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谈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谈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朴志海1, 姚瑞珊2, 兰兴义3(1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处, 哈尔滨 150010;2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 150025;3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哈尔滨 150080)摘 要 在简要回顾以鲍罗米公式为基础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般思路的基础上,指出了该思路在目前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局限性,同时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7)03-0084-02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传统思路,是以水灰比定则(即著名的鲍罗米公式)为基础,以实践经验为辅助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据此可以计算出单位水泥用量,最后用绝对体积法或湿容重法求出粗、细集料的单方用量。
第二步是试拌检验混凝土的工作性。
据此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第三步是检验试配强度。
做三批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试件,养护到28d后,做强度试验,取得三组不同的数据,以这三组数据为依据,做灰水比与强度关系图像,以灰水比为横坐标,强度为纵坐标,在该坐标系内点绘出A、B、C三点,(在理想状态下,A、B、C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
第四步,在纵坐标上找出等于试配强度的点。
向横坐标作平行线,交直线于一点D,从该点向横坐标做垂线交横坐标轴于一点E,该点对应的水灰比的倒数就是所要求的水灰比。
第五步,按强度试验结果修正配合比。
经过修正后即为试验室配合比。
上述思路在刚问世时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强度与灰水比的线性关系较好。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传统配合比设计思路越来越窄,应用面越来越小,可操作性越来越差。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按照鲍罗米公式计算的水灰比,有时与耐久性相矛盾。
在现行六大通用水泥中,水泥最低强度等级为32.5级,用该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C30以下等级混凝土时,按鲍罗米公式计算出的水灰比远远大于耐久性要求的水灰比,不符合耐久性要求。
浅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浅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本文根据工作经验及路用性能,阐述现代水泥混凝土面临的问题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work experience and road performance, describ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modern cement concrete and cement concrete mix design precautions.Keywords: concrete, with more than design, influencing factors水泥混凝土由于具有强度高、原材料储量大、可塑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在公路工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它是由水泥、砂、石、添加剂、外加剂和适量水混合逐渐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因此原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成本和性能,进而关系到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的品质、造价和寿命,但是现有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经验成分较多,应用中不宜量化控制的问题,这就限制了此类结构的推广及应用。
因此如何准确确定组成材料及其用量,使其满足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是关键所在。
1 水泥混凝土面临的问题(1)混凝土品种增多,出现了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加气混凝土、低温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等。
近年来,不同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坍落度满足要求,且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
(2)混凝土的成分更加丰富,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和外加剂等被广泛使用到混凝土的配制中,使混凝土的应用更加广泛。
(3)混凝土需要满足的性能指标提高,从单一的强度指标扩展到若干龄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等多项指标。
(4)对结构物寿命的要求延长。
工程实践证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普通混凝土的使用期限可达50年~100年;而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经十几年或更短时间就遭到严重破坏,需要修补,甚至更新重建。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摘要: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比,通过硬化一定时间后制成的人造石。
水泥混凝土各成分的配合比导致了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工程造价。
配合比的设计要依照技术要求、结构形态和施工要求以及原材料的技术性能保证混凝土各成分的配合比例合理,进而经济地制造出符合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水泥混凝土这种材料具备很多优点,包括高强度和高耐久性,固化前具备良好的可塑性,能够浇筑成任何形状、不同的强度和特性,并且对钢筋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其原料来源范围大,价格便宜,混凝土的以上优点让其变成了工程建设中运用最广泛和使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之一。
但是水泥混凝土在拉伸时具有低拉伸强度和低可变形性,使其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导致裂纹、自重大等缺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要点、混凝土施工时的控制,本文参照了攀枝花市某项目超高层框剪结构使用的C50混凝土进行试验和分析,来满足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要求。
1.原材料的选用材料的选择一般包括粗骨料的选择、细骨料的选择、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的选择和外加剂的选择。
对C50高强度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为保证厂拌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在确定量化生产前,尽量对每个标号配合比材料种类固定,尽量避免配合比中原材料的多样化(指品牌、种类等),但同时也需考虑对同种材料进行多家供应商选择,防止进货渠道的单一性,以便从源头控制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及供应储备。
1.1粗骨料的选择粗骨料强度、颗粒分析、表面特性和泥浆含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坚硬干净的碎石是C50理想的骨架构成选择,其强度可以通过碎石的破碎值指数来测量。
粗骨料的颗粒形态和表层性能对C50以上的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选择近似立方的碎石,表面粗糙且有棱角,I类针状薄片的含量小于5%。
级配是骨料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C50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下,更好地连续级配可以实现低孔隙率和高密度的原理。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班级:0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1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更进一步的掌握实际工程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任务设计出满足强度,耐久性等要求的某国道跨线桥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
