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思想良师 育理性公民

合集下载

2024有关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国良师心得15篇

2024有关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国良师心得15篇

2024有关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国良师心得15篇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国良师心得篇1在教育中,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身实践”等,这是对教师的师德规范。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愿意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

所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

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

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在师德学习发动会议上,校长提出“爱生如子”,我的感触很深。

爱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天性,自古以来有“虎毒不食子”、“儿行千里母担忧”之说,足见母爱之深,之伟大。

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不难,爱每一个学生却很难。

老师高兴时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不高兴时又可以把学生推进伤心的崖底,尤其是对待行为差、学习差的学生,更是爱之难。

在这方面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辅导功课,学生几遍不会,我就发火了,缺少耐心;有些学生不完成作业,有时自己又会惩罚学生双倍补上……想一想校长的一句“爱生如子”,真是惭愧。

托马斯·马尔斯贝丁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关系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没有权力离开师德规范,喜欢怎样就怎样。

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内容: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个人发言材料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个人发言材料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个人发言材料1.引言1.1 概述概述: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是一种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习不仅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还能够增强人的智慧和能力,引领人们积极向上的风气,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洗礼和提升。

通过学习,一个人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思想,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领域。

同时,学习也是培养个人品格的关键途径。

正是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道德的指引和人生的智慧,塑造出真善美的灵魂。

然而,学习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内在修养有益,它也对整个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人们不仅能够充实自己的内在世界,还能够对外部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这种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正是因为学习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通过不断学习,我们能够提升自身素质,丰富个人内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同时,学习也是一个不断增长智慧和能力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专业能力。

此外,学习还能够引导人们向上向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学习的重要性,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章节的划分和标题: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介绍每个章节的内容和主题,并给出相应的标题。

例如,“2.正文”部分包括了“2.1 以学铸魂”、“2.2 以学增智”、“2.3 以学正风”和“2.4 以学促干”等四个章节。

2. 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部分可以说明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点。

学习《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学习《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学习《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培养和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的思想品德的课程,对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以及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明白了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学习《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思想品德教育是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对于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关键。

在学习《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人的思维和行为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因此,通过引导和教育,可以影响和塑造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

只有通过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未成年人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并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其次,思想品德教育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

在学习《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我了解到了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灵活运用教育手段,使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接受教育。

同时,思想品德教育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再次,思想品德教育要贴近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操作。

在学习《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我了解到了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未成年人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和经验。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未成年人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内容,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未成年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要义,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最后,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学习《未成年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我了解到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法明心智,法正言行,法创和谐学习笔记,心得体会

学法明心智,法正言行,法创和谐学习笔记,心得体会

学法心得体会篇1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校园,我们小学生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有的同学爱打架或盗取别人的钱财。

小小的年纪,就沾上了许多恶习。

走出校园,或早或晚,几乎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他们最后走上这一步,并不是一步走成的,其实他们就是在我们这个阶段、我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育,渐渐变坏的。

因此,这的确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一、不带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不准沉迷于网络。

要充分地认识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弊,认识小学生热衷于交往和娱乐、沉湎于虚幻世界,给身心健康成长、给成就学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自觉不将通讯工具带进校园,纠正网络游戏、网上养宠、网上装备、网上交友等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长钱财和影响学习的行为。

二、不乱抛乱扔,不准损坏公物。

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能体现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反映集体中的个体的文明素养水平。

洁净的环境不能仅依靠打扫,完好的设施不能仅依靠装备,而要靠同学们的爱护。

三、不“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

在这些不起眼的不良行为逐渐滋生、发展的青少年犯罪中,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的变迁成为重要的诱因。

《审计法》的修订表明了我国审计事业已步入了新的阶段。

《审计法》学深学透,能应用。

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大胆履职、敢于碰碰硬,依法审计,规范审计,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审计工作的质量和。

三、学用,自身的法律学法的目的在于自觉遵守并法律规定,在依法审计、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各个。

“四五”普法和“五五”普法一系列卓有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我认识到法律是管理经济社会、疑难社会问题最、最的武器。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公民。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通过情感教育、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尊重他人、守信用、友爱互助,培养其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

2.融合生活实践,培养法治意识新课程强调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强调多元文化教育新课程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尊重多样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和法治实践,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包容心和民主意识,增强国际视野,培养全球化时代的公民素质。

二、有效教学策略1. 注重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操情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投入。

