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教案
《母爱》语文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母爱》这篇课文;(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推理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母爱的伟大;(3)学会通过课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母爱的温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母爱》;(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课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母爱的温暖;(2)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母爱的伟大;2.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情感教育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亲情观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母爱》全文;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教学多媒体设备,展示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母爱》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母爱》;(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2)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问题;(3)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推理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母爱的伟大。
5. 感受母爱:(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母爱的温暖;(2)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母爱的经历和故事。
语文有关《母爱》优质教案

语文有关《母爱》优质教案语文有关《母爱》优质教案母爱,是天上的云,总让烈日,先从她的身驱穿过,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
母爱,是雨后的霞,总让清洗过的大地,不弃的躺在怀里,把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是润物的细雨,是相伴你一生的盈盈笑语,是你飘泊天涯的缕缕思念。
以下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有关《母爱》优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深入体会老牛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
2.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读法,能抓住重点词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重点难点: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根据课文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的母爱的写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伴奏音乐。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爱》。
(板书课题,齐读。
)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打开书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自己读)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从哪看出来的(生答)师:几斤水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却是非常珍贵的,水真是太重要了。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认识了一位母亲,他是谁(老牛)它是位什么样的母亲读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生读书)师根据学生回答汇报并板书:慈爱、倔强(一)第二自然段师:现在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圈一圈,划一划哪些词句体现了老牛的这种倔强呢(先读书再汇报)随机出示:(1)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僵持着。
(2)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
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师:僵持和对峙什么意思这两个词又有什么区别呢(对峙与僵持都能体现当时的紧张气氛。
但对峙的程度更深一些。
)谁能够把这种僵持、倔强的紧张场面读出来呢(读句子)生读(评价: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师:边读边感受老牛此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同桌读----再指生读。
《母爱》教案:教学母爱,从心开始。

针对《母爱》这一话题,教案的思路是从心开始,因为母爱的本质就是源于心。
从教学角度出发,我们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母爱的内涵,通过学习和实践,让他们感受并传递母爱的温暖。
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分析母爱的内涵。
2.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积极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4.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扩展他们的认知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母爱的定义和内涵。
2.母爱的表述,如母爱的文学描写、美术创作等。
3.母爱的传递和接纳,如互相理解、陪伴和支持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1)展示一幅画作或一段文字,让学生自由发挥,谈一下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2)通过观看短片/视频、听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爱的存在,提高他们对母爱的敏感度和体验感。
2.讲授阶段(1)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定义“母爱”的含义,逐一分析“母爱”的内涵。
(2)介绍“母爱”的不同表述方式,如文学、美术等。
(3)学生参与讨论,归纳整理不同文本中母爱的表现方式,加深对“母爱”的认知,启发学生创作能力。
3.实践探究(1)分小组展开母爱探究活动,如:寻找身边的母爱、互相点赞鼓励、表达感激心情、送出实际礼物等。
(2)鼓励学生从自身和身边的人事中发掘母爱,以诗歌、小说、画作等形式,创作表述自己的母爱心情和感受。
4.回顾反思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验感,发表自己对母爱的深刻认识,倡导正面价值观,互相加强支持和鼓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母爱的内涵分析及如何表述母爱。
2.教学难点:如何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母爱的存在。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度理解。
2.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互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课后作业1.通过网络、读书、观影等形式,了解母爱的表现形式,总结归纳。
2.思考代表母爱的形象、物品和场景,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创作。
3.在身边的亲人与朋友中,寻找母爱的存在,通过写日记/文章、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
母爱教案

