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守住利润的利器

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守住利润的利器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技术,是企业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是在定价、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将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以保持利润水平的一种方法。
这种管理技术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是企业守住利润的利器。
本文将详细阐述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应用价值。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制定产品的具体目标之前,首先考虑可以接受的最高目标成本,然后根据这一目标成本来确定产品的各项要素。
目标成本管理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设定目标成本,从而影响和引导产品设计的方式和生产成本的控制,达到减少和控制产品成本,以便在不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特点1、强调环节间的协同作用目标成本管理强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作用,因为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早期策划,因此只有在整个企业增强了内部合作和协调作用的情况下,企业在实现目标成本管理方面才能真正成功。
2、注重与市场需求的紧密配合目标成本管理在制定生产成本控制方案时,必须考虑市场需求,依据市场需求来设计产品,实行产品差异化竞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3、强调全员参与和质量意识的落实目标成本管理要求全员参与,注重员工的管理,要求企业内部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而其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则是得以实现的保证。
三、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价值1、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标成本管理能够保证企业能够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具备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创造出更高的收益。
2、控制产品成本企业通过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则能够实时地控制产品的成本,直到被变成实际的生产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地优化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并从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3、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成本控制,优化企业运行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和管理质量,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
1 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是指通过预先计划成本目标,采取确定的措施,提
出经济合理的计划,以达到实现理想目标成本效益的管理过程。
它是
企业把减少生产应用到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它有效地控制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
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定义财务目标;分析成本估计;确定
实施措施;实施目标成本控制;实施监督与改进措施;预测未来成本
效益。
3 目标成本管理的优势
①允许企业定期开展成本预测和控制,以期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②在预算计划阶段,可以进行比较,淘汰低效的投资项目,实现
资源的有效配置。
③允许企业在投资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有关财务风险,进
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避免风险的产生。
④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的管理理念,及时发现财务问题,有
效实现企业财务规划和实施。
4 总结
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在实现目标成本效益的管理过程。
该管理过程的内容包括定义财务目标、分析成本估计、确定措施、实施目标成本控制、实施监督与改进措施、预测未来成本效益等。
使用该技术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财务规划和实施,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某公司目标成本管理措施

提升产品质量
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企业 可以通过改进产品设计、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来满足市场需求。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背景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成 本管理措施来保持竞争优 势。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 求日益多样化,企业需要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控制 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来自 世界各地的竞争,成本管 理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的关键因素之一。
02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目标成本设定目标成本
根据市场调研和公司战略,设定 合理的目标成本,确保产品或服 务的成本与市场竞争力相符。
成本预测
利用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对未 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预测, 为设定目标成本提供依据。
案例二:某服务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实践
总结词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
详细描述
该服务企业通过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成本。同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 运营成本。通过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服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案例三:某建筑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实践
制定目标成本计划
制定目标成本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市场调研, 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确保产品
或服务的成本竞争力。
分解目标成本
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个部门和生产 环节,明确责任和成本控制目标。
制定成本控制措施
针对各个部门和生产环节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目 标成本的实现。
实施目标成本控制
监控成本执行情况
实时监控各部门和生产环节的成 本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成
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为制定目标成本提供依据
制定目标售价和目标利润: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企业的竞争策略,制定具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和期望实现的利润水平
制定目标成本:结合销售价格和目标利润,扣除必要的研发、宣传、售后服务等费用后,制定出产品的目标成本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强化供应链管理、关注客户需求与反馈、合规性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x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领导重视与支持、全员参与与培训、跨部门协作、信息化管理、持续改进与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总结
七、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目标成本管理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以下是对这些挑战的深入分析和应对策略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市场竞争状况,制定不同的目标成本管理策略。例如,对于追求市场份额的企业,可能将重点放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上;而对于追求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企业,可能更注重在产品设计、研发和品质控制等方面的投入
此外,目标成本管理还可以与企业的其他战略管理工具相结合,如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以实现更高效的成本控制和业务流程优化。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企业可以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总结
十、结论
目标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目标成本管理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感谢观看
什么是目标成本管理