可以通过故事、影视、音乐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善恶之美、正邪之辨,唤起他们的道德情操,使道德教育更具渗透力和感染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辨析。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辩论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认知,提升道德思维水平。

4. 强化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情境教学是一种情境引导和真实情境再现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情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道德规范,主动履行道德责任,培养学生的实际行为。

学习优秀校长用“五心”做教育

学习优秀校长用“五心”做教育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一、静心,安定心神思考教育教育是需要静心的事业。

校长心灵安定,专心宁静地思考教育,才能摆脱吵杂世界的烦扰,唤醒对教育终极性的思考、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对教育信仰的执著。

很多人在教育自己孩子或设定自己座右铭的时候经常借用诸葛亮对其子的教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达以内心平静使自己尽善尽美,安定清静以实现远大理想的志向。

校长做教育又何尝不需要“宁静致远”呢?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静心思考石室中学的办学历史,“‘文翁石室’始终屹立锦江之滨,坚守庠序之教,引领巴蜀文化教育,为巴蜀地区乃至全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深切感悟到“文翁崇尚文化、重视教育、勇于担当、革故鼎新的领军精神不仅为巴蜀人民永远铭记,更是石室千年发展永不朽灭的灵魂。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办学理念。

河南淮滨高级中学李明校长作为践行在县级层次的高中校长,不停地对教育的终极性进行静心思考:“县中教育到底承载着什么使命?建成一所规模相当的学校就是造福家乡吗?管理好学校就一定能培养人、发展人吗?”李明校长正是“在不停地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对教育价值追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也正是这样静心思考及积极践行,才使他的校长生涯从“当校长”阶段发展到“办学校”阶段再升华到“做教育”阶段。

云南曲靖一中李晶校长静心反思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受教育的记忆,感到大学前接受的是一种耳濡目染,浸润心灵的教育;而“宽松·和谐·自律”的曲靖一中文化又让她深深感悟到,要使教育常态化,必须摒弃浮躁之情和功利之心,遵从教育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的做,让教育有自己的灵魂。

就此她提出了“在润泽中自由成长”的教育理念,做润泽生命的教育,呵护学生自由成长的晴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付国屏校长则是静思大学毕业享受尊师重道职业幸福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静思拼命追求升学率而迷失教育信念的年代,再静思通过学习正本清源开展“幸福教育”探索,使他从内心滋生了让师生过幸福心智生活的种子,进而提出了“教育:师生乐享心智生活”的办学思想。

教师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

教师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

教师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教师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1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真正认识善和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我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的老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

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指导下,我谈下面的一点体会:“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做一个爱国守法的模范,用我们的言行去熏陶、教育下一代,使他们从小树立爱国守法的意识,为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师。

我们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师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师

做一个道德优美的老师正所谓: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

而拥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则是道德高尚的前提,单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就可以想见。

我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呢?我觉得首先要坚持学习,多阅读就是一个很简单很有效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地从书中汲取营养,让我们的思想如同活水一般。

其次要开阔视野从不同的角度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社会日新月异,多关心时事,当我们关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时候,我们的心胸也会更加开阔。

另外还要多进行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常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尽快改进,这样无论是教学上还是思想上都会循序渐进地提高。

“人有一分修养,便有一份气质;人经得起考验,便能担当大事;人有一分气量,便有一分人缘;人经得起逆境,便能学到本领。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地提高自己各方面都修养,尤其是人格修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从各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提出,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列宁也告诉我们,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了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所以,一名品德高尚的老师首先要是一名爱国守法的好公民,这样才配做一名好老师。

正是怀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深深了解,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毅然放弃了城市生活,到贵州山区支教。

徐本禹的一句得到了广泛赞扬,并带动了众所志愿者。

徐本禹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给支教地区带去了新的观念和活力。

一名教师在热爱祖国的基础上还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我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怀才而来,更要以德服人。

教育无小事,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三尺讲台就是我们的战场,我们必须满怀忠诚,心存敬畏,一丝不苟地对待我们的学生,让三尺讲台,成为我们闪耀师德光彩的舞台!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我们把学生比作“坚实的大锁”,那么开启学生这把“大锁”的钥匙就是我们教师的敬业精神。

学习心得-关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心得体会5篇

学习心得-关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心得体会5篇

关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心得体会5篇所谓立德,就是以德育为先,用积极的正面教育激励人,只有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才能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今天整理了关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心得体会5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1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矢志不渝铸师魂。

