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_肖百容
楹联内容知识点总结
楹联内容知识点总结一、楹联的传统形式和构成要素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形式独特、富有韵律美感,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在楹联的构成要素中,包括对仗、韵律与意境三个方面。
1.对仗对仗是楹联的重要构成要素。
对仗是指楹联的前后两句文字能够通过语音或字义的对称和呼应,形成一种结构美感。
对仗可以分为平仗、仄仗、全仗和半仗等。
平仗是指对联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平仄相对应的,仄仗是指对联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仄平相对应的,全仗是指对联中每一个字都是平,半仗是指对联中有的字是平,有的字是仄。
2.韵律楹联是传统文学艺术形式之一,所以楹联的语言也要求富有韵律感。
楹联的韵律指的是对联的音韵、声调和读起来时的韵味。
韵律的要求是使对联在语音上有和谐美感,在读起来时有韵味。
3.意境楹联不仅仅要求文字的对仗和韵律,更重要的是要求对联的语言要富有意境。
对联的意境是指对联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对联所要传达的艺术感染力。
好的对联要求能够通过文字本身所表达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震撼。
二、楹联的起源和发展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史书记载,楹联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
到了宋代,楹联已经成为了一种文人的时尚,广泛流行。
楹联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文人雅士所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为数不少的名家大家都曾经留下过不少优秀的楹联作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楹联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四字成语对联到后来的六字对联、七言对联等等,楹联的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楹联的传承和发展,为了丰富对联文化,对联在一定的成熟时期里会经历开门七局、园林广场、街巷庭中,进而广泛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
在宋代,楹联已经成为了文人雅士间的时尚,广泛流行,楹联在文学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楹联也融入了民间文化,成为了人们在节日、喜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楹联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楹联的形式不断丰富,内容也不断更新。
楹联的成语和对仗词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从最初的四字成语对联到后来的六字对联、七言对联等等,楹联的形式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上
午
语文教育
哲学
唐子江讲师
1-4节
教研室
2-11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余昱教授
8:40-12:00
教研室
2-11周
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黄麟生教授
1-4节
基308
2-11周
英语精读
下
午
英语听力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10-19周
下
午
审美文化
研究
丁来先副教授
2:30-4:50
教研室
3-10周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专业:文艺学年级:2007级时间:2008.2-2008.7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上
午
中国古代文艺学研究
张利群教授
1-4节
教研室
2-11周
英语精读
下
午
西方文艺学美学研究
王朝元教授
2:30-5:30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年级:2006级时间:2008.2-2008.7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上
午
《广韵》研究
白云副教授
1-5节
教研室
11-18周
语法理论与
方法
樊中元副教授
1-5节
教研室
2-9周
下
午
专业英语
白云副教授
2:30-5:30
楹联的名词解释
楹联的名词解释楹联,又称对联、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它以墨绝纸壁之间的搭配为特色,结合语言的美感和文化的内涵,给人以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楹联常见于祠堂庙宇、官衙街市、古代文人墨客的书院等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楹联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字数有限。
通常由两句构成,上下对称,平行布局,左联和右联之间意义相关,形式呼应。
楹联的内容可以是祝福、赞美、劝勉、教育等各种主题,通过富有艺术性和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将思想和情感以凝练的方式表达出来。
楹联的构成常用的形式有押韵和对仗。
押韵是指在对联的词句中,两个字或多个字的音韵相同。
例如"晨兴理荒秽"和"带月荷锄归"中的"荒秽"和"归","夕照凝银汉"和"晨霞点朱楼"中的"汉"和"楼",都是采用了押韵的手法。
