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11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俗习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传承至今,记录并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种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和民俗习惯。
篇章一:中华传统民间艺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包括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艺、民间音乐等。
这些艺术形式都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剪纸是一种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纸雕"之美。
它以剪、刻纸张为主要手法,将纸张剪成各种精美的形状,常用来装饰窗户、门面和婚庆场合。
而泥塑则是一种以黏土为材料,通过塑造形象来表达艺术的民间手工艺术形式。
泥塑作品形态各异,如人物、动物、花草等,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创意。
篇章二: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民俗习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民俗习惯。
比如,过年时有舞龙舞狮和放鞭炮的习俗,这些活动象征着新年的喜庆和好运;清明节时,人们会扫墓祭祖,表达对先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中秋节是传统重大节日之一,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并举行团圆晚会,寓意着团聚和祈福。
篇章三: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的文化意义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表达,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存在和传承使人们能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艺术之美。
同时,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也为人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个性和创造力的平台,为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俗习惯逐渐式微。
因此,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变得尤为重要。
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25种民间手艺的介绍
25种民间手艺的介绍一、剪纸艺术剪纸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手工艺,通过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花草动物等图案,以及文字,形成精美的纸艺作品。
二、刺绣刺绣是利用针和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的手艺。
中国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以及丰富多样的样式。
三、陶艺陶艺是利用黏土等材料制作陶器的手艺。
中国的陶艺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技法和造型风格。
四、木雕木雕是利用刀具在木头上雕刻出各种图案或雕塑作品的手艺。
中国木雕工艺精湛,作品形象逼真,富有艺术价值。
五、瓷器制作瓷器制作是利用瓷土等材料制作瓷器的手艺。
中国瓷器制作技术独步天下,制作出的瓷器精美绝伦。
六、扎染扎染是一种将织物通过扎结、染色等工艺制作出花纹的手艺。
中国的扎染技术独特,色彩鲜艳,纹样丰富多样。
七、剪紙剪紙是利用剪刀将纸张剪出各种图案的手艺。
中国剪紙工艺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剪紙艺术。
八、编织编织是利用纤维材料将线条交织成各种编织品的手艺。
中国的编织技术丰富多变,制作出的编织品富有民族特色。
九、京剧脸谱绘制京剧脸谱绘制是将京剧脸谱图案绘制在脸上或面具上的手艺。
中国京剧脸谱绘制技术独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十、剪剪纸剪剪纸是将纸张通过剪刀剪出形状各异的图案的手艺。
中国的剪剪纸技术独特,创作出的作品精美绝伦。
十一、木质家具制作木质家具制作是利用木材等材料制作各种家具的手艺。
中国的木质家具制作工艺精湛,制作出的家具造型美观,耐用实用。
十二、草编草编是利用天然草材制作各种编织品的手艺。
中国的草编技术丰富多样,制作出的编织品造型独特,富有民族特色。
十三、竹编竹编是利用竹子等材料制作各种编织品的手艺。
中国的竹编技术卓越,制作出的编织品造型别致,实用美观。
十四、泥塑泥塑是利用黏土等材料塑造各种形象的手艺。
中国的泥塑工艺源远流长,制作出的泥塑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十五、纸扎纸扎是利用纸张等材料制作各种艺术品的手艺。
中国的纸扎工艺卓越,制作出的作品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十六、剪糖画剪糖画是利用糖浆制作各种图案的手艺。
中国有哪些民俗传统文化
中国有哪些民俗传统文化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以下是店铺实用资料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中国有哪些民俗传统文化,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1、剪纸
剪纸艺术是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90年代各家各户有什么喜庆的事还会用到这种纯手工的东西,可现代科技发展,我们只能从一些地方寻到它的影子,但毕竟有了机器的味道,少了亲自动手一些情感。
2、戏曲
中国的戏曲是一种古老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而今天,戏剧的发展已渐渐被电视上的很多东西掩盖,夺去了风头,由于赚的少,做的人也渐渐少了。