母爱深深深几许教案背景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但作为孩子往往很少能感受、并感恩,进而从中受到教育。
尤其初中阶段是孩子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感恩。
因此在进行语文主题学习《母爱深深深几许》单元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抓住母子深情来安排教学。
教学课题《母爱深深深几许》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母爱为主题,所选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但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这些都是符合学生年龄段的有代表性的生活琐事,学生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被感动,作者选取这些文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教育孩子要爱自己的母亲,感谢自己的母亲。
教法学法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比较通俗易懂,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容易理解。
在这些文章中,品评重点语句,理解文章的主题是重点。
在课堂上我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思考,自己去讨论,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阅读本单元的文章,把握主要内容,学习其中的细节描写。
2、通过阅读文章,领会作者笔下深深的母爱,感受母爱的美好。
课前延伸:1、阅读本组的文章,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
2、阅读主题丛书《心灵深处的足迹》40—73页,体会真挚的母爱。
3、搜集与母爱有关的格言。
课内探究:一、感知母爱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主题学习的快乐,因为能和大家一起感受这份深深的母爱。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请大家欣赏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会唱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跟着唱!听完这首好听的歌你的感想是什么?用一句话表达!(生回答)2、学生背诵与母爱有关的格言。
过渡:从同学们的格言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母爱真的太伟大了,那就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这份浓浓的亲情吧!二、品味母爱过渡:请看大屏幕,第一个环节我们要举行讲故事擂台赛,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获胜?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动人的故事。
《母爱》语文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母爱》这篇文章。
能够分析并描述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爱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母爱》文章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2 教学辅助材料:与母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相关文章或诗歌,用于比较和拓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母爱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母爱的关注和思考。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3.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母爱》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章:写作与表达4.1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母爱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
学生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2 表达与分享:学生依次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表达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5.2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学生思考如何将母爱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六章:拓展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母爱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每组选择一种表现,准备分享给全班。
6.2 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解释选择这种表现的原因。
全班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或感想。
鼓励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母爱》语文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母爱》诗文。
能够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能够描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母爱的存在,培养感恩之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学会珍惜和回报父母的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冰心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母爱》诗文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2.2 诗文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母爱》诗文,感受诗的韵律和情感。
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母爱的意义。
2.3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识别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达母爱主题的作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以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定义和意义。
3.2 诗文朗读与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朗读《母爱》诗文,感受诗的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对母爱的理解。
3.3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让学生通过例子来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达母爱主题的作用。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评估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4.2 作业与测试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母爱。
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母爱》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其他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母爱主题。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讨论,培养文学素养。
5.2 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母爱的存在,培养感恩之心。
鼓励学生通过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孝顺父母的美德。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情感。
(2)懂得感恩,珍惜母爱,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分析,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形象。
(2)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2)分享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分析:(1)小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形象。
(2)教师总结: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感悟。
(2)教师引导:珍惜母爱,感恩母亲。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
(2)观看一部关于母爱的电影,写下观后感。
幼儿园母爱的教育教案

幼儿园母爱的教育教案幼儿园母爱的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母爱的含义。
2.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探究母爱的作用。
3.通过阅读绘本、歌曲和情境的引导,让幼儿体会母爱、感受母爱。
4.培养幼儿自尊、自信、自爱、独立、宽容和自我反思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母爱的教育1.母爱的含义①母爱是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呵护、疼爱、理解和支持,它是一种无私、无条件、无期限的爱。
②母爱是情感的结晶,它不仅有生理性质,还有道德品德、智慧与艺术的内涵。
2.母爱的作用①母爱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能够促进宝宝的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②母爱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母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3.母爱的体验①绘本故事:《妈妈的眼睛》、《我的妈妈》、《爱在伊甸园》等。
②儿歌:《妈妈》、《妈妈是我的阳光》、《爱是一束鲜花》等。
③情境搭建:放置各种母爱的道具,如婴儿床、奶瓶、细心梳理好的衣服等,引导幼儿感受母亲的爱和呵护。
三、教学步骤1.引入①播放《妈妈》儿歌,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的人。
②教师引导幼儿暗示了解“妈妈是永远爱我的人”、“妈妈是最好的朋友”等概念。
③教师播放幻灯片,介绍母爱的涵义、作用以及母爱的体验。
2.阅读母爱的绘本故事教师播放绘本故事,孩子跟着老师一起看故事并阐释故事中的内容,每一个情节都向幼儿深入灌输母爱的意义和幼儿与母亲的特殊关系,并鼓励他们借鉴故事中的做法。
3.唱母爱的儿歌教师指引孩子,跟着唱儿歌,强化幼儿对母爱的感知,树立幼儿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4.情境搭建教师放置各种母爱的道具,如婴儿床、奶瓶、细心梳理好的衣服等,并带领幼儿感受母亲的爱和呵护,体验母爱的特别之处。
5.总结教师总结母爱的涵义、作用、体验等,强化幼儿对母爱的认知和感悟,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切实陪伴和关心父母、亲人和朋友,展现自己的包容、宽容和自我反思的美德。
四、教学评价1. 通过问答、角色扮演、故事演绎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孩子们是否了解母爱的含义和作用。
母爱初中优质课教案