三、设计依据《水泥与水泥混凝土》申爱琴.张登良主编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实验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四、设计方法 (1)原材料 1、水泥优先选取旋窑生产的P.O4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33/100.3m kg c ⨯=ρ,强度富余系数13.1=cγ。
2、砂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 2.6以上,选的砂为中砂33'/1065.2m kg s ⨯=ρ,现场实测含水量为2%。
3、碎石级配为5~25mm 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为2.8,压碎值为9.8,含泥量为0.3%,泥块含量为0.2%,碎石最大粒5.31max =d ,表观密度33/1070.2m kg G ⨯=ρ,现场实测含水率1%。
(2)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查表1得MPa 0.6=σ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f k cu cu 87.590.6645.150645.1,0,=⨯+=+=σ 2.计算水灰比(w/c ) 1)计算水泥28天实际强度MPa f f k ce c ce 0.485.4213.1,=⨯=⨯=γ2)计算水灰比查表2得:A=0.46,B=0.07.36.00.4807.046.087.590.4846.0/0,=⨯⨯+⨯==+ceABf cu ce f Af C W3)耐久性校核普通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表3查表3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5,满足要求故取0.36. 3.计算单位用水量(0w m )干硬性和塑性混泥土的用水量(3/kg m ) 表4查表4得30/185m kg m w 。
毕业论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XX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姓名:XXX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XXXX起止日期:X年X月X日—X月X日指导教师:XXXXXXX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说明书(学生填写)题目: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目录题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 (2)摘要 (3)前言 (4)第一章混凝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 (5)1.1 混凝土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控制简述 (5)1.2 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 (5)1.3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 5~11第二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概念 (1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介 (1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介 (12)2.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2~13 2.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3~20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设计1 .. (20)3.1 工程基本信息 (20)3.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0~24第四章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设计2 .. (24)4.1 工程基本信息 (24)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4~26第五章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设计及质量控制 (27)5.1 工程基本信息及简介 (27)5.2 高等级公路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7~35总结与体会. (36)谢辞 (37)参考文献 (38)说明书评语......................................................................................................................................................................................39~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质量比。
紧密堆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各个领域,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对其使用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现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设计的混凝土以悬浮密实型结构为主,易在集料与水泥石粘结处发生破坏,且尚未充分发挥粗集料的作用。
为此,本研究在体积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粗集料紧密堆积结构与紧密堆积型水泥混凝土概念,并对其工作性、强度特性及其设计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以期节约成本,提高混凝土性能,具有重要工程实用价值。
粗集料紧密堆积结构是指骨架颗粒与填充颗粒之间充分嵌锁、紧密排列、不干涉或少干涉,使其达到合理密实状态时形成一个多级空间骨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砂填充粗集料振实剩余空隙,粉煤灰作为填充砂振实剩余空隙,再用水泥净浆润滑和填充混合料的剩余空隙,形成紧密堆积型水泥混凝土。
综合研究成果,提出了紧密堆积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并与现行设计方法对比表明,同等强度、工作性要求下,紧密堆积型水泥混凝土比现行设计方法确定的混凝土的经济性更好,且设计方法可操作性强,简便实用,可以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特性,配合比设计方法ABSTRACTConcrete widely used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various fields,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eople use their increasingly high-quality. The existing design of concrete mix designed to suspension-compacting concrete structure-oriented and easy to damage in bonding of aggregate and cement, and has ye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oarse aggregate. For this reason, basing on the Volume and Interference theory, the study put forward a coarse aggregate embedded lock skeleton structure and embedded lock dense concrete concept, and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on its working, strength and design, with a view save costs and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concrete,important works have practical value.The coarse aggregate embedded lock skeleton structure is that skeleton particles embed fully, work closely, non-interference or less with peanuts, and to reach a state of reasonable density to form a multi-level space frame structure; on this basis, use sand to fill coarse aggregate remaining gap, use cement paste to lubricate and fill the remaining gap of coarse aggregate and sand mixture, forming dense embedded lock-cement concrete.Comprehensive research results, put forward the embedded lock-dense concrete mix design method, and compared the existing design methods show that the same intensity, working, embedded lock density cement concrete cement concrete mix design are better than the existing concrete on economy better, can be highly workable, simple and practical,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to engineering practice.Key words: cement concrete, working, strength, mix design method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引言 (1)1.2研究背景 (1)1.3 国内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概况 (3)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7)1.4.1 主要研究内容 (7)1.4.2 技术路线 (7)第二章普通混凝土、紧密堆积混凝土 (9)2.