什么是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贯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它一般包括成本策划、目标测算、指标下达、过程核算、成本核查、效益评估和项目考核等六大环节。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加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三条原则:一、遵循目标成本管理的权责明确原则,谁实施、谁控制、谁负责,将设定的分项成本与施工管理的基本分工统一起来,力求实现谁组织施工,谁控制消耗,谁对受控内容的结果负责。
二、遵循建立成本责任区域 原则,设定项目目标成本多个成本责任区域,力求做到在责任区域内,施工管理、消耗控制、成本核算三位一体,实施集成管理;三、遵循目标成本可分解原则,对构成实物量的责任区域明确测算到分部、分项,便于项目部相关人员将局部控制和总体控制统一起来。
为什么要在时间和成本之间进行平衡?时间和成本都是现存的资源,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就必须合理利用。
不同的资源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各自的拥有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期达到最大化的产出。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拥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性质。
如不可再生,时时刻刻都是不同的。
成本是指除时间以外的成本,成本决定了产品的售价,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当然愿意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已使得我们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但是时间并不是每次都足够的,因此,我们要达到目标就不得不舍弃其中一些相对不重要的元素,使得我们目标成果达到最大化。
牺牲成本换取时间上的劣势,使得供应链的绩效达到最高。
因此,成本和时间的平衡是必要的。
为什么在降低成本时,需要考虑不损失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和盈利基础?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冲着利益来的,如果没有利益企业是不会去进行这样一项活动的。
降低成本是必要的,因为降低成本就给商品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力。
但是,任何一件事都不能走向绝对的极端,两个极端都是不好的。
减少成本也不利外。
降低成本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不好了,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
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Target Costing)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法,它的目标是将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与企业的盈利目标相匹配,从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管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对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要。
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价格。
首先,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偏好、市场价格等。
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价格,这个价格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并获得预期的盈利。
目标价格既要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又要考虑企业的利润要求,使企业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确定了目标价格后,企业需要进行成本管理,将目标价格转化为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是企业为实现目标价格而能接受的最高成本。
目标成本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原材料成本等。
在确定目标成本时,企业需要设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推动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
目标成本管理还需要与供应链伙伴合作,共同降低成本。
企业并不是在现有成本基础上确定目标成本,而是通过与供应链伙伴合作,寻找降低成本的机会。
这包括与供应商合作降低原材料成本、与生产商合作提高生产效率等。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这包括对成本的追踪、监控和分析,以及及时调整和控制成本的手段。
企业需要建立成本控制的指标体系和报告机制,全面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化,及时发现成本增加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目标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它能够使企业更加关注市场需求,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预期的盈利。
目标成本管理还能够促进企业与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共同降低成本。
通过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企业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是一种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其核心理念是根据市场价格确定产品目标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旨在减少产品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从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概念、实施步骤、优势和弱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概念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通过设置目标成本,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和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管理制度。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强调在制定目标成本时,需要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确定产品定价和成本结构,以此为基础来制定成本目标。
通过对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企业增加利润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方面:1. 确定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首先必须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竞争对手的产品和价格等,以此为基础来制定产品定价和成本目标。
2. 制定产品成本目标。
通过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研究,确定产品定价和成本结构,制定目标成本。
其中,目标成本应该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3. 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
在设计和开发产品时,需要考虑目标成本和产品质量,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满足市场需求。
4. 选择供应商和材料。
在选择供应商和材料方面,应该考虑成本、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等因素。
5. 控制生产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其他间接成本。
通过精简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案,控制生产成本。
6. 计算实际成本。
在生产过程结束后,需要计算实际成本并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制度实施效果和进行管理措施的调整和改进。
三、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优势1. 提高市场竞争力。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及应用

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及应用目标成本管理(Target Costing)是一种旨在通过控制产品开发和生产阶段的成本,来满足市场需求的管理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在确定产品售价之前,要先确定产品预期的目标成本,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产品的售价;然后通过对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全面控制,来确保产品的成本不超出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可以在制造业中应用,还可以在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得到应用。
本文将围绕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及应用展开讨论。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1. 提高产品竞争力目标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通过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产品成本,确保产品售价具有竞争力,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2. 降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标成本管理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了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往往是在产品生产后才进行成本控制,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是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就考虑成本控制,因此可以更加全面地控制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强化产品创新能力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要求产品具有创新性,即在确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改进等手段来降低产品的成本。
