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存在论研究

合集下载

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变革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变革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 思 哲 学 的存 在 论 变 革及 其 当代 意 义
孔德 臣 章文科
摘 要:对马 克思哲 学的阐述不可避 免的要深入到其存在论的根 基处去 ,马克思在存在论 处发动 的革命 不仅 终结 了一般 哲 学的命 运 , 包括费 尔巴哈 和黑格 尔哲学 ,而且终结了整 个哲 学形而上 学的传统。但 是,在 对马克 思哲 学的领会 中,存在 着将 其分裂的倾 向,而这种 分 裂抛开其形式上的对立,更为重要 的是涉及存在论 的基础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 如果 可以归咎于时代的局 限导致时马克思的误解 ,但 随着 整个 2 O世 纪的结束和新世纪地平线的展 开,要 想真正领会马克思所开启 的存在论 变革的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 一方面使马克思哲学与 ' 3代 哲 -

成 了其整个存在论 变革 的生命线 ,这也正是其所具有 的当代 意义 的重要
体现。 三 、马 克 思 哲 学 的 当代 意 义 马克思所发动的哲学 变革 ,不仅一般的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 。而且 开启 了以实践为导向的现代发展道路 ,其对资本原则的批判更是在 当今 世界具有重要价值 重新理解人与人 、人与 自然的关 系。脱 离传统形 而上 学 的框架 ,真正的理解 人与人 、人与 自然 的关 系,人 与 自然不 是对立 的,不是征服和改造的矛盾 ,而是一种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关 系。让人 真正寻找到一个安身的家园 。让人寻找到有家可归的状态 。 真正 的理解人类文明。在 巨大的物质财富面前 ,我们如何去处 理和 对待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主体性 的确立 ,理性原则的主导 ,这种 形而 上学 的方式正是造成当今 一系列 问题 的关键所在。而马克思却为我 们重 新开启 了一条理解人类 文明道路 的方式 ,让人类避免虚无 主义的状态 。 对发展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随着 2 0 世纪的结束 , 西方文 明 在展示其重大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其致命的缺陷,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现代 化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而马克思哲学其对于现实问题的把握和理解 ,不 消说,正是构成我们前进的重要宝藏。(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 本 文为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 新工程项 目 “ 马克思哲学的存在 论变革 及 其 当代 意 义 ” ( K Y Z Z . - - 0 3 0 9 )成 果 参考文献 :

陈立新: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论证(一)概要

陈立新: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论证(一)概要

陈立新: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论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卢卡奇●陈立新<TDclass=text15 valign="top" id="contenttd" style="padding: 15px;">在20世纪的西方思想界,卢卡奇是最受关注也最有争议的思想家之一。

迄今为止,人们仍然操持着毁誉参半的评价,讲述着不同形象的卢卡奇。

具体说来,卢卡奇颇有卓识地把理论触角深入于当代人的生存状况,洞察到西方现代性的本质和危害,从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赞扬。

与此同时,卢卡奇挥之不去的黑格尔主义情结,未能划清马克思与近代哲学的界限,由此招致众多的非议和诟病。

虽说这些评说都能在卢卡奇文本中找到依据,然而,我们还是不能忘记卢卡奇理论活动的初衷。

且不说《历史与阶级意识》,就是《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卢卡奇都矢志不移地致力于从当代境遇出发阐扬马克思主义,借以彰显马克思哲学之于当代历史语境的基本意义。

既然如此,由于马克思发动了针对近代哲学存在论的革命,从而全部问题的关键乃在于严格地审视卢卡奇对于马克思这种变革的解读,以及在此解读中必定出现的某些建构。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把视线对准卢卡奇所皈依的存在论原则,呈现其真正的理论成就和失足之处,从而崭露创造性地转化卢卡奇理论沉思的可能性。

一、存在论问题的优先性人们通常认为,与早年相比,卢卡奇晚年在哲学兴趣上出现了转向,亦即开始探讨本体论(亦即存在论)问题,并相应地展开了对于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论证和建构。

从表面现象上看,这种判断有着充分的理由,卢卡奇晚年的煌煌巨著——《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就是有力的证明。

