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_3.doc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综合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综合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限时: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7为单选题,每小题5分;8-10为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5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会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B.萘的熔点为80 ℃,质量相等的80 ℃的液态萘和80 ℃的固态萘具有相同的分子势能C.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D.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比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大解析:液面上部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同时有蒸汽分子进入液体中,从宏观上看,液体不再蒸发,故A错误;液态萘凝固成80 ℃的固态萘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萘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内能减小,而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所以一定是分子势能减小,故B错误;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选项C正确;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可知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D错误.2.在吉尼斯大全中,记述了一个人创造了赤着脚在650 ℃的燃烧着的一长堆木炭上步行了约7.5m的“世界之最”纪录.关于他创下的这个奇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这个表演者一定在脚下事先抹上了一种高级绝热防护剂B.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跳跃式地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时间短,炭火来不及灼伤脚C.这个表演者可能是用汗脚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轻松地走过去的D.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轻轻地踮着脚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面积小,即使灼伤也不厉害解析:当赤着的脚踩上炭火时,灼热的炭火使脚底的汗水迅速汽化,立即在脚底下形成一个很薄的蒸汽层.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对脚板将起到绝热防护作用,行走中脚上流出的汗水部分地补偿了汽化所需的水分.因为跳跃、踮着脚走均不能提供足够的汗水,且容易使脚陷进炭火,从而使保护层失效.故应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一定越小B.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作用力一定越小C.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D.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4.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 )A.液晶本身就是一种晶体B .液晶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C .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 .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解析:液晶不是晶体,故A 错误;液晶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主要是光学性质),故B 正确;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 正确;液晶通电时,分子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故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B .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C .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D .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解析:毛细现象和液体的浸润、不浸润相联系.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故A 、B 正确.建筑房屋的时候,在砌砖的地基上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防止地下的水分沿着夯实的地基以及砖墙的毛细管上升,以使房屋保持干燥.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可以沿着它们上升到地面.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破坏这些土壤里的毛细管.相反,如果想把地下的水分引上来,就不仅要保持土壤里的毛细管,而且还要使它们变得更细,这时就要用磙子压紧土壤,所以C 错、D 对.6.如图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得水汽的压强为p ,体积为V ,当保持温度不变( A )A .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增为2V 时,水汽的压强变为12p B .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12V 时,水汽的压强增为2p C .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减小,水汽的密度增大D .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解析:由于容器中的水汽刚好饱和,表示容器中已没有水.上提活塞时,容器中的水汽变为未饱和汽,根据玻意耳定律(近似符合),体积增为2V 时,压强变为12p ,故A 正确,下压活塞时,饱和汽体积减小,但饱和汽压和饱和汽密度不变,故B 、C 、D 错,因此选A.7.关于液体的饱和汽与饱和汽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饱和汽的压强、体积、温度的变化规律遵循查理定律B.饱和汽密度和蒸汽分子的平均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一定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都是相同的D.饱和汽压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解析:饱和状态的情况下:①如果稍微降低温度将会出现凝结,而变成液体,体积迅速减小;②稍微增大压强亦可出现凝结,体积也会大大减小.所以饱和状态下的气体不遵循理想气体实验定律,故A错误;饱和汽密度和蒸汽分子的平均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是不同的,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汽压大,故C错误;水的饱和汽压不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与温度有关,故D错误.8.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BC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M的ab段表示固态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解析:由图象可知曲线M表示晶体,bc段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b 段还未熔化,表示固态,cd段表示熔化完成,都为液态,B、C对;N表示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由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逐步熔化,因此D错.9.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 BCD )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的分子的引力小些D.液体对B毛细管浸润解析: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液体对固体A不浸润,对固体B浸润;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0.如图所示是水在大气压强为1.01×105Pa下汽化热与温度的关系图线,则( AD )A.该图线说明温度越高,单位质量的水汽化时需要的能量越小B.大气压强为1.01×105 Pa时,水的沸点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该图线在100 ℃以后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水已经汽化了D.由该图线可知,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与温度有关解析:由题图可知,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水的汽化热越小.在相同条件下,水汽化吸热与液化放热相等,但吸、放热的多少均与压强、温度有关.二、填空题(共12分)11.(4分)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甲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解析:甲、乙表现为各向同性,丙表现为各向异性,再根据熔化图象,甲、丙有确定的熔点,而乙没有.故甲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12.(2分)质量为m的0 ℃的冰雹,自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力,其中1%质量的冰在下落过程中完全融化为0 ℃的水脱离冰雹,若落地时的速度为400 m/s,冰雹下落的高度为8.34×103_m .(已知冰的熔化热为0.34×106 J/kg ,g 取10 m/s 2)解析:设冰雹下落的高度为h ,则有mgh =12mv 2+1100m ·λ 即(10 m/s 2)×h =12×(400 m/s)2+1100×0.34×106 J/kg h =8.34×103 m.13.(6分)如图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T 2,熔化时间为t 2-t 1.若已知萘的质量为m ,固态时比热容为c 1,液态时比热容为c 2,熔化热为λ,试完成下列表格.过程 状态吸热后能的转化 吸热计算式 A →B 固态主要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 Q 1=c 1m (T 2-T 1) B →C 固液共存完全用于增加分子的势能 Q 2=λ·m C →D液态 大部分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 Q 3=c 2m (T 3-T 2)三、计算题(共35分)14.(6分)一电炉的功率P =200 W ,将质量m =240 g 的固体样品放在炉内,通电后的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答案:60 ℃ 1×105J/kg解析:由熔化曲线上温度不变的部分可找出熔点,根据熔化时间和电炉功率可知电流做功的多少,这些功全部转化为热并全部用于样品的熔化.样品的熔点为60 ℃,熔化时间t=2 min ,电流做功W =Pt ,设样品的熔化热为λ,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Q =λm .由W =Q ,即Pt =λm .得λ=Pt m =200×2×60240×10-3 J/kg =1×105J/kg. 15.(9分)气温为10 ℃时,测得水蒸气的实际压强p =800 Pa ,则此时的相对湿度为多少?如果绝对湿度不变,气温升至20 ℃,相对湿度又为多少?(已知10 ℃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p 1=1.228×103 Pa,20 ℃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p 2=2.338×103Pa)答案:65.1% 34.2%解析:10 ℃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p 1=1.228×103 Pa ,由相对湿度公式得此时的相对湿度: B 1=p p 1×100%=800 Pa 1.228×103 Pa×100%≈65.1% 20 ℃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p 2=2.338×103Pa ,同理得相对湿度: B 2=p p 2×100%=800 Pa 2.338×103 Pa×100%≈34.2%. 16.(8分)如图所示,有一个高为H 的导热容器,原来开口向上放置.已知气温为27 ℃、大气压强为760 mmHg ,空气相对湿度为75%.现用一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将容器封闭.求将活塞缓慢下压多大距离时,容器中开始有水珠出现?答案:H 4解析:对水蒸气研究:Ⅰ⎩⎪⎨⎪⎧ p 1=75%p s V 1=V ,Ⅱ⎩⎪⎨⎪⎧ p 2=p s ,V 2=?.由p 1V 1=p 2V 2,得V 2=p 1V 1p 2=75%·p s ·V p s=0.75 V , 所以下压距离h =H4时,将开始有水珠出现. 17.(12分)如图所示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1)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2)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3)熔化过程用了多少时间?(4)图中BC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答案:(1)是(2)210 ℃(3)8 min (4)固液共存解析:图中BC阶段表示该合金的熔化过程,说明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晶体,且熔点为210 ℃,熔化过程用了Δt=(14-6) min=8 min,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固体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固体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知识积累】一、晶体与非晶体1.单晶体的特征(1)具有天然的规则外形,这种规则的外形不是人工造成的。