自任教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事求是,公正严明,在学生中威信很高。

我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

坚持从育人环境抓起,从学生行为规范抓起,从每一名学生抓起,给学生营造了和谐的环境,唤起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学会做人,努力成人,振作精神,奋发进取。

2.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我们这的杜顺老师,他不幸患上了脊髓空洞症,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

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

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

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3.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教师魅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

2024年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好老师心得

2024年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好老师心得

2024年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好老师心得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好老师心得【篇1】透过“厚植爱国情怀涵育高尚师德,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专题网络培训”学习,我感触颇深。

如今,新的时代对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有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用改革的精神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用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我们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必须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原则,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和学生一道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作斗争,始终用爱国主义、群众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

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知识的灌输者,而更应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培育教师人格魅力。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

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把教育看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人生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自己的人生乐趣。

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完美去描绘学生人性的完美,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4篇)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4篇)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4篇)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精选4篇)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篇1教诲部持续加大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原则问题查处力度。

进一步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典型案例警示教诲,形成强大震慑,对顶风违规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追责,以有力的落实举措和坚决的行动,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良好环境。

研究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十项原则》,我颇有感触。

原则规范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还对教师提高政治素质、传播优秀文明、积极贡献社会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在我国开展新的汗青方位下,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诲的需要日益增加,常识获取方式和教师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通过《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十项原则》我知道做到人人应知应做、必知必做,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联合起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

我们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充分熟悉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坚守师德底线,坚守廉洁自律,保持言行雅正,更要规范从教行为,不断研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关心爱护学生,潜心教书育人,传播优秀文明,积极贡献社会,勉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加强安全防范,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诲,保护学生安全;另外,秉承公正诚信,保持原则,处事公道也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履行立德树人神圣使命的必备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常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

通过《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原则》的研究,我深深体悟到了教师应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灵魂工程师;教师应为人师表,树立学生人生的表率;教师应陶冶情操,自觉规范思想行为。

“爱”与“责任”是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时时刻刻用规范要求自己,特别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教诲开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师德心得体会范文(5篇)

教师师德心得体会范文(5篇)

教师师德心得体会范文(5篇)通过师德培训,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重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基础,爱岗敬业是使所有其它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乐于奉献。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

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要做到能爱、善爱。

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要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

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教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

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中学生应该按照以下这些方式来承担社会责任:1、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3、应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4、关心时事政事,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和平统一的事。

5、应该对学习负责,做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父母负责,做一名孝顺的好孩子;对社会、他人负责,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扩展资料:中学生如何为承担社会责任感做准备:1、培养自身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感。

中学生应该以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人格主动参加教育活动,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在活动和实践中学习如何根据自身的理智去选择、思考、判断事物,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关系培养自身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感。

2、多接触优秀文化,获取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精神依据。

优秀文化会启迪人的思想,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进学生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认同,以文化的精神来充当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在文化精神的传递与创生中,全面唤醒人的内在能动性,为全面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谋求文化精神的依据。

3、加强承担社会责任行为训练。

社会责任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而且应该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得以强化。

初二政治教学总结与反思500字_初二政治教学工作总结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

中学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

“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

浅析“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摘要:“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提倡的是一种民主、平等、友爱、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一种创新,其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活动。

从“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内涵及特点分析,来探索“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关键词:“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特点;实现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54-02“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是理想的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师生关系被曲解为教育活动的衍生物,忽略了“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本身的强大教育功能,其实它不仅仅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更是教育活动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教育意蕴。

一、“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内涵及特点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

而“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师生关系典范,“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弘扬中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从“良师”和“益友”两个方面解读和发掘新的思想理念。

我国古代学者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良师”可以传道、授业、解惑;而“益友”为之启思、笃行、导学,两者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推进,这是“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深刻内涵。

“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是对古代“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对现代“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弘扬,它是一种民主、平等、友爱、合作的师生关系。

其本身就是一壶生命的酒,是一本经典的书,是一种永恒的智慧,它的教育功能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渗透性、启发性和实践性。

第一,渗透性是指“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性。

老师个人政治思想品德情况 教师个人政治思想品德情况

老师个人政治思想品德情况 教师个人政治思想品德情况

老师个人政治思想品德情况教师个人政治思想品德情况教师个人政治思想品德情况作为一名教师,个人政治思想品德的表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老师的政治思想品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治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政治道德。

