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和18虚词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和18虚词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失街亭》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译文:大雪越过南岭。

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举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举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举(1)动词
①举起,抬起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齐桓晋文之事》)
我的力量足以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举不起一根羽毛。

②拿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我不能拿着全吴的土地,十万军队,去被别人控制。

③举出,提出
聊举数人以训汝。

(《训俭示康》)
姑且列举几人来教训你。

④举行,施行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现在逃跑是死罪,举行起义也是死罪。

⑤攻克,占领
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陈胜吴广的一声喊叫,函谷关就被攻下来了。

⑥推荐,选拔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连续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到任。

⑦升起
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在江中升起船帆,其余的船按照次序一同前进。

(2)形容词
①全,合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促织》)
非常高兴,用笼子装回来,全家庆贺。

②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对人用刑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3)名词,举动
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

(《谭嗣同》)荣禄的密谋,全在于天津阅兵的举动。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7)注意用典的语句 )
例1: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 :(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 人民的灾难 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例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次建立霍去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 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练习 1.至于智伯 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至于智伯, 1.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译文:至于智伯, 译文: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一 样报效他。 样报效他。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所得俸禄 译文:他得的俸禄, 译文:他得的俸禄,都用来供给别人的孤儿 孤女穿衣吃饭。 孤女穿衣吃饭。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 既加之以刑 之路也。 之路也。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如何达到“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及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及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及
(1)动词
①追赶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屈原列传》)
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②到,到达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殽之战》)
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

③涉及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触龙说赵太后》)
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

④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⑤接近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指南录〉后序》)
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连词,表并列,和,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荆轲刺秦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3)介词
①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

②趁着之时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触龙说赵太后》)
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

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2.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

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

”3. 婴已而试补县吏。

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

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夏侯)婴,婴证之。

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4.其夕,上与(徐)湛之屏人语,至晓犹未灭烛。

湛之惊起趣北户,未及开,见害。

5. 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

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

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

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6.真德秀,字景元,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

时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

”7.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杨)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8. 庄名廷鑨,不甚通晓古今,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

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

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9.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刘)综权知孟州事。

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

10.大德初,(虞集)授大都路儒学教授,除国子助教。

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11. (郭)仲翔至蜀访保安,而保安与其妻皆卒。

于是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仍刻石颂美。

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12. 贺兰祥字盛乐。

十四年,除荆州刺史。

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多珍异。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梁雍州刺史萧詧钦其节俭。

13. 时屯兵河外,馈运不属。

(高)继勋扼兔毛川,援送军食,师乃济。

14.(潘)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

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

15.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

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高考考纲规定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

高考考纲规定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

高考考纲规定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1-20)1、爱①爱护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例: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会吝惜一条牛?④爱慕,欣赏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⑤恩惠例: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例: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例:爱其二毛(怜惜,同情)《左传》译文: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②安抚,抚慰例: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例: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例: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⑥养生例:衣食所安(养生) 《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例: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例: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大雪越过南岭。

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④加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⑤介词,表示被动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例: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
1. 爱:喜爱;热爱;爱护;爱惜;吝惜;通“薆”,隐蔽;吝啬;亲爱的。

2. 安:抚慰;安置;使……安定;安稳;安定;哪里,怎么;哪里,哪儿。

3. 被:被子;覆盖;施加;遭受;表示被动;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披散。

4. 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加倍;通“背”,违背,背叛。

5. 本:草木的根;草木的干、茎;根本;本业;庸俗,浅陋。

6. 兵:兵器;士兵,军队;战争;军事。

7. 病:重病;弊病;生病;使……成病态;担心;责备;困苦;疲劳。

8. 察:细看;看清楚;详审;明察;考察和推举;精明。

9. 朝:朝见;拜访;朝廷;朝代;对,向;早晨。

10. 曾:曾经;竟,竟然;通“增”,增加。

11. 乘:驾,坐。

12. 从:跟随;依顺;从事;依傍;使……跟从;随从的人;指堂房亲属;通“纵”,合纵的盟约。

13. 当:遮挡;对等;占据;应当;掌管;判决;表处所;表时间;表必然;表未来的时间;通“倘”,表假设。

14. 道:道路;途径;道义。

高考试题中的100个最易错文言文实词及文句翻译

高考试题中的100个最易错文言文实词及文句翻译

高考试题中的100个最易错文言文实词及文句翻译1。

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

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

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

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10。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12。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

