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养殖珍珠

养殖珍珠

养殖珍珠1.珍珠的养殖过程⑴母蚌的采集和培养:母蚌可从好几米深的海底捕捉。

近年来由于海水污染天然珍珠蚌越来越少,大多数珍珠场采用室内人工育苗,方法来繁殖母蚌。

饲养在大型珍珠场内有组织的进行,母蚌长到3岁时以适合与养殖珍珠。

⑵殖核手术:时间一般选择春夏之交,由殖核技术员用熟练的手法,将珠核插入母蚌的外套膜内。

珠核有两种:一种是淡水贝克制成的圆球形珠核。

直径3~9毫米,放入时需将珠核和外套膜小片一起,放入活母蚌身体的一个切口内。

每个母蚌可植入多大20个3毫米的小珠核。

这种养殖珍珠成为有核珍珠,一般为圆形珠。

另为一种珠核是外套膜小片,直径1.5~2毫米,每个母蚌可植入20~30片,长出的珍珠为无核珍珠,形状有圆形、土豆形、纽扣形、长卵形等。

⑶手术母蚌的护理与养殖:手术后的母蚌必须经过精心护理与养殖。

时间一般选在3~4月,将手术母蚌放在吊篮内并挂在水中再生长三年左右。

每年冬季11~12月份收获,此时品质最好。

2.养殖珍珠的种类⑴有核养殖珍珠:以海水养殖为最多,也有淡水养殖,生长出的珍珠为圆形珠,我国的海南珠最为有名,其他为日本海域。

⑵无核养殖珍珠:以淡水养殖为主,形状为各种形态,但表面褶皱多,产于我国江浙一带。

⑶养殖贝附珍珠:其生产方法是将一拱形的珠母珠核、块滑石或塑料植入珠母贝的壳与外套膜之间。

当拱体被适当厚层的珍珠覆盖后,将它完整的从壳上切下来,将拱体去掉。

此时可用树脂等将中空的珍珠层充填,底部再盖上一片抛光的珠母底座拼合而成。

许多拼合珍珠只有平的或稍凸的底,大小可以为9~17毫米或更大,形态常为心形或水滴形。

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鉴别珍珠的评价1、光泽:珍珠层越厚、光泽越强;2、颜色:玫瑰红、淡玫瑰红、奶白色、黑色等,表面要和谐圆润;3、形状:圆形或浑圆形为最好;4、大小:越大越稀少,也越昂贵;5、瑕疵:表面瑕疵越少越好,可以进行人工优化处理。

珍珠的优化处理与养护1、优化处理⑴剥皮:逐层的去掉珍珠薄层以改善它的形状,颜色或光泽。

养殖珍珠的国家标准

养殖珍珠的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珍珠的定义、分类、质量 因素及其级别、等级指标、检验方法和标识的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殖珍珠的生产、贸易、质量 评价等活动,不适用于经辐照、染色等处理的养 殖珍珠的分级。
对于天然珍珠的分级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 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越光明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黑卡,我希望它就是一张卡
GB/T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16552、 GB/T16553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天然珍珠 pearl
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不经人为因素自 然的分泌物。它们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 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呈同心 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呈珍珠光泽。
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与最大最小直径 平均值之比的百分数。
3.8 大小 size 单粒养殖珍珠的尺寸。
3.9 形状 shape 养殖珍珠的外部形态。
越光明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黑卡,我希望它就是一张卡
3.10 光泽 luster
养殖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 程度。
3.11 瑕疵 blemish
在淡水中蚌类生物体内形成的养殖珍珠。
根据蚌种类别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型: 三角帆蚌淡水养殖珍珠、褶纹冠蚌淡水养殖珍珠
背角无齿蚌淡水养殖珍珠等。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为蚌增添营养 , 使蚌能埋立, 保持生态平
衡。
6防 止 鱼 、 、 . 虾 水蚯 蚓 、 鸭 、 鸭 、 野 家
推荐新项 目 介绍新技术 发展新产业 /— ic rj@1 3c m E mal wzbb .o : 6

口卞 伟
每年 4 6月份为三角帆蚌的最佳繁  ̄ 1 . 供水设备 水管道 。
蓄水池 : 用于 采苗与育苗 的贮水 , 其
供水设备 主要包括抽
进 水一 端略 高 于 出水一 端 ,使 排水 通 畅) ,再用红砖砌 成正方形池若干个 , 然 后用塑料薄膜铺底 , 每池设排水 口一个 , 进水用塑料管 ,管上打孔 ,喷水注入池 中。此方法效果好 , 成本低 , 当前被广泛
胚胎发育 。 当胚胎发育至钩介幼虫时 , 雌 蚌将成 熟的钩 介幼虫排放 到水 体中 , 钩 介幼 虫遇 到 鱼体 便寄 生 在鱼 鳃和 鱼 鳍 上, 变态完毕形成仔蚌 , 从鱼体上脱落下
来, 落入 泥底中营独立的埋栖
生活 。

