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市场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McConnell & Brue)是一本深入浅出的
经济学教材,被认为是最佳的经济学教材。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
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
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概述了
各个经济学领域的核心知识,包括国民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国际经
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国民经济分析”、“行为经济分析”、“国际经济分析”和“发展经济学”。
“国民经济分析”部分,讨论了全球经济的运作,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其中包括货币经济、
利率政策、财政政策、统计预测和国际经济研究。
“行为经济分析”
部分论述了契约理论、实验经济学、行为道德和行为动机对决策影响
的重要性,以及对政府政策框架的影响。
“国际经济分析”部分,详
细介绍了世界经济体系,以及政府干预和外部环境如何影响国家和企
业决策。
最后,“发展经济学”部分,着眼于欠发达国家的贫困问题,探讨了发展基础、政策协调与改善的可行对策。
总之,《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是一本全面可信的经济学教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在全球经
济中政府和企业的决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30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30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练习题1、任何一个所得税表都体现了两种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题中的表见课本12章)a、平均税率定义为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收入。
对表12—7中的比例税制来说,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多少?在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中相对应的平均税率是多少?答:从表12—7中很容易看出,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都是25%。
在累退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30%,25%,20%。
在累进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20%,25%,30%。
b、边际税率定义为额外收入支付的税收除以增加的额外收入。
计算比例税制下,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下相对应的边际税率答:(1)比例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25/5=0.25,即25%。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2.5/10=0.25,即25%。
(2)累退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0.2,即2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10=0.15,即15%。
(3)累进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5=0.3,即3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3.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3.5/10=0.35,即35%。
c、描述这三种税制中每一种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答:在比例税制下,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且都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1.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2.蛛网模型():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供给的时滞性,需求的不是动态模型分类,画图3.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基数效用论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
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
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的鞋子。
对于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
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
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4.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2)特征:凸向原点越远越大不相交5.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序数效用论6.预算线(Budget line/ budget constraint)7.吉芬物品(Giffen good):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8.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第七版)综述

引
言
• 7、作为参与市场的买者和卖者,他们在相互交易中得到的 利益,被称为“福利”。 • 8、福利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 问。 • 9、第一章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本章研究将再次论证此结论的无比正确性。价格是一只看 不见的手,它将指导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行动,达成社会 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7.1 消费者剩余
• 7.1.2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 各位看官原谅,由于内容假设你的朋友正在考虑两家手机服务提供商.A提供商每月 收取固定服务费120美元,无论打多少次电话都是如此.B提 供商不收取固定的服务费,而是每打1分钟电话费1美元.你 的朋友对每个月打电话时间的需求由方程Qd=150-50P给 出,其中P是每分钟电话的价格. a,对每个提供商,你朋友多打1分钟电话的费用是多少? b,根据你对a的回答,你朋友用每个提供商的服务会打多少 分钟电话? c,他每个月给每个提供商付费多少? d,他从每个提供商得到的消费剩余是多少? e,你会推荐选择哪个提供商?为什么?
• A、 由Qd=150-50P,这个方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P哪怕 是无限接近于0,Q也只能无限接近于150,由于打电话的 分钟只能按个位数计算,所以选择A提供商的话最多打149 分钟电话。(可能会有人说,超过或等于150分钟后的每 分钟就是0元啊,还是请回看一下方程式,P不可能为负数, 否则提供商要赔死了,所以方程式已经限定了最多150分 钟的,这时P=0,实际上这时已经是极限值了;综上所述: 选择A提供商,最多打149分钟电话,再多打1分钟的费用 是0美元。选择B提供商,根据方程得出,P=1时,共打100 分钟电话,再多打1分钟的费用仍是1美元。 • B、用A提供商,会打149分钟电话,用B提供商,会打100 分钟电话。 • C、A提供商120美元,B提供商100美元。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兼教育家罗伯特·曼昆
撰写的一本经典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从事经济教学工作的研究人
员开始使用它。
这本书的思想在于:一切行为都是由有限的资源和要
求决定的;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可以提高最终结果;政
府有义务提高社会总体福利,而不是仅促进某一部分人的福利;和个
体的行为可以产生惊人的大规模结果。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以混合方式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传统的经
济学知识相结合,以经济学家的视角看待当今全球经济,并以可操作
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
这本书采用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方
式来理解数据,技术和实际问题。
它分成14章,其中,第一章介绍经
济学的历史和定义,以及一般原则,如如何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第二章描述消费者偏好;第三章介绍了产品供给;第四章涵盖了国家
的财政政策;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了市场的行为和定价;第七章讨论
了国民收入;第八章分析了货币;第九章介绍了国际贸易;第十章研
究了经济增长;第十一章涵盖了就业和失业;第十二章分析了通货膨胀;第十三章介绍了房地产市场;最后,第十四章讨论了经济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一章(第七版)

即问即答
• 为什么一个国家如果不把自己和其他国家隔离开 来,其情况会变得更好?