对仗则是指对联的语句中,字句结构相对呼应,遵循一定的对称关系。
例如,"古镇人烟实如梭"和"繁华车水影如霜"中的"如梭"和"如霜"形成了均称的对仗关系。
楹联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从常见的吉祥寓意到诗词经典、典故故事等等,都可以成为楹联的创作素材。
例如,著名的"天人合一"楹联,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倡导人们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这种寓意的传递不仅思想深刻,而且语言简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楹联的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首先,楹联的艺术价值在于它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音韵、字义、文化内涵等。
只有了解这些背后的文化知识,才能真正领略楹联的美妙之处。
其次,楹联的欣赏也离不开对语言的敏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对对联的阅读体会和推敲,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把握到字句之间的呼应和联想。
最后,楹联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更需要在欣赏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哲理,与作者思想交流和对话。
楹联文化文档
楹联文化引言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楹联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底蕴。
作为一种注重韵律和格局的艺术形式,楹联在中国的建筑、庙宇和文化场所中广泛存在。
本文将介绍楹联的起源、发展和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起源与发展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对联和联翩。
对联是一种互相呼应和对仗的文学形式,常用于书法作品、门前匾额和庆祝场合。
联翩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对联,其特点是由两句合力构成一句意义完整的句子。
这些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楹联逐渐在建筑物的门楣或墙壁上成为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特别是在庙宇、宫殿和园林等场所,楹联被广泛应用。
楹联的内容通常与寿、福、喜、爱国、励志等主题相关,它们以其简洁明了、意蕴深远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
到了明清时期,楹联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个时期出现了更多的联对,由两个相对的楹子组成。
其中一个楹子通常用来表达主题,另一个楹子则用来延展或对比主题。
这种形式使楹联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
楹联的重要性楹联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首先,楹联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楹联在传递历史事件、传统价值观和文化智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文字来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的文化。
其次,楹联也起到了促进和增进社区凝聚力的作用。
在一些社区和城市的公共场所,如庙宇、街道和广场,楹联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祝福。
这种文化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增进人们的情感联系和社区意识。
此外,楹联还是中国书法、绘画和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建筑的装饰元素,楹联与建筑的形式、色彩和结构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
同时,通过书法艺术的应用,楹联在视觉上也呈现出一种美感和艺术价值。
最后,楹联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
它强调意境、隐喻和韵律,体现了中国人注重内涵与修养的文化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浅谈楹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楹联文化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中独有的文学体裁,它对社会的影响与其他传统文化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正是这些不同之处形成了自身的鲜明个性,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
充分发挥楹联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楹联具有强烈的亲和作用楹联这簇中华文化的奇葩,是各种文学中最具群众性的文学,具有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传得开的效果。
楹联的种类多样,如胜迹联、厅堂联、警世联、婚寿联、哀挽联、谐趣联、嵌名联、姓名联、春联等,它说的是群众的话,讲的是群众的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离人们最近,影响也最深。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春联。
