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间套混种类型及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常用的套作和间作模式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常用的套作和间作模式玉米和大豆是我国农业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广泛,能够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套作和间作模式,希望能够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用的套作模式,即玉米大豆轮作。
这种模式以玉米和大豆为主要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交替种植。
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周期互补,玉米在生长季节需要大量的阳光和温度,而大豆则对温度和阳光要求较低,能够在玉米生长结束后继续生长。
这种套作模式能够使土壤充分利用,减少秸秆的浪费,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的产量。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套作模式是玉米豆科套作。
这种模式以玉米和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绿豆等)为主要作物。
豆科植物有固氮的作用,能够改善土壤的氮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豆科植物还能够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玉米豆科套作不仅能够增加作物收入,还能够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
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间作模式是玉米大豆配套种植。
这种模式以玉米和大豆为主要作物,同时在田间还种植一些短生周期的作物,如蔬菜、麦子等。
这种模式能够利用好田间的空间资源,增加农田的经济效益。
同时,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态特性不同,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田的生态环境。
最后,还有一种常用的间作模式是玉米大豆油料套作。
在这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是主要作物,同时在田间还种植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等。
这种模式能够提供多种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油料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能够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有机质的作用,有利于后续作物的生长。
总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常用的套作和间作模式有玉米大豆轮作、玉米豆科套作、玉米大豆配套种植和玉米大豆油料套作等。
农民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模式,以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增加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玉米和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将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大豆不同品种间种混种技术
26 第0 ・第0期 0年 1 总 2 0 期 0
大豆不 同品种 闻种混种技术
美 国北 部 大 豆 大 面 积 生 产 上 所 使用 。研 究 观 察 到 特 定 基 因 型 混 合 体 ,具有 增强 效 应 , 且 产量 比纯 系稳 定 得 多 , 是稳 而 但 定 程 度 要 看 所 涉 及 的 相 互 作 用 的竞 争类
型而 定 。 国 内外 研 究 均 可 以看 出 , 由不 同 品 种 构 成 的 大 豆 复 合 群 体 ,只 要 搭 配 得恰 当 , 培得 科学 , 会 产 生 不 同 程 度 的 增 栽 都 产效果。
一
、
大 豆 不 同品 种 间 种 或 混 种 的 科
学 实 践
大 豆 的 生 态 类 型 十 分 丰 富 , 比如有 生 育 期 形 态 类 型 , 荚 习性 生 态 类 型 , 结 叶 型 生 态 类 型 , 秆 高度 、 度 与 分 枝 生 态 茎 强
杂 ,但 主 要 与植 株 体 内 有 机 及无 机 营养
化 学 品 质 生 态 类 型 等 等 。 除 了充 分 利 用
大 豆 的生 育 环 境 ,提 高 大 豆 群 体 光 能 利
用 率 , 而 增 加 大 豆 的经 济 产 量 , 林 省 从 吉 农 业 科 学 院 在 院 内 试 验 田中 曾 以 不 同 成 熟 期 生 态 类 型 为 主 , 顾 植 株 高 度 、 型 兼 叶 大 小 和 茎 秆 强 度 等 生 态 类 型 的差 异 , 进 行过大豆早 、 晚熟 品种 间种 研 究 , 行 比 其
维普资讯
作物栽培
经 吉 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多 年 试 验 证
明 , 高产栽 培条件 下 , 不 同成熟期 、 在 对 不 同生 态 类 型 ( 株 高 、 型 等 差 距 大 ) 如 叶
套作大豆巧搭配强管理
套作大豆巧搭配强管理引言在农业领域,大豆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畜牧饲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
为了实现高产、高效的大豆种植,采用套作大豆巧搭配强管理的种植模式成为目前的热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套作大豆的概念、套作植物的选择以及强管理的关键措施。
套作大豆的概念套作大豆是指在同一土地上,将大豆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种植的农业方式。
套作大豆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害虫病害的发生、改善土壤结构以及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同时,通过搭配适宜的套作植物,还可以实现土壤营养的平衡,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套作植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套作植物是套作大豆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套作植物:玉米玉米是一种与大豆相互促进的套作植物。
