的店铺,更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消费体验。
走进星巴克,温馨舒适的环境、柔和的灯光、舒缓的音乐,无一不让消费者感到放松和愉悦。
星巴克深知消费者对于社交和休闲的需求,因此店内设置了舒适的座位,方便顾客与朋友交流或独自享受片刻宁静。
在产品方面,星巴克不断推出新颖的饮品和食品,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感和多样化的追求。
其杯子的设计也独具匠心,不同季节和节日会推出限量版的杯子,引发消费者的收集欲望。
此外,星巴克的员工培训也非常到位,他们总是热情友好,能够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顾客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注。
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看,星巴克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社交、个性化和品质的需求。
消费者愿意为这种独特的体验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消费不仅仅是购买一杯咖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案例二:苹果的品牌营销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以其创新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引领着科技市场。
苹果产品的设计简洁美观,操作界面友好,注重用户体验。
其品牌形象传达出高端、时尚、创新的特质,吸引了众多追求品质和潮流的消费者。
苹果的营销策略善于营造稀缺感和紧迫感。
每当新产品发布时,都会引起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和期待。
限量供应和预订模式让消费者觉得能够拥有苹果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待遇,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此外,苹果还通过打造完善的生态系统,如 App Store、iCloud 等,增加了用户的粘性。
消费者一旦购买了苹果的产品,就很容易被其生态系统所吸引,进而购买更多的相关产品和服务。
从消费者心理层面分析,苹果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自我表达、追求卓越和归属感的需求。
拥有苹果产品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与时尚和科技前沿紧密相连,同时也能在社交中获得一定的认同感。
消费者行为学案例分析

消费者行为学案例分析篇一:消费者行为学案例分析消费者行为案例一:新可乐的推出思考题1、新可乐的推出为什么不如预期?答:理性的数据并不能替代消费者对经典可口可乐的感性认知;因为新可乐的推出忽视了消费者对于可口可乐公众认知的调查和分析。
企业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答:①推出新产品风险大,失败率高,要量力而行②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要做好全面的市场调查和分析③企业要做好风险性评估,做好最好及最坏的打算④改变消费者行为是需要代价的,要重视消费者的心理转换成本⑤以客观,冷静的心态看视新产品的功效,认知传统产品和新产品的差距⑥制定企业战略,不能随波逐流,认真贯彻企业战略2、消费者对新可乐的反应为什么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会发生如此大的逆转?答:①消费者行为具有可传递性,小部分负面情绪传播的蔓延导致事态严重②经典可口可乐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的象征,是美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迎合口味而切断消费者的精神寄托导致消费逐渐感到不满③消费者行为受其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消费者行为的改变④消费对新可乐的感知认知好感减低导致行为的变更案例二:网上购买数码相机思考题1、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决策?答:这是一个有限型决策。
因为文章里说我对相机的知识有限,知道几个日本品牌;所以就是作者对数码相机该领域的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地品牌的偏好。
2、案例中的消费者运用了哪些内部信息?这些信息的准确程度如何?答:①产品属性信息——文章中说作者听说在机械相机里,尼康的镜头是最好的准确程度——总体准确比较好,但相对来说性价比不是很高②体验信息——文章中作者说以前买过傻瓜相机,品牌是佳能和美能达准确程度——准确程度较好,在后面售货员介绍时佳能时,有了体验信息之后,比较容易接受,性能、外观和性价比都比较好3、你从这个案例中获得哪些启示?答:①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距时,就会采取行动②信息来源途径多种多样,有记忆来源、个人来源和大众来源等③在对介入程度高的商品,消费者会花费较多时间来了解商品④消费者在决策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经济能力,时间,心理生理影响等案例三:家乐福为何败走日本1.哪些文化因素影响了日本人在食品和日常用品的购买行为?答:1.饮食文化差异日本饮食十分讲究新鲜度,特别是蔬菜、鱼、肉及其制成品,力求新鲜,一般都是随买随吃。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案例一:乙品超市虚假宣传案乙品超市在宣传中标明品牌的面包每片含有特定数值的纤维素,但实际检测结果发现并不符合宣传。
