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案

合集下载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完整版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完整版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老舍及其作品《我的母亲》,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概述《我的母亲》的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4 教学步骤(1)简要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介绍《我的母亲》的主题及结构。

(3)引导学生关注老舍的文学风格。

第二章:作品解析2.1 教学目的让学生深入理解《我的母亲》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分析《我的母亲》的文眼、结构、语言、情感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4 教学步骤(1)分析《我的母亲》的文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亮点。

(2)梳理作品结构,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

(3)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老舍的文学风格。

(4)分析作品中的情感,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第三章:情感体验3.1 教学目的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3.2 教学内容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体会作者的情感。

3.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3.4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分享对母亲的感受。

(2)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全班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第四章:创作练习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以“我的母亲”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4.3 教学方法采用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情感。

4.4 教学步骤(1)布置写作任务,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3)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分享和点评。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老舍作品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拓展老舍的其他作品。

《我的母亲》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的母亲》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的母亲》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的母亲》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我的母亲》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母亲对我们的重要性2. 掌握生词:母亲、伟大、陪伴、宠爱、爱护、慈爱3. 掌握描述人物的语言和技巧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生词:母亲、伟大、陪伴、宠爱、爱护、慈爱2. 掌握描述人物的语言和技巧三、教学难点1. 理解母爱的内涵和特点2. 掌握描述人物的语言和技巧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5分钟)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的母亲》第一课时,课文主要介绍了母亲对我们的无私宠爱与慈爱,对我们的伟大地陪伴与照顾。

请你们想一想,母亲对你们的帮助和影响有多大?她们为你做了哪些事情?2、阅读课文(20分钟)(1)请学生各自独立阅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理解生词:母亲、伟大、陪伴、宠爱、爱护、慈爱(2)老师进行课文讲解,向学生讲述母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感恩母亲对我们的付出;母爱的内涵和特点,并且讲解描述人物的语言和技巧3、语言技巧训练(30分钟)(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母亲,并运用本课所学语言技巧描写自己的母亲(2)请学生进行分组,互相描述对方母亲,并请组长将所描述的内容记录下来,现场展示4、情感体验(20分钟)请学生在家中为母亲做一件小事,例如帮母亲做饭、收拾屋子等,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展示五、教学总结及反思本节课是母爱的一课,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怀。

在教学中加强了对生词的理解,同时对于描述人物的语言及技巧进行了训练,加深了学生对于母爱的感受和理解。

但是,因为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老师需要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指导,导致实机互动感不够强。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更新、完善教学过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课文阅读、语言技巧训练和情感体验等环节,深入探讨了母亲的伟大与慈爱。

学生们在听课过程中认识到母爱的深刻含义并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回报母亲的爱与关注。

通过分组互相描写对方母亲的环节,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团结性。

《我的母亲》教案15篇

《我的母亲》教案15篇

《我的母亲》教案《我的母亲》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母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母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识记有关老舍文学常识B-了解记叙文可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

2、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阅读目标:体味作者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风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导入,母亲是我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亲人,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曾经学习过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今天让我们大家再来学习一片描写母亲,母爱,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

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介绍作者。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我们在过往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老舍先生的文章,那位同学能够将你所了解的关于老舍的信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老舍的文学常识。

)学生回答,两名同学相互补充完成,教师最后整理,帮助学生记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

出生于北京一个贫穷的满族家庭,幼年家庭贫困。

1913年近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我们曾经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就是创作于老舍先生在济南任教期间。

老舍先生在英国游学时,写出了他的英伦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著名长篇小说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著名话剧作品《茶馆》《龙须沟》,老舍先生因其在文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第二部分,讲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

提问学生,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

两到三位同学补充完整。

提示学生发现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

2、读完全文,同学们又没有被这样一位母亲的行为所感动呢?思考一下稳中写了怎样的一位母亲,结合文中的例子,小组讨论总结出母亲的优秀品质。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优秀7篇)《我的母亲》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体会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

