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P2p技术的分析).
P2P技术原理
P2P技术技术原理什么是对等网络(P2P)技术?P2P技术属于覆盖层网络(OverlayNetwork)的范畴,是相对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来说的一种网络信息交换方式。
在C/S模式中,数据的分发采用专门的服务器,多个客户端都从此服务器获取数据。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数据的一致性容易控制,系统也容易管理。
但是此种模式的缺点是:因为服务器的个数只有一个(即便有多个也非常有限),系统容易出现单一失效点;单一服务器面对众多的客户端,由于CPU能力、内存大小、网络带宽的限制,可同时服务的客户端非常有限,可扩展性差。
P2P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对等网络结构。
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既可以从其他节点得到服务,也可以向其他节点提供服务。
这样,庞大的终端资源被利用起来,一举解决了C/S模式中的两个弊端。
对等网络的基本结构(1)集中式对等网络(Napster、QQ)集中式对等网络基于中央目录服务器,为网络中各节目提供目录查询服务,传输内容无需再经过中央服务器。
这种网络,结构比较简单,中央服务器的负担大大降低。
但由于仍存在中央节点,容易形成传输瓶颈,扩展性也比较差,不适合大型网络。
但由于目录集中管理,对于小型网络的管理和控制上倒是一种可选择方案。
(2)无结构分布式网络(Gnutella)无结构分布式网络与集中式的最显着区别在于,它没有中央服务器,所有结点通过与相邻节点间的通信,接入整个网络。
在无结构的网络中,节点采用一种查询包的机制来搜索需要的资源。
具体的方式为,某节点将包含查询内容的查询包发送到与之相邻的节点,该查询包以扩散的方式在网络中蔓延,由于这样的方式如果不加节制,会造成消息泛滥,因此一般会设置一个适当的生存时间(TTL),在查询的过程中递减,当TTL值为0时,将不再继续发送。
??这种无结构的方式,组织方式比较松散,节点的加入与离开比较自由,当查询热门内容时,很容易就能找到,但如果需求的内容比较冷门,较小的TTL不容易找到,而较大的TTL值又容易引起较大的查询流量,尤其当网络范围扩展到一定规模时,即使限制的TTL值较小,仍然会引起流量的剧增。
对等网络(P2P)总结整理解析
对等网络 (P2P一、概述(一定义对等网络 (P2P网络是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 ,在应用领域和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和成功 ,被称为“改变 Internet 的新一代网络技术〞。
对等网络 (P2P:Peer to Peer。
peer指网络结点在 :1 行为上是自由的—任意参加、退出 ,不受其它结点限制 ,匿名 ;2 功能上是平等的—不管实际能力的差异 ;3 连接上是互联的—直接 /间接 ,任两结点可建立逻辑链接,对应物理网上的一条IP 路径。
(二 P2P网络的优势1、充分利用网络带宽P2P不通过效劳器进行信息交换 ,无效劳器瓶颈 ,无单点失效 ,充分利用网络带宽 , 如 BT 下载多个文件 ,可接近实际最大带宽 ,HTTP 及 FTP 很少有这样的效果2、提高网络工作效率结构化 P2P 有严格拓扑结构 ,基于 DHT, 将网络结点、数据对象高效均匀地映射到覆盖网中 ,路由效率高3、开发了每个网络结点的潜力结点资源是指计算能力及存储容量,个人计算机并非永久联网,是临时性的动态结点,称为“网络边缘结点〞。
P2P 使内容“位于中心〞转变为“位于边缘〞,计算模式由“效劳器集中计算〞转变为“分布式协同计算〞。
4、具有高可扩展性 (scalability当网络结点总数增加时 ,可进行可扩展性衡量。
P2P 网络中 ,结点间分摊通信开销 ,无需增加设备 ,路由跳数增量小。
5、良好的容错性主要表达在 :冗余方法、周期性检测、结点自适应状态维护。
二、第一代混合式P2P网络(一主要代表混合式 P2P 网络 ,它是 C/S 和 P2P 两种模式的混合 ;有两个主要代表 :1、Napster—— P2P网络的先驱2、BitTorrent——分片优化的新一代混合式P2P网络(二第一代 P2P网络的特点1、拓扑结构1 混合式 (C/S+P2P2 星型拓扑结构 ,以效劳器为核心2、查询与路由1 用户向效劳器发出查询请求,效劳器返回文件索引2用户根据索引与其它用户进行数据传输3路由跳数为 O(1,即常数跳3、容错性 :取决于效劳器的故障概率(实际网络中 ,由于本钱原因 ,可用性较低。
P2P系统原理(P2P技术的应用 P2P的组织结构
P2P与覆盖网络的联系
应用层网络又称为覆盖网络,它的基本 含义是在现有的Internet传输网络之上构 建一个完全位于应用层的网络系统。无 论是OSI模型还是Internet模型,网络具 有层次结构。应用层位于层次结构的最 高层,它利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完成相 应的应用功能,如 Web浏览,FTP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等。但是随着应用的模式 越来越复杂,这种只依赖于传输层的应 用层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为确定对象k的后继(k所在的结点),结点n在 自己的路由表中查找在k之前且离k最近的结点j, 让j去找离k最近的结点,递归查找,最终可以 找到对象k的前驱(在k之前离k最近的结点, 记做predecessor(k),类似,结点n的前驱记做 n.predecessor) 前驱中必然有后继的路由表项,定位成功
可以把整个CAN 系统看成一张保存( key, value)对的大哈希表。CAN 的基本操作包括 插入、查找和删除( key,value)对。其中 key 是对被搜索资源的关键字(如文件名)哈 希后的值,而value 则是资源的存储位置( 如 IP 地址和目录)。 整个CAN 系统由许多独立的结点组成,每个结 点保存哈希表的一部分,称之为一个区。此外, 每个结点在邻接表中还保存了少量邻接区的信 息。对指定关键字的插入( 或者查找、删除) 请求被中间的CAN 结点路由到区里含有该关键 字的CAN 结点。
P2P与OverLay网络
P2P应用的组织结构的发展可以简单的分 成三代:
第三代 第二代 特点:混合式的体系结构,具有合理的查询时间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特点:无中心的分布式网络,所有的查询和响应都在节点间完成。 第一代 对现有网络有很好的适应性。 以广播的方式散发查询消息,容错性好 特点:集中控制 应用:PPLive PPStream 等提供商业服务的网站均采用这种体系结构 缺点:查询请求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带宽消耗较大 缺点:鲁棒性 可扩展性相对较差 代表:Gnutella KaZaA Freenet等 应用代表:Napster
点对点技术(P2P)介绍
