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PPT -
防震减灾ppt模板 课件

快速响应
地震发生后,政府和 救援机构迅速启动应 急预案,组织救援队 伍赶赴灾区。
科学救援
救援人员运用先进的 科技手段,如无人机 、生命探测仪等,提 高救援效率。
民众自救互救
鼓励民众在灾区开展 自救互救,及时发现 并救助受伤人员。
案例总结
该城市在地震灾害应 对中展现了高效、科 学的救援能力,为其 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
完善基础设施
对社区内的建筑、道路等进行抗震加固, 提高抗灾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普 及地震知识和应急技能。
THANKS.
准确性和应急救援的效率。
地震灾害的基本知
Hale Waihona Puke 02识地震的成因和分类
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板块相 互挤压、碰撞或地壳内部应力释 放而引起的地球表面震动。
地震分类
按照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 地震和陷落地震;按照震源深度 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 源地震。
地震波和地震烈度
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 波和横波,面波包括混合波和瑞利波 。
信息核实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核实,避免误判和误导。
环境保护
注意保护环境,避免救援行动对环境造成不 良影响。
后勤保障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救援人员的饮食和 休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05
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定期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公众普及地震知识,提高他们对地震灾 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地震应急救援
04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快速反应
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 应迅速响应,尽快到达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课件

国际合作
国际组织:如联合 国、世界银行等, 在防震减灾方面提 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双边合作:各国政 府之间签订协议, 共同应对地震灾害
区域合作:如亚太 经合组织(APEC)、 东盟(ASEAN)等, 在地震预警、救援
等方面加强合作
民间组织:如红十 字会、无国界医生 等,在救援、重建
01
破坏建筑物: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桥梁断裂等
02
引发火灾:地震可能导致燃气管道破裂,引发火灾
03
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可能导致人员被埋、受伤或死亡
04
引发次生灾害: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防震减灾措施
2
建筑抗震设计
01
建筑选址:选择地质条件稳定、远离地震带的地区
02
建筑结构: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03
建筑材料:选用抗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
04
建筑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05
建筑维护:定期对建筑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抗震性能不受损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实时监测地震
A
活动的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分
钟发出警报。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
B
播速度,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警
02
地震类型:构造地震、火 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04
地震逃生:避震原则、逃 生路线、自救互救等
06
地震重建:灾后重建、恢 复生产生活、心理疏导等
防震演练
目的:提高防震 减灾意识,增强
应急反应能力 1
效果:提高防震 4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目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概述 二、地震前兆识别与预警 三、校园建筑安全与避难场所选择 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01
地震基然现象的一种,指的是大 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即地壳某个 部位的岩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 突然释放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 震动的现象。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断裂和滑动造成的。这种断裂 通常发生在地壳的板块边界附近,因为这里的应力积累到足 够大的程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极限。当岩石断裂时,储存 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释放出来,这些波会传播到地 球表面引起地面震动。
难和寻求帮助。
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果断,不 要犹豫不决。地震突发性强,从 主震发生到结束一般也就几秒到 十几秒,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 钧一发之间,容不得你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时间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避震的行动上最贴切, 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果断行
动,科学避震,化险为夷。
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书桌 旁边或下面,远离窗户,在礼堂、 食堂、体育场馆内,躲避在排椅、 桌椅、运动器具旁边或下面。在 宿舍,躲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床旁边或下面。在室外,要 远离围墙、玻璃幕墙,远离可能 倒塌的建筑物和跌落的大型物件 等。破坏性地震过程十分短暂, 如果能坚持熬过这一两分钟,就 有生存的希望。
信息。
服从指挥
在地震发生后,服从政 府或救援部门的指挥和
安排。
03
校园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常记
记住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应急 避难场所是我们“生命的保护伞 ”,一般建在城市的公园、绿地 、广场和我们学校的操场等,同 学们平时要记住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标志,了解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位置,熟悉从学校或家到应 急避难场所最近的线路,以便地 震发生后及时到应急避难场所避
防震减灾知识PPT课件

救
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
人
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
方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 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
法
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五、长治会不会发生地震
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在室内如何避震?
在学校如何避震?
“大家不要慌,躲在 桌子下,靠门窗的同 学躲到墙根下!”
正在教室上课时,要在教师指 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 各 自的课桌下。
千万不能跳楼!
在户外场所如何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 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 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 回到教室去。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指发生7级以上地震,或造成300
人以上死亡,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地震。
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防震
? 减灾科普知识的教育
法律 法规 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 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 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 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 能力。
(4)看现在。解放以后,长治市记录最早的一次破坏性地震 是1965年9月4日发生在平顺的4.5级地震,到目前为止,共记 录三级以上地震十二次,其中四级以上地震四次,这说明长治 地区的地震并不是不活动。04年2月20日,黎城发生3.6级地震 、6月29日沁源发生3.2级。06年8月到9月黎城和潞城交界处发 生小震群。
地球是不断运动的,所 以地球表面的地壳也是不断 运动着的。原先的海底会随 着地壳的变化慢慢升起,变 为高山。
沧海桑田
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在几千万年前就曾是一片 沧海。
《防震减灾措施》ppt课件