周汝昌先生说“我们过年过节贴对联,更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全民性文艺活动。
”列举各种文学形式,有哪一种能像楹联这样掀起全民性文艺活动、打造文学的“嘉年华”呢?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楹联至少每年有一个月的“亲民期”,在浓浓的春意中,大家都贴起红红火火的对联,纳祥祈福,共迎丰年。
楹联的群众性、大众化在此可见一斑。
2003年3月18日,新上任的温家宝总理面对众多的中外记者引用林则徐诗句中的一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顿时赢来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时此地引用此联,既生动地展现了温家宝同志“亲民总理”的形象,深刻反映了温总理为国为民而决心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高尚人格,又拉近了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增强了人们对新上任总理的信任和信心。
这是把楹联的亲和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典型范例。
楹联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楹联讲究对称平衡、音韵和谐、文字精练、语言优美,它浓缩度高、概括力强,能够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它亦庄亦谐、雅俗共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时可用,到处可用,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写联,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用联。
这就决定着它辐射范围之广、渗透能力之强,为许多文学形式所不可比拟。
湖南省社会科学奖获奖名单
唐亚阳郑章飞杨果邓验肖蔚黄筱玲彭一中刘宇徐国正倪问尹
18
民族国家的建构
著作
暨爱民
19
权力对话与机制创新——大学组织内部学术权力保障研究
著作
向东春
20
中国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著作
郭丽君
21
我国综合高中发展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
论文
刘丽群
22
职业教育管理学
著作
周明星高涵李尚群胡义秋刘晓唐林伟梁卿王良胡娜
23
自我参照加工及其程度效应研究
论文
钟毅平范伟谭千保陈芸蔡荣华张珊明周海波杨子鹿占友龙
24
晚清时期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
论文
李育民
25
明代宗藩犯罪问题研究
著作
雷炳炎
26
湖南经济通史
著作
王国宇刘云波王晓天李斌郭钦毛健王安中马延炜张江洪张衢
27
瞿秋白与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系研究
著作
刘中望
28
狄更斯学术史研究
16
产权的会计分析
著作
曹越
17
石油市场风险管理:模型与应用
著作
张跃军魏一鸣
18
家园的景观与基因——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解读
著作
刘沛林
19
关于制定《共产党员行为指引规定》的建议
论文
喻建中(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奖)
20
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研究
论文
刘友金潘爱民胡黎明贺胜兵肖雁飞曾世宏向国成赵瑞霞吕政易秋平(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奖)
著作
范东君
26
产业化语境下影视艺术生产的美学选择、表现类型及其隐形逻辑
论文
楹联知识内容
楹联知识内容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寓意丰富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楹联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下面将从楹联的定义、历史、分类和创作四个方面来介绍楹联的知识内容。
一、楹联的定义楹联,是指在楹柱上刻写的对联,又称为对子。
它由上下两句组成,上联放在楹柱的右侧,下联放在楹柱的左侧。
楹联在形式上要求对仗工整,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应。
它以简约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意境,往往能够通过几个字的对仗达到意蕴深远的效果。
二、楹联的历史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楹宇建筑,最早出现在汉代,而在唐代达到了极盛。
随着时间的推移,楹联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楹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成为了官方和民间的重要文化活动。
如今,楹联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楹联的分类楹联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来说,楹联可以分为吉祥楹联、寓意楹联、赞美楹联等。
吉祥楹联常常用于庆贺喜事,如婚庆、寿诞等场合;寓意楹联则借助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表达深刻的哲理或人生观;赞美楹联则用于赞美事物或人物的美好品质。
按照形式来说,楹联可以分为对称楹联和破体楹联。
对称楹联是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对应,字数相等;破体楹联则是在字数上不对称,但意义上相互呼应。