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

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

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3.折辇下除(台阶)——《苏武传》

1.怀宾身当战伐(面对)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如)——《六国论》
3.一夫当关(把守)——《蜀道难》

1.则指道以明之(引导)
2.就有道而正焉。(道德,德行)——《论语十二章》
3.行军用兵之道。(方法)——《过秦论》
4.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志向,理想)——《报任安书》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彰显)(美好的)——《大学》
3.名实已明。(明了,清楚)——《答司马谏议书》
4.明于治乱。(懂得)——《屈原列传》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光明)——《登泰山记》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伶官传序》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竟然)——《石钟山记》

1.武灵王平昼闲居(平素、家居)
2.居为奇货。(积储)——《聊斋志异·促织》
3.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登泰山记》
4.居则曰。(平素、家居)——《子路曾皙公西华侍坐》

1.邓公抗言于孝景之朝(大声)
2.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匹敌)——《过秦论》
3.欲出力助上以抗之。(拒绝)——《答司马谏议书》


1.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不是)
2.觉今是而昨非(错误)——《归去来兮辞》
3.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不是)——《劝学》

1.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倚仗)
2.苍山负雪(覆盖)——《登秦山记》
3.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失败)——《六国论》
4.见犯乃死,重负国(对不起)——《苏武传》
5.使负栋之柱(承受)——《阿房宫赋》
4.宰严限追比。(官府限期办好公事)——《促织》

用小故事快速记住高考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带翻译

用小故事快速记住高考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带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全文翻译1爱l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见。

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答应的。

他的儿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

和他相约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没有出现。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战国时期,诸侯想要寻找安全闲适的地方,来获得旦夕之间的安逸,他们常常与邻国相互安抚,认为没有祸患。

这些国家时有贼寇盗贼侵犯,但他们能够像泰山一样安稳,他们想要求得的是衣食的给养,于是去险要的偏远之地去安置军队,失败了。

逝去的东西就像这一样,现如今又在哪里呢?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在身上)发被(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为苦也。

屈原忠诚却被人诽谤,已经被罢黜,他的思想既忧愁又幽深。

他披散着头发,穿着皮衣在江边行走吟唱,即使大雪覆盖了衣服,身上遭受了十余处创伤,他也觉得凄苦。

4倍苏武陷匈奴,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倍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加倍)思亲。

苏武被困在匈奴,违背自己的气节道义。

思念之情和游子相比,还要超过百倍,十年间,每遇到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柳宗元本来追求飞黄腾达,但被贬到柳州,亲近自然,种植植物,返回到他的根本,有很多收获;后人将他的言论编辑成许多册书,就是今天所见的版本,来推究他当日的心境。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实词及翻译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结交,亲附)3、孔子曰:吾与点也。

(《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招致)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

(《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

(《魏公子列传》)(责备)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

(《魏公子列传》)(遗憾)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陷入困境)12、厚币委质事楚。

(《屈原列传》)(礼物)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刺客列传》)(礼物)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15、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归附)(遗憾)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购:悬赏捉拿】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羽本纪》)(交游,交往)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刺客列传》)(助长,帮助)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22、孔子贫且贱。

(《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过秦论》)(发扬,发展)(功业)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十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实词总结

十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实词总结

高考文言文实词十年试题总结A【谙】①熟悉,知晓。

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例2、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性。

(《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②熟记,记诵。

虽复一览便谙。

(《南齐书·陆澄传》)【按】①查看,察看。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②审查,核查。

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③巡查,巡行。

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

)例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明史·海瑞转》刚才胡公巡查所部地区,命令经过的地区不要办礼物准备招待。

)④压抑,止住。

按强助弱。

⑤于是,就。

【案】①通“按”,察看,查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通“按”,考察,核实。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

③通“按”,巡行,巡查。

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④通“按”,用手压或按。

例1、案灌夫项令谢(道歉)。

例2、(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目:“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2007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

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⑤文书,案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暗】①愚昧,糊涂。

例1、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传》)例2、刘璋暗弱。

(《三国志·隆中对》,昏庸无能,胆小懦弱。

)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悄悄地,默默地。

寻声暗问弹着谁?(《琵琶行》)群书万卷常暗诵。

(完整版)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完整版)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41-80)41.假,读音一:jiǎ(1)动词①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因此人们多把书借给我。

②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君子本性并不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③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点,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④给予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谭嗣同》)——对汉族人不能交给太大的兵权。