1 生鱼 的选择 与培育 寄 生鱼的 寄 合适与否 ,直接影响钩介幼 虫的附着效
采苗 。
5080 0 ̄0 时捞 出饲 养。否则 , 着过 多 , 附 就会造成寄主的死亡。 ③脱苗( 稚蚌从鱼
体脱离 )将附寄着钩介幼虫的寄主鱼放 。
人育苗池饲养 ,一般每平方米水体放 寄 主鱼 2 公斤 3 0尾左右。 每个育苗池要放
多大 , 多深 , 泥有 逐渐施加 。作用主要是
主要是防 风 、 雨 、 避 避寒 、 阳 、 遮 保温 , 使
察。 用开壳器撑开 河蚌 , 加塞固定到一定
的宽度 ,先观 察孕 育鳃 瓣的颜 色与丰 满
度 , 育鳃瓣呈丰满厚实的状态 , 色 如孕 颜

珍珠养殖技术

珍珠养殖技术

珍珠养殖技术珍珠是一种受到广泛喜爱和重视的宝石,具有珍贵的商业价值和美丽的外观。

珍珠的产出主要通过养殖来实现,而珍珠养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珍珠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珍珠养殖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在产业中的应用。

一、珍珠养殖技术原理珍珠养殖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刺激贝类生物组织产生珍珠,进而获得珍珠的过程。

它基于珍珠形成的自然原理,通过引入外刺激因素来模拟贝类体内珍珠形成的过程。

珍珠养殖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贝类植入核心:养殖人员会在贝类体内植入核心物质,如小石头或贝壳碎片。

这是刺激贝类产生反应的关键步骤,因为贝类会将核心物质视为异物,开始分泌珍珠膜。

2. 珍珠膜分泌:贝类在感知到核心物质后,开始分泌珍珠膜覆盖核心物质,形成初级的珍珠。

3. 珍珠层逐渐形成:养殖过程中,珍珠膜会逐渐产生更多的珍珠质,形成珍珠的多层结构。

4. 养护和收获:在珍珠形成的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养护和维护贝类,确保贝类的生长环境良好。

当珍珠达到一定大小后,可以进行收获和加工。

二、珍珠养殖技术方法珍珠养殖技术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和盒养殖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珍珠养殖技术方法:1. 淡水珍珠养殖:淡水珍珠养殖是在淡水环境下进行的一种养殖方法。

常见的淡水珍珠养殖动物包括蚌类和珠蟹等,其特点是养殖周期短,操作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2. 海水珍珠养殖:海水珍珠养殖是指在海水环境下进行的养殖方法。

养殖动物主要包括牡蛎和扇贝等,此方法适用于产出高质量的珍珠,但相比淡水养殖,成本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3. 盒养殖:盒养殖是一种将贝类放置在密封的贝盒中进行养殖的方法。

养殖人员会在盒子中放入适量的贝类和核心物质,然后将贝盒放置在养殖基地的合适位置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和资源有限的养殖场,便于管理和控制。

三、珍珠养殖技术的应用珍珠养殖技术不仅在珍珠产业中广泛应用,也促进了珍珠贸易的发展。

以下是珍珠养殖技术在产业中的几个应用方面:1. 珍珠质量提升:通过养殖技术,珍珠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升。

淡水珍珠养殖—河蚌育珠的工艺和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河蚌育珠的工艺和技术

由于对珍珠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育珠蚌养殖周期需长达4-5年,生产管理与一般水产养殖项目有显著不同。

1、水域选择应选择常年有水源保证,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质较肥沃,水面水生高等植物,底质淤泥较少,水学2米左右的水域。