四、楹联的创作楹联的创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才华。
创作楹联时,需要注意字数的控制,以及对仗的运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楹联的意义要表达清晰,不出现歧义。
除此之外,创作楹联还可以借鉴历史典故、名句或者古代文化,使楹联更富有深度和内涵。
创作楹联的过程既需要注重言简意赅,又需要追求意境的深远。
总结起来,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了解楹联的知识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楹联艺术,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同时,通过创作楹联,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新文学与民族死亡文化的重构
这 种观 念的产 物 。 场 以文化变革 为 先导 的运动 , 这 其
[ 稿 日期 ]20 — 71 收 0 60 0 [ 金项 目]湖 南 省 社 科 规 划项 目( 4 B18 。 基 0 Y 2 )
代 社 会 的发 展 成 为 了…. 具 体 的 科学 . 『 ] 进入 了各 级
[ 作者简介 ]肖百容( o . , 17 一) 男 湖南邵 阳人, 9 广两师范大 学文学院副教授 , 文学 博: 。 十 :
维普资讯
第4 卷 第 4 2 期
20 年 1 06 0月
广西师 范大 学学 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版
Ju nl f a g i r l ies y P i sp ya dS c l c n e E io o r a o n x Noma UnVri ; hl 0 h n o i i cs dt n Gu t 0 aS e i
46
维普资讯
各类 学校 的课 堂 。 时 的 中国 , 这 尽管 已经开 设 了一些 专 门学 习西方 先进 实用 技术 的学 堂 , 水 师学 堂 、 如 路
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死亡文化。] [中国传统的 1 教育以“ 传道” 为核心 , 近代社会以来虽有所改变 , 但
是对 于 生命的成 长与死 亡这 种 自然规律 的 教育却 还
没有明确地提出来。这并不是说在近代 中国连间接
的死 亡 教育 也没 有 , 文学 就 起到 了这 样 一种 重 要 新
分 , 反 , 甚 至偏重 于 “ ” 相 它 育 。不过 , “ ” 是封 它 育 的
文 学 的审美 功 能 和社 会 功能 的 结 合 , 本来 就 是
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特征, 所谓 :道非文不著, “ 文非 道不生。[而近代以来 , , , 幻 由于社会变革的迫切形势,
清末民初讽喻联的“言文合一”趋向及意义
清末民初讽喻联的“言文合一”趋向及意义
肖百容;秦红玉
【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9)2
【摘要】清末民初的讽喻性楹联在中国古代讽喻传统的基础上,与白话运动相结合,在音韵、句式、技巧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新变。
平仄规则的自由化、句式词汇的白话化、修辞技巧的谐趣化,使得清末民初讽喻联在“形”与“神”双重层面契合了“言文合一”理念,成为“我手写我口”的实践性文体。
清末民初讽喻联最直接且最真实地反应了民众的心声,作为强有力的“战斗武器”,于嬉笑怒骂之中,剖析黑暗惨痛之现实。
【总页数】9页(P104-112)
【作者】肖百容;秦红玉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5
【相关文献】
1.论清末民初报纸白话文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2.以“文”化“言”,“言”“文”合一;注重思辨,寻理人生——以《赤壁赋》为例
3.论中国近代报刊语言的言文合一趋向
4.论清末民初报纸白话文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上)
凹、邵燕祥 、冯骥才等人 ,他们的楹联作品 楹联作为 一种文学传统在弃古追新 、 批判 的盲
师亮 、马凡陀 、金庸 、梁羽生、流沙河 、贾平 一、新 文学的 楹联 文化渊 源
文化 运 动
张恨水 、俞平伯 、徐 、沈从文 、张爱玲 、刘 影响着人们的想象和表达。
的 地位使
郭沫若、赵树理、孙犁、茅盾 、老舍 、施蛰存 、 斯⑥所说: 传统影响着知识作品的创作, 的文体 ,只 们的楹联创作中。此外还有梁启超 、胡适 、 还是 一现在 一和 未来 。正如爱德 华 .希 尔 有关 。在许
胡适等则从传统文化中寻觅蛛丝马迹 。新 和 一对句 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独立的楹 合韵,可长
朱自清等在西方文化里追根溯源,周作人、 学者大多认为 ,楹联是在中国传统 ~桃符 ~ 如 一仄起
大课题 。刘大白 、郑振铎 、傅斯年、郭沫若 、 的书 法和 巧妙 的联 语构 成 ,两者相 得 益彰 。 也就是说
文学 、文化的认识与阐释上,尤其表现在其 蒙教育的基本方式⑧,也是文人之间进行 不愿自 相
作家的价值观念与人格修养 ,以及他们对 民族文化的根基之 一。它既是传统语文启 优势及其
这既表现在各种文体的创作中 ,也表现在 的重要 基 础⑦,尤其 是在 清代 以 后 ,它成 为 的智慧 ,
文 化或 明或暗 ,或 浅或 深 地影响 着新 文学 , 第 一,楹联是形成中国社会文学场域 诗词高雅
其文风、人格亦深受影响 。例如鲁迅的精 的联 系如 果被 忽略 了 ,怎 能全 面探索 新 文 何况,楹
还有很深的造诣 ,不仅留下不少楹联杰作 , 意将 它开除 了 。 ⑤确 实 ,如此广 泛 而深 刻 ⑩,但事实
联 。他们大多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的 知为什么却 一被我们的文学史家们 一致同 尽 管 五 四
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中)
《=无 俯首 横眉
些类型 ,又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改造和发 真诚地星 不了 一个文人的清高 逸远 , 迅 《=自嘲
