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
曾广贤全文及译文
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上集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识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自是无良宾。
良宾方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挣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作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作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用来形容读书的重要性,意思是说当
我们需要用到书中的知识时,才会感到书读得不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读书的时间,多读书多学习,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得
到帮助。
读书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
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和有智慧。
读书不仅可
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
然而,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并不是很用心,他们觉得读书很枯燥,很无聊,所以总是拖拖拉拉,不愿意花时间去读。
但是当他们
需要用到书中的知识时,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这时才会感到后悔,觉得自己读书的时间太少了。
其实,这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实写照。
所以,我们要珍惜读书的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不要等
到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去匆忙地去学习。
只有平时多读书,多学习,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除了学习知识,读书还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有修养,更加有内涵。
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描写、作者的思想都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品格。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如何做人处事,懂得如何对待他人,懂得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书到用时方恨少”,时刻提醒自己要多读书,多学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文档:勤学善思名言
勤学善思名言1.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1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4.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全诗
书到用时方恨少全诗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摘自《增广贤文·上集》。
意思是: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遗憾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
《增广贤文·上集》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自是无良宾。
良宾方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挣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身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典籍里的中国经典语录摘抄
典籍里的中国经典语录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宽广的景象,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常识,你就要比本来更尽力。
)4、正人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正人之间的往来,像水相同的平平、纯洁,这样的友谊才会耐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相同的又浓又稠,但不会持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挨近智,做任何事情只需尽力就挨近仁,懂得了对错善恶就是勇的一种体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利的话,能让听者即便在三冬酷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嘴薄舌的狠毒言语,损伤他人的豪情和自尊心,即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冰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和睦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 8、善恶随人作,祸福本人招。
——《增广贤文》(译:功德坏事都是本人做的,灾害美好也满是由本人的言行招来的。
)9、正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正人就算有杰出的才干出众的技艺,也不会处处夸耀、做作。
而是在必要的时辰把才干或技艺发挥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尽力学习却不感到满意,教训他人不感到厌恶。
)11、全国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大家都以为只要获取他人的东西才是收成,却不晓得给予他人也是一种收成。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毕竟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一样,为了公民正义的工作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事非经过不知难
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陆游的名言。
这句话确实非常有道理,平时我经历的一般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但今天我经历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
上个周五,老师突然给我布置了个任务,让我下午去德育处向老师朗诵《我的爸爸》这篇文章。
在没有任何准备,被通知这样的任务,说不紧张是骗人的。
虽然我有点措手不及,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下午至了德育处,我已经开始向老师朗读我的文章,但坑坑巴巴,很不简洁,因为我获知我就是必须在下周一早上的升国旗仪式上朗读的,。
后来我和别的班的同学就在德育处练,因为我搞的准备工作比较不好,练习了四十分钟老师就要我回来了,而别的班的同学还在练。
平时的每个周末,就算过的不快乐,也不至于伤心。
但这个周末过得却是闷闷不乐的,就是因为太紧张了。
但到了周日,我仔细想了想,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是信任我,班里合适的人选确实不少,反正就上台朗诵,朗诵完了把话筒交给另外一个同学就可以了,很简单的。
想到这,我内心的压力变风消云散,内心变的.云淡风轻,心情好了许多。
周一早上,我们根据德育处主任的建议至国旗台后子集,跟著一起的除了五七中队出任升旗任务的学弟。
等我们大家都至魏了,老师便领着我们拍队,已经开始向我们讲诉等可以展开的关键任务。
看著操场的班级越来越多,我的心也越来越紧绷。
尤其就是上台后面对同学们的时候,我都能够感觉到我心脏的跳动,不是因为静,而是因为心跳加快了,我甚至透不过气不上来气。
当我左边的同学将话筒传给我时,我接过话筒,第一感觉是沉。
随后敬了个少先队员礼,向大家介绍我,然后步入正题,开始朗诵作文。
虽然我在家早已是练的苦瓜烂熟,但还是有好几个地方背得不好,令我很失望。
以往升国旗我在台下听着台上的同学朗诵或是主持时,并没有觉得多难,只觉得不耐烦。
但当我亲身经历之后才明白那种紧张,上台后,我的左腿抖得厉害,当我讲完时还要一动不动等待后面的同学,但我明白,为了班级形象,我坚持不动。
下场时我的左腿已经麻木,我感觉我是一瘸一瘸下台的,但麻木的腿又让我感觉不到我的瘸,真的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虽然我朗读的不是较好,但总算就是有惊无险,朗读回去后,我倒是非常感谢老师给了我这个机会,使我存有一个在同学们面前整体表现自己,磨练自己的机会,也更加使我明白了“事非经过无人知晓容易”这个道理。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的意思是: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是一幅劝勉联。
《警世圣文》原名应叫《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所以它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中国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一则谚语,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
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作品名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作品出处《增广贤文》 [1] 作品体裁谚语 [1]相关视频查看全部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什么意思正能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加油少年!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译文到了实际要使用的时候,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济公全传》第四十一回:“谈了几句闲话,又盘问些诗文,李文元对答如流,赵海明甚喜。
然后书僮研了墨,求李文元写了一幅对联,写完一看,上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上联乃是劝勉人们要“贵学”,下联则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与南宋陆游在版《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异曲同工之意。
古诗词名言名句及翻译