首先,政治理论水平是评价一个老师政治思想品德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当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具备较高的政治学科知识储备量,能够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时事政治和历史政治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只有掌握了较高水平的政治理论,才能够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

其次,政治素养也是评价一个老师政治思想品德的重要方面之一。

政治素养是指教师对于政治事务、政治决策和政治运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够从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问题,对复杂的政治问题能够理性、客观地评价和分析。

政治素养能够帮助老师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政治教育。

最后,政治道德是一个老师政治思想品德的核心。

作为一名教师,政治道德应当是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政治思想上的体现,具体包括党的纪律和政策的遵守、教书育人的道义和良师益友的精神等。

一个具备较高政治道德的老师,应当坚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教学中,老师应当以学生的成长为己任,秉持教书育人的崇高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一个老师的个人政治思想品德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加强政治素养和坚守政治道德,一个老师才能够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个教师的个人政治思想品德不仅仅是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体现了教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德能够使教师具备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在教学上成为学生的榜样,更能将正确的政治观念传递给学生,塑造良好的社会公民。

2023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10篇)

2023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10篇)

2023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10篇)2023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10篇)当我们在师德上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那么教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篇1通过集中学习师德师风宣传资料,让我更深层次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专研教材,终身学习,对学生要有爱心,因材施教,一身作则。

二、热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期望。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各方面素质。

务必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创新精神,不断更新自己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老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要公道正派,富有进取精神。

五、工作用心、认真负责。

工作用心,就是要勇挑重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务必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六、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忙;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

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文明礼貌,不赌博,不斗殴,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范文(10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的10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范文是作者小编为您分享的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篇一新乐小学全体教师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们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较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们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较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前苏联有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

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师德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6篇

师德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6篇

师德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师德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6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过去所经历的痛苦和快乐的回顾,让我们能够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的成长记录,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师德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三篇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三篇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三篇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一篇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人们把学校里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承担教育和教学任务的人称为教师。

教师的作用基本未超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范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鸿沟。

教师作为主体和主导,是教学过程的决定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和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而学生则被框定在被教育者被塑造者被管理者的角色之中。

随着我国教育由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1亲和力。

现代的教师再也不能将知识垄断于一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在某些方面是教师的老师。

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对潮流变迁的敏锐触觉更是教师所不及的。

所以,教师要和学生拉近距离,对学生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去感染学生。

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有巨大的亲和力,能和学生平等相处。

像朋友似地交往,像亲人般地接触,和学生真正地融为一体。

教师的亲和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爱的情感,一种爱的艺术。

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名好教师。

教学的艺术首先应该是爱的艺术,而这种爱,尤其表现在对后进生的态度上:亲切而不失严肃,诚恳而不失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呢?其关键在于教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如课前教师早到几分钟和学生聊聊天,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地请其坐下,学生作答有错要适当地点拨或鼓励,下课后让学生先出门,作业本上写下一段真诚的赞扬,上课时一个善意的微笑,甚至在篮球场上和学生进行一场比赛。

等等,不经意间,或许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亲密朋友。

2创新性。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要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教师必须是创新性的教师。

一个创新性的教师,不应只是简单机械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本领。

教师在内函的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建立新的体系和采取心的做法,要敢于对目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说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思想良师 育理性公民——读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焦鹏(陕西省西安市西光中学 西安 710043)培育公民素养和传播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

公民素养主要由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方法和公民思想四部分组成。

而这四者之中,公民思想尤为重要,其是历史课堂的筋骨,具有穿越时空、照亮古今、启智“立人”的作用,并能真正持续地促进学生自身成长。

因而,一个负责任的历史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方法之时,更重要地工作是向学生传递有价值的思想。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培育学生成为理性公民呢?近期通过阅读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老师所著的《用思想点燃课堂——历史教师魏勇的教育教学》(漓江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一书,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一、思想产生的前提:独立与自由要向学生传递有价值的思想,要求教师自己先要有思想,而魏勇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作为一位历史教师,魏勇老师的课堂着充满思想的张力,给人深刻的启迪。

