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来度量物体的面积,并能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和体积的概念,对于测量和计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面积的概念与长度、体积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建立起面积的概念。
此外,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转换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能用面积单位度量物体的面积。
2.学会简单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面积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2.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面积的概念,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物模型、卡片、练习题等教学道具。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花园、教室等,引导学生关注面积的概念。
提问:“请大家看看周围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面积的概念,讲解面积单位的由来和转换。
通过实物模型和卡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并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面积计算的练习,如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注意单位转换。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面积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面积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如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3
教
学
过
程
前置测评: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你还记得吗?
1、长度单位有哪些?
毫米(mm)、厘米(cm),
分米(dm)、米(m)、千米(km)
2、面积单位有哪些?
平方厘米(c)
3、让学生测量出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以备巩固练习中用到。
4、今天我们继续新家参观,装修一新的房子真漂亮,可是,豆豆却一直有个问题:这个新房子每个房间到底有多大呢?你们能不能帮助豆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安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
教研组
三年级数学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
材
与
学
情
分
析
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开始,是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图形)面积计算的必要基础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生:将它们重叠,如果重合,说明一样大。如果宽度一样,长度大的就大;如果长度一样,宽度大的就大。
课件演示:将两个图形重叠后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口算乘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p58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算:20×5 30×6 4×70 100×5500×3 1000×6 23×2 12×3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1) 3个十是()? 30是()个十?(2) 300是()个百? 60是()个十?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观察情景图: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学生交流,展示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引导列式:(1)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300×10 60×10(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全班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a.300×10 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b.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师:你怎么口算?3、小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该怎样口算?(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面积》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阅读与理解
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问题:1. 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
我知道了客厅 的长和宽。
地砖是正方形的, 边长是……
问题:下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我这样算:边长是1分米,面积 就是1平方分米。
还可以这样算:边长是10厘 米,面积就是10×10=100 (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自主探究,研究新知
(二)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
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90×6=540(平方米) 540平方米=54000平方分米 54000÷4=13500(块) 答:需要13500块。
三、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3. 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 面积是3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问题: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 1平方米?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1.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15个
16个
27个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2. 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
最小?(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
8平方厘米
最小
10平方厘米
最大
9平方厘米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人教新课标(2104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人教新课标(2104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区分平面图形的面积。
2.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方式解决面积相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直观的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2.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3.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面积的计算过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面积的概念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介绍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3.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面积的概念,并进行判断题练习。
第二课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 讲解:介绍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长×宽,并解释其意义。
3.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并进行应用题练习。
第三课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 讲解:介绍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边长×边长,并解释其意义。
3.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正方形的面积,并进行应用题练习。
第四课时:面积的应用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讲解:介绍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房屋装修、土地测量等。
3. 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数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
数学三班级下第五单元教案数学三班级下第五单元教案5篇每个三班级数学教师都应当让学生学到知识,爱上学习,把握学习的方法,并终身受益。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你知道如何写三班级数学教案?不妨和我们共享一下。
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数学三班级下第五单元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数学三班级下第五单元教案篇1一、教材(一)内容:人教版学校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倍的生疏”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头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
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
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观看、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擅长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爱好,培育他们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教法:依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接受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沟通等教学手段,创设肯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猎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沟通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简洁建立表象。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物游戏》。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除法,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除法意义的理解,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难点: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分物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典型的除法例题,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并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除法的意义、除法计算方法、实际问题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妈妈买了5个苹果,分给小明2个,还剩几个苹果?(2)老师给了8个糖果,分给小华3个,还剩几个糖果?(1)一个篮子里有12个橘子,如果每3个橘子装一袋,可以装几袋?(2)一本故事书有36页,如果每天看4页,需要看几天?答案:1.(1)妈妈买了5个苹果,分给小明2个,还剩3个苹果。
(2)老师给了8个糖果,分给小华3个,还剩5个糖果。
2.(1)一个篮子里有12个橘子,如果每3个橘子装一袋,可以装4袋。
(2)一本故事书有36页,如果每天看4页,需要看9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面积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面积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理解什么是表面积,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什么是表面积。
2. 能够通过计算确定物体的表面积。
3. 能够运用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表面积的概念。
2.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计算器、实物物体等。
2. 学生准备: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使用投影仪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实物物体,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表面。
2.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表面积?请想一想并给出你的答案。
步骤二:讲解1. 解释表面积的概念:表面积是指一个物体所有外部的面积总和。
2. 使用投影仪展示例子,并引导学生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表面积的计算。
步骤三:训练1. 找出教室中的一些物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计这些物体的表面积并进行计算。
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辅助计算。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展示,并解释他们是如何计算表面积的。
步骤四:拓展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计算表面积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某个纸箱的表面积是多少?一块纸可以覆盖多大的表面积?2. 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表面积的重要性。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归纳出本节课的关键点。
课后作业1. 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练题。
2. 思考并记录三个与表面积相关的日常生活问题。
以上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表面积教案的内容。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授课。
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人教版(15篇)
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人教版(15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人教版篇一1、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空间。
改革课堂,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是从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方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来熟悉题目中的信息,所以这种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体验解题的全过程。
本设计遵循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与阅读、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尤其突出了“分析与解答”的过程,引导学生以发言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先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计划表达清楚,再有理有据地解决问题,最后回顾反思。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一次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1、教师准备:ppt课件。
2.学生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校牌。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下列复习题。
(1)5平方米=()平方分米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00平方分米=()平方米(2)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