玉米具有较为发达的根系和高速生长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土壤结构恶化。
此外,大豆和玉米生长的季节有所差异,可以利用种植时间的错位来降低害虫传染的风险。
花生花生是大豆的理想套作植物之一。
大豆和花生具有相似的生长习性,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和土壤结构的改良。
同时,花生的根系可以破坏土壤中的病菌和寄生虫,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绿豆绿豆是一种草本植物,与大豆的套作可以起到调节土壤氮素的作用。
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寄生在绿豆的根系上,吸收空气中氮气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大豆吸收利用的氮肥。
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营养含量。
强管理的关键措施套作大豆的强管理是高产稳产的关键。
下面列举了几个关键措施:种植密度的控制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密植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疏植则会造成资源利用不充分。
因此,在种植大豆时,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和产量。
病虫害防控套作大豆容易引发一些与大豆相关的病虫害,如大豆霉变病、大豆蚜虫等。
因此,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证大豆健康生长的关键。
在套作植物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与大豆易感病虫害相同或相近的套作植物,以降低病虫害传播的风险。
大豆混栽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混栽高效栽培技术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采用了许多栽培技术,其中混栽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本文将聚焦于大豆混栽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其原理和应用,以及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1. 混栽技术的原理大豆混栽技术是指将大豆与其他作物进行集约化种植,形成生态系统内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混栽,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光能利用效率。
混栽的原理包括:(1)生态多样性原理:通过种植多种作物,可以促进土壤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
(2)资源互补原理:不同作物对养分和光合作用的需求不同,混栽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3)生物防控原理:混栽可以增加作物之间的生态位差异,减少同种病虫害的发生。
2. 大豆混栽的应用方案大豆混栽技术的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作物组合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豆混栽应用方案:(1)大豆与玉米混栽:大豆与玉米混栽是一种常见的组合,大豆早期的短光周期和玉米的高光合效率相互补充,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产量。
(2)大豆与大葱混栽:大葱的抑制防治效果可以减少大豆种植过程中的虫害问题,同时大葱的生长周期较短,不会对大豆的正常生长造成干扰。
(3)大豆与豌豆混栽:大豆与豌豆混栽可以减少土壤中大豆假单胞菌的分泌物,对大豆的生长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氮素含量。
3. 大豆混栽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1)产量影响:混栽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减少同种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
研究表明,与单作相比,大豆与玉米混栽可以提高大豆产量10%-20%。
(2)质量影响:混栽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品质。
例如,与单作相比,大豆与豌豆混栽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
综上所述,大豆混栽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方法,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养分利用率和抗病能力,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玉米:选用株型紧凑、半紧凑、穗大的玉米品种。
大豆:间作选用中早熟、杆硬、分枝较少、主茎荚数较多的有限结荚类型。
套种选用中晚熟、分枝较多的品种。
2、播期安排最佳播期,就是让玉米的生育进程所需的温、光、水尽可能与最佳季节同步,是高产的前提。
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85%以上概率),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65-70% ,即可示为玉米的安全播种期。
3、种植模式
间套作规格:按2米分厢(包沟),靠沟一边种2行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根据品种特性,一般在20-25厘米之间,单株距20㎝,折合亩密度2670-3300株;另一边种矮秆作物如大豆,行距35—40㎝,穴播,穴距30㎝。
每穴点种5—6粒,折合每亩密度8000—10000株。
4、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玉米按常规措施进行。
大豆施肥,种肥每亩钾肥8—10公斤,磷肥20-30公斤,大豆出苗后追施尿素5—8公斤,花期叶面喷施钼肥和磷肥。
5、病虫害防治:大豆幼苗真叶期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盛花期防治霜霉病的炭疽病以及红蜘蛛、大豆食心虫等害虫。
玉米注意防治地老虎、玉米螟、纹枯病等。
第1页共1页。
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
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可以实现作物之间的互利共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品性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的介绍。
