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楼中心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项目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ddf5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2.png)
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背景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国政府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计划。
其中,中心村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中心村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传承乡土文化、开发乡村旅游,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为此,全国多地进行中心村建设全覆盖项目,旨在全面提高中心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的全覆盖,确保全国所有中心村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项目具体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心村建设计划,实现中心村建设的全覆盖,将农村现代化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中心村,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实现中心村人居环境卫生改善,落实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政策要求,全面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卫生环境。
•弘扬乡土文化,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促进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旅游景区,推动以旅游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项目实施方案项目阶段本项目分为以下阶段:1.中心村建设规划阶段2.中心村建设实施阶段3.中心村建设评估阶段项目实施流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如下:1.政府部门和相关专家组成工作组,负责规划多个地区的中心村建设计划。
2.工作组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调研等方式,对中心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确定每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
3.工作组将规划方案提交至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待获得批准后,启动实施阶段。
4.实施阶段中,工作组将依据规划方案,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安排相应的资金和人员。
5.各个地区将建设完成的中心村进行评估,对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项目实施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项目提出了以下实施措施:1.建立健全中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中心村建设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并支持中心村建设工作。
中心村推进工作方案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中心村推进工作方案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821d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d.png)
中心村推进工作方案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一些地区,村庄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
为了推动农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国提出了中心村建设战略。
中心村建设旨在通过优化村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村庄,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二、工作目标1.优化村庄布局,提高村庄规划水平。
2.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3.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村庄发展动力。
4.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5.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中心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中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2.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中心村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强化规划引领。
组织编制中心村规划,明确村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
4.完善基础设施。
加大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5.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6.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
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确保中心村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8.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中心村建设管理制度,确保建设成果得到有效维护。
四、工作进度安排1.调查研究阶段(1个月):组织调研,了解中心村建设现状,制定实施方案。
2.规划设计阶段(2个月):完成中心村规划编制,明确建设任务。
3.实施阶段(6个月):按照规划方案,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等工作。
4.督导检查阶段(1个月):对中心村建设工作进行督查,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五、工作保障1.政策保障。
落实国家关于中心村建设的政策要求,为工作推进提供政策支持。
2.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确保中心村建设资金需求。
2023年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2023年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905f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0.png)
2023年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中心村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承载着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心村的建设也需要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和环境要求。
2023年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旨在为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总体目标2023年中心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兼顾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实现中心村的现代化建设。