母爱初中优质课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母爱》,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美好情感,增强家庭观念。
教学重点:1. 课文《母爱》的阅读与理解。
2. 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分享自己的母爱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母爱》,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情感。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母爱主题,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恩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2.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母爱》,让学生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堂讲解的准确性,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母爱作文教案

母爱作文教案教案标题:母爱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母爱的概念,并能够理解母爱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并能够通过作文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组织结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教学准备:1. 班级投影仪或黑板2. 学生作文纸和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个关于母爱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回忆。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步骤二:讲解母爱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母爱的定义和特点,如无私、无条件的爱、关心和照顾等。
2. 通过真实的故事或例子,向学生展示母爱的力量和影响。
步骤三:分析母爱作文的结构(15分钟)1. 解释作文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2. 引导学生分析母爱作文的常见结构,如描述母爱的背景、具体事例和个人感受等。
步骤四:指导学生撰写母爱作文(20分钟)1. 提供一些关于母爱的话题或问题,如你最难忘的母爱经历、你对母爱的感激之情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自己的想法,写下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3. 鼓励学生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步骤五:学生互评和修改(10分钟)1.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阅读并给予建议和意见。
2. 引导学生根据反馈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提升作文的质量。
步骤六: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鼓励学生选择自愿分享自己的作文,展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鼓励,增强他们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步骤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自己的母亲,表达对她母爱的感激之情。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养老院或孤儿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母爱的力量,并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以母爱为主题的教案

走近母亲,你能对着雨天,寒夜,孤独,劳累中的母亲, 倾诉你对她的额理解吗?(哪怕只谈谈那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一句话语中的含义)你还能用什么来比拟她对你的关爱?
例:母亲,哪天在路上,我门看见一个小孩儿争着要帮他 妈妈拿东西。你笑笑说:“小孩子总爱向大人展示他的力量!” 我蓦地意识到:小时侯我不也总是帮您干这个干那吗?可是现 在,我帮你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妈妈我懂你话的含义了,今后 我会用行动向您证明;大孩子,也同样会用爱向大人展示他的 力量
母亲,你是我寂寞旅途中的一朵鲜花。当我寂寞惆怅时,看 一眼会满目生挥,嗅一下会想沁心脾,我的心灵会因您得到恬 适不会孤独。
CCTV 1
散文
一、一幅母爱的画面拨动了我的心弦 二、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柳 枣 枫 冬青 三、我们理解母亲,回报了母亲吗?
CCTV 1
散文
柳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CCTV 1
散文
山
枣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CCTV 1
散文
红枫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CCTV 1
散文
冬
青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CCTV 1
散文CCTV 1散文母爱:生而为一棵树CCTV 1
散文
我从未见过一首诗像一棵 树那样可爱,诗是像我这样的愚 人写的,而树只有上帝才能造出 来。
————一位诗人
CCTV 1
散文
1.选择一株树的朗读 为了表达对母亲树的深情赞美改用第二人称 朗读 2.本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赞美树就是赞 美母亲的精神,在你选择中,你看出了一位具 有—精神的母亲?谈谈你对这一形象的母亲直 接或间接印象
《慈母情深》母爱教案

《慈母情深》母爱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情感,它无私、深沉,能够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和支持。
1.1.2 通过学习《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1.1.3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培养对母爱的感恩之情,学会珍惜和回报母爱。
2.1 教学目的2.1.1 让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2.1.2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1.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母爱的思考和共鸣。
3.1 教学内容3.1.1 阅读并理解《慈母情深》这篇文章。
3.1.2 分析文章中的细节,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1.3 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母爱的思考。
二、知识点讲解1.1 母爱的定义1.1.1 母爱是一种无私、深沉的情感,它不求回报,只希望子女能够幸福。
1.1.2 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无论子女遇到什么困难,母亲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和支持。
1.1.3 母爱是一种无尽的关怀和呵护,母亲总是默默地为子女付出,不求回报。
2.1 母爱的特点2.1.1 母爱是伟大的,它能够包容一切,不计较付出和回报。
2.1.2 母爱是深沉的,它深入骨髓,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2.1.3 母爱是无私的,母亲总是将子女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
3.1 母爱的表现形式3.1.1 母爱可以通过言语表达,母亲会经常鼓励和安慰子女。
3.1.2 母爱可以通过行动表达,母亲会为子女付出时间和精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3.1.3 母爱可以通过关心和照顾表达,母亲会时刻关注子女的健康和幸福。
三、教学内容1.1 阅读理解1.1.1 让学生阅读《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1.1.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细节,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1.1.3 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1 情感表达2.1.1 让学生思考母爱对自己的影响,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母爱》作文教案设计