2、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

3、认识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学习老舍先生回忆散文的写法和谋篇布局的精巧。

教学难点:对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有名的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是谁的作品吗?对了,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20世纪著名的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曾被译为二十多国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舍先生讲述的他的母亲的故事。

请同学们先浏览一遍课文,把生字词找出来,查字典解决,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练习(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能说出其意思):殷勤揣在怀中撮土挨打掂量丧事殷红揣摩一撮子挨家挨户惦念廿位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讲出文中叙述了母亲的哪些事,理清思路,学生概括,老师归纳总结。

参考:母亲的身世;母亲的出嫁、生“我”;母亲的勤俭持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保护儿女;爱子情深;母对儿的理解、牵挂;儿对母的想念;儿对母的哀悼、感激和怀念。

齐读最后一段一起感受一下作者的感情。

加深对这种感情的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及对母的感激、怀念。

2、文中所叙述的事例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

参考:反映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勤俭、爱清洁、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能忍让、不怕吃亏、坚强、勇敢(软而硬的性格)爱子情深、无私第二课时三、探究研读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对母亲身世的叙述在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母亲既非大家闺秀,又非小家碧玉,而是出生在穷苦农家,所以她从小就能吃苦,她的出生和小时候艰苦的生活也培养了她热爱劳动的习惯,造就了她坚韧、吃苦耐劳的品格,所以这些叙述为下文写母亲的勤劳、“软而硬的性格”埋下了伏笔。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8篇】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8篇】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篇一一、文本内容本文是高中语文《现代语文选读》第二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

他是作家胡适的一篇感怀亲情的叙事散文。

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用朴实的语言叙说了母亲的生活琐事,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但是读来却能感到作者的深情。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妇女,她对儿子的爱,也许显得有些苛刻;但是是出于一种纯粹的天性和直觉。

而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爱,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一)教学目标1、体验文中真情,品味作者写作的意图。

2、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能对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使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

(二)确立目标的依据1、本文虽然是重点课文,但是语言通俗易懂,感情深沉而浓厚。

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意图,通过联系自身,体验人物的情感经历,即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与社会接轨,进而品味亲情。

这是语文人文性的基本要求。

2、文章主题和思想一目了然,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自觉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有所体会、感悟浓厚的至爱亲情。

通过对具体细微内容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产生一个至爱亲情的空间;鼓励学生交流个人的情感故事和感悟,通过课外迁移阅读,将其对亲情的理解升华到更高层次,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这是一篇重点课文,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成自主、交流和发现的乐园。

因此在首先用歌曲、诗歌导入亲情的基础上,先让学生们自主阅读,使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再与学生一起寻找课文的具体事件,共同讨论,挖掘文章内涵、体会散文特点;接下来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及社会生活实际,讲述自身所历所感的亲情故事,理解亲情对人的精神滋养作用。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5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5篇】

家精心整理了我的母亲教案【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的母亲》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味老舍自然朴实的语言,体会从生动的细节中流露出的母爱;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从语言上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母亲勤俭诚实,吃苦耐劳,待人宽容的优秀品格,体味自己得到的母爱。

2、通过探讨母亲对作者的“生命教育”,反省自身,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学习重点把握母亲的精神品质。

学习难点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导学法学习过程(一)播放歌曲《母亲》(二)课文导入。

师:是历史,赋予母爱亘古的深沉;是深情,赋予儿女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无数可歌可泣的母亲,有她们伟大而无私的爱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母亲”就是歌曲中所唱的那个“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的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介绍了作者,疏通了字词,并初读了课文,理清了脉络,这次课我们就细读课文,深入的挖掘一下文章的内涵。

法国作家漠泊桑说过:“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

”请问:老舍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提醒:同学们浏览的时候用笔在每一自然段前标出序号并适当的圈点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学生活动:四人一组互相合作:(1)找出表现母亲性格特征的语段或语句;(2)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理解的母亲形象。