具体目标如下:1. 经济发展:提升农村产业水平,培育新兴产业,增加农村经济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2. 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和自然资源保护,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3.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乡土文化活力,提升文化自信;4. 社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三、规划内容1. 经济发展(1) 发展农村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 引进新兴产业: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新兴产业,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3) 培育企业发展:支持中心村企业发展,提供贷款、补贴等支持政策,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2. 生态环境(1) 农田保护:加强耕地保护,严禁非法占用和污染农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2) 自然资源保护:制定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 农村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3. 文化传承(1) 保护传统村落: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复,推动村落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
(2) 营造文化氛围: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举办文化活动,提升居民文化素质。
(3) 培养文化人才:加强村干部和居民的文化教育培训,培养一支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的专业队伍。
4. 社会和谐(1)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民住房、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 加强社会管理:加强村庄和社区的智慧化建设,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稳步推进的孟楼村农民上楼模式
![稳步推进的孟楼村农民上楼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a4c61196c175f0e7cd137cf.png)
前, 由于交通不 便 , 他想搬 到几十里外的 县城居住 ,但又怕做 生意 不方便 。2 l OO
● 本 刊 短 评
年初 , 他搬进了新 居 , 对于现在 的居住环
境 十分满意 。
稳 步 推 进 , 在 务 实 贵
“0 7年有 5 20 3户,0 8 9 2 0 有 2户,0 9 20 年有 7 1户,00年有 12户……” 当孟楼 21 0
在广场 中央建了一座戏楼 ,同时对休 闲
村里纠纷少了 , 即使遇到这些事 , 合同 按
办事 , 处理起来更加省心 , 村民心悦诚服。
户型多样 , 服务齐全
经过一 系列的努 力 , 该村建成 了 占 地8 0余亩 的孟楼新 村 。新村 总计投 资
4 0 万元 , 0 0余 建成 外观 、 点统一 的二 布
建设。
干群协力 , 契约管理
孟 楼村高 度重视 新村 建设工作 , 专 门成 立了 由村 党 支部 书记 鲁 中 苏负 总
贵、 村党支部副书记协助 、 委全 体成 员 两 参与的工作小组 ,建立 了两 委定期研 究 新村建设的工作制度 ,坚持每季度 召开
一
全 村现有 58 18 7 户 93口人 ,耕地 30 77 亩, 原辖 5 自然村 、3 个 1 个村 民组 。
纪要 50 余份。 乡、 00 村把签订的各种协
议装订成册 , 放人档案柜 , 民也把协议 村 l ,、 jt翼翼地保管好 。 , l 一旦出现争议 , 大家 就按协议 上的规定处理 。 在拆迁过程 中 ,村两委与群众签订
价格交付村 委会 , 由村委会 支付给被 再
征地群众 。
时村里退还其押金 。全村计划用 3 年时
西陵镇孟楼村经济调查报告
![西陵镇孟楼村经济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384409f78a6529647d53c0.png)
西陵镇孟楼村经济调查报告摘要: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发展好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根据农村经济的特点,从地理位置、组织建设、经济建设、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孟楼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并针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几点建议、意见。
关键词:孟楼村;社会经济;状况;建议1 西陵镇概况西陵镇位于商丘市睢县城西15公里,土地肥沃,全镇淤地面积占60%,两合土占40%;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西陵镇与开封市杞县接壤,距106国道仅6公里,郑(州)永(城)公路横穿全境。
辖17个村委,34个自然村,总人口为2.5万,耕地面积3.6万亩,总面积43平方公里。
经济作物以棉花,菜椒,西瓜为主;副业主要饲养猪,羊,鸡和部分特珍动物,有面粉厂,建材厂,卫生材料厂,饲料厂,铁工厂等数十家私营企业。
2 孟楼村经济状况2.1 孟楼村概况孟楼村位于西陵镇东北4公里处,南距郑州至永城公路2.2公里,其村紧邻开封杞县,为睢县西北门户。
由东孟楼村和西孟楼村组成,地势东高西低,土质软沙,北有河流周塔河。
村东西长600米,南北宽300米,共202户,860人,均为汉族。
有孟、张、李、陈、刘、胡、牛8姓,其中孟姓人口688人,张姓88人,李姓30人,陈姓24人,刘姓16人,胡姓12人,牛姓10人,程姓2人。
因土地政策的30年不变,全村20岁以上人均耕地面积为2.0亩。
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棉花、花生为主。
2.2 组织建设2.2.1 村两委村委会设主任一名,会计一名,委员两名。
党支部现有党员20名左右,支部书记一名。
起到了表率带头作用。
本村有四个村民小组,东西孟楼各两个,其中东孟楼由村主任负责,西孟楼由村支书及村会计负责。
2.2.2 妇女协会在村文艺队即腰鼓队为主的基础上,成立了妇女协会。
妇女协会主要会员为腰鼓队成员。
2.2.3 老年协会在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帮助下,孟楼村于2005年重阳节成立了老年协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申请加入,现有成员近30人经过民主选举现有会长一人,副会长两人。
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公示
![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8a3be27b58fb770bf78a55d1.png)
《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公示一、总则(一)规划目的为了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和省市新的发展要求、促进“四化”协调同步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和矿地建设的协调,并有效落实上位规划,指导濉溪县域城乡建设有序、持续、科学发展,对《濉溪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进行修编。
(二)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原则2、区域协调、市县融合原则3、城乡一体、矿地统筹原则4、资源节约、发展集约原则(三)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2013-2020;远期:2021-2030;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四)规划范围1、县域濉溪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981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濉溪镇、刘桥镇和百善镇北部的徐楼地区,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北至县行政边界,南至老巴河,西至规划利民路,东至县行政边界,东南至规划荷花路,总面积65.9平方公里。
二、县域城乡统筹规划(一)发展定位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与煤化工产业基地;皖北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宿淮区域一体发展的战略腹地。
(二)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1、县域总人口2020年县域常住总人口在12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63万人;2030年县域常住总人口在13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80万。
2、县域城镇化水平规划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水平53%;2030年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水平62%。