点对点技术(P2P)介绍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式,它允许网络中的每个节点(peer)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
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不同,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直接与其他节点通信,而无需通过中央服务器进行中转。
P2P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网络通信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网络体验。
一、P2P技术的基本原理P2P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视为平等的,每个节点既可以提供服务,也可以使用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
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直接与其他节点通信,无需经过中央服务器的中转。
当一个节点需要某种资源时,它可以通过搜索其他节点来获取所需资源,并直接从其他节点那里下载或获取。
这种直接的节点之间的通信方式,使得P2P 网络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
二、P2P技术的优势1. 分布式架构:P2P网络中的节点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不存在单点故障,因此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即使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或离线,其他节点仍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2. 高效的资源共享:P2P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提供和获取资源,使得资源的利用率更高。
当一个节点需要某种资源时,它可以通过搜索其他节点来获取所需资源,而不需要依赖中央服务器的带宽和存储能力。
3. 灵活的网络拓扑: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动态加入和离开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根据节点的加入和离开自动调整。
这种灵活性使得P2P网络更适应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的变化和扩展。
4. 低成本:P2P网络不需要中央服务器的支持,减少了服务器的成本和维护费用。
同时,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共享带宽和存储资源,降低了网络运营的成本。
三、P2P技术的应用领域1. 文件共享:P2P技术最早应用于文件共享领域,例如BitTorrent、eMule等。
用户可以通过P2P网络直接从其他用户那里下载所需的文件,而无需依赖中央服务器的带宽和存储能力。
2. 流媒体传输:P2P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流媒体传输中的带宽和延迟问题。
【精品】P2P原理与技术PPT课件
资源聚合与互操作能力
增加自治
匿名/隐私:自治的理念和结果。用户不希望 任何人或ISP知道其包含在系统中
动态性;资源动态进入或离开系统 实现Ad-hoc通信和协同,动态的理念和结果
2020/2/9
17
P2P解决方案
2020/2/9
3
1.1 什么是P2P
P2P:Peer-to-Peer
对等(网络,计算)…;端到端… 以非集中方式使用分布式资源来完成关键任务
的一类系统和应用
资源包括计算能力、数据(存储和内容)、网络带 宽和场景(计算机、人和其它资源)
关键任务可能是分布式计算、数据/内容共享,通信 和协同、或平台服务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改进
大型机->桌面PC ->便携机->手持设备(手机) 使通信和协同变得更方便
P2P软件结构:如JXTA,.NET 开发的P2P算法:如Gnutella,FreeNet
2020/2/9
16
1.5 P2P之目标:满足应用需要
共享/削减成本:Napster 共享文件空间, SETI@home聚合未用资源
Clusters C/S模式
WANs Internet
P2P模式 Ad-hoc NW
Grids Intranet
2020/2/9
15
1.4 P2P 相关背景
一般计算和因特网特殊计算的历史演进:因特网 边界计算:如SETI@home和其它分布式计算系统
内容共享的社会方面:如Napster音乐和其他文件/ 内容共享系统
助其他人的满足
另一种应用模式选择:
P2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P2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中心化向分布式发展,P2P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P2P技术,即点对点技术,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P2P文件共享、P2P视频直播、P2P网络游戏等等。
下面,将从P2P技术的背景、原理、优点与缺点、应用等几个方面来阐述P2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 背景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网络数据的传输都是通过中心化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传统的网站、电子邮件等技术。
但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中心化的系统需要专门的服务器来维护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一旦服务器崩溃或遭受攻击,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
此外,由于服务器的集中式管理,带来的还有单点故障和系统可扩展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P2P技术应运而生。
P2P技术不需要中心化的管理,而是通过每个节点之间的直接互联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中心化系统遭受攻击或崩溃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2. 原理P2P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每个节点之间都是平等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存储。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相比于传统的中心化技术来说更加稳定和可靠,因为节点之间可以互相协作,相互分担负荷。