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9)2.1.1普通水泥混凝土(ordinary cement concrete) (9)2.1.2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 (9)2.2紧密堆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4)第三章试验研究 (17)3.1试验设计思想 (17)3.2试验方法 (17)3.3试验仪器及设备 (18)3.4试验原材料选择 (18)3.4.1水泥 (18)3.4.2粗集料 (19)3.4.3细集料 (19)3.4.4水 (20)3.4.5原材料试验 (20)3.5初步紧密堆积混凝土试验 (25)3.5.1初步试验设计 (25)3.5.2初步试验结果及分析 (26)3.6对比试验 (28)3.6.1对比试验设计 (27)3.6.2对比试验结果及分析 (28)3.7 综合对比分析 (28)第四章经济技术分析 (29)4.1经济效益分析 (29)4.2环境效益分析 (30)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31)5.1结论 (31)5.2建议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4)第一章绪论1.1引言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危的千年大计。
论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也相应提高。
混凝土由水泥、水、砂石、矿物细粉四种材料构成,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设计过程以及注意事项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本文简述了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选择、设计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希望读者们有所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注意事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混凝土材料科学中重要的基石,混凝土是非均质的多项复杂体系。
介于原材料的变化和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当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越来越繁琐,所以需要把设计进一步科学全面化。
现行混凝土的关键是水泥、水量、砂石和矿物细粉的合理用量,因此要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需通过相关的原材料选择与科学设计配比。
就我国情况来说,我国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好设计过程节约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等。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制备有相应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其中单位体积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与比例关系。
混凝土配合设计是:根据建筑工程整体结构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科学计算,将混凝土构成所需的原材料,按理论比例进行试配,在28天后得到的能满足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的混凝土设计。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建筑需要的强度用科学的方法设计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重量比。
目前,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是:水泥:石子:砂子:水(以1立方米为单位),这是一般的配比形式。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任务是:在满足建筑工程所需的强度、耐久性、整体质量等技术要求下,比较经济科学地计算水泥、水、砂石和矿物细粉四种原材料的质量比例关系。
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标准2.1水泥的选择单位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主要与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水泥本身强度等级、细骨料粗细、粗骨料粒径、建筑温度有关,通过选用相应的设计参数算出的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论文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总结苏洋(中交隧道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00)引言:根据混凝土工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结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工作性设计对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前提下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已成为现代混凝土企业的关键。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意义:1、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填充性、易密性和匀质性,从而满足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性要求;2、在减少各个成分用量的基础上节约成本;3、对于结构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验收要求,对于路面混凝土通过优化可以有效减少干缩裂缝等问题。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途径优化配合比从两方面着手:矿物掺合料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优化采取在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达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节省成本、减低工程造价而且提高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网学习、查阅资料分析掌握聚羧酸减水剂组成成份及功能。
在室内通过复配聚羧酸减水剂与采购成品聚羧酸减水剂对比试验,在技术指标方面达到相同效果时,自己复配减水剂存在的价格优势。
1、混凝土优化1.1选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
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施工要求,力学要求和耐久性等质量要求。
1.2矿物掺合料优化在前期已经批复的配合比基础上进行成本优化,并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比较。
基础配合比见表1以上述选定的三个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进行优化试验,分别采取单掺(粉煤灰)、双掺(粉煤灰和矿粉)两种方法分别试验,检测拌合物各种性能满足要求并成型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
从拌合物和易性、力学性能、成本对比几方面分析双掺(粉煤灰和矿粉)优于单掺(粉煤灰),而单掺(粉煤灰)优于纯水泥。
经检测各组混凝土力学性能满足要求,而且在价格方面明显低于原配合比的价格。
1.3减水剂优化我们采用自己复配的外加剂进行配合比试验,针对拌合物和易性、力学性能、成本对比等方面进行对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析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析摘要:混凝土是当今工程建设中使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人造建筑材料,具有成型简单、可消耗大量工业废弃物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土木工程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泥混凝土的质量通常也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