《母爱》作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描绘母爱。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母爱的定义和特点:无私、伟大、深沉等。
2. 母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关爱、呵护、奉献等。
3. 母爱在特殊情境下的体现:困难、挫折、疾病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描绘出真挚感人的母爱作文。
2.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出对母爱的深刻理解和感激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些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或名人事迹,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2. 讲解:讲解母爱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情境去理解和感受母爱。
3. 范文解析:分析一些优秀的母爱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5.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描绘母爱。
6. 反馈与修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修改和完善。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真实、感人、生动、有条理。
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的作文质量和表达能力,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情感共鸣:通过分享真实的母爱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2. 写作技巧指导:提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效果,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鼓励他们相互交流想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母爱故事集:收集一些真实的母爱故事,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启发写作灵感。
2. 优秀作文集:整理一些优秀的母爱作文样本,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3. 写作素材库:提供一些与母爱相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母爱》教案及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母爱》教案及反思《母爱》常被描绘成母亲对子女的恩情,是无私、伟大,也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题材。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母爱》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母爱》教案一教材分析:《母爱》这篇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细腻,讲述的是一头老牛为了自己的孩子拦路索水的故事。
老牛为了孩子甘愿忍受呵斥、鞭打,将用生命换来的水全部给予了小牛,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
选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震撼人心的母爱。
二是联系生活实际,由文及人,感受身边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老牛拦路索水的原因,体会文中蕴含的伟大的母爱。
3、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敬佩和赞叹,让学生从心底感激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
教学设计:一、课前交流课件播放歌曲《母爱》,生边欣赏边放松心情。
二、联系课前,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从刚才优美的歌声中,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畅谈)2.师:是啊,总有一个人默默地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个人。
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板书:母爱)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关《母爱》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读题)3.师:妈妈是我们最亲最近的人,妈妈给予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个家,说道妈妈,你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生1:我会觉得很温暖。
师:带着这份温暖,让我们再读课题。
生2:我会觉得很幸福。
师:让我们幸福地读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大声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围绕母爱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注意:缰—僵的区分,借助动作识记舔舔、吆喝)3.通过读文,我们知道这里的“母爱”指的是谁对谁的爱?课文围绕“母爱”讲了一件什么事?生1:老牛对小牛的母爱。
五年级母爱作文教案

五年级母爱作文教案【篇一:母爱主题作文教学设计】《感受母爱,体验真情》主题作文教学设计乌苏市第五中学魏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现母爱;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在交流与体会中 ,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现母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写作的同时 ,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一首歌曲,希望大家认真听,用心体会。
(课件出示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听了这首歌使你们想起了什么?是啊!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会我们做人。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她犹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成长,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母亲,重温一下这份深深的、浓浓的、而又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出示课题:《母爱》主题作文指导。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现母爱。
2、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刚才歌词中的经历你有过吗?可以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了。
(学生自由发言)我们都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这些事例都是用文字表现母爱最好的素材。
三、回忆反思: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前我们都写过“母爱”为主题的作文,同学们回想一下,那时我们写作时都会存在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找出存在的问题)师总结并出示:缺乏细致观察,真情实感。
找出不足,如何改进?那就需要我们细致的观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你对母爱的理解。
四、出示学习指导(一):片段赏析1、指名读片段(一),出示问题:片段中,叙述了生活中的哪件事?哪些语句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生回答)2、齐读片段(二),你又有何感受?小结: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体现了母爱。
《母爱》教案:如何让爱融入学?

