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答案解析)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大纲要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001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药物配伍变化研究的目的2.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一、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的含义药物配伍变化: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
药物配伍禁忌: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药物配伍变化。
研究目的:根据药物及其制剂组方的性质和作用——分析了解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因药物配伍不当而造成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预防医疗与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1二、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兼病或兼证)需要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须、相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吗啡+阿托品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磺胺药+甲氧苄氨嘧啶(T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Q:合理配伍——预防治疗、协同增效、降低毒副、拮抗作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2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1.中药学配伍变化配伍理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2.药剂学配伍变化——发生于体外物理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33.药理学配伍变化(疗效学配伍变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于体内药理学配伍禁忌:疗效降低或消失,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协同作用:复方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拮抗作用:含钙类的制酸中药+阿司匹林/水杨酸毒副作用:甘草+洋地黄强心苷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4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学习要点:1.物理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2.化学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一、物理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后在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质量的变化。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试题及解析:中药的配伍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试题及解析:中药的配伍(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C.减毒作用D.毒副作用E.以上都不是答案:A答案分析: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主药的功效。
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故答案应选A。
2. 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答案:B答案分析: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使,故答案应选B。
3.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答案:E答案分析:相恶是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功效,故答案应选E。
4. 两种药物配伍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反D.相杀E.相恶答案:C答案分析: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故答案应选C。
5. 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杀答案:D答案分析:人参恶莱菔子,是指人参与莱菔子配伍同用,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恶,故答案应选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1. 麻黄与桂枝配伍属于:2. 生姜与半夏配伍属于:答案:1.A 2.D答案分析:麻黄和桂枝配伍同用,可以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须,故第1题答案应选A;生姜与半夏配伍同用,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杀,故第2题答案应选D。
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练习题
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练习题一、A11、物理配伍变化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吸湿B、潮解C、液化D、结块E、产气2、下列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A、产生浑浊或沉淀B、产生有毒物质C、变色D、产气E、溶解性能3、下列不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分散状态变化B、溶解性能的变化C、溶解度的改变D、润湿与潮解E、气体的生成4、变色属于A、物理配伍变化B、化学配伍变化C、药理配伍变化D、生物配伍变化E、环境配伍变化5、有机酸与生物碱配伍时,析出沉淀属于A、物理配伍变化B、化学配伍变化C、药理配伍变化D、生物配伍变化E、环境配伍变化6、下列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A、分散状态变化B、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析出沉淀C、发生爆炸D、潮解、液化和结块E、粒径变化二、B1、A.协同作用B.不良反应C.拮抗作用D.增加毒副作用E.后遗反应<1> 、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作用减弱或消的是A B C D E<2> 、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药物作用增加的是A B C D E<3> 、药物配伍后,增加毒性或副作用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产气是属于化学配伍变化。
【该题针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4613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考点】化学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解析】化学配伍变化有:①产生浑浊或沉淀;②产生有毒物质;③变色与产气;④发生爆炸。
物理配伍变化系指药物相互配合后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包括物理状态如溶解性能、分散状态等变化,出现溶解度的改变、润湿与潮解、液化和结块等现象,影响制剂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该题针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346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考点】物理配伍变化★★★★【解析】物理配伍变化系指药物相互配合后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包括物理状态如溶解性能、分散状态等变化,出现溶解度的改变、润湿与潮解、液化和结块等现象,影响制剂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全解
中药药剂学试卷及答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科教材)(A 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 A1、 A2 型题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 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A. 制剂学B.调剂学C.药剂学D.方剂学E.临床药学2.口服药品的卫生标准之一是大肠杆菌在每克( 每毫升) 制剂中(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C.不得超过100个A. 不得检出B.不得超过50个E.不得超过200个D.不得超过500个3.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