3、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讲述着当地的故事,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最开始是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的人练习只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是中华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5、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法工具,古时是读书人的象征,是身份的象征,而现在已没了那么多的讲究,文房四宝也渐渐消失与我们的身边。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而现在还存留的需要我们携手保护!。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几千年的传承!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几千年的传承!1闹花灯——山西老乡俱乐部闹花灯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
山西民间的灯火,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这里要把灯与火区分开来。
灯,是闹花灯;火,是放烟火。
2闹红火——山西老乡俱乐部闹红火闹红火又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
山西各地,闹红火的形式不大相同,相同之处是都在正月十五闹。
有些,是从正月十四闹到正月十六的,也有从正月十五闹到十七的,还有光在正月十五晚上闹的。
3放烟火——山西老乡俱乐部放烟火烟火,是以火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起初,是专供贵族豪富争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烟火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成为节日的礼品。
每逢春节、元宵节以及其它重大活动,都要施放烟火助兴。
4高跷——山西老乡俱乐部高跷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
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
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5跑旱船——山西老乡俱乐部跑旱船旱船,是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6跑竹马——山西老乡俱乐部跑竹马跑竹马是风行于山西农村、城市一种汉族民俗活动形式,至少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广场或街头巷尾。
山西省各地参加跑竹马表演的人数不等,活动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7小车舞——山西老乡俱乐部小车舞小车舞,流传于山西省境内各地,是比较普遍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之一,一般在旧历正月十五左右闹“红火”时表演,也有在其它时序节令中表演。
8挑椅舞——山西老乡俱乐部挑椅舞挑椅舞,是流行在孝义县西泉镇一带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舞蹈。
相传,这种舞蹈的出处,源流传于清代“蠢厮戏妻”的民间故事。
9狮子舞——山西老乡俱乐部狮子舞在三晋大地上,狮子舞渊源很深,大约在东汉末年的民间就有狮子舞了。
中国民间传统工艺
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剪纸还常用于一些宗教仪式与一些装饰和造型艺术当中。
它是华夏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处处都散发着华夏广大劳动人民团结、和谐的气息。
标签:剪纸;民俗;镂空艺术众所周知,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因其材料容易获得、成本低廉、适应面广受大众的欢迎。
在义乌,剪纸这门艺术,并没有悠久的历史,县志上也无记载。
剪纸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使用金银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
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纸去剪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做为装饰。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先进知识分子蔡元培、鲁迅、刘半农、周作人等倡导下,建立了中国民俗学的雏形。
他们广泛收集民间文学资料,同时也努力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其中就有民间剪纸这一项。
30年代,艺术家陈志农在北京开始了民间剪纸的研究与创作。
他用速写和剪影的形式描绘了老北京大量的风俗民情,串街小贩、作坊工匠、食摊茶挑、集市庙会、市井闲人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
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
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
大多数的剪纸作品大多来源于民间题材,如灯花、窗花、帽花、衣花、鞋花、兜兜花等。
剪纸的内容也包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如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这些自然景观。
剪纸的稿样世代流传,其中有的取材于年画、插图、国画、木刻等等。
透过民间剪纸的纹样和装饰现象,人们可以窥视到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期、某种文化的具体表现。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
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蘆、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
民间艺术:虎头文化
民间艺术:虎头文化民间手工刺绣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分布在陕西、浙江、湖北等许多省(市、自治区),主要流传于北方和江南一带。
手工艺术者们以高超的手艺和智慧创造出了诸如记忆手法、悟性发挥、灵感溶合等技巧,使制成的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具有本土风情、民族品位的同时又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
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手工艺制品,特别是民间手工虎枕、帽、鞋等已面临失传。