(2)形容词①虚假,假装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非正式的,代理的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本纪》)——就和一起共同推举项羽做代理上将军。

(3)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报任安书》)——假使我犯法被杀,如同九牛少了一毛,和蝼蚁死去有什么两样?读音二:jià名词,假期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孔雀东南飞》)——府吏听说了这个变化,就请假暂时回家。

42.间,读音一:jiān(1)名词①门缝,夹缝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史记?管晏列传》)——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的看她丈夫。

②中间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赤壁之战》)——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途跋涉,来到这江湖沼泽之间。

③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在危难期间接受了任命。

(2)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把天下的贫寒之士都遮蔽起来,让他们都露出笑颜?读音二:jiàn(1)名词①空隙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庖丁解牛》)——那关节有空隙,而刀刃却没有厚度。

②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指南录〉后序》)——到了京口,找到机会逃奔真州。

③(不多)时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辞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辞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辞(1)名词
①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狱中杂记》)
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②言辞,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③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④命令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
近来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

⑤一种文体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

(《谭嗣同》)
并且带来他自己所撰写的书和诗文辞赋的稿件数册,一小箱家信托付给我。

(2)动词
①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
②推辞,不接受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姬想为公子出力,就是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

③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高中文言实词120及翻译

高中文言实词120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常见实词及例句解释(120个)1.爱ài(1)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2)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3)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4)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 (5)吝惜,舍不得。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2014•江苏高考)(6)通“薆(ài)”,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 (7)吝啬。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8)亲爱的,心爱的。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2.安ān(1)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并序》)(2)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3)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4)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并序》(5)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6)表反问,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7)表疑问,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bèi(1)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2)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3)施加,施及。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4)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5)表示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并序》)被pī(1)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2)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bèi(1)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2)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3)通“背”,违背,背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篇一: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一.通假字通假字不常出现,而且课本要求掌握的通假字也就是一百来字,翻译时,如果照某字的一般意义翻译不通,就应该考虑该字是不是通假字。

要找出其“通”的字,大多需要从该字的同音字或形近字去考虑。

找出本字后再去翻译,整句话的翻译如果很通顺合乎情理和语境,采分点就找对了。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程(指传主孙程)传召诸尚书使收景(指阎景)。

尚书郭镇时卧病,闻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逢景从吏士,拔白刃,呼白:“无干兵。

”镇即下车,持节诏之。

景曰:“何等诏?”因斫镇,不中。

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

答案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右羽林军用戟叉住阎景的胸脯,于是擒获了他。

采分点匈,通“胸”,胸脯;禽,通“擒”,擒获。

答案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得分点趣,通“促”,催促;讫,通“迄”,最终。

二.实词大纲要求掌握120个实词,而每个实词又都有多个含义,只靠死记硬背很难轻松应试。

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准确的义项。

而且考试也主要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推断能力。

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

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公(指传主王旦)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

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

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

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

(选自欧阳修《王公神道碑铭》)(1)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

答案如果某官贤能又有才干,一定让他长期担任这一官职,直到大家认为他适宜担任某一职务才升迁。

采分点久,使动用法;宜,适宜,非“应该”义;迁,升迁,不可译为“调动官职”。

(2)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答案我常常担心(功名利禄)太多了,怎么可以跟贫寒的读书人争抢进取的机会呢?采分点寒士,贫寒的读书人;争,争抢,不可译为“争取”。

(1)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答案后来虞翻被所在州府推举为秀才,汉朝廷召他为侍御史,曹操当了司空,征召他(做官),他都不去任职。

采分点举,被举荐;辟,征召;就,就任,赴任。

(2)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答案虞翻多次冒犯孙权的威严,进谏规劝,孙权不高兴,加之他的秉性又不合世俗,常常被人毁谤,因而获罪被流放丹杨泾县。

采分点数,多次;见,被;坐,因……获罪。

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现象是文言文翻译中的重点,出题人一定察学生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词类活用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语法来判断: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

然后再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其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据此推断其意义。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

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

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

(选自杜琼《雪屋记》)答案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采分点“木”“土”名词活用为状语,“病”名词活用为动词,大意对。

6.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元麓山也。

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

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

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

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

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

傍多髯松,入天如青云。

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可玩。

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

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

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

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益清绝,曰钓雪矶。

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

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

(选自宋濂《桃花涧修禊诗序》)(1)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答案郑铉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览尽山泉怪石的胜景。