秀作品 。他们的创作继承了传统楹联的某 出 卖 文 章 为 买 书 。
升其 主题
有专门从事楹联创作 ,但仍留下了大量优 绝交流 俗因耽 懒 ;
来 看 ,它
饱受楹联文化浸染的现代作家,虽没 确 。郁 达夫的 :
小说的章回标题是严格意义 上的楹联,其 协 ,极富音乐性的语言。不少作家在发现白 些句子使
情小说 ,一是解放区的新英雄传奇。张恨水 韵 文,也不是散文 ,而是韵散结合 ,平仄相 香,仿佛远
小说也得益于楹联标题 。 一是张恨水的世 的维度是多向的。比如楹联的语言既不是 又如刚出
之 一。除武侠小说外 ,两类现代章回体通俗 而实质上,现代作家向传统文学学习借鉴 正如 一粒
世事 沧桑 心事 定 ; 她 的集句 联 :
越南 领导 人胡 志明 也多 次坦 言对其 钟 爱 之 首甘为孺子牛。 这 一联不仅国人喜欢 ,连
品既是新
二、现代作 家楹 联类型 分析
此 联气 势如 虹 ,虽有点 自 诩 ,倒 也准 尤其
一
的审美趣味十分相投 ,同样产生了非常好
肯 为徐郎 书 纸尾 ;
志、挽悼 、
不完全符合严格的楹联规范 ,但却和读者 楹联文化修养颇为深厚 。曾集句成联: 按功
回目标题有了很大的革新 ,虽然它们大多 漫写桃符三千家 。
已经
彩的状态 。按存在方式 ,可将其分为独立的 真个性的体现。就是偶然之作 ,也是其心中 作形式自由多样,富有变化 ,呈现出丰富多 愿望 ,却自有逸远之气 。这正是他淳朴、率
寒凝 血沃
文化学界以诸多启示 。现代作家的楹联创 得清高是其本色 .他 不做作,如实表达 一己 审美取向等各个方 面都给予现代文学界和 比,难掩其亮色 。他不炫耀,只是自贬 ,倒显 展。这些变化在文体观念 、传统价值观念 、 与 文学史上无数标榜自我 人格的诗作相
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下)
因孝 黜 ,因忠 死,苦 心可质 百世鬼 神 。 生命 力 。
制约 。又如 上海学 生送给 鲁迅 的挽联 :
叉来 ,以节 归 ,毅 魄 常 留 两 江 上 下 ; 株 上千年
强烈 的主体 精神 促使 现代作 家 冲破格 律的 至诚相 许 与 ,有章曾 荐郭 汾 阳。
活和 思想
率 真自 然 ,人性 毕 现 ,全 无夫 子 之 气 。 大勇 却慈 祥 ,论古 略同曹武 惠 ;
流的、大众的标准而制作的 。共同的标尺的 胡 适之 。
文学的洪
把共同的衡量标尺,这尺子 一般是根据主 了 最完美 的答案 :
统文学自
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只能持有 一
求对下旬。@考生中只有周祖谟给出 术的浸润
述 ,而这种评价和要求则是自己无法把握 孙行者 ;
风格方 面
他们所期待的 是他人对自 己的 评价和描 试国 文题出 乎意料 考属对 :上句
窃 以为 只
如此 死法 ,抵 得成 仙
欧语系句 式讲究层次逻辑特点 的影响 。
蕴不厚。
什 么世界 ,还讲爱 国 ;
示因 果 刚后 、对照等各 种关系 ,显然 受到 印 平平 仄仄
候 ,他也能大胆创新 ,以表 达强烈 的情感 : 倍感亲切 。他们还在对联中大量使用连词 ,表 虽 完
鲜的血液和活力 。毛泽东 、谢觉哉等早年均 挽乳 母:
老妇
现代人文思想和观念为楹联注入了新 子为名节度,绎灭纬武 ,都自和垄 画获来 。 挽蔡
现 在内涵 和形式 两个 方 面 。
夫作大儒宗 ,裙布 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 ; 斯人
家的创作也使楹联焕发出新的生机。这表 挽胡 林翼 母亲 :
他 的系 列挽 联 。
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形象塑造
The Creation of Old-Style Shi and Ci Poetry in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and the Shaping of
China's Image
作者: 肖百容[1];张宁[2]
作者机构: [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沙410081;[2]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益阳413000出版物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
页码: 98-11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中国形象;文化自信;精神气象
摘要:与其他现代旧体诗词一样,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以现代性品质入史.其实,旧体诗词在抗日根据地是一个巨大的存在,特别是它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可谓情理交融、简约明快,反映了积极进取、健康向上而又自由雄健的价值观和审美风尚,诠释了国家民族的希冀与梦想.这既有助于对共产党领导人及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艺术表达,也有利于新型军民鱼水关系与延安政治形象的形塑.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塑造了全新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传递出宏大的历史足音,体现了民心所向,也振奋了国人军人士气,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乐观奋进的精神气象,打破了长久以来旧体诗词缺乏现代性和不能入史的"臆断",有助于重新认识旧体诗词的功能、价值及在整个抗战文艺和文学史中的地位.。
林山:试析楹联文化的社会功能
林山:试析楹联文化的社会功能林山:试析楹联文化的社会功能楹联和诗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楹联文化是以楹联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和中华传统诗词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而大社科也涵盖了自然科学。
当今,在大社科视野中,楹联文化具有更多、更重要的社会功能。
从不同的角度看,楹联文化有不同的功能。