很多独门“绝技”已与老一代艺术家一起走进了“天堂”。
手工工艺的这种现状,使手工艺品的收藏价值与日俱增。
工艺绣鞋有几大特点:一是不可多得的审美性。
二是工艺难度大,如鞋必须是立体的;鞋底鞋面需精确配合;样式、颜色要协调搭配等。
三是所用的工艺手法多,如设计、简单裱画、立体剪纸、绣花、捐花、钩编、布贴、缝制等。
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这种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称为“中国鞋”。
历代妇女一代一代传承着古老的绣花鞋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她们一针一线地述说着各个朝代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时尚价值。
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
绣花鞋绣纹主题来源于生活,主旋律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鞋子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重要而独特的。
而虎饰,作为历来与孩子联系紧密的一种鞋,在工艺绣鞋中长期占据着显著的位置。
老虎枕、鞋、帽是民间刺绣工艺的代表杰作,枕、鞋、帽子的造型取老虎的威信、英勇和尊贵之意,通常采用锦缎丝布做成,内层采用纯棉布料做成,颜色以红、黄为主,上绣或贴有花朵、彩蝶、额头旋纹、五毒等,做工工序十分复杂,仅虎头上就需要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
制作老虎帽,追求形象塑造完美,方法大胆夸张,其象征驱邪避灾、守护吉祥,是中国母亲及长辈对孩子疼爱之心的艺术表现。
过去中国人的孩子大部分也穿虎头鞋,虎头鞋作为一种吉祥、兴旺的象征,一双虎头鞋子,再配上虎尾,寓意周岁长尾、幸福吉祥,做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中国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
中国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是指源自民间的、具有浓厚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而民俗文化是指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习俗、礼仪和信仰。
从古至今,中国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独特的文化符号。
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通过传承、创新与融合,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民间艺术1. 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国粹之一,包括了古琴、二胡、笛子等各种乐器。
这些乐器在演奏时不仅表达了音乐的美感,更传递了人们的情感和心情。
例如,古琴被称为“丝竹之尊”,其音色悠远动人,常被用来陶冶人的情操与修养,代表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精髓。
2. 中国民间舞蹈中国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有扇子舞、龙凤舞、踩高跷等等。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通过舞姿、手势和音乐的相互配合,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喜悦和渴望。
3. 中国民间戏曲中国的戏曲一直是中国民众娱乐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著名的京剧、豫剧、黄梅戏等都是中国民间表演艺术的代表。
这些戏曲形式通过精彩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和丰富的传统故事,吸引了无数观众。
二、民俗文化1. 传统节日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例如春节的舞狮、放鞭炮和赏花灯等。
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不仅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喜庆,也寓意着丰收和吉祥的美好愿景。
2. 传统婚俗中国的传统婚俗久负盛名,包括了许多有趣而庄重的环节。
比如,新娘出嫁时需要穿过喜床,同时新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迎娶仪式。
这些婚俗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价值观,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意。
3. 喜庆红色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幸福和喜庆。
传统婚礼中,新娘穿戴红色婚纱,新郎戴红花。
而红灯笼、红包等也都象征着吉祥和祝福。
这些红色元素无处不在,它们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农历节气的传统技艺手工艺与工艺品
农历节气的传统技艺手工艺与工艺品农历节气的传统技艺手工艺和工艺品丰富多样,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
这些传统技艺和工艺品集中展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既是艺术品的集合,也是智慧与心灵的结晶,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执着。
一、中国结中国结,又被称为“结艺”,是中国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之一。
每逢农历节气,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中国结装饰品。
中国结以其独特的构造和精湛的编织技巧,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无论是作为饰品还是礼物,中国结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剪纸剪纸,一种以剪、刻纸张为主要工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也是一种常见的农历节气庆祝活动中的艺术表演与装饰物品。
剪纸有千千万万种图案,通常取材于花鸟、动物和传说中的仙境。
剪纸艺术富有创意和想象力,色彩鲜艳,形式多样,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的愉悦和心灵的安宁。