1.选择适合的品种在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中,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品种。
对于玉米来说,可以选择群体充实、穗几多分且粒大的品种;对于大豆来说,可以选择强健、耐旱的品种。
选择适合的品种可以保证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和生长习性上的契合,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合理的播种密度3.合理的行距在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中,行距的选择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玉米的标准行距为60~75厘米,大豆的标准行距为30~45厘米。
在套种中,为了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资源,可以适当减小行距,使作物之间形成互利共生的效果。
4.轮作选择在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中,轮作选择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玉米和大豆作为同类作物,不能连续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需要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病虫害和营养物的积累。
在轮作选择中,可以选择小麦、水稻、红薯等作物,以实现作物种植的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平衡。
5.合理的施肥管理在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中,合理的施肥管理也很重要。
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养分含量,可以进行适当的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措施,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率和产量。
6.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在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中,病虫害的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并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总之,一埯多株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对品种、播种密度、行距、轮作选择、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合理控制,可以实现玉米与大豆作物的互利共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作物的产品性能。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和大豆是常见的农作物,它们可以通过套作来实现高产高效的栽培。
以下是一些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的技术:
1. 合理选取套作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周期相对短且产量较高的小麦、玉米和大豆品种进行套作,以实现最佳的产量效益。
2. 轮作方案设计:在田块中设定合理的轮作方案,通常采用小麦-玉米-大豆的轮作顺序。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小麦-大豆-玉米的套作方式。
3. 优化种植密度和行距:根据具体品种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
通过合理控制植株数量和间距,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4. 管理和合理施肥:在整个套作过程中,要加强农田管理,包括定期翻耕、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根据具体作物需求,合理施肥,确保养分的供应和平衡。
5. 种植后期的收获和储存: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收获阶段需要注意合理的收割时间,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收割后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储存,确保作物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通过采取以上套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效益,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大豆—玉米间套作种植技术
大豆一玉米间套作种植技术1.选配良种选择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如登海605、登海618、荣玉1210、三北89、川单418、正红505等;间作大豆品种选择湘春2704、天隆一号等高产品种.套作大豆选择晚熟夏大豆品种。
2.精选机具选择适合玉米、大豆同时播种的间作播种机和套作大豆的单独播种机,同时选择收获玉米和大豆的机械。
3.播前准备一是精细整地。
春季抢晴天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地块平整、墙情合适,耕深25-30厘米,积水地块应开围沟、腰沟排水。
二是种子处理。
玉米采用专用种衣剂包衣或选用商品玉米种。
大豆播前精选种子,套作大豆播前每千克种子用5%的烯效哩可湿性粉剂12毫克,于不锈钢盆中混匀拌种。
可一次性拌种15千克作为3400平方米地用种。
4.科学播种采用宽窄行带状套作或间作种植。
玉米宽行180厘米、窄行40厘米,宽行内种2〜3行大豆,大豆行距30〜40厘米,大豆行与玉米行间距不少于60厘米。
玉米单粒穴播,每667平方米有效株数3800株(半紧凑型)、4400椒紧凑型),大豆单粒穴播,每667平方米有效株数7500-9000株,玉米、大豆株距12-14厘米。
5.精准管理一是苗情管理。
及时查苗、补苗、间苗。
二是清除杂草。
化学除草以苗前封闭为主。
间作时,以芽前除草为主,每667平方米用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9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
套作时,在玉米3〜5叶期,每667平方米用4%烟曙磺隆+38%锈去津75-100毫升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大豆出苗前每667平方米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9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定向喷雾;玉米收获后每667平方米用大豆专用除草剂(4%精座禾灵乳油+16%氟磺胺草醯乳油80〜120毫升)对水30-50千克均匀喷雾除草。