(三)空间管制分区县域空间管制分四区:现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四)县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县域内构建“一区两群、两轴两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区:以濉溪县城、刘桥镇和共建产业园区组成的规划区作为淮北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产业、交通和设施一体化,百善纳入城市规划区的一体化发展区,四铺、铁佛定位为远景一体化发展区。
两群:以临涣镇区与浍河新城为中心构建城镇组群,临涣镇区作为宜居新城以综合服务功能为主,浍河新城作为产业新城以生产服务功能为主,二者共同构成市域副中心,远期结合周边的镇区和集中居住社区形成网络化的城镇组群,成为皖北中部强核心之一;以南坪为中心构建轴带带动的城镇组群,包括双堆集镇,加强与宿州的空间整合与协调,借力发展。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25c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a.png)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一、背景概述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为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中心村的建设力度,推动全面覆盖。
为此,制定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二、目标定位2023年底前,全部中心村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实施步骤1. 确定中心村范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中心村范围,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中心村。
2. 完善基础设施(1)道路交通:对中心村周边交通条件进行改善,修建和拓宽主要道路,提供良好的交通网络。
(2)供水供电:实施供水与供电全覆盖,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产用电。
(3)通信网络:建设完善的村级通信网络, 提供稳定、快捷的通信服务,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分享。
3. 生态环境保护(1)保护农田和土地资源,严禁乱占乱用土地。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优化灌溉体系,提高农业产能。
(3)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发展农业产业:根据中心村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取适宜的农业产业进行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中心村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民合作社,加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
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教育: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2)医疗卫生: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3)文化娱乐: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
(4)社会保障:加强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四、实施保障1.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供资金保障。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f9cf7d7c1c708a1284a44fe.png)
说明书目录上篇东黄村村庄布点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解读三、长丰县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四、规划主要技术路线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指导思想三、规划原则四、规划目标与定位五、规划重点六、规划范围与期限第三章东黄村现状概况一、概况二、村庄分布现状三、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一、总体思路二、发展重点三、产业布局四、实施措施第五章村庄布点规划一、村庄分布概况二、现状存在具体问题三、规模预测四、村庄发展的新特点五、村庄布点体系第六章村庄基础设施规划一、村庄服务设施二、村域道路三、渠道水系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生态建设目标四、规划措施下篇村庄建设规划第八章总体构思一、规划设计理念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规划构思第九章中心村规划布局一、布中心村现状二、规划布局特点第十章市政设施与竖向一、市政设施二、竖向第十一章近期建设及投资估算一、近期项目安排二、项目投资估算第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上篇村庄布点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
![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https://img.taocdn.com/s3/m/acc9cc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c.png)
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孟庙村庄建设规划(中心村)(2010-2030)孟庙镇人民政府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前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漯河市市委、市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
漯河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出,新农村建设要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研究措施,抓好落实,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当前,孟庙镇总体上已达到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对农业和农村支持和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孟庙村为响应市委号召,落实中央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了《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孟庙(中心村)村庄规划》,这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实现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主要目的、以农民自愿、政府推动、示范引路、梯级推进为主要途径的系统工程,旨在规范并有效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地指导新农村建设。
孟庙村经济发展良好,该村的规划建设将很好地带动孟庙镇乡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
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1年0 编制单位及参编人员项目名称: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孟庙(中心村)建设规划委托单位;孟庙镇人民政府编制单位: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资质证书:〔豫〕城规编(乙)第082002证书等级:乙级单位负责人:高磊(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李亚芳(规划师)项目参加人:李艳杰邓保军齐高胜郭元元武晓亮黄良伟图文校对:晋小彬(规划师)编制日期:2010年12月第一章概述 (3)一、区位概况 (3)二、人口状况 (3)三、自然条件 (3)四、社会经济条件 (3)五、用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六.建筑现状 (3)七、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4)八、景观环境质量 (4)第二章规划总则 (4)一、规划依据 (4)二、规划指导思想 (4)三、规划原则 (4)四、规划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70bc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1.png)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农村发展的进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的美丽程度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制定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以确保所有中心村都能达到美丽乡村的标准和要求。