如《〈文化大革命〉课堂实录》中呈现出魏老师对文革成因的深刻反思和对批判精神的大胆倡导,《〈美国内战〉课堂实录》中魏老师对主权和人权关系的细致思考、辨析等。

他的“有思想”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体现在他对当下教育的思考。

如他对历史评优课中“课堂要热闹”模式的大胆质疑;对中学历史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的理性追问;对价值观中存在的某些痼疾(绝对唯物史观、狭隘民族主义、“革命至上”观念)的强烈批判;对国家、政府、政党的严格区分,以及对历史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明确定位,无不体现着他独到的思想、深入的思考。

这些思考甚至溢出教育教学范畴之外,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他对以《英雄》为代表的国产电影一味宣扬道德至上、集体至上,忽视对真诚人性关注的批评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在上述魏勇老师的教育教学观点中,对我震撼最大的是他对当下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观中存在的某些顽疾的揭露和批判。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人文性、偏离教育本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成因,我们习惯性地归结为现行高考制度的制约。

但魏勇老师却没有局限于这一成见,他从台湾存在类似高考的联考制度,但其在人文教育方面却成效突出的客观事实出发,由中学历史教材、历史教学实践入手,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比照、理性进行考量,最后直达问题产生的本源——价值观中存在着严重缺陷,这就是长期以来由教材、教参渗透,被广大教师习惯性地传播的“绝对唯物史观”、狭隘民族主义、以及“革命至上”的等理念。

这一见解深刻独到,充分的体现了魏老师的“有思想”。

那么,这种思想何以产生?在于魏勇老师首先具备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

他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不带有任何成见,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也不盲从任何书本或权威的观点,始终保持着独立精神,进行自由思考,从而能够作出“有思想”的结论,提出“有思想”的见解。

由此可见,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乃是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的基本前提。

这就提醒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要盲从各种权威,诸如教材、书籍、专家,而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结论;在不盲从权威的同时也不能局限于自身的成见,在面对新问题时不应套用既有的结论,要从旧思想解放出来,敢质疑、敢反思、敢批判。

二、思想形成的途径:阅读与思考尽管独立和自由对思想的产生非常重要,但仅仅具备这一要素依然无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因为这只是一个起点,真正要形成自己的思想还需要通过一些必经途径。

分析魏勇老师发掘当下中学历史教学在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某些痼疾的过程,我们不难找到形成自我思想的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在价值观中存在着 “狭隘民族主义”认识的形成,首先基于他对刘军宁、肖雪慧等学者有关民族主义的理论著作的细致阅读,进而由此来反思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

如在学习义和团运动时只讲八国联军的暴行,不去提及义和团的滥杀无辜。

在学习近代条约时,不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而简单地贴以丧权辱国的标签,不能公正地评判其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深入分析西人所提要求的缘由,仅仅简单归结扩大侵略权益。

从而使魏老师逐步认清这些做法所蕴含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

对此,魏勇老师表达了如下个人思考:“这样的教育虽然有助于强化民族自尊心、自强心,有助于民族独立,唤起人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但当它一味追求‘集体个性’,强调民族认同超过尊重公理时,就有可能走向短视,而背离维护民族利益的初衷。

”而对价值观中“革命至上”史观的反思,缘起于以广阔视野重新审视长期以来教科书中对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革命史一味地肯定、褒扬。

广阔视野基于广泛的阅读,涉及到的著作有朱学勤的《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马克思的《中国纪事》,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论美国民主》,阿克顿的《法国革命史》,雨果的《九三年》等。

通过阅读与思考,他看到了人类革命史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盲目性、巨大的破坏性、集体无意识等内在缺陷,以及由此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无法漠视的负面影响,并由此反思太平天国运动中的破坏性活动。

进而洞悉历史教学中注意一昧宣扬“革命至上”理念的负面影响。

在独立和自由的前提下,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使魏勇老师形成了许多独到的认识和见解,成为一个会思想,“有思想”的中学历史教师。

在其思想的形成过程中,阅读和思考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不断转化。

阅读为思考奠基,思考使阅读深化。

由此可见,阅读和思考是形成思想的必经途径。

三、思想取舍的标准:育理性公民当一位中学历史教师具备了独到的思想和见解之后,这些认识是否适合不加选择地向学生传递。

无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学生处在特定的年龄段,其心智水平和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

因而,为了对学生负责,“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筛选,从中选择出适合的思想向他们传递。

如何进行筛选,取舍的标准又是什么?魏勇老师通过他的课堂教学实录和课余常识讲座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在《〈鸦片战争的影响〉课堂实录》中魏勇老师向学生传递的思想是:什么是理性的爱国主义以及如何辩证地看待鸦片战争的双重影响。

