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单元检测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40m/s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C.通常人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800WD.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瓶酒精用去一半,酒精的热值减小一半B.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热值大,所以燃烧时煤放出的热量更多C.内燃机的效率越高,它消耗的燃料就越少D.热机效率越高,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越大3.下列事例中,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质量相等的水,温度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C.质量相等的水,温度分别升高10℃和5℃,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D.质量不相等的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4.下列过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D.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可能不变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冬天,冰雪消融——熔化现象C.冬天,北方的玻璃窗户上常常会有一层“水汽”,应当从室外擦玻璃才能擦干“水汽”D.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升华现象7.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B.太阳能分布广阔,处处可以利用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稳定,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说明电子是可以再分的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隙大C.托勒密通过观察创立了日心说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二、填空题11.科学家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即向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气化为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继续做功,从而提高了热机的.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时,水蒸气的温度,其内能.这种内燃机的第六冲程是冲程.12.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初中物理热学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初中物理热学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物理热学综合测试一、填空题(24分)1.暮秋时节,在教室的玻璃内表面有时会看到一些水珠,这是 现象;严冬时节,玻璃内表面会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选填物态转变名称)。

2.按照右表提供的信息,你以为,利用 制作液体温度计可提高灵敏度;利用 制作温度计能够测低温。

3.在有些古代宫殿中,有许多空心铜柱子支持着宫殿的屋顶,在夏天走进宫殿会感到寒气沁人。

原因是空心的铜柱中装进了许多冰块,由于冰块熔化时 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而且水的 较大,温度不易升高,所以宫殿里很凉爽。

4.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 ,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 “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5.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 (填“大”或“小”),且普通锅的气密性不好,锅内气压受外界气压影响,从而使水的 低于100℃.6.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

通常情形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 的方式将其变成液态的.从微观角度看,丁烷能从气态变成液态说明丁烷分子间存在 。

7.火柴能够擦燃,也能够放在火上点燃,使火柴燃烧,前者是利用 的方式,后者是利用 的方式.8.别离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刻转变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能够看出, 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9.内燃机的大量利用,增进了社会的进步,令人们享受了现代文明,但在利用内燃机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污染,这主如果指污染和 污染.在内燃机工作进程中,由如图所示的内燃性能流图能够看出,它的能量损失所占的百分比是:废气内能35%,散热损失30%,机械损失10%,则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 .咱们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也必需重视保护环境.10.焚烧生活垃圾放出的热量用来发电,是综合利用垃圾的一种方式.据资料显示,仅2001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就达1.5×108t .若燃烧1t 垃圾可放出1.5×1010J 的热量,若是将2001年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全数焚烧,则放出的热量是 J ,它相当于 kg 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煤炭的热值为3.0×107J /kg)。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内能、热量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C.0℃的水含有的热量比0℃的冰含有的热量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比热容变化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由汽化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冰雪消融B.草叶上的露珠C.河床干枯D.滴水成冰3.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青草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现象B.初冬早春野外菜叶上的霜是凝固现象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升华现象4.在测量体温时,粗心的小明忘了甩一甩体温计就直接进行了测量,测出的示数为38.2℃,则小明的体温不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哪一个()A.39℃B.38℃C.37.5℃D.37℃5.同学们踏入物理学习的大门已有大半年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类比思想,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请结合已学知识分析,竖直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化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将自制温度计从冷水放入热水中B.用力捏厚装满水的厚玻璃瓶C.将自制气压计从楼上拿到楼下D.用力对简易喷雾器中水平方向的吸管吹气6.有两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那么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A.2︰1B.2︰9C.1︰2D.1︰97.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图中能说明其特点的是()A.B.C.D.8.冬天在户外说话时会不断从口中冒出“白气”,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与“白气”的成因相同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技头D.千里冰封9.一位年轻的护士将一支体温计用力甩了几下测了甲的体温,在忙碌中她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乙和丙两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只有一人体温是39.5℃10.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白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底的白霜是空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B.罐底的白霜是空气凝华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D.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填空题11.2020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早起锻炼的小丽和小军冻得伸不出手,于是分别采取了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取暖方式。

