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BZ-100型水稻收割机脱粒装置改进设计
水稻脱粒机的设计
![水稻脱粒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c99177b90d6c85ed3ac61a.pn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水稻脱粒机的设计作者姓名佟景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李灵凤副教授2018年6月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水稻脱粒机的设计继续教育学院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佟景仲姓名:学号:16164109210551006李灵凤指导教师:2018年6月答辩日期:摘要摘要为了满足水稻脱粒生产的需要,设计一种针水稻脱粒机已迫在眉睫,该水稻脱粒机可一次性完成脱粒、筛选、分离和装袋作业。
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解决了水稻收获的难题。
该机采用半进料、弓齿式滚筒脱粒机脱粒,确保脱粒干净、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
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存的水稻脱粒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其存在的一些缺点进行改进;首先在原理上,主要以梳刷脱粒为主,打击原理为辅两者相互结合的脱离方式对水稻进行脱粒,这主要体现在脱离滚筒的齿的设计上。
其次,清选方面是采用风机和筛子结合进行清选,在一定方面上提高了稻粒和杂质的分离,提高了稻粒的纯净度。
关键词:水稻脱粒机;脱粒;分离;清选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reshing production of rice, it is imminent to design a kind of needle rice thresher. The rice thresher can complete threshing, screening, separation and bagging. The machine is small in size, light in weight, flexible in operation, good in adap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rice harvest better. The machine is threshing by half feeding and bow toothed cylinder threshing machine to ensure that the threshing is clean, the crushing rate is low, and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is good.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optimize the grain threshing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rice and improve some shortcomings of its existence. In principl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thresh the ri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mbing brush and thresh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bating the separation of the rice from each other, which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design of the teeth separated from the roller. . Secondly, cleaning is done by combining fan and sieve to improve the separation of rice grain and impurities and improve the purity of rice grain.Keywords:Rice thresher; threshing; separation; clean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目录 (III)第1章绪论 ........................................................................................................ - 1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 1 - 第2章水稻脱粒机的总体设计 ............................................................................ - 2 -2.1 脱粒机工作原理 .......................................................................................... - 2 -2.2 系统的功能描述和功能分解 ...................................................................... - 3 -2.3 总体方案设计和求解 .................................................................................. - 4 - 第3章水稻脱粒机的各部分设计 ........................................................................ - 5 -3.1 脱粒装置设计 .............................................................................................. - 5 -3.1.1 脱粒原理 ................................................................................................ - 5 -3.1.2 脱粒装置类型选择 ................................................................................ - 5 -3.1.3 脱粒滚筒转速计算 ................................................................................ - 6 -3.1.4 滚筒直径计算 ........................................................................................ - 7 -3.1.5 脱粒滚筒长度确定 ................................................................................ - 7 -3.1.6 滚筒脱粒齿设计 .................................................................................... - 7 -3.2 清选装置设计 .............................................................................................. - 8 -3.2.1 清选原理 ................................................................................................ - 8 -3.2.2 清选装置类型的选择 ............................................................................ - 9 -3.2.3风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 - 9 -3.2.4 凹板的设计 .......................................................................................... - 10 -3.3 动力的选择 ................................................................................................ - 11 -3.3.1 整机消耗的功率计算 .......................................................................... - 11 -3.3.2 电动机的选择 ...................................................................................... - 12 -3.4.4 皮带轮的设计与计算 .......................................................................... - 12 -3.4.5 确定V带根数 ..................................................................................... - 13 -3.4.6 单根V带预紧力的计算 ..................................................................... - 14 -3.4.7 计算压轴力 .......................................................................................... - 14 -3.5 轴的设计与计算 ........................................................................................ - 14 -3.5.1 轴的材料选择 .................................................................................... - 14 -3.5.3 轴的结构设计 .................................................................................... - 14 -3.5.4 键连接选择 ........................................................................................ - 15 -3.5.5 滚动轴承选用 .................................................................................... - 15 - 第4章主要部件的校核 ...................................................................................... - 16 -4.1 圆柱齿轮校核 ....................................................................................... - 16 -4.2 轴的校核 ............................................................................................... - 16 -4.3 键强度校核 ........................................................................................... - 18 -4.4 滚动轴承校核 ....................................................................................... - 18 -4.5 计算所需的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 ......................................................... - 18 - 结论 .................................................................................................................... - 19 - 参考文献 ................................................................................................................ - 20 - 致谢 .................................................................................................................... - 21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稻区分布广泛,从南方的海南,到我国的最北边黑龙江,到遥远的西边伊犁,再到东边的台湾;还有在海平面以下的耕地,位于云南和贵州的高原耕地,都有水稻的存在。
3040_课程设计-水稻联合收获机脱粒部分工作部件的设计(喂入量4kg.s-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
![3040_课程设计-水稻联合收获机脱粒部分工作部件的设计(喂入量4kg.s-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4a54c0621eb91a37f1115c20.png)
目 录课程设计任务 (3)脱粒装置的设计 (4)1.设计目的 (4)2.结构与脱粒过程 (4)3.结构设计 (4)3.1 滚筒 (4)3.2 凹板 (5)3.3 脱粒间隙与速度 (7)3.4 凹板与滚筒的相对位置 (8)4.脱粒间隙调整机构 (8)5. 生产率与所需功率 (8)6.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课程设计(论文) 任 务 书题目:水稻联合收获机脱粒部分工作部件的设计一、已知条件: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喂入量 4kg/s,工作部件类型 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