(2)物理性质,这是单晶体区别于非晶体和多晶体最重要的特性,是判断单晶体最主要的依据。

(3)具有一定的熔点,单晶体在这一点上和多晶体没有区别。

从宏观上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看有无一定的。

2.多晶体和非晶体(1)多晶体虽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物理性质各向同性,但组成多晶体的晶粒都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每一个晶粒都具有单晶体的特征和物理性质,这是多晶体和非晶体在上的区别。

(2)多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的区别在于多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例如很多同学认为玻璃应是多晶体,但实验证明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故应是非晶体。

3.正确理解单晶体的各向异性(1)在物理性质上,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的。

①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也就是沿不同方向去测试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时,测试结果不同。

②通常所说的物理性质包括弹性、硬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磁性等。

(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说每一种单晶体都能在各种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举例如下:①云母、石膏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传热的快慢不同。

②方铅矿石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电阻率不同。

③立方体形的铜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弹性不同。

④方解石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折射率不同。

4.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2)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且是单晶体。

(3)只要是具有确定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反之,必是非晶体。

(4)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看其有无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仅从各向同性或者几何形状不能判断某一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2.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3.大烧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在冰水混合物中悬挂一个小试管,试管内装有冰,给大烧杯加热时,以下现象正确的是( )A.烧杯内的冰和试管内的冰同时熔化B.试管内的冰先熔化C.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D.试管内的冰始终不会熔化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金可以打造成类型不同的首饰,是非晶体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5.用内径很小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读数比实际气压( )A.偏大B.偏小C.相同D.无法解释6.如图所示,一个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导热性良好)内盛有饱和水汽与少量的水,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会增大B.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不变C.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拉出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会减小D.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不变7.某一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那么它( )A.一定是晶体B.一定是非晶体C.是多晶体D.不一定是非晶体8.如图所示,布满了肥皂膜的金属框架上有一段质量不计的棉纱,现将金属框架下半部分的肥皂膜刺破,则棉纱将是如图所示中的( )A.B.C.D.9.要使水在100 ℃以上沸腾,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移到高山上去烧B.在锅上加密封的盖C.在水中加盐D.加大火力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二、多选题11.(多选)经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容易具有液晶态的分子有( )A.棒状分子B.碟状分子C.平板状分子D.单原子分子12.(多选)如图所示,ACBD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圆板.AB和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后电流表读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板是非晶体B.圆板是多晶体C.圆板是单晶体D.圆板沿各个方向导电性能不同13.(多选)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液晶分子和固态、液态分子的排列相同三、计算题14.空气的温度是8 ℃,水的饱和汽压为8.05 mmHg,此时水汽的实际压强为6 mmHg,求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15.在大气压强为1.013×105Pa的条件下,要使m=2.0 kg,t=100 ℃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至少需要多少热量?(水的汽化热L=2.26×106J/kg)16.如图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时间为________.若已知萘的质量为m,固态时比热容为c1,液态时比热容为c2,熔化热为λ,试完成下列表格.四、填空题17.对于晶体来说,在熔化过程中,外界供给晶体的能量,是用来破坏晶体的分子结构,增加分子间的_____能,所以温度__________.18.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有收缩趋势,称为________现象.若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有扩大趋势,称为________现象.19.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问世,使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________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________.20.衣服弄上蜡或油污时,只要将卫生纸放在有污处的上、下表面,然后用熨斗轻压该处,即可清除油污或蜡,这是利用________现象.21.有一块物质薄片,某人为了检验它是不是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O为坐标原点,建立xOy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x1和y1,使x1和y1到O点的距离相等.在x1和y1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O点,发现x1和y1点的温度都在缓慢升高.甲同学说:若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则该物质薄片一定是非晶体.乙同学说:若两点温度的高低有差异,则该物质薄片一定是晶体.请对两位同学的说法作出评价.(1)甲同学的说法是________(选填“对”或“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的说法是________(选填“对”或“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而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A错.固体、液体的分子排列都很紧密,分子间作用力都很强,因此体积都不易被压缩,B对.但是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不稳定的,因此C、D错误.2.【答案】B【解析】液晶是某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在某些方向上分子排列规则,某些方向上杂乱,液晶本身不能发光,所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3.【答案】C【解析】熔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烧杯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与试管中的冰达到热平衡时温度相等,不发生热传递,因此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4.【答案】D【解析】多数金属都是晶体,A、B错误;由于物质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能生成多种晶体,C错误;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D正确.5.【答案】B【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玻璃管中的水银呈凸形;因为玻璃管很细,会发生毛细现象,使水银柱下降,所以气压计的读数应比实际气压偏小,选项B正确.6.【答案】B【解析】慢慢推进活塞和慢慢拉出活塞,密闭容器内体积发生变化,而温度保持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只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选项A、C错,B正确.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入沸水中,容器内温度升高,水的饱和汽压增大,选项D错误.7.【答案】A【解析】无论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8.【答案】D【解析】液体有收缩成最小的趋势.9.【答案】B【解析】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在高山上,气压低,沸点下降;而在锅上加密封的盖,锅内气压增大;水中含杂质,沸点降低;加大火力并不能升高沸点.10.【答案】B【解析】A是不浸润现象,B是表面张力,C是毛细现象,D是表面张力.11.【答案】ABC【解析】12.【答案】CD【解析】13.【答案】BC【解析】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故A错误.当液晶通电时导通,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B正确.液晶是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结构特征的一类物质.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C正确.液晶可以流动,所以和固态分子排列不相同,但液晶不可以像液体一样任意流动,所以和液态分子排列不相同,故D错误.14.【答案】74.5% 6 mmHg【解析】由相对湿度的计算公式可得相对湿度=×100%=74.5%.绝对湿度即水汽的实际压强,为6 mmHg.15.【答案】4.52×106J【解析】100 ℃水全部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的热量:Q=mL=2×2.26×106J=4.52×106J16.【答案】T2t2-t1【解析】17.【答案】分子势能不变【解析】晶体熔化时所吸收的能量仅用于破坏分子结构,增加分子势能,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18.【答案】不浸润浸润【解析】19.【答案】一定的规则周期性【解析】20.【答案】毛细【解析】蜡和油污被加热后,可通过卫生纸的纤维发生毛细现象而进入到卫生纸内,所以是利用了毛细现象.21.【答案】(1)错因为有些晶体在导热性上也有可能是各向同性的(或两个特定方向上的同性并不能说明各个方向上都同性) (2)对因为只有晶体才具有各向异性【解析】单晶体中,物质微粒的排列顺序及物质结构在不同方向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而非晶体中,物质微粒排列顺序及物质结构在不同方向是一样的,因此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对于多晶体,由于其中小晶粒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的,因此也表现出各向同性.由此可知,表现出各向同性的不一定是非晶体,而表现出各向异性的一定是晶体.。