三是水分管理。
春季注意排水,夏秋季及时灌水抗旱。
四是控制旺长。
根据田间长势实施化控.药剂可采用烯效哩或多效瞠。
五是施肥。
每667平方米施用50千克钙镁磷肥,玉米同当地单作施肥量相当,大豆看苗情,在分枝期酌情施用复合肥15千克、尿素5千克,长势较好的可不施用尿素,少用复合肥。
不同大豆品种间混种种植栽培技术探讨
不同大豆品种间混种种植栽培技术探讨引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不同大豆品种间的混种种植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不同大豆品种间混种种植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不同大豆品种间的混种种植的意义不同大豆品种间的混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互补性,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混种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此外,混种种植还有助于繁殖和保护优良品种,推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不同大豆品种间混种种植的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选择不同大豆品种间互补性较好的组合进行混种种植。
需要考虑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生长习性、适应性和产量等因素。
同时,应选择大豆品种间互相竞争较小的组合,避免产量损失。
2.行距和株行数的确定:在混种种植中,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特点和株型进行行距和株行数的合理安排。
通常情况下,混种种植的行距可以适当宽松一些,以减少品种间的竞争,提高产量。
3.施肥管理:混种种植时,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营养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
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采取分施、追肥和叶面喷施等技术手段,提供适宜的养分供应,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4.病虫害防治:混种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但仍需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可以采取轮作和间作措施,合理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5.水分管理:混种种植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求可能不同。
因此,需要合理调控灌溉水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可采用划定单位灌溉面积、分区灌溉以及深层灌溉等措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6.田间地力保持:混种种植后,要加强田间地力的保持和改善。
可以通过适时的耕作措施、有机物质的返青、土壤调理等方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大豆的生长环境。
三、不同大豆品种间混种种植的效益与挑战不同大豆品种间混种种植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课件
(一)与高杆作物间套作时大豆光环境恶化
2、生物间的互补与竞争
边行影响 – 边行优势 • 通风、透光、根系空间大、健壮 • 玉米地下隔离,增产18%;地下不隔离,增产32% • 优势范围,优势与带宽,上位越宽优势越低 – 边行劣势 • 被挡风、遮荫、根系弱、植株瘦弱
(三)大豆与其他作物间套作发展潜力
3、果园套种大豆发展潜力大 目前我国果园面积超过2亿亩,按照10%的果园套种大豆,可发展间
套作大豆2000万亩,可增产大豆200万吨。
II. 大豆间套作的生理生态学基础
一. 大豆间套作光环境动态及大豆响应特征 二.大豆间套作水分调控的生理生态机制 三.大豆间套作养分循环及补偿机理 四.大豆间套作对农田环境效应的调控机制 五.大豆间套作病虫草害的消长规律
种植方式 A1 A2 A3
A4(A5)
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公斤.公顷-2)
2012
玉米
大豆
6375±104b 1871±75a
6464±311ab 1759±116a
7126±596a 1011±65c
7039±298ab 1413±202b
2013
玉米
大豆
7713±150b 2054±145a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7:00
低位作物冠层上方光合有效辐射(PAR)降低
多样性群落
单一大豆种植
透光率
9:00
11:00
13:00 时刻
15:00
17:0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9:0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附件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玉米带状间套作大豆的种植模式,重点通过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茬大豆的一项稳粮增收、提升地力的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
各地根据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搭配,大豆选择高产、耐荫、抗倒伏品种(详见表1)。
玉米选择植株高度260厘米左右的紧凑型、半紧凑型、耐密植抗倒伏的高产品种(详见表2)。
具体品种结合项目需求、生产实际和群众意愿综合确定。
表1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推荐表序号品种名称选育单位审定时间审定部门审定编号主要优点主要缺点种植区域1黔豆10号贵州省油料研究所201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审豆2015010高产、耐荫、广适不抗虫海拔300-2200米地区2黔豆12号贵州省油料研究所2018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黔审豆2018001高产、耐荫因籽粒大对出苗有影响海拔300-2200米地区3黔豆7号贵州省油料研究所201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审豆2011017、黔审豆2011002高产、较耐荫在冷凉山区易感花叶病毒病海拔300-1600米地区,冷凉山区慎用4黔豆11号贵州省油料研究所2016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黔审豆2016002高产、较耐荫海拔300-1800米地区5黔