热学第一单元检测题.doc

热学第一单元检测题.doc

附件三热学课程学生检测题热学课程第一单元(分子动理论)检测题一填空题1、建立温度概念的理论基础是 O2、在与外界没有交换的情况下,系统的宏观性质的状态,称为平衡态,由于热学系统的组成粒子处于的热运动中,这种平衡是一种平衡,亦称平衡。

3、温标是最基本的温标。

4、系统发生热传递的必要条件是 o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的热学物理量是其单位是国际代号为。

5、在标准状态下的氧气分子平均平动能方均根速率为分子数密度为 o6、常温下,氧气分子平均平动能为平均转动动能为平均振动能量为 O7、某气体的气体分子方均根速率为V,则对应气体的温度为 o8、范德瓦尔斯气体的压强?=。

9、标准状态下氮气的密度是氧气的倍。

10、速率分布函数曲线的特征是 o11、统计平均值的不确定度随统计对象数目的增加而 O12、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内能U=-13、一容器内贮有氧气,其压强P=1.0atm,温度t =27°C,则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氧气的摩尔内能为;分子的最可儿速率为;方均根速率为 O14、气体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过程叫输运过程,常见的输运过程有三种,分别是、和 O15、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为;等温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式为16、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包括和 o17、重力场中微粒密度按高度的分布规律是,其中g反映了对密度的影响,r反映了对密度的影响。

二简答题1、内能的本质是什么?试分析Imol空气在常温下的内能有多大?2、试从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与分子的大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相互碰撞等三方而分析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3、理想气体内能的微观本质是什么?写出理想气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式。

10、气体压强的微观本质什么?分析一定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导致压强增大的原因。

11、简述热力学第零定律的表述,给出温度的宏观定义和微观本质。

三判断题1、热力学系统一旦达到了其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它就必定处于平衡态。

()2、建立任何温标时,都必须规定用来标志温度的物理量随温度作线性变化。

热学单元测试题

热学单元测试题

热学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56分,共14题,每小题4分)1、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四个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N A= B、ρ=C 、m= D、Δ=2、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使其压强增大,则在这一过程中气体( )A、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对外界做了功C、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密度增大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将增大、斥力将减小C、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表明: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D、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5、如图所示为某人设计的一种机器,原理是这样的:在立柱上放一个强力磁铁A,两槽M和N靠在立柱旁,上槽M上端有一个小孔C,下槽N 弯曲.如果在B处放一小铁球,它就会在强磁力作用下向上滚,滚到C处时从小孔下落沿N回到B,开始往复运动,从而进行“永恒的运动”.关于这种机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机器可以永恒运动,说明了永动机可以制造B、这种机器是可以制造的,并且小球在下滑时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C、这种机器不能永恒运动,如果小球能从静止加速上升到C的话,它就不可能从C加速下滑到B,并再次从B回到CD、这种机器不能永恒运动,关键是因为摩擦阻力太大,要消耗能量6、对于一定质量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等压压缩,温度降低B、等温吸热,体积不变C、放出热量,内能增加D、绝热压缩,内能不变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经状态B到状态C,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 )A、气体的温度一直降低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加C、气体的内能先增加后减少D、气体对外界做功8、关于气体的压强正确的理解是 ( ).A、大气压是由地球表面空气的重量产生的,将开口瓶密封以后,瓶内的气体压强就会小于大气压B、气体的压强就是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而产生的C、气体压强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变D、单位面积器壁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对器壁的压强9、如图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V图线,若其状态由a→b→c→a(ab为等容过程,bc为等压过程,ca为等温过程),则气体在a、b、c三个状态时()A、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相等,即na=nb=ncB、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Na>Nb>NcC、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va>vb>vc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作用的总冲量Ia>Ib>Ic10、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距原点r3的位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和引力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f的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乙分子(A )A、从r3到r1做加速运动,从r1向O做减速运动B、从r3到r2做加速运动,从r2向r1做减速运动C、从r3到r1,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D、从r3到r1,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少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B、当减小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少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物体的内能D、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12、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A、当体积减小时,N必定增加B、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C、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D、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13、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理想气体的速率分布应该是( )A、每个分子速率都相等B、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都很少C、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但在不同速率范围内,分子数的分布是均匀的D、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都很多.14、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二、填空题(20分,共4小题)15、(6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 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c m,求:(1)油酸薄膜的面积是 c m2.(2)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16、(4分)某制冷机,其冷冻体系必须保持在-20 ℃, 而其周围环境温度为25 ℃。