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1.(多选)(2018·河北省邢台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固体甲和固体乙在一定压强下的熔解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B )A.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B.固体甲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C.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D.图线甲中ab段温度不变,所以甲的内能不变解析: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故A正确;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是非晶体,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故B正确;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故C错误;晶体在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但由于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在增大,故D错误。

2.(多选)(2019·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解析: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题粒是晶体,A错;根据晶体的物理性质可判选项B、C正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D错误。

3.(2019·山东省临朐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如图所示,ACBD是一块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微粒构成的圆板,AB和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后电流表示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圆板是非晶体B.圆板是多晶体C.圆板是单晶体D.不知有无固定熔点,无法判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解析: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说明圆板沿AB和CD两个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即各向异性,所以圆板是单晶体,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推荐文档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2.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的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3.处在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 ()A.较小的势能B.较大的势能C.相同的势能D.较大的动能4.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的形成原因,下面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草木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液化后再凝固成小冰晶附在房顶及地面形成的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方向与液面相切B.表面张力是液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C.表面层中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要使液面收缩6.关于浸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是浸润液体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7.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的道理,可以推知液柱上升的高度()A.只跟液体性质有关B.只跟液体密度有关C.只跟液体密度和毛细管内径有关D.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8.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B.液体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表现为收缩趋势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所以有收缩趋势D.因为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引力与斥力恰好互相平衡,所以有收缩趋势9.关于液体和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10.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类似B.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C.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D.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不同1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 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C.水面凸起,说明了玻璃这时不能被水浸润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12.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A.液面上方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金可以打造成类型不同的首饰,是非晶体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14.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温度D.大气压强15.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室内空气的温度是25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5%,问空气的绝对湿度等于多少?已知25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3.167×103Pa.17.如果已知铜质的量热器小桶的质量是150 g,里面装着100 g、16 ℃的水,放入9 g、0 ℃的冰,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是9 ℃,试利用这些数据求出冰的熔化热.[其中铜的比热容c铜=0.39×103J/(kg·℃),冰的比热容c冰=2.1×103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18.在压强为1.01×105Pa时,使10 kg 20 ℃的水全部汽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100 ℃时水的汽化热为L=2 260 k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9.一电炉的功率P=200 W,将质量m=240 g的固体样品放在电炉内,通电后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但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且随温度的升高蒸发加剧,所以选C.2.【答案】B【解析】由化学知识知道,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层与层间距离很大,所以其质地松软;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排列紧密,相互间作用力很强,所以其质地坚硬.显然A、C、D错误,B正确.3.【答案】B4.【答案】D【解析】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5.【答案】C【解析】在液体与气体相接触的表面层中,液体分子的分布较内部稀疏,即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其宏观表现是使液面收缩,好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所以错误的只有C选项.6.【答案】D【解析】同一种液体是浸润液体还是不浸润液体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对蜂蜡来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对铅来说是浸润液体,故A、B错;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错,D对.故正确答案为D.7.【答案】D【解析】液柱上升的高度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D项正确.8.【答案】C【解析】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稍大于平衡时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有收缩趋势,A、B、D错误,C正确.9.【答案】A【解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固体那样强,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体分子之所以能在液体中移动也正是因为液体分子在液体中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所以其扩散也比固体的扩散快,选项C、D正确.10.【答案】B【解析】液体中各个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随意移动的.因此分子的振动也会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B对.11.【答案】D【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略高于玻璃杯口边缘时,水也不会流出.12.【答案】D【解析】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水蒸气为饱和汽,水蒸气密度一定,其饱和汽压一定.当活塞上提时,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使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故选D.13.【答案】D【解析】多数金属都是晶体,A、B错误;由于物质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能生成多种晶体,C错误;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D正确.14.【答案】B【解析】印刷纸张是一种极易吸湿的材料,空气中水分多时,纸张就吸湿;空气干燥时,纸张中的水分就向空气中挥发.在吸湿与挥发过程中,纸张随之膨胀或收缩,于是发生变形.纸张吸湿膨胀即产生荷叶边(波浪形卷曲),纸张挥发水分即产生紧边.所以为使纸张好用主要控制相对湿度.15.【答案】B【解析】只有晶体才具有确定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但都等于其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所以B对.16.【答案】2.06×103Pa【解析】空气的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而相对湿度=,故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即绝对湿度=65%×3.167×103Pa=2.06×103Pa.17.【答案】334.7 kJ/kg【解析】9 g、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再升高到9 ℃,总共吸收的热量Q吸=m冰λ+m冰c水(9 ℃-0 ℃),量热器中的水和量热器小桶从16 ℃降到9 ℃放出的热量Q放=m水c水(16 ℃-9 ℃)+m桶c铜(16 ℃-9 ℃).因为Q吸=Q放,所以m冰λ+m冰c水(9 ℃-0 ℃)=(m水c水+m桶c铜)×(16 ℃-9 ℃).统一单位后,把数值代入上式,可得λ=334.7 kJ/kg.18.【答案】2.6×107J【解析】压强为1.01×105Pa时,水在达到沸点时的汽化热为2 260 kJ/kg.要使20 ℃的水全部汽化,应先使水的温度上升到100 ℃,则需吸收的热量总共为Q=cmΔt+m·L=4.2×103×10×(100-20) J +10×2 260×103J≈2.6×107J.19.【答案】60 ℃1×105J/kg【解析】由题图知,样品的熔点为60 ℃,熔化时间t=2 min,电流做功W=Pt.设样品的熔化热为λ,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Q=mλ.由W=Q,即Pt=mλ,得λ==J/kg=1×105J/kg.。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学业质量标准检测9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学业质量标准检测9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第九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20·河北石家庄新华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人就感觉越潮湿B.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伞面上有很多细小的孔,伞也能达到遮雨的效果C.用热针尖接触涂有石蜡薄层的金属片背面,熔化的石蜡呈圆形,说明石蜡具有各向同性D.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解析:空气相对湿度越大,人体水分越不容易蒸发,人们感觉越潮湿,和绝对湿度无关,故A正确。

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导致水不能透过,故B正确;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多晶体金属导热具有各向同性的表现,无法说明石蜡具有各向同性,故C错误;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故D正确。

2.(2020·天津市宁河区校级模拟)关于固体、液体、气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B.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状态改变时,内能不一定改变C.0 ℃的铁和0 ℃的铜,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相同D.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多晶体有各向同性的特征,故A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改变时,只要能保持温度不变,则其内能不变,故B正确;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0 ℃的铁和0 ℃的铜,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由于分子质量不同,则分子平均速率不同,故C错误;液体表面存在着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不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故D错误。