从个人角度看,楹联文化能够潜移默化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从社会群体角度看,楹联文化有助于推动群体主流意识的凝聚;从整个社会来看,楹联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楹联文化有着先进文化传承和普及功能、品德素质教化和导向功能、文化生活娱乐和交流功能、人文精神认同和凝聚功能等等。
换言之,楹联文化能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价值导向和是非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包括传承和弘扬楹联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独特功能。
一、传播和普及功能楹联的文化传播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
一副楹联创作出来,只要跟读者见面,就开始了它的传播。
传播的是作者文字表达的内容,更传播了作品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楹联题写在宅第院堂,镌刻在亭台楼阁,或在朋友间酬唱交流,实际上都是在公布和发表,向社会传播。
我国历史上许许多多名联佳对,广为传播,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所传诵,这也是一种先进文化的普及。
语言和文字是楹联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楹联文化的传播普及,和文字的记录功能、认知功能紧密相联,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广泛传播。
楹联文化的传播与社会活动的许多方面密切相关。
比如:2008年冬季到2009年春天,为弘扬福州闽都文化,打造三坊七巷文化品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海内外楹联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特别是纪念福州先贤联学大师梁章钜,展示和提升省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风采,中国楹联学会、福州市委宣传部、三坊七巷管委会和福州市社科联、文联共同举办了“梁章钜杯”海内外三坊七巷楹联征集大赛。
如何评价楹联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兼与肖百容先生商榷
如何评价楹联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兼与肖百容先生商榷
黄怀军
【期刊名称】《云梦学刊》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学体裁之一,楹联的确对中国新文学的形成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问题在于如何定位这种影响。
既不能将“楹联”随意扩大为“楹联文化”或“楹联传统”,从而夸大楹联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也不能撇开格律诗、词赋和骈文当中的“楹联”式语句,从而孤立地讨论楹联对新文学的影响。
以楹联对五四“小诗”的影响为例可更好地说明楹联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总页数】5页(P111-115)
【作者】黄怀军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秦汉简帛中的度量衡单位"参"——兼与肖从礼先生商榷 [J], 李建平
2."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之谜--兼与肖娅曼先生商榷 [J], 王克喜
3.“史学无用论”产生的主观原因--兼与肖宏发先生商榷 [J], 李超;魏丽娟
4.也谈加入WTO与我国仲裁法律制度改革:兼与肖永平胡永庆先生商榷 [J], 王斐弘
5.陈容画龙今存作品及其生平的探讨——兼与铃木敬先生等商榷(续) [J], 林树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作为叙述策略的文人言志风尚
On Narrative Strategy as Ambition-expressing Victorianism of the Literati
作者: 肖百容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学研究
页码: 91-95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3期
主题词: 言志风尚 穷愁藉寓 生死藉寓
摘要:古典文人嗜好书写“穷愁”,现代文人则爱写“生死”,其实前者的用意一般不
在“穷愁”本身,后者更无意探究“生死”的本质。
这些常常只是文人的叙述策略,他们藉此寓托自己文学之外的社会志向或道德情怀,故此可将它们分别称为“穷愁藉寓”和“生死藉寓”。
这二者共同构建了古今文人的言志风尚。
文章梳理了它们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了文人言志风尚发生现代转化的动力和条件,尤其指出了,它们在审美趣味上存在巨大差异:前者追求美善统一,后者制造美善分裂,然而,它们应对社会现实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强化主观感受,规避客观矛盾。
作为叙述策略的文人言志风尚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蕴涵了中国文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被动、颓废、软弱的人格品质。
20世纪文学作品中泛滥的消极情绪和它不无关联。
百年旧体文学四人谈
百年旧体文学四人谈
张海鸥;张宁;肖百容;文浩
【期刊名称】《中国文学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文学研究作为对创作的回应和探索,离不开对宏观的历史大视野和整体的文化大视野的把握。
回顾过去百年,旧体文学不论是作为文学现象还是作为文化现象,都无法让人忽视。
各种旧体文学的创作、接受与批评样态及其与新文学乃至新
文化的复杂纠葛,也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史难以