这也就促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更加注重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4. 促进成本控制意识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就关注成本,使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具备成本控制意识。
这可以促使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更加重视成本控制,避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1. 确定产品目标成本企业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时,首先要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一般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产品的售价,再根据预期利润率来确定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管理指的是什么

目标成本管理指的是什么1、目标成本管理的含义目标成本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
它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效益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目标成本管理最早源于美国,后传入日本、西欧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上世纪80年代,目标成本管理传入我国,90年代形成了以邯钢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
企业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环境,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特点,作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通过技术领先达到产品高质量,已经不能为公司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
另外,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使得依靠质量(或售后服务)等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很难奏效。
产品质量需要提高的同时,成本也必须降低。
2、目标成本的确定1.先确定目标利润,再确定目标成本目标销售收入-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直接制定目标成本目标销售收入-目标成本=目标利润.2.目标成本确定应以合理的产品设计和科学的生产组织为前提产品设计合理性的决策方法——价值分析法价值分析是通过对产品功能的评价,并进行产品功能与成本的对比,找出产品在功能和成本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产品效用价值最高。
3、目标成本的种类1.计划成本:成本计划中所制定的目标成本。
是企业在成本计划期内期望达到的平均目标成本。
2.定额成本:根据企业现行消耗定额与计划单价(计划分配率)制定的目标成本。
是企业目前经努力应达到的目标成本。
3.标准成本:根据选用的不同成本标准可分为(1)基本标准成本——用以前某一时期的实际成本作为现时的标准成本。
基本标准成本一般在较长的时间里不修订。
(现时已经达到的成本水平)(2)理想标准成本——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
生产能力最充分的被利用,生产管理效率最高。
目标成本管理的三个主要环节

目标成本管理的三个主要环节目标成本管理,这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就是为了帮企业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盈利的终极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三个主要环节,轻松幽默地把复杂的概念说清楚,保证你听完后会心一笑,甚至可能恍若回到了课堂,满满的知识感!1. 目标成本的设定1.1 确定市场需求首先,设定目标成本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市场需求。
这就像买菜,得先知道想吃什么,才能决定买多少。
企业得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像了解自己最爱的美食那样,深挖潜在消费者的心思,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的目标成本。
你要知道,有时候一味追求低成本,可能会吃亏哦。
1.2 评估竞争对手接下来,咱们得打听打听竞争对手的动向。
竞争对手就像是你班里的同学,总是想在考试中比你多拿几分。
你得清楚他们的价格策略和产品定位,才能在这场“价格战”中不落下风。
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看看同类产品的价格、质量,甚至服务。
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既能吸引顾客又能保持利润的目标成本。
2. 成本分析与分解2.1 成本构成分析好,目标成本设定好了,接下来就是分析成本的构成。
就像做菜,要先看看都有哪些材料。
企业得把成本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比如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只有把每一项成本搞清楚,才能找到节省的空间。
就像“砍价”,得知道每一件商品的底价,才能压价成功。
2.2 找出成本控制点分析完成本构成,咱们就要找出成本控制点。
想象一下,你在游乐园玩过山车,整个过程都得紧紧抓住安全杆。
这里的控制点就相当于那些关键环节,像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物流等。
只要找到这些控制点,就能像把握过山车的安全杆一样,确保在成本控制上不出意外。
3. 成本控制与改进3.1 制定实施方案最后一步,当然是控制和改进成本了。
这就像是一个厨师在做菜,虽然已经选好了食材,但每一步都得精确掌握,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企业要根据之前分析的成本构成和控制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这包括制定预算、设定考核指标等,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计划进行。
浅析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设定目标成本,并在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寻找实现目标成本的方法,将成本管理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践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的成本管控方式,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和利润最大化。
本文将从目标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原理、实践要点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原理目标成本管理是由日本一位名叫雅宗良信的学者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就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并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和控制手段,指导产品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使产品的实际成本最终与目标成本相匹配。
目标成本管理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确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不是从上而下强加给产品设计和研发人员,而是通过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和竞争对手成本等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还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和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从而确保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 分解目标成本: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个阶段和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成本目标,为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分解目标成本有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产品的成本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
3. 实施成本控制:在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各个环节对成本进行控制,以达到目标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实践中,企业需要不断地优化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以实现目标成本的控制。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践要点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践要点主要包括目标成本的确定、成本控制、价值工程和绩效考核等方面。
3.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和成本进行分析,找出产品中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
价值工程还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附加值。
4.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必要环节,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产品的目标成本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及应用

