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优秀课件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939b85b84ae45c3a358c6b.png)
〕
千米。
稳固应用:
说一说:从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000米
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
〔1〕、从门口到自贡汽车站大约9〔 〕。
〔2〕、一支铅笔大约长18〔
〕。
〔3〕、旗杆大约高7〔
〕。
课后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用步测法:
〔1〕、从〔
〕到〔
〕大
约是1千米;
〔2〕从家到的距离大约是〔
认识千米
说说看:
厘米 分米 米
cm
dm
m
它们相邻两个长度间的进率是〔10〕。
1米=〔 10〕分米 1分米=〔 10 〕厘米 1厘米=〔 10 〕毫米 1米=〔 100〕厘米
说出测量以下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适宜。
铅笔的长度 〔厘米〕 旗杆的高度 〔 米 〕 硬币的厚度 〔毫米〕 课桌的高度 〔分米〕
1000米就是1千米,也叫1公里 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考考大家:
5
1:操场一圈0米的距离,我走了20步,那
告诉大家:
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 1 〕千米 。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 1 〕千米 。
我知道了:
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 人走2000步的路约是1千米 。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 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5圈是1千米。 在400米环行跑道上跑2圈半是1千米。
计量路程的远近,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
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 长1650千米。
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 长3179千米。
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 路长1388千米。
重庆 成都 340km
1km=1000m km表示千米
运 动 场 跑 道 一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大约就是1000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20054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0.png)
1.分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会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你能想到哪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计算题:如1.5千米是多少米?2000米是多少千米?
-应用题:如小华每分钟跑300米,他跑1千米需要多少分钟?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归纳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关系及换算方法。
2.教师强调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使用千米单位的场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教学拓展: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千米知识。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千米与米的关系:教师运用教具和图片,展示1千米与1000米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千米的换算: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如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1千米=100000厘米。
4.实际应用:教师举例说明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城市之间的距离、计算车速等。
-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图片等展示千米与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实践活动法,设计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千米的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1千米有多长_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1千米有多长_千米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fded81ea6c30c2259019ee4.png)
成人3小时行15( 千米 ).
7
练一练
在○里填上“﹥”、“﹤”或“=”.
﹥ 4千米 4100米○
﹤ 8006米 8千米○
=
2000米﹤ ○3千米
5千米20米○5020米
8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千米
(
米
1000
) (
分米
10
) ( 10 )
厘米( 100)9·千米的认识1
标准田径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
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2
成人每小时可行5千米. 5千米
自行车1小时可行15千米. 15千米
3
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驶40千 米.
火车1小时可行驶80千米.
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 米.
4
练一练
3千米=( 3000 )米
7千米=( 7000 9000米=( 8000米=(
9
8
)米 )千米 )千米
5
练一练
4千米400米=( 4400 3千米25米=( 2750千米=( 7308千米=(
3025 2
)米 )米 )米 )米
)千米( 750 )千米( 308
7
6
练一练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珠海到广州距离151( 千米 ); 数学课本厚7( 厘米 学校操场长250( 米 ); );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3bf7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d.png)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长度的单位》,主要详细内容为千米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千米的概念、换算关系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的定义,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估测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千米的定义,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千米长的绳子,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学校到附近某地的实际距离,引出千米的长度单位。
2. 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1千米长的绳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长度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1千米等于多少米?如何进行换算?3. 例题讲解例题1:将1000米换算成千米。
解答:1000米=1千米。
例题2:已知某学校到附近公园的距离为2千米,求该距离等于多少米。
解答:2千米=2000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换算成千米。
5. 知识巩固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用千米表示。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下列长度换算成千米:2000米、3000米、4000米。
(2)已知某城市到另一城市的距离为150千米,求该距离等于多少米。
2. 答案(1)2千米、3千米、4千米。
(2)150千米=1500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千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还不太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千米长度的事物,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城市之间的距离等,提高学生对千米长度单位的应用能力。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3篇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106c4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8.png)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3篇二年级数学千米的相识教案3篇二年级数学千米的相识教案(1)【千米的相识教案】三年级千米的相识教案千米的相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学生状况分析:我班一共有学生52人。
学生虽说在前面已经相识了米、厘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但是“千米”是一个比拟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建立1千米的表象难度很大。
所以,在教学时,我要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启程,从新旧学问的引申,开展处,促成新旧学问的转化。
教材分析:“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历比拟远,对学生来说比拟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拟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启程,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体验中发觉,在发觉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
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实践感受,环围着教学重点“千米的相识”,组织学生踊跃主动的探究,探究和发觉,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相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相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1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洁换算。
3.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实践实力,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驾驭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须要多少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依次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米的认识》课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米的认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e7a3a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1.png)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米的认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千米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1. 千米的定义:千米是长度的单位,是米的一千倍。
2. 千米的表示:符号km,1km=1000m。
3. 千米的实际应用:测量较长的距离,如城市间的距离、马拉松比赛的长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定义,掌握千米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重点:千米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米尺、千米与米换算卡片、PPT课件。
2. 学具:直尺、千米与米换算练习题、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我国著名的马拉松比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么长的距离。
2. 新课:介绍千米的定义、表示方法,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实践操作:分组活动,用千米尺测量教室、操场等地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千米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千米与米换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千米的定义:千米是长度的单位,是米的一千倍。
2. 千米的表示:符号km,1km=1000m。
3. 千米的实际应用:测量较长的距离,如城市间的距离、马拉松比赛的长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并换算成千米。
