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
《曾国藩》读书报告
《曾国藩》读书报告“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
行笃敬。
”唐浩明著的《曾国藩》,分别为血祭,野焚,黑雨三册。
《曾国藩》这书以史实为基础,通过作者巧妙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把曾国藩这个集各种矛盾人格的人物形象的重现在读者面前。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涤生”二字沉敛中带着霸气,颇有气势。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唐鉴称赞:“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又有另一种说法为:“涤生”寓意有浴火重生之意,出自秉钰写给曾国藩的一封信,原文:为比如点灯,灯油耗尽时,等就不会可乘之机把灯吹灭,你的懒怠的心也该像灯油一样被耗尽,才能不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干扰,最后望你荡涤旧时的耻辱,早日得以复生。
上面两个资料虽然出处不同,但是“涤生”二字已说明曾国藩是一个自省,自悟,自律之人。
读过《曾国藩传》后,我更加的钦佩他了,他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静,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一生中最大的功绩有两件: 灭太平军与兴办洋务.在这两件事里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创新最应当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曾国藩的一生都在为已到垂暮之年的封建制度而坚持着自己“忠君爱国”之道。
曾国藩的故事_名人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的故事:“灭心中贼”曾国藩入翰林,拜唐鉴为师,开始写修身日记。
唐鉴要他像倭仁那样记日记,国藩云:“听之昭然若发蒙也。
”翻开他的日记,我们来看他每天怎样用理学的锉刀,修理自己。
随便翻开一页,道光二十三年一月二十六日。
这一天,雨雪交加,老婆一直生病,他陪着老婆,一时烦闷缠身,体不舒畅,他立马警觉起来:“余今闷损至此,盖周身皆私意私欲缠扰矣,尚何以自拔哉!立志今年自新,重起炉也,痛与血战一番。
而半月以来,暴弃一至于此,何以为人!”第二天,他去朋友家赴喜筵,见了两女子,大概说了几句笑话,他便自责:“放荡至此,与禽兽何异!”对于这一个月,他做了一次小结,认为自己,自正月以来,日日颓废地过了一月,然后痛责自己:志之不立,可以为人乎!这就是修身了,用圣化的模子来铸造自己,校正自己,日日修理。
修身的秘诀,是将人的标准定得很高,纯然一个理想人,用理想人来否定现实人。
这种理想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两个字:“无我”。
用“无我”来彻底否定现实之“我”。
这样的否定,其实很残忍,在现实中“使人不成其为人”。
如果只有一个月,熬一熬也就过去了,问题是,它无休无止,无穷无尽,让你永远熬下去,要熬出一个圣人来。
一月份过去了,再来看看二月:初一日,他一早便到长沙会馆去敬神,然后拜客五家,太累了!两眼发蒙,不能读书,他说自己苟且偷安,使身体日见疲软,“此不能居敬者之不能养小体也”。
身是小体,其累如此,心是大体,其累亦如此。
他说自己“心不专一,杂而无主”,久而久之,“酿为心病”,也是因为居敬功夫不够,而伤了心之大体。
然后,他指出,要以敬养体,自强不息。
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言出汝口,而汝背之,是何肺腑?”这样自责,做人还有何乐趣?可他却乐此不疲,自己斗自己!没过几天,他又将自己揪出来,狠批了一次,自问:“直是鬼蜮情状,遑问其他?”修身也是养生,“仁”所以养肝也,“礼”所以养心也,“信”所以养脾也,“义”所以养肺也,“智”所以养肾也——以“五常”养五脏。
与唐浩明对谈曾国藩(上)
北 京之 前 这 样一 段 时 间 ,是 他
一
途 中向一个 同乡借 了 10两银 0
子 ,他 全 部 用 来 在 南 京 买 书 ,
辈子 读 书 最 多 的时 间 。至 于
能使心灵活络。在后来异常艰 难 困苦的环境 中,在后来的带
兵 打 仗 岁月 里 ,他 能有 高 出常 人 的决 策 ,能 在绝 境 中有 好 的 心 态 ,应 该 说 ,早 期 深厚 的 文
曾国藩一辈子都在读书
年时间;第二个阶段是离乡应
试 , 从 12 年 到 13 年 ;第 86 88
第 二点 ,就 是他 在 不 同阶 段 的 学 习 内容 ,对 于 他 一 生 的 成 长
或 发展 ,产 生 了一 些 什 么 样 的 重大 影响 。
欧 阳斌 ( 下 简称 欧 阳 ) 以 :
闲书 ,所有精力都
应 该放 在 考 取 功 名上 ,不 要把
心 思 放 到别 的上 面去 。所 以在 当 时 ,大 部分 读 书 人 只 习惯 于
生 一个 很 突 出 的特 点 。他 曾
经 在 一封 给 他弟 弟 们 的信 中说 过 ,他 没 有 什 么 珍 贵 的 东 西 , 私有 的衣 物加 起 来 值不 了几 个
曾 国藩研 究是 一个很 大 的课题 。
三个 阶段 是京 城 深 造 ,从 l3 89 年 到 15 年 ;第 四个 阶段 是戎 82 马儒将 ,从 15 年 到 16 83 84年l 第 五 个 阶 段 是 晚 年 学 境 , 从
我想 从 文化 的角 度 ,特 别是 从 湖湘 文化 的 角度 来做 点 研 究 是 很 有必 要 的。 从 曾国藩 的治学 生涯 人手 , 我 尝 试 把 他 的治 学 生 涯 分 成 五
曾国藩成功之道之启示(新)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 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 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 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 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 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 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 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 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 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 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 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读书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还可以获得专业技术。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 五是读史 ——廿三 史每日十页,虽 有事亦不间断。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 六是日知其所亡
——每日记茶余 偶谈一则,分为德行 门、学问门、经济门、 艺术门。写日记,须 端楷,凡日间过恶 (身过、心过、口过) 皆需一一记出。 这条是反省自己有哪 些错误。
三、修身齐家治国千古第一完人
•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 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 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 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 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 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 ;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 ,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 ,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 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 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吾日三省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传不习乎?