• 1、国家和家庭一样,也可以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获得 收益。 • 2、贸易使得每个国家专业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的生产。 • 3、通过贸易,任何国家享受的商品和服务种类都大大增 加了。 • 4、在世界经济中,中国、日本、法国、埃及和巴西这样 的国家,既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又是美国的合作伙伴。经济 上不隔离,各国的情况都会变得更好。
1.2 人们相互影响
• 1.2.3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 场结果
• ①为什么需要政府? • A、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看 不见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 如产权,要通过要通过警察 和法庭来维护。 • B、看不见的手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市场失灵),有时必 须通过政府干预,才能促进效率或促进平等。
1.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 1.1.3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 ④边际决策解释水与钻石的价格 E、事实上,现在我们对水的消费量往往都比较大(供给 几乎无限量),钻石的消费量却远没有那么大(供给非常有限 的)。我们可以天天喝水喝到吐,却不能天天买钻石。所 以,大量水的边际效用小于少量钻石的边际效用。 F、按照边际效用学派的解释,比较钻石和水的价值并 不是比较两者的总价值,而是比较每份单位的价值。尽管 水的总体价值对于人类来说再大也不为过,毕竟水是生存 必需品,但是,考虑到全球的水资源足够充沛,水的边际 效用也就处在相对较低水平。另一方面,急需用水的领域 一旦被满足,水就被用作不那么紧急的用途,边际效用因 此递减。
• 1.2.2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 的一种好方法
• ①此处的“市场”是相对于“计划”而言的,对应的经济 制度分别为:市场经济制度、中央计划经济制度。 • ②在实行中央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 A、what/how/for whom均由政府决定; B、价格由政府决定 C、支撑理论:只有政府才能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 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入门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入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是一本经济学入门教材,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围绕此书展开,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一章:经济学原理与经济学思维本章介绍了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强调了经济学思维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的学科,经济学原理则是指导经济决策和行为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本章介绍了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第三章:市场机制本章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运行方式。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一种自由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章:弹性与供求本章介绍了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价格弹性是指商品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是指商品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分析有助于了解市场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
第五章:消费者、生产者和效率本章介绍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以及市场效率的概念和评价方法。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市场效率则是指在给定资源条件下实现最大福利的能力。
第六章: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本章介绍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政策工具。
政府通过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手段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实现经济调控和公共利益。
第七章:市场结构本章介绍了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不同市场结构对供给、需求和价格形成有不同的影响。
第八章:劳动市场本章介绍了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劳动力的价格和就业情况。
第九章:资本市场本章介绍了资本市场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资本市场是指资本供给和需求的市场,资本市场的运行对企业投资和融资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W
Demand 0 Q Quantity of apples
Demand 0
L
Quantity of apple piof supply and demand apply to goods and to labor services. Panel (a) shows how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apples determine the price of apples. Panel (b) shows how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apple pickers determine the wage of apple pickers.
3
The Demand for Labor
• Assumptions for the competitive firm
– Firm is competitive in both markets
• For goods and for labor • Price taker – Pay the market wage – Get the market price for goods • Decide – Quantity of goods to sell – Quantity of labor to hire
© 2015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 Firm is profit-maximizing
© 2015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4
The Demand for Labor
• Production function
–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inputs used to make a good – And the quantity of output of that good – Becomes flatter as the quantity of input increases
1
The Demand for Labor
• Labor market
– Governed by supply and demand
• Labor demand
– Derived demand – Labor services = inputs into the production of other goods
© 2015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2
Figure 1
The Versatility of Supply and Demand
(a) The market for apples
Price of apples
Supply Wage of apple pickers
(b) The market for apple pickers
Supply
Factors of Production
• Factors of production
– Inputs used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 Labor • Land
• Capital
• Demand for a factor of production
– Derived demand
• From firm’s decision to supply a good in
another market
© 2015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 2015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