古诗词名言名句及翻译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体现,里面有很多深奥的机子被现代人翻译出来,方便我们阅读体会。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诗词名言名句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词名言名句及翻译【经典篇】1.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翻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2.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翻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3.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翻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4.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翻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5.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翻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翻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7. 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翻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8.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翻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翻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翻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古诗词名言名句及翻译【精选篇】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3、好学而不贰。
——《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可怕再失去。
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假如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决的目标。
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9、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译:历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篇二1、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6、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篇一: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
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
”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
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
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
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
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第四单元 课文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日积月累1.________ 无心插柳柳成荫2.“________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书绝对不是什么坏事3.“青________ ”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4.穷则变 ________ ________5.“十年树木________ ”我们要不忘师恩铭记教诲【答案】有意栽花花不发, 书到用时方恨少,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变则通, 通则久, 百年树人【解析】1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掌握情况“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出自古训《增广贤文》意思是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2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掌握情况“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B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掌握情况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做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萝蓝、木蓝等4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掌握情况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2.填空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 连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②宋诗诗人卢钺在《雪梅》中用“梅须逊雪________ 雪却输梅________”评议了梅与雪的高下③________ 孰能无惑?(韩愈)④《题西林壁》这首诗中“________ ________”说明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的道理【答案】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三分白, 一段香, 人非生而知之者,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解析】3.查字典填空“酸”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 再查音节_____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A.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物质 B.像醋的气味或味道 C.悲痛伤心 D.讽刺读书人的迂腐 E.微痛无力(1)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________)(2)忙碌了一天她感到腰酸背痛(________)(3)天上下酸雨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________)(4)妈妈煮的菜隔了一夜就有酸味了(________)【答案】西7Ssuān#suanCEAB【解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酸左右结构部首是“西” 共14画除去部首还有7画拼音是suān 所以按照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S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种要积累一些词语的含义作答时也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的意思(1)“鼻子一酸” 这里是“我”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的艰辛但母亲给“我”钱的时候却很慷慨所以“我”这里很感动所以选C(2)“腰酸背痛”意思是脊柱骨和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等病损的一种症状常用以形容劳累过度应选E(3)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故这里应选A(4)结合语境可知这里B项符合4.(1)这道菜很(________)他的口味4.(2)小蜜蜂(________)了这里的环境2.依然忽然果然(1)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的成绩(________)有了很大的进步(2)虽然已经离开了很久但我(________)怀念在那儿度过的时光4.(3)我走在路上(________)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3.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1)他(________)很淘气(________)说话算话(2)(________)王老师住院了(________)今天没有来上课(3)红红的房间(________)宽敞(________)布置得很漂亮【答案】(1)适合【解析】(1)略【答案】(2)适应, 果然, 依然【解析】【答案】(3)忽然, 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不仅, 还【解析】5.(1)例月—(用)有用日—(________)________ 云—(________)________5.(2)例月+(日)=(明)明天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例雪白的(浪花)金色的(________)快乐的(________)闪闪的(________)【答案】(1)白, 白色, 去, 回去【解析】(1)略【答案】(2)门, 问, 问好, 女, 好, 好人【解析】【答案】(3)麦田, 小鸟, 星星【解析】6.(1)画中有好诗大自然的画卷总是惹人怜爱漫步香山看到满山如火如荼、胜似春花的枫叶时我不禁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 ”驻足天门山看到两山被隔江水回旋澎湃我不禁吟诵“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 ”夜幕之下滴滴清露弯月如弓我不禁赞叹道“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 ”6.(2)文中有真情走近“蓄须明志、自残身体”的梅兰芳他的________之情让我敬佩听到爱德华送给达格妮的那份________的礼物时我感受到人们的真诚读到胡杨在________中耸立、严寒中挺拔时我知道了它是最________的树6.(3)课外有真知①《新三字经》中有“直谏镜有魏征”的话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一个像魏征一样的人他叫________ 他的字结构紧凑 ________ 洒脱而有法度他与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并称“________” 人们用“________”来形容他们的字他的书法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一个只读书却不爱思考的人我会用洛克的名言劝他 ________③四面荷花三面柳 ________④信用既是________ 也是________⑤知之者 ________ 好之者 ________【答案】(1)霜叶红于二月花碧水东流至此回露似真珠月似弓【解析】(1)【答案】(2)爱国十年后炙热坚韧【解析】(2)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答案】(3)①柳公权骨力秀挺颜柳颜筋柳骨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②读书不仅仅是向大脑提供知识原料只有思考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③一城山色半城湖④无形的力量无形的财富③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7.