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1固体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1固体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固体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9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解析:所有的金属都是晶体,因而黄金也是晶体,只是因为多晶体内部小晶粒的排列杂乱无章,才使黄金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A错误;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如碳可以形成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晶体,故B错误;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是某些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有些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故C错误;玻璃是非晶体,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D正确.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解析: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形状,金属属于多晶体,故B错;大粒盐磨成细盐,而细盐是形状规则的晶体,在放大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故C错;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故D对.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B.只有非晶体才显示各向同性C.凡是具有规则的天然几何形状的物体必定是单晶体D.多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解析:常见的金属:金、银、铜、铁等都是多晶体,选项A正确;因为非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选项D正确;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是单晶体,选项C正确.4.一块密度和厚度都均匀分布的矩形被测样品,长AB 是宽AC 的两倍,如图所示.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O 1O 1′和O 2O 2′测其电阻,阻值关系为R 1=R 2,则这块样品可能是( A )A .单晶体B .多晶体C .非晶体D .以上说法全错解析:假设该物质沿各方向电阻率相同,根据电阻定律R =ρLS可知:R 1=2R 2,而测得R 1=R 2,说明沿O 1O 1′和O 2O 2′方向电阻率不同,即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故A 正确.5.某实验小组想测试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他们将这两种材料加工成厚度均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几何体,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经测试发现,材料甲沿ab 、cd 两个方向的电阻相等,材料乙沿ef 方向的电阻大于沿gh 方向的电阻,关于这两种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材料甲一定是晶体B .材料甲一定是非晶体C .材料乙一定是单晶体D .材料乙一定是多晶体解析:测试发现,材料甲沿ab 、cd 两个方向的电阻相等,材料乙沿ef 方向的电阻大于沿gh 方向的电阻,说明了甲具有导电性能各向同性的性质,而乙具有导电性能各向异性的性质,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所以乙一定是单晶体,而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材料甲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只有选项C 正确.6.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 B )A .一定是非晶体B .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解析:导热性能各向相同的物体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还有可能为单晶体,因此,A选项不正确;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因此B选项正确;物体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应该说,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天生”的,而多晶体和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当然这只能是“后天”人为加工的,因此C选项错误;单晶体也不一定各个物理特性都有各向异性,故D错.7.如图所示,圆盘是一个从高纯度晶体硅上切下的薄片,在薄片的边缘镶嵌上一个和薄片等大的圆形铜环.从晶体硅片的中心引出一根导线通过开关接到电源的正极上,从铜环上引出一根导线接到电源的负极上.在晶体硅片上涂上一层均匀的石蜡,闭合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熔化的石蜡用阴影标出,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一个图形是可能出现的( C );如果将晶体硅换成很薄的金属片,又是哪一幅图形是可能出现的( A )解析:通电后在薄晶体硅片中形成的电流呈辐射状,如图所示. 越是靠近圆盘中心的地方电流越大,所以越是圆盘靠近中心的地方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高纯度的硅属于单晶体,在单晶体中分子的排列是规则的,在导电性上具有各向异性,即沿不同方向导电性能是不同的,沿不同方向晶体硅的电阻率不同,所以电流的大小不同. 经过相同的时间沿不同方向产生的热量也不同,故经过一定时间后,熔化的石蜡形成的图形可能是C图形.如果将晶体硅换成很薄的金属片,由于金属是多晶体,在晶体内部很多晶体小颗粒的排列顺序是杂乱无章的,虽然在小晶体颗粒内部分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但是金属不具备各向异性,具有各向同性,沿各个方向金属的导电性能是相同的. 所以经过一定时间后熔化的石蜡形成的图形可能是A图形.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9分,共27分)8.在样本薄片上均匀地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灼热的金属针尖点在样本的另一侧面,结果得到如图所示的两种图样,则( BC )A.样本A一定是非晶体B.样本A可能是晶体C.样本B一定是晶体D.样本B不一定是晶体解析: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B、C正确.9.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果是( AB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内部微粒的排列不同B.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C.由于它们内部微粒排列规则不同,所以金刚石为晶体,石墨是非晶体D.金刚石是单晶体,石墨是多晶体解析:同一种物质微粒可能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金刚石与石墨是它的一个特例.10.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解析:判定固体是否为晶体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和无规则的外形,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和规则的外形.三、非选择题(共24分)11.(12分)有一块物质薄片,某人为了检验它是不是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O为坐标原点,建立xOy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x1和y1,使x1和y1到O点的距离相等.在x1和y1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O点,发现x1和y1点的温度都在缓慢升高.甲同学说:若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则该物质薄片一定是非晶体.乙同学说:若两点温度的高低有差异,则该物质薄片一定是晶体.请对两位同学的说法作出评价.(1)甲同学的说法是错(选填“对”或“错”)的;理由是因为有些晶体在导热性上也有可能是各向同性的(或两个特定方向上的同性并不能说明各个方向上都同性,或该物质薄片也可能为多晶体).(2)乙同学的说法是对(选填“对”或“错”)的;理由是因为只有晶体才具有各向异性.解析:单晶体中,物质微粒的排列顺序及物质结构在不同方向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而非晶体中,物质微粒排列顺序及物质结构在不同方向是一样的,因此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对于多晶体,由于其中小晶粒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的,因此也表现出各向同性.由此可知,表现出各向同性的不一定是非晶体,而表现出各向异性的一定是晶体.12.(12分)用沥青铺成的路面,冬天变硬,夏天变软,沥青是晶体材料还是非晶体材料,列举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例子.答案:沥青冬天变硬,夏天变软,说明它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食盐、味精、冰糖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3学案:9.1 固体 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3学案:9.1 固体 含答案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情景切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我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洁白轻灵的雪花为我们展露了冰山一角。

这一章我们从分子的三种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来探究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的物理性质。

〔知识导航〕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这一对矛盾决定了分子的不同聚集状态,也就决定了物质的结构。

当分子无规则运动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气体状态;当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固体状态;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与分子力相当时,物质将呈液体状态。

物质的不同结构,自然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本章内容共四节,大致可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包括第1、2 节,即“固体”和“液体”,讲述固体和液体的性质,这部分内容可看成是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的具体应用。

第二单元包括第3、4 节,即“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和“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通过讲述汽化过程的一些知识,再扩展到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本章重点: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

本章难点: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熔化热;汽化热。

〔学法指导〕本章内容是对初中知识的扩展和加深,如何突破本章知识要点,把握重点、掌握方法是关键。

(1)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从宏观特征入手,通过照片和图示来呈现晶体的几何形状和规则的外形特征。

(2)会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液体的性质,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深入思考、发现问题。