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的洁净标准是(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核心、记忆)A.100 级B.10000级C.100000 级D.1000000级E.1000级4.中药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方法是(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第四节制粒一般、记忆)A. 挤出制粒B.高速搅拌制粒C.喷雾干燥制粒D.滚转法制粒E.滚压法制粒5.通常所说的百倍散是指1份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量为(第五章散剂第二节散剂的制备核心、记忆)A.100 份B.99份C.10份D.9 份E.101份6.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A. 药材粒度B.浸提温度C. 浸提时间D. 浓度梯度E. pH值7. 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记忆)A. 挥发油B.叶绿素C. 生物碱D.树脂E.有机酸8.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记忆)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铵C.碳酸钠D. 碳酸钙E. 生物碱9.用下列方法提取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A. 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热浸法E.水蒸气蒸馏法10. 下列干燥设备中利用热气流达到干燥目的的是(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第二节干燥核心、记忆)A. 鼓式薄膜干燥器B.微波干燥器C.远红外干燥器D.喷雾干燥器E.烘箱11.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分类流浸膏属于(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A. 水浸出剂型 B.含醇浸出剂型 C.含糖浸出剂型D.无菌浸出剂型E. 酒浸出制剂12.含人参等贵重药材的汤剂,该药材的处理方法是(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二节汤剂核心、记忆)A. 先煎B. 后下C. 包煎D. 另煎E. 冲服13.下列液体药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A.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B.高分子溶液 C.混悬型液体药剂D.乳浊液型液体药剂E.溶胶型液体药剂14.可形成昙点的表面活性剂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A. 十二烷基硫酸钠B.溴苄烷铵 ( 新洁尔灭 )C.卵磷脂D.聚山梨酯类 ( 吐温类 )E.碱金属类15.下面哪一种表面活性剂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A. 肥皂类B.硫酸化物C. 氯苄烷铵 ( 洁尔灭 )D.磺酸化物E. 吐温 -8016. 下列注射剂中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A. 肌内注射剂B. 皮下注射剂C. 皮内注射剂D.脊椎腔注射E. 静脉注射剂17.脊椎腔注射剂应使用不含有任何微粒的纯净水溶液,pH值控制的范围是(第十章注射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A.3 ~ 6B.4~ 7C.5 ~8D.6~9E.9~ 1018.根据热原的基本性质,下述方法中能除去或破坏热原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二节热原核心、记忆)A. 用强酸强碱溶液浸泡容器B.121 ℃高温湿热灭菌 30分钟C.100℃干热灭菌 4小时D.溶液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E. 溶液用微孔滤膜滤过19. 下述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A. 十二烷基硫酸钠B.硬脂酸钾C.吐温 -80D.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E.卵磷脂20.为防止注射剂中药物氧化,除加入抗氧剂外,还可在灌封时向安瓿内通(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A.O2B.CO2C.H2D.空气E.水蒸气21.中药川芎含挥发性成分和其他综合成分,制备注射剂时宜选用(第十章注射剂第五节注射剂的制备重点、问题解决)A. 蒸馏法B.双提法C.水醇法D.醇水法E.回流法22.凡士林为软膏剂基质,为改善其吸水性常加入的物质是(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二节软膏剂核心、记忆)A. 石蜡B.乙醇C.羊毛脂D.甘油E.聚乙二醇23.下列哪种基质对药物的释放穿透作用最好(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二节软膏剂核心、记忆)A. 油脂性B.O/W型C.W/O型D.水溶性E.类脂类基质24.制备黑膏药最关键的步骤是(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三节黑膏药重点、记忆)A. 提取药物B.炼油C.下丹D.去火毒E.摊涂25. 影响肛门栓剂直肠吸收的因素,包括(第十二章栓剂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A. 药物性质B.基质性质C.直肠黏膜的 pH值D.表面活性剂的影响E.以上都是26.制阿胶的驴皮,其最佳宰驴取皮季节为(第十三章胶剂第二节胶剂的原辅料选择核心、记忆)A. 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E.春秋季27.下列各种规格的空胶囊中,容积最大的是(第十四章胶囊剂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核心、记忆)A.0 号B.1号C.2号D.4号E.5号28.丸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第十五章丸剂第七节滴丸核心、记忆)A. 水丸B. 蜜丸C. 糊丸D.滴丸E.蜡丸29.制备水丸时,“起模”所用的药粉要求(第十五章丸剂第二节水丸核心、记忆)A. 应过三号筛B. 应过四号筛C.应过五号筛D.应过六号筛E. 应过七号筛30.可溶性颗粒剂最常选用的赋形剂是(第十六章颗粒剂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核心、记忆)A. 淀粉B.药材细粉C.硫酸钙二水物D. 糖粉E.糊精31.下列辅料中,可作为片剂制粒润湿剂的是(第十七章片剂第二节片剂的辅料核心、记忆)A. 乙醇B.液状葡萄糖C.淀粉浆D.阿拉伯胶浆E.明胶浆32.下列辅料中,可作为片剂干燥黏合剂的是(第十七章片剂第二节片剂的辅料核心、记忆)A. 微粉硅胶B.滑石粉C.硬脂酸镁D.微晶纤维素E.硫酸钙33.片剂常用的助流剂是(第十七章片剂第二节片剂的辅料核心、记忆)A. 微粉硅胶B.糊精C.饴糖D.淀粉E.乳糖34.中药片剂压片前,干颗粒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为(第十七章片剂第三节片剂的制备重点、记忆)A.1%— 3%B.3%-5 %C.5%— 7%D.7% -9 %E.9 %-10 %35.单冲压片机调节片重应调节(第十七章片剂第三节片剂的制备重点、理解)A. 上压力盘的位置B.下压力盘的高度C.下冲头下降的深度D.上冲头下降的高度E.饲粉器的位置36.下列有关气雾剂通过肺吸收的陈述,正确的是(第十八章气雾剂与气压剂第一节气雾剂核心、理解)A.抛射剂的蒸气压越大,药物吸收越好B.药物在肺部吸收的速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C.药物在肺部吸收的速度与其脂溶性成反比D.药物在肺部的吸收主要取决于雾化粒子的大小E.经肺吸收,吸收速度较慢37.下列可做 PVA膜剂润滑剂的是(第十九章其他剂型第一节膜剂核心、理解)A. 硬脂酸镁与滑石粉B.软肥皂、甘油C. 聚乙二醇 400D.液体石蜡或植物油E.90%乙醇溶液38.β —环糊精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第二十章药物制剂新技术第二节环糊精包和技术核心、记忆)A.5 个B.6个C.7个D.8个E.9个39.药物有效期是指药物含量降低()所需时间(第二十一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三节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方法核心、记忆)A.10%B.20%C.30%D.40%E.50%40.维生素 B2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第二十二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二节药剂的体内过程核心、理解)A. 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 胞饮作用E. 离子对转运41.药品注册申请不包括(第二十四章中药新药的研制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A. 新药申请B.简略申请C.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D. 进口药品申请E.补充申请42.对发生配伍变化药物的处理方法,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第二十三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第五节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与方法一般、理解)A. 改变储存条件B. 改变调配次序C. 改变溶剂D. 调整溶液 PH值E. 降低药物含量43.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十二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A. 药物在体内如何分布B.药物从体内如何排泄C.药物从体内如何代谢D.药物在体内如何吸收E.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理效应关系如何44. 不能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是(第二十一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二节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核心、理解)A. 