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及热力状况

合集下载

大气组成\热力状况

大气组成\热力状况
(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强烈, 晚上无大气逆辐射,没有保温作用)
2.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过大气的路程越短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同量的太阳辐射越集中
•下垫面因素:不同性质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不同,从而 导致地面辐射差异,进而影响气温
•气象因素:影响日照时数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请参阅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 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9-13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A ) A.7日 B.10日 C.12日 D.17日 10.下列4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D) A.3日 B.6日 C.11日 D.16日 11.从3月17日起,再过10天,下列城市中白天最长的是( D)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哈尔滨
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B )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 B.1920—1940 C.1958—1978 D.1978—1998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B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1.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概念
相对于太阳辐射而言,地面和 大气辐射均以红外线为主,故 称为长波辐射。

大气的组成、结构与受热

大气的组成、结构与受热

B 高

北半球近地面
C 北半球近地面
比较风速
A
B
1000百帕 1008百帕 1016百 帕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 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时,近地面 与高空、海面与陆地的风速?
练习:图中是北半球近地面,画出A、B两地的风向
1004 1002 A 甲 1000
B
1006 1008 1010 乙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1、大气圈的组成以及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主要 干 成分 氧 洁 空 CO2 气 次要 成分 O3 水 汽 氮 主 要 作 用 生物体(蛋白质)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对地面保温
2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风向垂直等压线
风向
(hPa)
1010 1020 1030
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hPa)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468 476 484 492
50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4、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力的影响 (hPa)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1000
地面 B A C
取暖机和空调的安装位置有何不同?为什么?
壁式空调
暖风片
一、热力环流的原理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高

受热 冷却
A C 注意:气压高低我们说的是“同一水平面” B

必修1第 8 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

必修1第 8 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

必修1第8 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双基回归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的。

干洁空气又是由氮、氧、二氧化碳和臭氧等物质组成的。

它们在大气中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2.人类对大气成分的影响:①改变大气成分的比例――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增加大气的成分,改变大气成分的比例――氟氯烃物质的增加,导致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①自地面向上到大气上界,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减小,大气压力降低。

②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的垂直分布特点,不同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不同,因而空气的运动也不同,对人类的影响也不一样。

③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这是天气现象多变的条件。

④对流层的高度因时因地而异。

一般来说,地面温度高,对流层厚度就大。

即低纬大于高纬,夏季大于冬季。

⑤电离层大气中的氧分子和氮分子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被分解为离子,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故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地面→大气→地面,即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

对流层大气受热状况主要表现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上,其实质是一个热量的连续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

理解“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和吸收作用)和保温效应(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大气逆辐射)两大方面。

2.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它们是一个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因此要运用综合图表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抓住主干,化繁为简。

注意:在学习大气的热力作用时,一定要结合实例来理解掌握。

例如:反射作用——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散射作用——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吸收——臭氧层因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大气逆辐射——有云的夜晚比晴天温暖。

第六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气的热力状况

第六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气的热力状况

1.从臭氧、二氧化 碳和水汽的吸收作 用,可知大气吸收 具有什么特性? (有选择性) 2.为什么大气直接 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二氧化碳、水汽 少,大部分 可见 吸收红外线 光能够透过大气 面 到地面)

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
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B.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主要受海洋的影响 C.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4)若等值线是闭合的:高于高的,低于低的。
考 试 说 明
大气的组成 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பைடு நூலகம்




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影响
理解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的影响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认识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的原理
掌握气温日规律及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3.全球的热量平衡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2、大气的温室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1)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 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4.气温的变 化规律
原因? 2)年变化:北半球、南半球最冷 最热月出现的时间 原因? 思考:为什么我国有冷在三九(冬至后27天),热在 三伏(夏至后一个月)之说?
理解逆温层的形成及其影响
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环境 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大气的作用:
1.大气运动和水的相变产生的风、霜、雨、雪等 天气现象,改变和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
2.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球的温度变化不至于过 于剧烈。