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闲散(sǎn sàn)匀称(chèn chēng)挨(āi ǎi)挨挤挤积累(lěi lèi)前爪(zhuǎ zhǎo)一乘(chéng shèng)轿子【答案】sǎn 、chèn、ai、lěi、zhuǎ、shèng【解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8.一锤定音(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underset\cdot供品(gōng gòng) \underset\cdot正月(zhēng zhèng)神\underset\cdot佛(fú fó) \underset\cdot空地(kōng kòng)\underset\cdot闰土(rùn yùn) \underset\cdot似的(sì shì)【答案】gòng zhēngf6kòngrùnsh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9.填上合适的词语(________)的地形(________)的战友(________)的山路(________)的喜悦(________)的丛林(________)的湖水(________)的怀抱(________)的味道【答案】险要, 亲爱, 崎岖, 胜利, 茂密, 清澈, 温暖, 清新【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名词)+的+名词” 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复杂的地形、多样的地形、平坦的地形、单一的地形亲爱的战友、共甘共苦的战友、可爱的战友蜿蜒的山路、崎岖的山路、泥泞的山路、陡峭的山路无尽的喜悦、胜利的喜悦、成功的喜悦茂密的丛林、嫩绿的丛林、一望无际的丛林清澈的湖水、平静的湖水温暖的怀抱、母亲的怀抱、温馨的怀抱清新的味道、酸酸的味道、香香的味道10.读一读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打“√”1.这件事很\underset\cdot难(nán nàn)完成请你们\underset\cdot重(chóng zhòng)新找人办吧2.新\underset\cdot铺(pū pù)的床看上去非常\underset\cdot干(gān gàn)净3.\underset\cdot朝(zhāo cháo)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我们看到了\underset\cdot转(zhuǎn zhuàn)动的大风车【答案】1.nán chóng2 .pūgān3 . cháo zhuan【解析】略11.积累与运用古诗词中有画面春日泗水边“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 乡村夏夜中“________ 清风半夜鸣蝉” 秋江暮色中“野旷天低树________” 江南烟雨中“________ 水村山郭酒旗风” 我还能写出描写景色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答案】万紫千红总是春, 明月别枝惊鹊, 江清月近人, 千里莺啼绿映红,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默写和识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全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全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唐代贺知章的《柳咏》全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从文中加点词能体会出________ “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表明了________12.(2)选文塑造人物形象时用到的描写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朗读画线句子要用________的语气来读“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突出了________12.(4)沃克医生为什么会称刘伯承为“军神”?________________12.(5)“七十二刀”这一具体数字的作用有()(多选)【答案】(1)刘伯承的坚毅、镇定刘伯承承受着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解析】【答案】(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解析】【答案】(3)惊叹刘伯承钢板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毅力【解析】【答案】(4)刘伯承在动手术时坚持不用麻醉药在手术中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沉着镇定感动了沃克医生【解析】【答案】A, B, C【解析】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按要求写句子1.例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仿写句子)冬月天多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请运用动态描写呈现情景火车进站了 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们冷得搓着手小狗冷得直打哆嗦小猫冷得跑到屋里的暖炉旁趴着安静的站台顿时热闹起来返乡游子和旅客拉着行李箱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牵着小孩从各节车厢涌向站台!【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例句中通过排比修辞写出了天气的“热” 仿写时也要通过排比修辞写出天气的“冷” 还要注意”得”得用法2.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概念与结构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给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紧扣题干所呈现的现象和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体验与积累作答题干要求运用动态描写写出“火车进站”的情景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00句关于修身的古文名言及翻译
100句关于修身的古文名言及翻译100句关于修身的古文名言及翻译1、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精华版]读书的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等多篇
读书心得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
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
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
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
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
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
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
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意思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意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苏轼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鲁迅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雨果读书如行路,不怕慢,只怕站。
——鲁迅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乔治·马丁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弗兰西斯·培根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之乐乐无穷,起并明月霜天高。
——苏轼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读书是灵魂的壮游,是智慧的对话。
——雨果读书可以让人忘记烦恼,也可以让人忘记时间。
——乔治·奥威尔读书是灵魂的食粮。
——普鲁塔克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培根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篇一: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
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
”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
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
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
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
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
解析: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语,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
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意思是到了实际要使用的时候,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上联乃是劝勉人们要“贵学”,下联则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且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再能做到事到临头不慌不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翻译】知识需要用到时候才知道自己不足,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事情不是经历过便不能知晓其中艰辛、其历程的坎坷。
【赏析】“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林鸿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
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唯艰。
……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
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
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也有与“船到江心补漏迟”连用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