三、染织工艺品染织工艺品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精致的纹样而闻名于世。
在农历节气期间,人们常常会制作和穿着各色各样的传统染织工艺品,例如汉服、蓝染、苗绣等。
这些工艺品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展示了中国手工艺人的智慧和技艺。
四、木雕木雕是中国传统的古老艺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技巧。
农历节气期间,木雕工艺品常常被用来装饰各种节庆场合。
木雕作品以其精美细腻的雕刻和逼真的形象,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表达祝福和祈愿的一种方式。
五、剪纸灯笼剪纸灯笼是中国传统灯具之一,常见于农历节气庆祝活动中。
它以纸张为材料,手工剪刻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艺术价值。
剪纸灯笼在夜晚点亮后,透过纸张细腻的剪纹,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温馨。
六、瓷器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被誉为“白色艺术的美学”代表。
农历节气期间,人们会赠送或使用各种精美的瓷器,例如茶壶、瓷碗、瓷盘等。
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韵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中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表达。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艺术的类型、特点以及民俗习惯的形成与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中国的民间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类型繁多,其中包括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在不同地域和民族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1. 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代表性的有京剧、豫剧、越剧等。
它以丰富的表演形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音乐、舞蹈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表演方式而备受瞩目。
世界上最古老的五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中国古代音乐就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充满着浓郁的中国特色和神韵。
3. 民间舞蹈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表达民间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龙舞、腰鼓舞、扇子舞等多种形式的民间舞蹈,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演,展示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特点。
4. 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包括绘画、剪纸、刺绣等形式,它们以独特的题材和技法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作品常常描绘民间生活、传统神话故事以及各种吉祥寓意。
二、民俗习惯于中国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可以视为民间艺术的延伸,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承传。
这些习俗多是源于中国古老的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道德观念。
1. 农事习俗中国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因此农事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与农事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通过举办庙会、祭祀活动等方式来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
2. 婚俗与丧葬仪式婚嫁和丧葬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婚礼上的“三书六礼”、丧葬仪式中的祭奠活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和亲情的尊重。
中国民间民俗艺术——剪纸刻纸(人物篇)
宋代 吉州窑剪纸贴花方块盏
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此时杭州 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其中就专门有“剪镞花样”者,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 样”。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 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 。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 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 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 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
剪纸艺术虽然来自于民间,但到清代已经成为全民性的艺术,就连当时的皇亲国戚也都离不开 剪纸。北京故宫的坤宁宫是清代皇帝结婚时的花烛洞房。按照满族人的风俗,宫殿前后窗的窗 纸都是裱糊在外面的。墙壁用纸裱糊,四角贴有黑色的“囍”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是黑色的龙凤 团花剪纸。宫殿两旁的过道墙壁上也贴有剪纸。从剪纸的纹样、用料、用色来看,与普通农家 的顶棚花、墙花相比,除了剪纸图案稍大以外,基本没有差别 。