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
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编者按: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已连续举办五年、共八十余场,此文为湘籍作家唐浩明先生的讲课资料。
这篇文章的主旨核心是讲做事须先做人,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不断的“修身立志,储才养望”,这一点不同于时下一些流行的历史书,讲权谋,讲厚黑,似乎只要掌握一两手独门功夫,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就能飞黄腾达,把本和末完全倒置了,容易使人误入歧途。
历史上和现实中,我们看到有多少人靠奸诈起家,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被奸诈毁灭。
一个人要学一两手技术是容易的,修炼自己是艰难的,大多的人总想走捷径,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失败的人总是多数。
要想成功,必须从修炼自己开始,尽管这条路是痛苦和漫长的,要想成功就必须走,这就是我们读《曾国藩其人其事》一文的心得。
今天讲的题目是“曾国藩其人其事”。
这个题目是比较大的。
要全面介绍曾国藩和他所做的事,绝不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所能说清楚的。
我把范围缩小一些,只谈某一个方面,不做全面的评说。
从1984年着手编辑《曾国藩全集》开始,我研究曾国藩整整20年。
这20年里,我常常会想,在中国历史上,做出大事业的人可谓数不胜数,近代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当以千百计,但为什么曾国藩这个人特别引起人们的兴趣?带着这个问题,我曾仔细研读有关他的史料。
我发现,曾国藩作为一个政治家,有着一个明显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政坛大人物的地方,所以大家才对他格外感兴趣。
那就是他在事功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并以自己人格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功的建立。
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自觉去这样做,更别说做得好了。
这是我在20年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他的一个不同于一般政界人物的地方,即人格修炼和事功同时建立,相互促进。
孔子在《论语》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他的“为己”,不是今天讲的自私自利,而是提高自身的修养。
孔子的“为人”,也不是今天讲的为人民服务,而是指治理、管理别人,即事功。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_描写作文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下面是橙子跟大家分享的曾国藩生平事迹及评价,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曾国藩的人物生平 1.组建湘军1851年(咸丰元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
5月,曾国藩在刘蓉、罗泽南等人的推动下,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批评咸丰皇帝。
咸丰帝没有读完,就愤怒地将奏折摔到了地上,立刻召见了军机大臣要定他的罪,若非祁寯藻、季芝昌等人苦苦为他求情,他很可能陷于不测之罪。
曾国藩了解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紧张,立刻对此次谏争之举上奏自责,从此再不敢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决策说长道短。
1852年(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咸丰三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1 / 17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8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2.大战太平军1854年(咸丰四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 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浩明谈曾国藩的修身
唐浩明谈曾国藩的修身作者:亚邦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第02期作为清朝末年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力挽狂澜于既倒,成为大清的一根柱石。
他毕生勤于政事,清正廉洁,秉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把“齐家”摆在突出位置,疏理治家方略,形成以“尚廉、尚谦、尚劳”为核心的良好家风,使之世代子孙从中受益。
在他一生的实践中,在他留下的家书、日记、奏折以及诗文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无论修身还是治家,曾都堪称楷模。
他的廉政理念成就了他的事业。
他秉持的一些理念,对于今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就曾国藩的修身与治家这个话题,本刊特约记者专题采访了著名作家、学者唐浩明。
本期刊发的是唐浩明谈曾国藩的修身部分。
记者:曾国藩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有人评价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从廉政建设的角度来看,曾国藩留下的精神遗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唐浩明:经常有人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这是对曾国藩比较深刻的认识。
曾国藩留下的精神遗产具体是什么?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在他身上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无论做人与做事,还是从政与治家,他都有一套规范。
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一直提倡廉政。
