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合集下载

运动性疲劳 演讲课PPT课件

运动性疲劳 演讲课PPT课件
❖ 大家平常来到篮球场 都是生龙活虎,为何 今天…..
❖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 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 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982年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力竭(运动过度):肌肉或器官完全不 可能维持运动。
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疲劳自觉症状测定表
B 精神症状
1.脑子不清醒,头昏眼花 2. 思想不集中,厌于思考问题 3. 不爱动,不爱说话
C 神经感觉的症状
1.眼睛疲劳,眼冒金星,眼无神 2.眼发涩,眼发干 3.运动不灵活,动作出错误
4. 针扎似的痛
4. 脚跟发软,脚步不稳
5. 困倦
5. 味觉改变,嗅觉厌腻
6. 精神涣散
6. 眩晕
四、中医手段
补肾益气、补脾理气、 补血活血的一些中药,如黄 芪、刺五加、参三七等,都 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 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补气壮 筋的作用,对促进疲劳的消 除也有一定的效果。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一、劳逸结合 二、物理措施 三、营养补充 四、中草药
一、劳逸结合
(一)积极性休息(放松活动) (二)静止性休息
(一)积极性休息(放松活动)
指锻炼者运动后采用一些 轻微的活动以达到消除疲劳的 目的。适合于局部疲劳及快速 疲劳。 1、慢跑和呼吸体操
促进血液循环 2、肌肉、韧带拉伸练习
可认为有疲劳累积。 (2)运动心率

体育保健学运动性疲劳ppt课件

体育保健学运动性疲劳ppt课件
16
★第三节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劳逸结合:
1、放松运动(慢跑和呼吸体操或肌肉韧带拉伸) 2、睡眠
物理措施:
1、温水浴:水温40℃左右,时间10分钟左右 2、桑拿浴:运动结束,休息一段时间,补充足够的水 和营养物质后,温水与桑拿交替进行,每次停留5分钟 左右,反复4-5次。 3、按摩:30-60分钟全身按摩 4、吸氧与负离子吸入:吸氧促进乳酸氧化;负离子提 高人体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组织氧化,有利于消除疲 劳。
17
第三节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营养补充:
1、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补充糖;大强度运动后 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水和无机盐及维生 素。
2、短距离、动力性、高强度以及间歇性运动后, 补充肌酸。
3、运动中补充氨基酸,以延缓中枢性疲劳的产 生。
中草药:“四君子汤”、“补脾1号口服
液”“复方党参液”“益肾口服液”“复方 丹参”等
6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能量耗竭
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源物质(如ATP、
CP、肌 糖原、肝糖原)大量消耗,而得不到
及时补充
代谢产物堆积
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氨等)
在体 内大量堆积而不能及时消除所致
自由基学说
大强度运动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使细
胞膜和线粒体膜造成多方面损伤,影响肌纤
维的能量供应,导致疲劳。
• 3、运动后心率:运动后恢复时间
延长,则为疲劳。
14
客观检查
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
• (二)血压
• 1、晨血压:安静时血压比平时升高20% 左右且持续维持两天以上不恢复,为疲 劳的表现。
• 2、运动状态下的血压:运动时脉压差增 加的程度比平时少,出现无力型反应, 表示已中度或重度疲劳。若出现“无休 止音”或梯形反应表明已过度疲劳。