(3)从“动”的角度认识现象,理解“动态平衡”的思想。

(4)从分子动理论认识物态变化的能量交换。

(5)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将物理知识与当前活跃的科研领域结合起来,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第一节固体【素养目标定位】了解固体的分类、晶体、非晶体※知道晶体的分类、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理解单晶体的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各向同性【素养思维脉络】课前预习反馈知识点1固体及其分类1.特性(1)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察觉它的存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 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 小题,每小题4.0 分,共60 分)1.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2.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的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3.处在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 )A.较小的势能B.较大的势能C.相同的势能D.较大的动能4.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的形成原因,下面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云是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草木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液化后再凝固成小冰晶附在房顶及地面形成的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表面张力是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方向与液面相切B.表面张力是液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C.表面层中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要使液面收缩6.关于浸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是浸润液体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7.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的道理,可以推知液柱上升的高度( )A.只跟液体性质有关B.只跟液体密度有关C.只跟液体密度和毛细管内径有关D.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8.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B.液体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表现为收缩趋势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所以有收缩趋势D.因为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引力与斥力恰好互相平衡,所以有收缩趋势9.关于液体和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10.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类似B.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C.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D.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不同1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 )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C.水面凸起,说明了玻璃这时不能被水浸润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12.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 )A.液面上方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金可以打造成类型不同的首饰,是非晶体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14.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 )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温度D.大气压强15.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16.室内空气的温度是25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5%,问空气的绝对湿度等于多少?已知25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3.167×103Pa.17.如果已知铜质的量热器小桶的质量是150 g,里面装着100 g、16 ℃的水,放入9 g、0 ℃的冰,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是9 ℃,试利用这些数据求出冰的熔化热.[其中铜的比热容c 铜=0.39×103J/(kg·℃),冰的比热容c 冰=2.1×103J/(kg·℃),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J/(kg·℃)]18.在压强为1.01×105Pa 时,使10 kg 20 ℃的水全部汽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100 ℃时水的汽化热为L=2 260 k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9.一电炉的功率P=200 W,将质量m=240 g 的固体样品放在电炉内,通电后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但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且随温度的升高蒸发加剧,所以选C.2.【答案】B【解析】由化学知识知道,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层与层间距离很大,所以其质地松软;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排列紧密,相互间作用力很强,所以其质地坚硬.显然A、C、D 错误,B 正确.3.【答案】B4.【答案】D【解析】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5.【答案】C【解析】在液体与气体相接触的表面层中,液体分子的分布较内部稀疏,即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其宏观表现是使液面收缩,好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所以错误的只有C 选项.6.【答案】D【解析】同一种液体是浸润液体还是不浸润液体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对蜂蜡来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对铅来说是浸润液体,故A、B 错;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 错,D 对.故正确答案为D.7.【答案】D【解析】液柱上升的高度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D 项正确.8.【答案】C【解析】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稍大于平衡时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有收缩趋势,A、B、D 错误,C 正确.9.【答案】A【解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固体那样强,所以选项B 正确,选项A 错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体分子之所以能在液体中移动也正是因为液体分子在液体中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所以其扩散也比固体的扩散快,选项C、D 正确.10.【答案】B【解析】液体中各个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随意移动的.因此分子的振动也会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B 对.11.【答案】D【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略高于玻璃杯口边缘时,水也不会流出.12.【答案】D【解析】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水蒸气为饱和汽,水蒸气密度一定,其饱和汽压一定.当活塞上提时,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使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故选D.13.【答案】D【解析】多数金属都是晶体,A、B 错误;由于物质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能生成多种晶体,C 错误;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D 正确.14.【答案】B【解析】印刷纸张是一种极易吸湿的材料,空气中水分多时,纸张就吸湿;空气干燥时,纸张中的水分就向空气中挥发.在吸湿与挥发过程中,纸张随之膨胀或收缩,于是发生变形.纸张吸湿膨胀即产生荷叶边(波浪形卷曲),纸张挥发水分即产生紧边.所以为使纸张好用主要控制相对湿度.15.【答案】B【解析】只有晶体才具有确定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但都等于其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所以B 对.16.【答案】2.06×103Pa【解析】空气的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而相对湿度=,故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即绝对湿度=65%×3.167×103Pa=2.06×103Pa.17.【答案】334.7 kJ/kg【解析】9 g、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再升高到9 ℃,总共吸收的热量Q 吸=m 冰λ+m 冰c 水(9℃-0 ℃),量热器中的水和量热器小桶从16 ℃降到9 ℃放出的热量Q 放=m 水c 水(16 ℃-9 ℃)+m 桶c 铜(16℃-9 ℃).因为Q 吸=Q 放,所以m 冰λ+m 冰c 水(9 ℃-0 ℃)=(m 水c 水+m桶c 铜)×(16 ℃-9 ℃).统一单位后,把数值代入上式,可得λ=334.7 kJ/kg.18.【答案】2.6×107J【解析】压强为1.01×105Pa 时,水在达到沸点时的汽化热为2 260 kJ/kg.要使20 ℃的水全部汽化,应先使水的温度上升到100 ℃,则需吸收的热量总共为Q=cmΔt+m·L=4.2×103×10×(100-20) J+10×2 260×103J≈2.6×107J.19.【答案】60 ℃1×105J/kg【解析】由题图知,样品的熔点为60 ℃,熔化时间t=2 min,电流做功W=Pt.设样品的熔化热为λ,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Q=mλ.由W=Q,即Pt=mλ,得λ==J/kg=1×105J/kg.“”“”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人教版 物理选修3-3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人教版 物理选修3-3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②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 ③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 作用力要小。
例题 下列关于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晶体的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 看作是粘滞性很大的液体 B.液体的物理性质一般表现为各向同性 C.液体的密度总是小于固体的密度 D.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AB
2、液体的表面张力
一. 固体
非晶体 1、固体 各向同性 多晶体
晶体
单晶体 各向异性
1)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这是晶体的标志。 2)单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外形,而多晶体和 非晶体没有。
例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 B.只有非晶体才显示各向同性 C.凡是具有规则天然几何形状的物体 必定是单晶体 D.多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 ACD
水水银AB用一根细玻璃管将A、B两个半径大小不同的肥 皂泡连通起来,那么这两个肥皂泡的大小将如 何变化?
5、液晶 (中间态) 1)特性 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有 机化合物 2)分子结构 在某些方向上呈现有规则排列,具有远程有 序特点 3)应用 各种电子显示器
三.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1、蒸发和沸腾 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2、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动态平衡 3、空气湿度
饱和汽
饱和汽压
绝对湿度 水蒸气的实际压强 水蒸气的实际压强 相对湿度 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湿度计
四.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1、熔化热 为什么熔化会吸热? 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 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2、汽化热 为什么汽化会吸热?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汽 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面层
液体
液体的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收缩的趋势!

《固体》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3PPT课件

《固体》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3PPT课件

二、单晶体和多晶体
(一)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 1.单晶体: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
例如:雪花、食盐小颗粒、单晶硅、单晶锗等.
2.多晶体: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其中的小晶体 叫做晶粒.
(1)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2)不显示各向异性.(每一晶粒内部都是各向异性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第1节 固体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一、 晶体和非晶体
1、生活中常见的固体:
玻璃
食盐
白糖
一、 晶体和非晶体
(一)、固体分为两类: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常见的晶体有: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
石墨质地松软,粉状润 滑剂,制作铅笔心. 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 可以用来切割玻璃
课堂小结
1.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
2 .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别. 熔点: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外形: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则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物理性质:晶体各向异性,非晶体各向同性
3.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别 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多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多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些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 4.固体材料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三)、晶体和非晶体间的转化
天然水晶和石英玻璃的
成分都是sio2 思考 你能想到什么?
(1)一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一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 (2)许多非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3)在冷却得足够快和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时,几乎所有的材料都能成为非晶体.