廉政是从政的主要内容,廉政是对从政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曾国藩曾经对他四个方面的属下,即州县官员、军队将官、委员、绅士,各自提出过四点要求,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廉洁。
可见廉洁在曾国藩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
不论做什么,你在办公事的时候,一定要廉洁,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你必须要这样,然后你才具备办公事的资格。
从曾国藩个人来说,他在这方面的行为更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
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强烈的廉政意识。
曾国藩在办团练之初,他有一封公开信,表明他的态度,其中最主要的是两句话六个字,一是不爱钱,二是不怕死,这也是后来湘军的立足之本。
他昭告天下:所有来和我一起办湘军的人,都要不爱钱不怕死,随时准备献身。
曾国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
曾国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说起曾国藩,那可是清朝末年响当当的大人物,咱们得用点儿心,好好聊聊他的那些牛气冲天的事迹和了不起的成就。
曾国藩啊,他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是那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狠角色。
小时候读书,他就跟个拼命三郎似的,三更灯火五更鸡,那勤奋劲儿,村里的小孩儿都比不上。
后来啊,他考上了进士,进了朝廷当官,这一下,可算是鲤鱼跃龙门,走上了人生巅峰。
但是,曾国藩这人,可不仅仅满足于做个安稳的官老爷。
他心里头啊,装着国家,装着百姓。
那时候,清朝内忧外患,曾国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想着,得干点啥,不能让这大好河山就这么没了。
于是,他站了出来,一手组建了湘军,那可是他自己拉起来的队伍,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勇猛。
曾国藩带兵啊,有他的一套。
他讲究的是“结硬寨,打呆仗”,听起来挺笨的,但实际上,这招儿可灵了。
每次打仗,他都先让士兵们挖好壕沟,筑好围墙,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的。
然后再慢慢悠悠地跟敌人耗,耗到敌人没耐心了,自己乱了阵脚,再一举拿下。
这种打法,虽然慢了点儿,但稳啊,胜率高啊。
所以,湘军在他的带领下,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太平天国,收复了失地,让清朝的江山又稳当了几年。
除了带兵打仗,曾国藩还是个大学问家。
他一辈子都在读书、写字、做学问。
他的字儿,那叫一个漂亮,笔走龙蛇,力透纸背。
他的文章,也是写得深入浅出,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他还有本儿书,叫《曾国藩家书》,里面写的都是他给家里人写的信,字里行间透着他对家人的关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本书啊,后来成了很多人的必读经典,大家都想学学曾国藩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曾国藩这人啊,还有个特点,就是特别会识人用人。
他看人的眼光毒辣得很,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
所以,他手底下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比如李鸿章啊、左宗棠啊这些大佬,都是他的得力干将。
他用人也用得特别大胆,不怕你犯错,就怕你没胆儿。
只要你敢干、能干出成绩来,他就敢提拔你、重用你。
这种用人之道啊,让湘军上下团结一心、士气高昂。
读唐浩明的《曾国藩》后感
读完唐浩明的《曾国藩》,我深感这部作品所揭示的历史和人性的复杂。
通过对曾国藩一生的刻画,这部小说让我对清朝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让我印象深刻。
唐浩明在小说中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事件,生动地再现了清朝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小说中对历史事件的描绘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国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才干和胆识,也有权谋和虚伪。
唐浩明通过对曾国藩的刻画,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他的性格和命运。
同时,小说中还塑造了许多其他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和命运也让我感慨万千。
此外,小说的叙事方式也让我印象深刻。
唐浩明采用了多种叙事方式,既有传统的叙述方式,也有现代的叙述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既让小说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最后,我想说,《曾国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
唐浩明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成功地描绘了曾国藩的一生。
读完这部小说,我对清朝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性和命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相信这部小说将会成为我珍藏的文学经典之一。
[唐浩明]重读曾国藩细说曾国藩
[唐浩明]重读曾国藩、细说曾国藩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
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
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
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
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
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