二、设计要求:1、 系统地了解谷物收获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相关的实验设备。
2、要求准确掌握收获机的各个工作部件及工作原理。
3、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实际收获机的各个工作部件。
4、独立完成谷物联合收获机工作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5、应符合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要求,独立完成论文。
三、本课程论文答疑人:。
1 设计目的通过纹杆式脱粒装置的结构设计,在设计纹杆式脱粒装置结构方案过程 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 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 计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2 脱粒装置的选择脱粒装置是脱粒机与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核心部分。
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脱粒质量和生产率,而且对分离清选等也有很大影响。
脱粒方式可分为纹 杆式、钉齿式、双滚筒和轴流式。
根据表 9.6‐1 采用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
纹 杆分为 A 型和 D 型,由于 D 型纹杆抓取作物能力强,装卸方便,因此采用 D 型。
滚筒采用开式即滚筒圆周方向不封闭,作物的喂入方式为纵喂。
3 结构设计3.1 滚筒滚筒的直径和长度大小与脱粒,分离装置的通过能力密切相关。
作物进入脱离装置呈薄层则得到的脱粒与分离效果最好,滚筒长度一定 时,增加滚筒凹板的包角能提高分离率,小直径滚筒采用大的凹板包角(加大 弧长),相当与增加脱粒分离时间,并有利于提高稻粒分离率。
水稻收割机的脱粒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水稻收割机的脱粒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abc74eccc17552706220829.png)
专利名称:水稻收割机的脱粒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甄其伟
申请号:CN201820220341.3
申请日:20180207
公开号:CN207978405U
公开日:
201810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收割机的脱粒装置,包括锁紧块、齿条、圆形齿轮、半圆形夹板、弹簧一、丝杆、滑板、支座、环形套、环形刮刀以及弹簧二,所述锁紧块下端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下端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前端装配有圆形齿轮,所述齿条下端设置有半圆形夹板,所述圆形齿轮放置在弹簧一前侧,该设计便于拆卸,所述丝杆设置在支座上,所述丝杆上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装配在支座上,所述滑板下端安装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内端设置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内端安装有环形刮刀,所述环形刮刀安放在环形套内侧,该设计便于清洁,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便于拆卸,便于清洁。
申请人:高州市世江惠欣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525200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平山镇泮水塘村委会新屋村夏孙文屋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市沈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沈祖锋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水稻脱粒机的机构创新设计
![水稻脱粒机的机构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64cad0581b6bd97e19ea6d.png)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水稻脱粒机的机构创新设计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4 年12 月 1 日目录1绪论 (4)1.1引言 (4)1.2脱粒机的分类 (4)1.3脱离装置的工作原理 (5)1.4脱离分离装置的研究方向 (6)2机构设计 (6)2.1脱粒机的机构设计 (6)2.2脱粒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7)3机构各部分的设计和选材 (7)3.1纹杆式滚筒和凹板筛的设计 (7)3.2纹杆式滚筒的设计 (8)3.3凹板的设计 (9)3.4脱离装置的调节机构 (9)3.5脱粒滚筒和凹板结构参数选择 (10)3.6谷物清选装置的设计 (11)3.7机架的设计 (12)3.8入料口和出料口的设计 (13)3.9电机的选择 (13)4机构系统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15)4.1机构系统的运动分析 (15)4.2机构系统的运动综合 (15)5结论 (15)6参考文献 (16)7致谢 (16)水稻脱粒机创新设计水稻脱粒机一般针对丘陵、山区和水田水稻收获的难题设计。
要求功率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和适应性好。
水稻脱粒机能一次性完成脱离、筛选、分离和装袋作业。
同时需要根据水稻脱粒机的使用和性能进行了脱离方式的选择,滚筒直径和长度、脱离间隙、滚筒转速、筛子底的设计。
1绪论1.1 引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单产量最高,总产量最稳定的特点。
近些年水稻种植面积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
水稻的特点是口紧,脱粒、分离、清选困难,且种植面积大,收获季节短,因此对收获机械要求高。
尤其是脱粒分离装置,它是联合收获机的核心,决定着其他各部分的工作性能。
近年来人们对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企图用新的脱粒分离装置来代替原有的脱粒分离装置。
一些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也针对水稻现有的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如采取加大配套动力、增加二次脱粒能力或采用纵置式轴流滚筒等。
尽管如此,目前常用的脱粒分离装置仍为纹杆式、钉齿式和弓齿式,这几种脱粒分离装置与当初的发明相比并无多大的改进。
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在小型全喂入水稻收割机上的设计
![横轴流双滚筒脱粒装置在小型全喂入水稻收割机上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5572325901020207409ca2.png)
