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丁 肇 中
创设情境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 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一旦需要 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理清思路
➢ 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旁批六:“这里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写议论文时,一般不举自己的经验为证,但这里的情况 不太一样。这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 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 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文体知识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的事例,真实具体的论证了……,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道理论证,通过讲出……的道理/引用……的名言,论证了……的 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从而 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论证了……的论点。
•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 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 知,知识、认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精美版】
2.探究现实意义 这是一次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演讲,如今重
读这篇演讲词,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实意义?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 到根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再次明确格物致 知精神及实验精神的意义,能督促我们在学习和生活 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 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灵感,才能培 养我们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丁肇中发现J粒子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 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 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 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未曾 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第四 夸克。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 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 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丁肇中也 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出生3个月后,父
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 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1974 年,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并在1976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 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 里,中国派去的科研人员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 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明辨特色
学生活动五:讲一讲
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 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 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 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部编版八下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议论文三要素之二——论证: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明朝大理论家王 论证传统教育不 阳明“格“竹子 是真正的“格物 的,头痛失败。 致知”。
通过实验了解 实验的过程……
竹子性质。
有计划动,更具说 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 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之后从中国的传统 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并与现代学术关联起来。在具体分 析中,演讲者先讲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并举了 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的例子;再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 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谈完“格物致知”的精神后,演讲 者将目光放到中国学生身上,并以自己在国内和国外的求学 经历,特别是受挫的经历,告诫大家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 轻实验的缺点。最后,他又从学术研究话题,扩大到如何应 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 低能”、“会读书不会研 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 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 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 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中国
山东省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 现新粒子:J/ψ粒子,1975年被美 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 1976年被 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 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阅读课文,思考: 1. 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我们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议论文三要素之一——中心论点)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
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
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
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
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
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
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
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
生共鸣。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 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可以用来交 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 张,提出号召倡议等。演讲词具有 针对性、鲜明性、条理性、通俗性、 感情性等特征,可分为叙事型、说 理型、抒情型三类。
课文详解
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 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 国文化的一部分。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明朝大理论家王 论证传统教育不 阳明“格“竹子 是真正的“格物 的,头痛失败。 致知”。
通过实验了解 实验的过程……
竹子性质。
有计划的探测。
作用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论述 角度
反面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 绩好,面临研究 工作束手无策
作者在美国的学 习经历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 形象生动,更 具说服力。
反面
以埋头读书应 对……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反面
动,更具说服力。
课文脉络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知识拓展
演讲词
演讲稿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 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 筒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 要个性化;要说自已的话。 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 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 用形象化的语言,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 动听众。富有感召力。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33张PPT)
背景 稿进行了刊登,在海内外产生热烈的反响。征文评委会
评出两篇文章,授予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 的《怀念》是其中一篇。
结果
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
字词学习
注意“瞭”左边是“目”。
探察地形、探察敌情。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探察 探讨
点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科学的实验精神,并提出希望。
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学生在学习自 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 知精神。
课 文
“格物致知”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
精 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讲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
内涵
到知识。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通过实地实验
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
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曾经,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演讲者作为接受过 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 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产生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 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 途。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 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 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 为证,有什么好处?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31张PPT)
学习任务二
明确主旨
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并针对传统 教育的弊病,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揭示了格物致知的 真正意义,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号召中国 的新一代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培养试验精神,对世 界有所贡献。
学习任务二 拓展延伸
回忆《最后一次讲演》内容,说一说两篇演讲词在语 言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4.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 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 动手。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 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个人经验为证,误以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 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 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做人、 处事、为学、治国均有深刻的启迪性。
学习任务一 快速默读 提炼观点
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学习任务二
6.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 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对今天世界环境必不 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 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 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论述,列举王阳明 “格”竹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事例,进行印证,使论证 更加充分,说理更加深刻。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格物致知精 神。在学习中不断去实践、实验,从而扎实自己知识储备、 获得更多新的发现。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内容
丁肇中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深受尊重。
他的格物致知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真理:丁肇中一直秉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他在科学研究中坚持严谨的态度,勇于挑战现有观念,力求揭示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
他不断地进行实验和观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来增进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探索未知:丁肇中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不断地拓展科学的边界。
他积极探索前沿科学领域,尤其在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勇于面对科学难题和挑战,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发现。
学以致用:丁肇中注重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和社会发展中。
他致力于推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倡科学家要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创新和应用,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实际贡献。
传承与教育:丁肇中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他积极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研究人才。
他致力于将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传承给后代,培养新一代科学家的格物致知精神和创新能力。
他倡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丁肇中的格物致知精神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对未知的探索、学以致用和传承与教育的重视。
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不仅为中国科学事业带来了显著贡献,也影响和激励着广大的科学家和学生。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 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被《瞭望》周刊授予 “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讲 演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找出课文当中 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的,把相 关的语句划出来。
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大学》中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 什么?这与丁教授所讲“格物致知”的目 的是否相同? 3、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精读课文,理解作者观点
1、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那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作者 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 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 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
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论证思路
一、论点: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1---2)
首先,指出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 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 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 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 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 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 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 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延伸拓展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 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 求知,得到知识。 正心 : 端正心思。 修身: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第一部( 1-2自然段 ):提出问题。
4、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 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 样不一样?