其实,这是仅仅止于文本形式的皮相之见。

我们的异议不是指向这一判断之所说,而是针对这一判断固化为常识以后所产生的遮蔽。

因为由此说法而来的推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没有讨论存在论的问题。

但是,任何哲学思考都自觉不自觉地蕴藏着某种存在论承诺,卢卡奇也概莫能外。

马克思主义存在范畴

马克思主义存在范畴

二、存在范畴的发展
• 存在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是古希腊爱利亚派哲 学家巴门尼德首先提出来的。不论巴门尼德所理解的 存在有多大程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他 能摆脱自然物的具体形态,提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点,即存在,这在哲学史上就是一个巨大的进 步。它反映了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深入,体现了人 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黑格尔曾高度地评价了存在 范畴提出的哲学意义,他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 德起始了,在这里面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 域。”
贝克莱作为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本来是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的但他在论证自己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时候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存在他的著名的哲学公式是存在就是被感存在范畴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应用
马克思主义存在范畴
一、什么是存在
• /view/472 39.htm
首先指出种,即与自身不同的、超越本身的大概念,然后再加上 属差,即标明自身的本质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作出严密的科学 定义来。可是存在范畴就其涉及的范围来说,已经达到了最大的 极限,因此也就无法找到大于存在的种概念来说明存在自身。无 论引进何种相关事物来说明存在,该事物总逃不出存在的范围, 归根到底,还是用存在来说明存在。正因为这样,过去一切存在
• 在作为一个生活用语,其意自明,无需 解释。但是,存在作为一个哲学范畴, 其定义就很难下。这是因为:
• 第一,存在是个包罗万象的哲学范畴。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最基本 特性首先都在于它们存在着,存在包罗一切,一切都在存在之中, 在存在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东西了。因此,和存在对立的范畴不是
思维,而只能是非存在,即无。下定义必须遵循种加属差的原则。
问题。
• 第二、存在和物质的关系长期未弄清。众所周知,在 黑格尔哲学中,存在范畴和物质范畴是有严格区别的: 存在是《逻辑学》中最始初、最空泛的概念,而物质 则属于《自然哲学》中的概念,它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是存在范畴的展开。但是在恩格斯的著作中,存在与 物质的关系就有些捉摸不定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中论述世界统一性的时候,似乎同意黑格尔的看法, 将存在和物质严格区别开,指出世界只能统一于物质 而不能统一于存在,尽管存在是世界统一的前提。

马克思哲学:存在论、本体论抑或生存论哲学

马克思哲学:存在论、本体论抑或生存论哲学

马克思哲学:存在论、本体论抑或生存论哲学郑丽娟【摘要】存在论、本体论与生存论并非仅是语词之异,不管是从研究基点和对象,或是从思维方式的视角,抑或是从它们所追求的价值指归看,三者之间都具有实质的不同,因此,对其间之异做出区别考证,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在澄清了其间的区别与关联之后,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作为感性实践活动生存论,既非是舛误,亦非是毫无历史根据的术语“花样”,相反,它具有丰厚的生存论意蕴,这主要体现在其感性实践活动的生存论旨趣上.【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3)004【总页数】5页(P8-12)【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存在论;本体论;生存论;感性实践活动【作者】郑丽娟【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0在当前讨论马克思哲学问题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核心术语的混用或误用,由此导致许多无谓的争执。

就马克思哲学关于“存在的问题”而言,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位马克思哲学的“存在问题”,马克思哲学是存在论的、本体论的抑或是生存论的?存在论、本体论和生存论是内涵一致、可以互用的术语还是表征着哲学不同的发展形态和阶段的概念?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1)存在论与本体论的混用。

有人写到:“存在问题是贯彻于全部哲学史的一个最为重大的根本性问题,‘存在论’或‘本体论’(ontology),即关于存在的言说、关于存在的学说,构成了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主线。

”[1]81显然,这里作者是将存在论等同于本体论互用的。

(2)生存论与本体论的混用。

许多学者把马克思哲学定位为“生存论的本体论”,主要原因是认为马克思哲学把“实践概念把握为一个关于人的本源性的生命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生存论的本体论概念”[1]138。

(3)生存论与存在论的混用。

“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或存在论转换的目标,即感性的、历史性的生存论存在论,正是马克思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2]5-10。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批判及其存在论意义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批判及其存在论意义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批判及其存在论意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意味着一次哲学的新生,他在对哲学理论本质的彻底反思的前提下,通过理论批判、现实批判,提出实践批判原则,使哲学重新回归到生活世界本身的实践进程。

这一回归,通过生活世界批判和现象学批判的联合,使“生活”和“实践”在存在论根基处获得了全新的内涵。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内在精神——“实践精神”充分体现在他对生活世界本体论地位的澄明、对生活世界自身悖谬及异化的揭示及对生活世界自我批判的内在革命性的指证过程中。

从一个全新的哲学路向——生存论路向,去理解马克思的生活实践观,有助于真正领会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完成的革命性变革及其当代意义。

标签:生活世界;实践;理论批判;现实批判;实践批判;实践精神;存在论“实践精神”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实践”是马克思新世界观之“核心”,实践学说也是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本原则。

对“实践”的任何误解都将导致对马克思这一新世界观之基础及其整体的误解,这种误解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整体意义的消失,所以如何理解马克思“实践”的本体论内涵,进而发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内在精神,如何从存在论的根基处去领会马克思所发动并实行的哲学革命,如何在当代哲学的视域中去揭示、阐明并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并接过马克思思想之薪火沿着他所开拓的道路前进,对今天的哲学研究来说仍然是首要并迫切的任务。