《母爱》教案:如何让爱融入学?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它无处不在,但又常常被我们忽视。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找到爱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真正感受和领悟爱的本质,很难在教育中将其运用得好。
《母爱》教案,就是帮助我们让爱融入学习中,从而提升教育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本文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一系列关于如何让爱融入学习中的具体方法和理念。
一. 爱的本质爱是什么?这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爱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交流。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爱其实是一种行动。
在家庭中,母爱是最为普遍和强烈的爱。
母亲不仅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更承担着培育和教育的重任。
母爱之伟大,是因为它是一种可以通过行动来表现的爱。
无论在哪里,爱的本质都是行动,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育中。
在教育中,爱的行动如何表现呢?爱的行动表现为支持和关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需要有人去关心、支持和关注孩子的成长。
爱的行表现为关爱和帮助。
我们需要对孩子的需求进行关注和理解,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关怀。
爱的行动表现为激励和启迪。
我们需要通过激励和启迪方式,带领孩子进入到学习的世界。
二. 让爱融入学习中的方法如何才能让爱融入到学习中呢?以下是几点具体方法和理念:1. 了解每个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轨迹。
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需求和特点,以便于更好地为其提供关怀和支持。
通过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知道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更好地带领他们进入到学习之中。
2. 注重情感沟通和交流情感沟通是让孩子们了解世界和学会表达自己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情感沟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我们还需要让孩子们学会关注和尊重别人的情感,以便于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3. 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有趣、有创造力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以便于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有关母爱作文范文及教案

有关母爱作文范文及教案篇一:母爱为主题的作文母爱被歌颂了千百万遍,千百万年,但是永远不能停息,因为它从未停止,母爱为主题的作文。
小学的时候,老师留过很多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对我而言,每次都是不疼不痒地写完了事,对于它真正的含义,我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也就是说,对妈妈是怕和恨占了上风。
因为,妈妈对我非常严厉。
妈妈对我的严厉,曾经被我无数次地记恨,虽然我没有胆量与她大喊大叫,但我却常常在妈妈不知道的情况下偷懒,做一些妈妈不允许做的事,因此,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平平,生活上一直马马乎乎,妈妈为此伤透了心。
自从我上初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渐渐明白:妈妈的严厉,也是一种爱。
这种爱,有时看起来非常残酷,不近人情,但是这种爱,给了我无穷的动力,在学习上取得了一次次令人羡慕的成绩。
就在上个星期天,晚饭刚过,我便嚷嚷着玩电脑,妈妈被我死缠烂打得没了办法,只好说:把你的作业拿出来,让我检查一下,如果做得好,就可以玩电脑。
虽然不能立刻就去玩电脑,但我玩电脑的希望还在,因为我早把所有作业作完。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所有作业一块堆在书桌上,妈,我做完了作业,可以玩了吧?我大声喊道。
作业做得认真吗?数学题都会做吗?妈妈半信半疑地问。
小菜一碟,小事一桩&&我还没说完,却发现妈妈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你看看你做的数学题,书写潦草,步骤不全,还做错了这么多题&&妈妈边说边打错号,越打错号越生气,最后一口气把我的数学作业撕了精光,重做!望着妈妈生气的脸,我没敢再说一个字,只在心里默默地想亲爱的电脑,我和你吻别。
虽然我心中极为不乐意,但我知道:妈妈这么做,确实是为我好。
因此,我认认真真地把数学作业重新做了一遍,妈妈把我不会做的题详细地讲了一遍。
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进行了数学测验,考试过程中我觉得特别的从容和镇定,正当周围的大多数同学抓耳挠腮的时候,我已经将做完的试卷认认真真的检查了一遍。
第二天,就如我所预料的一样,在全班同学都投来的羡慕目光中,在他们的热烈掌声里,我如愿以偿地领回了我的那份满分试卷。
《母爱》教案