P2P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利用UDP或TCP 协议进行通信和数据的传输。
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相互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传输协议来实现的。
在实现P2P技术的过程中,通信协议的设计和优化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合适的协议设计,才能够实现节点之间的高效通信和数据的传输。
3. 优点和缺点P2P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无疑有着很多的优点和缺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P2P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1)去中心化:P2P技术去掉了中心化的架构。
传统的中心化方式需要依靠集中式的服务器来维护数据和网络的传输。
而在P2P技术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存储,这种方式更加灵活和可靠;(2)安全性高:由于P2P技术的去中心化架构,节点之间可以相互协作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这种方式的安全性相对于传统的中心化架构更加高效和可靠;(3)可扩展性好:P2P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新的节点来扩展网络,因为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节点之间的负载可以相互分担,可以很好地对扩展性进行支持。
P2P网络技术研究
P2P网络技术研究一、P2P网络技术概述P2P(Peer-to-Peer)网络技术是指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模式,其中的各个节点既拥有客户端的功能,也拥有服务器的功能。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同时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的中央服务器对系统的依赖性。
二、P2P网络技术的分类1. 中心化P2P网络中心化P2P网络又称为“服务器中心P2P”,它是在传统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模式。
中心化P2P网络通常通过一个中心服务器来维护网络中的成员信息,各成员连接该服务器以获取其他成员的信息。
优点是易于操作和维护,但是缺点是网络架构固化且对中心服务器依赖度高。
2. 去中心化P2P网络去中心化P2P网络又称“纯P2P网络”,它不依赖于任何中心服务器,而是直接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
去中心化P2P网络可以有效避免中心服务器出现瓶颈和单点故障,但同时也增加了网络管理和维护的难度。
3. 混合型P2P网络混合型P2P网络综合了中心化P2P网络和去中心化P2P网络的优点,既具有易于管理和维护的优势,又避免了中心服务器对系统的依赖性。
三、P2P网络技术的应用1. 文件共享文件共享是P2P网络技术最常见的应用,例如BitTorrent、eMule等网络文件共享软件。
在P2P文件共享中,用户可以通过连接其他节点实现高速的文件下载,同时也可以将本机上的文件共享给其他用户。
2. 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P2P网络技术的又一大应用领域。
例如SETI@home项目,该项目利用P2P网络技术在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环境中搜索宇宙中智慧生命的存在。
其他的一些领域如:药物发现研究、生命科学研究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音、视频传输P2P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音、视频传输领域。
例如PPLive、PPStream等网络直播软件,它们利用P2P网络技术,实现了高速的音视频传输和实时性直播。
四、P2P网络技术的问题和挑战1. 高效的搜索和发现机制P2P网络技术的节点数量巨大,要想在这么多节点中搜索一个文件是非常困难的。
Internet原理与技术第8章P2P技术课件
➢ 磁头读写盘片上的磁道,由于网络吞吐量低于磁盘吞吐量, 持续低速下载(上传)带来频繁的读写操作,盘片可能会由 于过热而损坏
磁盘缓存技术
➢ 使用内存缓存数据 ➢ 写数据时,仅当缓存满后再整体写入硬盘(下载) ➢ 读数据时,仅当缓存中没有时才从硬盘读数据,且整块读入,
减少磁盘操作(上传)
➢ Gnutella不是特指某一款软件,而是指遵守Gnutella协议的 网络以及客户端软件的统称。
➢ 基于Gnutella协议的客户端软件有Shareaza、LimeWire和 BearShare等
➢ Gnutella协议0.6版加入了超级结点Ultrapeer
GNUTELLA运行原理
24
GNUTELLA洪泛问题
Internet: Supporting Netork
A Generic Topological Model of P2P Systems
6
P2P网络特点
P2P:Peer to Peer对等网络 ➢ peer结点(对等机)在行为上是自由的——任意 加入、退出,不受其它结点限制, ➢ 功能上是平等的——不管实际能力的差异 ➢ 连接上是互联的——直接/间接,任两结点可建立 逻辑链接,对应物理网上的只是一条IP
32
Chord:简单、优美的带弦环形P2P网络,结构化P2P领域最著名的 理论模型,MIT与Berkeley的研究者于2001年正式发表;
Chord使用安全散列函数(如SHA-1)为每个网络结点和数据对象分 配唯一的ID
➢ nodeID=H(node属性),属性可以是结点IP、port、公钥、随机 数或它们的组合
Pastry 著名学术团体与技术组织成立专门的P2P研究组,如
点对点技术(P2P)介绍
点对点技术(P2P)介绍1. 什么是点对点技术(P2P)点对点技术(P2P),全称Peer-to-Peer,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型。
在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
而在P2P模型中,每个节点既可以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器,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无需经过中央服务器。
2. P2P的工作原理P2P网络中的节点通过互相连接来共享资源和服务。