该品牌的消费者发现虚假宣传后,向乙品超市提出退款要求。
乙品超市拒绝退款并表示宣传内容只是推荐,并非承诺。
消费者不满此回应后,向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
针对这个案例,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调查取证: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要求乙品超市提供有关该面包纤维素含量的宣传材料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协议等文件。
2.实施行政处罚:如果调查发现乙品超市确实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责令停止销售相关产品。
3.启动集体诉讼:如果此事件引起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投诉,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组织受影响的消费者发起集体诉讼,要求乙品超市进行赔偿。
案例二:旅游公司不履行合同案旅游公司在宣传中承诺为消费者提供一次高品质的旅游体验,然而实际上旅游服务质量差、景点安排不合理,导致消费者投诉。
消费者向旅游公司投诉,要求进行赔偿。
旅游公司却声称合同中存在免责条款,不承担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审查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要求旅游公司提供合同的副本,审查其中的免责条款是否过于苛刻,是否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2.调解协商: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主持双方协商,促使旅游公司主动承担一定责任,如提供补偿或重新安排旅游行程等。
如果旅游公司拒绝合理协商,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启动仲裁程序。
3.发布警示:如果调解或仲裁结果证明旅游公司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在媒体上发布警示信息,告诫其他消费者谨慎选择该旅游公司。
案例三:电商平台售假案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商品与宣传不符,甚至对身体健康有害。
消费者向电商平台投诉,要求退货和赔偿。
电商平台只表示会严查假冒伪劣产品,但不愿承担赔偿责任。
在这个案例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追责商家: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要求电商平台提供涉及售假商家的信息,并追责这些商家,包括罚款、关闭店铺或采取司法手段追究刑事责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某家庭上中学的女儿崇拜某歌星,把零花钱全部省下来,跑遍各音像店收1集了该歌星的所有专辑;母亲对某品牌的厨卫用品最信赖,洗涤剂、洗衣粉及香2皂等等全部选用这一品牌;父亲在购物方面则没有什么特别偏爱。
请指出这三位3消费者的兴趣分别属于什么类型,并作简要分析。
4参考答案:(1)女儿属于偏好型,(2分)这类消费者的兴趣集中,甚至有5可能带有极端化的倾向。
(2分)(2)母亲属于固定型,(2分)这类消费者6的兴趣一般比较持久,经过多次的消费实验以及多次的消费选择而对某一类商品7产生稳定的兴趣。
(1分)(3)父亲属于随意型,(2分)这类消费者兴趣易变8并且无明显的兴趣指向,一般没有对某种商品的特殊偏爱和固定的习惯。
(1分)9102: 在我国快餐食品产销领域,品牌繁多,然而,能够令消费者真正动心的却11寥寥无几。
于是许多快餐食品企业感叹“人们的口味挑剔,众口难调”。
但是,12民营食品产销企业集团W公司,始终坚持“只要口味好,众口也能调”的独特经13营宗旨,从人们的口感差异性出发,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在食品的口味上下14功夫,“投其所好”,终于改变了某城市居民的快餐饮食习惯,使W公司的快餐15食品成为某城市居民的首选快餐食品。
W公司果敢挑战某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和16就餐需求,以“投其所好”为一切业务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出奇制胜地突破了“众17口难调”的产销瓶颈,而且轻而易举地打入了某城市的快餐食品市场,开创出了18快餐食品新市场。
请分析: (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利用的是哪19一消费心理学原理? (2)请谈谈作为营销者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理去引导消费? 20参考答案:(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利用的是消费习惯原理。