热学综合测试(含答案)

热学综合测试(含答案)

热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B.布朗运动反映分子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B.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C.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D.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分子势能越来越小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4.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5.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两分子间的斥力等于引力.设两分子距离很远时Ep=0[]A.当r>r0时,Ep随r的增大而增加B.当r<r0时,Ep随r的减小而增加C.当r>r0时,Ep不随r而变D.当r=r0时,Ep=0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0℃升高到t℃时,压强变化如图2-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化情况是[]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确定7.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缩,一次是等温压缩,一次是等压压缩,一次是绝热压缩,那么[]A.绝热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B.等压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C.绝热压缩和等温压缩,气体内能均不变D.三个过程气体内能均有变化8.如图2-2所示,0.5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则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为[]A.273KB.546KC.810KD.不知TA所以无法确定9.如图2-3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V图线,若其状态由a→b→c→a(ab为等容过程,bc为等压过程,ca为等温过程),则气体在a、b、c三个状态时[]A.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相等,即na=nb=n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va>vb>vC.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Na>Nb>Nc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作用的总冲量Ia>Ib=Ic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2-4所示,MN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A.温度保持不变B.温度先升高,后又减小到初始温度C.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要吸热D.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减小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这一过程在V-T图中的表示如图2-5所示,则[]A.在过程AB中,气体压强不断变大B.在过程BC中,气体密度不断变大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在过程BC中,气体对外界放热12.如图2-6所示,一圆柱形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在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B.一直保持不变C.先变大,然后变小D.先变小,然后变大13.如图2-7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左管封闭一段空气柱,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U型管两管间的宽度为d,且d<h,现将U形管以O点为轴顺时针旋转90°至两个平行管水平,并保持U形管在竖直平面内,两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分别变为h1′和h2′.设温度不变,管的直径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1增大,h2减小B.h1减小,h2增大,静止时h1′=h2′C.h1减小,h2增大,静止时h1′>h2′D.h1减小,h2增大,静止时h1′<h2′14.如图2-8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且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能良好使缸内气体总能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B.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缸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C.若气温升高,则气缸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若气温升高,则气缸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15.如图2-9所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气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给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不变C.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减小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二、填空题1.估算一下,可知地球表面附近空气分子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m(取一位有效数字);某金属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量为N.若把金属分子视为球形,经估算该金属的分子直径约为________.2.