如果有微流水,面积从不到1公顷到十几公顷均可。

如果常年没有微流水,人工修筑的水面一般以3-5公顷为宜。

从水域类型上看,山塘、小水库如果水位起伏不大也可选作育珠场。

水质肥的外荡、湖泊和大中型水库年龄较长的湖湾、库汊也可养殖珠蚌。

总之,只要饵料生物丰富,具有一定水流或风流运动的内陆水体,都可作养蚌育珠场所。

水体钙的含量要求在每毫升水体50毫克碳酸钙以上,水的酸碱度以中性稍偏碱性为好(pH 为6.8-8.5)。

育珠蚌养殖场的水温,年平均达17-20℃,表层水的日最高水温不超过38℃,最低不小于2℃, 最适水温在23-30℃。

育珠水域一般要选择向阳、通风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热的传导和水温的恒定。

2、吊养方式把育珠蚌放在水体浮游生物量较高的水层中养殖,就是为使珠蚌有充足的饵料和溶氧。

所以固定吊养的措施总是在不断改进,但浮子、绳索是最基本的。

改变最多的就是放置珠蚌的器具,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网袋和网夹。

放养前,必须在水域中选择两岸相对较近的岸边,用毛竹或树桩做成固定的撑架或直接在两岸边打桩。

然后每间隔1-2米沿水面拉上绳子,在每条聚乙烯绳上间隔一定距离系上浮子。

浮子是为了吊养的育珠蚌能均衡悬浮于水层之中,有一定浮力的塑料浮球、塑料空瓶等均可用作浮子。

网袋和网夹一般由聚乙烯做成。

圆形网袋中撑一个由竹篾做成的弹性圈,以保证网袋固定的形状。

网袋放养育珠蚌,每袋只能放1-2个。

我们在肥育手术暂养蚌时也采用这一网袋法,每袋放养5个幼蚌。

因此,用竹圈网袋放2只珠蚌,出水孔分别向外,腹缘朝下的吊养方式较好。

网夹呈长条形,网孔较大,水流畅通,但蚌壳易被网线卡进造成凹陷、甚至伤及外套膜。

每个网夹宜放3-4只珠蚌。

除了在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多数时间是吊养在0.4米以内捕层水中。

定向培育高品质大型淡水有核珍珠技术

定向培育高品质大型淡水有核珍珠技术

定向培育高品质大型淡水有核珍珠技术2008年7月30日科技成果登记表成果名称定向培育高品质大型淡水有核珍珠技术成果登记号 08006049 知识产权其它完成单位序号单位名称通讯地址1 浙江东方神州珍珠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诸暨山下湖珍珠工业园2 浙江东方神州珍珠集团有限公司诸暨山下湖珍珠工业园区3 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诸暨山下湖珍珠工业园区4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浙大路38号5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婺州街1188号完成人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对成果的贡献1 张高亮浙江东方神州珍珠集团有限公司总体设计及试制2 张根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总体设计及试制3 何晓岚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应用试验4 邵庆均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应用试验5 詹伟建浙江东方神州珍珠集团有限公司应用试验6 张康浙江东方神州珍珠集团有限公司应用试验7 邱咸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应用试验8 汪婷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试验及资料9 朱岳媛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试验及资料10 何锡龙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试验及资料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本项目针对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品品质较低、结构单一、价位不高、无法与海水珍珠及国外珍珠竞争的现实,通过自主创新,开创了"超细贝壳粉制作珠核、核表面药物覆膜、手术伤口粘合和创伤修复、手术后康复和珍珠囊辅助成型"等新技术,并通过采用专用养蚌笼养殖和水体环境条件改良等技术手段,以加速有核珍珠生长;采用蚌病群体控制技术提高养殖环节的成活率。

项目研发出品质高、外型好、直径大、正品率高和外形可控率高的"大颗粒正圆淡水有核珍珠"、"奥运中国印"等定向培育产品,成功地创建了整套高品质大型淡水有核珍珠定向培育新技术,提升了淡水珍珠的核心竞争力,为加快中国淡水有核珍珠产业化进程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6年以来,公司在浙江、江西、湖南等地自有养殖基地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现已建立了5670余亩大颗粒正圆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基地,珍珠奥运产品养殖基地850余亩。

珍珠怎么养殖

珍珠怎么养殖

珍珠怎么养殖引言珍珠作为一种珍贵的宝石,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

许多人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珍珠,并且尝试养殖珍珠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珍珠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养殖珍珠。

珍珠养殖方式1.淡水珍珠养殖2.海水珍珠养殖淡水珍珠养殖淡水珍珠养殖是指在淡水环境中培育珍珠。

下面是淡水珍珠养殖的步骤:1.挑选贝类:选择适合淡水珍珠养殖的贝类,例如马齿蚌、水蚬等。

2.制造珍珠核:将贝类选择的贝壳中制作珍珠核,珍珠核的制作可以使用人工或自然方式。

3.培育贝类:将制作好的珍珠核植入贝类的体内,让贝类通过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4.养殖过程:在贝类生活的环境中维持适宜的水质和温度,同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氧气。

5.采收珍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珍珠成熟后可以进行采收。

海水珍珠养殖海水珍珠养殖是指在海水环境中培育珍珠。

下面是海水珍珠养殖的步骤:1.挑选贝类:选择适合海水珍珠养殖的贝类,例如牡蛎、翡翠贝等。

2.制造珍珠核:将贝类选择的贝壳中制作珍珠核,珍珠核的制作可以使用人工或自然方式。

3.培育贝类:将制作好的珍珠核植入贝类的体内,让贝类通过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4.海水养殖环境:在合适的海水环境中培育贝类,注意维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的温度。

5.珍珠产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珍珠成熟后可以进行采收。

养殖注意事项1.水质要求:无论是淡水珍珠养殖还是海水珍珠养殖,保持水质的稳定和清洁非常重要。

2.温度控制:贝类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养殖贝类的特性来控制水温。

3.饲料供给:为保障贝类的健康生长,必须提供适量和适时的饲料,饲料的选择和给予要根据养殖贝类的食性来决定。

4.疾病防治:贝类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需要定期检查和预防。

结论珍珠养殖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不论是淡水珍珠养殖还是海水珍珠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都需要注意水质、温度、饲料和疾病的控制。

希望本文介绍的珍珠养殖知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珍珠养殖。

淡水有核养殖珍珠分级

淡水有核养殖珍珠分级

淡水有核养殖珍珠分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淡水有核养殖珍珠的术语和定义、品质要素及分级、检验方法、分级报告和标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有核养殖珍珠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不适用于经辐照、染色等方法处理的有核养殖珍珠及淡水附壳造型珍珠。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均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GB/T 18781 珍珠分级GB/T 23886 珍珠珠层厚度测定方法光学相干层析法3术语和定义GB/T 16552、GB/T 16553、GB/T 1878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淡水育珠蚌pearly freshwater mussels培育淡水有核(无核)养殖珍珠的蚌类总称。

注1:我国淡水育珠蚌的主要品种为,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池蝶蚌及背角无齿蚌等蚌种,广泛分布在江河、湖泊、池塘及沟渠等水域中。

注2: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 俗称河蚌。

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帆蚌属, 主要分布在我国江南各省的淡水域中,为淡水有核(无核)养殖珍珠的优质育珠蚌。