绕开的话题。
面对这样一座丰富的矿藏,我们必须深入开掘。
对此问题,我们邀请到
资深专家和学术新秀共同进行探讨。
以后,我们还要邀请更多这方面的新老专家进
行系列对谈,以期多维度透视百年旧体文学史的存在状态、发展流变和功能价值。
【总页数】7页(P128-134)
【作者】张海鸥;张宁;肖百容;文浩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民国文学史(1912-1949)”的概念辨析与理论整合——兼谈旧体诗文怎样入史
2.旧体诗如何介入20世纪的文学史和思想史?——读夏中义《百年旧诗人文血脉》
3.鲁迅20世纪30年代创作旧体诗原因探析——兼谈旧体诗之于新文学作家的功能
4.作为一个文学事件的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四人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句子结构形式之一 。 楹联的主 要 渊 源 是 阴 阳 二 元 观 念 和 汉 字 文 化 。 中 国 古 典 哲 学 , ② 世界万事万物均由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 易 》 有太极 , 是生两仪 ” 中的 “《 阳两面组成的思想 , 是其哲 学 基 础 。 此 外 , 孤 立 、 单 音 的 方 块 汉 字 的 存 在 是 楹 联 形 成的另一根本条件 。 楹联的 “ 六相 ” 特征与汉字的音 、 形 、 义特点密不可分 。 阴阳 、
外 , 它还具有社会政治功能与人 生 教 育 功 能 。 采 用 汉 字 进 行 创 作 的 现 代 作 家 离 不 开
⑥ 但事实证明这种设想是极其幼稚 楹联 。 尽管五四时期也有一些 人 主 张 废 除 汉 字 ,
的 。 更何况 , 楹联在中国传统文化 和 文 学 传 播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并 没 有 被 五 四 知 识 分 子 文章 学 ” 所 重 视 , 不 被 认 为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文 意识到 。 这可能和它不为古代正统的 “ 学体裁有关 。 在 许 多 人 看 来 , 它 甚 至 不 是 一 种 独 立 的 文 体 , 只 能 寄 生 在 诗 词 之 中 。 这一边缘化的地位使它在激进 的 五 四 时 期 , 躲 过 了 新 文 化 运 动 先 驱 者 们 的 炮 火 , 无 意之中成为批判的盲点 。 实际上 , 传统楹联中也不乏糟粕之作 。 第二 , 楹联既是文人创作 , 又 和 民 间 百 姓 的 生 活 密 切 相 关 , 它 的 这 一 复 杂 特 性
中国社会科学 2 0 1 3 年第 1 0期
文学 、 文化的认识与阐释上 , 尤其表现在其 思 维 方 式 与 艺 术 表 达 上 。 楹 联 传 统 的 渗 入 , 在一定程度 上 改 变 和 提 升 了 新 文 学 的 品 格 。 遗 憾 的 是 , 正 如 程 千 帆 先 生 所 言 , , 但不知为什么却 “ 楹联 “ 本应该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 被我们的文学史家们一 ” ① 确实 , 如此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如果被忽略了 , 怎能全面探索 致同意将它开除了 。 新文学的源头呢 ? 而如果没有深 入 了 解 新 文 学 的 传 统 , 又 怎 么 能 真 正 理 解 新 文 学 并 ,它还是 “ 。正如爱德 使其发展壮大 ? 因为传统并不只是 “ 过 去” 现 在” 和 “ 未 来”
③ 尤 其 是 在 清 代 以 后, 它 成 第一 , 楹联是形成中国社 会 文 学 场 域 的 重 要 基 础 , ④ 也是文人之间进 为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一 。 它既 是 传 统 语 文 启 蒙 教 育 的 基 本 方 式 , ⑤ 此 行交往的重要渠道 , 它还是 点 缀 名 胜 古 迹 、 传 播 传 统 文 化 和 文 学 的 重 要 途 径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程千帆全集 》 第 7 卷 , 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第1 0 5页。 , 傅铿 、 吕乐译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希尔斯 :《 论传统 》 E. 1 9 9 1年,第4页。 ,《 雷丹 :《 观察文学场域 》 文学评论 》2 0 0 2 年第 3 期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中国 的 语 文 教 育 是 从 蒙 童 的 对 课 训 练 开 始 的 。 在 这 样 一 种 游 戏 似 的场景中 , 蒙童受到了最初的文学教育 。 , 济南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第1页。 张玉舰 :《 中国名胜楹联图志 》 牟言三则 ” 2 0 0 7 年 ,“ 钱玄同 、 陈独秀 、 鲁迅 、 吴 玉 章 等 都 有 过 这 方 面 的 主 张 。 如 钱 玄 同 在 《 中国今后之文 字问题 》(《 新青年 》1 欲废孔学 , 不可不先废汉文 ; 9 1 8 年第 4 卷第 4 号 ) 一文中说 :“ ” 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 , 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
① 楹 联 均 衡、 ( 。 可以没有横批 ) 构 成 , 格 律 上 遵 循 着 六 个 方 面 的 要 求 , 即 “ 六 相”
①
“ 六相 ” 包括 : 上下联字数相等 、 词性相当 、 结 构 相 称 、 节 奏 相 应 、 平 仄 相 谐 、 内 容 相 关等六个方面 。
·1 6 2·
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
③ 国文化的 特 征 和 基 础 之 一 ,