采分点修禊,补出必要的动词;穷、胜,形容词分别活用为动词、名词。

(2)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

答案怪石像人一样站立着,高十尺多。

采分点“人”活用为状语。

(3)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

答案有擅长弹琴的客人,不喜欢泉水独自清响,弹琴来跟泉水比试。

采分点定语后置、“乐”、“鼓琴”。

参考译文浦江县向东走二十六里,有座山葱茏茂密地高耸着,(那)是元麓山。

山的西面,桃花涧水从那里流出来。

在元顺帝十六年三月初一,郑铉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览尽山泉怪石的胜景。

前一天晚上,使各位贤士大夫住下。

第二天,出发了,互相带领着向北走,随身带着酒壶和酒杯。

大约走了二里远的地方,才遇到涧流,于是沿着山涧入山。

又过了三里的地方,两岸都是桃花,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

相傍有很多苍松,高耸入云好像到了青云间。

忽然看见鲜花点缀在湿润青翠的树间,好像火苗升起要燃烧一般,值得观赏。

又走了三十步,怪石像人一样站立着,高十尺多。

上面平整,可以坐下来吹箫,叫作凤箫台。

下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坛宽八尺到一丈,可以(在上面)垂钓。

听说下大雪时,四周都是如美玉般的树林,更显得清冷绝美,叫作钓雪矶。

有擅长弹琴的客人,不喜欢泉水独自清响,弹琴来跟泉水比试。

琴声跟泉水声音相和,非常好听。

四.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翻译时要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案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

采分点会,恰逢;风流,“风”指强风,“流”指巨流、巨浪;溺,淹没,落水。

(1)嘉靖丁亥,予戍抚顺,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答案嘉靖丁亥年,我在抚顺戍守,丙申年又调到盖州,来到了辽阳,才得以与志同道合的徐、刘两位先生到那里游玩。

采分点道,名词活用作动词,取道;同志,古今异义词,志同道合;焉,之。

(2)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答案东面的山峰高耸险峻,徐、刘两位先生斟满酒一口气喝完,在此期间正好有一个吹奏胡笳的人,乐声振动树林,听到这种乐声让人感到凄楚神伤。

采分点危险,古今异义词,高耸险峻;适,恰好;愀然,悲伤的样子。

五.疑难词考场翻译中一定会碰到疑难词的翻译。

这是“拦路虎”,想用这些难词考查考生的语境把握和推断能力。

遇到难词,先翻译其他有把握的词,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把整句话的大致意思推断出来,相对应的意思就是这个词语的含义。

如翻译句“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中的“尚”字,根据句境可以推断为“娶妻”。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9.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会县。

县有厓门[注]遗迹,予偕知县罗侨吊焉。

夜二鼓,乘汐出港,天未明抵岸。

少顷至祠下,达观殿宇碑亭,考其营建颠末。

(选自方良永《厓门吊古记》,有改动)注厓门:崖山,位于广东新会南大海中。

南宋末,宋军与张弘范统帅的元军在此决战,宋军全军覆没,张世杰、陆秀夫等大臣及宋少帝赵昺殉国,宋亡。

答案不一会到了祠堂前,遍览殿堂碑亭,查考它建造的始末。

采分点少顷,不一会;达观,遍览;颠末,始末,其中“颠”本义是头顶,引申为“始”,也可据“末”推断为“始”。

10.(周梅圃)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

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答案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采分点障,堵住,挡住;潦,积水;德,感激。

其中“潦”可用教材联想法推出(《滕王阁序》中有“潦水尽而寒潭清”句),“德”可由语境推出。

【篇二: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史记管晏列传》)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的看她丈夫。

②中间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赤壁之战》)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途跋涉,来到这江湖沼泽之间。

③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在危难期间接受了任命。

(2)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把天下的贫寒之士都遮蔽起来,让他们都露出笑颜?读音二:ji n(1)名词①空隙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庖丁解牛》)那关节有空隙,而刀刃却没有厚度。

②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指南录〉后序》)到了京口,找到机会逃奔真州。

③(不多)时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到蔡桓公,站立了一会儿时间。

(2)动词①离间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谗佞小人离间他们,可以说是处境十分困难了。

②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有那些当官的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③间隔,隔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④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3)副词①表时间,有时,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几个月之后,时不时有人偶尔提意见。

②表状态,从小路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从骊山下来,取道芷阳抄小路行走。

③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就屏退众人,悄悄地对信陵君说。

【篇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