《母爱》教案《母爱》教案1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通过研读重点词句,感受老牛以死抗争的精神。
3、体会母爱的感人、无私和伟大。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看世界万物,母爱其实是一种天性。
动物也好,人类也罢,惟有母亲对子女的爱是默默奉献,不图任何回报的。
为了子女,母亲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罪都愿意受;当生死攸关的时候,母亲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
1、自由朗读2、指名读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母爱二、初读课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牛的母爱》,一同去感受一头老牛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读着读着,哪一幕情景最让你感到揪心,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并反复读几遍,通过你的朗读把他表现出来。
3、指名读“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还有哪些同学也划了这句?(英雄所见略同)没有划的同学老师建议你现在就把它划下来。
出示句子,齐读三、研读课文1、牛的主人是怎样地抽打?(狠狠)从哪里看出牛的主人是狠狠地抽打?A、“扬起”什么叫“扬起”?你能做一个“扬起”的动作吗?别说抽打下来,光这个样子,我们看看都害怕。
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老师给你读前面——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B、“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你们见过皮开肉绽的情景吗?我们想像一下,“皮开肉绽”在你的脑海中,是怎么样的情景?(皮破了、肉也露出来了、满是鲜血)老师想问这位同学:如果你面前有一个皮开肉绽的情景,你敢看吗?指导读出让人揪心的感觉。
(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C、“恼羞成怒”怎样的才叫“恼羞成怒”,读出“恼羞成怒”。
D、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
2024年《母爱无私》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母爱无私》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理解母亲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技能与应用: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学会如何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树立尊重母亲、珍视亲情的正确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理解母亲的付出与辛劳。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激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母爱的内涵,避免浮于表面的理解。
如何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孝顺与尊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温馨感人的母爱视频,唤起学生对母亲的回忆与情感。
简短讨论,分享学生眼中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故事。
2. 知识讲解与情感体验讲述母爱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增强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母亲在生活中的付出与辛劳,加深理解。
3. 感恩教育与行动指导开展“我为母亲做件事”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如何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激。
引导学生制定“感恩计划”,包括学习上的进步、生活上的帮助等具体行动。
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手工礼物,如卡片、花束等,作为向母亲表达感激之情的媒介。
4. 课堂互动与情感交流组织“我和妈妈的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孝顺和尊敬母亲。
邀请家长代表参与课堂,分享家长眼中的孩子成长与亲子关系的变化。
5. 课堂总结与拓展延伸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作为学生应有的感恩之心。
布置拓展任务,如写一封感谢母亲的信、拍摄一段与母亲共度的温馨时光视频等。
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延伸到家庭以外的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情境导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视频、图片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爱》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母爱》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母爱》教案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而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人,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母亲的影子。
所以,去我想通过本节作文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感受母爱,体悟母爱,理解母爱,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母爱;2、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现母爱,在事例中能写出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3、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细微的生活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常怀感恩情节。
教学重点: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现母爱,在事例中能写出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细微的生活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常怀感恩情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是啊,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会我们做人。
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
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喜;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轻轻松手,凝神注视,继续操练……从此,你变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母亲,重温一下这份深深的,浓浓的,而又时常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出示课题《母爱》二、齐读学习目标三、观察生活,说母爱母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有关歌颂母爱的内容:有关母爱的诗歌、文学作品有关母爱的格言,俗语有关母爱的歌曲四、回想生活,忆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他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颗颗生命的幼苗。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滴,举出几件倾注母亲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
(要求说出感动的细节)(学生发言)五、引出细节描写的定义1、什么是细节描写?2、细节描写的作用?(1)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2)是人物性格更加突出;(3)深化文章主题。
如其小说《孔乙己》的孔乙己的形象,鲁迅就用了比较细腻的外貌手法,“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六、记录生活,写母爱刚才大家畅所欲言,情真意切地谈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我们用什么去回报母亲的深情呢?老师认为我们现在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吧,指引与教导,这也算对母爱的一种回报。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母爱之歌吧!(抒写母爱片段训练)七、相互交流,谈出感悟八、情感升华,激发学生感恩情结。
同学们写的真好,从你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深深地感悟到母爱的无微不至,母爱的深厚强烈,母亲的爱是超越生命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爱。
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从你们的言语中,我也能感受到你们对母亲的爱,说明你们真的长大了。
母爱只有我们用心去体察,才能感觉到它的绵绵不绝。