在《〈美国内战〉课堂实录》中呈现给我们的是魏勇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主权和人权的关系,并告诉学生,“只有当主权真正捍卫人权时才具有存在的价值”。

通过系列课余常识讲座,魏老师向学生传递了如下的思想:对国家的批评是公民最深沉的一种爱国方式,政府并不等同于国家、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议员打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民主并非社会暴乱的根源、反而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在魏勇老师向学生公开传递的的诸多思想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文化大革命》的公开课教学中所表达的思想:“获取对称信息是认识社会、历史问题最起码的前提;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人们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对称信息,因此在千人诺诺面前,保持一人谔谔是永远必要的,一个人应该具有怀疑精神和反思能力。

”“当一个国家所有媒体都用一个声音说话时,都对一个事件发表相同看法时,这里面也许有可疑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怀疑,发掘那那些被遮蔽的真相”。

这些思想看似平常,但却是文革对我们最深刻的启迪。

文革作为对当代中国发展产生了灾难性后果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然而,长期以来,教材的编纂者对这段历史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处理这段历史语焉不详、惜字如金,不愿触及历史的伤痛,不能正视历史的教训。

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广大教师形成两种具有普遍性的不恰当做法。

部分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一掠而过,另一部分教师则着意展示这段历史中的丑陋人性,继而进行情感宣泄式的非理性评说。

魏老师的做法显然有别于以上两类教师,更具理性。

课堂教学中,魏老师以史实和细节为基础,围绕文革发展的脉络,通过逐步呈现史料和不断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对这段历史进行理性反思,探寻其教训和失误,并在他们心中播下理性思考的种子。

这些种子最终会萌发、生长,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

上述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余常识讲座向学生传递的思想,仅是魏老师广博思想的一部分,魏老师选择它们向学生传递,显然不是随机的,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纵观这些思想,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紧扣培育理性公民的准绳,有助于现代公民观念的普及,并能引领学生追求真实、拓宽视野、免于欺骗、蒙昧和狭隘,从而使其成为具有开放观念、独立精神、批判人格、理性思维、普世价值、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公共生活奠定基础。

所以,一个历史老师想要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应该精心选择要向学生传递的思想,严格遵循培养理性公民的标准,而不是从个人的好恶出发,随机和盲目地向学生传播自我思想。

四、思想表达的方式:“见之于行事”当一个历史教师具备了适合向学生传递的公民观念之后,他需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方式表达自我思想的问题。

表达方式决定着表述效果。

只有选择好表达方式,才有可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思想,并将其内化,真正影响到今后的个人成长。

同时,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方式、提升思维品质。

研究魏勇老师执教的《〈美国内战〉课堂实录》,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魏老师对《美国内战》一课的教学定位为以思想传播为主,引领学生从美国南北战争的史实出发,思考如何理性看待主权和人权之间关系。

课堂教学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一、内战前夕南北双方分歧何在,谁更倾向于采取战争手段?对此,魏老师出示了一段引自《环球时报》的资料,直观地展现了南北双方思想上的差异,南方领导人认为南方独立北方不会开战,但北方人却坚信为了维护统一北方一定会开战。

结合林肯致《纽约论坛报》编辑格莱瑞的信让学生讨论南北方的最大的分歧是什么。

从而明确南北双方的最大分歧是联邦统一与否,并且当南方独立时,北方更倾向于采取战争手段来维护联邦统一。

二、在当时的法律体制下,南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是否有权通过投票的方式脱离联邦?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区分独立战争中美国独立和南北战争中南方独立的区别。

分析林肯如何看待维护联邦统一和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先后关系,初步提出“主权和人权谁更优先”的问题,但并没有立即解答,而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展示南方独立是源于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深刻矛盾。

随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南方面对北方的废奴主张如何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

学生自己得出独立是南方的较佳选择的结论。

然后师生共同回到《1787美国宪法》来寻找有无禁止退出联邦的条文,答案是没有。

第三、如何评判林肯政府的战争行为?魏老师先分析林肯阻止南方独立的原因。

随后,通过呈现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得票数据来告诉学生当时美国人中支持奴隶制的人占多数,并且选举也刺激了南方走向独立。

接着,提问学生,林肯是否应该尊重多数人的意见,以及如何看待民主?通过这些告诉学生民主要以宪政为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