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及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成本,结合成本控制手段,实现企业成本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平衡。
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产品设计:目标成本管理注重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就以实现目标成本为导向,通过对产品功能的优化、成本与效益的权衡,在不降低产品质量和价值的前提下,控制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在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成本控制,通过对各环节的成本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实现成本目标的达成。
3. 引导营销策略: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以客户价值为导向,根据客户需求和购买力来确定产品价格,并通过成本控制手段保证产品价格的竞争力,从而引导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4. 加强供应链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与供应商的协作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通过与供应商共享信息、优化物流流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5. 激励员工积极性: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将成本目标与员工绩效考核相结合,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活动,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实现企业整体成本目标的实现。
在应用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要明确产品的目标成本,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产品价格和销售策略。
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通过与供应商共同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和积极性。
要定期对目标成本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简介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高品质、低成本为目标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方法。
目标成本管理从设计阶段就将目标成本纳入考虑范畴,并通过不断地控制和优化产品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成本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成本控制作为一项核心任务来执行,以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
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1.目标成本制定目标成本制定是目标成本管理的第一步。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查、竞争对手分析等方式来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了解,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制定目标成本。
2.设计阶段的目标成本控制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将目标成本纳入产品设计考虑范围之内,通过不断的创新与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控制目标成本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进模块化设计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生产阶段的目标成本控制生产阶段是目标成本管理的重点阶段。
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环节的成本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的成品率和良品率,并通过不断的工艺改进和成本压缩来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
4.成本分析和控制企业需要对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控制,找出成本高的环节,针对性地优化改进,降低成本。
5.目标成本考核企业需要通过对目标成本的达成情况进行考核,确保目标成本能够在有效时间内实现,不断优化控制手段,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
目标成本管理的优势1.降低生产成本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控制成本,通过优化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
2.提高竞争力目标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满足客户需求,并且在同行业中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目标成本管理需要企业加强对生产和管理的整体规划和控制,从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结语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也是不断优化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目标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目标成本管理
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管理成本,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并在保持盈利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目标成本管理。
一、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为了使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更加有效,企业应该制定一个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计划,以确保所有的成本都被充分考虑和管理。
二、成本分析为了正确地执行目标成本管理策略,企业需要进行仔细的成本分析,来确定哪些成本是有必要的,哪些成本可以被削减或去除。
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应该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然后对其进行分类,以更好地了解成本的来源和性质。
三、提高效率通过目标成本管理计划,企业应该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生产率。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改善流程来提高效率。
这可以包括自动化和标准化流程,以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四、控制成本为了控制成本,企业应该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如降低库存水平、采用节能技术、控制运营成本等。
同时,
企业也应该审视现有的项目和流程,并决定哪些是必要的,哪些可以被削减或去除。
总之,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该在管理方面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的了解,制定并实施目标成本管理计划,通过仔细的成本分析和创新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生产率,并控制成本以确保盈利。
目标成本管理办法

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效益,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使产品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和预期。
目标成本管理办法是基于自下而上的成本设计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使产品成本达到预设的目标成本。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目标成本管理有以下基本原则:1. 立足顾客需求。
在制定目标成本时,必须充分考虑顾客需要,让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2. 连续不断降低成本。
在产品制造中,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技术或者合适的材料降低制造成本,逐步实现目标成本。
3. 多角度的成本考量,而非单纯地直接降低成本。
这个原则是考虑到成本只是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一个因素,在满足顾客需求的情况下,制造成本应该考虑到整体的利益。
4. 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聚焦性投资,以保持所处市场地位的同时,逐步实现目标成本。
5.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需要涉及整体工程设计和管理视角,而非单一个人或一个团队。
以上原则可以作为制定目标成本管理的指导。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优点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不同,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在设计阶段就把成本控制的思想融入进来,使企业在整个制造阶段都注重成本的控制。
它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1. 降低成本:目标成本管理是为了将成本降至一个预设的数值,从而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
2. 满足顾客需求:通过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保证产品品质,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获取更好的评价。