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
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
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
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
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
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打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
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曾国藩生平事迹及评价,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曾国藩的人物生平1.组建湘军1851年(咸丰元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
5月,曾国藩在刘蓉、罗泽南等人的推动下,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批评咸丰皇帝。
咸丰帝没有读完,就愤怒地将奏折摔到了地上,立刻召见了军机大臣要定他的罪,若非祁寯藻、季芝昌等人苦苦为他求情,他很可能陷于不测之罪。
曾国藩了解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紧张,立刻对此次谏争之举上奏自责,从此再不敢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决策说长道短。
1852年(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咸丰三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8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2.大战太平军1854年(咸丰四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 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其人其事
曾国藩其人其事⏹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帆之上驶,则绕屋彷徨。
⏹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
纵能治军,决不能兼及筹饷。
臣处客寄虚悬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术,恐终不免于贻误大局。
⏹咸丰七年(1857),回籍守制,被罢免兵权⏹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又每见人家不是。
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立者,发奋图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1858年,咸丰帝被迫命曾国藩复出带兵⏹1860年,太平军破江南大营,授两江总督⏹1861年,湘军取得安庆会战的胜利。
同治即位后,开始节制四省军事⏹1868年,调直隶总督,次年回任两江⏹1872年,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朝廷为之辍朝三天,谥“文正”曾国藩一生三变⏹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儒家)⏹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法家)⏹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道家)曾国藩为官方略⏹重、耐、浑⏹明、辣、慎⏹暇、裕、强曾国藩为官方略之一:重⏹君子不重,则不威。
⏹重为清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稳当从容,可当大事。
⏹曾国藩“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
⏹我曾经仔细观察我祖父的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
我走路举止也很厚重,这是取法于我祖父。
你的举止太轻,是一大弊病,以后要时时留心。
无论行坐,都需要重、厚。
⏹你语言太快,举止太轻。
最近能坚持用“迟、重”二字来补救吗?⏹你的短处在于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
⏹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上用劲。
⏹好轻易谈论用兵之道的,他的阅历一定很浅。
⏹好轻易攻击别人短处的,他的修养一定很差。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李鸿章)调度之檄向不轻发,发皆当于事理。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
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
唐浩明解读曾国藩
唐浩明解读曾国藩唐浩明解读曾国藩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1833年(道光十三年)23岁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十四年)24岁春,入岳麓书院。
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冬,入京准备会试,途径长沙,始与刘蓉交往。
1835年(道光十五年)25岁 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 (道光十六年)26岁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
至长沙,与刘蓉、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
试后改名国藩。
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
授翰林院庶吉士。
年底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十九年)29岁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
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永丰。
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