本方案的目标是,在2023年前,所有中心村都能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发展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步骤和措施1. 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明确建设目标、路线和重点任务。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村为核心,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3.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4. 发展农业产业: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和优势,制定相应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品质提升,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5. 建设文化和旅游景区:积极开发农村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6. 加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和福利水平。
7. 加强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和协调,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三、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1. 中央政府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府重点项目。
2. 地方政府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建立专项资金和贷款政策,吸引和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
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和支持。
4. 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四、监督和评估1. 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各地的建设进展进行督查,加强对项目的资金和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和评估。
孟楼中心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孟楼中心村建设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86a810eba1aa8114431d9c7.png)
孟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目录一、规划编制背景 (1)二、规划技术路线 (1)三、规划依据 (2)四、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2)五、现状概况 (3)六、村域布点规划 (4)七、中心村基地环境分析 (4)八、中心村人口与用地规模 (4)九、中心村规划设计构思 (4)十、住宅单体设计 (6)十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一、规划编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积极地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加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村庄布点规划是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的关键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
因此,受萧县建设局的委托,我单位承担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
1、新政策的要求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因此,在近二十年内要逐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必须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村庄建设,提高农民生活的整体水平是本次规划必须面对的目标。
3)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关于做好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工作的意见》以及宿州市都将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以及今后的重点工作。
2、新的生产方式为迁村并点提供了可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实行推进了迁村并点工作的开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村民劳作半径的问题,闫集镇孟楼村各村民组、居民点分布较为散乱,村庄土地浪费现象严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村村通公路工程的逐步实施,村居民将愿意迁往新村集中居住,这对农村居民点实行迁村并点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2023年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
![2023年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137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1.png)
2023年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一、规划背景和目标中心村是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施地区。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心村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制定了以下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
1.1 规划背景中心村位于农村的核心地带,是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也是农民生活的重要空间。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一些中心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村民生活品质待提高。
因此,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加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升村庄功能,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 规划目标本规划旨在通过改善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提高乡村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 提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 促进村庄文化建设,传承乡土文化和发展文化旅游。
-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农村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
- 推动中心村社会管理和自治能力提升,实现村庄良好治理。
二、规划内容和措施2.1 基础设施建设2.1.1 改善道路交通修建和改善中心村到县城的道路,提升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村内道路的硬化和绿化,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2.1.2 完善供水和供电系统改善中心村的供水和供电系统,确保水源安全和供电可靠。
建设新的水污染治理设施和供电设施,提高供水和供电服务水平。
2.1.3 强化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新建垃圾处理中心,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村庄整洁度和环境质量。