人教版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一节:固体

人教版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一节:固体
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 的排列情况不同,才引 起晶体的不同方向上物
理性质的不同.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溶化时,吸收的 热量全部用来破 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 非晶体熔化时,先变软,然后变成粘 滞性很大的液体,温度不断升高.
2.利用晶体结构,可以用来解释( 没有 B.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的导电性能比非晶体好 D.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则没 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2)物理性质上: 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 各向异性) 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是相同的 (这种特性叫各向同性).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并不是每种晶体在各
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云母导热
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而有些晶体在 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方铝矿, 有些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 性,如方解石.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3)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例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固
的水晶(即石英玻璃)却是非晶体.
2、用晶体的微观结构解释晶体的特征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由于晶体的物质微粒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在 空间中整齐地排列的,表现在外形上具有规 则的几何形状,且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决
定了各种晶体的不同外形.
(2)解释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3.关于石墨与金刚石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 B.它们是由相同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 C.金刚石是晶体,石墨是非晶体 D.金刚石比石墨原子间作用力大,金刚石 有很大的硬度
1.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 2 .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与物理性质上的差别. 外形上: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则没有规则的 几何形状. 物理性质上:晶体各向异性,非晶体各向同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寒假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寒假复习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寒假复习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U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三、单选题(共 1 0小题,每小题 4.0分,共40分)1. 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类似B.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C.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D.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不同2. 饱和汽压是指( )A .当时的大气压B.饱和蒸汽的压强C.水蒸气的压强D.以上都不对3. 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原因是( )A .液体可以流动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C.与液面接触的容器壁的分子,对液体表面分子有吸引力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4. 在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律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晶体的这种微观结构可用来解释( )A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没有B.晶体能溶于水,非晶体不能C.晶体的导电性比非晶体强D .晶体的机械强度不如非晶体5•质量相同、温度都是0 C的水和冰的内能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水的内能多,因为水凝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内能减少B.冰的内能多,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水凝结成冰时,体积是增大的,分子的势能是增大的C.它们的内能是相等的,因为它们的温度相等D.无法比较,因为它们的体积不一样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无关C.有规则外形的物体是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物体是非晶体D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7. 将一枚硬币轻轻地置于水面,可以不下沉,此时与硬币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A .水的浮力B.水的表面张力C.水的浮力和表面张力的合力D.水的浮力和空气的浮力的合力8. 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 )A .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温度D.大气压强9. 下列关于汽化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化热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不同物质的汽化热不同,同一物质的汽化热相同C.汽化热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压强有关D.汽化热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温度、压强无关10. 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A .橡胶B .石英C.魔方D.塑料管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 5.0分,共20分)11. ( 多选)关于液晶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晶分子空间排列是稳定的B.长丝状液晶是分层呈旋转结构排列的,常用于液晶显示屏C.