3. 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以客户为中心,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可以把握受通胀影响不断滑坡现有市场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4. 优化企业成本组合:通过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可以找到优化成本以获得更好市场定位的途径。
三、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1. 预设目标成本。
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分析,制定每个环节对应的标准成本,确定产品生产的目标成本。
2. 识别成本异常情况。
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识别每个阶段的成本差异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分析和改进。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管理(Target Costing)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润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法。
目标成本管理在新产品开发阶段确定目标成本,以此为基础制定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等决策,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值、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的目的。
目标成本的计算公式为:目标成本=市场价值-所需利润。
其中,市场价值指的是顾客希望支付的价格,所需利润指的是企业达成利润目标所需要的最低利润水平。
在制定目标成本之前,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和竞争对手分析,以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在于其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达成利润目标为核心,整合营销、设计、采购、生产、供应商等各项活动,通过不断降低产品设计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水平。
目标成本管理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市场需求和定位: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2. 确定目标成本: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位,以及自身的利润目标,计算出产品的目标成本。
3. 设计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在产品设计阶段,企业需要以目标成本为基础,确定产品的设计方案和材料选型。
4. 采购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企业需要通过合理采购和供应商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5. 生产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6. 销售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位,在销售和宣传中卖点突出,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水平。
7. 目标成本的监控和调整:企业需要对目标成本进行监控和调整,必要时对设计、采购、生产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保证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利润水平不受影响。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优点包括: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核心竞争力;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利润目标等要素进行灵活调整;通过整合营销、设计、采购、生产等多个活动,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Objective cost management):企业守住利润的利器[编辑]目标成本管理概述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
它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 效益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使成本由少数人核算到多数人管理,成本管理由核算型变为核算管理型;并将产品成本由传统的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前控制,为各部门控制成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因此,它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编辑]目标成本管理出现的背景目标成本管理最早产生于美国,后来传入了日本、西欧等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日本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与本国独特经营机制相结合,形成了以丰田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成本企画。
在上世纪80年代,目标成本管理传入我国,先是机械工业企业扩展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实行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到了90 年代,形成了以邯钢经验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在今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当今的产业环境性质所决定的。
如今,企业必须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的环境,适应快速变化的特点。
作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通过技术领先达到产品高质量,已经不能为公司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
另外,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使得依靠质量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很难奏效。
产品质量需要提高的同时,成本也必须降低。
除了质量和成本外,时间也构成新战略三角上的重要一点。
公司应对商业竞争环境,需要做到在环境变化影响到公司经营之前做出回应;持续地改进经营,而不仅仅是寻找暂时的均衡;向外关注顾客的要求以及竞争者的威胁;将公司内部和外部各因素有机结合,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解决。
成本管理的六种基本方法

成本管理的六种基本方法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企业合理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和竞争力。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
下面将介绍六种基本的成本管理方法。
1. 目标成本管理(Target Costing)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法。
它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水平,确定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
然后根据目标销售价格和预期利润率,计算出产品的目标成本。
最后,通过设计改进、供应链优化、生产技术革新等手段,降低产品的实际成本,以满足目标成本要求。
2. 标准成本管理(Standard Costing)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通过设定和使用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的方法。
它通过设定各个生产环节的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等,并进行成本差异分析,以确定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改进。
3. 成本卷积分析(Cost Volume Profit Analysis)成本卷积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产量、销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利润分析和经营决策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成本-产量-销量模型,分析销售价格、成本结构、销量变化对利润的影响,以及提供了确定最佳产量、利润最大化点等决策依据。
4. 差异分析(Variance Analysis)差异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以确定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改进的方法。
差异分析可以分为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等。
通过分析差异的原因,可以帮助企业找出成本控制不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5. 约束管理(Constraint Management)约束管理是一种通过对生产线上的瓶颈环节进行管理和优化,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约束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并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改进工艺流程等措施,提高瓶颈环节的生产能力,以达到整体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成本为核心的、以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为导向的、全员参与的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是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组织管理规范,其目的是确保目标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
本文将就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一、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并结合企业利润要求,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2.全员参与。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当实现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使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成本管理活动,并为降低成本提供建议和提案。