其配合比设计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做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对于提高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工作实践经验,阐述当今水泥混凝土面临的问题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存在问题;影响因素0.引言我国预拌混凝土技术发展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普遍低1-2个等级,混凝土产量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比例较大。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地发展,混凝土产量在不断的增加的同时,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和高耐久性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和发展,尤其是高层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高强超高强混凝土和高耐久性混凝土等需求在不断地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试配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掌握先进的混凝土的试配经验及方法,真正用试验数据分析、判断,用最小的成本换回更大的回报。
水泥混凝土由于具有强度高、原材料储量大、可塑性能优异、成本低廉,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是由水泥、砂、石、添加剂、外加剂和适量水混合逐渐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因此原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成本和性能,进而关系到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的品质、造价和寿命,但是现有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经验成分较多,“重设计轻试配”做法严重限制了此类结构的推广及应用。
因此如何准确确定组成材料及其用量,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掺和料、外加剂等材料的特性,将是混凝土质量当中满足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是关键所在。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材料1.1 水泥水泥属于胶凝材料,相对于其他材料,造价最高。
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应选择不同标号的水泥。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探析
0引言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质量,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质量、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大量实践证明,即便使用相同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合理设计配合比,路面便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早期破坏现象,包括断板、磨损等,由此可知,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和其他常规的静载结构混凝土比较,路面水泥混凝土具有相同的技术指标,路面水泥混凝土的一些技术指标是非常严格的。
所以,针对路面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它具有自身的特征,并非所有原材料都能够运用到路面的建设中。
基于此,本文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1.1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
根据建设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以选择出合理的水泥。
对质量高、性能稳定的水泥进行优先选用,如果水泥品种是之前从未使用过的,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调研。
2)集料。
第一,细集料。
针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砂对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要对级配比较好的河砂进行优先选用。
中砂级配应合理,应将其控制在2.5~2.8之间。
由于细沙表面积是比较大的,在相同强度条件下,水泥使用量越多,则裂缝发生率越高,进而会大大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成本,大大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难度。
第二,粗集料。
针对粗集料,应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较少的含泥量和针片状,同时要具有较好的级配。
对于集料来说,级配是一些极为重要的技术指标,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和易性。
所以在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掺配过程中,在使级配要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应对多种掺配方案进行制定,同时对密度、体积较高的方案进行选择。
3)外加剂。
在对水泥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常常需要加入一定的外加剂,以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有效改善。
一般来说,外加剂的加入量应控制在水泥质量的5%以内。
通过对合适的外加剂进行选用,能够对水泥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有效改善,对施工条件进行有效优化,便于水泥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毕业设计论文
混凝土毕业设计论文【篇一:关于混凝土毕业论文】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毕业论《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学院:信息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建筑工程zk331101姓名:张宽学号:7125603010529指导教师:陈红完成日期:2014年3月文摘要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石以及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
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在混凝土内出现微裂缝。
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不规则且不连贯,在荷载或应力作用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贯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即通常所说的裂缝。
开裂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原材料的选取与配合比的选择不当、施工方法和措施有误、建筑物所处的条件影响以及结构不合理等。
混凝土所产生的温度收缩、干燥收缩、不均匀沉降、结构应力集中等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在实际工程中, 往往是各种因素多重作用引起混凝土开裂。
宽度小于或等于0.05mm的裂缝通常对使用无大的危害, 叫做无害裂缝, 而结构物的有害裂缝不仅会降低力学性能和承载力, 而且直接影响结构耐久性, 缩短使用寿命。
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 或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 特别是避免出现有害裂缝。
国内外对裂缝宽度都有相应的规定, 如我国的cces 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允许裂缝宽度就明确规定干湿交替和冻融环境下的一般构件为0.2mm;水中和土中环境下为0.3mm。