这片菜地的面积是多少?(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学生独立完成、修改后的交流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复习题,进一步明确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巩固了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巩固和激活,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72页例8。
(1)请学生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1:我知道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
生2:我知道地砖是方形的,边长3厘米。
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2)理解题意。
师: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就是求什么?生1:就问一个长方形客厅的地板能铺多少块瓷砖?生2:就是找出一个长6米,宽3米的大长方形里,可以放多少个边长3米的小正方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教师应当根据肯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奇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学生能全身心肠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掌控小数加减运算进程中需要进位和退位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运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能力教学点】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进程。
教学重点:掌控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控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竖式算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形。
1、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
请你们仔细视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引导学生估算。
师: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要付多少邮费呢?【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进程。
(2)尝试解决问题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进程写下来。
(3)交换算法。
A、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是14元4角.B、1.6元=16角,12.8元=128角,16+128=144角,C、用竖式:1.6+12.814.4【设计意图】先自己摸索,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进程;再交换,体现算法的多样,活跃学生思维。
(4)讨论。
提问:用1.6+12.8竖式运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结:和整数加法一样,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算法,让学生能掌控算法。
2、尝试练习(1)2包的邮费相差多少元?(学生摸索后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换运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5单元线和角(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5单元线和角(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为您呈现这份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5单元《线和角》的教案。
本单元主要围绕线段、射线和角的概念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几何元素的特点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1.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及特点;2. 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3. 线段、射线和角的比较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它们;2. 掌握角的概念,会分类和度量角;3. 能够运用线段、射线和角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射线和线段的区别,角的分类和度量;2.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和角的概念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线段、射线和角,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及特点;3. 角的概念讲解:讲解角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不同类型的线段、射线和角;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讲解线段、射线和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线段、射线和角的性质;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线段射线直线特点:有限长无限长无限长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没有端点应用:测量长度定位方向画图角概念: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度量:用度数表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一条线段、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线段、射线和直线例子;(3)画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2. 答案:(1)线段:教室里的地板砖;射线:太阳光线;直线:黑板边缘;(2)略;(3)锐角:三角板的锐角;直角:墙角的直角;钝角:自行车座的钝角;(4)略。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简便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课件、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胶棒、长方形纸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涂色的游戏,我们把男生分为一组,女生分为一组,请一位男生上来再请一位女生上来,女生给这个图形涂色,男生给这块黑板涂色, 我说开始你们就开始涂,预备开始涂,好停!我宣布女同学获胜,我们看看男同学涂好了吗?男生你服吗?生:不服师:为什么不服?生:因为他的比我的小师:他的什么比你的小?生:他涂的面比我涂的面小.师: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女生涂的面,这是男生涂的的面,男生认为女生涂的面小一些,男生要涂的面大一些,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那这个比赛公平吗?生:不公平师:由于女生涂的面小,男生涂的面大,所以这次比赛成绩无效,我们通过刚才的游戏发现面有大有小,(板书大小)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面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我们的手掌面,大家一起来摸摸自己的手掌面,非常不错。
好,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数学书拿出来,跟着老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数学书的下面,他还有面吗?生:有侧面师:那大家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侧面,非常好,请大家静静的将数学书放好,刚才都是老师带着大家找面摸面,那请你们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还发现哪些面呢?你来说生:桌子的桌面我们大家一起摸一摸,非常不错,请坐。
师:你来说生:讲台面师:你上来摸一摸,感受一下,找的真准确。
师:你来说生:手背面师:大家一起来摸一摸自己的手背面,好请坐,再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生:黑板面师:你上来摸一摸,摸不到的地方老师来帮帮你,黑板的面可真大呀,黑板的面比谁的面大呢?你来说生: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面大,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能像这样比一比别的物体面的大小吗?生:门的面比数学书的面大生:窗户的面比课桌的面大,生:课桌的面,比铅笔盒的面大生:数学书的封面比练习本的封面大师:你们可真聪明,我们发现物体有的面大,有的面小,那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课题)好,请大家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声音真洪亮,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比如我们把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我们一起一边摸一边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和老师一起边摸边说一遍师:我们手掌面的大小叫做手掌面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面积单元导语本单元共包括四个大的知识点: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面积和面积单位该部分知识共包括例1、例2和例3三个例题。
教材通过例1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面积,并感知面积的含义;例2通过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来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例3让学生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并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该部分的知识共包括例4和例5两个例题。
例4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找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例5让学生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该部分的知识共包括例6和例7两个例题。
例6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换算掌握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例7是让学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面积,并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例8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应用。
4.解决问题该部分知识包括例8这一个例题。
例8教学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创设充实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结论,通过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研究过程;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交流、比较和评价,使学生从中学会估测的方法,鼓励估测方法的多样化;联系实际,探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要创设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再发现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面积计算公式,并联系实际,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解释的习惯;加强新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觉到是在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第1课时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1、例2,及第62页的做一做。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纯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老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p ,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络?要让学生分析^p 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详细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一样,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
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一样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5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5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
2.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3.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探究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3. 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学习流程】备注■自主学习: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楼房高15()数学书厚6()课桌面的面积33()课桌长8()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2、教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2分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在黑板四周贴一条彩带,彩带的总长是多少?3、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15分钟能压多大面积的路?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扇窗户,每扇窗户2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合作探究:1、判断。
(1)用14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6厘米。
(3)6公顷=600平方米(4)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5)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6)用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2、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两个同样的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3、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展示交流: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7题。
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
最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第6题:18×12=216(平方分米)答:墙报的面积是216平方分米。
(18+12)×2=60(分米)答:花边总长60分米。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与思考。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第7课时,主要涉及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以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答的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实质,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人数分配问题为例,让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强调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问题情境:以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明确问题所求。
2. 解题步骤:观察、分析、推理、归纳、解答。
3. 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家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有10个,香蕉有5根,请问小明家一共有多少个水果?2. 答案:小明家一共有15个水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
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教材第67页例5.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题目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习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