螺旋状液晶是分层呈旋转结构排列的,可以用来测温度D •液晶的化学性质可以随温度、所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12. (多选)一个玻璃瓶中装有半瓶液体,拧紧瓶盖经过一段时间后,则()A •不再有液体分子飞出液体表面B •停止蒸发C •蒸发仍在进行D •在相同时间内从液体里飞出去的分子数等于返回液体的分子数,液体和蒸汽达到了动态平衡13. (多选)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B •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C •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 •液晶分子和固态、液态分子的排列相同14. (多选)某日白天的气温是20 C,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是 1.1 X03Pa;夜间,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不变,气温降到10 C,白天水的饱和汽压为 2.3 >103Pa,夜间水的饱和汽压为 1.2 X03Pa,则我们感觉到的潮湿与干爽情况是()A •夜间干爽B •白天潮湿C •白天干爽D •夜间潮湿第n卷三、计算题洪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15. 如图所示为食盐晶体结构示意图,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O和氯离子(图中•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58.5 g/mol, 食盐的密度是 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6.0 Xl0 23mol 1,试估算食盐晶体中两个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16. 绝热容器里盛有少量温度为0 C的水,从容器里迅速往外抽气的时候,部分水急剧地蒸发,而1 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其余的水都凝结成0 C的冰.则凝结成冰的质量是原有水质量的多少倍?已知0 C的水的汽化热L= 2.49 X06J/kg,冰的熔化热匸 3.34 X05J/kg.17. 如图所示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答案1. 【答案】B 【解析】液体中各个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随意移动的.因此分子的振动也会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 B 对.2. 【答案】B【解析】饱和蒸汽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饱和蒸汽压越大,表示该物质越容易挥发.3. 【答案】D 【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的距离,所以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这种引力使液体表面层的相邻部分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即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4. 【答案】A 【解析】单晶体内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因此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在物理性质上有各向异性, A 正确;这种微观结构不能解释晶体能溶于水、晶体的导电性、机械强度,也不能解释非晶体的各向同性.5. 【答案】A 【解析】因为质量和温度相同,所以冰和水的分子动能相同,但冰在熔化成同温度的水时,要吸收热量增加分子势能,所以水的内能多.6. 【答案】D 【解析】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A 错误;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而产生的,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 B 错误;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多晶体及非晶体没有, C 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D 正确.7. 【答案】B8. 【答案】B 【解析】印刷纸张是一种极易吸湿的材料,空气中水分多时,纸张就吸湿;空气干燥时,纸张中的水分就向空气中挥发.在吸湿与挥发过程中,纸张随之膨胀或收缩,于是发生变形.纸张吸湿膨胀即产生荷叶边(波浪形卷曲),纸张挥发水分即产生紧边.所以为使纸张好用主要控制相对湿度.9. 【答案】C【解析】汽化热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压强有关,故C项正确•10. 【答案】B【解析】石英为晶体,橡胶、魔方(木)、塑料为非晶体• 11. 【答案】CD【解析】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 (如温度、电压)的微小变化都会改变其性质,故 A 错误,D 正确;只有螺旋状液晶是分层呈旋转结构排列的,且可以测量温度,长丝状液晶是长棒形 排列的,故B 错误,C 正确•12. 【答案】BD【解析】当液面上方的气体内所含的蒸汽达到饱和汽压后,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仍有分子跑出 液面,只不过在相同时间内,返回的分子数与跑出的分子数相等13. 【答案】BC【解析】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故A 错误.当液晶通电时导通,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 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 .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B 正确.液晶是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结构特征的一类物质.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与 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 C 正确.液晶可以流动,所以和固态分子排列不相同,但液晶不可以像液体一样任意流动,所以和液态分子排列不相同,故D 错误. 14. 【答案】CD【解析】人体对干爽和潮湿的感受决定于相对湿度 .白天与夜间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不变,而白天水的饱和汽压大于晚上水的饱和汽压,白天身体表面的水分蒸发比晚上快,因而白天感觉干 爽,夜晚感觉潮湿.15. 【答案】4 X1O 「10m【解析】1 mol 食盐中有N A 个氯离子和 N A 个钠离子,离子总数为 2N A ,因为摩尔体积 V 与摩尔质16. 【答案】0.88【解析】水蒸发时需要的汽化热是由其余的水凝结成冰所释放的热量提供的设蒸发的水的质量是 m 1,凝结成冰的质量是 m 2,蒸发所需吸收的热量 Q 1= m 1L ,水凝结成冰所放量M 和物质密度由图可知V o 就是图中每四个离子所夹的正方体的体积,此正方体的棱长而最近的两个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 r 1.41 x 2X6.OX1O ;3X2.2X1O : T0°m 的关系为V = 所以一个离子所占的体积为出的热量Q 2= m 2?,由于容器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 Q i = Q 2,即m i L = m 2 X所以凝结成冰的质量与原有水质量之比为L 化 L2.49X106 J noo +< +z 3.34X1O 5 J + 2.49X10?J 17. 【答案】 ⑴是(2)210 C (3)8 min (4)固、液共存【解析】图中 BC 阶段表示该合金的熔化过程,说明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晶体, 且熔点为210 C,熔化过程用了 A t = (14-6) min = 8 min , BC 段为固、液共存状态•18. 【答案】2.06氷03Pa【解析】空气的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而相对湿度=65%X 3.167 X 03Pa = 2.06 X 03Pa.(2) 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3) 熔化过程用了多少时间?(4) 图中BC 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18.室内空气的温度是 25 C,空气的相对湿度是 65%,问空气的绝对湿度等于多少?已知 25 C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 3.167 >101 2 3 4Pa. 同温度水的炮和汽压,故绝对湿度=相对湿度x 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即绝对湿度=。