3.2淡水养殖珍珠freshwater cultured pearl在淡水育珠蚌体内,经人为因素干预(植核、植片)形成的珍珠。

珍珠层主要由文石、有机质(主要为蛋白质) 组成,并发育同心层状或同心放射状生长结构。

注:根据有无珠核进一步分为有核养殖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

3.2.1淡水无核养殖珍珠freshwater seedless cultured pearl人为将淡水珠蚌的外套膜细胞小片植入淡水育珠蚌体内(中央膜内),由其后形成的珍珠囊外表皮分泌珍珠质和有机质覆盖在珠核上层复一层形成珍珠。

3.2.2淡水有核养殖珍珠freshwater nuclear cultured pearl人为将一定规格的珠核和外套膜细胞小片植入淡水育珠蚌体内(外套膜内或内脏团内),由其后形成的珍珠囊外表皮分泌珍珠质和有机质覆盖在珠核上层复一层形成珍珠。

珍珠养殖与防治技术

珍珠养殖与防治技术

珍珠养殖与防治技术
4、合理施肥:为育珠蚌提供足够的饵料,从而增强蚌的
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加注新水以补充微量元素和溶氧, 或能创造微流水条件者最好。实践证明:在三角帆蚌养殖 池中,每天冲水3—4小时,可增强其生理功能,提高手术 蚌的成活率。
5、控制好养殖密度:每亩控制在1000—1500只,如水质
较肥,水体交换量大,养鱼产量较低时,放养量可适当提 高,每年刷蚌两次,刷蚌后随即药浴,严禁5—10月翻动或 搬珠蚌。
珍珠养殖与防治技术
(2)使用药物清塘消毒,清除敌害是预防疾病的重要。 措施之一,有生石灰、漂白粉等是目前使用较普遍、效果 又较好的清塘药物。夏秋季水温较高,水中的细菌和敌害 等繁殖快,因此,每月应用生石灰清消育珠塘二次,每亩 用量15—25公斤水,兑水泼洒育珠塘周围;或用草包装石 灰吊于船尾的水中,石灰随船划动的水流慢慢扩散于塘中, 这可杀死塘中的部分昆虫、青泥苔和各种蚌病病原体,以 及一些根浅茎软的水草。用生石灰消育珠塘预防蚌病外, 还有澄清塘水,使塘泥无机化、调节水的酸碱度和增加钙 盐等好处。
时病害亦大大减少,提高了育珠蚌的成活率。
珍珠养殖与防治技术
2、过滤水源:引入育珠塘的水,30—40目的聚乙烯夏花布或大
谷箩等密网过滤出虾、鳝等敌害,防止其入塘,大量繁殖,侵害 珠蚌。幼蚌培育池不可放养草、青、鳊和鲤等鱼类。此外,还需 严防甲鱼、鲫鱼、螃蟹等入侵鱼池伤害幼蚌。
3、避免手术伤口的感染:接种后往往有部分手术蚌因伤口感染
6、除掉病蚌:发现病蚌及时转移,并用3%有食盐水浸
泡20分钟,或用0.0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其杀死病 蚌体中的病原体的效果与石灰相同。发现死蚌要及时清除, 以防死蚌尸体腐烂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并避免病菌传染到 其他蚌体上致病。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是指在淡水环境下利用特定的技术手段人工培
育珍珠的过程。

与海水珍珠相比,淡水珍珠生长周期较短,价格也相
对较低,因此淡水珍珠成为了国内外广泛重视的一种重要产品。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一般分为四个步骤:接种、养殖、收获和处理。

第一步是接种。

接种是淡水珍珠养殖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控制
珍珠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挑选出珍珠质量好、肉叶极佳的贝
壳作为种贝,然后取出其肉质,留下一小段肉叶,再将和糊包住1-2
粒麻子或小米,然后用尼龙网袋绑好,再将它放入一个淡水贝壳中,
接种淡水珍珠的种子。

第二步是养殖。

在种子加入贝壳后,需要将其放入淡水培养箱中,等待珍珠的生长发育。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对水质控制、温度调节、可见光照射等方面进行管理,以保证珍珠的健康生长。

第三步是收获。

当淡水珍珠生长至一定大小时,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这一步需要仔细观察珍珠的颜色、光泽度和表面纹路等指标来判
断珍珠的成熟度和质量,然后用特定的工具将珍珠取出。

第四步是处理。

处理是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的最后一步,它包括清洗、打磨、钻孔等环节。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使珍珠的表面更加光滑
漂亮,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不仅需
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还要对生态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开展淡
水珍珠养殖业务时,需要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与
健康。

淡水珍珠蚌繁育和养殖技术要点

淡水珍珠蚌繁育和养殖技术要点

淡水珍珠蚌繁育和养殖技术要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淡水珍珠养殖的国家和淡水珍珠生产出口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淡水珍珠养殖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淡水珍珠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5%。

淡水珍珠养殖产业效益排在淡水养殖品种前列,且一、二、三产业融合度高。

因为珍珠蚌的滤食习性,珍珠养殖对水体也有一定净化作用。

下面对淡水珍珠蚌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借鉴。

一、蚌苗繁育1亲蚌选择优先选择已经审定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康乐蚌、三角帆蚌“申紫1号”、褶纹冠蚌、池蝶蚌等,并且要求亲蚌3龄以上,体质健康,喷水有力,也可根据蚌的外观挑选,大蚌产大珠,胖蚌产胖珠,彩蚌产彩珠,有条件的还可以选用优秀的自培品系。