为此,我们有必要再次沿着马克思哲学革命走过的道路一理论批判、现实批判,实践批判,去理解他是怎样从存在论的根基处发动这场哲学革命,使哲学回到生活世界,重新阐释了“生活”和“实践”的本体论意义,并通过对生活世界的批判,在“实践”——感性活动这里指认出生活世界自身的革命性的。

一、理论批判:澄明生活世界的本体论地位,阐发实践之内涵理论批判,即对马克思之前的全部哲学理论传统及一切非批判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1843年前后,面对大量接触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和黑格尔体系中对物质利益问题的避而不谈,马克思感到极大的困惑,为此,在肯定和继承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以及宗教批判同时,他敏锐地认识到,费尔巴哈的批判不过是一切其他批判的前提。

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

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

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摘要:在我们提出马克思哲学的“人类学哲学”的理解范式之后,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一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是什么?找不到这一点,人类学哲学就无以立足。

结论是:这种存在论基础是人的社会存在。

这是包含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关系存在等等于一身的核心范畴。

本文从人的存在开始,讨论了人的自然存在、关系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

认为它是马克思全部人类学哲学理论赖以出发的存在论基础,这就是说,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不是“物质”,不是“实践”,也不是“社会存在”,而是人的社会存在——人在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中的存在。

在他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的存在。

关键词:人的存在;人的关系存在;人的社会存在;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哲学,从来都是关于存在的学说。

在古代,哲学追求存在的存在,即规定一切具体存在的共同本质,这就形成了形而上的本体论。

在近代,哲学追求人对存在的认识,但认识仍然是以存在为基础的,仍然要讲存在。

现代哲学非常复杂,但也都不能不以某种存在为前提。

有的研究存在何以存在,有的研究某种具体的存在。

现代哲学虽然大都不再研究一切存在,但也总要以某种具体的存在为对象为基础。

其中人的存在是现代哲学关注的重心。

马克思走向理论前沿时,他没有去追问一切存在,领悟一切存在,也没去理解存在的存在或存在何以存在,而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关注人的自然存在,关注人的生命活动,人的感性物质实践活动,从而创立了关于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人类学哲学。

这里,所谓“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与“哲学人类学”根本不同),就是马克思站在人类学价值高度对于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哲学把握,可以更明确地称之为“人类学唯物主义”或“人本理性哲学”。

那么,马克思的这种关于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哲学学说,有没有自己的存在论基础呢?其存在论基础是什么呢?我们认为,马克思这一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不是物的存在,不是自然存在,也不是人的存在,而是人的社会存在,要想进入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大门,不能不首先进入人的社会存在。

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哲学基础的实践存在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哲学基础的实践存在论

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威海 !?=!$@)

要: 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哲学基础的各种观点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
处, 已经不能适应 “以人为本” 、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 发展和建设当代有中国特 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必须超越以往的旧观念, 坚持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地位。实践存在论是对马克思主 义思想精髓和终极追求的高度的理论概括, 只有从当代实践存在论视野审视和考察美学问题, 才能真正体现 “以人为本” 的时代潮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哲学基础; 实践存在论 中图分类号: A$#%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 #$$? C @<=$ $# C $$$" C $= “所谓广义的, 是指涉及美学、 文艺学体系建构的全 局性、 根本性、 构架性问题的哲学根据, 即以此为基 础, 可以建构、 推演出文艺学、 美学的整个体系; 所谓 狭义的, 是指文艺学、 美学若干基本问题 (但不一定
〔!〕 是全局性、 体系性问题) 的哲学依据。 ” 本文所讲的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 建设当代有中国特色的 马克思主义美学, 有一个学术前提, 即必须对马克思 主义美学的学科本性和终极追求进行审思。一个学 科的发展和突破, 往往有赖于对本学科在前一历史 阶段发展状况的回顾、 总结甚至反思。总结和反思 的焦点既包括对那些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念的重新 评估, 更表现在对作为这些学术观念之根基— — — “哲 学基础” 的重新思考。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历程中, 具体观 点方面的分歧往往上升为哲学上的分歧, 如反映论、 主体论、 实践论、 实践唯物论等。马克思主义美学的 许多基本问题是与其哲学基础分不开的。其实, 哲 学基础是各门学科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 也是 所有学说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石。哲学观总是革命性 地决定着美学观、 艺术观的产生, 哲学基础决定性地 支配着各种美学理论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正如有位 学者所言: 如果说文艺学、 美学体系 “像一座建筑物, 哲学基础就是它的地基和框架。没有坚实牢靠的地 基 和 框 架, 高楼大厦就不能拔地而起和稳固安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种本体论范畴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种本体论范畴

2011.10.28日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种本体论范畴一。

物质本体论最早提出是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

杜林认为,思维的本质是把事物综合为一个统一体,所以一旦,我们要思考存在物或者存在本身,其实就是把它思考为一个统一的对象。

所以,存在的统一性是世界的真实状态。

恩格斯本人反对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世界的存在本身是统一性的前提。

只有一个世界先存在哪里了,才谈得上有统一性。

后来列宁就在他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当中发挥了恩格斯的这个观点,就把马克思的认识论发挥为:物——感觉——思想。