2.2 农业现代化建设2.2.1 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电商、农村合作社等形式,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2.2.2 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济挖掘中心村的农村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和特色农业。
谁不说俺村庄美——孟楼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新村建设
![谁不说俺村庄美——孟楼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新村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08bd725b4daa58da0114ab7.png)
村建设 ,在 国泰路 两侧建成 了 占地 8 0 余亩的孟楼新村示范园 ,新建楼房 10 6
座 ,投 资 5 O万元 新 修 水泥 道 路 2 0 60
5人 ( 0 其中村干部 3人 ,普通党 员 1 6
人, 村民 3 人 )满意率 9 %, 1 , 8 基本满意
率2 %。 点 评
样可 节省费用 100 , 济有一定 0 元 让经 5
困难 的农户也能在新村建起房屋 。针对
部分 群众 反映新村公 共设施缺乏管护 、 公共卫 生无人管理 的问题 , 定设置花 决 木管 护 员 、 电教 设施管 理 员 、 广场 和厕
米 、 水道 2 0 下 60米 , 资 2 投 8万元 新 建 了 2层 6 0余 平方 米 的村活 动室 和 文 0 化 大院 ,投 资 1 0余万元修建 了占地 1 0 亩的文化休闲广场 ,并进行了绿化 , 硬
谁
村情
不 说
俺
村
庄
美
孟楼 村 运 用 “ 四议 两公 开" 工作 法推进 新 村 建设
求群众意见 , 不少群众反映新 村房屋建
设标 准可以作一定调整 , 益设施和环 公 决议在全村公 示 7天后 , 群众 均无
异议 。 效 果
河南 省商 丘市 夏 邑县李 集镇 孟 楼
村 位于李集镇西部 , 全村现 有人 口 18 93 人, 耕地 30 7 7亩 , 5个 自然村 、3个 辖 1 村 民组 。村两委班子 成 员 5人 , 村党 支 部 成 员 3人 , 员 3 党 O人( 中男 2 人 , 其 9
女 1 ) 人 ,村 民代表 7 8人 ( 中男 5 其 5 人, 2 女 3人 ) 。该村 以面粉加工 、 肠衣加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范文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7385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d.png)
2023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中心村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其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乡村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重点关注中心村的建设,确保中心村全面达到美丽乡村的标准。
二、目标设定2023年实现全覆盖:全面实现美丽乡村中心村的建设,确保每个中心村都符合美丽乡村的标准。
三、实施方案1. 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心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规划要结合农村发展规划,确定中心村建设的目标定位、规模布局、功能组合等,确保中心村建设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以提高中心村的交通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3. 美化环境:加强中心村的环境建设,包括绿化美化、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处理等,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4.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发展农业产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方式,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5. 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中心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6.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中心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7.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中心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实施步骤1. 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心村的交通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3. 美化环境:组织农民积极参与美化环境的活动,加强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中心村的居民生活环境。
4.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中心村的农业产业发展。
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
![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06c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2.png)
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中心村是指在一个地区中心的农村村庄,是联系周边乡村的重要节点,承载了一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
因此,为了促进乡村振兴,在建设中心村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下面是一个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的示范,以供参考。
一、规划背景(一)区域位置:本中心村位于XX乡,距离县城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二)村庄现状:中心村现有住户200户,人口800人,村民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
(三)发展需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村需要进行更新改造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乡村形象。
二、规划目标(一)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推动中心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环境目标:修复和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和美丽的乡村环境。
(三)社会目标: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设施。
(四)文化目标: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升中心村的文化内涵。
三、规划内容(一)空间布局:根据现有村庄格局和发展需求,将村庄划分为居住区、产业区和公共服务区。
(1)居住区:合理规划住宅区域,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产业区: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等,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乡村收入。
(3)公共服务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和社区服务。
(二)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村庄环境保护,保护农田和水源的生态环境,设置农田防护林带和水源保护区,修复老旧房屋和农田的生态功能。
(三)文化传承与提升:通过发掘和保护传统村落和建筑,弘扬本地文化,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
可以建设纪念性建筑、乡土艺术馆等。
四、规划实施(一)政策支持:(1)制定鼓励农民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村庄改造。
(2)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和修复。
(3)加强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二)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包括土地利用、建筑设计等。
(2)逐步推动规划中的各项项目,按优先级逐步实施。
