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输出模块设计

合集下载

具有TRDP和MVB功能的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具有TRDP和MVB功能的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文章编号:1008-7842(2020)02-0010-04具有犜犚犇犘和犕犞犅功能的输入输出模块设计夏好广1,2,王立文1,2,余 健2,张 明2(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2 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94)摘 要 针对高速动车组列车控制网络对输入输出设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具有TRDP和MVB功能的输入输出模块设计方案。

该模块主要包含主控制板卡、MVB板卡和多个输入输出板卡,其中主控板卡通过以太网接口可实现TRDP协议的数据传输,也可以通过并行总线访问MVB板卡实现MVB数据传输。

上述两种模式可通过软件配置实现切换。

主控制板卡通过串行总线对输入输出板卡进行管理。

通过试验验证,该模块方案可自动识别板卡类型及数目,便于准确地查找故障,输入输出通道数目具有很强的扩展性,MVB和TRDP的控制方式灵活切换,TRDP通信质量满足现场要求。

关键词 列车控制网络;TRDP;输入输出模块;现场总线中图分类号:U26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7842.2020.02.03 现代化高速动车组普遍采用列车网络控制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检测、控制和诊断[1],作为动车组的神经中枢,列车网络系统可以控制和管理列车的牵引、制动、车门及照明等各个子系统。

包括中央控制单元、中继器、人机交互界面及输入输出模块等多个设备。

其中输入输出模块数目最多,分布于每节车厢的电器柜内,主要完成网络系统与车辆侧非智能设备接口。

大量车辆内子系统的控制和信号采集都通过硬线汇总到每节车厢的电气柜,然后通过输入输出模块完成与动车网络的相互通信,输入输出模块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列车中央控制单元对各车辆单元设备状态的监控。

当前动车组主要采用基于TCN的列车网络系统,车辆级通信采用MVB总线。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动车组对数据量传输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以太网通信技术逐渐成熟,基于以太网的车辆网络是未来一个重要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论文

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论文

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论文全国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论文题目: 基于三菱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学校: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班级: 机电 0882姓名: 丁雪峰指导老师: 李剑2010 年6月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论文目录摘要 ..................................................................... .. I 第1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概况 .................................................. 1 1.1 PLC的概念及发展........................................................ 1 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3 PLC的基础知识 ......................................................... 6 1.4 PLC 的分类 . (6)第2章三菱FX系列PLC ....................................................... 8 2.1 三菱FX系列PLC简介 . (8)2.2 编程的基本知识 ......................................................... 9 第3章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14)3.1 设计内容 .............................................................. 14 3.2 机械手的控制示意图 .. (14)3.2 机械手外部接线图 ...................................................... 17 3.3 交通灯控制状态转移 .................................................... 18 3.4 机械手的梯形图 ........................................................19 3.5 机械手的指令表 ........................................................ 20 第4章PLC系统的程序调试 ................................................... 21 参考文献 ....................................................................25 致谢 ..................................................................... (24)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论文摘要可编程控制器是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出现后开发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以微器处理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生产装料装置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度自动化的需要。

减轻劳动强度,保障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经济效益是企业生成所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们为各个装料生产领域所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装料系统。

它集成自动控制技术、计量技术、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控制管理和分散控制;充分吸收了分散式控制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的优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配置灵活、组态方便。