当一个节点需要某个资源时,它可以直接与其他节点通信,并从其他节点获取所需资源。
这种直接通信的方式使得P2P网络具有高度的分布式性和去中心化特点。
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分为两类:超级节点和普通节点。
超级节点(也称为种子节点)是网络中最早加入的节点,它们保存着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并负责协调其他节点之间的通信。
普通节点则是通过超级节点加入网络,并与其他普通节点进行直接通信。
3. P2P的优势3.1 去中心化P2P网络不依赖于中央服务器,每个节点都可以充当服务器和客户端,使得网络更加去中心化。
这种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P2P网络更加稳定和可靠,即使某个节点宕机或离线,其他节点仍然可以继续通信和共享资源。
3.2 高度分布式P2P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分布在各个节点之间,每个节点都可以提供和获取资源。
这种高度分布式的特点使得P2P网络具有更好的负载均衡能力,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3.3 高效传输由于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直接通信,无需经过中央服务器,因此可以实现更快速、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节点之间可以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减少了传输延迟和带宽消耗。
3.4 弹性和鲁棒性P2P网络具有弹性和鲁棒性,即使网络中有节点离线或故障,其他节点仍然可以继续工作。
新的节点可以随时加入网络,并与其他节点建立连接,保持网络的正常运行。
4. P2P的应用领域4.1 文件共享P2P网络最早被广泛应用于文件共享领域。
通过P2P技术,用户可以直接从其他用户那里下载和分享文件,无需依赖中央服务器。
P2P技术原理及应用
专题报告项目名称:P2P 技术原理和应用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A班级:计102姓名:张振孙可梅云成教师:张晓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P2P技术原理及应用1 P2P技术原理什么是对等网络(P2P)技术?P2P技术属于覆盖层网络(Overlay Network)的范畴,是相对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来说的一种网络信息交换方式。
在C/S模式中,数据的分发采用专门的服务器,多个客户端都从此服务器获取数据。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数据的一致性容易控制,系统也容易管理。
但是此种模式的缺点是:因为服务器的个数只有一个(即便有多个也非常有限),系统容易出现单一失效点;单一服务器面对众多的客户端,由于CPU能力、内存大小、网络带宽的限制,可同时服务的客户端非常有限,可扩展性差。
P2P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对等网络结构。
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既可以从其他节点得到服务,也可以向其他节点提供服务。
这样,庞大的终端资源被利用起来,一举解决了C/S模式中的两个弊端。
P2P网络有3种比较流行的组织结构,被应用在不同的P2P应用中。
(1)DHT结构分布式哈希表(DHT)[1]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它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一股研究DHT的热潮。
虽然DHT 具有各种各样的实现方式,但是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一个环行拓扑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每个节点具有一个唯一的节点标识(ID),节点ID是一个128位的哈希值。
每个节点都在路由表里保存了其他前驱、后继节点的ID。
如图1(a)所示。
通过这些路由信息,可以方便地找到其他节点。
这种结构多用于文件共享和作为底层结构用于流媒体传输[2]。
(2)树形结构P2P网络树形结构如图1(b)所示。
在这种结构中,所有的节点都被组织在一棵树中,树根只有子节点,树叶只有父节点,其他节点既有子节点也有父节点。
信息的流向沿着树枝流动。
最初的树形结构多用于P2P 流媒体直播[3-4]。
(3)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如图1(c)所示,又叫无结构。
cp2p课程设计
c p2p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2P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P2P网络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P2P网络协议的工作流程,了解P2P网络的优缺点。
3. 学生掌握至少一种P2P技术的实现方式,如BitTorrent、eMule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2P技术进行文件传输,解决实际网络共享问题。
2. 学生具备分析P2P网络协议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P2P技术。
3. 学生能够利用P2P技术进行简单的网络编程,实现基本的文件传输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新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让他们在P2P网络构建与文件传输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P2P网络潜在的风险,并学会防范。
本课程针对计算机网络相关学科,结合当前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需求,以P2P技术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P2P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网络技术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2P网络概述:介绍P2P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 教材章节:第一章 P2P网络技术概述2. P2P网络协议与工作原理:详细讲解P2P网络协议的构成、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
