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语文教案设计
《我的母亲》语文课教案
《我的母亲》语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以及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美德。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母亲》的内容介绍。
2. 分析文章中母亲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3. 讨论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教育意义,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章启示和教育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者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我的母亲》的内容。
2. 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如慈爱、勤劳、善良等。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 讨论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如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等。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母亲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评价学生对文章启示和教育意义的理解,是否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提出如何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我的母亲》的相关资料,包括课文原文、作者简介等。
2.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教育意义。
3.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分析作者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的文章,拓宽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举办孝敬父母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意。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一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写作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和睦相处的家庭观念;(3)培养学生感恩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一文;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3. 运用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2. 运用文中句子或段落表达情感;3. 创作具有个性的文学作品。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母亲》全文;2. 相关资料、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3.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歌曲《母亲》,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2)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与母亲的美好回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结合课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5. 表达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尊敬母亲。
7.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我的母亲》;(2)结合自己的生活,创作一篇表达对母亲感激之情的作品。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优秀7篇)《我的母亲》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体会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
2、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
3、认识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学习老舍先生回忆散文的写法和谋篇布局的精巧。
教学难点:对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有名的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是谁的作品吗?对了,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20世纪著名的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曾被译为二十多国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舍先生讲述的他的母亲的故事。
请同学们先浏览一遍课文,把生字词找出来,查字典解决,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练习(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能说出其意思):殷勤揣在怀中撮土挨打掂量丧事殷红揣摩一撮子挨家挨户惦念廿位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讲出文中叙述了母亲的哪些事,理清思路,学生概括,老师归纳总结。
参考:母亲的身世;母亲的出嫁、生“我”;母亲的勤俭持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保护儿女;爱子情深;母对儿的理解、牵挂;儿对母的想念;儿对母的哀悼、感激和怀念。
齐读最后一段一起感受一下作者的感情。
加深对这种感情的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及对母的感激、怀念。
2、文中所叙述的事例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
参考:反映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勤俭、爱清洁、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能忍让、不怕吃亏、坚强、勇敢(软而硬的性格)爱子情深、无私第二课时三、探究研读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对母亲身世的叙述在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母亲既非大家闺秀,又非小家碧玉,而是出生在穷苦农家,所以她从小就能吃苦,她的出生和小时候艰苦的生活也培养了她热爱劳动的习惯,造就了她坚韧、吃苦耐劳的品格,所以这些叙述为下文写母亲的勤劳、“软而硬的性格”埋下了伏笔。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8篇】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篇一一、文本内容本文是高中语文《现代语文选读》第二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
他是作家胡适的一篇感怀亲情的叙事散文。
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用朴实的语言叙说了母亲的生活琐事,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但是读来却能感到作者的深情。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妇女,她对儿子的爱,也许显得有些苛刻;但是是出于一种纯粹的天性和直觉。
而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爱,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一)教学目标1、体验文中真情,品味作者写作的意图。
2、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能对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使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
(二)确立目标的依据1、本文虽然是重点课文,但是语言通俗易懂,感情深沉而浓厚。
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意图,通过联系自身,体验人物的情感经历,即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与社会接轨,进而品味亲情。
这是语文人文性的基本要求。
2、文章主题和思想一目了然,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自觉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有所体会、感悟浓厚的至爱亲情。
通过对具体细微内容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产生一个至爱亲情的空间;鼓励学生交流个人的情感故事和感悟,通过课外迁移阅读,将其对亲情的理解升华到更高层次,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这是一篇重点课文,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成自主、交流和发现的乐园。