21(2分)(2)分析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消费习惯和营销活动的关系,正确运22用消费习惯的机理去引导消费是每一个经营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W公司的成23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2分)①端正态度、正确定位,尊重消费习惯;24了解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按消费习惯设计、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
(3分)②25认识规律、引导规律,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消费习惯;利用不同群26体的习惯特点开展营销活动。
(3分)2728291: 某中医院除了给每位就诊患者开出必要的药物处方外,还要开出一张“无30药处方”,如给一位老年患者的“无药处方”上写着:多吃蔬菜、水果;食用低31盐、低脂、低糖食品;按时服药、测量血压;多活动……。
这种医疗服务深受广32大患者欢迎。
请分析这种“双处方”的医疗服务为什么受到患者的欢迎?33参考答案: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基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同时34具有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医生给病人开出药物处方,通过药物治35疗疾病,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医生给病人同时开出36“无药处方”虽无药却有情、指导患者的生活起居,宣传科学知识,并给人以精37神安慰,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要。
这种医疗服务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物质需要,更38满足了患者的精神需要,所以受到欢迎。
39402: 请分析下表。
三种记忆相互联系表记忆类型含义能力持续期41感觉记忆感觉信息的暂时储存能力:高持续期:不到1秒(视觉)留意信息42从这里转移到短期记忆43短期记忆正确使用信息的短暂储存能力:有限持续期:小于20秒详细审查信44息经过这一过程或更深层处理转移到长期记忆45长期记忆相对永久的信息储存能力:无限持续期:长期或永久46参考答案:(1)感觉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时间短暂。
如消费47者在购物所接受的大量消费信息多呈瞬时记忆状态,这些消费信息若能受到留意48保留下来则会转入短期记忆,否则会很快消失。
(2)短期记忆容量不大也不重49复,会很快衰退或消失。
(3)长期记忆的储存容量很大,对于消费者积累购物50活动的经验与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51521: 一则广告奉劝人们在饭店宴请客人后,应把剩余的菜肴带回去,而不要养53成挥霍浪费的少爷作风,宗旨在向全社会提倡节约精神,画面上的广告词是:“吃54不了请兜着走”。
请分析这则广告。
55参考答案:这句广告词是由俗语:“吃不了兜着走”补充、演变而来的,俗语56的原意是“够呛”“吃不消”,而广告词用直解义取代了俗语中的原意,加入了57一个“请”字,借以表达了简洁明了的主题,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很有幽默感,58因此,观众会很容易记住这句广告词。
59602: 请分析下表。
说服和态度改变的模式61参考答案:这一态度改革模式认为,任何一个说服过程都是由对某一问题有看62法的说服者(即信息传递者)向说服对象(即信息接受者)传递信息来完成的,而这63个过程必须在特定的过程中完成,受周围情境的影响。
具体讲影响说服对象的因64素有三大方面:65(1)可见的信息传递源或传递者;66(2)传递的信息本身;67(3)周围的情境。
该图为我们研究广告信息的传播,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68对品牌的偏好,企业形象塑造等消费心理学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理论模69式。
70711: 下表是1993年2月在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对1100名顾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得72的资料。
请加以说明。
消费者购物意向调查73文化程度项目初中以下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总计人数占%人数占%人数占%人数74占%人数占%人数686.222020.046642.334631.51100100在繁华商业区经常选购75的商品家用电器高档√√√中档√√√低档服装高档√√一般√√√√黄金饰76品高档中档√√低档√体乐品文娱用高档√中档√低档食品高档√√中档√√77√低档√成保品中药健高档√一般庭饰品家装用高档√中档√√√低档工艺美78术用品文化艺术品√美术品√工艺品√图书√√79参考答案:从表中反映的内容看:80第一,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者群体购物的兴趣不同。
高层文化消费者群体(指8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文体娱乐用品、保健药品、高档食品、82工艺美术用品和图书等商品上。
由此可看出这一消费群精神上的需求与健康卫生83需求要高于一般物质的需要。
而较低层次文化消费者群体购物意向则主要集中在84家用电器、服装、黄金首饰、食品、家庭装饰用品等物质生活的需求上(以初中85文化程度者为例)。