- 教材章节:第二章 P2P网络协议与工作原理3. P2P技术应用:分析P2P技术在文件传输、网络直播、分布式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三章 P2P技术应用4. 常见P2P软件介绍:以BitTorrent、eMule等为例,介绍其原理、安装与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常见P2P软件及其应用5. P2P网络安全:探讨P2P网络潜在的安全风险,介绍防范措施及安全策略。
P2P原理与技术PPT课件
100
90
80
70
Total Downloads
60
50
40
User Rating
30
20
10
0
# of Downloads
iTunes Shareaza NeoNNaappsstteerr
Twister
eMule
WarezPiPol2ePt
XoloX Find MP3
AresBlGualbastxeyr
P2P原理与技术
2019/11/19
1
Peer
因特网洲际主干
Web 服务器 数据库
Firewall
因特网主干
ISP 企业网提供商
T1
应用服务器 第三方内容
洲际主干
ISP
地区网络 专业提供商 本地 ISP
社团网络
社团用户
Peer
Peer
消费者用户
Peer
消费者用户
2019/11/19
P2P原理与技术
虚拟超级计算机 peer-to-peer technology 产生 空前大量的计算 能力
使医疗研究者能 加速治疗方法的 改进和药物的设 计
加快癌研究的新 发现
2019/11/19
11
1.2 P2P的定义
Intel 工作组:通过在系统之间直接交换来共享计算 机资源和服务的一种应用模式
AuBLdiieoamrgieaSlMhaWeaixrrsyeeh Grokster WinMX
MorpKhaezausa
2
2019/11/19
9
全系统仿真由 许多子系统仿 真构成
Crew Capabilities - accuracy - perception - stamina - re-action times - SOP’s
计算机网络P2P ppt课件
ppt课件
31
优势一
有效消除纯分布式P2P结构 中使用泛洪算法带来的网
络拥塞、搜索迟缓
优势二
确保些恶意的攻击行为在 网络中得到局部控制,一 定程度提供网络负载平衡
劣势一
对超级结点依赖性大,易 于受到集中攻击,容错性
也受到影响
ppt课件
32
BitTorrent
BT俗称变态下载,是一个多点下载的源码公开的点 对点软件,可以让用户快速地上传和下载有庞大数 据量的各类文件。
结构,而是一个随机生成、松散组织的普通图, 但总是符合某种模型的一种结构。 a.小世界模型: 指任一两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很 短,并且对每个节点而言,其邻居节点相识 (互相连接)的频率很高,所以节点集群现象 明显。 b.幂律模型: 网络中拥有连接数L的结点占网络 结点总数的份额正比于L-a ,a是取决于网络本身 的常数因子,因此网络中大多数结点连接数很 少,少数结点连接数很多。
ppt课件
34
BT下载的部署
BitTorrent
要完成一个BT下载过程,至少需要一个静态的“元信息”文件(由发 布者建立),一个跟踪(tracker)服务器和终端下载者。这里,终端 下载者指的就是用户的PC,也就是BT的下载客户端。
ppt课件
35
BitTorrent
BT工作原理
BT的工作是从解析元信息文件(.torrent文件)开始的,从.torrent文件里得到 Tracker信息,然后与Tracker交互得到Peer信息,在Peer间进行交互实现下载。
Bram Cohen BT下载创始人
ppt课件
33
传统下载方法与BT下载比较
BitTorrent
HTTP、FTP下载原理
P2P技术探析及其应用
P2P技术探析及其应用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 07软件一班吴柯学号:070806110123摘要:P2P(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就是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
本文综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典型应用,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客观提出了P2P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P2P、对等网、peer-to-peer、P2P应用、版权问题。
一、概述1.什么是P2P技术P2P即Peer-to-Peer,称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P2P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代表形式是软件。
2.P2P技术的发展P2P起源于最初的联网通信方式,如在建筑物内PC通过局域网互联,不同建筑物间通过Modem远程拨号互联。
其中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通信模式构成了今日互联网的基础,所以从基础技术角度看,P2P不是新技术,而是新的应用技术模式。
今天,P2P再一次被关注主要是由Napster以及ICQ类软件的出现,虽然在Napster之前P2P方式的研究也从未停止。
现在互联网是以S(Server)/B(Browser)或S(Server)/C(Client)结构的应用模式为主的,这样的应用必须在网络内设置—个服务器,信息通过服务器才可以传递。
信息或是先集中上传到服务器保存。
然后再分别下载(如网站),或是信息按服务器上专有规则(软件)处理后才可在网络上传递流动(邮件)。
如今拥有Napster及ICQ类软件的PC(或操作者)就可以选择同样拥有此类软件的另一PC(或操作者)形成互联(直接连接,不通过服务器),双方共享资源,协同完成某种行动。
而拥有同一P2P软件的设备和用户,还可以形成一个为其自己所有的在互联网上的P2P专用网。
二、P2P技术的特点P2P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非集中式。
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分散在所有节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都直接在节点之间进行,避免了可能的瓶颈。
P2P课程设计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结课论文《P2P数据传播模式及其安全隐患》姓名: xxxxxxxxxxxxx学号: ********xxx所属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计算机xx-1指导老师: xxxxx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P2P数据传播模式及其安全隐患摘要: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