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二篇)
![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35bd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3.png)
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从___年起分级分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到___年,实现村庄布点规划保留的全市中心村建设全覆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丽家园,到___年底___%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其中___%达到省级中心村要求,___%达到市县自主建设中心村要求)。
___年起,对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村,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成3A至4A景区。
二、工作任务从___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采取分级分类分步建设的办法,对我市___个中心村,分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按不同内容和标准建设,到___年底实现四级中心村建设全覆盖,到___年对未达标的中心村进行提升,力争___%以上中心村达到建设要求。
1.省级中心村___个。
___年已建成___个,结合乡村旅游进行建设,结合践行___核心价值观进行建设。
___年建设___个,___年建设___个。
2.市级中心村___个。
___年建设___个,___年建设___个,___年建设___个。
3.县级中心村___个。
___年建设___个,___年建设___个,___年建设___个。
4.乡级中心村___个。
___年建设___个,___年建设___个,___年建设___个。
三、建设内容和标准1.省级中心村。
严格按省定内容和标准进行建设。
2.市级中心村。
按照低于省级中心村标准进行建设。
3.县级中心村。
重点对村庄进行“___四改五化一推”(“___”:清垃圾、清河道、清沟渠;“四改”:改水、改厕、改路、改圈;“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一推”:推广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
(具体内容和标准见附件1)4.乡级中心村。
重点进行村庄整治、庭院整治、环境整治、卫生整治。
四、保障措施1.加强___领导。
成立三年全覆盖工作领导组,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负责三年全覆盖工作,确保三年完成各级各类中心村建设任务。
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03c5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e.png)
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中心村是农村发展的核心,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加强中心村的建设,推动农村发展,制定并实施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中心村建设规划,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社会文化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 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环保原则,社会和谐原则。
三、规划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a. 道路交通:改善村庄通行道路,并修建连接山区和村庄的公路,提升交通条件,方便农民生产和生活。
b. 水利设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造农田灌溉系统,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产量。
c. 供电设施:完善村庄电力供应设施,确保农民用电安全和稳定。
d. 通讯设施:加强村庄通讯设施建设,提供电信服务,推进信息化进程,提高农民信息获取能力。
2. 农村产业发展a. 农业发展:发展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色农业,推广科技养殖和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b. 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挖掘农村旅游资源,提供旅游服务,增加农民收入。
c. 农村电商: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设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
d. 扶持特色小微企业:鼓励和扶持农民创业,发展特色小微企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 生态环境保护a. 河流和水库治理:加强河流和水库的疏浚和清理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止水污染。
b. 林地保护:加强林地保护,禁止乱砍滥伐,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化覆盖率。
c. 农田保护:加强农田保护,禁止乱占用农田,推行农田轮作制度,保持土壤肥力。
d. 生态修复:对遭受环境破坏的地区进行生态修复,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4. 社会文化建设a. 教育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学校教育设施,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
b. 卫生保障:加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建设卫生站,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孟楼镇耿营村等三个村人居环境及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立项的批复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孟楼镇耿营村等三个村人居环境及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立项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2b8b8cd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f.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孟楼镇耿营村等三个村人居环境及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立项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邓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03.05
•【字号】邓政文〔2018〕21号
•【施行日期】2018.03.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
正文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孟楼镇耿营村
等三个村人居环境及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立项的批复
邓政文〔2018〕21号
邓州市国土资源局:
你单位上报的《关于孟楼镇耿营村等三个村人居环境及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立项的请示》(邓国土资〔2018〕18号)已收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5〕88号)规定,经市政府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孟楼镇耿营村等三个村人居环境及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立项。
二、要按照统筹规划、综合整治、科学管理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
农民权益,认真组织项目实施,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尽早完成孟楼镇耿营村等三个村人居环境及综合整治试点项目。
三、项目资金来源由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出资。
四、项目所在乡镇要成立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项目协调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市财政局负责项目的资金下达、评审等工作。
2018年3月5日。
中心村创建实施方案