86第二,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者群体购物的档次不同。
以服装和食品选购情况为87例,高文化层次消费者群体在选购服装时追求一般档次,但对食品选购则追求高88档次;而较低文化层次的消费者群体则追求服装的高档次,食品的一般档次。
这89正说明不同文化层次购物的心理活动不同,消费文化深层次表现是:前者较多地90追求人体保健的内在质理,而后者则较多地注重外在的美观,由此而导致的购物91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
92932: 请写出下图中各字母的含义。
94参考答案: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95e.自我实现的需要。
961: 上海川沙凌桥化工厂将工厂名称中的“凌化”二字经谐音处理后成为“菱97花”商标,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福特”牌汽船,我国上海华生电扇T的“华生”98牌电扇就是采用了将企业名称直接简化用作商标的。
请对以上策略加以分析。
99100101102参考答案:采用这种策略,可以在宣传商标的同时也宣传了企业,适应了消费103者记忆简单化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对于知名度较高的企业来说,104采用这种策略可以充分利用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扩大产品销售。
1051062: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生产的民族乐器共使用三种商标:高档乐器用“敦煌”107商标,中档乐器用“牡丹”商标,低档乐器用“鹦鹉”商标。
综合上例,对这种108策略加以分析。
109110参考答案:这种策略是指对于企业生产的质量、档次不同的产品而使用不同商111标的做法。
这种策略主要特点是便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购买动机选购112商品,可以较好地适应处于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心理,充分满足各自的需要。
1131141: 请分析下图。
115参考答案:(1)消费者在兴趣状态下所产生的盎然情绪,将对其消费行为表现116出较为持久的激发和驱策作用,它可以推动人们购买和消费超过自身需要水平的117商品数量和档次。
(2)消费兴趣所附带的情绪作用,能使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得更118快、更容易、需求水平更高,满足程度更大。
(3)情绪是消费者心理活动发展的119催化剂。
1201212: 在广告实践中,利用名人表现策略做广告并获得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总122统用的是派克”这句广告语使派克笔名扬天下,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树起了名贵高123雅的产品形象。
结合上例,请对名人广告加以分析。
124参考答案:借用名人做广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广告表现策略。
这一策略的理论125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和名人效应原理,由于名人在社会上拥有较高的126知名度和庞大的崇拜者队伍,所以,广告策划者总是试图在广告产品与名人之间127建立一种联想关系,以增强广告的记忆效果,同时利用消费者对名人的崇拜和信128任倾向,降低消费者对商家的防范心理,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和企业的依赖程度,129增强广告对消费者的说服力量。
1301311: 一位女士在某商场的购物过程如下:因为原有的手机丢失,先到通讯器材132柜通过营业员介绍买了一款新推出的手机;然后到摄照器材柜准备挑选一部数码133相机,虽经营业员详细讲解,但因为没有使用经验,还是决定下次找个懂行的朋134友一起来购买;最后在日用品自选超市买了某种著名品牌的洗发水。
请回答:从135对商品的认识程度分类,这位女士在三次购买过程中分别属于什么能力类型的消136费者?不同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分别具有什么特点?137参考答案:(1)购买手机时,属于略知型消费者,(1分)这类消费者掌握了关138于商品的部分知识,不足以做出购买商品的决定,因此需要营销人员对商品知识139的补充,有选择性地介绍商品的某些方面的特点或性能。
(2分) (2)购买数码相140机时,属于无知型消费者,(1分)这类消费者缺乏对商品有关方面的知识,并且141没有购买和使用的经验。
在选购商品时需要营销人员做出详尽的介绍。
(2分) (3) 142购买洗发水时,属于知识型消费者,(1分)这类消费者了解较多的关于商品的知143识,并且能够辨别出商品的质量优劣以及很内行地比较和选拔自己所需要的商144品,而且往往对于自己的选择比较自信。
(3分)1452: 在方便面产销领域,虽然品牌繁多,然而能真正令消费者动心的品牌却寥146寥无几,于是许多方便面企业感叹“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了,真是众口难调”。
147但是,某家食品产销企业集团却不信这个邪,始终坚持“只要口味好,众口也能148调”的独特经营宗旨,从人们的口感差异性出发,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在食品149的口味上下功夫,“投其所好”,终于改变了人们“不吃热汤面”的饮食习惯,150使该集团的方便面成为人们的首选快餐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