06
案例分析
某城市地震灾害应对案例
背景介绍
某城市位于地震活跃地带,曾遭受过大地震的袭击,造成了严重的 灾害。为了应对地震灾害,该城市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震减灾措施。
灾害应对措施
该城市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加强了地震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地 震信息,并组织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
经验教训
该城市在地震灾害应对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预警系统不够 完善、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等。
05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政府主导
加强政府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 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 划,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推动宣传教育的实施。
多渠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 等多种渠道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 育,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公众
的知晓率。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料,如海 报、手册、宣传片、动画等,内 容要简明易懂,具有吸引力和说 服力,以便更好地向公众传播防
加强学校及社区的防灾教育
纳入课程体系
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接受系统的防灾教 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
在学校和社区组织防震减灾实践活动,如应急演练、志愿者培训等 ,让公众亲身参与,加深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强化社区组织
加强社区组织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宣传教育 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总结词
专业且实用
详细描述
地震救援设备是用于地震灾害现场进行救援的重要工具。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对 于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了解并正确使用生命 探测仪、液压切割器、多功能担架等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同时,要
《防震减灾教育》ppt课件

2023REPORTING 《防震减灾教育》ppt课件•防震减灾概述•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与实践•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培养•总结与展望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防震减灾概述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表现为地壳的快速振动。
地震定义地震类型地震波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体波(纵波、横波)和面波(勒夫波、瑞利波)。
030201地震基本概念03社会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等。
01直接灾害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山体滑坡等。
02次生灾害火灾、水灾、瘟疫等。
地震灾害及其影响防震减灾意义与重要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地震灾害引发的社会动荡。
推动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水平,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2023REPORTINGPART02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全球地震监测网络,包括国内地震台网布局和国际合作地震台网。
地震监测站网分布介绍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如地震仪、地磁仪、地形变测量等,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监测手段与技术评估现有地震监测网络对地震活动的监测能力,包括震级、震源深度、震中位置等参数的确定。
监测能力评估地震监测网络布局阐述地震预警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地震监测网络、数据处理中心、预警信息发布等部分。
预警系统组成解释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即利用地震波速度与电磁波速度之间的差异,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预警。
预警原理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如提供紧急避险提示、触发自动紧急制动等,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交通、能源、医疗等。
预警功能及应用预警系统原理及功能国外案例分析介绍国外在地震监测和预警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如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相关实践。
国内案例分析选择国内典型的地震案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分析地震监测和预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2024全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ppt课件(2024)

部分学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 议,为进一步完善课件提供了
参考。
2024/1/29
30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自然灾害风险不断加剧。
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 不断提高,参与度逐渐增强。
2024/1/29
防震减灾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应 对自然灾害提供了更多手段。
鼓励志愿者参与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 灾志愿服务,发挥个人特 长和优势,为减轻灾害损 失贡献力量。
26
校园安全教育体系完善建议
2024/1/29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
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定期开展相关课 程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指导学校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师生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024/1/29
8
地震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
地震波监测
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比电磁波 慢的原理,通过监测地震波到 达时间差异来确定震源位置和
震级大小。
2024/1/29
地形变监测
通过精密测量地面点的位置变 化,分析地壳形变趋势,为地 震预测提供依据。
地下水位、水温监测
地震前地下水位、水温可能出 现异常变化,通过实时监测和 分析这些变化,有助于预测地 震。
2024/1/29
21
跨部门协同作战能力提升途径
统一指挥平台
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 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部门间合作协议
签订部门间合作协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 协作方式。
联合演练与培训
组织跨部门联合演练和培训,提高各部门之 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

加强防震减灾科 普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防震意识是防震减 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议加 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地震知 识和防震减灾技能,提高公 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
完善应急救援体 系
应急救援是减轻地震灾害损 失的关键环节。建议完善应 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 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 力和效率。同时,加强应急 物资储备和调配,确保救援 工作的顺利进行。
01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栏、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提高师生员工的防震意识。
紧急疏散演练
02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让师生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提高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
03
对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及时加固改造
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
个人自救互救技能培养
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危害
次生灾害类型
包括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危害
地震次生灾害可能加重地震直接灾害的损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火灾会烧毁房屋和财 产,造成人员伤亡;水灾会冲毁道路、桥梁和农田等;毒气泄漏和瘟疫则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资料,评估 未来地震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 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震保险制度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为制 定科学合理的防震减灾策略提供依据。
建立地震保险制度,为受灾群众提供经济 补偿和重建支持。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指挥体系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条块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地震应
抗震救灾主题班会 课件(29张PPT).ppt

