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四大奠基者+施拉姆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流传的结构与功效》一文。在《社会流传的结构与功效》中,拉斯韦尔对社会流传的历程、结构及其功效,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叙述,并清楚地阐释了5W流传模式以及大众流传三功效说。
copyright dedecms
在这篇文章中,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流传历程及其五个基本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whom)说?议决什么渠道(what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这即是著名的拉斯韦尔5W模式,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楚,是流传历程模式中的经典。这一模式还奠基了流传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阐发”、“内容阐发”、“前言阐发”、“受众阐发”以及“效果阐发”。这五种阐发涵盖了流传研究的重要领域。另外,它还导致了流传学搪塞确定效果的珍视。
霍夫兰的研究在流传学研究史上占据重要的职位地方。虽然研究焦点不在大众流传,但其发明有助于我们更了教学服的历程———这是大众流传研究中很重要的课题之一。研究中提出的一些看法,如可信度、对宣传的免疫力、惧怕诉求、就寝效果等等,都是引导其后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来自织梦
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aul Felix, 1901~1976)
“拉扎斯菲尔德—斯坦顿节目阐发仪”和焦点小组访谈,这也是他对经验主义研究要领论的两个重要的孝顺。 “拉扎斯菲尔德—斯坦顿节目阐发仪”是一种资料网络仪器,从素质上说是媒体效果的臆测仪器,纪录实验工具即时的生理应声,从而能使研究者们将广播节目或告白内容预期与受众小我私家的情绪影响毗连起来。焦点小组访谈因此一种开放的要领向视察工具提问,以网络他们在特定景象下(听某个广播节目、寓目演出等)有关的景象界说的资料。拉扎斯菲尔德试图将调察访问和多变量资料阐发团结起来以使民意考试变为一种科学工具。
传播学五大奠基人

威尔伯·施拉姆 - 评价
• 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了以施拉 20世纪六 世纪六、 姆为学术领袖的施拉姆学派。 姆为学术领袖的施拉姆学派。该学派 的兴起实际上也就标志传播学的诞生 • 施拉姆学派是以对传播现象进行总体 而系统的考察而著称于世。 而系统的考察而著称于世。它是美国 首屈一指的传播学流派, 首屈一指的传播学流派,对传播学全 球范围的兴起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 在传播学界,施拉姆学派就如同希腊 在传播学界, 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 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而施拉姆则是 众神之王宙斯 众神之王宙斯
对传播学的贡献
• 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 的研究,是公认的“ 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 理论反展的先驱” 理论反展的先驱” • 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 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和传播 三功能说” “三功能说” • 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 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 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 新闻机构的分布, 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 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哈罗德· 哈罗德·拉斯韦尔 - 主要贡献
• 1946年,拉斯韦尔和史 密斯合著了《宣传、传 播和舆论》,该书第一 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 播学”的概念 •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 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 功能》一文。论文一问 世便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成为早期传播学研究的 经典成果之一 • 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 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 播信息的方法论
经历
• 是美国现代科学的倡始人之一 • 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 • 在1948年发表的被誉为传播学经典论 1948年发表的被誉为传播学经典论 文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文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中最早总结了传播的基本过程, 中最早总结了传播的基本过程,提出 W”的传播模式 了“五W”的传播模式 • 他主张政治学要侧重研究政治权力和 权力主体, 权力主体,是政治学权力学派的代表 政策科学的积极倡导者
传播学概论——精选推荐