降低温度B.驱逐氧气C.玻璃容器包装药物D. 调节 pH值E.添加抗氧剂45.下列关于膜剂的陈述,错误的是(第十九章其他剂型第一节膜剂核心、理解)..A.膜剂是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B.膜剂的大小与形状可根据临床需要及用药部位而定C.膜剂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给药途径应用D.膜剂载药量大,适用于剂量较大的中药复方制成膜剂E.膜剂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46.松片不可能由于下列何种原因造成(第十七章片剂第三节片剂的制备重点、理解)...A.药物细粉过多 B .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 C .颗粒中含水过高D.润湿剂选择不当,乙醇浓度过高E.冲头长短不齐47.下列关于可溶性颗粒剂干燥的陈述错误的是(第十六章颗粒剂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核心、理解)A. 湿颗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C.干燥温度控制在85℃— 90℃D.成品含水量控制在2%以内E.常用沸腾床干燥48. 影响肛门栓剂直肠吸收的因素,不包括(第十二章栓剂第一节概述一般、理解)...A. 药物性质B.基质性质C.插入直肠的深度D.表面活性剂的影响E. 直肠 pH49. 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质量要求中没有下列哪项(第十章注射剂第六节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重点、记忆)A. 无菌无热原检查B.草酸盐检查 C.不溶性微粒检查D.溶血试验E.钠离子检查50. 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的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七节混悬液型..液体药剂重点、理解)A. 增加介质黏度B.增大粒径C.减小粒径D.降低微粒与液体介质间的密度差E.加入助悬剂2、 B1 型题答题说明: A、B、C、 D、E 是备选答案,下面是两道考题。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基础习题及答案解析(9)
一、单选题:1、关于药物制剂配伍的错误叙述为A.药物配伍后由于物理、化学和药理性质相互影响产生的变化均称为配伍变化B.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的配伍称为配伍禁忌c.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D.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又称为配伍禁忌E.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标准答案:d2、关于药物制剂配伍的错误表述为A药物配伍后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均称为配伍变化B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配伍变化称为配伍禁忌C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又称为配伍禁忌D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E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标准答案:c解析: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是多方面的,包括物理、化学与生理效应的变化。
有些变化是配伍目的所需要的,而配伍禁忌是指不利于生产、应用与治疗的一类变化,不能把配伍变化统称为配伍禁忌。
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技术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植物工程D.发酵工程E酶工程标准答案:c4、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A.细胞工程B.发酵工程C.酶工程D.基因工程E.克隆技术标准答案:d5、以下不属于生物技术药物特点的是A.分子量大,不易吸收B.结构复杂C.易被消化道内酶及胃酸等降解D.从血中消除慢E.在酸碱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容易失活标准答案:d6、关于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叙不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分子量,小的有几千,大的上千万B蛋白质在水中形成亲水胶体,颗粒大小在1~100nm之间C蛋白质具有紫外吸收D蛋白质有两性本质与电学性质E蛋白质没有旋光性标准答案:e7、关于蛋白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排列,通过二硫键相连而成的多肽链B蛋白质结构中的一级结构为高级结构C二、三、四级结构为初级结构D高级结构和二硫键对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E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排列受高级结构决定标准答案:d8、被FDA批准,可用于制备缓释微球注射剂的生物降解骨架材料是A.PLGAB.壳聚糖C.淀粉D.乙基纤维素E.HPMC标准答案:a9、关于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错误的叙述是A.蛋白质大分子是一种两性电解质B.蛋白质大分子在水中表现出亲水胶体的性质C.蛋白质大分子具有旋光性D.蛋白质大分子具有紫外吸收E.保证蛋白质大分子生物活性的高级结构主要是由强相互作用,如肽键来维持的标准答案:e二、多选题:10、克服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有A. 改变调配次序B.采用过滤方式除去析出的固体C. 调整溶液的pHD.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E. 药物含量降低时增加投药量标准答案:a, c, d解析:改变调配次序、调整溶液的pH、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均可克服物理化学配伍禁忌11、克服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有A. 改变调配次序B.采用过滤方式除去析出的固体C. 调整溶液的pHD.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E. 药物含量降低时增加投药量标准答案:a, c, d解析:改变调配次序、调整溶液的pH、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均可克服物理化学配伍禁忌12、下列现象属于药物或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 溶解度改变有药物析出B. 生成低共熔混合物产生液化c. 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D. 乳剂与其他制剂混用时乳粒变粗E. 两种药物混合后产生吸湿现象标准答案:a, b, d, e解析:C是化学配伍变化13、注射剂发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溶剂的组成改变B.配伍后溶液的pH值改变C.配伍后离子对药物的催化作用D.配伍后缓冲容量的改变E.配伍后产生盐析作用标准答案:a, b, c, d, e14、下列为蛋白类药物的稳定剂的是A缓冲剂B表面活性剂C血清蛋白D纤维素E氨基酸标准答案:a, b, c, e15、下列关于蛋白多肽药物的非注射制剂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多肽药物的非注射制剂可大体分为粘膜制剂和经皮制剂B降钙素的鼻腔给药可替换注射给药治疗C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肺部给药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吸收促进剂D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给药关键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E蛋白多肽类药物口腔给药的关键是选择高效低毒的吸收促进剂标准答案:a, b, c, d, e16、关于蛋白质类药物制剂注射给药正确的是A蛋白质类药物注射剂只有冻干粉注射剂B蛋白质类药物注射剂只有溶液型注射剂C蛋白质类药物注射剂既有冻干粉注射剂,也有溶液型注射剂D蔗糖、甘油、甘露醇属于非特异性蛋白质稳定剂E很多大分子化合物具有稳定蛋白质的作用标准答案:c, d, e17、关于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有A.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B.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各种生物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C.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D.在生物技术中所涉及的生物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E.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是以细胞工程为核心标准答案:a, b, c, d18、关于蛋白质的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有A.蛋白质分子中共价键的破坏B.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并未发生改变C.蛋白质分子的高级结构的破坏D.变性的原因是外在条件引起蛋白质分子伸展成线状,分子内的疏水区暴露,不同分子间疏水区发生相互作用造成的E.