学生一:文章第三自然段写道“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学生二:第八段写道“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

第十段“好客的习性”。

第十一段“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

师:这两位找得很准确,其他同学还有自己的理解吗?还有其他地方能体现母亲的性格吗?学生三:还有第十一段“她宁吃亏,不逗气”。

师:(鼓励)很好,很细心,在文段的中间也能准确的找到。

请大家继续补充!学生四:第十二段开头“母亲并不软弱”。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能够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爱之情。

3.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和珍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我的母亲》是一篇描写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的散文。

文章通过回忆和叙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点滴故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爱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母亲的印象和感受,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关注。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细节,分享对母亲的感受和体验。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写一篇关于“我的母亲”的短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的表达和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2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我的母亲》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关于母爱主题的文章或故事,供学生扩展阅读和思考。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材料。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母亲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母亲的认识和感受,为学习《我的母亲》做好情感铺垫。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6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6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我的母亲》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我的母亲》教案篇一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语言特色:一、分析课文内容第6节、第8节:第6节:反复说“我”,是感情激动的反映,前一个“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难过,饱含心疼母亲的感情。

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

“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一黑一白,色彩对比鲜明,从对比中显出母亲作事认真。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杰出,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二、讲析第12节: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可分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1、分两层:第1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第2层(“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

⑴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⑴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⑴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这处是归纳起来写。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说得何等精辟。

所谓“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样做人,“我”的生命渗透着母亲的熏陶。

也可以说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我的影响。

三、讲析第13节:齐读第13节主要写三件事: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精选

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精选

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老舍先生的散文《我的母亲》,出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语言品味、母亲形象分析、作者情感体验和写作技巧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十一课。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2.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语言,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 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对亲情的表达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母亲形象,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探讨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点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3. 精读课文:b. 品味文章语言:挑选文中的精彩句子,让学生品味、分析,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c. 探讨写作技巧:分析文章的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母亲的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母亲形象、文章语言和写作技巧的认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写一段关于自己母亲的文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母亲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母亲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学会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母亲形象的分析。

2. 文章语言品味。

3. 写作技巧探讨。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

一、母亲形象分析母亲形象是本文的核心,对母亲形象的分析是教学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1、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一、导语设计现在“中国妈妈”这个词在美国高中成了贬义词。

华裔家庭的高中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自己心中的目标;而白人家庭的高中生认为“中国母亲”像一只老母鸡,一直用翅膀保护着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要她说了算。

时至今日,伟大的中国母亲难道就变成了这幅模样,听起来就是一个虚荣心很强、又十分专制的女人。

那么,“中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去认识一位典型的中国妈妈,来寻找你心目中的答案吧!现在,我要隆重请出这位“中国妈妈”,她就是冯顺弟。

冯顺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的女儿,与许多旧时代的女子一样,从没有机会接受正式的学堂教育。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妈妈,却能够培养出一个一生拥有3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的儿子,那个人就是胡适。

那么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中国伟大的学者胡适。

【胡适简介】(观看胡适简介的视频)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胡适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那么,那个毫不起眼的中国妈妈冯顺弟是如何教育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二、教学内容1、昨天我要求大家阅读课文,并找出胡适对她母亲的评价。

(提示:使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恩师、慈母、严父、严师2、在这些评语中,胡适称母亲“母”、“父”、“师”。

《我的母亲》教学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了解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美德。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4.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父母的爱,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内容、主题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父母之爱,进行情感交流。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母亲》全文。

2. 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3. 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文章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文章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等。

4. 学生分享自己的父母之爱,进行情感交流。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写一篇关于“我的父母”的作文。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情感交流中的表现。

3.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改进措施。

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深入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父母之爱,进行情感交流。

十、第二课时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并付诸实践。

十一、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情感交流中的表现。

3. 学生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

十二、家长沟通1. 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2. 鼓励学生在家多与父母交流,感受父母的爱。