豆14号贵州省油料研究所202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黔审豆2020004高产、较耐荫易感花叶病毒病海拔300-1600米地区,花叶病毒病重区慎用序号品种名称选育单位审定时间审定部门审定编号主要优点主要缺点种植区域6安豆5号安顺农科院2009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审豆2009030高产感花叶病毒病海拔1000-1600米地区,花叶病毒病重区慎7安豆7号安顺农科院2011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黔审豆2011001高产因籽粒大对出苗有影响海拔1000-1600米地区,花叶病毒病重区慎8安豆10号安顺农科院202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黔审豆2010001高产海拔1000-1600米地区,花叶病毒病重区慎9油春1204号中国农科院油料所2019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黔审豆2019001高产、较耐荫海拔300-1600米地区,花叶病毒病重区慎用10齐黄34号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202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黔审豆2020003高产、耐荫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11浙鲜豆5号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2009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审豆2009023高产、耐荫贵阳市作春播鲜食大豆品种种植。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有技巧,学会这些种管技术要点才能更高产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有技巧,学会这些种管技术要点才能更高产玉米和大豆,这两种农作物在农村大田里种植的十分普遍。
咱们很多农民朋友在每年种地的时候,经常在地里把玉米和大豆这两种农作物进行间作套种(玉米行里种植大豆,实现一季双收),这样的种植植方法尤其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使用的非常广泛。
备注:套种和间种是连种不同种植方法。
一般来说,套种的玉米和大豆共同生长期不到整个生长期的一半,而间种的玉米和大豆共同生长期一般会超过整个生长期的一半以上。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方法,也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种植模式在提高作物综合产量、增加农民种植整体收益等方面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它一方面能够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更大的种植价值,另一方面它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土地的水、温、气、光、照等资源,比如说,大豆可以通过自身根系的固氮作用,为玉米固定和提供更多的氮肥营养供应,从而让玉米的长势更好、产量更高等,再比如说,大豆能够在间套种植边际效应下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等但是,据了解,咱们大家在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时,有不少的农民朋友在种植模式、种植方法、种植技术等方面,还是习惯于使用传统的老方法、老经验,并不能在田间合理的配置玉米与大豆间套种植,比如说二者的行间距设置得过大或过小,比如说二者的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再比如说不能根据间套种植模式选择最适合间套种植的玉米品种和大豆品种等等。
虽然同样都是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同样是在玉米地里种植大豆,但如果咱们能够打破传统间作套种的瓶颈束缚、能够改进或改良间套种植的技术模式,那么我们就能间套种植的玉米和大豆带给我们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玉米和大豆间套种植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管理方法才能实现最高的产量品质、最好的种植收益呢?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玉米-大豆间间作套种的高产种植技术,总结起来只有几个字:一“选”、二“扩”、三“缩”、四“调”、五“拌”、六“播”、七“除”、八“施”、九“控”、十“防”,最后再加一个“收”!一、选所谓“选”,就是要选择最适合间套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和大豆品种,不仅要精选玉米品种,而且同时也要精选大豆品种。
黄大豆的间套作模式与农业生态系统建设
黄大豆的间套作模式与农业生态系统建设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农作物的栽培方式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在农作物中,黄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栽培方式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大豆的间套作模式以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建设的作用。
间套作是一种农作物种植的模式,即在同一农田中轮作两种或多种农作物。
黄大豆的间套作模式常见的有黄大豆—玉米、黄大豆—小麦、黄大豆—棉花等。
间套作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搭配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态特点,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地的肥力,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首先,黄大豆与其他农作物的间套作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农田资源。
由于不同农作物对土壤和养分的需求不同,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和比例,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例如,黄大豆与玉米的间套作模式中,黄大豆对土壤中的氮素有较高的利用能力,而玉米对土壤中的有机质需求较高。