![中心村创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17b0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4.png)
中心村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中心村是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龙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心村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心村建设,制定并实施中心村创建方案至关重要。
二、总体目标。
中心村创建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乡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创建方案。
1. 建设规划。
制定中心村建设规划,包括村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规划要符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 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提高中心村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3. 产业发展。
发展中心村特色产业,支持农村企业发展,引导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4.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中心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保护耕地、水源、森林等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提高农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
6. 村民自治和自治机构建设。
支持中心村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构,发挥村民自治在中心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
制定中心村创建相关政策,明确支持力度和政策措施,为中心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2. 资金投入。
加大中心村建设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金,确保中心村建设资金需求。
3. 人才支持。
加强中心村建设人才支持,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提高中心村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4. 宣传推广。
加强中心村创建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中心村建设。
五、评估监督。
建立中心村创建实施方案评估监督机制,定期对中心村建设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结语。
中心村创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楼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目录一、规划编制背景 (1)二、规划技术路线 (1)三、规划依据 (2)四、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2)五、现状概况 (3)六、村域布点规划 (4)七、中心村基地环境分析 (4)八、中心村人口与用地规模 (4)九、中心村规划设计构思 (4)十、住宅单体设计 (6)十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一、规划编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积极地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加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村庄布点规划是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的关键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
因此,受萧县建设局的委托,我单位承担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
1、新政策的要求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因此,在近二十年内要逐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必须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村庄建设,提高农民生活的整体水平是本次规划必须面对的目标。
3)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关于做好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工作的意见》以及宿州市都将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以及今后的重点工作。
2、新的生产方式为迁村并点提供了可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实行推进了迁村并点工作的开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村民劳作半径的问题,闫集镇孟楼村各村民组、居民点分布较为散乱,村庄土地浪费现象严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村村通公路工程的逐步实施,村居民将愿意迁往新村集中居住,这对农村居民点实行迁村并点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二、规划技术路线本次村庄建设规划从孟楼村内各自然村的现状分析和背景分析入手,通过大量的以居民点为单位的数据分析得出村庄的规模、产业和职能、空间、设施分布的类型和特点;结合宿州市城市发展途径及该村的总体布局,明确村庄功能与空间的关系。
1、本次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以下三个方面:◆现场勘察。
规划编制人员对村庄的概貌、新发展地区和原有地区要有明确的形象概念,对现状的居民建筑以及重要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必须进行认真的现场勘测;◆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主要应取自当地部门积累的资料和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性资料;◆分析研究。
这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勘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整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定性到定量研究村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是制定方案的核心部分。
2、本次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采取综合平衡法和递推法。
其中,递推法核心是将村庄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村庄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的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
3、本次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方案设计方法为以下两个方面:◆不同地区分类定性布局的方法◆同一地区多方案比较的方法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5、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6、建设部《村镇建筑设计规范》7、国家爱委会、卫生部《村镇规划卫生标准》8、《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9、《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技术要点》(暂行)10、地方相关资料四、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1、规划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措施,端正村庄建设的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村庄建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进行村庄划规建设;1)节约耕地,保护基本农田村庄建设不仅要抓好规划及其实施监督,还要保护耕地、集约使用土地,我国人均耕地相当少,切实保护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村庄规划更应注重节约耕地,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