因此,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
P2P技术自面市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最近几年,P2P技术更是发展迅速。
目前,业界对P2P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说法,Intel将P2P技术定义为“通过系统间的直接交换达成计算机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这些资源与服务包括信息交换、处理器时钟、缓存和磁盘空间等。
IBM则对P2P赋予了更广阔的定义,把它看成是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的系统并具备如下若干特性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而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简单地说,P2P技术是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其网络通信方式如图一所示。
它打破了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在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双重特性,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
由于P2P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存储模式将由目前的“内容位于中心”模式转变为“内容位于边缘”模式,改变Internet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将权力交还给用户。
目前,在网络电视、文件共享、分布式计算、网络安全、在线交流甚至是企业计算与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P2P都显露出很强的技术优势。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
P2P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P2P网络技术及其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Peer-to-Peer,对等网络)技术成为了互联网上最流行的技术之一。
P2P网络是指由许多计算机相互连接组成的网络,这些计算机共享自己的资源,如文件、带宽等,以便其他用户可以访问这些资源。
P2P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文件共享、在线视频和音频流、在线游戏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P2P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一、P2P网络技术的原理P2P网络是点对点通信网络的一种。
它的基本原理是,每个设备都可以充当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客户端,也就是说,每个设备都能够向其他设备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从其他设备获取服务。
在P2P网络中,没有一个特定的计算机扮演中央控制器的角色,因此,所有计算机都具有相同级别的位置,彼此之间互相连接、通信,共同组成P2P网络。
二、P2P网络技术的优缺点与传统的中央服务器架构相比,P2P网络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分布式架构:由于P2P网络没有中央服务器,每台计算机都可以向其他计算机上传和下载数据,因此P2P网络具有高度的分布性和可扩展性。
2. 高可用性:由于P2P网络中的任何设备都可以扮演服务器的角色,因此即使其中某些设备出现问题,网络通信依然可以正常进行。
3. 低成本:P2P网络不需要中央服务器,只需要每台计算机都拥有相应的软件,因此可以降低服务器和网络的成本。
但与此同时,P2P网络也有以下几个缺点:1. 安全性差:由于P2P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具有上传和下载文件的权限,因此容易受到恶意软件和黑客的攻击。
2. 可靠性差:由于P2P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是相互连接的,因此一些节点的故障或离线可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稳定性。
3. 干扰网络:P2P网络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带宽和系统资源,可能会对网络的整体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P2P网络技术的应用1. 文件共享P2P网络最广泛的应用之一是文件共享。
通过P2P网络,用户可以轻松自如地分享和下载文件。
传统的文件共享方式需要使用FTP、HTTP等传输协议,而这些协议依赖于中央服务器,无法满足大规模文件共享的需求。
P2P网络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分析
P2P网络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P2P技术也逐渐成为一种颇具实用意义的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P2P网络是一种点对点(Peer-to-Peer,简称P2P)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资源共享、数据传输和协作等功能。
那么,P2P网络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是什么呢?1. P2P网络的技术原理P2P网络是指在网络通信中,没有专门的服务器或中心节点来处理和分发数据,而是节点之间平等地互相传输和获取数据。
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服务器扮演着数据的分发者和中转站的角色,这会导致服务器的瓶颈问题,同时也存在单点故障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而P2P网络是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众多节点中,让每个节点扮演着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双重角色,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分散处理的效果。