最后,让我们深深地祝福: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健康!永远幸福!九、布置作业本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下去把自己的文章再完善一下,写出一篇以《母爱》为题,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好后,先读给自己的妈妈听,然后交给老师。
《母爱》教案2年级: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题: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设计:小劲一、设计理念:交际性是口语交际最本质的特点,如离开了交际性,口语交际就如同那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因而,本节课力争将交际落到实处,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多边互动,在交际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本节课尝试用情来打动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情动而辞发,促使学生在有温度的课堂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语言打动他人。
二、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具体的父爱母爱的故事明确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2、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感受父母的爱,培养感恩之心,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3、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并在交际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学会通过具体的父爱母爱的故事明确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2、难点: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并在交际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四、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2、教师准备:课件、搜集歌曲《懂你》、《烛光里的妈妈》和《感恩的心》、公益广告短剧《给妈妈洗脚》、相关视频以及背景音乐。
五、口语交际的过程(一)、情景导题,激发交际兴趣1、伴随着背景音乐朗送诗歌《妈妈,我爱你》:妈妈,我爱您/在静静的夜晚,我依偎在您身旁/亲爱的妈妈,你叫我快快长大/您说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好/我说:来了,来了/我是您的小宝贝/妈妈的怀里最温暖/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全给了我/让我大声的说:妈妈我爱您!2、学生自由谈感受。
3、同学们人间正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这么美好。
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呢?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
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板书题目: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二)、创设情境,引发交际欲望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播放视频《游子吟》。
听完你想说什么呢?评评刚才谁说的好。
(板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等)(三)、回忆感人事例,重温父母的爱1、同学们,父母给我们的爱你们是否用心去观察过,去体会过呢?你观察到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吗?在你们的生活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爸爸妈妈关心你、爱你的感人的故事。
同桌交流感受,说你一件爸爸、妈妈最令自己感动的事。
(提醒交际要领)2、学生发言。
回忆一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爱(可以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或相片)。
3、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学生谈的比较多的可能是生病时的照顾,节日买礼物带来的快乐等。
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的爱。
如果学生谈母爱多,可引导学生谈父爱;如果父母不在了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等,尽量使他们同所有的学生一样感受到亲情和爱)4、过渡:一棵小草因为对一滴春雨的感恩,所以才拥有了自己绚烂的花朵;一株幼苗因为对一缕阳光的感恩,所以才拥有了自己甘美的果实;一只小鸟因为对大地和天空的感恩,所以才拥有了自己翱翔的翅膀;一颗心灵因为对爱和善良的感恩,所以才使自己拥有了钻石般的璀璨光芒。
我们要感恩父母,就像小草要感恩那沉默不语的大地,是他们用纯洁的父爱和母爱,为我们遮风蔽雨,给了我们一片洋溢着爱和温暖的成长原野。
因为,父母的爱永远是伟大无私的。
(板书:父母的爱伟大无私)(四)、交流汇报,感恩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呢?播放多媒体,欣赏一则短剧《给妈妈洗脚》。
边看边想:你喜欢这个小男孩吗?为什么?1、你想用什么方式去回报父母的爱?和小组同学交流。
想好在全班交流汇报的方式。
2、全班交流汇报。
(可以用各种形式汇报)3、评议。
4、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
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可爸爸妈妈今天不在现场,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就把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在小卡片上,“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咱把小卡片张贴在班上的展室里,邀请爸爸妈妈来参观展室,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大家说好不好?(五)、总结升华1、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2、同学们不但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深深的爱,也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爱。
希望同学们要勇于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不管用什么方式都可以。
(六)、感悟于心,情感喷发1、这时候,我不由地记起了一首歌,叫──烛光里的妈妈。
(播放音乐)在这首歌中,一个女儿的深情诉说,表达了一个女儿对妈妈的爱。
我也是妈妈的.女儿,可我长了这么大,却从没有给爸爸妈妈亲口说声:我爱您!也许你曾经很幼稚,让爸爸妈妈担心,也许你曾经很顽皮,让爸爸妈妈很操心。
也许你曾经很固执,让爸爸妈妈很伤心~~也许~~孩子们,在这样的时候,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吗?请拿起手中的笔,把这些心理的话说一说吧(同时屏幕显示──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抽生读读他对自己父母说的话,及时给予肯定。
2、教师寄语: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
父爱母爱是你身上的两重衣,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
3、用《感恩于父母的心,祝福父母》的诗歌视频朗诵结束本节课。
(七)、作业回去后选择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对爸爸妈妈的爱。
附板书: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态度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清楚,流利,完整《母爱》教案3活动背景:爱是至高无上的,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和缺少真诚与倾心的。
而母爱是人类最无私、最永恒的情感,母爱是社会最和谐的基石。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有很多人都已经习惯接受别人的关爱,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也渐渐淡忘了幸福的感觉……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唤醒他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亲情的温馨。
让他们从爱自己的母亲开始,学会尊重母亲和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懂得爱他人、爱社会。
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1、课前让学生请母亲写下与他们的亲情小故事(有条件的可用dv)。
2、了解母亲节的由来,收集关于母爱的格言。
3、观察母亲(长辈)一天做的事。
看看母亲(长辈)一天做了哪些事,分析母亲(长辈)哪些事是为自己做的,哪些是为了家庭在做,体会母亲(长辈)的辛劳。
4、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主持人: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母亲,去品味亲情,去感悟深深的母爱。
(二)感悟母爱1、出示视频,《地震中的母亲》,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感受。
2、配乐诗朗诵《游子吟》。
3、全班交流(大屏幕显示):母亲与自己的亲情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