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仅从表现形式上看,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结为学习伙伴,互相帮助,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层面加以认识。从学生的角度看,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与个体学习相对应;从教师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能。本章是从教学技能的角度对合作学习所做的探讨。

有的教师认为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生聚在一起学习,就算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概念、意义的了解有助于从本质上更好地认识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技能。

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是指教师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三)合作学习的分组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在组成学习小组时主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内的成员有性别、个性、学习成绩、能力、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差异。这样分组的直接目的是希望同学之间能互相启发,彼此分享知识、经验、智慧,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仅靠个体努力无法解决的学习疑难。从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还希望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能彼此互助、包容,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包括必要的妥协与退让,并能与不同的人相处。

组间同质是指组与组之间实力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别。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希望将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竞争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符合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但在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的学生个体,容易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严重者还有可能滋生出破坏行为。教师如若将个体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既能以合作的方式最终解决学习任务,又能让学生分享胜利的喜悦,分担失败的沮丧,感受到来自同伴间的相互支持,避免竞争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毕竟,不论何种方式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为了竞争。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合作学习的实质

在有效的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任务是共同的,且最终的评价是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为依据,而不是仅看某一个体学生的表现,所以,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学生不仅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

(二)满足学生情感需求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技能、教学组织策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及同学间互助互爱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不仅有生物需求和安全需求,还有归属及爱的需求。就人的属性而言,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人是具有高度社会性的物种。因此,传递基本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文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使学生能融入群体,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和目的之一。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若能为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通力合作,各尽所能,从中可感受到自己为他人所需要的接纳感、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作为有价值成员的自尊感。新课程旗帜鲜明地将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列为课程目标,体现出课程的“生本”思想和人文关怀。

(三)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合作学习的内部组成是异质分组,就如同我们不可能自由选择同事和邻居一样,学生要学会与自己个性、风格迥异的人相处,这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有可能发挥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能力差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存在的误区

在一次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士所进行的关于我国课堂教学现象的讨论中,对方放映了我国某位小学教师的一段教学录像。录像中的学生正在进行合作学习,随着镜头的移动,画面停留在一位女生身上。只见这位瘦弱的学生先是反复地将衣角卷起又放下,后又改为啃指甲,与身边的同伴相比,显得孤单而落寞。在这一过程中,未见有教师和同伴采取过何种措施。

“这个女生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大家做出了各种猜测:是合作任务太简单,引不起她的参与兴趣?是任务难度太大,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是老师所给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实际所需?是任务完成后的无聊?是她在组内被排斥而边缘化?是她的智力不在正常学生之列?(仅从画面上难以判断)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上述的种种猜测无法得到证实。但无论何种原因,都表明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一)分组分工不当,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

有的教师本身分组失当,未注意学生间的合理搭配,分工时又不能尊重学生的意见,过于倚重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致使小组成员间发展机会不平等,并有可能使某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产生失落感。

需要明确的是,并非几个学生随意组合在一起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就属于合作学习。只有当小组的构成是异质的,且在实际运作中成员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角色互补的分组学习,才是合作学习。

(二)目的不明,为合作而合作

课堂教学中,常见教师提出问题后,在学生的答案已经脱口而出时,教师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全然不考虑合作学习的意图何在,问题是否值得讨论,合作的时机是否恰当,任务是否非学生个体之力所能完成必须借助同伴的力量。有的教师提问的话音刚落,未等学生独立思考,就要求学生合作讨论。离开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成了东拉西扯,人云亦云;还有一些思维较慢的学生来不及形成自己的意见,最终只能成为思维敏捷学生观点的附和者和附庸。

(三)时间不足,草草收场

课堂上,老师的一个问题或学习任务提出后,学生的讨论、辩论或尝试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忽然,“啪、啪、啪”,传来了老师的击掌声,学生的活动戛然而止,随着老师的手势,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