( 横轴流双滚筒脱谷机特点和脱粒原理
为了使全喂入水稻收割机的喂入量获得显 著提高! 我们在小型水稻收割机上设计了横轴流 双滚筒脱谷机 ! 它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前后两个并 排的横轴流滚筒 ! 两个滚筒都是钉齿滚筒 ! 滚筒转 动方向相同 ! 钉齿排列螺旋线方向相反 ! 滚筒盖的 导草板排列方向相反。脱离室喂入口和排草口在 收割机同一侧。这种结构的特点就是相当于增加 单滚筒的长度 ! 增加凹板分离面积 " 凹板面积最大 可增加一倍以上+!达到增加喂入量的目的。 收割作业时 ! 作物由前滚筒左端进入 ! 从前滚 筒右端横向向后排出 ! 再马上经过过渡板从后滚 筒右端进入! 最后从后滚筒左端排出机体。 前滚筒 起主要的脱粒和分离作用 ! 后滚筒主要起补充分 离和补充脱粒的作用。大部分作物的籽粒经过前 滚筒脱粒已经脱下来 ! 只不过由于喂入量大 ! 作物 厚度较大 ! 脱下来的籽粒夹杂在秸秆内还来不及
(收稿日期: (&&3+&(+(3 )
"#( 滚筒参数的选择
为了保证作物在前后滚筒之间顺利传递不
%&’()*(+ ,+-./0120-’1 3’/&.(4-5 6*7$ 3’58!""#
山东农机 !""# ・ $
9$滚筒 ,$&-+$%- ) ! 前滚筒一般转速为 .&&+*&&/ 0 ’12! 此时滚筒脱粒 线速度在 ((+(3’ 0 4。 滚筒转速应该随收获不同作 物来匹配。不同地区的作物收获的最佳速度要通 过实验来确定。 通过更换传动皮带轮! 很方便地实 现调速的目的。
" 横轴流双滚筒脱粒机在小型全喂入水稻收割
水稻不同脱粒装置脱粒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
![水稻不同脱粒装置脱粒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ecf2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a.png)
水稻不同脱粒装置脱粒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张彦河;衣淑娟【摘要】为了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功耗,减轻清选负荷,自行研制了板齿和杆齿作为水稻脱粒的主要元件,分别与栅格凹板组成不同的脱粒分离装置,并对这两种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脱粒对比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杆齿-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在脱粒水稻时对茎秆的破碎程度轻、功耗低、脱出混合物中轻杂物含量少,能够有效地减轻清选负荷.【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11(033)003【总页数】5页(P146-150)【关键词】板齿-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杆齿-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滚筒;脱粒性能【作者】张彦河;衣淑娟【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5.40 引言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形式主要是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其中全喂入式占绝大多数。
目前,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上的脱粒分离装置,大都使用的是轴流式滚筒脱粒分离装置[1-3]。
轴流滚筒采用大间隙、较低转速,脱粒作用柔和、脱粒时间过程长,反复作用多次,能兼顾脱净和减少破碎的要求。
同时,利用离心力分离谷粒,因而可由一个轴流滚筒与凹板实现脱粒与分离两个功能,使结构简化。
国内使用的轴流式钉齿滚筒脱粒分离装置在脱净率、破碎率、分离率等指标方面都优于以前的切流装置,但是轴流式钉齿滚筒脱粒分离装置功耗和籽粒的破碎率较高,脱出的茎秆较碎,因而造成脱出混合物中杂物较多,给后续的清选装置增加了负荷。
针对轴流式滚筒脱粒分离装置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试制了板齿—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和杆齿—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并对其进行了脱粒对比台架试验[4-5]。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对象为黑龙江省大庆地产水稻丰原2号,脱粒时测得平均茎秆长度77.2cm,谷草比为1∶1.18, 籽粒含水率17%~19%,茎秆含水率20%~22%。
多功能脱粒机总体设计及脱粒装置改进设计——机械类毕业设计
![多功能脱粒机总体设计及脱粒装置改进设计——机械类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711e94a8956bec0875e35a.png)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多功能脱粒机总体设计及其脱粒装置改进设计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年级2009 级学号222009322210034 姓名陈传兵指导教师李庆东成绩二○一三年五月目录摘要 (3)Abstract (4)0 文献综述 (5)0.1 小型多功能农业机械简介、用途及分类 (5)0.2脱粒机的发展现状 (6)0.3脱粒机行业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引言 (8)2 多功能脱粒机总体设计 (9)2.1 脱离滚筒电动机的选择 (10)2.1.1齿条上脱粒齿的转速 (10)2.1.2 脱粒机所需的功率 (10)2.1.3 电动机的功率 (10)2.1.4 电动机的转速 (11)2.2滚筒部分电动机选择 (11)2.3 最终电动机的确定 (12)2.4传动方式的选择 (12)2.5皮带的选择 (13)2.5.1各种传动方式的特点 (13)2.5.2 皮带的定型 (13)2.6 皮带轮的选择 (13)2.6.1电动机和中间轴之间带轮各种参数的确定 (13)2.6.2 中间轴和清洗装置之间带轮各种参数的确定 (6)2.6.3 电动机和脱粒机之间带轮各种参数的确定 (7)3 脱粒装置的改进设计 (8)3.1 脱粒滚筒的结构 (10)3.2脱粒方式的比较 (11)3.3 脱粒滚筒运转的稳定性 (11)3.4 滚筒及各零部件的设计 (20)4 切片切碎装置 (21)4.1 切片切碎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21)4.2 切片切碎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4.2.1 切碎装置的结构 (22)4.2.2 切碎装置零部件设计及材料选择 (24)5 薯类清洗装置 (24)5.1 工作原理 (24)5.2 滚筒速度的确定 (25)5.3 进出料口设计 (27)6 总结 (27)参考文献 (20)致谢 (21)多功能脱粒机总体设计及脱粒装置改进设计陈传兵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针对西南丘陵区农作物的机械化收割,就现阶段技术而言,最好的收获方式就是分段收割。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碎草脱粒装置的改进设计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碎草脱粒装置的改进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d9696b8e9951e79b8927c2.png)