高压锅的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镶嵌旋紧,锅盖与锅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不会漏气.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套上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把限压阀顶起来,蒸汽即从排气孔中排出锅外.已知某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0.1kg,排气孔直径为0.3cm,则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________Pa.3.圆筒内装有100升1atm的空气,要使圆筒内空气压强增大到10atm,应向筒内打入同温度下2atm的压缩气体________L.4.如图2-10所示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线A→B→C→A,则B→C的变化是________过程,若已知TA=300K,TB=400K,则TC=________K.5.一圆柱形的坚固容器,高为h,上底有一可以打开和关闭的密封阀门.现把此容器沉入水深为H的湖底,并打开阀门,让水充满容器,然后关闭阀门.设大气压强为p0,湖水密度为ρ.则容器内部底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强为________.然后保持容器状态不变,将容器从湖底移到湖面,这时容器内部底面受到的向下压强为________.三、实验题1.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对气体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的测量和计算都正确无误,结果末状态的pV值与初状态的p0V0值明显不等,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实验过程中:[]A.气体温度发生变化B.气体与外界有热传递C.有气体泄漏D.气体体积改变得太迅速2.如图2-11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气压计结构示意图,它是根据托里拆里实验原理制成的,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即为当时的大气压数值)通过带有游标的刻度尺读出,图中的读数部分被放大,从放大的图中读出,测量的大气压强值为________mmHg.3.在利用带刻度的注射器做“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1)甲同学用水银气压计测大气压强,读数时,观察发现气压计上20分度的游标尺(游标尺上每等分刻度线间距为1.95mm)上的第6条刻度线(第6条刻度线是从0刻度线数起的第7条线)与主尺上的77.1cm刻度线正好对齐.(1)此时大气压强为________mmHg.(2)乙、丙两同学各自对气体观察测量计算后又改变气体状态,得到几组值,并在同一坐标内画出p-(1/V)图线如图1-12所示,由图线知,这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使得两图线并不重合.4.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1)某同学列出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带框架的注射器(有刻度),橡皮帽,钩码(若干个),弹簧秤,天平(带砝码),铁架台(连铁夹),润滑油.问:该同学漏选了哪些器材?答:________.(2)图2-13是甲、乙两同学在同一次实验中得到的p-(1/V)图.若两人实验时操作均正确无误,且选取坐标标度相同,那么两图线斜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5.在河边,给你一根60cm左右的两端开口的均匀细玻璃管,米尺一把,请设法测定大气压的值,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相应的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不得下水测量).答:.计算大气压的公式p0=.6.一位同学分别在两天用注射器做两次“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操作过程和方法都正确,根据实验数据他在同一p-V坐标中画出了两条不重合的甲、乙两条双曲线,如图2-15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1).(2).7.用“验证玻意尔定律实验”的装置来测量大气压强,所用注射器的最大容积为Vm,刻度全长为L,活塞与钩码支架的总质量为M,注射器被固定在竖直方向上,如图2-16.在活塞两侧各悬挂1个质量为m的钩码时注射器内空气体积为V1;除去钩码后,用弹簧秤向上拉活塞,达到平衡时注射器内空气体积为V2,弹簧秤的读数为F(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这些数据可以求出大气压强p0=.8.一学生用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做“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他在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后,通过改变与活塞固定在一起的框架上所挂钩码的个数得到了几组关于封闭在注射器内部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用横坐标表示体积的倒数,用纵坐标表示压强,由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了p-1/V图,其图线为一条延长线与横轴有较大截距OA的直线,如图2-17所示.由图线分析下列四种情况,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A.记录气压计指示的大气压强时,记录值比指示值明显减小B.记录气压计指示的大气压强时,记录值比指示值明显偏大C.测量活塞和框架的质量时,测量值比指示值明显偏小D.测量活塞和框架的质量时,测量值比指示值明显偏大9.验证查理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2-18所示,在这个实验中,测得压强和温度的数据中,必须测出的一组数据是和.首先要在环境温度条件下调节A、B管中水银面,此时烧瓶中空气压强为,再把烧瓶放进盛着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瓶里空气的温度下降至跟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样,此时烧瓶中空气温度为K,B管中水银面将,再将A管,使B管中水银面.这时瓶内空气压强等于.四.计算题:1.题10图为一种减震垫,上面布满了圆柱状薄膜气泡,每个气泡内充满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