本年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不辍。
1840年(道光二十年)30岁 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31岁 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
“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
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
是年,喜读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
写作《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吏治。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32岁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33岁 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
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
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
12月,充文渊阁校理。
唐浩明-湖湘文化与曾国藩
湖湘文化与曾国藩唐浩明主讲尊敬的文正公故乡的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早上好!我很高兴有机会再次来到曾国藩的故乡,来到双峰讲曾国藩,这既是我的荣幸,又让我感到惶恐不安。
20多年来,我对这位先圣进行探索和思考,到这里来汇报我的思考,是我责无旁贷的义务。
我来到这里感到高兴,在这里,领略到当年,也不过是100多年前曾经诞生了这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
这对我有心灵的陶冶和升华的作用,我非常愿意到这里来。
每次来双峰,都有双重意义,在精神上有很多滋润,又迫使我加强学习,深化思考。
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这个词的定义,包括中国的、外国的,据说有一两百种之多,我个人倾向于这样一种说法,即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合。
狭义地说,文化则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
何谓湖湘?湖即洞庭湖,湘即湘江。
湖与湘合起来则泛指湖南这片土地。
最早用湖湘这两个字来代表湖南一带的人,过去学术界公认为五代十国时期担任潭州军府事的武陵人周行逢(此人后来做过湖南节度使)。
周行逢对人说:“吾俺有湖湘,兵强俗阜,四邻其惧我乎?”近来有学者考证,早在初唐时期,诗人王勃便在他所写的《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中说:“见复苍梧北望,湖湘盈舜后之歌;绿荇四浮,江汉积文妃之颂。
”无论是周行逢嘴中的湖湘,王勃笔下的湖湘,还是唐宋以后史册文献中大量出现的湖湘,所指的地域都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南省所辖的区域。
这么说来,湖湘文化便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湖湘大地上的人群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因为精神产品对人类的影响更为深入持久,且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故而,人们在谈论湖湘文化的时候会更多地关注其精神层面,或者说,更注重湖湘文化精神。
那么,湖湘文化精神是怎么打造的,它有哪些突出的特色呢?我个人认为,探讨这个课题,不能离开两个关键词:一为楚风,一为湘学。
楚风即楚地之风俗、习尚,这是湖湘文化诞生的广大厚实的基础。
楚地风俗是由地与人所形成的。
读唐浩明著
读唐浩明《曾国藩》有感提起曾国藩,我想稍微了解些清代历史的人都应该有些印象。
在清朝末期这应该算得上是一名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是,对他的评价好像并不好,记得初中时的历史教材中,都会站在阶段的立场上,把它描绘成一名凶残地屠杀太平军将士的刽子手。
客观来讲,这样的描述并不算错,因为在历史上,由曾国藩招募、训练、统领的湘军确实在剿灭太平起义军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从手段上讲确实也比较残忍。
就像在书中介绍的那样,他在历史上也确实被人送过“曾剃头”的绰号。
可见其手段之残忍!由唐浩明著的《曾国藩》应该算是一本旧书了。
大概初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虽然后来又由多家出版社再版过,但基本的内容应该说改动并不大。
作为著名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的这本书在当时曾经获得过许多奖项。
并曾被赞誉为当代最好的历史小说之一。
在书中作者通过详细描述曾国藩的一生事迹,让我对这个历史上毁誉参半,争议极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读完感慨良多。
作为湘军的缔造者和统帅、近代“洋务派”的鼻祖、力挽狂澜的晚清重臣,在他的身上确实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作为一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连毛泽东、蒋介石都对其有过很高的评价,无疑其中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的东西应该有很多。
而且在历史上有无数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也做出过他们的评价。
我简单谈谈读完这本书的启发:曾国藩完全是一个农家子弟,应该说并没有什么靠山,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奋斗来取得成功的。
像书中的记载,曾国藩自幼便聪明好学而且十分刻苦,既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具备深厚的文化积累。
通过十年寒窗的刻苦努力,博取了功名。
后来他借此便开始官运亨通,成了荣居二品的兵部侍郎,并且得到了当时的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赞识成为了他的门生。
这时他本可以像其它在京的官员那样,做一些轻松讨好的事情,过着安闲的京官生活。
但他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甘于无所作为彷徨一生。
而此时机会来了,母亲病故后回家守制的时候,家乡闹起了太平起义。