(2021年整理)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2021年整理)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的全部内容。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细小虫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B.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接触部分的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2。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有()A.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亦然B.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沸腾亦然C.蒸发发生在液体内、外,沸腾亦然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3.如图所示,在同一实验室中,甲温度计插入酒精中,乙温度计在空气中,则关于甲、乙两温度计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不能判断4.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熔化热最大的是( )A.铝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395.7 kJ能量B.铜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205.2 kJ能量C.碳酸钙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527.5 kJ能量D.氯化钠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517。

1 kJ能量5。

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减少B.温度降低,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C.温度升高,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液体继续蒸发,压强增大D.温度降低,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大于返回液体表面的分子数6。

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课堂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3(2021年整理)

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课堂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3(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课堂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课堂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课堂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3的全部内容。

第九章第1节固体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四块固体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D )A.明矾B.石英C.冰块D.塑料管解析:明矾、石英、冰块为晶体,塑料为非晶体。

2.(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可以用多晶体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解析:金刚石、食盐、水晶是晶体,而玻璃是非晶体,故A错误;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单晶体,故B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正确;单晶体是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故D错误。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B )A.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动能B.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C.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同时增加分子动能D.破坏空间点阵结构,但不增加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因温度不变,所以分子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用于增加分子势能,内能增加,所以B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固体
(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
1.如图所示,四块固体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D )
A.明矾B.石英
C.冰块D.塑料管
解析:明矾、石英、冰块为晶体,塑料为非晶体。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可以用多晶体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解析:金刚石、食盐、水晶是晶体,而玻璃是非晶体,故A错误;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单晶体,故B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正确;单晶体是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故D错误。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B )
A.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动能
B.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C.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同时增加分子动能
D.破坏空间点阵结构,但不增加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
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因温度不变,所以分子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用于增加分子势能,内能增加,所以B正确。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透明的水蓝色的“冰块”,透过它游泳池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

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作ET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膜材料。

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 AD )
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
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一定的熔点
D.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析: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

5.(多选)(2020·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解析: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晶体,A错;根
据晶体的物理性质可判选项B、C正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D错误。

6.下列关于晶体空间点阵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构成晶体空间点阵的物质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
B.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很强,所有物质微粒都被牢牢地束缚在空间点阵的结点上不动
C.所谓空间点阵与空间点阵的结点,都是抽象的概念;结点是指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做永不停息的微小振动的平衡位置;物质微粒在结点附近的微小振动,就是热运动D.相同的物质微粒,可以构成不同的空间点阵;也就是同一种物质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从而能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解析: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或离子,这些物质微粒也就是分子动理论中所说的分子。

显然,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之中,物质微粒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强,物质微粒的热运动不足以克服这种相互作用而彼此远离,所以选项B的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7.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那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__不同规则__在空间分布。

如碳原子如果按照图甲那样排列,就成为__石墨__,而按照图乙那样排列,就成为__金刚石__。

8.用沥青铺成的路面,冬天变硬,夏天变软,沥青是晶体材料还是非晶体材料,列举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例子。

答案:沥青冬天变硬,夏天变软,说明它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

食盐、味精、冰糖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