高二物理热学单元检测题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二物理热学单元检测题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二物理热学单元检测题新课标人教版1.在宽敞的车间中有一个高压容器,其中盛有压强较大的空气。

打开高压容器的阀门,空气由容器中迅速喷出,当容器内外空气的压强相等时立即关闭阀门。

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再打开阀门,则()A.外部空气将通过阀门进入容器内 B.容器内的空气由阀门排出C.通过阀门,内外空气有交换,但容器内空气的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发生2.图2—6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电冰箱内外的管道里不断循环。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冰箱内部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B.在电冰箱外部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放出热量C.在电冰箱内部的管道中,制冷剂剧烈压缩并吸收热量D.在电冰箱外部的管道中,制冷剂剧烈压缩并放出热量3.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

其中主要原因是()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4.如图中关于布朗运动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实验中可以看到,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D.实验中可以看到,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5、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 其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b各自达到平衡时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 B.b的温度升高了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剧烈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6、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7、对于一定量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等压压缩,温度降低 B等温吸热,体积不变C放出热量,内能增加 D绝热压缩,内能不变8.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露,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A.从外界吸热B.内能增大 C.向外放热D.内能减小9.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A.当体积减小时,N必定增加 B.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C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无变化D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的内能就是组成该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B.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11.从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氧气的摩尔质量A.氧气的密度和阿、加德罗常数 B.氧气分子的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C.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D.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12、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B 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 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D 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13、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甲和乙,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14、关于物体的内能及其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时,其内能不变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C、机械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也越大D、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15.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体,Q中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则A.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D.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16、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C、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 r< r0时,斥力大于引力,当 r>r0时,引力大于斥17、从下列那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佛加德罗常数()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18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A、迅速向里推活塞B、迅速向外拉活塞C、缓慢向里推活塞D、缓慢向外拉活塞19、一个铜块和一个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T1比铁块的温度T2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那么()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放出的总热量等于铁块吸收的总热量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之前的任一段时间内,热量会自发地从铜块传给铁块C、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T = ( T1 + T2 )/2D、热量会自发地从铜块传给铁块,铁块的温度逐渐升高,使铁块的温度高于铜块的温度20、质量m = 10g的子弹水平射入悬挂着的质量m = 1.0kg的木块内(子弹未穿出),木块摆上α= 600角,悬线L长1.0m,子弹射入木块时产生的热量的40%为子弹所吸收,求子弹的温度升高多少?已知子弹的比热容C = 378J/(kg0C),g取10m/s221、试估算标准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参考答案]1 B2 AD3 D4 D5 BCD6 D7 AC8 C9 C 10 C 11 C 12 B、D13D14B 15 D 16AD 17、D 18 A 19 AB 2053.40C。

物理化学热力学单元检测含答案

物理化学热力学单元检测含答案

热力学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共计70分)(1)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p 1=202650Pa ,T 1=273K 沿着p /V =常数的途径可逆变化到终态为p 2=405300Pa 则ΔH 为( ) (A) 17.02kJ (B) -10.21kJ (C) -17.02kJ (D) 10.21kJ(2)封闭体系中,有一个状态函数保持恒定的变化途径是什么途径?( )(A) 一定是可逆途径 (B) 一定是不可逆途径 (C) 不一定是可逆途径 (D) 体系没有产生变化(3)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之后,体系的焓:( )(A) 必定减少 (B ) 必定增加 (C) 必定不变 (D ) 不一定改变(4)下列关系式中哪个不需要理想气体的假设?( )(A) C p -C v =nR (B) (dln p )/d T =ΔH /(RT 2)(C) 对恒压过程,ΔH =ΔU+p ΔV (D) 对绝热可逆过程,pV γ=常数。

(5)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W =0B .Q =0C .ΔU =0D .ΔH =0 (6)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 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

A .W =0,Q <0,ΔU <0B .W >0,Q <0,ΔU >0C .W <0,Q <0,ΔU >0D .W <0,Q =0,ΔU >0(7)某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1(298.15K)200kJ mol c m H -∆=-⋅$,则该物质B 在298.15K 时燃烧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m H ∆$为( )。

A .1200kJ mol --⋅ B .10kJ mol -⋅ C .1200kJ mol-⋅ D .140kJ mol -⋅(8)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

初中热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热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热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冰B. 铁C. 铜D. 铝答案:B2.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

A. 颜色B. 硬度C. 熔点D. 形状答案:C3.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答案:B4. 下列物质中,沸点最低的是()。

A. 水银C. 汽油D. 橄榄油答案:C5.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答案:C6.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答案:D7.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答案:A8.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B. 熔化C. 汽化D. 升华答案:D9.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凝华答案:D10.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熔化;凝固12.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从液态到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从气态到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汽化;液化13.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升华;凝华14.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______。

答案:焦耳/(千克·摄氏度)15.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传导、对流和______。

答案:辐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试解释为什么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向室内形成的。