2. 答案:学校到家的距离为2k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千米与米的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长度单位,如厘米、毫米、分米等,并学会它们之间的换算。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家具的尺寸、计算行走距离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千米的认识》精品课件
![《千米的认识》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4181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4.png)
《千米的认识》精品课件课程内容:《千米的认识》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对长度单位千米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难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千米的概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千米与米的换算表、尺子、千米长度的物品(如1千米的绳子)。
学具:尺子、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1千米的绳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的长度,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根绳子有多长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千米。
”2. 教学新知(1)千米的概念:千米是长度的单位,1千米等于1000米。
(2)千米与米的换算:1千米 = 1000米,1米 = 0.001千米。
3. 例题讲解例题1:1千米等于多少米?1000米等于多少千米?例题2:测量课桌的长度,用千米表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测量教室内某一物品的长度,用千米表示。
5. 巩固提高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长度为1千米的物品,并进行展示。
五、板书设计1. 千米的概念与换算:1千米 = 1000米1米 = 0.001千米2. 千米的实际应用:测量物品长度,用千米表示。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1米、10米、100米换算成千米。
(2)测量家中某一物品的长度,用千米表示。
2. 答案:(1)1米 = 0.001千米,10米 = 0.01千米,100米 = 0.1千米。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千米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065dd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5.png)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2、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 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道1 km=1000 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训练场景的录像)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多媒体显示100 m赛跑录像)教师:他们在训练100 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
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学生1:1000米。
学生2:1千米。
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多媒体课件显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学生:如果用米作长度单位来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就是340000米,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读和写都很不方便,因此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探索新知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1)教师:(多媒体出示100米跑道)这是一个100米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学生:10个这样的跑道连起来是1000米。
教师:对,1000米=1千米,1 km=1000 m。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3087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4.png)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第一节《长度的认识》,详细内容为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关系以及千米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是长度的单位之一。
2. 使学生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千米的概念和千米与米的换算。
难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千米尺、米尺、教学课件。
学具: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长跑比赛的情景,引出千米的概念。
情景:小明的爸爸参加了一场10千米的马拉松比赛,小明想知道10千米到底有多长。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千米尺和米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2)教师讲解千米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千米与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
3. 例题讲解:例题1:将1000米换算成千米。
例题2:计算从学校到公园的距离,如果每步长0.5米,那么走2000步是多少千米?4. 随堂练习:练习1:将下列长度换算成千米:500米、2000米、3000米。
练习2: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00米,换算成千米是多少?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教室的长度,并将其换算成千米。
六、板书设计1. 千米的概念2. 千米与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3. 长度换算例题及解答4. 实践活动:教室长度的测量与换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华每步长0.6米,他走了3000步,计算他走了多少千米。
2. 答案:0.25千米、4千米、0.75千米1.8千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千米的概念和换算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与千米的关系,学会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千米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千米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d748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a.png)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概念2. 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3. 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2.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的换算,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千米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千米是长度单位之一,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
(2)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明白1千米等于1000米。
3.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城市之间的距离等。
(2)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并换算成千米。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千米认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千米应用,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对千米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千米与米换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本教案共2000字,符合要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部分。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千米的概念,并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些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有实际意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2024年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
![2024年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3b81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5.png)
2024年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长度单位》,详细内容包括:千米的概念、千米的换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千米与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重点:千米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千米尺、米尺、厘米尺、毫米尺。
学具: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千米尺、米尺、厘米尺、毫米尺等教具,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长度单位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千米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千米是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2)讲解千米与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3. 例题讲解(1)题目:小明家到学校有2千米,他每天走路上学。
请问:小明每天走多少米?(2)解答:2千米=2000米,所以小明每天走2000米。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使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例子。
(2)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其换算关系。
5. 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千米与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6. 课堂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积极发言、动手操作的学生。
六、板书设计1. 千米的概念2. 千米与米、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家到公园有3千米,他骑自行车去公园。
请问:小明骑自行车行驶了多少米?(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请问:这辆汽车行驶5小时能走多远?2. 答案(1)3千米=3000米,小明骑自行车行驶了3000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课 千米的认识 ()-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课 千米的认识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ac363f6137ee06eef91899.png)
新教课学讲目解
做一做
填一填
(1000)米 2000米 (3000)米
0
1千米 ( 2 )千米 ( 3 )千米
1千米=1000米 23000米=23千米
新教课学讲目解
估一估
估一估,从你家到学 校大约有多远。
小组活动(3分钟)
说说你的估测 方法,并估测 出实际距离。
新教课学讲目解
估一估
估一估,从你家到学 校大约有多远。
如果骑自行车需 开小轿车的话,大 要半小时左右。 概10分钟就到了。
巩教固学提目升
做一做。
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老师可以选择 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2)火箭每分钟飞行1000千米。( √ )
(3)小丽骑自行车每小时走12米。 ( × )
(4)小明每年能长高5米。
(×)
巩教固学提目升
做一做。
我会连。
一根拔河绳长
小东肩宽 一本数学书厚 水江到南川之间相距
28km 12m 40cm 8mm
新教课学讲目解
做一做
丽丽从家到图书馆,先乘公交车走了3千米,下 车后又步行了350米,小丽家到图书馆有多远?