物质>感觉>思想这种模式主要强调第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原初意义,所谓“主体性”主要是在思想最后综合感觉而言。

而在物质——感觉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或者条件是什么似乎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所以这样,物就成了我们经验、感觉的唯一来源,但是我们的意识、思维究竟是如何从这个物质里面派生出来的其实并没有讲清楚。

这里确证了两个原则:从起源意义上物质在先。

在人的知识的产生这个方面来讲,也是物质在先。

但这个原则却成了马哲学界很长时间内的占据统治地位的学说。

尤其是八十年代。

二。

实践唯物主义这种范式主要是针对上述这种范式产生的。

最早提出这种实践唯物论的是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卢卡奇、葛兰西和科尔施共同点是都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和历史中的核心地位。

基本立足点是物质>实践<主体(人)认识的基础既不是仅仅是物质,也不仅仅是主体,而是实践。

实践作为一种中介性活动把我们和物质勾连起来。

实践是一种居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一种现实活动。

实践有很宽泛的意义,有时候可以说是劳动或其他的活动,当然主要是指“社会活动”。

实践的含义1,亚里士多德的实践(Praxis)(区别于制作【poiētikē】)实践科学与制作科学的内容和区分2,马克思的实践(感性活动)(包括了制作和劳动),并且强调作为社会历史活动思考题:人类的知识是思想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和抽象思辨?还是来自于对我们实践活动的反思?人类知识的产生在上述哪一个环节中最关键?很多时候,我们的知识是通过反思实践获得的,例如现代的实证科学【主要是通过实验,比如袁隆平,不是理论家科学,而是典型的实践家】。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研究中,从存在论转向实践的方法论,并且在方法论革命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对世界本质和实践的认识。

本文首先分析了存在论转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意义,然后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革命在本体论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归纳了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论转向,方法论革命,本体论研究,实践前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一种重要哲学流派,其本体论研究一直是哲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研究中始终坚持贯彻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及其基本规律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论转向和方法论革命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的两个关键点。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

转向本体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论转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存在论的转向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关注点从人类自身和人类历史转向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这种存在论的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深化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的结果。

这种转向改变了奥古斯特·康特、黑格尔等哲学家强调人类自身的思考方式,通过强调自然和社会规律,将哲学的研究对象重新回归到客观世界中来。

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更加透彻和系统,更加贴近现实。

方法论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论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机。

这种方法论革命,旨在使哲学研究更为扎实、切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核心是实践,强调人们通过实践才能更加系统地认识和改变自然和社会。

在哲学方法的应用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的能动性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将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哲学实践个性化、具体化和普及化的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浅析(第二稿)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浅析(第二稿)

摘要“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础的概念,社会存在理论是马克思进行哲学批判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则。

无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完善和重构,还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践,这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理论;无论是捍卫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堡垒。

本文简要梳理了马克思之前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论观点,并分析了这些传统本体论对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马克思对传统存在论的继承和革命性发展,从而通过对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的建立到后人对社会存在理论的理解问题上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和分析,得出社会存在理论就是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的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是“一体多面”的关系。

而一般研究者对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误解主要来自于对辩证法和社会存在理论相统一的忽视。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如何对待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解不等于准确理解,而准确的理解则需要通过“对话”达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者参与,也需要非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参与,因为这样才不至于在不同的话语中滥用和误用甚至是曲解马克思主义(除非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从而论证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论证它的革命性所在,将是笔者本文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Abstract"Social existence" is the most basic concept of Marxist philosophy; social existence theory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Marx to execute philosophical criticism and critique of capitalist society. Whether it is to understand Marxism, or to improved and reconstructed Marxism, even practice Marxism, this is a theory around the past; either defend Marxism, or against Marxism, social existence theory is bas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before Marx's theory of social existence point of view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se traditional ontological for Marx's theory of formation of social existence as well as the revolutionary Marxist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ontology, thus conducted a general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from establishment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existence to issue of understand Marx's theory of social existence of the later generation, reaching conclusion of what the theory of social existence is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of social existence, soc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is also the relationship of " one of the multi- plane" . The general misunderstanding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existence researchers mainly from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ignore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dialectics. How to understand Marx's theory of social existence, will determine to some extent on how to deal with and understand Marxist philosophy. Understanding is not equal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 to "talk" to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need to reach such a consensus is not only Marxist participation also requires non- Marxist and Marxist opponents of participation, because of this, abuse and misuse will not even be misinterpreted Marxism (unless those people with ulterior motives) in different discourse. Thus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Marxist social theory at the core of Marxism, revolutionary demonstration where it will be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lies.KeywordMarx; social existence; Western Marxism; practice; dialectics摘要 (I)ABSTRACT................................................................................................................................................ I I导言 (2)一、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理论来源 .................................................................................. - 4 -(一)古希腊存在论概述及其特点 (4)1.从巴门尼德到亚里士多德 (4)2.古希腊存在论的基本特点 (6)(二)近代存在论概述及其特点 (6)1.从培根到黑格尔 (7)2.近代存在论的基本特点........................................................................................................ - 11 -二、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基本内容 ................................................................................ - 11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1)1.社会存在 (12)2.社会意识 (15)(二)社会存在、社会关系与社会意识之统一 ................................................................. - 17 -三、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回响.......................................... - 18 -(一)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18)(二)阿尔都塞的多元历史理论 .......................................................................................... - 21 -四、辩证法是理解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核心 ............................................................. - 23 -五、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当代意义 ................................................................................ - 28 -结论 ................................................................................................................................................... - 30 -参考文献.......................................................................................................................................... - 31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都要掌握的一个基础理论。

