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传统节日》是一首民谣,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过节俗,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全文共八句,前七句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七个节日,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
课文句式长短相间,变化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还配了两幅插图,一幅贴窗花,一幅赛龙舟,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与喜庆,能唤起学生的过节记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教学本文的主旨,是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喜爱。
作为识字课文,教师要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巩固多样的识字方法,比如生字“传”和“转、砖”结合,让学生巩固换偏旁识字,懂得触类旁通。
“巷”看图片识字,引导学生留心在生活中识字。
“祭”结合字理识字,让学生感受字形的演变,从而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
结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的特点,采取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XXX、舟、热、闹”这4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的先后给这些节日排序。
3.有感情朗读课文,当堂背诵一、二两句。
4.联系生活,选春节和元宵节,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激发对传统佳节的喜爱之情。
3、教学准备:ppt、节日名称贴纸、节日对应时间贴纸四、教学过程(一)初识“传统”,理解“传统”1.观看学生背诵古诗《元日》的小视频。
2.引出“贴对联”,认识生字“贴”。
3.从贴对联引出“传统”,认识生字“传统”读音指导:“传统”,一个前鼻音,一个后鼻音。
使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编口诀熟悉“传”。
比如:车来就是转,转动的转。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第【1】篇〗部编二下《传统节日》教案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达标检测:下面是我们传统节日的有()①清明节②元旦③元宵节④圣诞节⑤端午节⑥七夕⑦中秋节⑧重阳节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
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出示课件)传(chuán)统(tǒnɡ)贴(tiē)窗花大街(jiē)小巷(xiànɡ) 祭(jì)扫(sǎo)赛龙舟(zhōu) 艾(ài)香满堂(t ánɡ) 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月饼(bǐnɡ) 赏(sh ǎnɡ)菊(jú) 转(zhuǎn)眼团(tuán)圆热(rè)闹(nao)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 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进入,解释课题师:孩子们,你们都喜欢过节吗?你喜欢什么节日?为什么?生1:喜欢春节,有压岁钱生2:圣诞节,热闹师:老师也有很多喜欢的节日,而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节日有关的诗歌,请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节日两个字。
(板书)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节日,其实在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也形成了许多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再来写写“传统”两个字,注意书写的正确。
2、解释课题师:课题中的“传统”是什么意思?就请大家利用手头的字典查查它的准确含义,我们来找找谁是查字典小能手。
生:查字典(师小结:遇到难懂的词时,通过查找工具书能帮我们更好解释词语,这是种解词的好方法。
)3、解释“传统节日”师: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古代沿传下来的意思,那么传统节日是?生:从古代沿传下来的日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提示,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31页,自由大声读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耐心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语师:请以为同学当小老师来领读生字,先读拼音再读词语。
3、开火车“挂红灯”巩固师:每到过年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咱们也来挂挂红灯,以开火车的方式看到哪个词,大声读出来。
生:开火车读词4、再读课文、标出几句话师:生字、生词都掌握了,再读一定有很大进步。
请同学们再次打开书大声读读课文,并用序号标出。
生:汇报、全文共8句话。
5、8人读文、标出节日师:8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画出提到哪些传统节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粽子等,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艺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本章节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传统节日展开,包括以下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和相关的诗词、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通过对比不同节日的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可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日手工艺品、分享家庭节日故事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传承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理解透彻,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再次,关于学生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诗词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诗词朗诵、故事分享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此外,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本次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分享。但从课堂反馈来看,部分学生仍显得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新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民俗节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民俗节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主要传统民俗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 掌握与每个节日相关的一两个重要俗或活动;3.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俗节日的尊重和喜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介绍各个传统民俗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引导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主要俗或活动。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春节教学内容:1. 春节的起源和意义;2. 春节的主要俗: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舞龙舞狮、吃团圆饭等。