3 4・
பைடு நூலகம்
科 技 论 坛
全喂入 式联 合收割机碎草脱粒 装置 的改进 设 计
葛 庆 遥 ( 一拖 ( 黑龙江 ) 东方 红 工 业 园有 限 公 司 , 黑 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6 1 0 0 0 )
摘 要: 农 作物秸秆有着硅、 钾、 磷 氮和 大量 的有机 物质 , 这 些矿 物质元素 ̄ - q -  ̄壤是极 为重要 的 , 因此可 以进行秸秆还 田处理 , 本文 为谷缘牌 4 L L 一 1 . 8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加装的秸秆切碎装置 , 有 着结构 简单 、 效果 良好 的特 点 , 可为 同类机具改进设计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全喂入式 ; 联合收割机 ; 碎 草脱粒装 置; 改进设计
在秸 秆还 田的过程 中 , 可以有效的提高秸 秆 的肥 力 、 有机质 的 放 , 就 需要在滚筒 的圆周上进行 排草板 的焊 合 , 排草板 干 的标 准型 含量, 也 能够够改变整个 土壤团粒结构 , 土壤 团粒结构有 利于协 调 号是 1 5 0 am×4 r 0 am×2 r m m, 在对称的排草钉齿 中部各焊合一个 , 在 土壤 中钾元素 、 磷元素 和氮元素 的比例 。 经过 了诸多学者 的研究 , 使 这样 的情 况 下 , 排草 板就类似 于整个风机 叶片 , 可 以 提 高 排 草 口的 用 全喂人式联合 收割机碎草脱离装 置是一种是 极为重要 的秸秆 粉 气流量 , 这样对于整个切碎秸秆就有着一定的促排和助浮 的作用 。 粹装置 , 这种装置有着性 能高 、 技术成熟 和结构 简单 的特点 , 但是 这 根 据辅助的风速试验可 以得 知 ,如果滚筒 是在额定 的转速下 , 种 装置也存在着一 些问题 , 因此需要进行 相应的改进 , 本 文就是 就 那 么排草 口中心 的风速 就 5 . 5 — 6 m / s , 也要满 足对杂乱 的稻麦秸 秆有 是对全 喂人式联合收割机碎草脱粒装置的改进提 出合 理的建议 。 着一 定 的 吹散 作 用 。 1 碎 草 型 脱 离 分 离装 置结 构 3 秸 秆 切 碎 长 度 分 析 本 文 阐 述 的 全 喂 入 式 联 合 收 割 机 碎 草 脱 粒 装 置 是 谷 缘 牌 装 置作业 的过程 中 , 整个作 物要从 喂人 口进行 切 向喂人 , 也需 4 L I , _ 1 . 8型装置 ,这种装置的结 构是脱粒分离装置 系切 向喂入横 轴 要在 齿钉 和齿 杆的带动下进行问歇螺旋形式 的运动 , 保证 导流板 的 流式 。 在改进 之后这种脱粒分离装置主要是 由导流 、 分离 、 脱 离和秸 引人 工作 能够 正常的进行 。 在这一过程 中, 齿杆 、 作物 、 导流板 、 滚筒 秆 的切碎等相关部件构成 , 具体 的情况如下 ; 顶盖和圆筒筛 等部 件就会相互的摩擦 和碰撞 , 在谷物脱粒 和谷草分 l - l脱粒部件 离等工作 完成 之后 , 相应 的杂 余和籽粒就 会落 向振 动筛 , 从 而进行 脱粒部件 主要是 由三个主要零件构 成的 , 这三种构件 主要是 由 相应的清选 , 使得秸秆能够继续的 向着装置 的排草 口进行运动 。 钉齿、 辐板 和齿杆构成 , 整 个 构 件 的滚 筒 的直 径 是 5 2 0 mm, 长 度 是 在 脱 粒 完 成 之 后 ,秸 秆 就会 从 脱 离 端 进 入 到 相 应 的 排 草 口 , 从 1 2 0 0 m m, 从 设计 的要求来 看 , 转速 是 9 5 0 r / m i n , 而钉 齿脱粒 元件 的 而 与 相 应 的 碎 草 刀 进行 挤 压 、 碰撞 、 滑切 , 并 且 通 过 相 应 的 排 草 板 和 直径是 1 2 m m, 元 件的高度 是 5 5 m m, 呈现 出了双头螺旋 线 , 双头 螺 齿杆进行抛掷 , 将秸秆送 出了机体 。 在这一过 程中 , 如果秸秆 已经不 旋线主要是呈 现在滚筒 圆周 的 6根齿杆上 , 除此 之外 , 两个螺旋 线 能够进行 压缩 , 而且秸秆 的相对位置并没 有发生 变化 , 而且脱 粒 的 的上部 的第一 根齿钉 到达相应 的齿杆端 的相 应 的距 离是 4 0 mm与 速度是恒 定的 , 这样在钉 齿和齿杆 的带 动下 , 滚筒顶 盖的 内壁和 圆 1 0mm 。 筒晒 面就会进行 螺旋运 动 , 此时秸 秆切碎 的长度 是 s , 用公 式可 以 1 . 2分离部件 表示为 : S:v 分离部件是一种栅格 圆筒 筛 , 这种栅格 圆筒筛 主要 是 由筛条和 4 田 间试 验 横隔板构成的 , 圆筒筛 的包角是 2 2 0 。, 半径 是 3 0 0 am, r 筛眼 的方孔 是3 5 am×1 r 2 m m, 除此之外 , 整个筛条钢丝的直径是 2 mm。 4 . 1试 验 条 件 1 . 3滚 筒 顶 盖 和导 流 板 某省在进行秋 季水 稻收割 的过程 中 , 进 行 了水稻 收获和秸秆 切 滚筒 的顶盖 深度是 2 2 0 am, r 长度 是 1 2 2 0 mm, 滚 筒 顶 盖 上 底 的 碎 还 田 的 试 验 , 整个试验 地的面积是 1 4 2 m ×2 2 m, 而 且 农 作 物 的 平 宽度是 4 8 0 mm, 下底 的宽度是 5 4 0 mm, 从整体来 看 , 主 要呈 现的是 均株 高是 1 0 2 3 m m, 作物 的品种是粳稻 , 产量 是 9 1 0 0 k g / h m 2 , 籽粒 含 种 四棱 柱形壳体 , 顶盖 的内部 也安装 了导 流板 , 这种导流 板是倾 水率 2 5 . 1 %, 秸杆含水率 4 2 . 3 %。 斜安装的 , 一般情况下是安装 5块 , 导流板下底 的半径是 3 0 0 m m, 厚 4 . 2 试 验 方 法 度是 3 . 5 m m, 呈现 圆弧形 。要想使得 相应 的作 物能够快速 的进入 到 为验证装置作业效果 , 对应测定 了 为 3 0 o、 4 5 。、 6 0 。、 7 5 。 喂人 口, 最 大 限度 的避 免 出 现 由 于 回 带 导 致 的 滚 筒 堵 塞 和 喂 入 不 均 时的秸秆长度 。 方法 为 , 机器正常作业时 ( 割幅 、 割茬高度 、 作业速度 的现象 , 第一块 导流板 的轴 向的安装 长度 必须要 比整个喂人 口的宽 分别 约 1 . 7 m、 2 5 0 m m及 0 . 6 m / s ) , 沿机 器作业方 向 , 在 每个行程 内根 度 要 大 ,一般 的情况 下 ,上 底 的宽度 是 5 7 0 m m,下底 的宽 度是 据排 出秸秆状况 , 选择有代 表性 的秸秆排 放段 , 每隔 5 m 收集 5 0 0 g 6 3 0 a r m, 整 个 上 下 底 的边 缘 高 度 是 1 7 0 mm, 而 且 滚 筒 轴 和水 平 投 影 秸 秆 并 测 量 其 长 度 , 每 个 工 况 重 复 3次 , 按 以下 公 式 计 算 的各 工 况 呈现 了 4 5 。 角 ,而 其 他 的 4块 导 流 板 在 尺 寸 上 与 装 置 中 的碎 草 刀 秸 秆 平 均 长度 。 如 表 1所示 : 有着一致性 , 而且 整个 滚筒轴 的水平 投影是能够当做是装置脱离难 易度 的基本 依据 的 , 在调 整的过程 中 , 主要是 在 4 5 。一 6 0 。的范 围 内进 行 相 应 的调 整 。
一种水稻收割机脱粒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水稻收割机脱粒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b5df73350e2524de4187e29.png)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收割机脱粒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陈周麟