十三、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我的母亲》教案4篇

《我的母亲》教案4篇

学生阅读思考:文中哪些饱含深情的议论抒发了老舍对母亲的崇敬和缅怀。 明确:正如课文第 12 段中写到“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 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第 17 段也有这段话:“生 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 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这就是 文中母亲的形象美。 2、母亲的情感美 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无须太多的言语,这正是母爱深沉伟大之处。老舍先生能 从母亲无言的表情和举动中体悟到这份真情。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母亲流泪的细节描写。 明确: ①哥哥外出学徒,做工,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 着泪接他回来”。 ②为了让“我”读师范,母亲四处筹来“巨款”后“含泪把 我送出门去”。 ③“我”毕业,“我”说“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 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④当“我”违背了老人望我早日结婚的意愿时,尽管多 有不满和失望,母亲依然尊重儿子的选择,“含泪点了头”。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以上片段。 让学生在母亲的莹莹泪光中体验到:母亲那宽容的心和无私的爱。 作者的笔深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不在于为人物寻找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 在于对事件进行细腻的描写,而是在叙写时抓住了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 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神情和语言。作者在概括性的叙述中间,以简练传神的细节 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传达对儿女的关爱。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 …… (五)总结 母亲的伟大还在于:母亲千辛万苦养育孩子,一旦国家和民族需要时,母亲 又毫不犹豫地献出她们的至亲至爱,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片断,然后 屏幕显示: 是母亲养育了孩子,成就了孩子,而当祖国需要时,母亲又义无反顾地献出 她们的孩子,母亲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闪烁着永 恒的光辉,照彻天地和宇宙,贯穿远古和未来。

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

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

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内容主要讲述了关于我和我的母亲之间的故事。

本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重点在于刻画母亲和我之间的感情。

本文适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感受到母爱的深刻内涵和人性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关于母亲的词汇,并能够借助词汇运用,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母爱的温暖和伟大,并能够深刻感受到母爱的内涵和人性的伟大。

3.通过讨论和交流,能够发现文章所呈现的母爱的伟大并可自我思考如何报答母爱。

4.能够通过整合所学知识,自主形成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有关母爱的作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和掌握与文章相关的词汇。

2.理解文章述说的故事,通过深刻体会母爱的内涵。

3.能够通过思考和交流,发现母爱的伟大,并自我思考如何回报母爱。

四、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词汇学习、讨论、阅读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感悟母爱的内在涵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Step1: Warm-up通过图片展示相关母爱的图片,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描述。

比如:图片展示一位母亲与她的孩子走在树林小路上,要求学生描述母亲和孩子的表情、所穿服饰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关于母爱的一些话题。

Step2: Lead-in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难以忘怀的经历,并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Step3: Vocabulary让学生学习本文所涉及到的生词和词组,如:surprised,whisper,decision,realize等。

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学习到生词的运用和重点掌握。

Step4: Reading在学习完生词后,让学生阅读本文。

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进行语音模仿。

同时,教师可结合读后问题让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7篇)《我的妈妈》教案篇一目标:了解妈妈辛苦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爱惜妈妈劳动成果。

爱妈妈,乐于帮妈妈做力所能及事情。

准备:经验准备:1、观察妈妈下班回家及双休日一天都做什么。

2、家庭配合:为妈妈拍照,拍摄作家务照片,布置"好妈妈"园地。

材料准备:纸、笔、录音机、废旧材料、手工操作卡过程提示:1、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观看照片,回忆妈妈的劳动,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妈妈下班后或双休日为你和爸爸做什么事?""如果不干这些事情行不行,为什么?""妈妈赶了这么多活,会怎么样?""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去爱妈妈?""怎样让妈妈知道你爱她,你懂事了?"2、教师帮助、支持幼儿用自己喜欢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为妈妈画画、制作礼物、写祝福话、录音等)3、相互交流与欣赏,并讨论今后自己帮妈妈做什么?"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在活动对妈妈辛苦劳动态度2、不同表达方式、技能与情感体现。