关键词:pl c 可编程控制器自动装料目录摘要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一、控制要求 (5)1.1 控制对象介绍 (5)1.2 控制原理 (6)1.3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启停过程示意图 (7)1.4 控制要求 (7)二、整体设计 (8)2.1 PLC的特点 (8)2.2 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2.3 PLC与其他工业控制的比较 (10)2.4 FX 系列PLC的特点 (11)2.5 PLC机型的选择 (12)2.6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 (13)2.7开关的选择 (13)2.8熔断器的选择 (13)2.9继电器的选择 (13)三、系统分配 (15)3.1 I/O地址表 (15)3.2 PLC外部接线图 (15)四、软件编程 (16)4.1 GPP软件简介 (16)4.2 用GPP编写梯形图 (17)4.3 传输、调试 (19)4.4 系统的控制框图 (21)4.5 控制源程序介绍 (22)五、与调试结果分析 (28)心得体会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附录 (32)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总体梯形图 (32)系统的主电路 (33)元器件清单 (34)设计任务书一、控制要求1.1 控制对象介绍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是用于物料输送的流水线设备,主要是用于煤粉、细砂等材料的运输。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4)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4)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4)七、"天网"安防系统网络软件1)系统总括ntk2200系列“天网”安防系统网络软件(图形安防集成系统gsis)是基于windowntr的软件包,它允许将安防建筑中的管理子系统,比如cctv、通道控制、警报、内部通信以及楼宇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只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操作界面来控制。

网络应用软件符合oasis网络(开放结构的安防集成标准)要求,设计炽模块化结构,使系统在设计、分布式控制以及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oasis网络标准是一个公开的开放性结构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工业标准内部处理通讯法(ipc)将安防工程的子系统集成在一起,ipc方法主要有tcp/ip和ole2。

该网络标准要求子系统管理器通讯以协调事件联接、共享的数据库管理、操作者处理方法等。

该标准使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和集成不限于一个操作系统内,就象在网络上。

矩阵系统网络软件设计为可提供一个完善的简单的用户界面,所有的常规操作都可通过“点”和“敲”完成。

.房门、控制门、摄像机、内部通讯站、灯光等均可通过鼠标或触摸屏来控制而无需使用菜单或输入命令,警报可以通过敲击鼠标来确认,操作者的指示可以自动显示。

更深入的控制,比如进入全功能的cctv键盘,可通过调用相应的对话框来进行。

网络系统还注意到了被大多数安防系统忽略掉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内部保密。

绝大部分安防系统设计为对钉界保密,对于内部保密部分却比较脆弱。

网络则提供了可编码的网络传输,打乱的口令存贮,“挑战”登录方式,这样保证了口令不在网络上透明地传输,确保安防系统的登记信息。

2)系统管理界面“天网”系统管理器程序具有一个高效的且容易操作的操作人图形界面,可以进行cctv的单主机控制、通道控制、报警、内部通讯以及楼宇管理等功能。

3)图形显示功能“天网”图形操作界面可以显示一些地形图,其中的图标代表摄像机、控制门、房门、报警点等。

“天网”还有一个完全的cad程序,它使用完全基于向量的图形显示方法(只是位图,系统将不会接受)进行最快的图形显示以及最小的磁盘存贮要求。

PLC编程方法与设计规则

PLC编程方法与设计规则

PLC编程方法与设计规则(一)一、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任何一种电器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制对象(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

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是开发PLC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据.设计前,应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明确控制任务,并与机械设计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拟定电器控制方案,协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监控参数、精度要求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准,不宜过多、过高,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并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开发成本。

3、保证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正确进行程序调试、充分考虑环境条件、选用可靠性高的PLC、定期对PLC进行维护和检查等都是很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4、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PLC容量时,应适当留有余量.二、选用PLC控制系统的依据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PLC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使得当今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时,会有更多的机会考虑选用PLC控制。

在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这三种控制方式中,究竟选取哪一种更合适,这需要从技术上的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各方面的比较论证.这里提供以下几点依据,以供在考虑是否选用PLC控制时参考:(1)输入、输出量以开关量为主,也可有少量模拟量。

(2)I/O点数较多。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7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I/O点数应在70点以上选用PLC才合算;到了80年代,降为40点左右;现在,随着PLC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当总点数达10点以上就可以考虑选用PLC了。