因此,种植黄大豆后种植玉米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以实现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黄大豆的间套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不同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
通过黄大豆与其他作物的间套作,可以打破同一种植作物连续种植的病虫害传播途径,减少病虫害的风险。
而且,部分农作物还具有抑制病虫害的作用,如玉米和小麦对一些病原菌和昆虫有抑制作用。
因此,在黄大豆种植的间套作模式中,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黄大豆的间套作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不同农作物的根系结构和分泌物有所不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养分状况。
黄大豆具有固氮的特性,通过与根系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素,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而与黄大豆相配的其他农作物,如玉米、小麦等,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的作用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结构。
大豆套间作复合种植高产高效技术
大豆套间作复合种植高产高效技术发布时间:2023-01-04T03:12:18.21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3期作者:郭峰[导读]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在传统间套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采用2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间作套种,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年际间交替轮作,适应机械化作业,是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
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人民政府山东乐陵 253600摘要:根据四川盆地某地区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创建了优选良种、优化带植、前期整地、种子处理、适期播栽、科学施肥、防倒控旺、杂草防除、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的成套大豆套间作复合种植高产高效技术,建立了玉米间作春大豆和套作夏大豆、高粱间作春大豆和套作夏大豆、果园间作春大豆和夏大豆3类6种种植模式,拓宽了大豆扩种增粮增收途径,实现了不争地、多增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值得相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豆;套间作;复合种植;高产高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在传统间套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采用2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间作套种,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年际间交替轮作,适应机械化作业,是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
1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1.1合理利用资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改善了作物田间群体结构,增加了其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有利于提高光合效能;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以产生互补作用,植株高低互补、根系深浅互补、玉米耗肥与大豆养地互补,有利于资源的利用。
同时,合理的配置模式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弥补行间距扩大造成的产量损失。
1.2利于地力培肥大豆属于双子叶固氮作物,大豆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生产的氮肥不仅可以满足豆类作物的需要,而且还会在土壤中分泌一些含氮物质,增加土壤中有利于植物吸收的氮素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使板结土壤变得松软,增加土壤有益菌群的活性,有利于平衡土壤酸碱度,达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目的。
1.3规避生产风险玉米是高秆作物,合理配置复合种植模式,可以发挥玉米对大豆的遮阳作用,减轻大豆的高温热害,减少灾害损失。
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
:五 】
;
三、技术要点
3 . 施肥 方案 。存术种艄过 人 的 …块 接种
蔺 ,种植过 大 豆的 Ⅲ块接 种 岛设 瓤
;
; ; ;
1
华南地 I 大一 、 , l 与能 作物问套作栽培技 术 1 . 播 种时 间。 华南地 f .普通大 的播种适期 3 J F句 , 可 1 地 片蔗 、木薯栽 培时 间适
推 r
技术依托单位 :广 东省广 州市天河 区华 南农业 大
学 农 学 院
联 系 电话 :0 2 0 -8 5 2 8 0 2 0 2
I ‘ 以 花荚期叶而唢施 微肥
4 . 防治病 虫害。以 叶害虫 为主 … 虫
;
『 I J ’ 火 十 长 、后期 套种 小薯 汁蔗种 悄仃距 l ~
; 1 . 4 水 ,小薯种航行尉 l ~1 . 3 米 ,f i 甘蔗或 小薯行问 祭
种 类.以化学防 ; 台为主 ,L 【 土 可利J _ I j 杀虫灯 杀
仃较 效
果 肥 力高的地 块可不施川 料 ; 少 醚施} H 磷肥 ,但不川施 氮 ;
巾等地J 火【 l J ’ 以; J 低的地从 .¨ f l ;
; 是2 H巾f i J 至3 月_ l 1 句 , 禁川 t 火 哑的播 种适 期 2 月下
施 有机肥 1 0 0 0 千克 、尿素5 ~6 T 、亟过瞵 酸钙3 ( ) . 栽培方式及播种 密度 。大 jf f ‘ 蔗 问作叫 ‘ 允种
} 『 甑, 种 人 ;大 I j 小薯 作时 r i 『 期种悄 ,
4 0 下克、硫酸钾4 0 T克做 I 】 ,化 、 : 料 j 种予卡 i i i M3 厘米以 l .以免烧 土壤情 人, , L i E 悄.;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玉米和大豆是世界上两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农业专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
这种技术让农民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玉米和大豆,从而实现了相互促进和资源共享。