3.整体优化。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当强调整体成本优化,尽可能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考虑成本问题,以达到最佳降低成本的效果。
4.持续改进。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当推动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水平,从而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降低成本。
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1.目标成本的制定:目标成本是指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要求的前提下,产品或服务所应达到的成本。
目标成本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企业的利润目标,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核算和控制。
2.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当规定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成本核算方法、成本分析方法、成本控制技术等。
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状况,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3.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当规定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层次的责任和职权。
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应当包括成本管理委员会、成本管理部门和成本管理人员等。
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应当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成本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4.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当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通过对员工的成本管理绩效进行评估,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活动。
目标成本管理

• 目标成本管理概述 • 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流程 • 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 目标成本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目标成本管理案例研究
目录
Part
01
目标成本管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企业目标利润为目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进行全面规划、控制和评价的成本管理方式。
Part
04
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作业成本法
定义
01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通过确定
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
优点
02
能够更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有利于
企业识别和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
适用范围
03
适用于间接费用占比较大、产品种类多且差异化较大的企业。
标准成本法
定义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实际成本 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进行成本控制和核算的方法。
优点
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种类较少、间接费用较小的企业。
直接成本法
定义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归 集到产品成本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析体系,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瓶颈和潜力,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持续优化,实现 长期成本降低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Part
06
目标成本管理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实践
背景介绍
某制造企业为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施了目标成本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Objective cost management): 企业守住利润的利器[编辑]目标成本管理概述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
它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效益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使成本由少数人核算到多数人管理,成本管理由核算型变为核算管理型;并将产品成本由传统的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前控制,为各部门控制成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因此,它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编辑]目标成本管理出现的背景目标成本管理最早产生于美国,后来传入了日本、西欧等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日本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与本国独特经营机制相结合,形成了以丰田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成本企画。
在上世纪80年代,目标成本管理传入我国,先是机械工业企业扩展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实行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到了90年代,形成了以邯钢经验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在今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当今的产业环境性质所决定的。
如今,企业必须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的环境,适应快速变化的特点。
作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通过技术领先达到产品高质量,已经不能为公司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
另外,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使得依靠质量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很难奏效。
产品质量需要提高的同时,成本也必须降低。
除了质量和成本外,时间也构成新战略三角上的重要一点。
公司应对商业竞争环境,需要做到在环境变化影响到公司经营之前做出回应;持续地改进经营,而不仅仅是寻找暂时的均衡;向外关注顾客的要求以及竞争者的威胁;将公司内部和外部各因素有机结合,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解决。
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为温和的竞争环境设计的,那时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传统方法无法适应现今的商业环境,因为它是在事后控制成本与质量,试图寻找暂时的均衡,向内关注效率,暂时性而非彻底地解决问题。
[编辑]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⑴1•目标成本的含义目标成本是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目标成本不仅指产品成本,而且还包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客服成本、配送成本。
它要求在事先规定目标是就在考虑责任归属,并按责任归属收集和处理实际数据。
2.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环节(1) 建立各级责任中心为实行行之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首先是明确划分和建立各级责任中心,以分清各个部门的职能,正确评价其工作业绩从而为目标成本的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证。
(2) 制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制定贯彻先进性、科学性、严肃性、通俗性、可行性”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逐级分解。
在分解目标成本时贯彻可控性原则,凡上级可控而下级不可控的成本,由上级控制,不再向下分解,同级之间谁拥有控制权就分解给谁。
3•目标成本的考核和奖惩按月对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规定明确的奖惩办法,让各个责任中心、各个被考核人明确业绩与奖惩之间的关系,去努力降低和控制成本。
考核是成本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奖惩是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实现企业总目标的有力手段。
[编辑]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原则1. 价格引导的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通过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减去期望利润来确定成本目标,价格通常由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决定,而目标利润则由公司及其所在行业的财务状况决定。