答案:冬天室内温度较高,室外温度较低。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气体》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气体》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气体》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 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气体体积等于各个气体分子体积之和B. 气体的压强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而产生C.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平均速度越大D.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分子平均速度越大,气体压强也越大2. 如图1所示,在U 型管的封闭端A 内有一部分气体,管中标斜线部分均为水银,则A 内气体的压强应为下述关系式中的:A. p=h 2B.p=p 0-h 1-h 2C.p=p 0-h 2D. p=p 0+h 13. 关于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换算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10℃=283KB.升高10℃就是升高283KC.-10℃=263KD. 降低到-10℃就是降低到263K4、如图汽缸由不传热的活塞把缸内理想气体分成两部分,当Ⅰ、Ⅱ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之比为3:2,他们的体积之比为2:1,如图所示,如果把气体Ⅰ升温到127℃,气体Ⅱ降温到-73℃,不计活塞和汽缸间的摩擦,活塞达到平衡后,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A. 2:1B. 3:2C.5:2D.8:215.将一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开口竖直向下放入水银槽中,管上端封闭有空气,开始时管内外水银高度差为h ,现用力F 将管缓慢即匀速的提起,如图8—3所示,则在匀速提升过程中,作用在管外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变化情况为:(设管不离开水银面)A. 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 不变D. 不能判定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ab 、bc 、cd 、da 四个过程,正确的是A. ab 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B. bc 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C. cd 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D. da 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7.如图所示,一段水银柱把部分空气封闭在粗细均匀的玻璃管里,在玻璃管里先通过封闭端口的水平轴,顺时针旋转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封闭端内的空气压强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恢复原值B. 封闭端内的空气压强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恢复原值C. 封闭端的空气体积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恢复原值D. 封闭端的空气体积由小变大,又由小变大,恢复原值8.在两端封闭内径均匀的玻璃观中有一段水银柱,起两端是空气,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两端的空气柱长恰好相等,压强为p 厘米汞柱高,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上段空气柱的长度是下段的2倍,则玻璃观中的水银长的厘米数是:A. PB.3p/4C. p/2D.p/4图8—3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2分)9.如图,两端都开口的倒U形玻璃管,B端插入水银槽中,而在右边管内有一段长为5cm的水银柱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_______ cm,若把该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2cm,则左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______,右管内水银柱将向____移动10.温度为273℃,压强为0.5atm的空气密度为kg/m3。

初中热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热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热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A. 玻璃B. 珍珠C. 石英D. 橡胶2.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A. 热胀冷缩B. 热缩冷胀C. 热不变D. 冷不变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不包括()。

A. 传导B. 对流C. 辐射D. 蒸发4. 以下哪种方式不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A. 做功B. 热传递C. 摩擦D. 压缩5.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A. 温度达到沸点B. 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C. 温度低于沸点D. 温度高于沸点6.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A. 水B. 铁C. 铜D. 铝7. 热机的效率是指()。

A. 热机输出的有用功与输入的总能量之比B. 热机输出的有用功与输入的总能量之差C. 热机输入的总能量与输出的有用功之比D. 热机输入的总能量与输出的有用功之差8. 物体的内能与()有关。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温度C. 物体的体积D. 物体的形状9. 以下哪种物质在0℃时不会结冰()。

A. 水B. 盐水C. 纯酒精D. 纯甘油10.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

A. 冰融化成水B. 水蒸发成水蒸气C. 铁生锈D. 干冰升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具有固定的______。

2.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______,内能______。

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_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4.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______。

5. 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______,需要继续______。

6. 水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7. 热机的效率越高,表示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______。

8.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温度和状态有关。

9. 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凝固点______。

10. 物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包括______。

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A. ΔU = Q + WB. ΔH = Qp - WC. ΔG = ΔH - TΔSD. ΔS = Q/T答案:A2.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内能不变B. 系统温度不变C. 系统熵值不变D. 系统做功答案:C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A. PV = nRTB. PV = mRTC. PV = RTD. PV = nT答案:A4. 以下哪个是热传导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A. 对流B. 辐射C. 传导D. 扩散答案:C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到高温物体B. 热机的效率可以超过100%C. 熵增原理D. 热机的效率与工作物质无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可以表示为______。