蛋白质的变性分为可逆与不可逆两种标准答案:b, c, d, e19、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是A.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单元B.蛋白质化学结构中包括共价键与非共价键,前者包括氢键、疏水键,后者包括肽键、二硫键C.蛋白质的结构分为三级D.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E.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折叠方式,包括螺旋和折叠结构等标准答案:a, d, e20、影响微球注射剂释药的因素有A.骨架材料的种类和比例B.微球的制备工艺C.微球的形态、大小D.微球中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包封率E.微球中蛋白多肽类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标准答案:a, b, c, d, e三、匹配题:21、A.氯化钾和硫B.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C.异烟肼与乳糖D.硫酸镁溶液与可溶性钙盐E.普鲁本辛与淀粉1.能产生沉淀的配伍2.能产生分解反应的配伍3.产生变色的配伍4.能发生爆炸的配伍标准答案:D,B,C,A22、A.盐酸氯丙嗪溶液B.螺内酯C.四环素D.两性霉素BE.头孢类抗生素在电解质的输液中产生盐析的药物与钙离子生成螯合物的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析出沉淀的药物标准答案:D,C,A23、A.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多肽链的折叠方式D.螺旋或折叠的肽链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E.两个以上的亚基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四级结构.三级结构.二级结构标准答案:E,D,C24、A.鼻腔制齐叱B.肺部制剂C.口服制剂D.口腔制剂E.经皮制剂MDI装置超声波导入技术标准答案:B,E。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丸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丸剂(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A.浓缩丸B.水蜜丸C.水丸D.蜜丸E.蜡丸2、关于药物在滴丸基质中分散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固体凝胶B.形成固体乳剂C.形成固体溶液D.形成胶团E.形成微细结晶、亚稳定型结晶或无定型粉末3、下列不需要做溶散时限检查的是A.小蜜丸B.大蜜丸C.水丸D.浓缩丸E.滴丸4、制备防风通圣丸时用滑石粉的目的是B.包衣C.盖面D.起模E.加大成型5、蜡丸制备时的辅料为A.石蜡B.川白蜡C.蜂蜡D.液体石蜡E.虫蜡6、《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药用蜂蜜中含还原糖不得低于A.40%B.45%C.55%D.60%E.64%7、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关键工序是A.物料的准备B.制丸块C.制丸条E.干燥8、泛制法制丸的关键操作是A.起模B.盖面C.合坨D.成型E.制丸条9、处方中含有乳汁、胆汁类药物应怎样处理以用作水泛丸赋形剂A.加水稀释B.加水烊化C.煎取药汁D.加乙醇烊化E.捣碎压榨取汁10、《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大蜜丸水分限量为A.≤15%B.≤16%C.≤17%D.≤18%E.≤1g%11、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却剂B.乙醇C.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D.煤油与乙醇的混合物E.液体石蜡12、对水丸特点叙述不当的是A.表面光滑不易吸潮、变质B.一些传统品种计量大、服用不便C.药物的均匀性及溶散时间不易控制D.操作不当易影响溶散、崩解E.溶散、释药缓慢,可减少不良反应13、有关丸剂叙述错误的是A.按赋形剂不同分为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等B.按制法不同分为泛制丸、塑制丸、滴制丸C.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2005版《中国药典》未有收载D.多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E.以原药粉入药,成品难符合药品卫生标准14、下列对水蜜丸的制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蜜丸系指药材细粉用炼蜜和适量开水为黏台剂泛制而成的小球形丸剂B.采用泛制法制备时,起模需用水,以免黏结C.水蜜丸不可用塑制法制备D.成型时先用浓度低的蜜水加大丸粒,逐步成型时用浓度稍高的蜜水,成型后改用浓度低的蜜水撞光E.成丸后应及时干燥,使含水量不宜超过12%,否则易发霉变质15、用塑制法制备丸剂的正确工艺流程是A.加入适当的黏合剂→混合→制成软硬适宜的丸块→丸条→搓圆→分粒B.制成软硬适宜的丸块→加入适当的黏合剂→混合→丸条→分粒→搓圆C.混合加入适当的黏合剂制成软硬适宜的丸块→丸条→搓圆→分粒D.加入适当的黏合剂一混合制成软硬适宜的丸块→丸条→分粒→搓圆E.加入适当的黏合剂混合→丸条→制成软硬适宜的丸块→分粒→搓圆16、不必进行水分检测的是A.蜜丸B.水丸C.糊丸D.蜡丸E.浓缩水蜜丸17、下述丸剂中不能用泛制法制备的是A.蜜丸B.水丸C.糊丸D.水蜜丸E.浓缩丸18、下列关于炼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炼蜜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破坏酶,除杂质和增加黏性B.炼蜜时有嫩蜜、中蜜、老蜜三种规格C.中蜜炼蜜温度为116~118℃,并有“鱼眼泡”出现D.老蜜的相对密度为1.40E.嫩蜜的相对密度是1.3719、下列除哪个外均可以作水丸的赋形剂A.冷开水B.黄酒C.米醋D.液体石蜡E.猪胆汁20、正确的水丸制备工艺流程是A.起模一泛制成型一盖面一干燥一选丸一包衣一打光一质检一包装B.起模一泛制成型一干燥一盖面一选丸一包衣一打光一质检一包装C.泛制成型一干燥一选丸一盖面-包衣一打光一质检一包装D.起模一泛制成型一盖面一选丸一干燥一包衣一打光一质检一包装E.泛制成型一盖面一干燥一选丸一包衣一打光一质检—包装21、滴丸制备的工艺流程为A.基质熔融→加入饮片提取、纯化物制成滴制液→滴制→洗涤→干燥→冷凝→质检→包装B.加入饮片提取、纯化物制成滴制液→基质熔融→滴制→冷凝→洗涤→干燥→质检→包装C.基质熔融→加入饮片提取、纯化物制成滴制液→滴制→冷凝→干燥→洗涤→质检→包装D.基质熔融→加入饮片提取、纯化物制成滴制液→滴制→冷凝→洗涤→干燥→质检→包装E.基质熔融→加入饮片提取、纯化物制成滴制液→冷凝→滴制→洗涤→干燥→质检→包装22、适用于浓缩蜜丸的制备法是A.泛制法B.滴制法C.喷制法D.压制法E.塑制法23、适用于浓缩水丸的制备法是A.泛制法B.滴制法C.喷制法D.压制法E.塑制法二、配伍选择题1、A.滴丸B.蜡丸C.水丸D.蜜丸E.糊丸<1>、一般不含其他附加剂,实际含药量较高的剂型为<2>、溶散迟缓,可延缓药效的剂型为<3>、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为<4>、体内不溶散,仅缓缓释放药物的剂型为2、A.蜜水B.生蜜C.嫩蜜D.中蜜E.老蜜<1>、在蜂蜜的炼制中,适用于含较多纤维或黏性差的药粉制丸的是<2>、在蜂蜜的炼制中,适用于含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的是<3>、在蜂蜜的炼制中,适用于含黏性强的药粉制丸的是3、A.嫩蜜,温蜜和药B.中蜜,温蜜和药C.中蜜,热蜜和药D.老蜜,热蜜和药E.老蜜,温蜜和药<1>、处方中含较多粉性药材,黏性适中的药材,制蜜丸时宜用<2>、处方中树脂类、胶类药材所占比例较大,制蜜丸时宜用<3>、处方中矿物药、纤维性强的药物含量较大,制蜜丸时宜用<4>、处方中药粉黏性适中,但含有芳香挥发性药物,制蜜丸时宜用4、A.塑制丸B.泛制丸C.滴制丸D.浓缩丸E.压制丸<1>、药物细粉以适宜液体为黏合剂泛制成的小球形制剂<2>、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制成的制剂<3>、药物细粉以适宜黏合剂混合制成的丸块,经制丸机制成的丸剂<4>、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浸膏,与适宜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蜜水为赋形剂制成的丸剂5、A.25分钟B.30分钟C.1小时D.2小时E.2.5小时<1>、按照《中国药典》,滴丸的溶散时间为<2>、按照《中国药典》,水蜜丸、水丸的溶散时间为<3>、按照《中国药典》,浓缩丸、糊丸的溶散时间为<4>、按照《中国药典》,包衣滴丸的溶散时间为6、A.朱砂衣B.黄柏衣C.大蜜丸D.浓缩丸E.滑石衣<1>、防风通圣丸包衣属于<2>、牛黄解毒丸属于<3>、七珍丸、梅花点舌丸包衣属于<4>、六味地黄丸属于7、A.中蜜B.老蜜C.嫩蜜D.蜂蜜E.炼制蜜<1>、在炼制过程中出现鱼眼泡可判断为<2>、两指分开指间拉出长白丝可判断为<3>、可用于富含纤维及质地疏松的药粉制丸<4>、可杀死微生物,破坏酶8、A.塑制法B.泛制法C.泛制法或塑制法D.滴制法E.用蜂蜡塑制法<1>、制备滴丸可用<2>、制备水丸可用<3>、制备大蜜丸可用<4>、制备糊丸可用9、A.滴制法B.泛制法C.塑制法D.压制法E.喷制法<1>、一般粉多膏少时,宜采用<2>、一般膏多粉少时,宜采用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适于制备蜡丸的药物是A.刺激性药物B.毒性药物C.滋补性药物D.芳香性药物E.解表性药物2、下列丸剂包衣材料中,属于药物衣的有A.雄黄衣B.百草霜衣C.虫胶衣D.甘草衣E.青黛衣3、可用塑制法制备的丸剂有A.蜡丸B.糊丸C.蜜丸D.浓缩丸E.水丸4、有关水丸起模的叙述,正确的有A.水丸起模有药粉直接起模与湿颗粒起模等方法B.粉末直接起模(传统法)的丸模成型率高且较均匀,改进法起模制得的丸模较紧密圆整C.水丸起模宜选用黏性适中的药粉D.水丸起模常以水作为润湿剂E.水丸起模有粉末直接起模与湿颗粒起模等方法5、水丸成型操作中应注意的是A.加水量以丸粒表面润湿而不粘连为度B.加粉量以能被润湿的丸粒完全吸附为宜C.起模加大过程中产生的歪料、粉块应筛去D.处方中若含芳香挥发性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粉,最好泛于丸粒中层E.含朱砂、硫蟥等药物的丸剂不能用铜制锅6、关于滴丸冷却剂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有A.