唐浩明曾国藩读后感: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唐浩明曾国藩读后感: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曾国藩一书由唐浩明所著,写了晚清时期的曾国潘,让我们看到一代名人的经历。
下面我带来的是唐浩明曾国藩读后感: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一、引子花了近40个小时,读完唐浩明写的《曾国藩》,再看民国发展史的时候,脑海里突然不自觉的将曾国藩与袁世凯进行了对比。
老实说,这两者放在一起比较,不太好。
容易引起反感。
因为袁世凯在国人心目中毕竟是个“卖国贼”的化身;曾国藩虽也曾被骂作“卖国贼”,但其行径比起窃国大盗袁世凯来,还是要让人钦佩得多。
比较这两人,正是为了突出他们面对相似情景做出的不同反映,以显出高下来。
二、拥兵自重与玩弄股掌曾国藩的发迹源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为了江山的稳固,为了大清帝位,当时的统治者将维护社会和平,匡扶“正义”的大任交给了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
曾以理学传人自居,带着正统思想率领他的湘乡子弟兵跟太平军死磕。
不管是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还是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在曾国藩心里只有一个理念:平乱维护大清社稷。
以至于有人劝他趁胜利之际拥兵自立,效仿宋太祖来个“黄袍加身”时,被他痛斥得羞愧而退。
袁世凯被清王朝重用,是因为民国革命。
同样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袁世凯临危受命。
与曾国藩不同的是,袁世凯并不是率领自己的将士与革命军死磕,而是借助革命军的反清热焰周旋于清廷与革命军之间。
两边威逼利诱讲条件。
结果弄得清王朝让出帝位,宣告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帝制终结。
随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也由孙中山处移到了袁世凯的屁股底下。
所以说“袁世凯借助国民革命军的力量,将清王朝和最初的民国玩弄于股掌之间”毫不夸张。
三、愚忠、推进民主共和与黎民利益的权衡后世有人指责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不拥兵自立是“愚忠”清廷,罔顾百姓生死。
因为当时的清王朝的当权小皇帝和垂帘听政的慈禧,在老百姓眼里是“娘偷人,儿嫖娼”坏了纲常的,这样已经倾斜的上梁带领一班大臣所做出来的,也都是男盗女娼,卖官鬻爵的勾当,已经腐朽透顶,是不值得“愚忠”的。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
近56个小时读完《曾国藩》意犹未尽,读到后面恋恋不舍,不舍把他读完,这本
书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是从白岩松的《白说》里转过来的,是本很值得读的书,接下来浅显总结一下本书和对自身的思索。
曾国藩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知人善用,注重修身一直以来都心存善念,当败太平军时很多人劝他反他首先想到的继续的战争带来的杀戮,一心想结束战争还百姓安宁。
但最为湘军统帅和游走于官场中的他却又心狠手辣、虚伪、自私、无情,心机城府极深,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惜杀害无辜之人。
但还是理解这位一代伟人,因为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我们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大环境下去作出思考,说到底曾也是凡人,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心不狠不足矣做湘君统帅,不虚伪,没有心机城府不足矣在在腐败的官场立足。
而他却没有停止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目前的我读书要学习,反省自己已经成为习惯,自己的微读书签名也从“一直以为
自己知道的很多,殊不知自己一直生活在肤浅之中”转变到“终日乾乾、定位、习惯、目标、成长、情绪、格局”好要不断的思索自身、思索世界以史为鉴、以铜为镜,
要有自知有能力,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作出改变,不断地完善自己,是自己更加。
读唐浩明《曾国藩》有感_心得体会
读唐浩明《曾国藩》有感近日,读毕唐浩明所著《曾国藩》,有许多想法,一吐为快。
作为晚清军政第一名臣,曾国藩近年来得到了许多文史评论家的关注。
对其评价多为“以中人之资成就盖世功业,位极人臣而能全身而退”。
甚至不少人将曾作为为人处事的标杆,俨然已得厚黑精髓。
对曾国藩,自然是敬佩。
但仰慕的不是厚黑之学,曾国藩之成功在我看来,一为勤奋,二为自律,三为坚毅。
不少人觉得曾资质平庸,却能成就伟业。
事实上,曾国藩资质也许谈不上绝佳,但绝不平庸。
在一众友人中,他早早中榜,年纪轻轻便位列翰林,为人艳羡,固然有勤奋,有运气,但其理学资质因属上乘。
曾国藩一身践行程朱理学之道,希望成就郭姚一样的成就,甚至重塑已然崩坏的世道。
应该说,他基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平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培养了一批军政人才,为已风雨飘扬的大清帝国又续命数十年。
但也正是他一直推崇的理学之道,限制了他的成就。
今人经常臆想,平太平天国之后,曾若能率军北上推翻清廷,自立为王,或是清君侧改立恭王,也许近代中国会有一番新气象,至少不至于沦落于东亚病夫、任人蹂躏。
但历史没有假设,曾以郭子仪为榜样,希望建立伟业,封侯拜相,而又能全身而退,博得忠君美名,格局如此,难以逾越。
书中,陈广敷在曾弥留之际对其的评价应属客观(不知是否杜撰),曾虽是理学大师,缺未能参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至始至终以一君(爱新觉罗)一家(曾氏家族)利益为先。
读《曾国藩》收获不少。
曾的一生,都在践行孔孟的圣人之道,追求自我的完善。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第一位。
曾的勤奋、自律、坚毅,是他的个性特点,也是悟道中获得的可贵品质,更是其成就事业的基础。
曾绝非完人,也有虚荣、脆弱的一面。
湘军初期多次战败,曾也屡次自杀。
曾的手段也并非都光明磊落,也有狡诈虚伪的一面,书中讲到他为立裁军之威,背信弃义杀韦睿叔侄,虽属杜撰,仍能窥见其阴暗一面。
但曾国藩追求自我完善的努力和毅力让人感动。
人的一生,于宇宙而言,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昏聩靡靡是过一生,践行自我追求完善是过一生。
解读曾国藩(随笔)
解读曾国藩(随笔)唐浩明,1946年出生,湖南衡阳人。