教学步骤:1. 利用图片或道具引入春节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2. 介绍春节的起源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3.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春联、年画、鞭炮、龙狮等与春节相关的物品或俗;4. 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春联或年画,让学生亲身参与春节的传统俗。
第二课时:清明节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2. 清明节的主要俗:扫墓、祭祖、踏青等。
教学步骤:1. 利用图片或道具引入清明节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清明节的兴趣;2. 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是怀念祖先和重视生命的节日;3.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扫墓、祭祖、踏青等与清明节相关的俗;4. 带领学生进行清明节的模拟活动,比如在教室里摆放一个小的纸墓碑,让学生研究如何祭祖和扫墓。
第三课时:端午节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2. 端午节的主要俗: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教学步骤:1. 利用图片或道具引入端午节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2. 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和避邪的节日;3.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与端午节相关的俗;4. 带领学生一起包粽子,让学生亲自体验端午节的俗。
第四课时:中秋节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起源和意义;2. 中秋节的主要俗:赏月、吃月饼、灯谜等。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篇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过程: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演示课件)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一、内容概览课文《传统节日》是一篇描绘中国传统节日的生动文章,选入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和美好习俗。
文章开头先介绍了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描绘了家人团聚、欢庆新年的温馨画面。
随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依次展开,每个节日都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特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比如元宵节的花灯璀璨,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等。
接下来是课文的主题部分,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述,传递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如春节贴春联、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章还强调了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面,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的朗读、背诵和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节日》是一篇富有情感、生动有趣的课文,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案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1. 简述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当我们翻开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时候,会发现其中一篇引人入胜的课文——《传统节日》。
这篇课文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还传递了深厚的文化情感。
那么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这套教材是教育部组织专家精心编写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二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语文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
部编教材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生动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节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传统节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通过阅读和讨论,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珍惜、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了解和理解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感受到国家文化的丰富和多彩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即传统节日,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
•教师介绍: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要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 学习(20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多彩性与文化内涵。
•教师发放几张彩图或照片,让学生认真看图,介绍图片中展现的传统节日内容,例如春联、糖果、灯笼、粽子等。
•教师播放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直观的认识。
3. 分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每个传统节日的学习内容。
•根据教材,分别介绍和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节日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和意义。
4. 实践(10分钟)•教师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作传统节日相关文化品,例如做手工灯笼、画春联等。
•实践结束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文化品,并互相交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 总结(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并分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实践作品评价和课堂表现评价。
•评价标准:实践作品需要具有节日特色,制作精美、具有文化内涵;课堂表现需要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对节日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课程设计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也增加了学生对文化的钟爱度,提升了教学实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
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