运动生物化学第六章PPT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运动生物化学第六章PPT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 锥体系及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是胆碱敏感细胞, 脑干和脊髓发出的神经元属于胆碱能神经。
• 神经肌肉接点处乙酰胆碱的合成、释放和重吸收 对产生肌肉力量至关重要,突触前释放乙酰胆碱 不足,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堆积可引起运动性疲劳。
第三节 运动性外周疲劳的生化特点
• 从生化角度来看: 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下降; 二是肌肉力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持运 动强度。 • 力竭:力竭是疲劳发展的最后阶段,在疲劳的基础
上降低运动强度和改变运动条件,使机体继续保持 运动,直至完全不能运动既为力竭。
• 体育健身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但不宜达到力 竭的程度,机体恢复在进行下一周期的锻炼,可使 机体机能不断提高。
外周疲劳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4 肌肉的收缩蛋白 • 肌肉收缩调节蛋白异常:钙-肌钙蛋白-原肌球蛋
白。
运•动肌特肉别收是缩离蛋心白运的动机导能致下肌降肉。收 缩蛋白的结构异常,且与延迟性 肌肉酸痛有关,这些变化包括: A带破坏,I带不变或消失,肌节 被拉长;A带异常,Z线流或Z线 消失(Z线是对理化因素最敏感 的部位);肌丝卷曲排列混乱; 肌纤维呈块状。
+
谷氨酰胺合成酶
+H2O
谷氨酸与NH3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下结合生成谷氨 酰胺,谷氨酰胺容易透过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经血液
运送到肝,在肝内分解氧化。
• 神经递质是一类在人体内负责传递神经信息的物 质。
• 正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代谢பைடு நூலகம்于平衡状态。
• 一旦这种平衡状态被破坏,就可能导致中枢疲劳 的发生。
中枢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 髓运动神经元。
运动导致机 体供能物质 的大量消耗, 血糖浓度的 下降,脑内 能量代谢也 会因此受到 影响,能量 供应不足势 必造成脑功 能的改变。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1.单纯的能量消耗
•2.在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 减过程,存在一个急剧下降 的突变峰。
•3.肌肉能源物质逐渐消耗, 兴奋性下降,但这种变化是 渐进的,并未发生突变。
•4.单纯的兴奋性丧失,并 不包括肌肉能量的大量消耗。
(六)“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 如氧自由基、烃自由基、过氧化氢及单线态氧等 物质。
下降,导致疲劳。
中枢性疲劳
1:大脑 2:向心传入抑制 3:运动神经元兴奋 性下降 4:分支点兴奋衰弱 5:神经肌肉接点抑 制
第二节 运动性中枢疲劳 的生化特点
一、脑内代谢变化

脑细胞

脑细胞
疲劳前

脑细胞

脑细胞
疲劳后
二、神经递质的变化
神经递质 性质
γ-氨基丁 酸
抑制性
5-羟色胺 抑制性
多巴胺 兴奋性
乙酰胆碱 兴奋性
疲劳时的变化 升高 升高
过度升高 下降
三、其他因素
某些感染
第三节 运动性外周疲劳的 生化特点
一、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外周疲劳 的生化特点
运动时间
疲劳的生化特点
0-5s 5-10s 10-30s 45-60s 30s-15min
与神经递质代谢有关
ATP、CP浓度下降明显,快肌纤维内乳酸开始堆积
体温升高,脱水,电解质代谢失调
第四节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自从19世纪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 来,人们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 多种假说,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衰竭学说” (二)“堵塞学说”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五)“突变理论”
(一)“衰竭学说”

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生物化学

这是运动生化后部份的温习资料,9.10.11章的要紧以选择和判定的形式考察,章各类题型都可能有第六章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进程的生化特点运动性疲劳:机体生理进程不能持续其性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在运动进程中显现了机体工作能力临时性降低,但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后,能够恢恢复有性能水平。

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大体特性和本质特点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常见的一种正常现象。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转变疲劳的分类:一、躯体性疲劳:要紧表现运动能力的下降中枢性疲劳:指运动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能产生和维持足够的冲动给肌肉以知足运动所需的现象。

发生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

外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发的骨骼肌功能下降,不能维持预订收缩的现象。

发生部位:发生于神经肌肉接点至骨骼肌收缩蛋白。

二、心理性疲劳:要紧表现行为的改变。

一、不同时刻全力运动疲劳时的代谢特点超量恢恢复理一、超量恢复:是指运动时消耗的物质,在运动后恢复期,不仅可恢复到原先水平,而且在一按时刻内显现超过原先水平的恢复现象。

二、运动后物质代谢的恢复在训练课中,如何选择最适宜的休息间歇以保证完成训练量,又取得良好的训练成效,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运动中,能源物质消耗、代谢产物增加;运动后,能源物质恢复,代谢产物排除;各类物质的恢复和排除所需的时刻是不同的,通经常使用半时反映来描述其恢复或排除的快慢。

运动中消耗的物质,在运动后的恢复期中,数量增加至运动前数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刻称为半时反映;而运动中代谢的产物,在运动后的恢复期中,数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刻也称为半时反映。

一、乳酸的排除作用若是运动肌中有大量的乳酸生成,那么选择氢离子透过肌膜达二分之一量的时刻,作为适宜休息间歇的最适宜的时刻。

目前研究结果以为,30秒全力运动的半时反映为60秒,因此,最适宜的休息间歇为60秒左右。

1分钟全力运动后,半时反映约为3-4分钟,因此,休息时刻要长达4-5分钟。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生理疲劳:是由于身体活动或肌肉工作而引起的疲劳,主要表现为人体活动,工作能力的下降。

过度训练: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不相适应,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运动性贫血:由于训练因素运动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值低于临床标准成为运动员贫血。

运动损伤: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

完全再生:损伤组织的愈合是通过组织在上来实现的,再生的足趾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原来的住址完全相同。