1965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1970年毕业,先后在江西、衡阳等地从事水利工作。
1979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中国古典文学,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来到岳麓书社工作至今。
20xx年当选湖南省作协主席。
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旷代逸才·杨度》、《张之洞》,以及读史随笔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唐浩明评点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
多次荣获国家级文学大奖。
主要社会兼职:全国政协委员,河海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湖南省版协副主席等。
十年七迁与九载虚悬——解读曾国藩之一曾国藩二十八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官衔从七品。
到他三十七岁那年,即步入仕途的第十个年头,已官居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品级为从二品,跻身朝廷大员的行列。
这就是所谓的“十年七迁”。
经过前六次的迁升,曾氏由从七品洊升到从四品,这中间恰好六个台阶,一次升一级。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他一次连升四级。
曾氏的这次迁升颇具戏剧性。
因为不久前已经升了一级,他料想本年不可能再有好运降临,于是在这年二月写信给家里,准备请一年的长假回家探亲,但家人都不赞成他的这个想法,此事便被搁置下来。
曾氏安心参加翰詹大考,名列二等第四。
名次并非特别前列,却居然连升四级,真是异数!倘若家中同意他回来探亲,那么考试期间,他或许正絜妇将雏行走在湖广官马大道上,或许正在豆棚瓜架旁与父祖絮谈往事,哪来的这等官场奇迹降生!有了这一次的突飞猛进,曾氏的十年七迁才显得格外的不寻常。
类似他这种经历的,当时全国范围里连他在内只有三人,至于湖南省,有清一代,则仅此一人而已。
毫无疑问,曾氏是一个官运亨通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洪福齐天。
难以理解的是,这样一个受到朝廷高层重视的大员,在他日后的生涯中,却长期在从二品衔上徘徊不前,不仅品衔未上去,而且连实际职权也没有,用曾氏自己的话来说是“客寄虚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湘军有专门重的私家军队的味道。
当时野史记载,关于湘军,朝廷的命令无法调动,但曾国藩的一纸手令,他的部属能够为之千里驱驰,可见湘军私家军队的性质。
当时,从武汉到南京,千里长江江面数以万计的战船上,飘扬的差不多上写着斗大“曾”字的帅字旗,给人一种“东南已是曾氏天下”的感受。
曾国藩内心所以明白如此的局面。
一方面他需要如此,另一方面他又要提防由此而产生的负面阻碍。
他是如何样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阻力和障碍,来确保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呢?他要紧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1、启用满人做湘军名义上的统领。
私家性质的军队一向为当国者所防范,眼下的当国者又是满人,其防范又更进一步。
满人是少数民族,他要统治汉民族,靠的确实是军队,他自己夺得天下靠的也是军队,因此军队是不能轻易授予汉人的。
这一点,曾国藩作为一个满腹诗书的翰林专门清晰。
因此他要给朝廷造成那个印象:这支军队不是我的,这支军队是朝廷的,是爱新觉罗氏的工具。
因此他在创立湘军时,就赶忙擢升一个满人塔齐布做那个湘军的第一号人物。
那个人本来是一个专门小的官,大致类似现在军分区的参谋长,一下子擢升成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
后来,他又把官文抬出来。
曾国藩事实上最不喜爱官文,但因为官文是满人,就把他抬出来。
打下南京的捷报上,第一个就挂官文的名字,让朝廷觉得攻打南京的第一号功劳是满人所立。
曾国藩如此做,有必要吗?朝廷难道确实对曾国藩如此不信任,事实上,当时的朝廷对曾国藩是专门不公平的。
第一,曾国藩创办湘军,咸丰四年(1854)七月打下岳州府,这是一个专门大的胜利,朝廷只赏他一个三品顶戴。
这是专门可笑的情况。
曾国藩那时差不多是二品官,创立一支军队,打下岳州府,立了专门大的功劳,朝廷反而给他三品官的赏赐。
这专门惊奇!所以有个理由讲,曾国藩是在籍侍郎,他差不多没有官职,在家守制,是个老百姓,三品也不低。
但从感情上来讲,一个二品大员给三品衔的酬劳,这无异于羞辱。
第二,咸丰四年八月打下武汉,朝廷第一一道命令,叫他代理湖北巡抚。
只有七天,赶忙撤掉,然后给他一个兵部侍郎衔。
事实上那个官职对他毫无意义,多年前他即官居此位了。
第三,辛辛劳累干了五年,能够讲为朝廷把老命差不多都丢了。
咸丰七年(1857)他守父丧,回家的时候仍旧是侍郎衔,而这时多少没有做事的人早就提上去了。
一年多以后,朝廷没有方法,叫他出山,仍旧是兵部侍郎衔。
第四,咸丰十年(1860)江南大营溃败,两江总督何桂清失职,被朝廷逮捕法办。
朝廷在四顾无人的情形下,不得已而任命曾国藩做两江总督。
朝廷对待曾国藩是如此的,而关于其他一批湘军系统的统领又是什么模样?他们一个个官运亨通,年年高升。
江忠源在咸丰元年应付太平军的时候,只是秀水县的代理县长,了不得一个七品官员。
到了咸丰四年他死的时候,差不多是安徽巡抚。
胡林翼在咸丰四年领兵入湘的时候,还只是刚刚擢升的四品道员,就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刻里,持续升按察使、布政使,升湖北巡抚。
只有一年零一个月,从一个道员到巡抚。
李续宾咸丰二年(1852)起兵的时候,只是一个秀才,咸丰八年(1858)死的时候,是巡抚衔的布政使。
罗泽南起兵时也只是一个秀才,到了咸丰六年(1856)死的时候,是一个布政使衔的道员。
左宗棠,咸丰十年(1860)是曾国藩保他,赞扬他“刚明耐苦,晓畅兵机”。
到同治二年(1863),只有三年的时刻,左宗棠确实是闽浙总督,差不多跟曾国藩平起平坐。
这些人都不能跟曾国藩比,资历既没有他老,奉献更不能跟他比。
然而确实是那么几年的时刻,一个个平步青云,更不用讲还有一批人碌碌无为混生活,却一个个高升。
到底是什么缘故,使朝廷对曾国藩这么不公平?以我对他20年的研究,大致有这么几个缘故。
一个是曾国藩的威望太高,有野史记载,朝廷在任命他做代理湖北巡抚的时候,赶忙有一个宰相就提醒咸丰皇帝,讲曾国藩现在只是是一个在籍侍郎,在籍侍郎犹匹夫也,匹夫一呼而应者云集,非朝廷之福。
他威望太高,因此要压抑他。
第二个缘故,朝廷始终认为曾国藩出兵是“卫道”,而不是“勤王”。
史学界也一直有如此的争辩:湘军是“勤王”之师,依旧“卫道”之师?那个缘故出在曾国藩起兵时,有一篇闻名文告,叫做《讨粤匪檄》。
这篇文章里面打的是捍卫孔孟之道的旗帜。
他认为太平军破坏了孔孟之道,利用拜上帝会这套西方传来的东西来否定中国的“孔孟之道”。
他号召天下的读书人起来捍卫孔孟之道,捍卫中华文化。
如果是汉人当皇帝,就不在乎,然而满人做皇帝,他就看着不舒服。