大气组成、分层、热力作用

大气组成、分层、热力作用
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 线部分;水汽和二氧化碳主 要吸收红外线部分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气(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 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依 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增温
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 主要直接的能量来源 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实 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画一画
大气的受热过程我们可以简单的 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 气”、“大气还大地”三个过程,你 能用最简单的图形来说明其过程吗?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 高度(KM) 层
A____ 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 动状况
与人类关系
平均厚度 随高度增加而 ________ ________ 随高度增加而 ________
最为密切,合飞机飞行 为主 有_______, 能反射短波无 线电波
思考: 在“大气的 垂直分层” 图中,对流 层的气温为 什么会随海 拔的升高而 降低。
太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阳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辐 哪个部分? 射 集中在可见光区 光 谱 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示 意 图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
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波长越长。
思考
1、大气主要吸收太阳 辐射中的哪些波段的 能量? 2、大气增温是不是依 靠大气直接吸收太阳 辐射增温的? 3、低层大气主要直接 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4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作用主要是通过什么 途径实现的?
臭氧:1.14×10
-6
1、大气圈(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干 洁 空 气
氮 氧
CO2
O3
水汽
绿色植物进行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热力状况和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热力状况和大气的运动..
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返回
(2)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最低气 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陆地
海洋 2.气温水平分布
7月 8月
1月
2月
1月 2月
7月
8月
受太阳辐射影响,全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 。
返回
六、大气运动及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获得的 太阳辐射能 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
2.风的形成 类型 受力情况 风向 与等压线 平行
高空的 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 风 转偏向力 转偏向力和 摩擦力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的风
与等压线斜交
返回
返回
[考点一线串] 1.大气的垂直分布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
次划分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返回
层次
特点
原因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
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 热量绝大部分
低0.6℃;②对流运动显著; 来自地面,上 对流层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④ 冷下热;水汽 厚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异: 杂质多,对流
低纬厚,高纬薄;夏季厚, 运动显著
冬季薄
返回
层次
特点
原因 臭氧吸收紫外线; 上热下冷;水汽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
平流层 高,在22~27处形成臭 氧层;②以平流运动为 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
杂质少
高层大气 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
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太阳紫外线和宇 宙射线的作用
返回
2.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1)逆温含义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考纲要求]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大气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大气的热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全球的热量平衡。

[知识讲解]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2、大气的组成地球变暖的原因: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增加;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

3、垂直分层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

这就是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

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

例1、比较同纬度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空海拔均为5000米的A、B两点气温TA、TB的大小。

(TA>TB)(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例2、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D )解析: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形态,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

2.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D )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C.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解析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型状态。

大气环境—组成、分层、热力作用(2017)

大气环境—组成、分层、热力作用(2017)
是水__源__,B河流主要补给是 大__气_降__水,和冰雪融水
此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 _冲__积_扇___此地按 干湿状况划分属于__半__干_旱____区。
(2) 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 分析该地区大量种植番茄的社会经济因素
分布特点:沿河流、沿交通线分布。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国家西 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土地租金便宜及有廉价的劳 动力
1、逆温概念
高度m
高度m
正常现象
温度℃
温度℃
逆温现象
高度m
逆温层
温度℃
逆温现象
2、逆温形成的因素:
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 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 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逆温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二是 空气平流冷却;三是空气下沉增温;四是锋面上形成的逆温。此地冬季 往往形成明显的逆温层结。逆温产生于10月,消失于翌年4月。以1月 份的层结为最大,达3000米左右。
材料2: 此地降水冬春季节较多,最多 年份可达1000mm以上,平均降水在 500mm以上。 材料3:此地大量出产番茄,是我国著名 的番茄产地,出产番茄以有机质含量高 而出名。有多家饮料公司在此设厂。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两大过程
2.大气的增温(即“大地暖大气”):地面长以波辐射 的形式向 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增温。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四:常见的天气系统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热力状况

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四、大气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月球和地球温度变化的差异:五、全球的热量平衡就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这就是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

例.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能量转换,形成的各种辐射。

说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各种辐射名称:解析:图中(1)表示太阳辐射,(2)表示地面辐射,(3)表示大气辐射,(4)表示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

总结一、知识要点二、重难点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难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关系三、学习方法指点通过对数字的分析可以揭示一些地理事物的规律。

拓展大气的散射:当我们避开太阳朝天空张望时,看到的是蔚蓝的天空,这就是说,在那个方向的天空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帘,从太阳发射过来的光线,在天空的某个地方改变了方向,不然的话,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就只不过是星际空间的黑暗,或者是来自某个遥远星辰的亮光。

原来,当光线穿过地球周围的大气时,它的一些能量就向四面八方反射,这样的过程就是散射。

因此,光波在遇到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粒子等时,便会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重新向四面八方发射出频率与入射光的相同,但强度较弱的光(称子波),这种现象称光散射。

子波称散射光,接受原入射光并发射子波的空气分子或气溶胶粒子称散射粒子。

当散射粒子的尺度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例如大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称分子散射或瑞利散射,散射光分布均匀且对称。

当散射粒子的尺度与入射光波长可比拟时(例如飘尘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散射光的强度分布不对称而是分布复杂,称为米散射。