混凝土由于各种收缩引起的开裂问题一直是混凝土结构物裂缝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混凝土结构受力裂缝目录摘要 ....................................................................................................... .. i一、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成因 (1)(一)混凝土因自身特性产生裂缝 (3)(二)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4)(三)混凝土结构受力裂缝 (4)(四)施工工艺及流程造成的裂缝 (5)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6)(一)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6)(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6)(三)做好裂缝计算 (6)(四)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6)(五)做好后浇带的施工 (7)三、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7)(一)表面修补法 (7)(二)灌浆、嵌缝封堵法 (7)(三)结构加固法 (7)(四)混凝土置换法 (7)(五)电化学护法 (7)(六)仿生自愈合法 (8)四、结束语 (8)致谢 ....................................................................................................... . (9)参考文献 ....................................................................................................... .. 10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一、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成因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可分为混凝土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两大类。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因其直接 关系到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所以高楼的施工质量成为政府及个人 关心的对象,而关系到其质量的材料当中的“混凝土”成为重要因素。 我作为建筑材料检测员,通过日常检测试验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因 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高自身和与同行交流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了以下论述。
2
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 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 3%,碎石、卵 石中超过 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 与水泥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的增加了需水量。 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 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 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 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订相应的对策措 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 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 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量和集料用 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 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 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防治措施:加大质检抽查力度,控制操作者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 若发现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差,操作者应及时向试验员反馈实际情况, 经试验员现场查找原因、分析情况后采取相应对策,并按试验员的指
4
令调整配合比;现场质检人员也应按规范要求经常检查混凝土的质量 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按要求进行施工。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配合比优化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配合比优化摘要:水泥混凝土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整体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特点。
因此,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这种材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方案,以达到结构的最佳性能。
因此,通过对配合比设计关键细节的深入研究,可以明确施工环节中需要采用的应用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有利于水泥混凝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合比优化1优化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合理的使用材料也可以实现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因为材料本身有自己的特性,而不同的产品规格和特性也不同。
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分析其对材料的特性,要使用经济高效的原材料,配置经济更强,使水泥混凝土处于最佳状态。
1.1水泥材料的选择在我国有很多种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和复合硅酸盐水泥(P.C)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硅酸盐水泥。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具体的实际性能和水泥项目选择的需求类型和模式,以及根据性质和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用量,减少水泥的用量适当,节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甚至影响混凝土的最终性能。
水泥在选用过程中应以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原则为基础,特别是对外加剂的适应性要特别注意。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水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另外,在使用硅酸盐以外的水泥类型时,也需要明确水泥混合料的物质、性能和外加剂的用量,这样在外加剂的配制过程中就可以很好地了解。
1.2外加剂的选择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外加剂的使用非常普遍,其作用也比较明显。
掺合料中的减水剂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也是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决定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对于外加剂的用量,特别是减水剂,首先应该对外加剂的用量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
外加剂中减水剂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发挥其作用,实现控水效果,并且在混凝土中水灰比是固定的情况下,还能有效减少水泥及掺合料的使用量,实现降低水分及胶凝材料,提升混凝土的经济效益。
浅谈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浅谈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近年来。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也在越来越激烈。
因此,如何在建筑市场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发成为每一个施工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
而工程项目的盈利则是企业活动的第一出发点。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中,材料费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以说,抓好了材料管理、控制好材料成本,也就基本上做好了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所以在水泥混凝土的施工上,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优化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
一、配合比经济性优化配合比设计要点,其计算式如下:Fcu,o=fcu,k+1.645σ式中:fcu,o-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的设计强度,MPa;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及进行的重要工作,其直接涉及后续工程进展的顺利与否。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优化主要是从使用材料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方面进行考虑。