(3)控制对象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逻辑设计部分用继电器控制难度较大。

(4)有较大的工艺变化或控制系统扩充的可能性。

(5)现场处于工业环境,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

入侵防盗报警系统V1.0

入侵防盗报警系统V1.0

入侵防盗报警系统解决方案V1.02021年05月18号吴丽霞目录第1章背景概述 (1)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总体架构图 (2)2.2 探测器布建设计 (2)2.3 管控系统详细设计 (4)2.3.1 大中场景管控系统设计 (4)2.3.2 小场景报警管控系统设计 (6)2.3.3 小场景报警&视频管控系统设计 (7)2.3.4 无线报警系统设计 (8)2.4 管理中心软件 (9)第3章海康威视报警系统优势 (10)3.1 “0〞漏报,低误报 (10)3.2 防拆,防剪,系统更可靠 (10)3.3 即时探测、上报,实现快速处警 (10)3.4 全网络化设计,可视化编程 (10)3.5 无缝接入大安防平台软件,互补长短 (11)第1章背景概述随着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开展,人们对平安防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技防手段的安防系统建设,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其必要性,报警作为安防系统组成局部,以其“0〞漏报低误报的防入侵探测性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传统报警中心以线作为上报方式,存在线上报慢、费用高、远程控制困难、故障无法判断等问题,在网络技术迅速开展的大环境下,海康威视推出全系列网络化入侵防盗系统,利用已有网络环境,费用几乎没有;网络上报速度快,产生的报警只需1-2秒就报到中心,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前端主机状态进行远程控制,优势明显。

入侵报警系统主要由两局部组成,前端多类别的探测器,实现对前端各种环境实现精确警情探测,管控用的报警主机及附件设备,对前端警情进行会聚并统一推送至中心管理平台,实现报警与安防其他子系统的互动。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2.1系统总体架构图入侵防盗报警系统,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即多种类别的探测器,探测非法入侵行为,并统一推送到管理中心,实现探测、上报、处警等功能的一个即时防范系统。

海康入侵探测系统按照主机类别形成大中场景的总线制主机集中管控,小场景的分线制网络报警主机联网管控,小场景报警&视频的视频报警主机统一管控以及不方便布线场景的无线报警管控系统,主机支持通过网络或线等方式实现信息推送至管理中心。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图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图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图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

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

现将CD4066 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

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

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

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V1为单结晶体管BT33C,它与R1、R2、R3和C1组成一个张弛式振荡器,SCR为单向可控硅,按下启动按钮AN1后,电路通电,因为SCR无触发电压,所以不导通,继电器J不动作,电源通过R4和VD1给电容C2迅速充电至接近电源电压(Vcc-VD1压降)。

同时,电源经R1给电容C1充电。

数秒后,C1上电压充到V1的触发电压,C1立即通过V1放电,在R3上形成一个正脉冲,该脉冲一路加到V2基极,使V2迅速饱和导通,V2集电极也即电容C2正极近于接地。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继电器控制模块是一种电子模块,主要用于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动作。

继电器通常用于控制高功率设备、电机、灯光等。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

1. 输入电路设计:输入电路用于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

可以使用一个触发器电路,如晶体管、MOSFET或继电器驱动器。

这个电路可以将低电压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继电器所需的高电压或高电流信号。

2. 继电器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继电器。

继电器的选择应根据所需的电源电压、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来确定。

还需要考虑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

3. 电源电路设计:设计适当的电源电路,以提供继电器所需的电源电压和电流。

这可以是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具体取决于继电器的类型和应用。

4. 输出电路设计:输出电路用于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端。

这个电路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来驱动继电器的线圈。

也可以通过使用继电器驱动器来增强输出信号。

5. 保护电路设计:可以添加保护电路,以保护继电器和控制模块。

例如,可以添加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等电路。

6. 控制接口设计:设计一个适当的控制接口,以便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动作。

可以使用开关、按钮、触摸屏等来实现。

7. 电路板设计:将以上所有电路设计集成到一个电路板上,进行布局和布线设计。

这些电路板可以是单面板或双面板,具体取决于电路的复杂性。

8. 调试和测试:对设计的继电器控制模块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可以使用示波器、万用表和其他测试设备来辅助测试。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输入电路、继电器选择、电源电路、输出电路、保护电路、控制接口和电路板设计。