一. 填空题1. 拉斯维尔的“5w ”理论是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方式(媒介),传给谁(受传者),有什么影响(效果)。
2. 传播学的4位奠基人分别是拉斯维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
3. 传播学研究史上,将传播效果研究分为子弹论、有限效果论、宏观效果理论。
4. 传播的5种类型是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 传播学之父是施拉姆。
6.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诺提出的大众传媒的三种功能是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和麻醉功能。
7. 内向传播发生在人体和自然社会的外部环境之间。
8. 麦克卢汉把电视定义为冷媒介。
9. 把关人理论的提出者是卢因,怀特将这理论引入到新闻研究领域。
10. 麦克卢汉将人类文明分为部落化、脱部落化和地球村。
11. 受众选择的过程分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这三个阶段。
12. 信息选择的获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二. 名词解释1. 符号: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②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人类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而建立的。
③在传播过程中,传者发出的全部讯息都是由各种符号构成的。
对受者来说,讯息中有助于他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部分,即信息,而构成信息的讯息的符号,就是中介(载体)2. 镜中我:库利于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个人通过这面镜子把我和了解自己。
因此,人和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1)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库利把镜中我理论分为三个阶段: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评价3、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为。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神话的背后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神话的背后摘要:四大奠基人似乎已经成为传播学的常识。
然而根据当年施拉姆选择的标准,有许多研究者尤其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些社会学家更有理由成为传播学的奠基人。
回溯传播思想史,在施拉姆选择标准的学术外表之下,还有更深刻的意识形态原因。
施拉姆关于四大奠基人的神话窄化了传播研究的知识地图,挑战这种话语霸权,对我们重新考量传播学理论视角的多元化问题,以便释放出传播研究的活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四大奠基人施拉姆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学的奠基人,似乎是一个不用再探讨的话题,在很多人看来,它已经成为了传播学界的一个常识。
许多传播学教科书用以下的方式来讨论传播学的缘起:“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1]很多年来,没有人怀疑过这一提法的科学性,甚至很少有人追溯这种思想的来源。
然而回归思想史,在这一提法的背后似乎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悬疑。
一、施拉姆与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提出其实,明确传播学四大奠基人这一提法的年代,比人们想象得要晚得多。
1980年,美国传播学界的泰斗威尔伯•施拉姆在《美国传播研究的开端》一文中,高度评价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勒温和霍夫兰等四大奠基人所开创的传播研究,认为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为后来的传播学奠定了一个基础。
于是,“四大奠基者”的说法开始广为流传。
有学者指出,在美国,这四位学者“对大众传播研究史的重要性已经被Wilbur Schramm在他19 87年去世之前牢固地树立起来,而且被罗杰斯重申”。
[2] 根据施拉姆的本意,选择以拉斯韦尔为首的四人充当传播学奠基人的理由如下: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并推动了传播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其中三人建立了研究和教育培训的机构,指导过大批的学生,对同事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这一切均发生在传播作为一门专门化的学科出现之前。
[3]应当承认,施拉姆所提的四位奠基人确实符合上述标准,他们也确实对传播学的产生做出较为重大的贡献。
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的资料及传播学的诞生

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将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早年施拉姆的主要精力和兴趣还不在治学方面,而在文学创作方面。
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俄国作家契诃夫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他后来的学术著作都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中年施拉姆的兴趣开始由文学创作转向新闻传播。
施拉姆出任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他创办了最早的传播研究所。
施拉姆早期的传播研究主要还在于挖掘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整理前人有关传播问题的有价值的思想学说。
1949年他编辑了一部《大众传播》的书,就收录了政治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的论述,被视为传播学的第一部权威性教科书,至今还仍被当成美国传播专业的必读书。
“四大先驱”也是由他命名的。
施拉姆的学生对施拉姆的评价:“施拉姆对这门学科的最大贡献或许并不在于他自己的理论观点———尽管这些理论观点很重要,而在于他对传播的核心问题所勾勒的学说框架。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使这门学科得以完善。
”1.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政治背景,美国的政治家比较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经济背景,美国是治本主义阵营中惟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了经济实力的国家;社会背景,,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①传播学之父,传播学的四大先驱者一,威尔伯·施拉姆是美国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是第一个把传播学进行系统化阐述的人,而且,他不仅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的研究机构,同时也是给“传播学”命名的人。
所以,一般认为施拉姆是传播学之父。
二,四大先驱者1,拉斯韦尔。
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可谓传播学的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2,勒温。
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把关人”理论。
3,霍夫兰。
将心理实验的方法引入了传播领域。
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从而成为否定早期“子弹论”重要依据。
是通过实验法测量态度改变的程度并以此验证传播效果的先驱者4,拉扎斯菲尔德。
两级传播理论。
②麦克卢汉的着眼点是传播渠道……,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传播渠道。
麦克户汉主要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媒介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人类有了媒介才可能从事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地球村。
区分冷热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的时候不必进行热身运动。
冷煤介传递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接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种分类没有一贯的标准。
而目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③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香农韦弗模式一,赖利夫妇社会系统模式: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就是社会传播系统得本质特点. (1)从事传播得双方即传播者与受传者都可以被瞧做就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得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她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就是孤立得,而就是分属于不同得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得运行又就是在更大得社会结构与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得,与社会得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得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得关系.(每个系统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她系统处于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有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体,指家庭、邻里和帝密伙伴;更大的社会系统,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社会总系统,民族或国家的系统。
大众传播学简答题整理资料