不与主药相混溶B.不与基质发生作用C.不破坏主药疗效D.有适当的密度E.有适当的黏度7、制丸块是塑制蜜丸的关键工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所用药材应粉碎成适宜细粉B.根据药粉的性质、粉末的粗细、含水量等确定炼蜜的程度C.含较多树脂、糖等黏性成分的药物粉末,宜以60℃左右温蜜和药D.中蜜的用量一般为药粉重量的1~1.5倍E.采用热蜜合坨可降低蜜丸中微生物含量8、关于水丸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含药量较高B.不易吸潮C.可以掩盖不良气味D.溶解时限易控制E.生产周期短9、丸粒包衣时需用适宜的黏合剂,常用的黏合剂有A.10%~20%的阿拉伯胶浆B.10%~20%的桃胶浆C.10%~20%的糯米粉糊D.单糖浆E.胶糖混合浆10、炼制老蜜应符合的条件是A.含水量14%B.相对密度1.40C.可拉出长白丝D.均匀的淡黄色细气泡E.可滴水成珠11、水丸的制备中,盖面的方法有A.药粉盖面B.清水盖面C.糖浆盖面D.清浆盖面E.虫蜡盖面12、有关滴丸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A.剂量准确,质量稳定B.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C.粉尘少,有利于劳动保护D.可制成固体的五官科制剂,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E.由于制备过程中需要加热,易氧化、易挥发的药物稳定性降低13、影响蜜丸块质量的主要因素有A.用蜜量B.炼蜜的程度C.和药的蜜温D.蜂蜜的种类E.夏季用蜜量宜少,冬季用蜜量宜多14、水泛丸干燥的温度为A.一般为80℃左右B.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小于60℃C.含遇热易分解的药物为90℃D.含遇热易熔化的药物为100℃E.含大量黏液质的药物为120℃15、下列对浓缩丸药材的处理正确的是A.贵重的细料药、量少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B.含淀粉较多的药材以粉碎成细粉C.质地坚硬、纤维性强、体积大、黏性的药材宜提取膏剂D.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明确且含量较高的药材,又有简便可行的提取方法,可以提取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进一步去除杂质,缩小体积E.浓缩和干燥时,以选用薄膜浓缩及喷雾干燥等方法,有利于提高成品溶散性和有效性16、下列对蜡丸的制法正确的是A.蜡丸所用的蜡系纯蜂蜡,石蜡和虫白蜡也可以用B.蜂蜡入药前应除杂,精制方法有漂蜡和煮蜡C.蜡丸常用塑制法制备D.制备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若加药粉时蜡温过高,则蜡粉分层无法混悬,过低也无法混匀E.制备中应控制好蜂蜡的用量17、下列对药粉与炼蜜的比例描述正确的是A.药材含糖类、胶质等黏性强的药粉用蜜量宜少B.含纤维较多、质地轻松、黏性极差的药粉,用蜜量宜多,可高达1:2以上C.夏季用蜜量应少,冬季用蜜量应多D.手工和药用蜜量较多,机器和药用蜜量较少E.药粉与炼蜜一般是1:1~1:1.5,但有时也会超过这个比例18、制水丸时加入醋的目的是A.醋能散瘀血、消肿痛,人肝经消瘀止痛的处方制丸常作为赋形剂B.醋是一种润湿剂,使润湿药粉使粘合成丸C.醋能使药材中的生物碱变成盐类,增加药材中碱性成分的溶解度D.醋能溶解药材中的树脂、油树脂而增加药粉的黏性E.醋具有防腐作用,使药物在泛丸过程中不宜霉败19、脂溶性基质的滴丸选用的冷却剂为A.液体石蜡B.水C.不同浓度乙醇D.液体石蜡与煤油的混合物E.植物油20、含下列成分的药物,哪些制蜜丸时需选择嫩蜜A.富含纤维B.富含淀粉C.富含糖类D.富含脂肪E.富含黏液质21、泛制水丸时常需制成药汁的药物有A.含淀粉量多的药物B.纤维性强的药物C.树脂类药物D.乳汁胆汁等E.鲜药材22、水丸常用的赋形剂有A.水B.酒C.醋D.药汁E.糖浆23、滴丸存在“老化”问题其解决办法是A.密封贮存B.适当降低药物含量C.优化加用适宜稳定剂等D.优化基质品种与用量E.优化制剂工艺条件和参数24、滴丸存在“老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A.药物浓度过高B.基质选用不当C.工艺因素D.稳定剂选用E.贮存密封不好25、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有A.液滴大小B.液滴与冷凝液的密度差C.梯度冷却D.药-基液滴与冷凝液E.以上均正确26、影响滴丸丸重的因素有A.滴头大小B.滴制温度C.滴距D.滴速变化E.料液空气27、浓缩丸的制法主要有A.泛制法B.滴制法C.塑制法D.压制法E.喷制法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蜡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习题与解析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一、A1、关于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是A、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时,应该避免一切配伍变化B、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不良反应增强的配伍变化C、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3方面配伍变化D、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E、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2、常见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是A、溶解度改变B、分散状态改变C、粒径变化D、颜色变化E、潮解3、药物配伍后产生浑浊与沉淀的原因不包括A、pH改变B、发生水解C、复分解产生沉淀D、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E、药物氧化、还原4、药物配伍后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氧化B、还原C、分解D、吸附E、聚合5、下列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A、变色B、分解破坏疗效下降C、发生爆炸D、乳滴变大E、产生降解物6、同属于物理与化学配伍变化现象的是A、潮解、液化与结块B、产生沉淀C、变色D、产气E、粒径变大7、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A、溴化铵与利尿药物配伍产生氨气B、麝香草酚与薄荷脑形成低共熔混合物C、水杨酸钠在酸性药液中析出D、生物碱盐溶液与鞣酸产生沉淀E、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制成溶液,维生素B12效价下降8、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药物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A、溶解度改变有药物析出B、生成低共熔混合物产生液化C、两种药物混合后产生吸湿现象D、乳剂与其他制剂混用时乳粒变粗E、维生素C与烟酰胺的干燥粉末混合产生橙红色9、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错误叙述为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B、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C、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的变化,属于疗效配伍禁忌D、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制剂出现产气现象E、易产生物理配伍变化的药物制剂若改变制备条件可防止配伍变化的发生10、关于药物制剂配伍的错误叙述为A、药物配伍后由于物理、化学和药理性质相互影响产生的变化均称为配伍变化B、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的配伍称为配伍禁忌C、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D、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又称为配伍禁忌E、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11、地西泮(安定)注射液与5%葡萄糖输液配伍时,析出沉淀的原因是A、pH改变B、溶剂组成改变C、离子作用D、直接反应E、盐析作用12、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处理方法,不包括A、改变贮存条件B、改变调配次序调整溶液的pHC、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D、改变剂型E、测定药物动力学参数13、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A、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B、头孢菌素遇氯化钙溶液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沉淀C、两性霉素B加人复方氯化钠输液中,药物发生凝聚D、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至紫色E、维生素C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二、B1、A.变色B.沉淀C.产气D.潮解或液化E.溶解度改变以下药物联合使用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1> 、黄连素和黄芩苷液体配伍A、B、C、D、E、<2> 、溴化铵和利尿药配伍A、B、C、D、E、<3> 、维生素C与烟酰胺配伍A、B、C、D、E、<4> 、麝香草酚和薄荷脑配伍A、B、C、D、E、2、A.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E.改变尿液pH,有利于排泄说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1>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联合使用A、B、C、D、E、<2> 、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联合使用A、B、D、E、3、A.