具体来说,必须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前提下,主要应从水泥、外加剂、混合材料等着手,还要结合砂石材料的种类、供应情况等进行优化。
1.1 水泥的选用优化。
水泥的选用优化关键在于不同品种水泥的选用,以及是否使用外加剂、混合材料这几个方面。
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构件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环节中应以在实验室试验数据作详细分析、叙述,然后得出最佳的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的水泥。
如据笔者在试验中发现:在水泥品种相同时,即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砂率相同、设计坍落度相同的情况下,区别主要是是否使用外加剂而水泥用量不同。
从比较可以得知两种配合比大多数工作参数基本相同,都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只是不同的配合比造成的造价成本不同而已。
因此,水泥的选用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选用级配好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所以一定要求骨料级配良好,而且最好还是连续级配。
关于水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探讨
关于水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探讨摘要:根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混凝土强度波动原理,进行探讨路面混凝土配制强度取值问题,结合实际工程实例中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关系,研究相互估算两种强度的准确方法。
其内容可供今后类似工程问题参考。
关键词:水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引言:路面是用硬质材料铺筑于路基顶面的层状结构,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行车的速度、安全和运输成本。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养护维修费用小、抗滑性能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行车荷载及使用环境,混凝土路面在工作时主要受到压应力、拉应力和剪应力的作用,因此要求路面混凝土必须具有较高的抗压及抗弯强度,且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磨性。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在设计时,足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必须得到保证,各种合理的物料配比,良好的拌合物和易性。
其中,评价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抗折强度,但先进的,基于抗折强度配合比而建立的设计规范还没有确立。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一定程度上,探讨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配制抗折强度”,以及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相互关系。
1原材料质量控制P.I 水泥和P.O 水泥宜选配用于水泥路面混凝土。
为了工程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宜选择大型的水泥厂家。
结合以往工程的经验,不宜选用复合水泥或者矿渣水泥来配用水泥路面混凝土。
采用山水东岳PO42.5 水泥于某工程中。
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进场时要严格检查,并对各运料车取样,测试水泥细度、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强度,使得水泥的稳定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水泥路面混凝土非常重要的一关是选取集料,最大碎石粒径不宜超过40 mm,其针片状含量要小于12%。
泥块应不含杂质包括腐殖质及植物等,不宜大于压碎指标16%,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磨耗性能。
选用中砂和部分偏粗的细砂属于II区砂。
天然黄中砂选用在该工程中,其砂坚硬、呈圆滑颗粒,具有良好级配。
2 配合比设计及混合料的拌制水泥路面混凝土首先要合理地选取水胶配合比设计。
水泥配合比设计毕业论文
水泥配合比设计毕业论文
研究背景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水泥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为了保障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使用的
质量,科学合理的水泥配合比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因此,本文
旨在探讨水泥配合比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此来提高混凝土工
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水泥配合比设计的理论基础
2. 水泥配合比设计的实际应用
3. 水泥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 案例分析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
深入研究。
在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还需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分析,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预期贡献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意义。
结论
通过对水泥配合比设计的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水泥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比例配置,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2. 水泥配合比设计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反复验证和修正,以不断提高设计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3. 水泥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水泥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其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应用将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提供有力保障。
浅谈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浅谈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水泥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广泛使用是众所周知的,但由于其材料组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离散性,甚至会出现各种反常现象。
以保证混凝土强度为前提,改善混凝土外观质量为目标,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原材料的选择、骨料级配分析、外加剂掺量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解决配合比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成为现代施工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将施工实际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提出合理解决方案,为实现施工过程的规范化,有序化,创建优质工程提供一个理论平台。