第一章1.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什么(P99)传播受众:人数众多、匿名、异质。
传播内容:转瞬即逝、传播迅速、公开化。
传播机构:组织化、非个人性。
传播媒介:机械化、电子化。
传播过程:单向性较强。
传播控制:制度化。
2.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创始人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案在课件上。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宣传分析,传播结构与功能,五w;卢因:群体动力学,把关人;拉扎斯菲尔德:社会调查法,二级传播论,《人民的选择》;霍夫兰:传播与态度研究传播学的学科创始人:施拉姆。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传播学的真正奠基人,被公认为是传播学之父。
创造了第一批被称为“传播”的大学单位。
撰写了第一部传播学课程的教科书。
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
是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第一次把传播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3.传播学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差异:一、研究立场。
传统学派要维护现有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为美国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目的而服务,实用性、经验性明显;批判学派则通过对现有传播状态的分析、批判,试图改变既有事实,促进社会进步。
二、研究内容。
传统学派焦点放在传播效果与受众上,服务于实践;批判学派着重研究宏观传播体制、传播者、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传统学派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方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思辨、理论、宏观、全面。
4.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课本第259页。
第一,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二,大众传播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第三,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第四,受众的符号解读不是完全被动的,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传播学【终】

传播学终极笔记拉斯韦尔 (1902~1977)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
曾有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贡献:1、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论文中提出“一句话”、“三功能”。
“一句话”就是:“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 从而引申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五大研究课题,并长期左右着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方向。
三种功能为: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2、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3、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则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而宣传分析,已被纳入到了传播研究的一般体系中。
4、他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到美国社会科学,并使其与政治分析相结合。
勒温(1890-1949)又译为卢因,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贡献:1、创立“场论”和“群体动力论”,以及一系列由实地实验得出的成果,在心理学的发展中留有不可磨灭的烙印。
2、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
3、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概念。
霍夫兰(1912~1961)是美国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贡献:霍夫兰最早把心理实验法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他主要关心传播的说服效果,即传播引起的态度改变问题。
霍夫兰等人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也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
贡献:1、他用其独特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指数”的数学模型)对当你的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详细调查。
四年后,发表《人民的选择》和《选举》研究报告。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不仅破除了魔弹论的“电台的威力”无比强大的迷信,发现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意见领袖,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
考研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考研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开创者。
拉斯韦尔(著名的五W理论)1、谁(Who)——传播主体——控制分析2、说什么(Says What)——传播内容——内容分析3、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al)——传播媒介——媒介分析4、对谁说(To Whom)——传播对象——受众分析5、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效果分析他还将传播功能概括为三项:即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这些理论成为传播学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内容。
卢因,德国犹太社会心理学家,1933年移居美国。
其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Gatekeeper)。
把关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行为,即控制。
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因为他研究的当人类行为场理论和群体动力学,既属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范畴,也涉及传播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这个意识上,卢因是最早研究传播学的心理学家之一。
二是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给传播学中的效果研究一个重要启事: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
三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等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霍夫兰,他对于传播学的贡献在于一方面将心理实验的方法引入了传播领域,另一方面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从而成为否定早期“子弹论”重要依据。
“劝服法”改变“态度”。
霍夫兰是通过实验法测量态度改变的程度并以此验证传播效果的先驱者。
拉扎斯菲尔德,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关于选择性接触假说、两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的研究。
并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学科开创者施拉姆,一生致力于传播学研究的美国传播学者。
其对于传播学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三个主要方面。
传播学鼻祖 ——施拉姆