新课讲解
做一做
李老师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他从家到学校一 共要走30分钟,李老师家到学校大约是多少千米?
30分钟=半小时 12÷2=6(千米) 答:李老师家到学校大约是6千米。
30分钟是半小时,半小时走 的路程就是12千米的一半。
课教堂学目
千米的认识: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千米”(km)作单位。
小组活动(3分钟) 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 实际走一走,看看有多远。 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b0e45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7.png)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四节“千米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1. 千米的概念及其与米、分米、厘米的关系;2. 千米的换算;3. 千米的实际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米的概念,了解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2. 学会千米与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3.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千米的概念及其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千米换算;难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换算过程中进率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米尺、米尺、教学课件;2. 学具: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场景,如:公路里程碑、地图上的距离等,引导学生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新课(15分钟)(1)介绍千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的一种,等于1000米;(2)讲解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千米与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换算题目;(2)教师针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解、纠错。
4. 应用拓展(5分钟)(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千米;(2)讨论:如何用千米表示从学校到家的距离。
六、板书设计1. 千米的概念及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2. 千米的换算方法;3. 千米的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千米等于多少米?多少分米?多少厘米?(2)从学校到公园的距离是3千米,换算成米是多少?(3)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千米场景。
答案:(1)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2)3千米=3000米;(3)如: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从城市到乡村的距离等。
2. 作业要求: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并认真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让学生掌握了千米的概念、换算方法及实际应用;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其他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了解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千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千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3bc20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2.png)
《千米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 使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 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 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1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实际中感受1千米的长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那么谁知道1米等于多少厘米呢?(2) 除了米和厘米,我们还学习了哪个长度单位?(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2. 探究新知(1) 认识1千米①同学们,谁知道1千米等于多少米?②那么,1千米为什么等于1000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的图片,大家认真观察一下。
③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1千米就是1000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2) 感受1千米①同学们,我们知道了1千米等于1000米,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的图片,大家认真观察一下。
②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1千米就是从学校门口到市政府门口的长度。
③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段路,那么大家觉得这段路有多长呢?④通过感受,我们发现1千米实际上是很长的一段路程。
3. 实践活动(1)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1千米的长度,那么请大家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并计算出教室的长度是多少千米。
(2)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3) 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总结延伸(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等于1000米。
(2) 我们在实际中感受了1千米的长度,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精品教案通用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精品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d90cd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e.png)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长度单位》,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千米,理解千米与米的关系,进行长度单位换算,以及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千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千米的定义,理解千米与米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千米的定义,千米与米的关系及换算。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进行测量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千米和米的长度模型,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具:直尺,学习卡片,千米和米的长度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实际道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段路有多长?我们如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它?”2. 新课导入:介绍千米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千米与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