关键词:公路工程;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Abstract: the cement concret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s everyone knows, but because of its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the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its decision is a very discrete, even the appearance of various abnorm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as the premise, improve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concrete as the goal, through the concrete mix design, raw material selection, gradation of aggregate analysis, the amount of admixture and other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solve the mix design of easy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for modern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cement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olution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tandardized, orderly, create high-quality project provided a theory platform.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raw material; admixture; mix1 绪论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和集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探讨
大 ,可能 会引 起混 凝 土拌合 物 粘
在 施工 振捣 条件 下 ,拌合 物 过于
于 涩 .混 凝 土 不 能 被 振捣 密实 , 会 影 响到混 凝 土最 终 的耐 久性 。
1 . 2 水 泥 用 量
水灰 比是 混 泥土 配合 比当 中 很 重 要 的 一 个 比 率 。水 灰 比 过
水 泥用 量要 符合 规范 规定 的 用 量 。水泥 浆用 量较 少 时 ,将 会
ZHU Yu
f X i n j i a n g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P l a n n i n g S u r v e y i n g&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 U r u m q i 8 3 0 0 0 0 , C h i n a )
后期 水 化产 物得 不 到可供 扩展 膨
胀 体积 的空 间 .产 生混凝 土膨 胀 裂 纹 .影 响混凝 土 耐久性 。而且
使用 细一 点砂 子 重新 称料 。重新 搅拌 后再 检验 混凝 土 的和 易性一 坍落 度 、保水 性 、粘 聚性 。
1 配合比对混泥土耐久性 的影响
1 . 1 水 灰 比
混凝 土 的粘 聚性 和保 水性很
好 ,配 合 比即可 定 为供检 验强 度 用 的基 准配合 比 ,也 可用 来浇 制 检验 强 度或其 他 性能 指标 用 的试
且 可 能 在 孔 隙 周 围产 生 应 力 集 中 ,使 混凝 土结 构很 容 易发 生损 坏 ,影 响 其 耐 久 性 ;水 灰 比过 小 ,水 泥不 能完 全水 化 ,有相 当
Ab s t r a c t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d u r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p a v e me n t c o n c r e t e , t h e p a p e r p u t t s f o r w a r d mi x t u r e r a t i o a b o u t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c e me n t c o n c r e t e p a v e me n t , wh i c h h a s v i t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n s o l v i n g t h e c o n c r e t e d u r a b i l i t y p r o b l e ms ,r e d u c i n g e a r l y d a ma g e o f c e me n t c o n c r e t e p a v e me n t ,i mp r o v i n g c e me n t c o n c r e t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目录引言 (1)1. 混凝土配合比简介. (2)1.1 选用合适的材料. (3)1.2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4)1.3 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5)1.4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 (5)1.5 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 (10)2.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调整. (10)2.1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前的调整. (11)2.2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后的调整. (11)3.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经济效益及防治措施. (12)4.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致谢 (14)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引言配合比设计是实现预拌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施工配合比是以实验配合比为基础而确定的,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是确定了相应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后,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设计确定。
混凝土配合设计要满足强度结构设计的等级要求,施工的和易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混凝土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已到了跨行业、跨学科、互相渗透的非常广泛的领域。
混凝土只所以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的材料来源比较广泛,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等许多独特的技术性能。
同时,关系到砼质量的材料也已成为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对其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做简要的浅谈。
1. 混凝土配合比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石子及水等构成,混凝土中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需要具体的设计试配等工作才能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用到工程当中去。
1.1 选用合适的材料1.1.1 水泥水泥是决定混凝土成本的主要材料,同时又起到粘结、填充等重要作用,所以水泥的选用格外重要。
水泥的选用主要是考虑到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
水泥的品种繁多。
选择水泥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处的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考虑当地水泥的供应情况作出选择。
其中以硅酸盐系列水泥生产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
1.1.2 粗骨料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人工破碎而形成的石子成为碎石,天然形成的石子称为卵石。
施工中一般采用碎石,粒径4.75 ~37.5mm,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 ,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
对混凝土的实心板,粗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 ,且不得超过40mm。
1.1.3 细骨料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通常称为砂。
施工中一般采用中砂,山砂(45%)+人工砂(55%)。
1.1.4 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1.1.5 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可分为四类: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的外加剂。
如减水剂、引气剂;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如缓凝剂;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
如引气剂;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的外加剂。
如膨胀剂。
1.2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1)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要求的强度等级fce.k 和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