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点发现与连接: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要使两个节点之间建立连接,首先要通过某种机制发现对方的存在和地址信息,如使用超级节点或DHT(分布式哈希表)等方式。
(2)数据分发与存储:P2P网络中的数据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当一个节点需要获取数据时,需要通过查询、请求等方式找到存储该数据的节点,并开展数据传输。
(3)协议和规则:P2P网络中的节点需要按照一定的协议和规则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确保网络的安全和性能。
2. P2P网络的应用场景P2P网络应用广泛,涵盖了网络娱乐、文件共享、实时通信、数据备份等多个领域。
(1)文件共享:P2P网络是文件共享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P2P技术,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文件,并从其他节点获取所需的文件,共享的文件类型涵盖了音乐、电影、软件等多个领域。
例如,知名的BitTorrent协议便是一种基于P2P技术的文件共享协议。
(2)实时通信:P2P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实时通信领域,如VoIP电话、实时视频、游戏等。
通过P2P技术,用户可以直接建立点对点的通信连接,减少了通信的延迟和带宽消耗,提升了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P2p技术的分析)前言对等网络(P2P)技术是目前国际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被《财富》杂志誉为将改变互联网未来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目前微软、Sun、IBM等很多著名的企业和公司都投入到对P2P技术的研究之中。
P2P计算并非一种全新的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其典型代表是USENET和FidoNet两个分散、分布的信息交换系统,真正的P2P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起源于文件交换软件Napster。
虽然“客户/服务器”模型是目前互联网上占统治地位的计算模型,但从某种意义来说,P2P计算可以说是一种向传统互联网技术的回归,体现了互联网的本质,因为互联网最初的设计目标就是让网络上的计算机互相之间可以直接通信而不需要中介。
近年来,互联网上P2P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宽带互联网业务的主流。
P2P技术将各个用户互相结合成一个网络,共享其中的带宽,共同处理其中的信息。
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不同,P2P工作方式中,每一个客户终端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
以共享下载文件为例,下载同一个文件的众多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终端只需要下载文件的一个片段,然后互相交换,最终每个用户都能得到完整的文件一、P2P技术概述对等网络(P2P,Peer to Peer)是一种资源(计算、存储、通信与信息等)分布利用与共享的网络体系架构,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体系架构相对应。
P2P可以用来进行流媒体通信(如话音、视频或即时消息),也可以传送如控制信令、管理信息和其它数据文件,具体的应用如Napster MP3音乐文件搜索与共享、BitTorrent多点文件下载和Skype VoIP话音通信等。
开始的互联网基本的协议TCP/IP,它解决的是异机种计算机互联,所有设备的通信(Email、Ftp、bbs)都是对等的,它们是上下左右各向同性的。
基于Web应用,使C/S结构获得巨大成功,人们通过Client 上的浏览器来操作或访问远处的网站上的Server,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与应用处理软件都存放在Server上。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普及,集中计算与存储及其C/S网络架构在功能上的缺陷正逐渐暴露出来。
集中计算与存储的架构使每一个中央Server支持的网站成为一个个的数字孤岛。
Client上的浏览器很容易从一个孤岛轻易跳到另一个孤岛,但是很难在客户端对它们之间的数据进行整合。
网络的能力和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通信资源、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全部集中在中央Server。
在这种体系架构下,各个中央Server之间也难以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透明的通信和能力的集成,它们成为网络开放和能力扩展的瓶颈。
与C/S网络架构相反,P2P的网络架构在进行媒体通信时不存在中心节点,节点之间(Peer)是对等的,即每一个节点可以进行对等的通信,各节点同时具有媒体内容(Content)的接收、存储、发送和集成及其对媒体元数据(Metadata)的搜索和被搜索功能等。
这种网络架构所带来的优点是P2P网络各节点的能力和资源可以共享,理论上来说网络的能力和资源是P2P各节的总和。
内容不再集中在网络的中央Server,而是分布在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的各P2P节点上。
P2P技术的应用使得业务系统从集中向分布的演化,特别是服务器的发布化,克服了业务节点集中造成的瓶颈,大大降低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成本、提高网络及系统设备的利用率。
二、主要的P2P模式结构分析P2P模式的变化经历了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3个阶段。
P2P技术起源于文件交换技术,在P2P的发展过程中,文件交换技术的演变最具代表性,下面我们就以典型的P2P文件交换软件为例来研究P2P 模式的几种主要形式。
2.1 集中式对等网络Napster提供的MP3下载服务就是最早的P2P实践。
它并不提供MP3音乐资源,只是提供动态刷新的MP3目录服务。
音乐资源散布在全球互联网上的用户手中,借助Napster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首歌曲,这是一种集中式对等网络模式。
集中式P2P模式由一个中心服务器来负责记录共享信息以及反馈对这些信息的查询;每一个对等实体要对它所需共享的信息以及进行的通信负责,根据需要下载它所需要的其他对等实体上的信息。