答案:ΔU = Q - W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______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功3. 理想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摩尔定容热容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Cp - Cv = R4.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是______的。

答案:不可能达到5.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傅里叶定律,其表达式为:q = -kA(dT/dx),其中q表示______,k表示______,A表示______,dT/dx表示______。

答案:热流密度,热传导率,横截面积,温度梯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卡诺循环的四个步骤。

答案:卡诺循环包括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

等温膨胀过程,系统从高温热源吸热;绝热膨胀过程,系统对外做功;等温压缩过程,系统向低温热源放热;绝热压缩过程,系统压缩。

2. 解释什么是热力学的熵,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案:热力学的熵是一个状态函数,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或随机性。

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是什么?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TD. ΔS = Q/T2. 绝对零度是多少开尔文?A. 0 KB. -273.15 °CC. -273.15 °FD. 273.15 K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什么?A. PV = nRTB. PV = nTC. PV = nRD. P = nRT/V4. 什么是熵?A. 系统混乱度的度量B. 系统能量的度量C. 系统温度的度量D. 系统压力的度量5. 热机效率的定义是什么?A.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B.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C. 热机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D. 热机输入功与输出功之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_________能量,并将这能量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7. 热力学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状态称为_________。

8. 热力学中,一个系统在等温过程中,其_________保持不变。

9. 热力学中,一个系统在绝热过程中,其_________保持不变。

10.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系统的熵趋近于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解释什么是热力学温度,并说明其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12. 描述卡诺循环的过程,并解释其效率为什么是所有热机中最高的。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其体积从2升增加到6升,压强为1大气压。

如果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求气体的熵变。

14. 一个热机在循环过程中,其高温热源的温度为1200K,低温热源的温度为300K,求该热机的理论最大效率。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4. A5. A二、填空题6. 吸收并转化为功7. 孤立系统8. 内能9. 焓10. 零或一个常数三、简答题11. 热力学温度是一个与系统能量分布有关的量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T(K) = t(°C) + 273.15,其中T是热力学温度,t是摄氏温度。

2022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 热学 单元检测(word版)

2022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 热学 单元检测(word版)