还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某锯床的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某锯床的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某锯床的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刘峻峰指导教师:马德贵(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合肥230036)摘要:本论文是研究机械加工中常用的G607型圆锯床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问题,旨在解决传统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线路复杂、可靠性稳定性差、故障诊断和排除困难等难题。

由于PLC电气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调试周期短,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低,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本论文将把PLC 控制技术应用到G607型圆锯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去,以便大大提高圆锯床的工作性能。

论文分析了圆锯床的控制原理,制定了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改造G607型圆锯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电气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其中包括PLC机型的选择、I/O端口的分配、I/O硬件接线图的设计、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

对PLC控制圆锯床的工作过程作了详细阐述,论述了采用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从而提高机床工作性能的方法,并对控制系统功能进行相应的模拟。

关键词:PLC;G607圆锯床;梯形图;三维力控1 引言G607型圆锯床系采用圆锯片作为切削工具的半自动型高效切割机床,进给采用液压传动控制,适用于锯割各种黑色金属材料及型材,能进行与材料母线成90度的锯割,实现切削半自动工件循环,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效率高等特点,其最大的优势是使用成本低,因而广泛适应于冶金和机械制造行业。

把PLC技术应用到G607型圆锯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改进方案中,大大提高了G607型圆锯床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的工作稳定性,为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带来生机,节省用户的开发时间和生产成本,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能提高PLC的编程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熟练使用PLC进行工业系统的设计打好基础。

2 系统总体设计G607型圆锯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另一部分是电气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亦即PLC控制程序的编写。

信号继电器电路设计

信号继电器电路设计

信号继电器电路设计
1. 信号类型,首先需要确定要处理的信号类型,例如是模拟信
号还是数字信号,以及信号的幅度范围、频率范围等参数。

2. 继电器选择,根据信号类型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继电器的触发电压、触发电流、负载容量等参数需要满足设计要求。

3. 电源设计,确定继电器电路所需的电源电压和电流,并设计
稳压电路和滤波电路,以确保电路稳定可靠地工作。

4. 信号输入输出电路设计,针对不同的信号类型,设计合适的
输入输出电路,包括信号放大、滤波、隔离等功能。

5. 继电器驱动电路设计,设计继电器的驱动电路,确保在输入
信号触发时能够可靠地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动作。

6. 保护电路设计,考虑到电路可能遇到的过压、过流、过载等
情况,设计相应的保护电路,保护继电器和其他元件不受损坏。

7. 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尽量减小干扰和噪声,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工作稳定性。

总的来说,信号继电器电路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
综合考虑信号特性、继电器选型、电源设计、信号处理、驱动电路
和保护电路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电路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希望
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汇川—H1U系列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用户手册 V1.0

汇川—H1U系列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用户手册 V1.0
H1U-1410MR-XP,H1U-1410MT-XP机型接线端子定义:
S/S X1 X3 X5 X7 X11X13X15 L N X0 X2 X4 X6 X10 X12 X14
0V Y0 Y1 Y2 Y3 Y5 Y6 Y10 24V COM0COM1COM2COM3 Y4 COM4 Y7 Y11
H1U-1614MR-XP,H1U-1614MT-XP机型接线端子定义:
■ 系统扩展
安装扩展卡后的图
H1U系列PLC仅支持远程扩展模块,不支持本地扩展模块。用户如需连接远程扩展模块 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则需要安装H1U-CAN-BD通信扩展卡,通过H1U-CAN-BD通信扩展 卡和远程扩展模块进行组网连接。H1U-CAN-BD通信扩展卡需要用户单独购买。H1U-CAN- BD的使用方法请参见《H1U/H2U -CAN-BD用户手册》,远程扩展模块的使用请参见《H1U/ H2U系列扩展模块随机手册》,CAN通讯功能的使用请参见《H1U/H2U可编程控制器指令及编 程手册》。
G S/S X01 X03 X05 X07 X11 X13 X15 X17 X21 X23 X25 X27 L N X00 X02 X04 X06 X10 X12 X14 X16 X20 X22 X24 X26
0V Y0 Y1 Y2
Y4 Y6
Y10 Y12
Y14 Y16
24V COM0 COM1 COM2 Y3 COM3 Y5 Y7 COM4 Y11 Y13 COM5 Y15 Y17
⑧. 特殊功能标识位 如高速输入输出功能、模拟量功能等。
⑨. XP辅助版本号
■ 基本型号
表一:基本参数
型号
输入输出特性
合计点数 普通输入 高速输入 输入电压 普通输出 高速输出