你什么原因不讲捍卫朝廷,而是要捍卫汉人的孔孟文化呢?背后藏的是什么呢?朝廷始终觉得曾国藩动机不纯,他只是“卫道”,不是“勤王”。
因此我在《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一书中讲到,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篇专门犀利的文章,然而曾国藩实在不应该写,导致专门长时刻里朝廷不信任他。
第三个缘故,他手下的兵最多,实力最强。
刚才提到的那些人只只是是他的偏师而已。
那些人手下兵力都不强,而曾国藩手下的兵力最强,实力最大,因此朝廷要压他。
同时要迅速擢升那些人,借以形成一支制衡力量。
2、尊重友军,尊重与之地位相当的官员,以收协同作战的功效。
当时与湘军共同作战的军队,有胡林翼指挥的湖北绿营、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指挥的安徽绿营、都兴阿的八旗兵等,曾国藩都尽量与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
专门是关于胡林翼,他既是湘军中的重要领导人,又是湖北省绿营的统领,他本人是靠曾国藩发迹的,曾国藩却对他专门尊重。
3、严格要求家人安分守己,不以权谋私。
在社会上,家里有人做了大官,家人利用他的权势来谋私利,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这种谋利要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截了当从做官者手里索取利益,一种是打着他的旗号从旁人那儿索取。
我刚才讲过,曾国藩对他的祖父专门尊敬,这是什么原因?我只讲一点,他的祖父有过人之处。
当年曾国藩考上翰林,这是他们曾家500年来出的惟一一个功名,而且一步登天。
在湖南那个偏僻的山村里,是多么震动的一件事!在送曾国藩进京的时候,曾国藩祖父对前来祝贺的亲友讲了如此一番话。
他讲,我那个孙子现在是到北京去做官了。
他做他的官,我们仍旧靠种田吃饭。
我们在家里依旧种田,不要去苦恼他,以免分了他的心。
关于一个做官的孙子,祖父这番话是多么重要的一份礼物。
因此当年曾国藩在北京做了那么多年的官,他家乡专门少人来找他。
史料上记载,他一个亲妹夫来找他,想谋求翰林院的一个临时工的职务,曾国藩没有承诺他。
让他住了三个月,陪他到北京城里各处走走看看,然后打发他一点钞票,让他回去了,劝他安心做一个农民。
因此曾家人直截了当利用他的不多。
比较多的是打着他的旗号。
曾国藩专门注意限制这一点。
我们都明白曾国藩治家专门有方也专门严。
他有两个目的,一是他真诚期望自己的子弟成为人才,这是他要紧的目的。
另一个目的确实是他作为一个从政者,不期望他的家属给他带来苦恼,要确保后院安静,免得授人以柄。
他在这一方面专门注意。
例如他的亲小孩在湖南参加科举考试,他给亲小孩写信:你千万不要递纸条,不要去开后门,不要去找人,以免招来非议。
他的家属从湖南到南京来跟他团圆,坐的船是当时湘军的船。
他就讲,我现在没有坐在上面,船上的那个帅字旗就一定不能挂,以免沿途惊扰地点。
(五)交错使用儒法道三家学讲,依时而变,左右逢源曾国藩的一个朋友名叫欧阳兆熊,曾讲过曾国藩一生在学理持守上有三变。
第一变是由词赋之学变到程朱理学。
讲的是早期曾国藩从湖南乡村到北京以后的修身行为。
原先只讲八股文,后来才明白程朱理学的修身养性,真正的学咨询在那个地点。
第二变是由程朱理学变为申韩之术。
他后来奉命到湖南办湘军,认为纷乱时期,必须要以重典来治理,严刑峻法,雷厉风行,用的是法家的申韩之术,毫不讲情面。
他有一篇奏折,讲我现在做那个情况确实是为了社会的安定,老百姓的安静。
我不怕得罪任何人,哪怕所有的人都骂我,我也不在乎。
我在《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里讲,一个从政者应该有如此的气概。
当时他有一副专门有名的对联,我现在能够送给我们从政的朋友们,确实是“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在一个专门时期需要如此做,手段是霹雳的,心肠是菩萨的,是为了百姓好,为了社会好。
这确实是申韩之术。
然而搞久了不行,弄得他四处碰壁,到处树敌。
湖南、江西文武两界都不能容他。
最后有人指点他,你不能一味如此蛮干,要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因此他后来逐步体会到黄老之术的妙处,把道家的学理用于他的工作之中去,最后获得了大成功。
我的小讲第二卷一开头,就以两个章节来讲那个情况,讲他当时的病要紧是心病,所谓岐黄能够医身,黄老能够治心,要以黄老之学来医治他的心病。
从此曾国藩有了一个新的境域。
(六)成功后不居功,谦退自抑,淡化光环,缩小靶的翻开中国史册,常见如此一些故事:与人相处,共患难易,共成功难,功高震主者更是自身难保。
人们都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亡,走狗烹”的典故。
这些典故都在提醒人们,成功之位不易居,专门是在握有生杀大权的君王前面,立有盖世之功的臣子更难自安。
这种情况发生,是由主客两个方面决定的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方。
上司的防范猜疑,同事的眼红嫉妨,属于客观的情形;自我膨胀、自以为了不得,则属主观的缘故。
曾氏对这种种人性和社会性,看得透彻,甚至到洞若观火的境域,专门清醒他多次对家人讲,自古以来,建立大功又得善终的人不多。
同治三年(1864),通过十几年的千辛万苦后,湘军终于打下南京,取得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决定性胜利,朝廷给予曾氏封侯之赏的同时,也对他手下的十余万虎狼之师——湘军存高度小心。
与曾氏同处于一个战场的其他将帅,一面对他颂扬恭维,好话讲尽,一面在背地尽力挑刺,恨不得将他一棍子打死。
曾氏对那个局面看得专门清晰,然而他的九弟曾国荃和他手下的一批人却昏昏然,沉醉于大胜之中,放火烧南京城,大肆抢劫金银财宝,同时又埋怨朝廷对他们的赏赐太薄。
以老九为首的吉字营的将领,与曾国藩对当时险恶局面的清醒认识是一个强烈的对比。
曾国藩面对那个局面,要紧做了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1)把功劳归之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之于夫同作战的友军。
他在给中央的报告、给别人的信件中,反复讲到那个情况,讲这是朝廷里太后的功劳,军机处的功劳,朋友们的功劳,我自己没有什么功劳。
那个话看起来像是官样文章,事实上认真想一想,也是事实。
如果朝廷不支持他,中途撤换他,他也不可能成功;假设友军完全不配合,总是跟他争吵,也不能收到如此的战功。
(2)动员牢骚满腹的九弟辞职回家养病。
(3)大量裁减湘军,90%的湘军裁掉。
湘军当时是一把横在朝廷颈项上的剑。
他现在把90%的军队解散,让他们回到家里去当农民,自动斩断羽翼,朝廷最大的顾虑排除了。
最后达成一个交易。
本来朝廷是要求湘军将攻打南京时得到的金银财宝交公。
然而,这些钞票都入了私人腰包。
他跟朝廷达成一个协议:军队撤退,朝廷也不要钞票了。
(4)赶忙裁撤厘金局。
厘金局确实是收买路钞票的卡哨,因为当时湘军没有军饷,朝廷没有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