_存在论转向_与方法论革命_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_存在论转向_与方法论革命_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Ξ———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孙伯 刘怀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始于重建教科书体系探索中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争,近来则有融入现代哲学范式的“存在论转向”和“生存本体论”之说。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侧重剖析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之分歧,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意义主要不在于从近代认识论走向现代本体论,也不在于以一种新型的本体论体系取代了西方传统的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在于: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而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科学考察和反思批判,它是面向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彻底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 海德格尔 存在论转向作者孙伯 ,1930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怀玉,1965年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哲学界围绕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开展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

至90年代后期,上述争论渐趋平息,随之而起的是生存本体论或存在论的说法。

如果说,80年代关于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争论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对话,那么90年代以后关于生存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则已经逾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释,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

一些论者由于片面夸张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的“革命性”意义,十分热心于用当代西方哲学的流行观念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关键就在于融入当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潮。

他们认为,当代西方哲学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实现了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范式向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范式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从尼采开始,经过克尔凯廓尔至海德格尔而宣告完成的。

如果这里谈到的仅仅是指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条发展路线,那丝毫不会让人惊奇;令人惊奇的是,据说这条发展路线也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与意义。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作者:章文博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11期【摘要】马克思不用于以往哲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在于,他把“感性的活动”理解为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呈现了人与自然最基本的关系,在存在论的基础上他不在寻求解决关于知识与对象关系的认知论,创建了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从而打开了哲学的生存论新方向,构成了新的哲学革命的基础,由此证明了马克思哲学超越近代哲学的当代性质。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存在论;基础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最基本的涉及到了存在论的基础。

马克思在存在论基础上所发动的哲学革命,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

在超越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同时,也颠覆了整个柏拉图主义。

但是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还是影暗不明,这是因为人们的观点仅仅局限于吧马克思哲学置身于近代哲学的背景条件下,这样以来给予的理解和解释显得非常有限,仅仅的被分解为各种因素,并参照这些因素在近代哲學的框架中重建存在论,虽然徒有其表的保持着原有的内核,但却无法避免的经历内部退却。

20世纪时,梅林曾用机械唯物主义来填充马克哲学的存在论基础并援引某些费希特因素的论点来补缀这一基础时,造成了基础分裂而引导的退却,当普列汉诺夫打不的想实证主义和理智形而上学倒退,却又一而再再而三的附加外在的辩证法作为补充时,结果也是如此。

作为批判家,他们在他们的时代非常出色,我们毫无理由去否定或者贬低他们的观点、理论和历史功绩。

但在当代的我们,在经历了20世纪整体的哲学观点结构之后,有必要在当代的条件下,来重新探讨和验证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验证它的当代意义和阻止重返近代性的退化方向。

一、马克思存在论的基础是前康德还是后黑格尔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是厚黑格尔的,并非前康德的,这是大部分公认的观点,但是并非所有人在原则上都会给予真切的阐述,在讨论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基础时,有必要吧主导原则内在巩固的东西和“口头饰品”东西区分开来。

基于价值哲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共3篇

基于价值哲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共3篇

基于价值哲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共3篇基于价值哲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1基于价值哲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中国具体实际为基础,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在信仰问题上。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信仰越来越多样化,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成为了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

本文将从价值哲学视域下探讨此问题。

价值哲学是人类哲学思考的重要一环,它涵盖了人类价值认识、价值评价、价值实践等方面,既是哲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分,也是现代社会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的基础。

从价值哲学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独特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追求,是符合时代要求、世界趋势、普遍人类利益的。

首先,从价值认识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强调价值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认为每一种价值观都与具体的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密切相关。

这种认识方法,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向,提出科学的理论思考,引领人们前进。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倡导人民群众的觉悟和斗争,强调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变革的主体,这种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解放的过程。

其次,从价值评价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通过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得到确认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的价值被商品化并被剥夺了,这使得人类陷入一种虚假的世界和永恒的束缚。

因此,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体系,寻求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保护人的尊严和自由,推进人类值得尊重的活动和人类有尊严的工作。