光在大气中散射的上述性质,造成了许多绚丽多彩的光象。

大气的特征

大气的特征

平流层
高度范围:大约在10-50公里高度之间 温度变化: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大气组成:臭氧、氮气和氧气为主,还有少量的水汽和气溶胶粒子 天气现象:平流层内几乎没有天气现象,气流平稳
高层大气
高度范围:大 约在80-500公
里高度之间
特征:大气密 度非常低,接 近真空状态, 存在一些高能 带电粒子和太Fra bibliotekYOUR LOGO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大气的特征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大气的组 成
02.
大气的垂 直分层
03.
大气的水 平运动
04.
大气的热 力状况
05.
大气降水
06.
天气系统
大气的组成
01
干洁空气
定义:指大气中除去水汽、云雾、冰晶、尘埃等之外的气体 组成:氮气、氧气、氩气等 含量:约占大气总量的99.99%以上 作用: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和反应所需的惰性气体
空垃圾
天气现象:流 星、极光等
对人类的影响: 太空辐射、卫
星通信等
大气的水平运动
03
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表现形式:风 影响因素:地形、下垫面等 形成过程:大气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开始水平运动
表现形式
风: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风,包括气流、风向和风速等要素 气压场:大气的水平运动也会形成气压场,影响天气和气候变化 气团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还会影响气团的形成和移动,进而影响天气变化 气候系统:大气的水平运动也是形成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季风、洋流等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三、大气的热力状况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1-2-1大气组成、受热和气温

1-2-1大气组成、受热和气温

全球变暖
1.原因 (1)自然原因:地球处于间冰期温度上升阶段。 (2)人为原因
2.危害 海平面 (1)引起_________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降水 (2)引起世界各地区_______和______状况的变化,进而导 干湿 致世界各国_____________的变化。 经济结构 3.解决措施 技术 效率 (1)提高能源利用______和能源利用______,采用新能源。 国际间合作 (2)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1 月, 全球大陆等 温线向南凸出, 海洋相反;7 月, 全球大陆等温线 向北凸出,海洋 相反
A、B、C 同纬 度,B 地夏温 高于 A、C 两 地,冬温低于 A、C 两地
海陆分布 (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 异)
与等高线平行 (与山脉走向、 高 原边缘平行) 暖流:向高纬方 向凸出寒流:向 低纬方向凸出
等温线延伸 到高地,急 转弯曲
地 形
暖流增温寒 洋 流降温 流
盆地闭合 曲线(夏 季是炎热 中心,冬 季是温暖 中心) 山地闭合 曲线(冬 季、夏季 均为低 温)
夏季不易 散热, 下沉 地形闭塞, 气流增温, 四周山岭 冬季山岭 屏障 气温垂直 递减, 高度 升高 100 米, 气温降 低约 0.6℃ 地势高 屏障
(3)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演变( B
)
A.山地 B.谷地
C.平原 D.可见光区
C红外光区
太 阳 辐 射 光 谱 示 意 图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参与作用 形式 的大气成 分
臭氧 (平流层)
波长段
作用特点
实例
学以致用 1.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 题。

大气的组成(精)

大气的组成(精)

• 3、近地面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形 成的主要天气
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沉,常出现晴朗干燥 天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的伏旱
• 4、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特点
七、气候
•1、气候形成因子:
①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是造成气 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 ②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是造 成全球降水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③下垫面:包括海洋和陆地表面,是大气的直接热 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如海陆、地形、洋流),对太
(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大气水 平运动的影响: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980 1000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1020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②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力
地转偏向力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 在南半球向左偏。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多锋面雨和气旋雨 降水少
六、天气
• 1、锋面的概念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 团在锋面上面;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 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 2、冷锋、暖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1)冷锋: ①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②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 锋 降水在锋后 ③过境后:冷气团占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晴朗 例如:东北、华北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秋冬春影响我国的寒潮 (2)暖锋: ①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②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降水多在锋 前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
地面辐射(电磁波形式)相对. 太阳辐射而言是长波辐射
你知道吗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地面散失的热量多,地面气温较低)
★ 在晚秋或寒冬, 霜冻为什么多出现 在晴朗的夜晚?
★ 为什么人造烟 幕能起到防御霜 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 地面热量的损失,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地球的遮阳伞
大气反射
太阳 短波辐射
(34%)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尘粒、云滴
大气散射
大气吸收(19%)
固体杂质、水汽、O、O3、CO2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47%)
大气几乎削弱了一半的太阳辐射 .
学以致用--解释现1、象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
蔚蓝色?
3、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 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 是明亮的?
.
5、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
.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球的保温被
水汽、尘埃、 CO2截留大部分 长波辐射(75%-90%)
太阳辐射(短波)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长波辐射)
地面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47%) 大气逆辐射使得近地面大 气始终保有一定的热量。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
.
列表归纳
大气的垂直 分层与气温 曲线
特点
成因
与人类 关系
50km 12km
气高 层 大
1、密度小气压低 2、有若干电离层
1离地面远,引力小 2太阳紫外线和宇宙 射线的作用下,使 大气电离
电离层反 射无线电 波
层平 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