光耦及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经典设计电路模块

光耦及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经典设计电路模块

光耦及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经典设计电路模块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是文章的开篇,它需要向读者介绍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即光耦及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经典设计电路模块。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组件,用于在不同电路之间进行电信号的传递和控制。

为了实现继电器的驱动,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使用光耦和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的经典设计电路模块。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详细介绍光耦驱动继电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光耦作为一种光电耦合器件,能够将输入端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电转换将其传递到输出端,从而实现继电器的驱动。

我们将深入探讨光耦驱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而后,我们将详细介绍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三极管作为一种常见的放大器件,能够对输入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控制,从而实现对继电器的驱动。

我们将深入探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比分析光耦及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优缺点,并给出总结。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光耦及三极管在驱动继电器方面的经典设计电路模块,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提高电子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本文将深入介绍光耦及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经典设计电路模块,进而提升电子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做介绍。

1.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要讨论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1.1 概述在这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光耦和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并说明它们在电子电路中驱动继电器上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提及到了这两种器件的经典设计电路模块。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讲述。

首先,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光耦驱动继电器的原理介绍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

西门子PLC300系列的设计步骤与实例

西门子PLC300系列的设计步骤与实例

S7-300系列PLC应用系统设计PLC应用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PLC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PLC应用系统的软件设计PLC应用系统设计实例PLC应用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系统设计的原则与内容1.设计原则(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2)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经济,操作方便;(3) 保证控制系统工作安全可靠;(4) 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改进,应适当留有进一步扩展的余地。

2.设计内容(1) 拟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它是整个设计的依据;(2) 选择电气传动形式和电动机、电磁阀等执行机构;(3) 选定PLC的型号;(4) 编制PLC的输入输出分配表或绘制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5) 根据系统要求编写软件说明书,然后再进行程序设计;(6) 重视人机界面的设计,增强人与机器之间的友善关系;(7) 设计操作台、电气柜及非标准电器元部件;(8) 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系统设计和调试的主要步骤1.深入了解和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2.确定IO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电磁阀等。

3.选择合适的PLC类型,根据已确定的用户IO设备,统计所需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点数,选择合适的PLC类型。

4.分配IO点,编制出输入输出端子的接线图。

5.设计应用系统梯形图程序,这一步是整个应用系统设计最核心的工作。

6.将程序输入PLC,当使用计算机上编程时,可将程序下载到PLC中。

7.进行软件测试,在将PLC连接到现场设备上之前,必须进行软件测试,以排除程序中的错误。

8.应用系统整体调试,在PLC软硬件设计和控制柜及现场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整个系统的联机调试。

调试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排除,直至调试成功。

9.编制技术文件,系统技术文件包括功能说明书、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元件明细表、PLC梯形图等。

PLC选型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选型时应选择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具体应考虑以下几点。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说明书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说明书

word格式文档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设计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要考虑:1、设备的正常运行;2、合理、有效的资金投入;3、在满足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根据生产工艺的变化扩展部分功能。

一、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1、分析被控对象、明确控制要求2、制定电气控制方案3、确定输入/输出设备及信号特点4、选择可编程控制器5、分配输入/输出点地址6、设计电气线路7、设计控制程序8、调试(包括模拟调试和联机调试)9、技术文件整理1)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详细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了解被控对象机、电、液之间的配合,提出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拟定设计任务书。

2)确定输入/输出设备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全部输入设备(如:按纽、位置开关、转换开关及各种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及其它执行器等),从而确定与PLC有关的输入/输出设备,以确定PLC的I/O点数。