这种价值评价方式,在新时代下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更加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支持力度。

最后,从价值实践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的利益至上。

社会发展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核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通过人类共同追求和发展来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摘要本文主要讨论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首先介绍了“存在论”范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并探讨了它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关系。

接着,通过分析马克思对唯物论的质疑,探讨了他对“存在论”的批判。

最后,阐述了马克思对“存在论”范式进行转换的重要性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存在论、范式转换、批判、影响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存在论”范式是指以沃尔夫勒姆·冯·埃森巴赫为首的德国哲学学派所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这种哲学主张,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它与我们的主观思维没有任何关系。

因此,真理并非由我们的思维创造,而是存在于外部客观世界中。

这种思想在国际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现代哲学中的一大流派。

马克思哲学在这种范式中属于一种批判性的思想。

他认为,“存在论”范式所主张的客观世界与我们的主观思维毫无关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人类思维的发展是由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来的,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的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是有关联的,而不是毫不相关的。

马克思认为,唯物论是对“存在论”范式的一个重大质疑。

唯物论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思维的。

通过对唯物论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因此,人类思维的变化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来,这一思想对“存在论”范式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马克思对“存在论”范式的批判不仅使哲学界开始对这种范式进行重新审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对唯物论的贡献,导致了哲学范式的转变。

马克思逐渐将客观世界与人类主观思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进而构建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这种范式认为,客观世界只能通过人类主观思维的观察与理解来进行认知。

因此,真理是在人类认识主体和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而得出的。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 论”范式的转换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马 克 思 哲 学 的 基 本 观 点 03 存 在 论 范 式 的 转 换 04 马 克 思 哲 学 与 存 在 论 范 式 的 具 体 融 合 05 转 换 的 意 义 和 影 响 06 面 临 的 挑 战 和 问 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产、经济基础、 社会结构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共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存在论的结合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现代存在论的基本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存在论的共同点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存在论的结合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存在论在实际生活 中的பைடு நூலகம்用
转向“实践论”
转换的影响:对后世哲学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存
在主义、现象学等
对未来哲学发展的启示: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关注
人的存在和价值
对未来哲学发展的影响: 推动哲学研究的多元化和 开放性,促进不同哲学流
派的交流与融合
6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实现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存在论的有机融合
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核心 思想
马克思哲学的影 响:对现代存在 论的启发和影响
借鉴和融合:现 代存在论对马克 思哲学的吸收和 融合
共同点:关注人 的存在和价值, 强调实践和历史 性
4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 具体融合
劳动与人的存在
马克思哲学中劳动的概念:劳 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实现
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
劳动与人的存在的关系:劳动 创造了人的存在,劳动是人的
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论研究是一个核心领域.依照时间顺序,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研究大体产生了三种类型,分别为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生存论.在现代西方哲学界,海德格尔创立的存在论实现了存在论传统的现代转向.但是,后期海德格尔为了避免形而上学的误解,放弃了存在论.在他之后,西方哲学
界的存在论研究趋于停滞.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既然已经承认马克思的思想具有存在论维度,就需要将这方面的研究继续推进.我们要反思现有的三种研究方式,并在批判地分析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基础上,阐明生存论研究方式向历史存在论研究方式的转向.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指导意义。

历史地看,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包括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发展特征三个基本维度。

其中,发展主体包括国家(区域)、群体、个体三种类型,在发展中需要不同国别的不同群体与个体主体的理论创新和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

发展内容有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三个部分,发展理论体系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理念,发展学科体系需要“大马克思主义”观的视野,创新话语体系包括标识性概念、原创性表述和主体性理论。

发展特征包括时间二重性、空间二重性和境界高远性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存在”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存在”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存在”范畴
傅献群
【期刊名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1990()4
【摘要】“存在”范畴诞生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在他看来,“存在”即“有”,不管是独立的一物,还是某种属性,只要能说是“有”的东西都是“存在”。

巴门尼德把事物的各种属性都抽象掉以后得到了这个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大贡献。

【总页数】3页(P23-2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存在”;范畴;巴门尼德;“有”;存在论;古希腊;认识史
【作者】傅献群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7
【相关文献】
1.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J], 杨春贵
2.实践范畴探微--兼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 [J], 陕大海
3.马克思新哲学体系中的主体范畴——马克思新哲学体系探讨之五 [J], 高齐云
4.论存在范畴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J], 张奎良
5.马克思新哲学体系中的客体范畴——马克思新哲学体系探讨之四 [J], 高齐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据马克思“实践主义”思考“实事求是”存在论意义_马克思主义哲学_

依据马克思“实践主义”思考“实事求是”存在论意义_马克思主义哲学_

依据马克思“实践主义”思考“实事求是”存在论意义[摘要] 过去对“实事求是”的解说,都仅仅是从认识论层面理解的,缺乏存在论的高度。

如果说“实践”是马克思存在论的初始范畴,那么“实事求是”,作为对实践范畴的中国式表述,也是人自身的存在论事实。

“实事”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的,而是人的存在本身;因而“是”也并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所谓“客观规律”,而是关于人自己的存在的真理;“求”作为对这种存在论真理的追求,本身也属于人自己的一种存在论事实。