(2)要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足够的坍落度、良好的和易性、可塑性、不易产生离析现象。
(3)要满足工程使用环境及气候条件所要求的抗渗、抗冻、耐腐蚀等性能。
(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尽量节约水泥,合理使用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1.3 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重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以考虑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
(2)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
(3)了解施工工艺,如输送、浇筑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主要是对工作和易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4)了解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
1.4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确定水泥与水、细集料、粗集料等材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灰比表示;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来反映。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首先正确选定原材料品种、检验原材料质量,然后按对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经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经强度复核定出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现场原材料实际情况(如砂、石含水等)修正试验室配合比,得出施工配合比。
1.4.1 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 = fcu.k+1.645 ×б 为使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使混凝土的试配强度f cu,0 高于设计强度等级f cu,k 。
当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要求达到95%时,f cu,0 可采用下式计算:f cu,0 =f cu,k +1.645 σ式中σ 为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如施工单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可按下表取用。
(2)确定水灰比 W/C =αa ·fce/ (fcu.o+ а a ·а b ·fce ) 初步确定水灰比 (W /C ),根据试配强度 f cu,0 按下式计算: 采用碎石时 :W /C =0.46f ce /(f cu,0 。
+0.46?0.07? f ce 。
) 采用卵石时 :W /C =0.48 f ce /(f cu,0+0.48?0.33? f ce 。
) 式中 f ce 为水泥 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 (MPa )。
为了保证混凝土必要的耐久性, 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中规定的最大水 灰比值 , 若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 的最大水灰比值。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注:1). 当采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2). 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3)确定水泥用量Mco=Mwo/(W/C)选取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用水量主要根据所要求的坍落度值及骨料种类、规格来选择。
根据施工条件选用适宜的坍落度;并按表l0-3-3 选定每1 m3混凝土用水量。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C0,根据已选定的每1m3混凝土用水量W0 和得出的水灰比(W/C)值,可求出水泥用量C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得出的水泥用量,还要满足表10-3-6 中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的要求。
需注意,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 /m3。
(4)计算砂率选用合理的砂率值(S p),合理的砂率值主要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黏聚性及保水性等特征来确定。
一般应通过试验找出合理砂率。
如无使用经验,则可按骨料的种类、规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参照规范选用合理砂率值。
(5)确定砂石用量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G0、S o,可用绝对体积法或假定表观密度法求得。
①绝对体积法。
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各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和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空气的体积之总和,则有:式中C0、G0、S0、W0分别为l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石子用量、砂用量、水用量(kg);ρ0、ρ0g、ρ0s、ρw分别为水泥密度、石子表观密度、砂表观密度、水的密度(kg /m3);α 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含气型外加剂时,α 可取为1:S p为砂率(%)。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②假定表观密度法。
根据经验,如果原材料情况比较稳定,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将接近一个固定值,这样就可先假设一个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内ρ0h (kg /m3) ,则有:C0+G0+S0+W0=ρ 0hρ0h 可根据积累的试验资料确定,在无资料时可根据资料的表观密度、粒径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2400kg/m3~2500kg/m3的范围内选取。
通过以上步骤,可将水泥、水、砂和石子用量全部求出,得到初步计算配合比。
1.4.2 基本配合比因为以上求出的各材料用量不一定能够符合实际情况,故必须过试拌调整、直到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检验混凝土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
当试拌调整工作完成后,应测出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表观密度( ρ0h) 。
1.4.3 试验室配合比经过和易性调整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其水灰比值不一定选用恰当、其结果是强度不一定符合要求,所以应检验混凝土的强度。
一般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值,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0.05 ,其用水量应该与基准配合比相同,但砂率可作适当调整。
每个配合比制作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组试件,标准养护28d 试压(在制作混凝土强度试块时,尚需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测定表。
1.4.4 施工配合比(1)测定现场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2)将砂石中含水量扣除,并相应的增加砂石料的称量纸。
1.5 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用水量;(2)调整生产配合比时,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3)砂、石材料应准确计量2.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调整2.1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前的调整(1)依据各企业自身的生产试验、统计数据,来提高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
(2)提高砂率使用单粒级混凝土配料,由于粗集料间的空隙率较大,必须提高砂率,用较多的砂浆来填充粗集料间空隙,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流动性。
(3)提高砂浆稠度。
由于16-35mm单粒级石子,自重较大,容易下沉,必须提高砂浆稠度,以增加对石子的下沉阻力,防止混凝土离析、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