申请号:CN201820731798.0
申请日:20180517
公开号:CN208159298U
公开日:
2018113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收割机脱粒装置,包括脱粒仓、导辊齿、转轴、圆辊、传动带、固定板、弹簧、销轴、电机、横轴、分离仓、螺旋叶片和过滤网,通过四个圆辊以及导辊齿的相互作用,可以对收割后的稻谷进行完全,更加细腻的脱粒,提高了脱粒的效果,通过伸缩气囊和复位弹簧的联动工作,以及滑槽和滑块的限位作用,使得筛网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筛除脱粒后多余的秸秆和一些较大的杂质,使得秸秆和稻谷脱粒后分离,避免了后续筛分工作,通过通过电机带动横轴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一起转动,一些灰尘和细小的杂质通过过滤网的过滤,避免了灰尘难以去除等问题,提高了脱粒后稻谷的质量。
申请人:陈周麟
地址:362800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鸠林村南庄62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曾捷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4LBZ100型水稻收割机行走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4LBZ100型水稻收割机行走系统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7c27476bec0975f565e214.png)
分类号密级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4LBZ-100型水稻收割机行走系统设计所在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对水稻种植至关重要,水稻联合收割机是实现水稻收割机械化的重要工具。
联合收割机是将收割机和脱粒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连接成为一体的机构,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则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及装袋等过程,不仅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降低了收获成本,而且损失率仅为1% ~5% ,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促使我们希望水稻收获能全面的机械化。
本课题是针对联合收割机行走系统进行探讨,研究和设计。
本论文首先说明了研究此课题的意义,介绍了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历程、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国内外联合收割机的动态;然后对其设计总体布局方案,进而再对行走机构进行方案论证;待确认方案后,就其主要部件进行设计计算与校核,其中包括柴油机的选择和安装,机架,连杆,履带,驱动轮,支重轮,张紧装置的设计和计算;最后整理,分析,校对设计的参数,看看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并总结本课题的特点和不足。
关键词:联合收割机,行走系统,机架,驱动轮,连杆,履带AbstractChina is an agriculture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rice planting mechaniz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agriculture. Rice combine harvester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achieving rice planting mechanization. Combine harvester is a machine using harvester and thresher with a transportation. Rice combine harvester can finishes harvesting, threshing, cleaning and bagging all at once. It not on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reduces the costs, but also solves th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reduces the burden of farmers. All those urge us want to make rice mechanization come true.The topic of thesis is about the walking system of combine harvester, how to discuss, research and design it is the key of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ing this topic,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future direction and the tendency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 of combine-harvester. Then design the general layout plan and argue its traveling mechanism. When the project is approved, we should calculate and check the mainly parts, including the choose and install of the diesel, frame, connecting rod, track, driving wheel, roller and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ensioning device. Finally, collect, analyze and check the design parameter to figure out whether they are fit with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n conclude the character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thesis.Key Words:combine harvester, traveling mechanism, frame, driving wheel, connecting rod, track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目录 ...................................................................................................................................... I V 第1章绪论 (1)设计背景 (1)设计目的 (1)国内外研究状况 (2)1.3.1 国外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发展趋势 (2)1.3.2国内收获机械化技术与发展趋势 (3)第2章总体布局及局部方案论证 (7)整体布局 (7)方案论证 (8)2.2.1驱动轮轴上零件装配方案的确定 (8)2.2.2支重轮的连杆装配方案的确定 (9)2.2.3张紧装置的方案确定 (11)第3章设计计算 (15)柴油机的选择计算 (15)初步确定连杆最小直径 (17)单边驱动轮轴的设计 (17)3.3.1 初步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7)3.3.3 驱动轮轴的强度校核 (18)3.3.4 轴承的校核 (18)3.3.5键的校核 (19)驱动轮轴的支座设计 (20)履带设计 (20)驱动轮设计 (22)支重轮设计 (24)3.7.1支重轮作用及分布状况 (24)3.7.2支重轮安装结构尺寸设计 (26)3.7.3支重轮连杆轴承选择 (27)3.7.4支重轮连杆的尺寸计算 (27)3.7.5支重轮轴密封圈的选择 (28)3.7.6支重轮连杆的校核 (28)3.7.5支重轮连杆轴承的校核 (29)导向轮的设计 (29)张紧装置的设计 (30)3.9.1滚子尺寸的计算 (31)3.9.2导轨的尺寸计算 (31)托带轮的设计 (32)前角α1及后角α2设计 (32)最小离地间隙 (32)底盘机架的设计 (33)第4章使用与维护 (35)每日技术保养 (35)季节性技术保养 (36)收割机的保管 (36)结论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第1章绪论设计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接近2600万hm2,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1%,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用10%的可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对世界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收割机脱粒装置模块化设计——基于经验预测和德尔菲法
![收割机脱粒装置模块化设计——基于经验预测和德尔菲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488e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b.png)
收割机脱粒装置模块化设计——基于经验预测和德尔菲法杨冬;黄亚萍
【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
【年(卷),期】2024(46)7
【摘要】介绍了经验预测和德尔菲法的理论知识,采用经验预测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收割机脱粒装置模块化设计进行分析和研判,并搭建了收割机脱粒装置专家经验库,实现了收割机脱粒装置的模块化设计。
设计实例实验表明:设计的收割机脱粒装置结构合理,方便生产制造,达到了预期的功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杨冬;黄亚萍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25.3;F204
【相关文献】
1.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模块化设计及参数化建模
2.基于德尔菲调查法与技术路线图相结合的技术预测研究——以太原市“十二五”技术发展预测为例
3.基于德尔菲法的难免性压力性损伤预测评价指标的构建
4.基于德尔菲法的路面不平度预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密级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4LBZ-100型水稻收割机脱粒装置改进设计所在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诚信承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设计(论文)《4LBZ-100型水稻收割机脱粒装置改进设计》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摘要收割机的发展方向将是向高科技化方向发展,制造出适用性强的收割机很有发展市场,对不同地区开发出不同的收割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由此,相应的制造出高性能的水稻收割机是国外收获机的发展概况。
该水稻水稻收割机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和装袋作业。
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解决了大、中型收割机在丘陵、山区和水田难以收割的难题。
关键词:水稻脱粒装置;脱粒;改进设计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arvester will be to high-tech direction, making out the applicability of harvest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is very promising for different regions developed different harvester. Thus, the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combine high performance i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harvester. The rice combine harvester can complete harvesting, threshing, separation and bagging operations at one time. The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flexible operation, through and good adaptability, can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big, medium-sized harvester to harvest in the hilly, mountainous and paddy field.Key Words: rice thresher threshing; improved design;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V)目录 ...................................................................................................................................... V I 第1章绪论 (1)第2章总体方案确定 (2)2.1 脱粒装置工作原理 (2)2.2水稻水稻收割机总体设计 (3)2.2.1水稻收割机的类型定位 (3)2.2.2 水稻收割机的整机结构及选择 (3)2.2.3 水稻水稻收割机的工作流程 (3)第3章脱粒装置设计 (4)3.1 脱粒原理 (4)3.2 脱粒装置类型选择 (4)第4章动力的选择 (6)4.1 整机消耗的功率计算 (6)4.1.1 脱粒装置的功率消耗的计算 (6)4.1.2 清选装置的功率消耗的计算 (6)4.2 柴油机的选择 (7)第5章传动装置设计 (8)5.1 传动路线 (8)5.2 确定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8)5.3 传动装置动力参数的计算 (8)5.4 皮带轮的设计与计算 (9)5.5 验算小带轮的包角 (10)5.6 确定V带根数 (10)5.7 单根V带预紧力的计算 (10)5.8 计算压轴力 (11)第6章齿轮的设计与计算 (12)6.1 材料的选择及许用应力的确定 (12)6.2 按轮齿接触强度的计算 (12)6.