[关键词] 实事求是,实践,存在论“实事求是”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1)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进行了实践论的重新解说,使之成为一个集中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命题.例如毛泽东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解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据此,“实事求是”就是去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规律性。

按照传统的理解,这里所谓“客观存在着的”就是所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就是这种纯粹客观事实的纯粹客观的“规律性”。

先有了这种“客观存在”,然后才有人对它们的认识,再后才有人对它们的改造亦即实践。

于是就有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将认识和实践割裂开来的公式。

这里,作为纯粹认识的“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之前、之外进行的。

之所以产生这样一种观念,是因为:“实事”不是被人们理解为实践本身,而是被理解为实践之前、之外的作为纯粹认识对象的东西;因而“求是”也就不在实践之内,而在实践之外。

换句话说,“实践”仍然仅仅是一个认识论范畴。

例如列宁说过:“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与此相关的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流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一种说法。

这里,实践显然失去了作为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的存在论意义,而仅仅只具有认识论的功能了,其实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实践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存在论研究我们所讲的存在一般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的存在,另一种超感性的存在,我们把存在所区分开来的意义在于,我们人的感性思维以超感性事物作为根据。

没有超感性的事物就没有感性的思维。

这就是说,经验要以非经验的事物作为前提才可以成为经验。

这一点我们过去很少涉及,我们现在用现象学作为一个例子,现象学里的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感性的的看,一种是超感性的看。

胡塞尔曾经比喻过,我们看的就是一张白纸,白纸里面没有任何事物,白纸里的事物就不在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事物。

白纸里就包括了我们通过灵魂的演变所能看到的东西。

于是现象学就强调我们平时的意识里有一种超越性的东西存在着,而这种超越性指的是超出存在者以外的东西。

我们对于存在者的存在都有一种领会,我们才能够成为存在者。

如果仅仅局限于存在者本身,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的认识到存在者,当我们去谈论存在者,去认识存在者的时候,这个时候必须以对存在者的领会作为前提,因此哲学的存在论就涉及到人的本性的问题。

我们不能离开超感性的东西而去谈论纯粹感性的东西,因为一般上我们讲纯粹感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黑格尔讲存在就是被感知。

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知觉所组织起来的,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去谈论实体,不去谈论本体。

其实黑格尔的这些论断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柏拉图曾经批判过这个问题,柏拉图讲经验主义强调感觉,说我们只有感觉,没有理念。

但是当我们谈及感觉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存在,没有存在,就没有感觉。

因此当我们说出具体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有存在的理念作为基础和前提。

因此我们从哲学上来讲不能仅仅谈论存在者,就比如我们仅仅谈论经验一样。

经验要成为经验之前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

康德讲的先验自我意识谈论是我们人类的经验是如何可能的,人类的科学是如何可能的。

因此这些东西必须要有一个形而上学的存在论作为前提。

而形而上学的存在论的本质是唯心主义的,唯心不是我们通常所论述的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唯心主义是对人的存在论领悟必然的表现,我们讲的存在者的存在只能通过观念来把握,通过人的思想来把握,这是唯心主义的根据。

唯心主义根据存在者的存在不是我们通过感觉经验所能通达的,必须超出对存在者的经验以外,通过纯粹观念性的东西我们才能够通达存在者。

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里有对唯心主义的论述,唯心主义蕴含的真理是我们对于存在观念是存在于我们思想意识里面的东西,而存在者存在于我们人之外。

在我们人之外有各种各样的存在者,但是存在者的存在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它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意识里面。

因此唯心主义有其的必然性,有其所认为的真理性。

而唯物主义主张世界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存在者,这些存在者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这些实实在在的存在者是通过人的思想意识所能意识到的。

然后这样一个个的存在者成为客观的实际的存在之后,以这样一种认识的方式,是通过我们思想所达到的,而不是唯物主义的反映。

客观存在不是桌子椅子的属性,从何反映而来,桌子是客观存在,并不是说譬如桌子的材质我们可以看见,它不是通过反映,而是通过我们人的先天的经验,所以我们常对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很模糊。

当马克思把意识领域的存在改换成感性的存在之后,经过这样的一种撤换,我们所讲的哲学的超越性就在某种程度上消失了。

因此一些近现代的哲学家讲马克思主义缺乏超越性。

这就好像我们生活里面都有个人的理想,理想是一种超越性的东西,它不满足于现实,但是我们讲的是人的本性,是人形而上学的本性,人形而上学的本性是一种超越性的东西,而它超越性本性便来源于存在论的差异问题,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黑格尔以后对传统哲学批判最激烈的就是马克思,马克思所批判的根据是存在是否具有可能性。