2优质苗种培育2.1亲蚌培育培育方法有池塘直接培育和温室大棚培育两种,其中温室大棚适合早繁苗种,必须在上年度11月前建成。

亲蚌选择3龄以上,体重250-500克,体长12-18厘米,体质健壮,完整无伤,壳色发亮,珍珠层美丽,生长线稀疏,闭壳敏捷,喷水有力。

亲蚌的雌雄鉴别方法:(1)看性腺部位:采用注射器,吸取性腺部位,组织液带有黄色颗粒为雌蚌,呈白色粘液为雄蚌;(2)看鳃:雌雄蚌鳃瓣上的鳃丝排列密度、沟纹、颜色、透明程度等都差异明显,通常雌蚌鳃丝密度是雄蚌鳃丝密度的2-3倍,雄蚌鳃瓣沟纹明显、淡黄色、透明状,雌蚌鳃瓣沟纹不明显、淡褐色、不透明。

繁育阶段可适当提高雌雄蚌比例至4: 1,之后采用亲本吊养的方式提高受精率。

吊养时应注意,在流水环境下雄性亲蚌宜养殖在雌蚌的上流方位,而在静水中培育亲蚌时,要集中养殖在同一水位深度。

2.2育苗准备工作首先要进行黄颡鱼的暂养和强化培育工作,因为黄颡鱼是钩介幼虫的优良寄主,钩介虫变态为仔蚌后再脱离寄主鱼,黄颡鱼的质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因此采苗鱼要选择鱼体健壮,性情温和,鳍条完整,鳍、鳃宽大的,之后准备好育苗设施,提前搭建各种生产车间,做好清洗消毒工作,进行预运转。

养殖淡水珍珠贝的方法和技巧

养殖淡水珍珠贝的方法和技巧

养殖淡水珍珠贝的方法和技巧珍珠贝是一种宝贵的珍贵贝类,具有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养殖淡水珍珠贝是一项具有潜力的企业,但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珍珠,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养殖淡水珍珠贝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养殖者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选址和水质管理养殖淡水珍珠贝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理想的场地应该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和良好的水质条件。

淡水珍珠贝喜欢水温适中、清澈且富含营养物质的水环境。

因此,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

保持水体清洁和富含氧气对于珍珠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二、种苗选取和投放在开始养殖淡水珍珠贝之前,需要选取高质量的种苗。

选取种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健康的珍珠贝,外壳无裂纹,活动力强;其次,选择适宜大小的珍珠贝,避免太小或太大的种苗,以免影响后期的生长质量;最后,确保种苗来源可靠,来自良好的养殖基地或养殖场。

投放种苗时,应注意控制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造成竞争和损害。

同时,要确保珍珠贝适应新环境,可以在投放时逐步调节温度和光照。

三、饲料管理和营养供给淡水珍珠贝以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主要饲料来源。

养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饲料,并合理投喂。

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食或不足喂食。

此外,养殖淡水珍珠贝还需注意供给适量的矿质物质,如钙、磷等,以促进珍珠贝壳的形成和生长。

四、疾病防治和养殖环境的维护养殖淡水珍珠贝时,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养殖设施,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定期更换水质,避免积水和病菌滋生。

对于常见的疾病,如细菌感染和寄生虫,养殖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但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频次,避免对珍珠贝产生不良影响。

五、定期观察和成长管理养殖淡水珍珠贝需要注意定期观察和记录珍珠贝的生长情况。

可以通过测量壳长、壳宽等指标,评估珍珠贝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

对于生长迅速且有潜力的珍珠贝,可以适当调节养殖密度,以提高养殖效益。

珍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珍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珍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珍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珍珠的品质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珍珠的养殖方法包括种贝选择、水质管理和人工孕育等,并提供注意事项如病虫害防治、影响因素控制和收获时机把握等。

对于想了解珍珠养殖的人士,本文将是一份有价值的指南。

正文:珍珠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其在饰品制作和艺术品中的重要性无法低估。

虽然天然珍珠很罕见,但通过人工养殖,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珍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珍珠养殖的关键知识。

养殖方法:1. 种贝选择:珍珠的养殖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种贝。

一般来说,优质的种贝体型完整、壳面平整、肌肉健康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而品种方面,淡水珍珠可以选择淡水贝、珍珠贝、锦鲤贝等;海水珍珠则以蛤蜊、扇贝为主。

2.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保证珍珠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水质应清澈无污染,如有必要要进行过滤和消毒。

其次,要合理调节水质的温度、盐度和酸碱度,确保贝类能够适应生长。

此外,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3. 人工孕育:人工孕育是珍珠养殖中的重要步骤。

它包括两种常用的方法:核心孕育和雕刻孕育。

核心孕育是将人工制作的核心植入贝体内,然后使贝体封闭分泌珍珠层;雕刻孕育是将珠核通过雕刻操作直接植入贝体内。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应根据贝类品种和市场需求。

注意事项:1. 病虫害防治:养殖过程中,珍珠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贝类细菌性病、寄生虫等。

为了避免损失,养殖者要定期对贝类进行检查和防治,可采用环境调节、物理杀虫和药物预防等方法。

2. 影响因素控制:珍珠的品质和产量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水质、温度、养殖时间等。

因此,养殖者要时刻注意这些因素的控制和调整,确保珍珠能够良好生长并达到预期效果。

3. 收获时机把握:珍珠的收获时机是关键,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对品质造成影响。