同时确保通过土地集约利用来实现节约耕地的目标。
2)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村庄布点规划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的建设活动,村庄规划中更应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村庄的发展,不能盲目发展。
村庄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徐洼村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实际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3 ) 以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标准的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宗旨进行本次规划。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更多关注的应该是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体现在规划中不仅对村庄进行合理的布局,同时对农民的住房质量以及村庄职能都应予以关注。
2、规划原则1)“五个统筹”与“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互动”的原则本次规划按照“五个统筹”与“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互动”的原则,提出具体的村庄发展策略,建立合理的村庄体系,预测合理的农村人口容量,对一般集镇、中心村村庄规模、职能进行规划,并提出空间转移的拆并方案。
2)重点突出,全面发展的原则结合村庄发展策略、容量预测与现状分析,在保持村庄体系结构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以中心村为重点,以撤并自然村与建设中心村为主要手段,同时分层次提出不同的措施和原则。
3)要体现相对集中、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各村庄实际情况,明确村庄的布点,撤并整合分散的自然村落,解决农民建房占地过多的问题,引导农民逐步集中居住,将新建农房建到规划点上,引导乡村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进乡村集聚发展实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保护耕地和林地,降低人均公共设施配套成本。
4)体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结合各村庄的特点,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农业收入为主,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考虑农业机械化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实际状况,按照适当的耕作半径,合理确定村庄聚集规模和发展空间,安排好各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
5)体现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从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为农民服务的思想,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意愿相结合,尊重农民的利益和愿望。
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意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和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为村庄的长远发展留有余地,在多方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体现突出重点、便于操作的原则村庄规划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地区,明显不同于城市规划,规划方案结合了各村庄的实际情况,重点是切实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将规划工作做好做细,更好地指导建设实施;规划成果表达考虑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特点,做到简便易懂,方便执行和操作。
五、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孟楼村位于宿州市萧县西北部。
孟楼村现总人口为4210人,规划人口1716人;由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其它人口组成,常住人口是指户籍在孟楼村内的人口。
孟楼村村域规划用地规模为公顷,其主要组成的用地有: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及道路用地等。
(2)自然环境孟楼村属于平原地带,该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暖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3)社会经济现状孟楼村以农业为主,人均年收入约为1500元。
(4)公共基础设施村域内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座,可供村民使用。
六、村域布点规划孟楼村现状包括李老庄、小李庄、包庄、小闫屯、大闫屯、暗楼、孟楼7个自然村庄,经规划后形成中心村—基层村的村域体系,其中中心村为孟楼村。
七、中心村基地环境分析基于对基地现状宏观环境的分析和微观的现场勘察和调研,总结出孟楼村中心村的基地环境核心问题为如下几点:1、村庄交通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显著,邻省道萧黄路,受到比较好的辐射作用;2、村庄内部环境一般;3、村庄内部建筑老化,建筑质量多数较低,建筑间距太小甚至没有,存在消防隐患,不能满足安全的保障和未来美好生活的需求;4、村庄内部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良好,但是不能满足未来多样化生活的需求,需要完善商业、村委会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5、村庄内部除道路基础设施良好外,其他如给水、排水等设施比较贫乏,有待完善;6、作为未来建设的基地交通条件良好,基地平整,可作为建设用地。
八、中心村人口与用地规模随着人口自然增长和迁村并点发展需要,村庄规模的不断扩大,所以为了合理利用土地,集中进行村庄建设。
现状村庄总建设用地约公顷,总人口为1350人,人均用地约102平方米。
规划用地公顷,人数1716人,规划人均建设用地约120平方米。
九、中心村规划设计构思1、设计构思要点最大限度、最为合理地利用土地、人文和景观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社会和人的行为等科学原则而从事设计,力求人和环境关系的最适化。
本规划主要联系现状建设良好的老村庄进行综合整治与建设,并结合现状道路集中布局,同时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打造高尚的生活品质。
2、住宅布局结构规划以独院式二层住为主,宅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左右。
住宅前后间隔10米,保证足够的日照间距。
设置前院,并配有齐全的辅助用房。
采用了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根据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设计合理的户型,并在外观造型上拥有自己的特色,力求做到建筑合理、造型感美观、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3、公共建筑规划按公共建筑的性质和使用要求紧凑布置,并结合基地地形,构成公共设施中心,满足合理的服务半径,因此在地块内设置社区服务中心,其中包括:村委会、卫生室、居民活动中心、幼儿园、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利用建筑空间组合的多样化,形成丰富的景观空间。
4、道路系统(1)根据基地环境和地形特点,规划村内道路分为三个等级,由村组道路、主要道路和宅前路组成。
村组道路红线宽20米;主要道路红线宽15米;宅前路宽3米,道路红线为6米。
外部交通与规划区内交通互不干扰,更好的保证居民日常出行的安全、便捷,日常生活的安静舒适。
(2)竖向设计不仅考虑道路选线要求和场地防洪排水要求,还应与场地建筑形式及室外设计相结合,与地形地貌相协调,既要保证可建设用地总量需求,又要避免大填大挖,力求方案经济、合理和可操作。
道路平面线型结合地形布线,纵向线型根据村庄交通组织采用不同标准。
5、界面村组路一侧的建筑保持风格上的一致。
避免轮廓线太平淡,在屋顶作不同变化的处理。
6、绿化景观系统(1)绿地系统主要由庭院及宅间绿地、广场所属绿地绿化构成,充分利用土地,合理规划配置,并与建筑物、公共空间、休闲设施、道路、地形地貌有机结合,作到真正改善环境和美化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