改变尿液pH,有利于药物代谢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E.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克服某些不良反应说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1> 、乙酰水杨酸与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联合使用A、B、C、D、E、<2> 、吗啡与阿托品联合使用A、B、C、D、E、4、A.氯化钾和硫B.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C.异烟肼与乳糖D.硫酸镁溶液与可溶性钙盐E.普鲁本辛与淀粉<1> 、能产生沉淀的配伍A、B、C、D、E、<2> 、能产生分解反应的配伍A、B、C、D、E、<3> 、产生变色的配伍A、B、C、D、<4> 、能发生爆炸的配伍A、B、C、D、E、5、A.两性霉素BB.秋水仙碱C.硫喷妥钠注射液D.鞣酸E.氨苄青霉素<1> 、易受二氧化碳影响的药物A、B、C、D、E、<2> 、易受乳酸根离子催化水解的药物A、B、C、D、E、<3> 、对光敏感的药物A、B、C、D、E、<4> 、不宜与生物碱类配伍的药物A、B、C、D、E、三、X1、固体药物配伍时出现润湿与液化的原因是A、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大B、因生成低共熔混合物而液化C、包材透湿D、混合后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吸湿E、含结晶水的盐与其他药物反应释放结晶水2、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是A、根据药物与制剂中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合理设计处方B、防止生产质量与医疗事故的发生C、探讨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和正确处理或防止的方法D、对可能产生的配伍变化作到有预见性E、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3、药物产生化学配伍变化的表现是A、变色B、出现混浊与沉淀C、产生结块D、有气体产生E、药物的效价降低4、下列属于药物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溶剂的组成改变,出现混浊与沉淀B、固体药物配伍后出现潮解、液化与结块C、水杨酸盐与碱性药物配伍变色D、配伍后混悬剂的药物粒径变大E、配伍后乳剂产生絮凝现象5、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是A、预期某些药物产生协同作用B、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等C、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D、为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加用其他药物E、减少药物的用量6、引起变色的药物配伍有A、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B、碳酸氢钠与大黄粉C、氨茶碱与乳糖D、乙酰唑胺与蔗糖粉E、氯化钠与水杨酸钠7、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A、混合顺序B、离子作用C、盐析作用D、成分的纯度E、溶剂组成改变8、注射剂发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溶剂的组成改变B、配伍后溶液的pH值改变C、配伍后离子对药物的催化作用D、配伍后缓冲容量的改变E、配伍后产生盐析作用9、防止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有A、改变调配次序B、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C、调整溶液的pHD、采用过滤方式除去析出的固体E、药物含量降低时增加投药量10、下列属于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是A、引起溶血B、使静脉乳剂破乳C、药物的含量降低D、由于pH的改变药物析出E、输液剂中的氯化钠能使甘露醇从溶液中析出11、对光敏感的药物是A、磺胺嘧啶钠B、维生素B2C、肝素D、雄性激素类E、四环素类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配伍变化的相关知识。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属于药剂学的化学配伍变化的是A.变色B.粒径变化C.分散状态变化D.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析出沉淀E.潮解、液化和结块2、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不包括A.减少不良反应B.利用相反的药性或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偏性或副作用C.是药物之间产生拮抗作用,增强疗效D.减少毒副作用E.减缓耐药性的发生3、下列属于药剂学的物理配伍变化是A.产气B.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C.变色D.分解破坏、疗效下降E.发生爆炸4、某些含非水溶剂的制剂与输液配伍时会使药物析出,是由于A.溶剂组成改变引起B.pH值改变引起C.离子作用引起D.研析作用引起E.直接反应引起5、煎煮过程中药物溶解度的改变属于A.物理的配伍变化B.化学的配伍变化C.生物学配伍变化D.溶剂配伍变化E.药理学配伍变化6、以下不是药剂学配伍变化实验与处理方法的是A.可见的配伍变化试验和变化点的pH值测定B.稳定性实验C.临床用药人群的调整D.改变调配次序或调整溶剂E.改变剂型或改变药物二、配伍选择题1、A.变旋B.晶型转变C.水解D.氧化E.聚合<1>、导致制剂中穿心莲内酯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2>、导致制剂中黄芩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3>、洋地黄酊剂制备时多采用70%乙醇浸出,其目的之一就是防止药物<4>、制剂中药物有效成分具有酚羟基结构者易被2、A.中药学配伍变化B.药理学配伍变化C.注射剂的配伍变化D.物理的配伍变化E.化学的配伍变化<1>、药物及其制剂因配伍使成分发生氧化、还原、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而导致药物成分的变化<2>、药物在配伍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影响药物质量的变化<3>、“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和“七情配伍”理论<4>、即可发生于体外,也可发生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中3、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酶促作用D.化学配伍变化E.物理配伍变化<1>、药物在配伍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为<2>、药物成分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分解、水解等化学反应导致成分的改变是<3>、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使药物作用增强的是<4>、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使药物作用减弱的是4、A.水解B.成分相互作用C.气体D.变色E.pH值改变<1>、含鞣质的中药(如五味子)及其制剂与抗生素(如红霉素)配伍,生成沉淀物是由于<2>、.碳酸氢钠或氧化镁粉末能使大黄<3>、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或利尿药配伍可产生<4>、硫酸锌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生成沉淀是由于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药剂学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变色B.产气C.混浊、沉淀或分层D.吸湿、潮解、液化或结块E.吸附2、化学的配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A.pH的变化而析出沉淀B.成分相互作用产生沉淀C.化学反应产生有色成分D.强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爆炸E.分解反应产生气体3、按药物的特点及临床用药情况,配伍变化的类型有A.中药学配伍变化B.物理学配伍变化C.化学配伍变化D.药剂学配伍变化E.药理学配伍变化4、常见的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有A.改变剂型B.改变存储条件C.改变溶剂D.改变调配次序E.调节pH5、中西药物配伍禁忌主要表现有A.产生难溶性螯合物或复合物,降低药效B.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或增加毒性C.酸碱中和,降低药效D.酶促作用,降低药效E.酶抑作用,增强毒副作用6、下列属于药剂学配伍变化的试验方法的是A.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B.测定变化点的pH值C.稳定性试验D.成分含量的变化E.新生物的鉴别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化学的配伍变化系指因药物及其制剂配伍,成分相互问发生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等化学反应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 5. X型题1.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分为三个方面,以下不属于的是A.物理的B.化学的C.药理的D.剂型的E.以上答案都不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2.