学校应急行动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阳台
千万不要再次回到教室去 室外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家庭防震准备
合理放置家具
1.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2.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地震时藏身。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 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越大。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 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 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地震现象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 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
的晃动。
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 和建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 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
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 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
断层和地震裂缝
地震震波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 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因为地 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 先到达。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 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 害的主要原因。
目录
01 介 绍 地 震 相 关 知 识
02 介 绍 著 名 地 震
03 逃 生 法 则 及 自 救 常 识
04 地 震 正 确 逃 生 方 法
05 地 震 时 应 急 防 震 工 作
06 家 庭 防 震 准 备
介绍地震相关知识
什么是地震?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
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 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课件

瘟疫预防
总结词
地震后可能引发水源污染,增加瘟疫 风险
详细描述
在地震后应特别注意水源卫生,避免 饮用未经消毒的水;同时应加强食品 卫生管理,避免食用变质食品;如有 疫情发生,应遵循卫生部门指示,采 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05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学校防震减灾教育
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制作宣传资料
通过模拟地震场景,让学生熟悉应急 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和应对能力。
储备应急物资
包括食品、水、急救用品、照明设备 、保暖用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检查和加固家庭设施
对家庭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稳 固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 加固处理。
社区防震准备
建立社区防震组织
成立由社区居民组成的防震减 灾志愿者队伍,负责社区内的
防震减灾工作。
制定社区疏散预案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 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确保 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有 序地疏散。
地震的分类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也称为浅震。这类地震对地面的影响较 大,造成的破坏也较严重。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地震,这类地震由于震源深度较大,对地面 的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逆冲地震
震源断层错动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地震,这类地震的断层错动方式与一 般正断层不同,地层相互冲撞挤压,容易造成严重的破坏。
右旋地震
断层面呈右旋状态的地震,这类地震在北半球占多数,由于地层的旋 转作用,地表往往呈环形破裂。
02
防震减灾措施
家庭防震准备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包括确定家庭成员的紧急联络方式、 制定疏散路线、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等。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

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和合作项目
参与国际救援行 动:派遣救援队 伍,提供物资和 技术支持
合作项目:与国 际组织合作,共 同开展防震减灾 研究、培训和宣 传
国际交流:与各 国专家学者交流 经验,分享研究 成果
国际会议:参加 国际防震减灾会 议,了解最新动 态和趋势
为国际社会提供防震减灾的支持与帮助
提供技术支持:分享防震减灾的技术和经验
保障灾后恢复重建质量与安全
加强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和 安全
提高灾后重建工程的抗震性 能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安全 规范
加强灾后重建工程的环保和 可持续发展
05
防震减灾的国际合作与 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联合国减灾办公室(UNISDR):全球防灾减灾的主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世界银行(World Bank):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 国际红十字会(International Red Cross):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 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促进地震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地震工程水平
灾知识
开展演练活动: 定期组织地震 应急演练,提 高公众应对地
震的能力
加强建筑抗震 设计:提高建 筑物的抗震性 能,减少地震
造成的损失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地震预警 系统,及时发 布地震预警信 息,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
失
03
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措 施源自立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救援工作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流程和责任分工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确保救援物资的充足和及时供应
社会捐赠:鼓励社 会各界捐款捐物, 支持灾后重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发生时在各场所如何应对
精品课件
校园
防
精品课件
校园震后防护
1.保持镇静 。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 。 3.妥善处理伤口 。 4.防止火灾 。 5.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注意饮食 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
精品课件
做好家庭防震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
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
•
关爱生命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二 ( 三 ) 班
精品课件
中国百年大地震一览图
精品课件
怎样识别地震宏观前兆?
(1)地下水的异常变化
地下水的宏观前兆现象有很多种表现,看看下面的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精品课件
(2)动物行为异常
精品课件
(3)地声与地光
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
精品课件
23
地震时有发生,恶魔总是 来找无知的人。我们要注意安
结 全、注意防震减灾。 束 语
精品课件
地震常识小测试
精品课件
1.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应如何避震( )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
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精品如何避震 ()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精品课件
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精品课件
谢谢大家!
精品课件
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 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
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
橙等色
精品课件
地震发生时在各场所如何应对
精品课件
地震发生时在各场所如何应对
精品课件
地震发生时在各场所如何应对
精品课件
地震发生时在各场所如何应对
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
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
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
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精品课件
地震时的九条须知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 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 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
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
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
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
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
精品课件
3.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精品课件
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 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 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 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