施拉姆对传播学后来发展方向的 消极影响
1、制造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神话,制约了 制造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神话, 传播学的视域, 传播学的视域,将传播学局限在狭小的实证研究 范围内 2、施拉姆本人是美国政府的御用文人集团中 一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一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色彩,其《报刊的 四种理论》 四种理论》中带着的有色眼镜的偏见就显现出来 了。
传播学鼻祖
——施拉 ——施拉 姆
威尔伯·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1907—1987) Schramm,1907—
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被誉 传播学鼻祖” 传播学之父” 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 究机构和第一个传播院系, 究机构和第一个传播院系,编撰了第一 本传播学教科书, 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 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 学教授头衔的人。 学教授头衔的人。
的 传 播 学 著 作 —— —— 《大 众 传
年 由 他 编 撰 的 第 一 本 权 威 性
他 创 立 传 播 学 的 标 志 是 1949 1949
施拉姆的功能学说
1.施拉姆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施拉姆从政治功能、 施拉姆从政治功能 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大众 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总结。 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总结。他 认为, 认为,大众传播的政治功能主要 包括:监视、协调、社会遗产、 包括:监视、协调、社会遗产、 法律和习俗的传递。 法律和习俗的传递。经济功能表 现在: 现在: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 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 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 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商场; 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商场;开 创经济行为等。 创经济行为等。一般社会功能包 关于社会规范、 括: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 接受或拒绝它们; 息;接受或拒绝它们;协调公众 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 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 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 作用的规定、娱乐等等。 作用的规定、娱乐等等。 2.施拉姆分类法的 施拉姆分类法的 重要贡献在于它明 确提出了传播的经 济功能, 济功能,指出了大 众传播通过信息的 收集,提供和解释, 收集,提供和解释, 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大众传播的经济功 能并不仅仅限于为 其他产业提供信息 服务, 服务,它本身就是 知识产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 成部分,在整个社 会经济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 的地位。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

传播学中重要的人物拉斯韦尔1: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他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还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7)是宣传分析的代表作。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主要贡献: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第二,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者则为赖特、韦伯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第三,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第四,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由于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立下了功勋.第五,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W模式模式的提出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便是著名的“5W”模式。
“5W”模式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
“5W”模式是: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基本要点其称谓来自模式中五个要素同样的首字母“W”。
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这五个要素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
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传播习题-新祥旭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传播习题-第一章习题一、填空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二、名词解释1、两级传播论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群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群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
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
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群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
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2、施拉姆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美国传播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传播学著作?群众传播学?的出版。
他一生中著有?报刊的四种理论?、?群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开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等30余本著作,创立了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等四所研究机构,培养了许多学生,是传播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三、简答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中最为兴旺的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学诞生的摇篮,除了具备根本的社会、学科前提条件以外,还有其独特的社会、学科条件。
首先,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
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另外在战争时期, 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
其次,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
传播学填空

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选择):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传播学的五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施拉姆。
理论与模式的区别: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2.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3.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4.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5.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6.“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7.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8.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9.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1.大众传播中反馈具有哪些特点?①延迟性。
施拉姆——精选推荐

施拉姆罗杰斯对施拉姆简短的介绍为:W.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衣阿华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创建传播学。
施拉姆在每一所大学都建立了一个传播研究机构,开创了传播学研究的博士课程,并进行了研究,撰写各种出版物,从而对传播学领域做出了限定。
(罗杰斯,传播学史P442)右图注释为:威尔伯.施拉姆在约1947年从衣阿华大学迁往伊利诺伊大学来源:厄巴纳-尚培恩的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p3)传播的先驱者与奠基人施拉姆1981年确认了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他们是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勒温、哈罗德.拉斯韦尔和卡尔.霍夫兰。
其中拉扎斯菲尔德和勒温都是因为战争而从欧洲移民过来的,施拉姆幽默的说是阿道夫.希特勒送来的。
拉斯韦尔由哈钦斯送来,而霍夫兰则得意于美国军事集团的信任和重用。
罗杰斯认为,四大奠基人的说法并非完全错误,但还有一些学者对传播学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这包括施拉姆、帕克、阿多诺、香农、维纳和默顿。
除了个人外,一些学派的贡献也是很大的,包括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符号交换论的芝加哥学派、相互传播的帕洛阿尔托学派。
在罗杰斯看来,四大奠基人的说法没有区分先驱者和奠基人。
能够称得上奠基人的只有施拉姆一个人,理由是他以传播研究所的形式在衣阿华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斯坦福大学使传播机构化,并且培养了第一批传播学博士。
像G.塔尔得等学者对传播学做出了重要的思想贡献,但他们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传播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样看,他们也没有通过在大学里建立传播学院或传播学系来使这个领域机构化,因而他们被称为先驱者,而奠基人是指:他们没有受过传播学的正规教育,但是从事传播研究,并在这个领域培养出第一代传播学学者。
这样看来,施拉姆当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之列。
施拉姆的生平大事( 来自《传播学史》p003)施拉姆早期的求学岁月与工作如上面的表格,施拉姆在27岁之前分别获得了玛丽埃塔学院的历史和政治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的文明硕士学位,衣阿华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并在衣阿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完整版)传播学四大奠基者+施拉姆