在核心孕育中,通常应在核创作后2-3年进行收获;而在雕刻孕育中,则可根据需求和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收获时间。

优质紫色淡水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

优质紫色淡水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
珍珠 。
定器 ,右手 持创 口刀 ,在斧足长一半处开 口,平直 向
上海 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 学院 殷
白志毅
邮编

左 插入 5 ~6 厘米 至斧足 和 内脏 团结合 处 ,抽 出创 口 刀,右手换持送核针 ,乐
2 O 1 3 0 6
第 一次 插核 的创 口位 置用 环形 取核针 找 到珍 珠 的位
置 ,在 原创 口处的下方重新开 口,平 直 向左通到珍珠
的边缘 ,用环 形取核针 缓慢取 出珍珠 。右手换成凹型
育指标进行 群体选 育培育而来的 。利用开壳器轻轻张
开两壳 ,选择近后 闭壳肌 处及腹 缘中部的外套膜均为 紫 色 一龄 三 角 帆 蚌作 为供 片蚌 ,供 片 蚌 壳长 为 8 ~ 1 0 厘米 ,喷水有 力 ,无伤 无病 。另外 ,由于育 珠蚌 的壳宽系数对 于珍 珠的圆度影响较大 ,因此优选壳宽 系数 高 、体 重大 、壳长 为 1 3 ~1 5 厘 米 的二龄三 角帆 蚌 作为育珠 蚌 ,育 珠蚌应体 质健壮 、腹缘整齐 宽厚 、

小片的珠核植入到 内脏 团,用弯头针按住珠核拔 出送 核针 ,再用弯头针抚平伤 口,滴加适量 的金霉素消毒
液 。最后 ,拔掉 u 形塞把蚌放入流水小池 中暂养 。

插核手术时 间和要求

般 以每 年 3 —6月和 9 —1 1 月最为合 适 。搭建
插核车 间,其 由手术操作 台和流水暂养池 组成 ,所有 育珠蚌事先从 吊养外荡 中取上来 ,初步清洗放 入术前 暂养池 中暂养 ,手术操作 台每天 消毒一次并尽量保持 清洁 ,减少对育珠蚌 的感染 ,插核手术 完成后将 育珠 蚌放在植核工人身后 的术后流水 小池 内,每一个小时 将完成插核手术 的三家帆蚌放 回到养殖外 荡中加强培 育 。所有珠核事先丢弃不 能利用 的废核 ,完整 的珠 核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我国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水库星罗棋布,可育珠水面非常广。

河蚌种类较多,分布广泛,资源十分丰富。

再者珍珠的制片移插,它是一项精细的手工操作技术,即不能用电脑控制,也不能行机械操作,所以,特别适应我国劳动力多的现实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采捕与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

到80年代中期,我国珍珠产量便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珍珠输出量最大的国家。

1 我国淡水育珠业的发展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大体可分为研究试验、技术改革和技术改进成熟3个阶段。

1.1 研究试验阶段珍珠的人工培育技术,是人们在采捕天然珍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

1958年广东水产学校(现湛江水产学院)试验成功。

1962年在熊大仁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无核珍珠养殖与彩色珍珠形成与小片位置的关系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1964年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淡水珍珠的养殖,并形成了规模生产,产量不断上升,尤其是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发展较快。

1972年我国开始出口淡水珍珠,1979年出口淡水珍珠达11吨,创汇1800万美元。

在此期间,我国育珠蚌的主要来源是*在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人工采捕天然蚌。

育珠蚌主要以褶纹冠蚌为主,三角帆蚌还未摆到首要位置,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等育珠还在探索中。

制插片技术,养殖水平还比较低。

采捕的天然蚌个体一般都在12——18厘米,年龄2——5龄,制片方法多采用削膜,片厚而大,每只蚌插片数也较多;养殖多为池塘,采取鱼蚌混养,并以鱼为主,养殖密度大;手术蚌吊养在固定的绳或架上,蚌不能随水升降。

珍珠产量低质量差,但当时珠价好。

1.2 技术改革发展阶段到70年代末以后,我国育珠技术有了突破和进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河蚌人工繁殖成功:1978年前,我国的育珠是采捕天然水域中的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天然河蚌源已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此,7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河蚌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并获得突破,这为淡水育珠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加快珍珠养殖与提高珍珠质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2)确立了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在育珠中的地位:我国淡水育珠蚌有十几种,经反复育珠试验,从产珠的光泽、颜色、洁度、形状、大小、产量以及手术操作方便程度等多因素考虑,确认帆蚌与褶纹冠蚌为我国淡水育珠的最佳蚌种。

鱼塘珍珠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鱼塘珍珠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鱼塘珍珠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珍珠的日益追求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珍珠养殖已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产业。

鱼塘珍珠养殖作为一种创新的养殖模式,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投资回报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

二、目标与规模1.项目目标:通过有序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殖技术,实现珍珠养殖的规模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