在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中,农民首先需要做好土地准备工作。
他们应该先通地肥,清理杂草,保持土壤湿润,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
这些措施能够为玉米和大豆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并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接下来,农民需要在土地上制定合适的种植方案。
玉米和大豆可以同步种植,也可以错开种植。
同步种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玉米和大豆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
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但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管理技术。
而错开种植是指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周期不同,农民可以先种植一种作物,然后再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另一种作物。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作物间的竞争,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一旦玉米和大豆种植完成,农民需要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由于玉米和大豆之间种植的距离较近,它们之间容易互相传播病虫害。
因此,农民需要采取措施,如合理轮作和使用农药,以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玉米和大豆具有互补的生长和养分需求,这种套种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并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益。
其次,这种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量。
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性,它们可以互相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减少土壤侵蚀。
此外,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还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农业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农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种植方案,并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防治,以实现丰收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鲜食大豆主要间作套种模式及配套技术
减 少 了棉 花 育 苗移 栽 的环 节 , 取 得 和促 进周 边 农 户及 全 市生 产应 用 。通 过 问 作套 种 示 套播 棉 花 的方 式 , 为提 高 棉 田综 合 效 益 , 减轻 范. 提高了效益 , 增 加 了 农 民收入 , 特 别 是 在 近 几 年 了较好 的省 工节 本 效果 、
香 芋是 本市 近 些年 发 展起 来 的特色 农作 物 。
0 1 1 、 2 0 1 2年 分 别 在梅 江 镇 高 畈村 、横 溪 镇 田畈 周 上华 街道 是 本市 主要 的果蔗 生 产基 地 之一 。 2
2 0 0 9 — 2 0 1 3年在 上 华 街 道 中 吴村 建 立 蔗 田套 种鲜 食 村 进 行套 种 鲜 食春 大 豆 示范 ,经浙 江 省农 科 院专 家 0 1 1年 平 均 鲜 荚 产 量 4 5 7 5 k g / h m 、 2 0 1 2年 春 大豆示 范方 , 2 0 0 9年 示范 方 面积 8 h m ,据调 查 平 测 产 .2
益 1 1 0 4 5 . 1 0元 / h m
1 主 要 间作 套 种 模 式 及 茬 口安 排
本 市果 蔗 、香 芋1 3年 平 均 产 量 分 别 为 2 6 6 0 k g / h m 、
1 2 1 k g / h m 、3 3 1 8 k g / h m 和 3 0 0 6 k g / h m ,产 值 旬 收 获 ,可 同期 播 种鲜 食 春 大豆 ;棉 花 采 用育 苗 移 3 7 l 3 . 6 O 元/ h m 、9 3 6 4 . 5 0 元/ h m 、 栽 或 直播 栽 培 .在 5月上 中旬移 栽 ,可 在 3月份 先 分 别 达 到 7
源丰富 , 土壤肥沃 , 大 豆是 本 市 的 传 统 作 物 , 其 中 鲜 6日经浙 江 省 农 科 院等 单 位 组织 验 收 .产 量 分 别 为 食大 豆 占 1 / 4左 右 。 近 年来 针对 本市 棉花 、 果蔗、 果 园 5 1 4 3 k g / h m 和4 6 4 3 k g / h m ,按 当时市 场 平 均 收购 面 积较 大 的特 点 .开展 鲜食 大 豆 间作 套 种试 验 研 究 价 格 2 . 9元/ k g计 ,示 范 方 鲜 食 春 大 豆 平 均 产 值 及示 范 推广 工作 , 促进 了本 市鲜 食 大豆 的发展 。 1 1 9 4 5 . 1 0元/ h m ,扣 除物 化 生产 成本 9 0 0元/ h m 。 , 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技术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技术生产中玉米种子都已包衣。
大豆种子多数未包衣,播前根据情况进行拌种处理。
选择大豆专用种衣剂,如6.25%咯菌睛•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精歌)、或20.5%多菌灵•福美双•甲维盐悬浮种衣剂、或11%苯酷精甲毗唾等。
一、免耕秸秆处理针对西南油(麦)后和黄淮海麦后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前作收获后应及时抢墙播种玉米、大豆,为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保埔护苗、节约农时,多采用麦(油)茬免耕直播方式。
若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播种施肥机或前作收获机无秸秆粉碎、均匀还田的功能或功能不完善,达不到播种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整理工作,保证播种质量和大豆玉米的正常出苗。
整理分为三种情况:①前作秸秆量大,全田覆盖达3厘米以上,留茬高度超过15厘米,秸秆长度超过10厘米,先用打捆机将秸秆打捆移出,再用灭茬机进行灭茬;②秸秆还田量不大,留茬高度超过15厘米,秸秆呈不均匀分布,需用灭茬机进行灭荏;③留茬高度低于15厘米,秸秆分布不均匀,需用机械或人工将秸秆抛撒均匀即可。