因此在首先用歌曲、诗歌导入亲情的基础上,先让学生们自主阅读,使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再与学生一起寻找课文的具体事件,共同讨论,挖掘文章内涵、体会散文特点;接下来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及社会生活实际,讲述自身所历所感的亲情故事,理解亲情对人的精神滋养作用。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优秀5篇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优秀5篇老舍《我的母亲》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正确、规范、美观书写“阁、衍、屠、樱、剃、亏、筹、籍、婚、倡、域、拆、嘱”13个生字,正确认读“衍、屠、樱、剃、亏、筹、倡、域、拆、寝”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重点)教学流程:一、精彩一分钟值日组长组织,今日话题:母爱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母爱的名言。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母爱就像一场春雨,润物无声;母爱,就像一首情歌,绵长悠远。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却永远的离去了,怎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的《我的母亲》,去领略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母爱。
2、指明读本课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课前·预习)1.组内听写词语。
(重点强调易错、难写的生字词的书写。
)2.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
例:出阁、敷衍、绞脸、刮痧等。
四、初读文章,整体感知出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思考:文章围绕“我的母亲”写了哪些事情?运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方式:自学+小组合作(注:课文篇幅较长,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组长分工,每人负责若干段落的阅读,最后汇总)五、展示汇报,交流成果1、围绕尝试探究问题一,找1-2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交流预设:文章主要讲述了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人家洗衣服挣钱养家,总是给亲友邻居帮忙,在兵变的年代,母亲从不慌不哭,为我上师范筹巨款,除夕夜母亲送我回校,过七十大寿时,因思念儿子而寝食不安。
2、尝试探究二: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这些事情的?请你用跳读的方式,从文中找到体现写作顺序的相关词语?3、点拨总结: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我们发现,《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写了许多关于母亲的事情,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首先抓住每件事例,概括出各段意思,然后再连贯起来,采用段意合并的方法进行,这样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能够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爱之情。
3.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和珍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我的母亲》是一篇描写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的散文。
文章通过回忆和叙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点滴故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爱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母亲的印象和感受,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关注。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细节,分享对母亲的感受和体验。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写一篇关于“我的母亲”的短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的表达和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2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我的母亲》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关于母爱主题的文章或故事,供学生扩展阅读和思考。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材料。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母亲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母亲的认识和感受,为学习《我的母亲》做好情感铺垫。
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精选
老舍《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老舍先生的散文《我的母亲》,出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语言品味、母亲形象分析、作者情感体验和写作技巧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十一课。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2.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语言,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 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对亲情的表达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母亲形象,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探讨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点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3. 精读课文:b. 品味文章语言:挑选文中的精彩句子,让学生品味、分析,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c. 探讨写作技巧:分析文章的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母亲的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母亲形象、文章语言和写作技巧的认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写一段关于自己母亲的文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母亲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母亲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学会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母亲形象的分析。
2. 文章语言品味。
3. 写作技巧探讨。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
一、母亲形象分析母亲形象是本文的核心,对母亲形象的分析是教学难点。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和俗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珍惜母亲的爱。
培养学生对家庭、对亲情的尊重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3. 成语和俗语学习:解释文中出现的成语和俗语,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人物描写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文中成语和俗语的理解和运用。
对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成语和俗语。
2. 互动法: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参与进来,深入理解课文。
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母亲的伟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4. 成语和俗语学习:解释文中出现的成语和俗语,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成语俗语的理解掌握程度。
3. 课文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我的母亲》的背诵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记忆的准确性。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我的母亲》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母亲的文章、诗歌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生动展示课文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课文朗读、解析和成语俗语学习。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精选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我的母亲》。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展示了母亲的勤劳、善良和智慧,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的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掌握关键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圈画关键词语。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解读关键词语。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指导学生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的母亲》2. 母亲的形象:勤劳、善良、智慧3. 敬爱母亲:感激、怀念、效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母亲形象的把握和情感表达。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母爱的文章,观看相关电影,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3. 家校联系:鼓励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爱意,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体会母爱的伟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1、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一、导语设计现在“中国妈妈”这个词在美国高中成了贬义词。