3. 例题讲解:讲解千米与米的换算方法,举例说明。
(1)1千米等于多少米?(2)2千米等于多少米?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千米与米的换算练习,及时反馈纠正。
5. 应用拓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进行测量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千米的定义2. 千米与米的关系3. 长度单位换算方法4. 实际应用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描述一段实际路程,用千米表示长度。
2. 答案:(1)0.1千米、0.5千米、2千米。
(2)示例:从学校到公园的路程大约是3千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千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课后调查身边的千米长度,例如学校到家的路程,进行实地测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针对性;4. 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进行测量和描述的能力培养;5.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性。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米的认识》课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米的认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6ce4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0.png)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米的认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章《长度单位》,具体讲述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千米来描述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千米来描述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千米来描述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长跑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比赛的路程是5千米,我们应该如何来描述这个长度呢?2. 概念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然后引入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如:一条路长3千米,一条路长5千米,请问这两条路一共有多长?引导学生运用千米来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家到超市的距离等,让学生运用千米来描述这些长度。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千米的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 = 1000米七、作业设计答案:学校到家的距离大约是2千米,家到超市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教室到操场的距离大约是500米。
答案:500米是0.5千米,1000米是1千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6千米=(
)米
8千米200米=( 9千米=(
7千米120米=(
)米 )米
)米
5. 8000米=(
)千米
1530米=(
7000米=( 6400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米
)米
思考题: 巧填单位名称,使等式成立: (1) 1( 米 )+999( 米 )=1( 千米 ) (2) 1(千米 )-825( 米 )=125( ) 米 (3) 2( )+650( )=2650( ) 米 米 (4) 1( )=10( ) 千米 =100( )=1000(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下课啦
;
/ 品牌战略 工业品营销 企业文化
qsz95nts
个小饭店快三年了,还从来没有招待过老乡呢!今日能够与您认识,真正荣幸得很啊!”李老乡也说:“我也非常高兴啊!不 要说在景德镇上了,就是在杭州,我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老乡呢!”尽管历来就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一人皆认同的 说法,但耿正今儿个在自己的“南北小饭庄”里与李老乡的不期相遇,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呢!俩人就好像是他乡遇到了故知 一样,很快就无话不谈了!看到弟弟将最后吃完饭的几位客人送出门外了,耿正向他招招手,说:“小直子,你过来!”耿直 赶快过来,说:“哥,什么事儿?”耿正说:“你来认识一下,这位李叔叔是咱们的稷山老乡!”又指着耿直对稷山李老乡说: “这是我的亲兄弟,他叫耿直;对啦,我叫耿正。”耿直赶快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礼,说:“李叔叔好!我说呢,您的口音听起 来有些耳熟。”李老乡看看耿直,又看看耿正,说:“一看就是亲兄弟俩,长得真像啊!”又笑着对耿正说:“你的这个兄弟 机灵得很,也很会做生意呢!”耿正笑一笑,对李老乡说:“我还没有给您介绍我的妹妹呢!”耿直赶快说:“我这就去叫姐 姐出来!”估计今日中午已经不再需要做客饭了,耿英正在厨房里将做剩下的食材归并一番,准备兄妹三个自己吃的饭菜呢。 有一会儿了不见哥哥和弟弟进来,耿英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正在这时,耿直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一听弟弟说那人是稷山老乡, 耿英也很高兴,连围裙也没有解就赶快出来见过,口称:“李叔叔好!我叫耿英。您能来我们这个小饭店吃饭,我非常高兴! 我们来景德镇几年了,终于遇到了老乡!”看着眼前这位身材高挑,端庄大方,口齿又非常利落的姑娘,李老乡不由地竖起大 拇指称赞道:“呵,这英丫头不简单,真正的女中豪杰啊!”耿英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李叔叔您过奖了,什么女中豪杰, 我就是个做饭的嘛!您和我哥我弟继续聊着,我去再炒两个菜,咱们好好喝一杯!”李老乡说:“我已经吃过了,只做你们吃 的就行了!看我,光顾了高兴地说话,你们还没有吃饭呢!”耿直对耿正说:“哥你陪李叔叔说话吧,我去帮姐姐做饭!”不 一会儿,耿直开始上饭了。耿正赶快站起身来招呼弟弟,说:“小直子,摆在正中间的那张桌子上吧!”当饭菜和餐具都上齐 了后,耿英也解去围裙,从酒柜里拿了一小坛白酒和一小坛米酒出来。耿正请李老乡来这张桌子的上位重新落座,说:“虽说 是便饭,但您是长辈,理应坐在上位!”李老乡推辞说:“我已经吃过了,你们快吃吧!”又说:“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不 能走啊!你们快去吃,我就在这里坐着喝茶!”耿正坚持说:“只是喝杯酒,就点儿菜!至于再吃多少饭,您自便不就行了 嘛!”耿英和耿直也都热情地过来请,李老乡就笑着过来在上位
千米的认识
从北京到杭 州的铁路长 1651千米。
从北京到昆 明的铁路长 3179千米。 从北京到哈 尔滨的铁路长 1388千米。
在 内填“>”、“=”或 “<”:
1千米 < 2000米 6千米9Fra bibliotek米 < 6900米
5000米 =
5千米
8005米 < 8千米50米 2200米 > 2千米20米
960厘米 = 9米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