不完全再生:若缺损的组织不能完全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来修补,而由肉芽组织代替,最后形成瘢痕。

运动损伤的急救:在运动现场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属于损伤救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急救:是指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

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2肌肉拉伤的处理: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撕裂时,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或外敷新伤药,然后再能使肌肉松弛的未知固定休息,24h后可进行按摩、痛点药物注射、理疗等。

疑有肌纤维大部分撕裂或肌肉完全断裂时,经加压包扎、固定伤肢等急救处理后,迅速将伤员送至医院,及早进行手术缝合。

3田径场:田径场既要考虑每个项目有足够的合乎规格的场地,又要考虑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方便。

田径场的跑道应平整结实,富有弹性无浮土,晴天保持一定的湿度,雨天应便于雨水的渗透,防止积水;应有100m 以上的直线跑道;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全天候跑道。

跳跃场地的助跑道卫生要求除同于跑道外,其方向应避开阳光的垂直照射;踏跳板应与地面平齐;沙坑的边缘宜为木质做成,并与地面平齐;坑内应填满三分锯末与七份干净沙子的混合物,使用前应掘松、耙平。

跳高或撑杆跳高的沙坑应高出地面。

第六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第六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运动
恢复 CP 糖元 蛋白质
正常水平
图2
超量恢复的异时性原理
图3-1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太长,在超量恢复后进行下 一次训练,人体机能水平得 不到提高;
图3-2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太短,未完全恢复阶段就进 行下一次训练,人体机能水 平不断下降;
图3-3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时间适宜,在超量恢复阶段 进行下一次训练,人体机能 水平不断提高。
第六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
一 、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由于运动(训练)引起的机体机能水平下 降和/或运动能力降低,从而难以维持一定的运 动强度,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后又可以恢复的现象。
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一)运动性外周疲劳
运动性外周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骨骼肌功能下 降,不能维持预定收缩强度的现象。
消耗与恢复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图1)
运动
超量恢复
逐渐消失
恢复 A B C D
正常水平
图1 消耗与恢复过程规律示意图
第Ⅰ阶段,运动时物质的消耗过程占优势,恢复过程 虽然存在,但消耗大于恢复,故能源物质减少,各器官 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第Ⅱ阶段,运动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占明显优 势.这时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逐渐恢 复到原来水平; 第Ⅲ阶段,在运动时消耗掉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恢复到超过原有水平,即超量恢复阶段; 第Ⅳ阶段,超量恢复逐渐消失,能源物质的贮备及 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到原水平。
三、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即由不适宜训 练造成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积累,进而引发的其运动能 力下降,并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的运动性综合症。
本章作业
1. 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 过度训练 半时反应 2. 总结运动后物质代谢的恢复。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6章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6章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损,肌浆网钙泵受损; 3.代谢产物的堆积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运 动性疲劳网络
主要研究依据是: 1.中枢疲劳的主要生化因素。 2.内分泌调节紊乱。 3.免疫功能下降和紊乱。
第五节 运动后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恢复过程:人体在健身锻炼、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过 程中及结束后,生理功能逐渐恢复的过程
长时间运动大强度运动后肌糖原的恢复规律
如果用高脂或高蛋白膳食5天,肌糖原恢复很少;若用高糖 膳食4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而且前10h恢复最快
第六节 运动应激与适应
一、运动应激学说 警觉期——是机体对应激的最初反应,
也称动员阶段; 抵抗期——又称适应阶段。如果运动继
续进行,应激的持续作用使机体进入适应 阶段;
耐力训练 摄入某些抗氧化营养素
(二)能源物质的恢复
1.磷酸原的恢复 运动中消耗的ATP、
CP,其恢复的半时反应为 20~30s,2~3min可达 到基本恢复。
2.肌糖原的恢复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影响肌糖原恢复速度的主要因素
膳食 短时间极限强度运动后肌糖原的恢复规律
需要24h,而且在前5h恢复最快。
3. 肌质网
在运动疲劳时,肌质网上Ca2+ - Mg2+ - 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下降,肌质网 转运Ca2+的能力明显下降,导致肌肉的 力量下降。
二、突变理论
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
导致疲劳的原因可能有3点
1.肌肉收缩能量消耗限制ATP供应速率; 2.膜功能损害能量供应,如肌膜动作电位和传导受
二、神经递质的变化
1、γ-氨基丁酸(GABA)
Glu/GABA的比值却下降,说明脑内的抑制过程 加强了。
2、5-羟色胺(5-HT)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横桥紧张+热 热损伤