3)选择PLC PLC选择包括对PLC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等的选择。

4)分配I/O点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分配I/O点:画出PLC的I/O点与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图或对应关系表。

PLC外围硬件线路:画出系统其它部分的电气线路图,包括主电路和未进入PLC的控制电路等。

由PLC的I/O连接图和PLC外围电气线路图组成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到此为止系统的硬件电气线路已经确定。

5)程序设计程序设计:1)控制程序;2)初始化程序;3)检测、故障诊断和显示等程序;4)保护和连锁程序。

模拟调试:根据产生现场信号的方式不同,模拟调试有硬件模拟法和软件模拟法两种形式。

专业整理word格式文档6)硬件实施设计控制柜和操作台等部分的电器布置图及安装接线图;设计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电气互连图;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接线,并进行详细检查。

由于程序设计与硬件实施可同时进行,因此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周期可大大缩短。

基于51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洗衣机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

然而,传统的洗衣机控制方式往往存在操作复杂、功能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用户对于高效、智能洗涤的需求。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的设计,实现洗涤、漂洗、脱水等功能的自动化控制。

一、系统硬件设计1、控制器核心选择本设计选用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核心,利用其丰富的I/O口和定时器资源,实现对洗衣机的控制。

通过外接按键和蜂鸣器等元件,实现洗涤方式的选择、启动/停止控制等功能。

2、电源模块设计为了确保洗衣机的稳定运行,本设计采用220V交流电作为电源输入,通过变压器进行降压处理,再经整流滤波后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为控制器和其他部件供电。

3、输入输出模块设计输入模块主要包括按键和传感器。

其中,按键用于选择洗涤方式,传感器则用于检测水位、水温等信息。

输出模块主要包括继电器和蜂鸣器,继电器用于控制洗衣机的启动/停止,蜂鸣器则用于提示用户洗涤过程的状态。

二、系统软件设计1、程序初始化在程序开始运行时,首先进行初始化操作,包括配置定时器、设置I/O口状态等。

2、洗涤过程控制根据用户选择的洗涤方式,程序将通过定时器控制电机的运转时间,实现不同洗涤模式的自动化控制。

同时,通过检测水位、水温等信息,自动调整洗涤时间和水的温度,提高洗涤效果。

3、漂洗过程控制在洗涤过程结束后,程序将自动进入漂洗阶段。

通过控制进水和排水阀的开闭时间,实现自动漂洗。

同时,根据洗涤过程中收集的衣物量和洗涤效果,智能调整漂洗次数和时间,确保衣物清洗干净。

4、脱水过程控制在漂洗过程结束后,程序将自动进入脱水阶段。

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和脱水时间,实现衣物的高效脱水。

同时,为了保护衣物和机器的安全,程序将根据衣物的种类和重量信息,智能调整脱水时间和转速,确保脱水过程的顺利进行。

5、报警提示功能为了方便用户及时了解洗涤过程的状态,本设计还实现了报警提示功能。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灯光设计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灯光设计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2)第二章系统设计 (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1 系统硬件设计 (3)2.2.1 主控板电路设计 (3)2.2.2 STC89C52简介 (4)2.2.3 检测模块的设计与选用 (4)2.2.4继电器输出模块 (4)2.2.5 nRF2401A无线射频模块 (5)2.2.6 基于MAX232与PC通讯 (7)2.3.1 遥控器的设计 (8)2.3.2 显示屏LCD1602 (8)2.3.3 时钟芯片DS1302 (9)2.3.4 LM7805与AMS1084 (9)2.3.5 按键指示电路及实现 (10)2.4硬件设计开发 (11)2.4.1 开发环境protel99SE (11)2.4.2 电路板的制作 (12)第三章程序的设计实现 (13)3.1 系统整体程序框架 (13)3.2.1 主控板程序设计 (13)3.2.2 灯光延时等待的设计与思考 (14)3.3.1 遥控器程序设计 (15)3.3.2 NRF2401A无线射频通讯的程序设计 (16)3.3.2 LCD1602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 (20)3.3.3 DS1302时钟芯片的设计 (23)3.4软件设计开发 (25)3.4.1 软件开发环境KeiluVision4简介 (25)3.4.2 KEIL的使用 (25)3.4.3单片机程序的烧写 (26)第四章调试结果 (27)结束语 (28)1 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备受关注,于是家居智能化的快速兴起,满足人们对舒适,安全,便捷以及节能环保的时尚生活的追求。