联在五代之后才正式 出 现 , 但 楹 联 文 化 与 这 些 思 想 观 念 和 思 维 方 式 是 同 时 出 现 的 。 它早期主要表现在骈文中 , 后来逐渐向曲赋诗词渗透 , 并一直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 , 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 这种穿透力和楹联的 独 特 性 紧 密 相 联 。 楹 联 的 独 特 性 有 四 : 韵 散结合 、 庄谐统一 、 美用一 体 、 雅 俗 皆 宜 。 也 就 是 说 , 楹 联 既 遵 循 着 一 定 的 格 律 要 、“ , 又不必字字合韵 , 可长可短 ; 楹联的主题可以是 仄起平收 ” 字数相等 ” 求,如 “ 纯粹的游戏娱乐 , 也可以是庄严的喻指 ; 它 既 具 有 超 越 现 实 的 审 美 价 值 , 也 可 用 来 宣传 、 说教 , 甚至装饰 ; 士大夫 和 读 书 人 爱 好 楹 联 , 民 间 百 姓 的 节 庆 活 动 也 少 不 了 楹联 。 楹联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 以 及 源 远 流 长 的 文 化 根 基 , 给 予 它 顽 强 的 生 命 力 。 现 代作家和楹联及楹联文化有着 非 常 深 的 关 联 。 他 们 大 多 接 受 过 传 统 文 化 的 熏 陶 , 有 的还有很深的造诣 , 不仅留 下 不 少 楹 联 杰 作 , 其 文 风 、 人 格 亦 深 受 影 响 。 例 如 鲁 迅 的精警 、 毛泽东的凝重 、 林 语 堂 的 幽 默 、 陈 寅 恪 的 智 慧 、 朱 自 清 的 匀 称 流 畅 、 冰 心 的寓大义于小文 、 郁达夫的名士风度等 , 都 体 现 在 他 们 的 楹 联 创 作 中 。 此 外 还 有 梁 启超 、 胡适 、 郭沫若 、 赵树理 、 孙 犁 、 茅 盾 、 老 舍 、 施 蛰 存 、 张 恨 水 、 俞 平 伯 、 徐 讦 、 沈从文 、 张爱玲 、 刘师亮 、 马凡陀 、 金庸 、 梁羽生 、 流沙河 、 贾平凹 、 邵燕祥 、 冯骥才等人 , 他们的楹联作 品 纯 正 地 道 , 令 人 称 叹 。 此 外 , 现 代 作 家 的 文 学 创 作 到 处有楹联的身影 , 如冰心等人的小诗 、 朱自 清 的 散 文 、 马 凡 陀 的 山 歌 以 及 现 代 章 回 体小说等就是如此 。 楹联对新文 学 的 影 响 除 了 直 接 的 方 式 之 外 , 更 多 表 现 为 潜 隐 或 曲折的方式 。 阴阳二元观念是楹联的哲学 渊 源 , 受 其 影 响 , 现 代 作 家 也 习 惯 从 正 反 两方面去观察 和 描 述 事 物 。 总 之 , 楹 联 文 化 或 明 或 暗 , 或 浅 或 深 地 影 响 着 新 文 学 , 这既表现在各种文体的创作中 , 也 表 现 在 作 家 的 价 值 观 念 与 人 格 修 养 , 以 及 他 们 对
② ” 传统影响着知识作品的创作 , 影响着人们的想象和表达 。 华 · 希尔斯所说 :“
一 、 新文学的楹联文化渊源
楹联作为一种文 学 传 统 在 弃 古 追 新 、 文 化 大 断 裂 的 五 四 时 期 有 怎 样 的 命 运 呢 ? 五四时期学者对传统文学的指责 , 重点在 于 其 形 式 呆 板 、 内 容 糟 粕 , 所 以 骈 文 理 所 当然地成为批判的对象 , 旧体诗词和旧戏曲都被毫不留情地批判 。 钱玄同 、 周作人 、 刘半农 、 胡适 、 傅斯 年 都 主 张 废 除 戏 曲 , 但 他 们 对 于 旧 文 学 的 批 评 很 少 直 指 楹 联 。 这种悖谬现象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
引 言
大约从 2 0 世纪 2 0 年代末开 始 , 寻 找 新 文 学 的 渊 源 所 在 , 就 成 为 学 术 界 的 一 大 课题 。 刘大白 、 郑振铎 、 傅斯 年 、 郭 沫 若 、 朱 自 清 等 在 西 方 文 化 里 追 根 溯 源 , 周 作 人 、 胡适等则从传统文化中寻觅蛛丝马迹 。 新 时 期 以 来 , 更 多 的 学 者 继 续 在 这 两 个 方向上努力 , 并取得一定的 成 就 。 纵 观 整 个 探 究 过 程 , 可 发 现 一 个 倾 向 , 那 就 是 对 西方文化渊源 的 探 索 相 对 深 入 、 广 泛 , 对 传 统 文 化 渊 源 的 探 索 则 相 对 薄 弱 、 狭 窄 , 无论是社会文化资源方面还是文学形式资源方面 , 优秀的成果虽有却不多 。 进入 2 1 世纪后 , 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 但整体上并未改观 , 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领域仍被湮 没 , 没 有 进 入 研 究 者 的 视 野 。 比 如 楹 联 文 化 对 新 文 学 的发生及其内蕴的生成所起的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就长期被忽视 , 成为学术盲点 。 楹联因一 般 题 写 在 楹 柱 上 而 得 名 , 又 称 对 联 或 对 子 。 它 由 上 联 与 下 联 加 横 批
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
肖 百 容
摘 要 : 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项重要的文学形式 , 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 这既表现在作家的创作上 , 也表现在他们对文学 、 文化的阐释上 , 还 表现在其思维方式与艺术表达上 。 然而 , 长期以来 , 学界对此一直缺乏关注 , 有分 量的研究更不多见 。 现代作家创作了多种多样的楹联 , 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楹联文化 的继承 , 又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 。 这些楹联修复和弥补了新文学的某些局限 , 丰富 和提升了其表现手法和主题意蕴 。 楹联文化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 , 生动阐释了关于 文学继承 、 发展与创新的命题 。 关键词 : 楹联传统 新文学 文学场域 阴阳二元观念 ) 。 作者肖百容 , 文学博士 ,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长沙 4 1 0 0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