这种形式具有中心化的特点,但是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Client/Server模式。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Client/Server 模式采用的是一种垄断的手段,所有资料都存放在服务器上,客户机只能被动地从服务器上读取信息,并且客户机之间不具有交互能力;而集中式P2P模式则是所有网上提供的资料都存放在提供该资料的客户机上,服务器上只保留索引信息,此外服务器与对等实体以及对等实体之间都具有交互能力。
集中目录式P2P模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央服务器的瘫痪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中央目录服务器维护和更新的费用将急剧增加,所需成本过高;中央服务器的存在引起共享资源在版权问题上的纠纷,这也是直接导致Napster破产的原因;缺乏有效的强制共享机制,资源可用性差。
集中式P2P可提供中心服务器目录检索、管理服务和标准的点到点通信,具有高效的检索和低效的交换服务的特点。
集中式P2P对小型网络而言在管理和控制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对大型网络并不适合。
2.2 分布式对等网络Napster因为中央服务器的存在引起的版权纠纷导致了它的破产,以Gnutella和eDonkey或eMule 为代表的后来者们吸取了Napster失败的教训,将Napster的理念推进一步。
当用户PC安装这些软件后,就会立即变成一台能够提供完整目录和文件服务的服务器,并会自动搜寻其他同类服务器,从而联成一台由无数PC组成的网络超级服务器。
与Napster网络不同,它不存在中枢目录服务器,或者说把所有机器都变成了服务器,这就是第二代P2P――分布式P2P。
在分布式P2P中,对等机通过与相邻对等机之间的连接遍历整个网络体系。
每个对等机在功能上都是相似的,并没有专门的服务器,而对等机必须依靠它们所在的分布网络来查找文件和定位其他对等机。
以Gnutella网络为例,一台新对等机首先通过访问某特殊站点提供的“主机缓存服务”(Host Cache Services)机制来得到一台活动对等机地址,通过与它建立一个连接将自己接入Gnutella网络;接着,该新对等机主动探查网络中的其它对等机,找到与之相邻的对等机节点,在进行文件查找时,该对等机首先向与之相邻的所有活动对等点发送一个查询描述符Query,在其他对等机接收到该查询描述符后,检查本地是否有符合查询请求的文件内容,如果有,则按查询描述符的发送路径返回一个查询响应描述符QueryHit,无论本地是否存在符合查询请求的文件内容,其他对等机都会将该查询包通过扩散方式继续在网络中传递,直至查询包中TTL(Time of Life)属性值递减为0时才停止继续转发;一旦定位了响应查询文件的对等机之后,就与响应对等机建立TCP连接,通过HTTP协议从响应对等机中下载自己查询的文件。
文件的传输不再经过Gnutella网络进行。
分布式对等网络模型也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搜索请求要经过整个网络或者至少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才能得到结果,因此,这种模式占用很多带宽,而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有返回结果。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通过扩散方式定位对等点及查询信息的方法将会造成网络流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网络拥塞,最终使Gnutella网络被分片,使得查询访问只能在网络很小的范围内进行,因此,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好,不适合大型网络。
纯分布式的P2P模式很难被企业所利用,因为它缺少对网络上的用户节点数以及对他们提供的资源的一个总体把握。
安全性不高,易遭受恶意攻击,如攻击者发送垃圾查询信息,造成网络拥塞等。
这种无中心、纯分布式系统的特点是:它不再是简单的点到点通信,而是更高效、更复杂的网络通信;eDonkey和eMule等软件引入了强制共享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第一代P2P纯个人服务器管理带来的随意性和低效率。
2.3 混合P2P网络集中式P2P有利于网络资源的快速检索,并且只要服务器能力足够强大就可以无限扩展,但是其中心化的模式容易遭到直接的攻击;分布式P2P解决了抗攻击问题,但是又缺乏快速搜索和可扩展性。
混合式P2P结合了集中式和分布式P2P的优点,在设计思想和处理能力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它在分布式模式的基础上,将用户节点按能力进行分类,使某些节点担任特殊的任务。
这些节点共分为3种:用户节点:普通节点,它不具有任何特殊的功能。
搜索节点:处理搜索请求,从它们的“孩子”节点中搜索文件列表,这些节点必须有128 kbit/s RAM 的网络连接速度,建议使用高性能的处理器。
索引节点:连接速度快、内存充足的节点可以作为索引节点。
索引节点用于保存可以利用的搜索节点信息,并搜集状态信息,维护网络结构信息。
一个节点可以既是搜索节点又是索引节点。
用户节点可以选择3个搜索节点作为它的“父”节点,如果“父”节点接受该用户节点作为它的“孩子”的话,那么该用户节点就可以提交其所要共享的列表给它的“父”节点。
在缺省的情况下,搜索节点可以最多维护500个“孩子”节点。
在第三代P2P的软件体系结构中,采用了混合式P2P。
这种模式的关键之一是引入了索引节点,索引节点不会直接连接到有版权的资料上,它就像搜索引擎一样,只是搜索和所需资料相关的地址,至于用户到底连接下载了什么内容则和它无关。
这种模式的关键之二是引入搜索节点,搜索节点管理着所属用户的文件列表。
用户节点通过索引节点获得搜索节点信息,之后用户节点就与获得的搜索节点相连,每一次查询都通过该搜索节点进行。
当用户发出搜索请求后,如果和用户节点直接相连的搜索节点查询结果达到100个(这里的100个搜索结果,可以由用户自己来设定)就停止;如果不足100个,就向相邻的搜索节点发出请求,如果查询结果还不够,就继续向外快速发散,直到所有的搜索节点都被搜索到为止。
若所有的搜索节点都被访问过,就意味着整个网络上的节点都被搜索到了,其速度要比纯P2P模式快得多。
BT就是第三代混合式P2P网络的典型代表,开创了新一代P2P的潮流,它批判地继承了前辈产品的优点,将中心目录服务器的稳定性同优化的分布式文件管理结合起来,从而在效率上远远超出了eDonkey这类产品。
它要求提供一个或多个统一的Web发布服务器,以供发布和搜寻资料。
在客户端,它通过一个IE 插件提供下载、上传管理。
BT把一份大文件切割成碎片,为每一个碎片标上特殊标识,用户无需到一个固定地点。
三.P2P应用目前应用主要有三大类,3.1 P2P内容共享包括共享文件下载BT,edonkey Gnutella、搜索和检索Bearshare、内容分发、网络存储和对等广播Peercasti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