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剪纸开始出现。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此后,延安鲁艺的艺术家陈叔亮、张仃、力 群、古元、夏风等人开始学习当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剪纸,对民间剪纸进行了搜集、发 掘、整理和研究,并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生活、战斗的新剪纸。作品运用了民 间传统的样式,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边区建设的新内容。它推动了群众性剪纸的创作和发展,使 传统的民间剪纸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还首次展出了西北地区的民间新 剪纸作品,为新中国成立后剪纸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可以说延安的剪纸开创了中国剪纸的 新纪元。
中国民间艺术名称和简单介绍
中国民间艺术名称和简单介绍
1.皮影戏:通过手工制作的影戏在灯光的映衬下,表现故事情节的一种表演形式。
2. 古筝:古老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 中国结:手工编制的一种装饰品,寓意着团结、和谐等美好寓意。
4. 剪纸:用剪刀剪出各种图案,用于装饰、礼品等。
5. 面塑:用面团塑造出各种造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
6. 手工刺绣:以线绣布,通过不同的线迹、颜色及图案组合,展现出美丽的艺术画面。
7. 民间舞蹈:源于民间文化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形式受到了广泛欣赏。
8. 木雕:以木材为原材料,通过刻刀和锤子等工具进行雕刻,制作出各种精美的艺术品。
9. 糖画:用糖液在糖纸上画出各种图案,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10. 泥塑:用泥土塑造出各种形象,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术之一。
- 1 -。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民间艺术)【圣才出品
第12章民间艺术12.1 复习笔记一、民间音乐(一)含义民间音乐,由广大民众自己创造、并广泛传播于民间。
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戏曲、民间器乐等在内的诸类音乐,统称民间音乐。
(二)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与宗教祭祀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雅士音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音乐。
(三)民间音乐的门类1.民间歌曲(1)组成部分:由唱词(文学)和曲调(音乐)相结合而构成。
(2)体裁形式:“号子”、“山歌”、“田歌”、“小调”四大类。
①“号子”产生并使用于各种集体劳动场合a.唱词有历史传说、人物故事,也有即兴编就的生活内容。
同时加入大量的虚词衬字,使音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b.曲调受到劳动的方式、节奏、速度的支配,大多具有鲜明、激奋、简洁的风格特征。
c.在歌唱方式上,号子大多采用“一领众合”(或“众领众合”)形式,由此形成此起彼伏,交错重叠的歌唱。
②山歌,即山野之歌a.传播环境:主要是山区、高原及草原,也在劳动生活中咏唱,多出现在砍柴、放牧、赶路之类个体劳动生活中。
b.特征:具有悠长、自由、奔放的体裁特征。
山歌体裁的最突出的特征是它鲜明的地域性。
③田歌a.田歌是流传于长江、汉水流域广大稻作区的一种特殊的民歌体裁。
b.特征:它介于号子与山歌之间。
即在歌唱形式上,它运用“领合”手段,但音乐性格却十分自由,不受种田劳动动作的制约。
歌者不参与劳动,常常站在地头田边,一面敲锣打鼓,一面分节而歌,成为一种半职业性的歌手。
④小调a.小调是一种完全脱离了劳动,主要在城镇市民社会生活中流传的民歌。
而且,它也不再完全是“自娱”的艺术,常常由职业、半职业歌者在茶楼、酒肆、书场等处向听众演唱。
b.特征:在艺术上有明显的加工修饰痕迹,追求结构的匀整对称、旋律的婉转典雅和内容的世俗情调。
在形式上,分节歌唱的现象十分普遍。
2.民间歌舞含义:民间歌曲与舞蹈相结合,构成“民间歌舞”。
3.民间器乐(1)含义:民间器乐,即用民间乐器演奏的音乐。
它是民间音乐中唯一不直接与文学(唱的)相结合,仅通过乐器作为演奏工具构成的特殊类别。
民间艺术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中国民间艺术入门1.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哪几种?答: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视觉艺术(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视听艺术(电影,电视等)、语言艺术(文学等)、综合艺术(戏剧等)2.民间艺术如何定义?答:民间艺术的定义: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
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3.世界遗产是如何分类的?答: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第二章民俗(民俗学)1.民俗学研究对象?答:口头民俗学(口传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谚语、谜语、绕口令、民间歌谣、史诗风俗民俗学(仪式庆典)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婚丧祭祀、迷信、游戏、民间舞蹈、民族音乐宗教民俗学(信仰寄托)民间宗教、佛教、道教、灵魂转世、妖怪、占卜、巫术、民俗疗法物质民俗学(常民生活)民间美术、民间饮食、民俗服饰、民间建筑。
2.丽水主要有哪些特色民间习俗?答:缙云黄帝祠祭典、畲族三月三歌会、畲族祭祀仪式、莲都太平殿庙会、丽水三月三“太保庙会”、缙云献山庙会、遂昌城隍庙灯会、缙云狮子山庙会、遂昌石练七月会、畲族婚嫁习俗、龙泉剑匠习俗、龙泉青瓷窑工习俗、青田石雕艺人和矿工习俗、菇民习俗、青田侨俗、陈十四夫人崇拜习俗、马天仙崇拜风俗第三章民间文学1.神话、传说、故事之间的区别?答:神话,文学创作中一种极古老的口头艺术形式,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与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与民间艺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中传统民俗与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传统文化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代代相传至今。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与民间艺术,并展示其独特之处。
一、传统民俗中国传统民俗以庙会、节日和婚嫁等为代表,贯穿于中国各个地区和民族。