肌肉受损
力量及功率输出
1.神经肌肉接点: 应用肌电图技术测定表面动作电位证明,
运动性疲劳可能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乙 酰胆碱(Ach)是调节运动神经末梢及肌纤维 之间必需的神经递质,神经-肌肉极度的兴 奋传递障碍与乙酰胆碱释放量和接点部位递 质堆积量的变化有关。
(1)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不足会导致 运动终极板的去极化过程不出现,致使骨骼 肌细胞不能产生收缩。在短时间、大强度运 动过程中,如举重、投掷等爆发力项目运动 员的骨骼肌疲劳可能与此有关,这一现象称 为“突触前衰竭”。
1.最大转运氧的能力 (1)肺转运氧: 安静时最大肺通气速率在500毫升/分 以上,在最大强度运动时,优秀运动员的值上 升到、180升/分以上,并发现此时血氧量不 下降或稍下降,故认为肺泡弥散氧的能力不限 制最大摄氧量。
(2)血液携氧量:
血液携氧量是血红蛋白浓度的函数。 当采用血液兴奋剂或高原训练后使血红蛋 白浓度上升时,最大摄氧量相应提高。由 此推论,血红蛋白可能是最大摄氧量的限 制因素。
总之,高比例快肌纤维和快肌纤维横 截面积具有最大瞬时功率和短时间无氧功 率占优势的特点。在选材时要注意这种关 系。
(2)供能物质含量:短时间全力运动的能量主要来 自内源性高能磷酸化合物和肌糖原。CP贮量是短 时间无氧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无氧运动时肌糖 原的储量不是个体无氧运动能力的决定因素。
(3)反应产物的堆积:大量的研究一致指出, 在局部肌糖原储备充足情况下,肌内H+堆 积是影响无氧运动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1.最大转运氧的能力 (1)肺转运氧 (2)血液携氧量 (3)每分心输出量 2.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3.遗传的影响 4.训练的影响 5.性别的影响 6.年龄的影响 7.高原和高原训练的影响

运动性疲劳PPT课件

运动性疲劳PPT课件


运动性疲劳对健康并无损害, 通过休息调整可以消除。体育 锻炼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疲劳, 才能获得超量恢复。超量恢复 的不断积累,体质才能逐渐增 强。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生理性疲劳 心理性疲劳
生理疲劳
是由于身体活动或肌肉工作而引起的疲 劳,又称身体疲劳或肌肉疲劳 主要表现为人体活动、工作能力的下降
突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疲劳时在能量物质和兴奋性不断 丧失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 使兴奋性突然崩溃,这可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 下降而产生破坏性的变化 特点:将疲劳看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把运动时细胞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肌肉力量下 降、肌肉兴奋性和活动性改变等综合起来,当 这些因素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以保护机体免于 衰竭,以疲劳的形式表现出来
代谢产物堆积
主要是乳酸堆积,血乳酸 升高,导致脑细胞工作能 力下降,引起疲劳感 乳酸的三个作用(减少 ATP再合成、减慢糖及糖 原分解和酵解、H+置换 Ca2+ )