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纪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传统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敬、转”2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多方式朗读,感受传统节日营造的氛围,了解传统节日承载的中华文化,提升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分享背诵的关于节日的古诗(二)激趣导入,随题识字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分享!在这些同学们说的节日里,有一些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世代相传的节日,那就是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生字。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呢?预设:加一加组词:统一、系统换一换:“转、砖”让我们把这两个生字送回课题一起再读一读吧!(再次齐读课题)你们的声音真响亮!(三)新授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课是根据传统民谣改编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圈一圈民谣中写了哪几个传统节日。
预设: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共7个节日。
前七句话每一句话都是一个节日,节日后面紧接着习俗。
我们在朗读时,要有节奏,还可以重读节日,谁来试试?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你对节日的强调!2.随文识字(1)红红火火中国年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预设:正月初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师出示课文第一句,生齐读)(出示生字“贴”),孩子们,看,老师把板贴贴在黑板上,这就是“贴“。
春节里,人们除了贴窗花,还会贴什么?预设:贴福字、贴年画、贴春联你是怎样过春节的?预设: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贴窗花,放鞭炮、吃饺子、你还知道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呢?拜年、压岁钱、吃年夜饭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
“欢笑”能看出人们过节时怎样的心情?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齐读这一句,注意“春节”重读(2)小组合作,共话节日过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了,这些节日又是怎样过的?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第1篇】活动设计寒假将至,无意之中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寒假到了,我们要过一个节日,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他们摇摇头。
我告诉他们是春节,对于春节现在的孩子知道的越来越少了,我想通过这节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以及一些风俗习惯,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加深对春节的认识。
活动目标1、认识新年、喜欢新年、盼望新年,发展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2、体会新年的气氛,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扮节日氛围。
3、知道新年是哪一天,了解新年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用完整话表述春节的故事。
2、制作礼物。
活动准备1、有关新年的ppt。
2、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若干。
3、以往过新年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将幼儿慢慢带入活动室。
(活动室内的窗户上贴满窗花,棚顶上挂满彩条,门上贴上春联、福字、活动是前方挂几挂鞭炮,放《过新年》的音乐)1、你看到了什么,跟我们平时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2、想想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会看得到?3、看到这种场景,听到这个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二、基本部分。
1、讨论过年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小朋友每年都是怎样过春节的?2、出示ppt课件,帮助幼儿加深一步理解春节。
(1)春节的由来,知道我国人民善良与纯朴。
(2)春节的习俗,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
3、音乐游戏,放鞭炮。
(1)播放《恭喜发财》的音乐,教师将身体蜷缩并发出爆炸声展开。
(2)指导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4、春节趣事。
(1)教师出示自己过年时的一张照片向幼儿讲述自己过年时的趣事。
(2)指导幼儿说己照片中的内容及趣事(3)引导幼儿用完整话叙述春节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团圆)5、迎新年、送礼物。
新年快到了,我们要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一做。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工具盒,让小朋友们自己选择。
(2)幼儿可以用橡皮泥捏,也可用尖刀剪。
(3)提问: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礼物?(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10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10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念着神州谣,饱览了中华美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识字,学课文,领略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1.齐读课题,注意生字读音2.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师:什么是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这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过的节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我们又是怎样过这些节日的呢?来,你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生字,边读边找课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1、找找课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师:同学们找到了哪些节日?生:我找到了春节、元宵节,我找到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有重阳节,我找到了七月七。
生:7月7可不是一个节日名称,它是中国传统历法农历的一个日期。
这一天是乞巧节,也有七夕节的叫法。
每年农历7月初七晚上,女子会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祈求让他们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这里的巧就是灵巧的意思。
大家看看拼音,两个第三声的字碰在一块,第一个字可以变调,读第二声,注意听老师的读音“乞巧”。
师傅板书,生读准节日名称三、深入研读(一)学习第一句师:这些日子里,人们会做什么呢?1.圈一圈“贴窗花”“放鞭炮”师: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第一天,人们喜气洋洋过春节。
你来读读这一句。
春节人们做什么?贴窗花、放鞭炮,来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两个词语圈出来。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docx.
《传统节日》教案《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传、统”等 15 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并书写 15 个生字,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和习俗。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春节相关视频,询问学生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引导学生说出春节。