庙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庙会通常在寺庙中举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庙会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戏曲、舞蹈、杂技和竞技活动等表演,也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
节日作为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
人们会贴年画、放鞭炮、舞狮子和舞龙等,祈求来年平安、幸福和丰收。
而中秋节则是中秋月圆之夜,人们会举行家庭团圆宴席,赏月并品尝月饼。
婚嫁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民俗。
婚礼仪式多样且富有仪式感,不同地区和民族间的习俗差异很大。
例如,在中国北方,人们喜欢举办大型的婚宴,而在中国南方,则更加注重婚前仪式,包括过朝门、带迎亲礼、拜堂等环节。
二、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人的美学追求和审美观念。
其中包括中国画、剪纸、皮影戏和传统音乐等。
中国画是中国艺术中最经典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注重墨色的运用和笔墨的技巧,以及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
中国画的特点是追求意境和审美价值,强调以少见多,用线条勾勒表达更多信息。
剪纸作为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人们使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形状,如花、鸟、人物等,并将其用于装饰和庆祝活动。
剪纸艺术不仅注重形状的美感,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象征。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使用剪影人物和布幕来讲述故事,常常配以戏曲和音乐。
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美的制作工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音调和乐器演奏方式闻名。
中国的民间技艺有哪些
中国的民间技艺有哪些
中国的民间技艺有剪纸艺术、鼻烟壶、彩绣、皮影戏、口技、布袋戏、变脸、捏面人、绣花鞋、吹糖人、核雕等。
具体介绍以下几种:
1、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技艺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2、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 *** 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3、捏面人
捏面人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技术。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
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4、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
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是麦芽糖溶化所得)。
5、布袋戏
布袋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闽南地区)、广东潮汕与台湾等地区流传的用布偶来表演的传统地方戏剧剧种。
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
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之通称。
民俗学知识点
民俗学知识点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中的民间习俗、传统和风俗等文化现象。
它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节日习俗、婚丧礼仪、民间传说、民间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等内容。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民俗学的知识点。
一、节日习俗节日习俗是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遵循的惯例和规定,包括节日的起源、内容、庆祝方式等。
不同的节日习俗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如春节的舞龙舞狮、元宵节的猜灯谜、端午节的吃粽子等。
通过研究节日习俗,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社会风貌。
二、婚丧礼仪婚丧礼仪是民间举办婚礼、丧葬等仪式时所遵循的规范和习惯。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婚丧礼仪各具特色,反映了当地人们对婚姻和生死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比如,闽南地区的婚礼上要唱“茉莉花”,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丧葬礼仪中,北方会有烧纸、击鼓的仪式,南方则有穿素服、头戴白纱的习惯。
三、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闻,内容涉及神话传说、民间英雄、灵异传奇等。
各地有各自的传说,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家喻户晓。
传说故事传承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激发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力。
四、民间音乐舞蹈民间音乐舞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歌舞表演,反映了当地的生活风情和民俗文化。
比如广场舞、二人转、苗族芦笙等,都是民间音乐舞蹈的代表形式。
这些表演形式不仅具有娱乐性,还承载着民族情感和文化精神,是民众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五、民间工艺民间工艺是人们利用传统技艺和工具创作的手工艺品,包括陶瓷、绣花、剪纸、蜡染等。
这些工艺品传承了民族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观念,体现了民众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通过研究民间工艺,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品位。