2.项目规模:初期计划在一个鱼塘内养殖1000只珍珠贝,第一年预计养殖珍珠500颗,第二年逐步扩大规模至3000只珍珠贝,预计产量1000颗。

三、项目实施步骤1.选址与场地准备(1)选择水质清澈、水流适中、水体深度符合珍珠养殖要求的鱼塘。

(2)确保鱼塘周边环境无污染源,土地条件适合建设养殖设施。

(3)清理鱼塘底泥,排除异物,保证鱼塘底部平整。

2.珍珠贝选购与养殖(1)从正规渔业科研机构或养殖基地购买健康活泼的珍珠贝,确保品种纯正。

(2)根据珍珠贝的生长情况和饵料需求,合理投喂饵料,定期检测水质并做好饵料的质量控制。

(3)定期清理珍珠贝贝壳表面的杂质,防止生物附着或损坏。

3.珍珠采收与加工(1)珍珠采收:根据珍珠贝生长周期,合理选择采收时间。

采用无创伤的采收方法,避免对珍珠贝和珍珠的损伤。

(2)珍珠初加工:采用专业设备对采收到的珍珠进行初加工,清洗去膜等工序。

(3)珍珠终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对初加工后的珍珠进行鉴定、分类和制作成珠宝饰品。

4.市场推广与销售(1)建立珍珠产品的品牌形象,通过宣传推广、参加行业展会等方式提高产品知名度。

(2)与珠宝商、首饰品牌合作,扩大销售渠道。

(3)发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推广和销售。

四、投资与收益分析1.投资估算:包括选址与场地准备、珍珠贝购买、养殖饲料、设备购置、加工设施建设等费用,初期总投资约为xxx万元。

2.收益分析:以每颗珍珠X元的市场价格计算,第一年养殖500颗珍珠,总收益约为50万,第二年养殖1000颗珍珠,总收益约为100万。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三)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管养技术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三)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管养技术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三)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管养技术张元培
【期刊名称】《当代水产》
【年(卷),期】2004(029)005
【摘要】@@ 1育珠水体选择rn育珠水体最少要2 000 m2以上,有微流水,水深2m以上,水太浅,育珠蚌易受底层硫化氢、氨和甲烷等有毒物质的影响.在珍珠生长旺期的5~10月,最好创造缓流条件.
【总页数】1页(P18)
【作者】张元培
【作者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
【相关文献】
1.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二)淡水有核珍珠插植方法 [J], 张元培
2.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四)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病害防治 [J], 张元培
3.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五)淡水有核珍珠的采收和质量检测 [J], 张元培
4.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 [J], 闻德辉;漆向贤;左地典
5.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一) [J], 张元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规范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条件 (1)
5亲蚌培育与人工繁殖 (2)
5.1 亲蚌选择与培育 (2)
5.2采苗 (2)
6 稚蚌培育 (2)
7 手术作业 (2)
7.1植核时间 (2)
7.2手术蚌规格 (2)
7.3制核 (2)
7.4植核 (2)
7.5注意事项 (3)
8 饲养管理 (3)
8.1水体消毒 (3)
8.2吊养方式 (3)
8.3育珠蚌暂养 (3)
8.4吊养密度 (3)
8.5吊养深度 (3)
8.6蚌鱼混养 (3)
8.7投饵施肥 (3)
8.8调节水质 (4)
8.9注意事项 (4)
9 病害防治 (4)
9.1预防 (4)
9.2常见病防治方法 (4)
前言
为规范我省淡水有核珍珠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德市鼎城区畜牧水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寅初、杨立平、丁时斌、郑敬前、尤建国、高业照、曾立君、陈正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的术语和定义、亲蚌培育与环境条件、人工繁殖、稚蚌培育、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淡水有核珍珠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应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1008—1994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DB43/T279-2006三角帆蚌养殖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述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亲蚌
用来繁殖稚蚌的河蚌。

3.2宿主
供钩介蚴虫寄生、发育的生物体。

3.3钩介蚴虫
受精卵在雌蚌的外鳃上发育,成熟后排入到水体中,依靠鞭毛的摆动和双壳的启闭运动在水中游动,遇到宿主(鱼类)便寄生在其鳍或鳃上进行变态生活的河蚌幼体。

3.4外套膜
贴在左右贝壳的珍珠层上,左右各一片,其边缘与贝壳壳缘相接,背部与内脏团相连接,由外表皮、内表皮和结缔组织三层构成,是培育珍珠的主要器官。

3.5珠核
主要用河蚌的贝壳加工而成的用作培育有核珍珠的材料。

3.6手术蚌
用来制作细胞小片的幼蚌。

3.7育珠蚌
用来植核的幼蚌或成蚌。

对养殖珍珠的幼蚌或成蚌进行植核的手术操作过程。

4 环境条件
4.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水量充足。

养殖水体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的规定。

4.2水质清新,溶解氧在5mg/L以上。

4.3 底质以壤土、沙壤土为宜,底泥厚20cm~30cm。

4.4 水体的PH值的适宜范围7.0~8.5,最适宜的PH值为7.5~8.5。

4.5 进、排水方便。

4.6 养珠水面宜在667m2以上,水深1.5m~2.2m为宜。

5 亲蚌培育与人工繁殖
5.1亲蚌选择与培育
亲蚌选择与培育应符合DB43/T279-2006的规定。

5.2采苗
5.2.1采苗季节
钩介蚴虫最适采苗季节是每年的4月上旬~5月上旬。

5.2.2钩介蚴虫成熟度的鉴别方法
5.2.2.1肉眼鉴别
从雌亲蚌的外鳃上观察,成熟的钩介蚴虫颜色显红褐色或紫黑色,鳃瓣丰满厚实。

5.2.2.2针刺鉴别
用解剖针,穿刺孕育亲蚌鳃瓣的中段部位,能随针尖带出一条连续的珠丝,表明该蚌的钩介蚴虫已经成熟,可用于采苗。

5.2.2.3镜检鉴别
从雌蚌的孕育鳃瓣上,用解剖针挑出少许钩介蚴虫,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成熟的钩介蚴虫能启闭幼虫壳,在视野中观察,有80%左右的钩介蚴虫能启闭双壳活动自如者,可视为雌蚌成熟,能用于采苗。