继电器模块程序设计

继电器模块程序设计

继电器模块程序设计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继电器模块程序设计这个有意思的事儿。

你说继电器模块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开关小助手,能帮我们在电路世界里实现各种奇妙的控制。

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听话的小精灵,你让它干啥它就干啥。

设计继电器模块程序,就像是给这个小精灵编写行动指南。

咱得先搞清楚自己想要它怎么工作,是一下子就打开呢,还是慢悠悠地来。

这就好比你决定是一路狂奔去目的地,还是悠闲地散着步过去。

然后呢,咱得选好编程语言,这可不能马虎。

就像给小精灵选一套合适的衣服,得让它穿着舒服,还能发挥出最大的本事。

不同的编程语言就像是不同风格的衣服,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

在写程序的过程中,可得细心再细心。

一个小错误就可能让小精灵闹脾气,不好好工作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跟你走路不小心崴了脚一样,那得多难受啊。

比如说,你得注意程序的逻辑是不是清晰。

不能一会儿让小精灵往左,一会儿又让它往右,它不得迷糊啦?这就像你出门,一会儿想着去东边买东西,一会儿又想去西边逛逛,最后可能啥也没干成。

还有啊,要考虑各种情况。

万一有个意外发生咋办?就像天气突然变了,小精灵得知道怎么应对呀。

不能说下雨了就傻眼了,得有备用方案不是?设计好程序后,可得好好测试一下。

这就像是给小精灵来一场模拟考试,看看它能不能过关。

要是有问题,赶紧改正,可不能等出了大问题才后悔呀。

总之,继电器模块程序设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也绝对不是难到没法下手的事儿。

只要咱有耐心,有细心,再加上那么一点点创意,肯定能让这个小精灵乖乖听话,为我们好好服务。

你说是不是?所以啊,大胆去尝试吧,朋友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蔡美琴.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周南生.模拟电路设计与制作.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余永权.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陈新城.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5]邓学林.OP放大器应用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流程图如下
4、任务完成阶段
第1~3周:调研、开题,研究学习STM8S208单片机和CAN总线,了解继电器的的相关知识;
第4~13周:设计基于CAN总线的继电器输出模块的相应电路;
第14~15周:撰写论文;
第16周:验收、答辩。
5、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具备课题设计所需的STM8S202单片机和相应型号的继电器等必要的元器件,具有相应的参考资料等条件。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1.4.4
1、课题来源:课题来源分为结合实际课题和自拟课题两种,结合实际课题中来源于科研课题的要填写确切基金项目、企事业单位项目,不能写横向、纵向课题等。
2、课题类型:A—工程设计;B—科学实验;C—软件开发;D—理论研究;E—应用研究。
2、设计目的、要求
(1)学习单片机和CAN总线的相关知识;
(2)设计完成电路及PCB;
(3)根据要求选择继电器型号,要去输出达到250VAC10A;
3、设计思路与预期成果
采用STM8S208单片机设计一个基于CAN总线的继电器输出模块带有四组八路开关输出。能够正确的接受CAN总线传输的命令,并根据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即控制相应的继电器的动作,能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XXXX大学学生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继电器输出模块设计
课题来源
实际课题类型AFra bibliotek导师X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1、调研资料的准备
在毕业设计前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学习STM8S208单片机及CAN总线相关的知识;对于题目关键技术要点,通过向导师答疑以及与同组同学讨论的方式得到解决,从而确定了题目的设计方案;再后续的设计过程中,还将继续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获取与设计有关的知识,并加强与导师的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