六、结语民俗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面广泛,内容丰富。
通过学习民俗学知识点,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民俗学的研究,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民俗学的名词解释
民俗学的名词解释民俗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文化生活中各种习俗、传统和仪式的学科。
它以民间文化为研究对象,涉及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民俗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习俗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它体现了一族、一地区或一民族的特殊文化。
习俗通常通过语言、礼仪、节日等形式来表达和传承。
比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等,都是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习俗。
二、仪式仪式是指一种按照特定规则和程序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
它通常包括行为、言语、物品等要素,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符号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
仪式在民俗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揭示人们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指广大民众自发创作并传承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与官方文化相比,民间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蕴含着人民智慧和审美情趣。
通过研究民间艺术,可以了解社会历史、地域特色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四、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指广大民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精神需求形成的一种信仰体系。
它包括对神灵、祖先、自然力量等的崇拜和信仰。
民间信仰反映了人们对未知、无法解释的事物的恐惧和敬畏,通过祭祀、祈福、巫术等仪式来与神灵交流。
研究民间信仰可以揭示社会意识形态、人际关系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容。
五、节日节日是人们在特定日期或特定时期内举行的庆祝、纪念或祭祀等活动。
它通过一系列的仪式、习俗和民间艺术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节日是一种集体性的庆典形式,通过它可以凝聚社会共识,传承文化记忆,促进社区和谐。
民俗学通过研究节日,可以了解社会历史、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容。
六、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语言、民俗、风俗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
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特殊习俗。
这些地域特色反映了历史、地理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民俗学——精选推荐
民俗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第三章物质生活民俗第四章社会组织民俗第五章岁时节日民俗第六章人生仪礼第七章民俗信仰第八章民间语言第九章民间艺术第十章民间游戏娱乐第十一章民俗田野作业绪论第一节:民俗学名称的由来及其研究“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
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William Thoms)于1846年创立的。
他以萨克逊语的Folk(民间、民众)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一个新词,后来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词。
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
《礼记·缁衣》中就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之说。
但是“民俗学”作为学科专业名词,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却是在19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歌谣》中的《发刊词》中。
民俗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民俗事项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与民俗学史的研究和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具体分为: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和资料学。
民俗学有着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认识作用,对它的研究也逐渐朝着由雅到俗的方向发展开来。
现在,民俗学课已经成为一门年轻而有活力的学科,并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
第二节:民俗学的概念和范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学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和社会组织等民俗。
总体来说,大略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
花
窗花指贴于窗子上的剪纸,是剪纸中数量最大的一类。过去北方
的农家窗户,多木头做成的方格,讲究的还做成带有几何图形的花窗, 窗户上多贴有半透明的的“皮纸”。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换一次 窗纸,再贴上红红绿绿的窗花,给人以清新亮堂的感觉。窗花的样式 比较自由,除了角花与团花以外,在形式上没有什么限制,但幅面不 宜太大,画面也不能有太多的块面,以免影响光线的通过。