华裔家庭的高中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自己心中的目标;而白人家庭的高中生认为“中国母亲”像一只老母鸡,一直用翅膀保护着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要她说了算。
时至今日,伟大的中国母亲难道就变成了这幅模样,听起来就是一个虚荣心很强、又十分专制的女人。
那么,“中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去认识一位典型的中国妈妈,来寻找你心目中的答案吧!现在,我要隆重请出这位“中国妈妈”,她就是冯顺弟。
冯顺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的女儿,与许多旧时代的女子一样,从没有机会接受正式的学堂教育。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妈妈,却能够培养出一个一生拥有3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的儿子,那个人就是胡适。
那么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中国伟大的学者胡适。
【胡适简介】(观看胡适简介的视频)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胡适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那么,那个毫不起眼的中国妈妈冯顺弟是如何教育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二、教学内容1、昨天我要求大家阅读课文,并找出胡适对她母亲的评价。
(提示:使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恩师、慈母、严父、严师2、在这些评语中,胡适称母亲“母”、“父”、“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描绘母亲的形象和感情的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素养。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感情。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我的母亲》的阅读与理解1.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母亲的形象和感情。
2.2 课文《我的母亲》的欣赏与分析1. 分析课文作者运用语言描绘母亲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欣赏课文中表达母亲爱和关怀的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引入课文《我的母亲》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母亲的形象和感情。
3.3 欣赏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作者运用语言描绘母亲的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欣赏的课文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我的母亲》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母亲的文学作品或真实故事,供学生参考和扩展学习。
5.3 教学多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母亲》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探讨课文中所传递的家庭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 家庭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
2.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技巧的掌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价值观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2 教学手段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 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价值观的理解。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4.2 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阅读理解:10分钟3. 内容分析:15分钟4. 小组讨论:10分钟5. 总结与反思: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估。
3. 学生对家庭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的反馈。
5.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和学习。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的母亲》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的母亲》。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深情赞美。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学会珍惜亲情。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母亲》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赞美。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关爱家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胡适及其作品《我的母亲》。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僻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描写和赞美。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分享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2)学生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5. 欣赏与借鉴(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
(2)学生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练笔。
6. 小结与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我的母亲》,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体会,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7篇)【内容梳理】事件母亲的形象我的认识主题(朦胧,清晰)(浅显,深入)元宵夜“巡阅”,笑:美丽、慈爱,初识母爱读小说热泪涌流,哭:善良、多情,富有才能和同情心“我”背书挨打,哭:痛苦、无助,感念、理解夏夜劳碌的身影,忙:劳苦、能干,歉疚、感恩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痛惜和谴责)【精点研究】说说母亲的哭。
课文两次写到母亲的哭,即第二件事母亲读小说和第三件事母亲听我背书。
两次哭的原因、情状、给我的感受、要体现的母亲的精神品质都不相同。
母亲在前件事中哭,是被小说中孤女患难、义妇含冤的凄惨情形所打动;在后件事中是因为我背书不出挨打心疼而哭。
哭时的情状不同,前件事中是“热烈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的“挥泪痛哭”,哭得尽情尽兴;看到我背书不出而挨打,耳中听着竹板打在我手上的声音,是心痛至极而又无助的哭,但因在父亲面前,又不敢放声尽情而哭,所以是“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样的哭是“饮泣吞声”的哭。
母亲的哭给“我“的感受不同,前面”我“看到母亲读小说哭的样子,因年幼不懂,所以“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后面“母亲陪着我一同哭”,则使我感念着母亲的慈爱。
体现的母亲的精神品质不同,前面表现的是母亲有才能,情感丰富;后面则重在体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慈爱的品质。
全文写了四件事,两件是写母亲的哭,细致而深入地刻画出旧社会女子悲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旧社会女子凄苦的人生。
以“哭”字上钩下联,上钩出一“笑”,下联出一“忙”。
一“笑”是母亲“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去客厅“巡阅”。
那时,生了“我”的母亲十七八岁,与祖父一起生活,大家族境况也好,母亲是“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这是她生命之花灿然的一刻,而这样的欢愉对母亲二十九岁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啊!一“忙”是写母亲做女红,万籁俱寂的夏夜里,“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的做着布鞋”,儿女成群的她也还年轻,整日整夜地为家庭的生计忙碌,不但人生的欢愉早已离她远去,连寄托她悲情的旧小说也无暇再读,窘困的生活苦得她失去了笑,也没有了哭的情怀,只留下了盼儿子读书能出人头地的一丝希望。
老舍散文我的母亲教案范文3篇
老舍散文我的母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大家欣赏画面和新闻,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