2.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课文《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等。
5.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街”“舟”“转”等字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它们的时间和习俗分别是什么?2.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答案。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和习俗。
(四)深入研读,理解课文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仔细阅读相关段落,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自己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
2.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春节的团圆、元宵节的热闹、清明节的缅怀等。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1. 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2.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部编版⼆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传统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统编本《传统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传统节⽇》是⼀⾸描写传统节⽇的歌谣。
歌谣按照传统农历⼀年的顺序,依次介绍了重要的传统节⽇。
在写到每个传统节⽇时,或描写节⽇的⽓候特征,或介绍特有的风俗习惯。
学习本篇歌谣,⼀⽅⾯可以积累整⾸歌谣,另⼀⽅⾯也可以积累⼆⼗四节⽓歌,并由此进⼀步了解我国⾮物质⽂化遗产——⼆⼗四节⽓。
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传、统、贴、宵、巷、祭、⾈、艾、堂、乞、巧、郎、饼、赏、菊”15个。
“祭、⾈”是象形字,可借助象形造字法学习。
“艾、饼、菊”3个汉字可以⽤部⾸字理识字⽅法进⾏识记;“传、统、贴、宵、巷、堂、乞、巧、郎、赏”10个可以结合课⽂的学习,随⽂识字。
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贴、⾈、敬、团、闹、街、艾、转、热”9个,都是合体字。
结合单元字理识字的学习⽅法,通过部⾸“贝”“⽕”学习“贴”“热”。
借助部⾸意义,学习“街、艾”。
⽤象形造字法识记“⾈”。
“⾈”字最后三笔的笔顺是点、横、点。
,“转”左边的车字旁第三笔竖。
“热”的右上⽅注意横折斜钩,不是横折弯钩。
在学习传统节⽇时,可以渗透学习部⾸“礻”(渗透学习第⼋单元语⽂园地“我的发现”),包含在清明“祭扫”中。
在学习传统节⽇时,可以渗透学习部⾸“⾬”与“氵、⼎”(渗透学习第⼋单元语⽂园地“⽇积⽉累《⼆⼗四节⽓歌》”“我的发现”),包含在⾕⾬、⼤雪、⼩雪、⽩露、寒露、霜降、清明、⼤寒、⼩寒等节⽓中,了解这两个部⾸的字源意义及字形演变,进⽽开展主题学习活动——传统节⽇、节⽓中的汉字。
学情分析(⼀)你知道哪些传统节⽇?它们分别有什么习俗呢?(⼆)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为什么?(三)你了解⼆⼗四节⽓吗?(四)为什么会有这些传统节⽇?教学⽬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标语⾔⽬标:1.会认“传、统、贴”等15个⽣字,会写“贴、⾈、敬”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了解传统节⽇及相应的习俗,拓展学习⼆⼗四节⽓相关知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第1篇】部编版《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1《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舟”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龙舟、团员”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4、通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5个字,会写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词语。
难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2、同学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说一说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生讨论后个别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一)春节1、出示一组,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生:春节2、课文哪几句写了春节?找出来读一读。
3、课文中写了春节的那些习俗?贴窗帘、放鞭炮。
4、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习俗?你还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拜年、吃饺子……(二)元宵节1、出示一组,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元宵节)2、课文哪几句写了元宵节?找出来读一读。
3、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4、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5、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的人非常多。
(三)清明节1、出示:清明节,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2、清明节的活动是什么?(扫墓)3、老师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4、同学们参加过扫墓么?主要准备写什么?怎么做?(四)端午节1、出示一组,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课文哪几句写了端午节?找出来读一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反思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之一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研究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 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 _ _ _ _ _ _ _ __。
6﹒鼓掌、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点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XXX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甚么好办法记着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着它们。
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点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ff0000"> 篇二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传统节日的知识。
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②传统(tǒnɡ)节日①春节②到,人欢笑,贴(tiē)窗花,放鞭炮。
段导读:写过春节时的习俗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元宵(xiāo)节,看花灯③,大街小巷(xiànɡ)④人如潮。
段导读:写元宵节的习俗。
清明节⑤,雨纷纷,先人⑥墓前去祭(jì)扫。
段导读:写清明节的习俗。
过端午,赛龙舟(zhōu)⑦,粽子艾(ài)香满堂(tánɡ)飘。
段导读:写端午节的习俗。
七月七,来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会鹊桥。
段导读:写七月七的传说。
过中秋⑧,吃月饼(bǐnɡ),十五圆月当空照。
段导读:写中秋的习俗。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shǎnɡ)菊(jú)去登高。