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的目的是A.产生协同作用B.利用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C.减少耐药性的发生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E.为了使药物半衰期延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3.复方降压片和复方乙酰水杨酸片配伍使用,目的是A.产生协同作用B.利用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C.减少耐药性的发生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E.无配伍作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4.溴化铵与尿素配伍时会发生的变化是A.沉淀B.变色C.产气D.爆炸E.分解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5.一般来说,适合与注射液配伍的输液是A.单糖B.血液C.甘露醇D.静注用脂肪乳剂E.生理盐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6.麻醉性镇痛药与巴比妥类配伍,加强了镇痛作用,是因为A.增强对受体的作用B.减弱对受体的作用C.作用效果与受体无关D.与受体有一点关系E.都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7.利血平与左旋多巴合用,会因为拮抗而减弱后者的药理作用,从受体角度来看是由于A.增强对受体的作用B.减弱对受体的作用C.作用效果与受体无关D.效果与受体关系不明显E.均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8.在硫酸锌滴眼液中,为防止水解,使其呈弱酸性,常需要加入的酸是A.硫酸B.盐酸C.磷酸D.硼酸E.醋酸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9.在配制0.5%.硝酸银滴眼液时,调整渗透压应选用A.硝酸钾B.硫酸钠C.氯化钠D.硫酸钾E.葡萄糖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0.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在3.2~5.5之间,那么[H+]最高的制剂与[H+]最低的制剂之间,[H+]相差的倍数A.100倍B.200倍C.300倍D.400倍E.600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pH在3.5~6.0之间,那么[H+]最高的制剂与[H+]最低的制剂之间,[H+]相差的倍数A.150倍B.200倍C.20倍D.70倍E.300倍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2.以下离子中具有缓冲容量的是A.醋酸根B.硫酸根C.氯离子D.高氯酸根E.硝酸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3.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吸湿后又逐渐干燥并最终失效,原因是A.溶解度的改变B.潮解C.液化D.结块E.有效成分变化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14.对于水不溶性的药物,为了避免配伍变化可以制成混悬剂。
药剂学第19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注射液之间的相互作用
• 除将两种以上的注射液混合以外,还常常将两种以上的注射液加 入输液中一起作静注。两种注射液合混后的药物浓度比单一混合 者大,因而更容易出问题。这方面的配伍变化,大部分是由于pH 改变的影响。
三、配伍与疗效的变化 (药物相互作用)
• 相互作用 • 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 • 影响药物的作用的因素
润湿与液化
• 造成润湿与液化的原因: • 由于药物间反应形成水分 • 含结晶水多的盐与其它药物发生反应后形成含结晶水少的盐而放
出结晶水 • 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吸湿 •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结快
• 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吸湿而后又逐渐干燥会引起结块。 • 结块会使这类剂型的质量变坏,有时会同导致药物分解失效。
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 两性霉素乙、呋喃妥因钠、 磺胺嘧啶钠、核黄素,四环 素类雌性激素类药物。两性 霉素乙的液体应以黑纸遮好, 避免强光照射。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它因素
• 配合量 • 反应时间 • 温度 •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 • 光敏感性 • 混合的顺序 • 成份的纯度
有些药物混合时产生沉淀现 象可用改变混合顺序的方法 来克服。如1g氨茶碱与 300mg菸酸配合,先将氨茶 碱用输淮稀释至100ml,再 慢慢加入菸酸则可达到澄明 的溶液,如先将两种药液混 合后稀释则会析出沉淀。
影响药物在受体上的作用
• 在作用部位上第二种药物可能以下列几种情况影响第一种药物的 主要药理效应
• 对作用部位的竞争 • 改变受体 • 改变作用部位的其它成分 • 对不同生理系统都具有效应或相反效应的作用,使总的生物效应
增强或减弱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它因素
• 配合量 • 反应时间 • 温度 •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 • 光敏感性 • 混合的顺序 • 成份的纯度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考点归纳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一、概述在药物制剂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病情,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常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这种配伍使用的目的可归纳为:(1)预期某些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降压片等。
(2)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等,如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TMP)联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及胆道、输尿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4)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加用其他药物等。
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是: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设计合理的处方。
对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则应有预见性,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或防止方法。
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防止医疗、生产质量事故。
二、配伍变化的类型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如从配伍的意愿来看可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
如从配伍变化所引起的后果来看可分为绝对不能配伍的(配伍禁忌)和非绝对的。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几种药物相互配合,常常可能发生分散状态或其他物理性质的改变,造成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和医疗要求。
常见的有:1.溶解度改变不同性质溶剂的制剂配合在一起,常因药物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而析出沉淀。
例如以丙二醇与水为混合溶剂制成的12.5%的氯霉素注射液当用输液稀释至浓度在0.25%以上时,会出现氯霉素沉淀。
酊剂、醑剂、流浸膏等是以乙醇为溶剂,若与某些药物的水溶液配合,有效成分很可能析出。
含黏液质、蛋白质多的水溶液若加入多量的醇能产生沉淀。
于某些药物饱和溶液中加入其他物质时可能发生分层或沉淀。
例如芳香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使挥发油分离出来。