延伸:开展妈妈节日亲子活动,"夸妈妈""我帮妈妈做……"主题活动。

教学目的1、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1、安排两课时。

2、方法:自读、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摹画(mó)眼翳(yì)舔去(tiǎn)侮辱(wǔ)2、解释下列词语:责罚:处罚。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

2. 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重点体会、品味语言几个步骤进行文本学习。

3.能借助课文前面的导语明白学习课文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 提升学生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重难点分析:l 体会作者所说的“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真正含义。

2 理解母爱的无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3 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老舍先生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体会老舍先生对母亲的赞颂、感激、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阅读关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搜集有关老舍先生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走近老舍。

(一)说说你了解的老舍先生。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

(二)教师介绍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杰出艺术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体味母爱,走进文本。

(一)学生背诵有关母爱的诗句,吟唱有关母爱的歌曲。

(二)教师小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古今中外有无数赞美母亲的作品。

老舍先生在母亲去世快一年后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我的母亲》,以此作为回忆。

让我们走进老舍和他的《我的母亲》,去感受这位语言大师如何赞美母亲。

三、初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同桌说说老舍是如何赞美母亲的。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四、品读课文,围绕话题体会“母亲”形象。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我的母亲》优秀教案篇一【内容梳理】事件母亲的形象我的认识主题(朦胧——清晰)(浅显——深入)元宵夜“巡阅”——笑:美丽、慈爱——初识母爱读小说热泪涌流——哭:善良、多情——富有才能和同情心“我”背书挨打——哭:痛苦、无助——感念、理解夏夜劳碌的身影——忙:劳苦、能干——歉疚、感恩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痛惜和谴责)【精点研究】说说母亲的哭。

课文两次写到母亲的哭,即第二件事母亲读小说和第三件事母亲听我背书。

两次哭的原因、情状、给我的感受、要体现的母亲的精神品质都不相同。

母亲在前件事中哭,是被小说中孤女患难、义妇含冤的凄惨情形所打动;在后件事中是因为我背书不出挨打心疼而哭。

哭时的情状不同,前件事中是“热烈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的“挥泪痛哭”,哭得尽情尽兴;看到我背书不出而挨打,耳中听着竹板打在我手上的声音,是心痛至极而又无助的哭,但因在父亲面前,又不敢放声尽情而哭,所以是“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样的哭是“饮泣吞声”的哭。

母亲的哭给“我“的感受不同,前面”我“看到母亲读小说哭的样子,因年幼不懂,所以“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后面“母亲陪着我一同哭”,则使我感念着母亲的慈爱。

体现的母亲的精神品质不同,前面表现的是母亲有才能,情感丰富;后面则重在体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慈爱的品质。

全文写了四件事,两件是写母亲的哭,细致而深入地刻画出旧社会女子悲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旧社会女子凄苦的人生。

以“哭”字上钩下联,上钩出一“笑”,下联出一“忙”。

一“笑”是母亲“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去客厅“巡阅”。

那时,生了“我”的母亲十七八岁,与祖父一起生活,大家族境况也好,母亲是“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这是她生命之花灿然的一刻,而这样的欢愉对母亲二十九岁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啊!一“忙”是写母亲做女红,万籁俱寂的夏夜里,“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的做着布鞋”,儿女成群的她也还年轻,整日整夜地为家庭的生计忙碌,不但人生的欢愉早已离她远去,连寄托她悲情的旧小说也无暇再读,窘困的生活苦得她失去了笑,也没有了哭的情怀,只留下了盼儿子读书能出人头地的一丝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教案
江家集镇中学侯成发
一.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

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2. 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

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

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

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

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

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

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

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

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

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

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二. 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 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再次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3.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B.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4. 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
(二)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三. 合作探究
1. 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童年的趣事)
2. 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
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

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 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

感谢母亲。

5. 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

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

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万分之一。

”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

我们应有一
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四. 小结: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