段导读:写重阳节的寓意和习俗。
转眼⑨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⑩真热闹。
段导读:写新春阖家团圆。
教学内容1.会读“传、统”等14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激趣导入,走近课文师: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请同学们猜猜诗中所写的是什么节日?生:重阳节。
师: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实,祖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了解祖国传统节日到底有多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朗读课文。
(1)要求: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以轻快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反复诵读本文。
三字一句,三字一句,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
在读的时候,大家仔细体会。
老师范读。
指名读。
齐读。
师点评。
(2)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传统节日》教案
《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传、统”等13个生字,会写“春、节、街、夜”等7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难点:了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节日景物的图片或录像,生字、新词卡片。
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人群过节的习俗,收集相关的故事或传说。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13个生字。
一、激趣导入。
1. 猜谜语:谜底是“日”字,引出“节日”这个词语。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日每添一度,人人笑嘻嘻(打一词语)是什么?生:节日。
2. 板书课题,认读词语。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范写“传”字,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字音。
重点注意多音字“巷”和变调的字“街、庆、举”。
注意轻声音节和儿化音节。
如“端(duān)午”“街(jiē)坊”“赏(shǎnɡ)月”。
3. 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词,去拼音读生词。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读。
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前夜张灯结彩赏月放鞭炮包饺子猜灯谜举国欢庆普天同庆喜气洋洋团团园园三、了解大意,学习生字。
1.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了解大意。
说说课文写了我国哪些传统节日。
教师随机出示四季图(或相关图片)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或课件。
指名说。
(春节、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清明前后)、端午节(五月五)、中秋节(八月十五)、春节前夜)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相关句子:“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灯猜谜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清明时节,人们常到祖先的坟墓上去扫墓,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挂上艾草和香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传统节日》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轻快、极富韵律感,充满浓浓节日氛围的课文。
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七大中国传统节日。
这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七大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这些习俗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又不失情趣,也更有仪式感,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课文共八句话,前七句话每一句分别介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
其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是春天里的节日;端午节、乞巧节是夏天里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天里的节日。
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前后呼应,表示新的一年的春节又来了。
全文语言三字一顿,七字一停,读起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学生乐读易记。
配合课文内容,文中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图是几位小朋友欢天喜地贴窗花,一幅是几位小伙子锣鼓振天赛龙舟。
那喜庆颜开的眉眼,那尽情挥舞的手臂,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学情分析: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情怀。
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日益严重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会深感不安。
我们的学生,说起“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日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知之甚少,不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习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习俗、传说、相关诗词等,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感知传统节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单元第三课。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指名读)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指名读)指“传”: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一个专。
这些节日是从我们老祖宗那儿一代代传下来的。
(指名读)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几千年前一直传到现在。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齐读)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进入传统节日(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我们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请同学们翻开书P3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二)检查自读情况1.分组出示生字,指名读。
翘舌音节生字:传舟后鼻音节生字:堂统郎饼赏巷第三组生字:贴宵祭乞巧菊艾2.去掉拼音,同座互相检查。
读对了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帮他。
3.打乱生字顺序,开火车读。
4.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读读课文,拿出铅笔圈画出来。
(1)出示词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2)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传统节日?告诉学生:这是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
(3)这七个节日的顺序是不能乱的,读一读,猜猜为什么?(4)出示每一个节日的时间。