(完整版)传播学四大奠基者+施拉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哈罗德·拉斯韦尔拉斯韦尔是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他的论文《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1927年出版,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宣传为题的传播研究影响尤大,与李普曼的《舆论学》被推崇为早期传播研究的两部经典之作.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5W,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他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第二,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者则为赖特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第三, 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第四,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由于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立下了功勋。
第五,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库尔特·卢因卢因是最早研究传播学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率先将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中,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主要论著有:《个性动力论》、《解决社会矛盾》、《群体决定与社会变革》等.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
最新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绪论: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和一位集大成者:①哈罗德·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美国社会科学的泰斗、“所有社会科学的大师,各领域的先锋”。
贡献:他和史密斯合著《宣传、传播和舆论》,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提出了5W模式,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②库尔特·勒温:德裔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社会心理学的先驱,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
贡献:关于群体动力的研究;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概念。
③卡尔·霍夫兰: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贡献:与贾尼斯合作《传播与劝服》,是最具综合性和学术性,深入探讨了说服策略的问题,使说服研究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又一重要课题。
④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国社会学家。
贡献:对广播进行研究,分析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对听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先河;提出“二级传播论”,成为大众效果传播的转折点,“意见领袖”的提出导致“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和“多级传播论”的问世。
⑤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其中《大众传播》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人类传播概论》的问世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初步形成。
第一章、传播。
1、传播的专业内涵:传播的双向性;传播的内容是信息;传播的目的性。
2、传播的特点:①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考试重点

传播学考试重点传播学考试重点一、填空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3、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4、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5、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6、“三论”指的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7、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8、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9、大众传播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10、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
1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12、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理解媒介:媒介的传播手段、媒介的时效性、媒介的持久性和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
13、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14、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是:枪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强大效果论。
15、李和李在《宣传的完美艺术》中总结的七种宣传技巧包括:辱骂法、光辉泛化法、转移法、证词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乐队花车法。
二、名词解释1、信息信息是人的精神创造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2、两级传播论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
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
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
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一、哈罗德·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是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他的论文《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1927年出版,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宣传为题的传播研究影响尤大,与李普曼的《舆论学》被推崇为早期传播研究的两部经典之作。
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5W,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他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第二,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者则为赖特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第三,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第四,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由于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立下了功勋。
第五,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库尔特·卢因
卢因是最早研究传播学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率先将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中,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主要论著有:《个性动力论》、《解决社会矛盾》、《群体决定与社会变革》等。
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
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并且,他还提出了群体动力论、场论等。
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二是,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给传播学中的效果研究一个重要启示: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
三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等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三、卡尔·霍夫兰
霍夫兰是一位实验心理学家,进行了“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霍夫兰和他的实验室为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
并把研究成果整理为《大众传播实验》(1949年出版)一书出版。
1953年,又出版了《传播与说服》。
他的贡献:
其一,把心理实验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其二,提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第三,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者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霍夫兰的主要论著有:《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说服》等。
四、拉扎斯菲尔德
以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著称的社会学家。
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影响最
大的一位。
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
1940年,他和卡兹等人对总统大选中的宣传战进行了调查,以测定大众传播对选民态度的影响(史称“伊里县调查”,1944年出版了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
在这项研究中,大众传播的效果实际上非常有限,决定选民投票意向的还是其他众多的因素,如“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对不同媒介或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机制、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等。
根据这项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
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但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贡献:
其一,两级传播理论。
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上的一小部分人,由于这些人在传播中表现活跃(如经常听广播、看报,了解许多情况),被称为“意见领袖”;第二步再由这一小部分意见领袖,将媒介的信息扩散到广大的受众那里。
其二,对传播研究方法的贡献。
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
不过,这种研究方法只看数据不看其他,拘泥于实证资料
五(5)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8)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学科创始人,人称"传播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对于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首先,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其最大功绩。
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标志传播学的创立。
其次,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主要有《大众传播学》《传播过程与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等。
第三,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