2. 关注顾客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由市场驱动。
顾客对质量、成本、时间的要求在产品及流程设计决策中应同时考虑,并以此引导成本分析。
3. 关注产品与流程设计在设计阶段投入更多的时间,消除那些昂贵而又费时的暂时不必要的改动,可以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
4. 跨职能合作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下,产品与流程团队由来自各个职能部门的成员组成,包括设计与制造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原材料采购部门、成本会计部门等。
跨职能团队要对整个产品负责,而不是各职能各司其职。
5. 生命周期成本削减目标成本管理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格、使用成本、维护与修理成本以及处置成本。
它的目标是生产者和联合双方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
6•价值链参与目标成本管理过程有赖于价值链上全部成员的参与,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服务提供商。
[编辑]目标成本管理的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贯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它一般包括成本策划、目标测算、指标下达、过程核算、成本核查、效益评估和项目考核等六大环节。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加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环境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相压价让利,形成低价中标。
另一方面,建筑施工行业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狭小。
因此,十三冶建设公司、天津公司分别在2005年行政工作安排中要求,建立项目建造成本测算体系,明确项目建造成本目标,做好提高项目经营收益的基础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职代会的精神,天津公司最近推出了建造合同《收入、费用、成本核算》办法等新的会计制度。
同时对项目经理、预算、财务、材料等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建造合同及其成本核算的培训。
目标成本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在十三冶已经推行多年,但不尽人意。
其主要原因:一是目标成本的测算方式与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形式相分离,设定的成本目标与施工管理的分工不一致,无法真正落实到各个实施过程和各级控制者身上。
二是目标成本测算没有细化成本责任区域,成本目标无法分解,指标粗略,实际操作难度大,使成本责任无法传递,测算资料形同虚设,只能作为项目最终盈亏分析的参考资料,无法体现目标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环节:过程控制,管理效果不好。
二、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原则在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三条原则:1、遵循目标成本管理的权责明确原则,谁实施、谁控制、谁负责,将设定的分项成本与施工管理的基本分工统一起来,力求实现谁组织施工,谁控制消耗,谁对受控内容的结果负责。
2、遵循建立成本责任区域原则,设定项目目标成本多个成本责任区域,力求做到在责任区域内,施工管理、消耗控制、成本核算三位一体,实施集成管理;3、遵循目标成本可分解原则,对构成实物量的责任区域明确测算到分部、分项,便于项目部相关人员将局部控制和总体控制统一起来。
三、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1、成本策划。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给项目部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公司与项目部的人、财、物,责、权、利关系,区划成本责任。
2、测算、下达并分解成本指标。
根据工程合同,公司与项目部共同核准工程量和单价,做出目标成本测算;按照项目定位及其组织模式下达并分解成本指标。
3、过程核算。
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活动,必须指导和服务于项目成本执行全过程。
4、成本核查、效益评估和项目考核。
是以内外结算和审计为依据,综合评价项目部的全面工作,并做出结论的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据最终结论,给予奖惩。
四、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对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起指导作用,使项目成本管理真正做到了项目成本事前规划有目标,过程控制有依据,成本分析有标准;而且成本责任区域明晰后,便于落实分项成本的责任人和考核责任人的工作绩效。
最重要的是,面对压价让利白热化的市场环境,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有利于增强全体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有利于把握项目投入产出的全局,有利于从机制上保证项目成本在过程中受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这对于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长富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我国企业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建议[2](一)我国传统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我国传统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是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的,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加入WTO 的现实,企业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相当落后,传统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成本管理的内容不够全面,仅仅局限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忽视开发设计过程、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企业没有形成一整套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的结果缺乏有效地考核。
(二)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建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
我国企业在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观念,强化员工的成本意识。
企业应该打破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的束缚,在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耗费加强控制的同时,将成本管理的视野向前延伸至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水平;向后延伸到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修理及处置为企业所带来的成本,把生命周期成本作为产品成本大小的衡量标准。
同样,成本管理的范围也应该突破企业内部的界限,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产品分销商等共同努力,在产品成本整个价值链上共同进行成本控制。
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全员的成本意识,强调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把成本管理确定的奋斗目标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这对目标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乂。
2. 建立健全与目标成本管理相适应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需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相适应的内部价格结算体系。
企业内部各责任单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应该以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为依据进行统一结算设定内部转移价格应以市场价格为依据,尽可能缩小与市场价格的差距。
这样做有利于明确各责任单元的责任,为以后的目标成本考核奠定基础。
企业把根据产品战略和长期利润规划制定出的目标成本逐层分解后,要对实际成本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控,克服和纠正所发生的偏差。
目标成本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成本控制制度,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对产品成本发生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各责任中心要定期编制成本控制报告,说明实际成本的发生情况,如果与目标成本有差异,找出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发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3.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各种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
企业实行目标成本管理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
主要包括产品定价和竞争者信息、各种成本数据、顾客需求信息以及供应商数据。
这些相关数据有助于目标成本管理团队理解顾客需求、竞争产品及产品设计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所必须的,关系到目标成本管理的成败。
4. 将目标成本与责任成本相结合,建立责任会计系统在目标成本管理中,目标成本的确定、分解、控制等通过与责任会计相结合,就可以将其转化为责任成本来控制和管理企业可以将目标成本纳入责任会计系统,以目标成本为基础编制责任预算,核算目标成本的发生情况,明确各部门对成本管理的责任,对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为奖惩制度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