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13)第7章轴的设计与计算 (15)7.1 轴的材料选择 (15)7.2 轴的最小直径确定 (15)7.3 轴的结构设计 (15)7.4 轴的校核 (16)第8章键连接选择 (19)第9章滚动轴承选用 (20)9.1 滚动轴承校核 (20)9.2 脱粒滚筒转速计算 (21)9.3 滚筒直径计算 (21)9.4 脱粒滚筒长度确定 (22)第10章脱粒装置其他部分设计 (23)10.1 滚筒脱粒齿设计 (23)10.1.1 弓齿形状选择 (23)10.1.2 弓齿的排列 (23)10.1.3 相关参数的计算 (23)10.2凹板的设计 (24)10.2.1 凹板类型的确定 (24)10.2.2 凹板直径的确定 (24)10.2.3 凹板与滚筒之间间隙的确定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脱粒装置为收割机械,是指以农作物种子的能力,源于机械分离,主要是指农作物收获机械。
根据为谷物,不同类型的脱粒装置的材料。
如“打米机”水稻脱粒使用;被称为“玉米脱粒装置”脱粒玉米等。
收割机称为“谷机”,是机械脱粒稻最常用的手段。
后需要第一水稻收割,稻粒的这种机械分离和茎。
收割机分为两类,一类靠人力驱动器上,被称为“人类的节拍水稻机”,半机械化的工具;会打米机动力驱动,它被称为“力量收割机。
”收割机出现大大降低了水稻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农业生产力。
切割小麦尚未经过,“颗粒”,这是在除了颗粒外壳,茎的过程。
要做到这一点是使用老方法被称为“枷”使谷物和外壳仪器分离连续击败了小麦。
其次是“年轻”的山谷,必须抛到空中谷类让风出光,不希望小米和“糠”的那部分,剩下的粮食落后。
这是脱粒净化装置这是辛苦的、劳累至极的工作,而且花费的时间又很长。
4000平方米的小麦用手脱粒要花大约5天时间。
它需要很长的时间。
4000平方米小麦脱粒的手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
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默克尔和他的儿子,安德鲁,要改变这种状况。
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在18世纪后期,詹姆斯已经开发出一种机器,配备了木制框架旋转鼓。
安装在木制框架与窄带,当它变成以形成气体流,从而吹入外壳上的小麦。
安德鲁返回到机加一个释放小麦壳扑设备。
默克尔任何动力脱粒装置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驱动源。
他们选择使用马来司机第一台机器,但很快创建一个新的机器与水和蒸汽动力。
脱粒装置是在美国,那里的劳动力短缺很成功,但也大农业。
脱粒装置和不受欢迎在英国。
手工脱粒提供了农业工人冬季的就业机会。
脱粒装置威胁着许多农业劳动者,使他们失去了工作。
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2章总体方案确定2.1 脱粒装置工作原理脱粒装置整机选用一台电机和一台鼓风机,电机,风扇转动和倒开关控制停止。
电机顺时针饲料玉米棒,CCW主要用于启动玉米棒和故障排除的球迷吹掉产生的碎片脱粒,渣。
通过皮带轮,皮带轮无级变速器,同步齿滑轮,所以切割器电动机,玉米棒形的旋转切削工具,在工作中调整转向手柄,可以增加或减少切割器的速度;另一种传输线从两三角皮带轮,蜗杆传动三套鼓转动。
脱粒装置装在滚筒压缩弹簧,橡皮辊,塑料辊,橡皮辊,它们旋转两组(棒送入玉米),无论是从橡胶辊夹紧作用,而且还棒运送玉米的功能,玉米上的穗轴弹簧直径,可以进行按照适当调节两辊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棒脱粒要求。
一组塑料滚筒可以是玉米芯保持器,输送到废液箱。
工具和刀具润滑使用滴灌杯油,用橄榄油润滑油。
为紧凑,内置切刀塑料轴承。
塑料轴承上旋转的轴。
机器润滑蜗轮,蜗杆,塑料轴承,蠕虫的主要部分,该蠕虫使用开放带动,润滑黄油;当运行塑料轴承需要润滑,使用标准的针型油杯,在200毫升的体积,而对于此配备有滴液管,管路端用螺栓固定在油杯,轴承上的槽连接的另一端。
滴水管的情况下可见油杯调节工作的大小。
橄榄油的润滑油最好的选择,考虑到可供测试的其他食用油的价格。
脱粒谷物被切断通过机械方式送料装置由入口进入脱粒脱粒滚筒和凹印在很短的提取凹印通过明确粮食清洁屏幕和球迷清洗网格状的装置进入由打击和擦的;长萃取到第2章总体方案确定分离装置以分离茎和种子,以及一个长阀杆排出机外,粮食等短提取通过所述分离装置的筛子进入洁净谷物清洗设备之下;风扇和下清洗筛子,稻壳和其它小碎屑的联合作用被吹到机光,干净的食物聚集晶粒外面成可经由粒收集装置的设备。
2.2水稻水稻收割机总体设计这种设计是一个小稻田根据南方丘陵区水稻收割机是小而设计,结合水稻收割机可以完成收割,脱粒,分离和装袋操作。
本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良好的和适应性,在山上大,中型收割机更好的解决方案,山脉和水稻收割难的问题,双季稻区南部,泥脚不深更大的超过20厘米就可以正常收割稻田。
2.2.1水稻收割机的类型定位整机形式为:悬挂式、全喂入割台形式为:带搅龙输送器式卧式割台脱粒装置形式为:轴流式2.2.2 水稻收割机的整机结构及选择收割台悬挂在框架悬架,后悬架脱粒装置的柴油,配置在左侧收割机中间槽的前方,前部和后部端部连接到切割台和脱粒部。
有关资产负债割台,割台被放置到合适的档位。
为收获后留脱粒设备布局,风选设置在右侧,而粮袋放置在右侧的水稻收割机脱粒部背面的平衡脱粒装置。
由柴油机,柴油后动力输出轴提供动力的收获部分提供整体前进的动力。
2.2.3 水稻水稻收割机的工作流程当水稻收割机进行操作,先卷分配到作物刀,砍下一刀切割后的作物,然后滔滔不绝的产量下降到割台,割台螺旋输送器,以削减产量倒下预留伸展左侧是指向机构,组织放下以高速发送回槽抛物线手指螺旋钻作物,槽作物的手指后该机构发送从所述塔底物流连续加入到释放机构抓取,作物后入轴流脱粒机制,因为它是受高速战斗以及作物为螺旋运动不断击中凹版屏的结果期间辊掺入,使得晶粒把它关闭,并落在通过在凹谷组螺旋钻筛板。
谷粒谷跌至镶钻推抵簸(上未显示的另一面),再由风选被抛向粮袋。
脱粒机被关造成凹版目筛保留不能通过粮食净稻草。
第3章脱粒装置设计第3章脱粒装置设计3.1 脱粒原理1.风机2.凹版筛3.滚筒4.弓齿5.振动筛6.出粮口图3 脱粒装置的结构图1)冲击脱粒:对对方脱粒元素冲击作用秒杀头和脱粒。
较高的冲击速度,脱粒越强,但也越大裂解速率。
2)摩擦脱粒:由组件和谷物之间,以及谷物和谷物脱粒谷物脱粒离去之间的摩擦。
脱粒装置脱粒间隙的大小是至关重要的。
3)梳刷脱粒:谷物脱粒由拉力脱粒部件进行。
4)滚动脱粒:打谷脱粒通过施加压力的元素进行粮食。
在这种情况下,力作用在谷物主要沿晶面的法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