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 因 自由基有较强的活性,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适量的自由基对机体可产生积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产生和清除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当体内自由基生成过多即产生负面影响
运动性疲劳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主讲人:门 杰
内 容
运动性疲劳的概述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 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 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 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 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 生理现象
力竭
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可能维持运动 出现运动性疲劳以后继续保持原有的运 动,使疲劳加重会导致力竭(极度疲劳), 使运动性疲劳演变成一种病理现象,从 而危害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神经肌肉接头
肌纤维被刺激引起兴奋
Ca2+ 被释放 细肌丝向肌小节移动
肌肉收缩 肌肉张力增加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中枢抑制神经递质5-羟色胺与脑内的中枢兴奋 性神经递质在脑内保持平衡,以共同维持机体 的协调运动
进行长期运动时可导致脑内5-羟色胺合成增加 而引起疲劳
脑内氨的含量增加与疲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联 系
突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疲劳时在能量物质和兴奋性不断 丧失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 使兴奋性突然崩溃,这可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 下降而产生破坏性的变化
特点:将疲劳看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把运动时细胞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肌肉力量下
降、肌肉兴奋性和活动性改变等综合起来,当 这些因素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以保护机体免于 衰竭,以疲劳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理疲劳
是由于身体活动或肌肉工作而引起的疲 劳,又称身体疲劳或肌肉疲劳
主要表现为人体活动、工作能力的下降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心理疲劳
是由于心理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 又称主观疲劳或精神疲劳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思维反应迟钝
行为表现为动作迟缓、操作不灵敏、准 确性下降、动作的协调性降低等
运动性疲劳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疲劳的概念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 能在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预 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第五届国 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疲劳定义特点
把疲劳时体内组织 和器官的机能水平 和运动能力结合起 来评定疲劳的发生 和程度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疲劳自觉症状测定表
A 全身症状 1. 头沉 2. 头痛 3. 全身懒倦 4. 身体某处无力 5. 肩发酸 6. 呼吸困难, 气短 7. 腿无力 8. 没有唾液,口干 9. 打哈欠 10. 出冷汗
B 精神症状
1.脑子不清醒,头昏眼花 2. 思想不集中,厌于思考问题 3. 不爱动,不爱说话 4. 针扎似的痛 5. 困倦 6. 精神涣散 7. 对事情不积极 8. 记忆力退减 9. 做事没有信心,多出错误. 10. 对事情放心不下,事事操心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 因
自由基有较强的活性,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适量的自由基对机体可产生积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产生和清除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当体内自由基生成过多即产生负面影响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
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组织器官保持最佳动 能状态的基础和前提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水盐代谢紊乱
运动脱水,引起 细胞内外水平衡、 电解质平衡出现 紊乱,导致细胞 兴奋性改变,代 谢能力下降。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保护性抑制
运动过程中,组织器官能量物质大量消 耗,传导神经兴奋性的神经递质消耗, 为保护机体进一步衰竭而带来不利影响, 大脑皮层兴奋性下降,引起疲劳。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能量耗竭 代谢产物堆积 自由基学说 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 疲劳链学说 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保护性抑制 突变理论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能量耗竭
高能磷酸化合物大量消耗:ATP、CP大量消耗导 致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后续能量不足。
血糖含量下降:血糖过低引起脑皮层细胞能量 供给不足。长时间运动可导致血糖下降。症状: 头晕、多汗、眼发黑等。
有助于选择客观指 标评定疲劳。(如 心率、血乳酸、最 大摄氧量等)
第六章运作(运动)能力暂时 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 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 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 生理现象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力竭
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可能维持运动 出现运动性疲劳以后继续保持原有的运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
主观感觉 客观检查 运动者经验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主观感觉
主观感觉:通过自我感觉评定疲劳程度。评定 指标:心情、食欲、睡眠、兴趣等。
具体表现:精神不振,厌烦运动;面色发红或 苍白;下肢肌肉有酸沉感,动作迟缓;食欲不 佳,食量减少,睡眠差,入睡迟可失眠;排汗 量增加,在相同运动负荷中,排汗量较以往增 加
长时间剧烈运动使代谢产物堆积,导致代谢性 酸中毒,血液pH下降、高渗性脱水、血压、 渗透改变等引起疲劳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疲劳链学说
运动中肌肉工作能力的下降是疲劳的表现 不仅与神经肌肉疲劳控制链有关,而且也受神
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网络疲劳链的影响 神经冲动单位募集降低、神经-肌肉间转换的
损害、离子平衡的紊乱、肌肉兴奋性的损害、 肌肉能量供应的减少及肌肉受损等
动,使疲劳加重会导致力竭(极度疲劳), 使运动性疲劳演变成一种病理现象,从 而危害健康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对健康并无损害, 通过休息调整可以消除。体育 锻炼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疲劳, 才能获得超量恢复。超量恢复 的不断积累,体质才能逐渐增 强。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耐力疲劳:中小强度、 长时间运动引起的身体 机能下降。疲劳发生较 慢,恢复时间较长。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按疲劳发生部位划分
脑力疲劳:由于运动刺激 使大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 力下降而导致身体机能下 降。单调运动容易产生。
体力疲劳:由于从事身体 训练使身体工作能力下降 而产生的疲劳。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按身体整体和局部划分
整体(全身性)疲劳:从事 全身运动使身体各器官机能 下降而导致的疲劳。全身各 器官和肌群参与运动。
局部疲劳:身体某一部分进 行运动使该局部器官机能下 降而导致疲劳。局部肌群参 与运动。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按运动方式及持续时间
快速疲劳:短时间、剧 烈运动引起的身体机能 下降。产生快,消除亦 快。
糖原含量下降:肌糖原、肝糖原是维持一定运 动强度的主要能源。随着运动时间延长,糖原 储量下降。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低强度运动时主要消耗慢肌纤维中的糖原 大强度运动是主要消耗快肌纤维中的糖原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
代谢产物堆积
主要是乳酸堆积,血乳酸 升高,导致脑细胞工作能 力下降,引起疲劳感
乳酸的三个作用(减少 ATP再合成、减慢糖及糖 原分解和酵解、H+置换 Ca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