告诉学生,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每个节日名称,都藏着时间的秘密。
大多数中国传统节日都是按中国人自己的农历时间来过的,清明节是按公历时间来记的。
(齐读)三、精读课文,品味传统节日(一)红红火火中国年(春节,正月初一)1.我们每年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出示词语:春节)为什么叫春节呢?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用盛大的节日迎接春天。
2.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出示第一句话)3.“贴窗花”。
(1)指名读“贴窗花”,一张普通的红纸,可以剪出各种图案。
(2)出示各种窗花,你喜欢哪一种窗花?引导学生观察窗花图案的丰富内涵,知道人们借助窗花来表达对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祝福。
(3)我们来贴窗花,送上自己的祝福。
指导读“贴窗花”。
(4)过年,我们会贴窗花,还会贴什么呢?(5)一双巧手,贴出美好祝福,更贴出中国人的智慧!(齐读)4.“放鞭炮”(1)古人为了把“年”这个怪兽赶跑,纷纷放起鞭炮。
指导读“放鞭炮”。
(2)鞭炮又叫“爆竹”,诗人王安石有一句诗这样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老师引读: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1)春节,我们和家人还会做什么呢?和同座说一说。
(走亲访友、得压岁钱、吃团圆饭、看春晚等等)(2)品读词语“人欢笑”。
红红火火人欢笑,喜气洋洋人欢笑,团团圆圆人欢笑,其乐融融人欢笑。
6.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齐读第一句)7.小结:春节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天里的第一个节日。
所有的中国人,包括远在海外的华人,在这一天,这一刻,都会一起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齐读第一句)(二)热热闹闹元宵节(正月十五)1.春节过后十五天,我们迎来第二个传统节日。
这天我们又会做什么呢?自由读第二句。
学生自由表达:看花灯、猜字谜、吃元宵等。
2.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啦!出示词语“元宵”3.吃完元宵,我们去“看花灯”(1)指导读“看花灯”。
(2)花灯可不是只有花的造型,她千姿百态。
出示图片:它可以是一匹马,一只凤凰,一条龙、一条鱼,一个财神爷,一个故事,一个擎天柱。
小结:中国在变美,花灯也变得更绚丽。
(3)看花灯,猜灯谜(出示灯谜:舟、团、宵)4.“宵”是夜晚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它的夜晚最热闹!(1)出示视频:天南海北的人们是怎样闹元宵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游花灯、舞龙灯、舞狮子、打树花)(2)这些习俗点亮了元宵节的夜空,人们争相赶来观看。
(指名读第二句)(3)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元宵节?元宵节为人们恋恋不忘的春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5.小结:汤圆的馅变得越来越丰富,花灯变得越来越亮丽,不变的是如汤圆般团团圆圆、相亲相爱的家人。
(齐读)(三)天清地明清明节(4月5日前后)1.春天里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是“清明节”。
在这一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三句。
学生交流:去扫墓,在桌子上摆上水果,插上香等。
2.出示“祭”:下面的“示”就像一张桌子,也就是祭台;上面的“”表示肉,也就是供品;“”就像一个人的双手。
“祭”表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将供品放在祭台上,这就是祭扫。
3.我们用这些隆重的仪式来纪念逝去的亲人。
此时,有一句诗会涌上心头——出示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齐读)4.清明这一天我们还会做什么呢?远足,踏青,和大自然亲密接触!5.品读理解“清明”。
6.小结:最美人间四月天,美在这清明的天空,更美在我们陪伴亲人、思念故人的那份真情!(四)回顾传统节日1.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正月十五的元宵,再到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日期,伴随着这些习俗传统节日带着祝福、带着智慧,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2.齐读1-3句。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一)认读生字,仔细观察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全班齐读。
2.看结构、看比例、看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
(1)看结构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9个字的结构。
“贴、敬、转、街”4个字是左右结构,“艾、热”2个字是上下结构,“舟”是独体字,“团”是全包围结构,“闹”是半包围结构。
这节课我们学写“贴、敬、转、街”4个左右结构的字,和“舟”这个独体字。
(2)看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构字部分在田字格中摆放位置的比例,发现“贴、敬、转”这3个字左右比较均匀,“街”由三部分组成,三部分都相对均匀。
(3)看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教师重点指导“街”和“舟”。
“街”左中右三部分相对均匀,要写紧凑。
“彳”的第二笔撇在第一笔撇的中间下面起笔,中间“圭”的第三笔横要穿插到“彳”第二笔撇里,“圭”的三横一提保持相等间距,“亍”的第一横与“圭”的第一横一样高,第二横要穿插到“圭”里。
“舟”,注意笔顺正确:撇、撇、横折钩、点、横、点,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
横落笔在横中线上,两点与横保持一样的距离,“舟”字字形偏窄长,不要写宽了。
(二)练习书写,培养习惯1.教师范写“街”和“舟”。
2.学生先描后写。
3.集体讲评,评价指向比例和关键笔画。
4.抄写词语“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
板书设计:2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4月5日前后第二课时一、回顾上文,引入新课(一)上节课我们一起度过了三个传统节日。
出示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4月5日前后清明节(二)我们在春节(出示词语:贴窗花、放鞭炮),在元宵节(出示词语:看花灯),在清明节(出示词语:祭扫),多么丰富又热闹的传统节日呀!(齐读课文1-3句)(三)过完了春天里的三个传统节日,让我们走进夏天和秋天,继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吧!二、精读课文,品味传统节日(一)五月初五端午节1.太阳当空照,夏天光正好。
农历五月初五,阳气最盛,是驱邪避灾的好日子。
这一天人们做什么呢?(出示词语:端午节)。
2.人们会怎样过端午节呢?(出示句子)学生读一读,自由表达。
3.品读“过端午,赛龙舟。
”(1)(出示图片)说一说:人们怎样赛龙舟?(2)指导读:赛龙舟。
相机点评:龙舟披红绸,握船桨,人们八方来。
鼓击春雷,欢声震地,一起加油。
惊退万人,衔得锦标,一起欢庆。
(3)小结,师生合作:“过端午,赛龙舟。
”4.品读“粽子艾香满堂飘。
”(1)过端午,不仅仅是赛龙舟,还可以做什么?指导读“粽子”、“艾香”。
相机评价:白白糯米包的粽子!“粽”字米字旁。
白白的糯米,绿绿的粽叶,红红的蜜枣!和粽子一样香的是艾叶!出示艾叶图片清凉清凉的香气!醒脑明目的香气!5.来,品一品粽子,闻一闻艾香,赛一赛龙舟,庆一庆端午!(齐读)(二)七月初七乞巧节1.七月七,来乞巧。
出示词卡:乞巧。
指名读:乞求巧艺,乞求智慧。
2.看,谁向谁乞巧?(出示图片)(1)织女的心灵手巧天下闻名!图中这位小姑娘会向织女讨要什么?(2)指名读“七月七,来乞巧”。
相机评价: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可爱的愿望!所有的小姑娘都希望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一起来乞巧吧!3.除了帮助女孩子获得巧艺,织女还要在七月七这一天,赶去鹊桥会牛郎。
(1)(出示图片)一年一度,在喜鹊的帮助下,牛郎织女幸福地团圆了。
(2)指导读:牛郎织女会鹊桥。
相机评价:多么幸福的团聚!多么温暖的团圆!多么难得的相见!4.小结:七月七,乞巧节,一个与织女紧密相连的节日!(三)八月十五中秋节1.送走夏天的传统节日,我们迎来秋天的传统节日,秋天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是“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