(生回答:母爱。
)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我的母亲》教案篇一一、前期准备(一)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二课。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
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鉴于上述思考,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
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观。
(三)教学准备学好本文,需要学生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一,搜集自己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把握其主要内容;第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及其他的家庭情况。
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母亲》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
2. 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重点体会、品味语言几个步骤进行文本学习。
3.能借助课文前面的导语明白学习课文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 提升学生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重难点分析:l 体会作者所说的“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真正含义。
2 理解母爱的无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3 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老舍先生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体会老舍先生对母亲的赞颂、感激、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阅读关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搜集有关老舍先生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走近老舍。
(一)说说你了解的老舍先生。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
(二)教师介绍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杰出艺术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体味母爱,走进文本。
(一)学生背诵有关母爱的诗句,吟唱有关母爱的歌曲。
(二)教师小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古今中外有无数赞美母亲的作品。
老舍先生在母亲去世快一年后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我的母亲》,以此作为回忆。
让我们走进老舍和他的《我的母亲》,去感受这位语言大师如何赞美母亲。
三、初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同桌说说老舍是如何赞美母亲的。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四、品读课文,围绕话题体会“母亲”形象。
《我的母亲》语文课教案
《我的母亲》语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母亲》的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我的母亲》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4. 分析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我的母亲”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写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对课文内容和技巧的运用情况,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我的母亲》的原文。
2. 多媒体教具: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辅助教学。
3. 参考资料:关于母亲的相关文章或故事,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以“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布置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母亲”的作文,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
2023最新-我的母亲教案老舍优秀3篇
我的母亲教案老舍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我的母亲教案老舍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重点:篇一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朴素的语言,赏析文中的细节描写。
我的母亲老舍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文章脉络和作者情感角度入手,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2、教育学生学习老舍先生母亲身上的优良品质,如坚韧、善良、宽容、勤俭和好客等,学会正确地做人行事。
【教学重点】品味课文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老舍先生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体阅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导读”所提供的信息,从文章脉络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一、课前演讲,导入新课:请两位同学在课前演讲环节中介绍一下他的妈妈,让他们说说与妈妈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
本文是老舍先生回忆母亲的散文,语言质朴,情真意切。
母亲虽然物质上一贫如洗,但是她那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一世。
本环节大概用时五分钟。
二、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游戏,把形成性评价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课上:找组内同学妈妈的照片。
让同学们课前准备一张妈妈的2寸彩色照片,把同学们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位负责人,让组内同学从六组随机分开的照片中,找出本组内其他同学妈妈的照片,并说一说:是与不是这位同学的妈妈?只要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理,皆可加平时成绩一次1—2分。
设计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生命的传承,找出母子或母女之间外貌上的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调动其主动参与,体现生生互动的教学观念(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教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设计
《我的母亲》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二、德育目标: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概括。
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延伸拓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请同学们再唱一遍。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再一次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胡适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2、学生自由阅读,批注文章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2)勾画出文章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以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了什么?
4、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1、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
而其他内容好象与课文内容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3、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的母亲管束我很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是“严父”
(3)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
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通过以上这些事,表现了母亲以下的品行: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对我严格要求,从不拿孩子出
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话伤人感情。
五、拓展延伸:
1、从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积累中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2、母亲节快到了,你讲给母亲送一件怎样的礼物呢为什么
3、代表胡适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