2.潮解、液化和结块与吸湿性很强的药物或制剂如干浸膏、冲剂、乳酶生、干酵母、胃蛋白酶、无机溴化物等配伍时,在制备、应用或贮存中可发生潮解与液化,其原因有:①混合物的相对临界湿度下降而吸湿;②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如牙科常用的消毒剂、止痛剂系利用苯酚与樟脑或苯酚、麝香草酚与薄荷脑的共熔作用而制成液体滴牙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属于药剂学的化学配伍变化的是A.变色B.粒径变化C.分散状态变化D.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析出沉淀E.潮解、液化和结块2、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不包括A.减少不良反应B.利用相反的药性或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偏性或副作用C.是药物之间产生拮抗作用,增强疗效D.减少毒副作用E.减缓耐药性的发生3、下列属于药剂学的物理配伍变化是A.产气B.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C.变色D.分解破坏、疗效下降E.发生爆炸4、某些含非水溶剂的制剂与输液配伍时会使药物析出,是由于A.溶剂组成改变引起B.pH值改变引起C.离子作用引起D.研析作用引起E.直接反应引起5、煎煮过程中药物溶解度的改变属于A.物理的配伍变化B.化学的配伍变化C.生物学配伍变化D.溶剂配伍变化E.药理学配伍变化6、以下不是药剂学配伍变化实验与处理方法的是A.可见的配伍变化试验和变化点的pH值测定B.稳定性实验C.临床用药人群的调整D.改变调配次序或调整溶剂E.改变剂型或改变药物二、配伍选择题1、A.变旋B.晶型转变C.水解D.氧化E.聚合<1>、导致制剂中穿心莲内酯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2>、导致制剂中黄芩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3>、洋地黄酊剂制备时多采用70%乙醇浸出,其目的之一就是防止药物<4>、制剂中药物有效成分具有酚羟基结构者易被2、A.中药学配伍变化B.药理学配伍变化C.注射剂的配伍变化D.物理的配伍变化E.化学的配伍变化<1>、药物及其制剂因配伍使成分发生氧化、还原、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而导致药物成分的变化<2>、药物在配伍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影响药物质量的变化<3>、“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和“七情配伍”理论<4>、即可发生于体外,也可发生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中3、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酶促作用D.化学配伍变化E.物理配伍变化<1>、药物在配伍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为<2>、药物成分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分解、水解等化学反应导致成分的改变是<3>、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使药物作用增强的是<4>、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使药物作用减弱的是4、A.水解B.成分相互作用C.气体D.变色E.pH值改变<1>、含鞣质的中药(如五味子)及其制剂与抗生素(如红霉素)配伍,生成沉淀物是由于<2>、.碳酸氢钠或氧化镁粉末能使大黄<3>、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或利尿药配伍可产生<4>、硫酸锌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生成沉淀是由于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药剂学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变色B.产气C.混浊、沉淀或分层D.吸湿、潮解、液化或结块E.吸附2、化学的配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A.pH的变化而析出沉淀B.成分相互作用产生沉淀C.化学反应产生有色成分D.强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爆炸E.分解反应产生气体3、按药物的特点及临床用药情况,配伍变化的类型有A.中药学配伍变化B.物理学配伍变化C.化学配伍变化D.药剂学配伍变化E.药理学配伍变化4、常见的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有A.改变剂型B.改变存储条件C.改变溶剂D.改变调配次序E.调节pH5、中西药物配伍禁忌主要表现有A.产生难溶性螯合物或复合物,降低药效B.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或增加毒性C.酸碱中和,降低药效D.酶促作用,降低药效E.酶抑作用,增强毒副作用6、下列属于药剂学配伍变化的试验方法的是A.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B.测定变化点的pH值C.稳定性试验D.成分含量的变化E.新生物的鉴别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化学的配伍变化系指因药物及其制剂配伍,成分相互问发生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等化学反应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
药物配伍后的化学的配伍变化包括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也包括肉眼看不到的许多变化。
化学的配伍变化不仅影响药物制剂的外观,对制剂的内在质量和疗效均可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导致毒副作用。
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物理的配伍变化系指药物配伍后在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质量的变化。
物理的配伍变化不仅能影响制剂的外观性状,也还可能影响药物及其制剂的化学稳定性。
4、【正确答案】:A5、【正确答案】:A6、【正确答案】:C二、配伍选择题1、<1>、【正确答案】:C<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配伍变化。
穿心莲内酯碱性条件下易水解为穿心莲酸,因此,导致制剂中穿心莲内酯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水解;黄芩苷、洋地黄苷属于苷类化合物,在酸碱条件下也易发生水解;制剂中药物有效成分具有酚羟基结构者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变质。
2、<1>、【正确答案】:E<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A<4>、【正确答案】:B3、<1>、【正确答案】:E【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A<4>、【正确答案】:B4、<1>、【正确答案】:B<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A三、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剂学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药剂学药物配伍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物理的配伍变化有混浊、沉淀、分层、吸湿、潮解、液化、结块和吸附等;化学的配伍变化有浑浊、沉淀、产生有毒物质、变色、产气、发生爆炸等。
【正确答案】:ABCDE3、【正确答案】:ADE4、【正确答案】:ABCDE5、【正确答案】:ABCDE6、【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1.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将两种注射液混合,在一定时间内,肉眼观察有无浑浊、沉淀、结晶、变色、产气等现象。
实验中要注意混合比例、观察时间、浓度与pH值等,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结果。
混合比例通常是1:1,也可采用1:2或1:3。
如果是大输液,应根据临床实际使用量按比例缩小。
观察时间可根据给药方法确定,静脉滴注一般定为6h较为合适。
产生细微结晶的药液,可利用微孔滤膜过滤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也可采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鉴别其成分。
2.测定变化点的pH值许多注射液的配伍变化是由pH值改变引起的,所以测定注射液变化点的pH值可作为预测配伍变化的依据之一。
测定方法是:取10ml注射液,先测其pH值。
主药是有机酸盐时可用0.1mo1/L HCl(pH=1),主药是有机碱盐时则可用0.1mol/L NaOH(pH=13),缓缓滴于注射液中,观察其间发生的变化(如浑浊、变色等)。
当发现有显著变化时,测其pH值,此pH值即为变化点的pH值。
记录所用酸碱的量。
如果酸碱的用量达10ml还未出现变化,则认为酸碱对该注射液不引起变化。
测定pH值一般在室温下进行,并记录其pH值移动的范围。
当加入大量的酸或碱而该溶液的pH值移动范围仍很小,则说明其有较大的缓冲容量。
若pH值移动范围大,说明该注射液不易产生配伍变化,如果pH 值移动范围小,则说明容易产生pH配伍变化。
如果混合后的pH值都不在两种注射液的变化区内,一般不会发生配伍变化。
如混合后的pH值在一种注射液的变化区时,则可能发生配伍变化。
3.稳定性试验临床输液时间往往较长,如将稳定性差的药物添加到输液中,因受pH值、光线或其他成分的影响,其含量或效价往往下降较快,有的甚至产生毒性成分。
一般认为若在规定时间内(如6h、24h等)药物含量或效价降低超过10%者,属于不稳定药物,应进行稳定性试验。
其方法是:将注射液按实际使用量和浓度,加入输液中(常用量100~500ml),或再加入第2种、第3种注射液,混合均匀后,控制恒定温度,立即测定其中不稳定药物的含量或效价,并记录该混合液的pH 值与外观等。
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并进行含量或效价测定(应注意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的测定方法),并记录结果,根据所得数据,可将药物配伍后含量或效价变化的情况作成图表,从而了解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和分解10%所需要的时间。
4.成分鉴定与含量测定药剂配伍后产生物理或/和化学变化,可用紫外光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等方法,鉴定分解产物或产生的沉淀成分及其含量。
5.药理学、药效学实验及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药剂配伍后是否产生疗效的变化常须进行药理学或药效学实验。
如果药物配伍应用后药物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则说明存在着药理学或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或配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