用感性存在去取代超感性存在。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把它说成是断裂式的,这是说马克思哲学诞生使之前的哲学都变的可以动摇。

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在哲学历史上首次把对存在当做存在论的问题容纳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实践哲学家是马克思。

马克思认为:理性不能很好的解决存在对于存在论的追问,这个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

从本质上来讲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是在社会存在中历史性的展开、现实的生成和辩证的实现的过程,如果离开社会存在孤立地片面地讨论实践的含义正好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层次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味着超感性存在的神话世界的坍塌,这不是说我们以后再也不在需要哲学的思辨,只需要到现实当中进行深入到现实之中进行科学的考察,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传统哲学中产生的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坚持扬弃的态度。

传统哲学是自由在自我意识上维度的显现,但是这样的一种显现只能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话语里使用,因为只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这种自由在自我意识上的显现才带有一种形而上学的味道。

我们讲到形而上学的时候主要讲的是存在论,就是从存在者向存在的超越,从存在者反向走向存在,这是一个超越性的过程,这不是一个学科。

我们现在讲的形而上学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古代的存在论的含义,另一个是在近代认识论产生以后,作为理论体系的概念。

这两者是不同的。

对于自我意识的概念,严格上说是在近代哲学之上产生的,是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

人的认识能力不只要认识自然界,要认识人自己的思想意识,直至上帝。

就是超出现实世界以外的更高级的存在者,这样一种认识形成了近代的形而上学,因此近代的形而上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认识上帝,认识自由,认识这个世界本身,以及由此产生的学问。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近代形而上学之后,从本体论的意义,在古代柏拉图那里如果有形而上学的概念的话,它谈论就是存在论、理念论以及逻辑轮。

在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批判里面,以及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我们要注意对唯心主义自我意识的批判,在唯心主义哲学里面,在自我意识里面,人的自由本性才是第一次得到发现,因此整个哲学就是对人自由的论证,但是这样的一种论证,它不仅仅局限在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不关心真正的实际的感性生活,不关心现实的生活。

仅仅在思想里面去实现自我。

马克思讲人在现实里面没有自我,是自由的丧失,是异化的产生,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出发,继承了唯心主义中积极的成分,也就是对自由的捍卫,对于这一点我们过去认识的不够。

马克思讲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人的行为不是由必然性所规定的,人的自我意识就是指人的自由。

马克思通过在其博士论文中论证伊壁鸠鲁思想的意义,而是自我意识哲学在古代的产生,严格的自我意识在在近代才产生的,它是和科学认识的发生有关系的。

在古代是没有科学的产生,所以也就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马克思论证自我意识的目的,就是要强调在德国要通过哲学的批判去改变现实,马克思是抱有这样一个实际的目的。

这是从先有之见出发的。

马克思对哲学批判性的重视,提倡哲学在面对现实的同时要有批判的精神,马克思之所以要强调自我意识的批判性,是因为在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哲学里面,整个世界都被黑格尔用唯心主义进行说明。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面对现实,就需要打破对黑格尔哲学的束缚,就是要强调哲学的批判性,而忽视哲学的体系性。

黑格尔哲学的矛盾之处就在于其方法和体系的问题,马克思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打破黑格尔哲学的垄断和束缚,就要强调自我意识的批判性,黑格尔哲学的问题就在于他的体系。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促使马克思的哲学的哲学走向完成。

马克思不满足于现实,从现实出发来进行批判,就是因为之前德国哲学家将所有的东西都纳入到哲学里面,所以当时的马克思的倾向就是要走出哲学以外,用的虽然还是哲学的方法,用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是从哲学出发的,也就是从存在论上,黑格尔的哲学局限于传统的存在论,忽视了感性的现实的存在,这是马克思思想和黑格尔思想出发点的一个区别。

马克思哲学与传统的形而上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马克思否定了把存在作为思想意识的先验逻辑的假设,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的生活与存在出发做出了与形而上学完全不同的注释。

把人的生存看作是感性,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是感性存在的不同方式。

人以及世界是通过感性的活动来呈现的。

人通过感性的活动把自己展现为感性存在的自然界。

感性存在的历史、感性存在的语言。

人的这种感性存在的状态,说明人与这个世界存在本身处于一种原初关联的状态。

这是一种前哲学的存在状态。

因此我们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由感性活动来引导的,是在存在论的根基上造成的一场哲学革命,不如说感性意识乃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前哲学的一种领会和把握,而感性需要不过是在实现了的感性意识,那么意识这些作为感性活动的形式,就当被理解为人的生存的最根本最原始的展开状态。

这种展开不过是不断的丰富着作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人的自然本质的存在过程。

作者:杨得雨单位:河南大学[1]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燕,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6]吴晓明.卢卡奇的存在论视域及其批判—《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黑格尔主义定向[J].云南大学学报,20003,.[7]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俞吾金.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5.[9]刘兴章.《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对马克思存在论思想的探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