整理后的标准为秸秆粉碎长度在10厘米以下,分布均匀。
生产中常常因为收获小麦时土壤墙情掌握不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播种质量和玉米大豆的生长。
因此,收获前茬小麦时田间持水量应低于75%,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碾压对玉米大豆播种无显著不良影响。
但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时,轮轧带表层土壤坚硬板结,将严重影响玉米大豆出苗。
二、播种技术西南、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同机播种施肥作业时可选用2BF-4、2BF-5,或2BF-6型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精量播种施肥机,其整机结构主要由机架、驱动装置、肥料箱、玉米株(穴)距调节装置、大豆株(穴)距调节装置、玉米播种单体和大豆播种单体组成。
驱动装置和播种单体安装于机架后梁上,中部2~4个单体为大豆播种单体,两侧单体为玉米播种单体,肥料箱安装于机架正上方。
若选用当地玉米大豆播种施肥机,技术参数应达到表1-1的要求。
表1-1玉米大豆行比2:2(或3或4)带状间作播种施肥机技术参数类别参数厂家及联系方式结构仿形播种单体结构配套动力(千瓦)>38玉米/大豆(行数)2/(2-4)黄淮海河1旅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播幅(亳米)1600-2000司(*************)带间距(空米)600西北新就金天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玉米行距(毫米)400(189****1867)大豆行距(亳米)300玉米株距(亳米)100、120、140大豆株距(毫米)80、100、120黄淮海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同机播种施肥作业可选用2BMFJ-6型玉米-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施肥机。
间套大豆绿色高效立体复合种植技术
间套大豆绿色高效立体复合种植技术摘要:大豆又名黄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也极为丰富。实践证明,在人多地少的川大豆与其他作物间套作种植是非常适合的。一是大豆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小气候条件,合理利用地力、空间和光能,增加复种指数;二是通过大豆根瘤固氮,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因此,应该大力推广种植冬大豆。为了进一步提高冬大豆种植水平,增加效益以及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关键词:间套种植;大豆;绿色发展;种植技术分析1选用良种由于丘陵地区大多采用“麦玉苕”地套作冬大豆模式,应选用“直立生长,抗病抗倒伏,耐荫蔽、瘠薄,播期弹性大,宜间套种植”的“贡选1号”“南豆12”“中品661”等优良品种。但上述品种已连续种植多年,在一定程度出现了品种混杂、退化现象,播种前应注意进行种子筛选,去除籽粒不饱满、有杂色、病斑的种子,以提高出苗率。2把握好播期玉米地套作冬大豆的播种期早迟,既关系到大豆与玉米共生期的长短,也关系到大豆能否出苗整齐、正常成熟。播种过早,出苗整齐,但与玉米共生期长,容易造成牵藤倒伏;播种过迟,发芽出苗期容易遭受雀鸟危害,导致出苗不齐,同时,还引起大豆开花结实推迟,营养生长不足,不能正常成熟。射洪县农技站多年试验研究表明,川中丘陵地区套作冬大豆的最佳播期是5月下旬~6月中旬。3加强田管一是在玉米成熟后及时拔掉秸秆,减少田间荫蔽。二是生长期间进行人工除草2~3次,结荚期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拔除大草1次。三是在初花期每公顷用15g多效唑兑15L水进行喷雾,以控高防倒。四是科学施肥。大豆底肥每公顷施尿素45~60kg、过磷酸钙450~525kg、氯化钾60~75kg,于播种时穴施或均匀撒于厢面;追肥视大豆长势而定;小麦和玉米按“麦/玉/薯”模式进行施肥。五是防治好豆荚螟、毛虫、叶蝉、蝽象等害虫。六是适期收获,当大豆植株叶片全部落黄,豆荚80%黄熟时开始收获。2.6中耕管理播种后2~3d若遇干旱,灌透水1次。出苗后15d结合间苗定苗亩追施尿素5kg,培土至子叶节;出苗后30~40d亩追尿素3kg,培土至第1片复叶。对于连年亩施用农家肥2000kg以上的地块,可少施或不施尿素。4科学施肥由于大豆生长受不同条件影响,在种植过程中,实现科学施肥这一目的。在不同生长季节,大豆对营养需求有着很大差异,在施肥过程中,包含单个阶段,分别是基肥、追肥和种肥。对于基肥而言,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保证大豆产量,其中涉及到大量矿物质和有机质,不仅可以将土壤环境加以改善,还能为大豆生长提供重要基础。对于种肥而言,对大豆产量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在施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防止和种子肥料实现直接接触,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就会导致烧苗。对于追肥而言,主要是在开花期和分枝期间,为结荚和开花打下良好基础。5 防治病虫鼠害虫害主要有豆荚螟、卷叶虫、叶蝉、地老虎等,应及时用溴氰菊酯1 500倍液防治;开花至成熟期主要病害是锈病、霜霉病、菌核病等,宜用多菌灵、粉锈宁防治2~3次;鼠害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和结荚期,可用毒饵诱杀或用电子灭鼠器触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间套混种类型及技术
大豆、玉米间作。
这种类型在我县种植主要是以大豆为主,玉米为辅。
形式上有6:2式、6:1式和3:1式,以6:2式较为普遍,即播种6行大豆,2行玉米。
大豆行距20厘米,玉米宽行1.4米、窄行40厘米:每亩大豆留苗l-l.5万株,玉米留苗1300-1800株。
比单种大豆亩增产值约80元。
大豆、玉米同穴播种。
这种种植方式主要是以玉米为主,大豆为辅。
一般玉米行距60厘米左右,株距30-35厘米,每亩3000--3500株。
每株玉米配两株大豆。
比单种玉米亩增产值近40元。
大豆、芝麻混种。
这种方式是以大豆为主,芝麻为辅。
大豆按常规播种留苗,在播种大豆的同时撒入一点芝麻,一般每亩芝麻留有2000-5000株。
比较干旱时有利芝麻生长,雨水较多时有利大豆生长,增强了抗灾能力。
可亩收芝麻15-25公斤,产值60-100元。
大豆与其他作物间、套,混种,争光、气、热、肥水的矛盾比较突出。
应选株型紧凑,需水肥较少,生育期较短,抗性较强的品种。
宿县玉米一般选用掖单11、12、13号及丹玉13;大豆一般选用商丘197、8319、跃进5号品种;芝麻选用豫芝4号、5号,霸王鞭等品种。
大豆玉米间作可将玉米在麦收前一周内播在麦行里,留出播种大豆的行距,麦收后及时播种大豆。
大豆玉米同穴播种和大豆芝麻混种在麦收后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在田管方面,首先要及早间、定苗。
大豆出苗后及早间苗,二片真叶时定苗;玉米3-4叶时多次间苗,5-7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