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 得到新知识。
5、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 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 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 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 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2)这样做的依据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 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 (用课文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 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 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3.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 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4.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 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 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丁肇中的生平宁学术成就;
2. 理解丁肇中提倡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 探讨“格物致知”在摩登社会的意义。
导学内容:
1. 丁肇中的生平宁学术成就
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3. “格物致知”在摩登社会的意义
导学步骤:
一、导入:通过引用丁肇中的名言或者相关事件,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二、了解丁肇中的生平宁学术成就:
1. 介绍丁肇中的基本情况,包括生卒年月、出生地等;
2. 简要介绍丁肇中的学术成就,如何在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三、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1. 诠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即通过观察事物来获取知识;
2. 分析“应有格物致知”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四、探讨“格物致知”在摩登社会的意义:
1. 分析当代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是否符合“格物致知”的精神;
2. 探讨如何在摩登社会中培养“格物致知”的品质,增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对丁肇中的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
作业: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在摩登社会的意义的短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思考题:你认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有何重要意义?请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的例子进行阐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素材 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小传: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日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从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大家平时喜欢看书吗?小编想问大家有读过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吗?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希望大家收藏与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 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 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 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 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 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丁肇中
zhà o
丁肇中(1936-)美
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 美国。三个月后随父 母回到中国。1956年 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 习,1960年获得科学 硕士学位,1962年获 得(物理学)哲学博 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 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 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 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 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 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 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 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 写作背景: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研讨课文
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实验
学习第二部分: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 但作者为什么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 淹没了?”
zhà o
mò
• 丁肇中 pá ng huá ng • 彷 徨
埋没
rú
儒家
解释下列词语 端正心思。 正心 : 修身: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 • • • •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请在文中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且 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 道理论证: •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 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 “格物致知”的含义。 •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 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 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 更具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 精神?
• 1、这是因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 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 2、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 过程证明了的。 • 3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 可少的。
学以致用
•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 神,关键是什么?
• 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 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 探索,即“努力探索”“勇于实 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2、“格物致知精神” 就是实验精神。
论点:
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2---5) (1) 分析问题
(2---12)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6---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得出结论
(13)
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 • • • •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请在文中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且 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格物致知: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 格,推究,探察;致,获得。 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 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 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个方面来谈问题的。
拉近与听众的距 作者在美国的学 以埋头读书应 离,使论证更具 反面 习经历 对…… 体形象生动,更 具说服力。
品味语言:
•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 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 三者的关系? • 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 “眼光”去选择正确的目标,目标确定 后,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 顽强毅力,这三个步骤是层层深入的。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作用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 论证传统教育 使论证更具体形 反面 阳明“格“竹子 不是真正的 象生动,更具说 的,头痛失败 “格物致知” 服力。 通过实验了解竹 实验的过程…… 使论证更具体形 有计划的探测。 象生动,更具说 正面 子性质 服力。 中国学生功课成 绩好,面临研究 工作束手无策 中国学生偏 向……而不 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反面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 致具体的计划。
4、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 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应怎样改变?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必须培养实验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 致知精神。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举例论证)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以王阳明“格”竹子为例
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重 要性体现在哪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 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 你觉得此句可用哪一句 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诗句来概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3、实验的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