6 稚蚌培育
稚蚌培育应符合DB43/T279-2006的规定。

7 手术作业
7.1植核时间
每年9月~11月和竖年3月~4月为最佳手术时间,水温15℃~28℃。

7.2手术蚌规格
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长度在10cm以上,体形好的幼蚌或成蚌作手术蚌。

7.3制核
7.3.1贝壳要求
以新鲜贝壳为佳,贝壳厚度在3mm以上,壳的比重接近珍珠的比重,壳质洁白。

7.3.2珠核制备
用符合制核要求的贝壳,经机械加工成珠核。

工艺流程一般为切割、研磨、抛光三个步骤。

珠核要求圆滑、光洁、纯白。

7.4.1小片制备
培育有核珠的小片通常采用撕片法制作,大小为珠核的1/3。

7.4.2上保养液
一般用庆大霉素加葡萄糖酸钙配制而成的保养液,其配方为:庆大霉素10万单位,葡萄糖酸钙5ml、NaHCO30.02g、0.38%生理盐水100ml。

其用法是用吸管吸取上述配方配成的保养液,滴在盛放在载玻片上的细胞小片上。

7.4.3植核位置
带小片的珠核应植于内表皮与结缔组织之间的外套膜中。

最佳的植核部位在育珠蚌外套膜的中后部。

7.4.4植核数量
每只蚌应控制在28粒~32粒范围内。

7.4.5排列方式
珠核的排列方式一般为横向排列,左右两瓣每瓣分四行排列,即5~4~3~2或5~4~4~3(2)。

7.5注意事项
7.5.1制片后小片放置时间不应超过3min。

7.5.2植片时间不应超过3min。

7.5.3送片时起膜要浅,不露尾,并整圆。

8 饲养管理
8.1水体消毒
按SC/T1008-1994的规定执行。

8.2吊养方式
一般采用笼养法,即用竹编网笼,底部衬塑料薄膜,规格42cm×42cm×12cm,用塑料瓶作浮子,用纤维绳悬挂,两端用竹桩或木桩固定,浮于水面。

8.3育珠蚌暂养
刚手术的育珠蚌不宜立即吊入育珠水体中进行饲养,应先放入清水中,暂养7d~10d,待伤口愈合后再吊入育珠水体进行饲养。

8.4吊养密度
每667m2分别吊养一龄蚌800只~1000只,二龄蚌600只~800只、三龄蚌500只左右。

8.5吊养深度
湖泊一般在30cm处,池塘一般在20~25cm处。

最适吊养水层应在水体透明度1/2处。

8.6蚌鱼混养
以蚌为主,以鱼为辅的养殖水体,通常可配养鲢鱼、鳙鱼30尾/667m2,鲢鱼与鳙鱼搭配比例为2:1,草鱼、鳊鱼可根据饵料来确定放养量,并可放养适量鲤鱼、鲫鱼。

8.7投饵施肥
8.7.1肥料种类
有机肥、无机肥以及水产高效复合肥。

有机肥为菜饼、发酵的鸡粪和鸭粪等。

无机肥为尿素、磷肥等。

8.7.2施用量
春秋季节,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有机肥施用量每667m2每次50kg左右,每隔5d~7d施用一次。

夏季高温季节,以无机肥为主,有机肥为辅。

无机肥施用量应根据水体状况、所选肥料种类、产
8.7.3施用方法
施肥应选在晴天上午9时~10时时施用。

每次施用量应灵活掌握,视水体状况来确定,做到少量多次。

8.8调节水质
8.8.1注水调节
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换水,3月~5月每隔10d左右注水1次,6月~9月每隔一周加水1次,10月以后每半个月加水1次,每次加水量深10cm~15cm。

8.8.2化学调节
当池水PH值在7以下时,每667m2用生石灰15kg~25kg溶水,全池泼洒,高温季节每15d泼洒1次。

8.8.3生物调节
水质易肥的水体,可适当增加鲢、鳙等的放养量。

底栖动物丰富的水体,可增加青鱼等底层鱼类的放养量。

8.9注意事项
8.9.1慎用生石灰
过量施用生石灰,水体PH值上升,可导致水体的含磷量下降,影响珠蚌珍珠质的分泌,宜慎用。

8.9.2防止水体过肥或过瘦
维持水体的透明度在25~30cm以内,并保证水质“肥、活、嫩、爽”。

9 病害防治
9.1预防
9.1.1彻底清塘消毒。

按SC/T1008-1994的规定进行。

9.1.2废弃物处置
手术后的蚌及其废弃物,应做无害化处理。

9.1.3吊养过程中池水要定期消毒。

9.1.4经常性地进行蚌体检查,发现病蚌及时处置。

9.1.5亲蚌宜选用天然蚌。

9.1.6严禁使用劣质、带病蚌。

9.2常见病防治方法
依照DB43/T279-2006的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