民间艺术
风筝
风筝
风筝
风筝
风筝
风筝
风筝
杨柳青年画
邮发代号 : 45-99 国内统一刊号:CN00-0999 2003年4月1日 第1期 总第1期
秀美的剪纸
剪纸是中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现已发现最早的剪纸艺术的实物是1500年前北 朝时期的遗物。这些剪纸作品的技艺已经相当成熟。随着历 史的发展,剪纸艺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并且跟其他工艺样 式结合(如瓷器、刺绣等),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剪纸 是用剪刀或刻等简单工具在纸上镂空、剪刻,进行艺术创作 的一种造型艺术。它在民间艺术中流传最广、数量最大、样 式最多,与民间风俗习惯、社会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剪纸的 题材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鸟兽虫鱼、山水树 木、花草蔬果、戏曲故事等。由于地域、经济、民俗、民族 等因素的不同中国剪纸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邮发代号 : 45-99 国内统一刊号:CN00-0999 2003年4月1日 第1期 总第1期
朴实无华的民间雕塑
民间艺术,不仅有术版年画、剪纸、刺绣、扎作彩灯、 狮头、染色纸、礼联、磨绞纸等,而且还有被誉为“东方 明珠”的石湾陶塑、佛山金漆、红木刻、佛山砖雕、灰塑、 纸塑、腊塑、泥塑、香粉塑、面塑、石雕、骨雕、角雕等。 民间雕塑艺术,种类繁多、独具特色。除以上所述者外, 还有蜡雕、香粉塑等,也很有特色。如用白蜡做成的酒家 筵席佳肴,特别是食品的鸡、牲、鸭、猪扎蹄、鱼、蟹等, 无不难分真伪,令人垂涎欲滴。所以,酒家多订做这类民 间手工艺做成的筵席名菜,作为商品陈列以招徕顾客。而 用各种农副产品,如用木瓜雕制杨桃, 芥蓝头雕成的牡丹花,用竹笋雕成甘蔗,用蚕茧做 成吊钟花……特别是用大冬瓜雕成的花灯龙船,更 是通明剔透,如玉一样晶莹滋润。这是有名的秋色 传统艺术品。每次秋色赛会都见到民间艺人别出心 裁地创作这类作品,令人称奇叫绝。
邮发代号 : 45-99 国内统一刊号:CN00-0999 2003年4月1日 第1期 总第1期
性。勾画的特点是 习惯把颜色涂至颈部,用灯芯草点画胡须,黑白脸谱喜用洗笔, 即在勾脸时用笔涂画图纹之间的接壤处,使黑白两色之间增加一 道灰色的过渡色层。早期的粤剧脸谱, 按行当可分为下列几种:
木版年画等。传统的木版年画, 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按照 画面的内容,可分为门神类、吉 庆类、娃娃美人类、风情类、戏 曲类、符像类、杂画类等七大类 型,构成了中国年画的多彩局面。
相传在明代时就已经产生,以其丰富的题材、典 雅的画面和秀丽的色彩所显示的魅力而受到世人的欢 迎。桃花坞 年画的题材主要有:祈福迎祥类,如 《天官赐福》;驱凶避邪类,如各种门神;时事风俗
邮发代号 : 45-99 国内统一刊号:CN00-0999 2003年4月1日 第1期 总第1期
怪诞的面具
明戏戏二的欣刻族神
郊(面兽祖赏、的秘 县脸具”先价涂特色 楚
近年来,中国古老的傩文化成为国内、国际学术
的谱(面,值敷点彩 雄
界关注的热点。属巫傩文化的面具文化,是古老深邃
类,如《端阳喜庆》;还有戏曲故 类,这些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 表达了人民的美好心愿。
杨柳青木版年画
因产于天津而得名,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木版年 画,它创于明代晚期,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发展 至鼎盛。当时杨柳青年画的产地不只在杨柳青一处, 而扩展到周围30多个村庄。那一带村庄都以印年画为 生。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题材极为广泛,风俗习惯、历 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山水花卉等都可以入 画。
大净脸谱:脸部基本上是涂一种 颜色,如全棕黑色的包拯、全红色的 关羽等,也有艺人称之为“整脸”或“全 脸”。
大花面脸谱:涂全白色,大多表 现老奸巨猾、阴险毒辣的势要权奸, 如董卓、曹操等人物。
二花面脸谱:多数涂黑白两色, 线条粗犷,黑白分明。多用来表现鲁莽率直、勇猛刚强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等。
随着艺术交流活动的增加,粤剧艺人借鉴京剧脸谱的勾画技 术,增加了红、黑、白三色的三块瓦脸谱、大红大绿的五色脸谱、 神话人物的金银色脸谱等多种类型的谱式。
邮发代号 : 45-99 国内统一刊号:CN00-0999 2003年4月1日 第1期 总第1期
五彩缤纷的灯彩
古镇硖石制作灯彩的历史 悠久。据传,始于唐而盛于 宋,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其融工艺、 书画为一体,以精湛的针刺工艺而独树一帜,早在宋代就 已列为贡品。其采用竹篦为骨架造型,糊纸绘图,完全手 工针刺花纹,精心制作,巧夺天工。一座灯彩少则刺一万 多孔,多则刺二十至三十多万孔,可谓“万窗花眼密”, 再配以现代照明技术,集传统“针、拗、结、扎、刻、画、 糊、裱”技法与现代高科技于一体,光线透过针眼,构划 出一幅幅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图画。 硖石灯彩不仅名闻江南,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1910 年“南洋劝业博览会”及1934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 均获得奖章和奖状。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硖石花灯 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1994年海宁市人民政府把 硖石工艺社制作的两对宫灯作为礼品,赠给新加坡资政李 光耀先生及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受到高度称赞。
邮发代号 : 45-99 国内统一刊号:CN00-0999 2003年4月1日 第1期 总第1期
绚烂的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
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
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 民间艺术品,也是广大民众用来 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 心理愿望的一种极为普及的 艺术样式。年画的流行非常 广泛, 全国除新疆、内蒙、 青海等地外,都有年画生产 作坊。明清以来,木版年画 迅速发展,著名的如天津杨 柳青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