第十四单元热学单元检测1(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扩散现象,我们能闻到巷子中的酒香B.空调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髙温物体,突破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C.非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设分子间距0=时,甲、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现将甲固定不动,让乙从无r r限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对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0=时,甲、乙分子间的分子引力为零r rB.当0=时,甲、乙分子间既存在分子引力也存在分子斥力r rC.分子力先对乙做负功,后对乙做正功D.当0=时,甲、乙分子间的分子势能最大r r3.如图所示,一端封口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在水银槽里,管内封有长度分别为L1和L2的两段气体,当将管慢慢地向下按一段距离时,管内气柱的长度将如何变化()A.L1变小,L2变大B.L1变大,L2变小C.L1、L2都变小D.L1、L2都变大4.如图所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封闭端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口端置于水银槽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玻璃试管而平衡,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h,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F,若在水银槽中缓慢地倒入部分水银,使槽内水银面升高一些,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2h,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F,则()A .2121, h h F F ==B .2121, h h F F <<C .2121, h h F F <>D .2121, h h F F ><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在0℃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B .若仅知道氦气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能算出氦气分子的体积C .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D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时,滴在水面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 ,铺开的油膜面积为S ,则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V S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它的内能只由温度决定B .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C .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垂直于液体表面且指向液体内部D .液晶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所以是晶体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得该气体分子的体积B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C .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D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8.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关于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 .气体的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 C .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 D .气体的体积越大,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 9.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是指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B .扩散现象只能在液体中进行C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D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10.如图所示,ACBD 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微粒构成的圆板,AB 和CD 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后电流表读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圆板的导电性能具有各向异性B .圆板是非晶体C .圆板是多晶体D .圆板是单晶体E.不知有无固定熔点,无法判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11.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内能增大。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气体》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气体》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气体》单元测试题(含答案)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气体》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 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气体体积等于各个气体分子体积之和B. 气体的压强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而产生C.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平均速度越大D.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分子平均速度越大,气体压强也越大2. 如图1所示,在U 型管的封闭端A 内有一部分气体,管中标斜线部分均为水银,则A 内气体的压强应为下述关系式中的:A. p=h 2B.p=p 0-h 1-h 2C.p=p 0-h 2D. p=p 0+h 13. 关于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换算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10℃=283KB.升高10℃就是升高283KC.-10℃=263KD. 降低到-10℃就是降低到263K4、如图汽缸由不传热的活塞把缸内理想气体分成两部分,当Ⅰ、Ⅱ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之比为3:2,他们的体积之比为2:1,如图所示,如果把气体Ⅰ升温到127℃,气体Ⅱ降温到-73℃,不计活塞和汽缸间的摩擦,活塞达到平衡后,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A. 2:1B. 3:2C.5:2D.8:215.将一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开口竖直向下放入水银槽中,管上端封闭有空气,开始时管内外水银高度差为h ,现用力F 将管缓慢即匀速的提起,如图8—3所示,则在匀速提升过程中,作用在管外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变化情况为:(设管不离开水银面)A. 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 不变D. 不能判定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ab 、bc 、cd 、da 四个过程,正确的是A. ab 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B. bc 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C. cd 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D. da 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7.如图所示,一段水银柱把部分空气封闭在粗细均匀的玻璃管里,在玻璃管里先通过封闭端口的水平轴,顺时针旋转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封闭端内的空气压强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恢复原值B. 封闭端内的空气压强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恢复原值C. 封闭端的空气体积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恢复原值D. 封闭端的空气体积由小变大,又由小变大,恢复原值8.在两端封闭内径均匀的玻璃观中有一段水银柱,起两端是空气,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两端的空气柱长恰好相等,压强为p 厘米汞柱高,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上段空气柱的长度是下段的2倍,则玻璃观中的水银长的厘米数是:A. PB.3p/4C. p/2D.p/4图8—3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2分)9.如图,两端都开口的倒U形玻璃管,B端插入水银槽中,而在右边管内有一段长为5cm的水银柱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_______ cm,若把该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2cm,则左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______,右管内水银柱将向____移动10.温度为273℃,压强为0.5atm的空气密度为kg/m3。

热 学单元检测

热  学单元检测

热学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实验的科学依据是()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B、不考虑各油分子间的间隙C、考虑了各油分子间的间隙D、将油膜分子看成球形2、体积为10-4cm3的油滴,滴在水面上散开成一单分子油膜层,则油膜面积的数量级为()A、102cm2B、104cm2C、106cm2D、108cm23、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C、悬浮的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D、随着时间的延续,布朗运动逐渐变慢,最终停止4、下述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热运动的是()A、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搅动,过一段时间全杯水都变成红色B、电扇吹风C、河水流动D、打开香水瓶塞可以闻到香味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隙B、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6、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B、将现场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固体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7、对于热量、功、内能三个物理量,下述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内能的单位不相同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8、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A、氧气的内能较大B、氢气的内能较大C、两者内能相等D、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9、以下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A、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放热,物体的温度不变B、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的温度不变C、物体对外做功,同时放热,物体的内能不变D、物体对外做功,同时吸热,物体的内能不变10、金属筒内装有与外界温度相同的压缩空气,打开筒的开关,筒内高压空气迅速向外溢出。

初中物理《热学》综合检测题及答案(精选3份).

初中物理《热学》综合检测题及答案(精选3份).

初中物理热学综合检测题(1)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等级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反映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太阳出来暖洋洋”意思是人体接收的太阳能大于人体的热量C、“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D、“蜡烛成灰泪始干”的过程中,即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2、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4、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5、关于能量的说法,下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现有的原料如石油、煤、天然气等是有限的,但能量来源几乎是无限的B、“能源危机”的提法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矛盾的C、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理学D、太阳不断地照射地球,使地表面不断吸热而升温6、小明在研究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现象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如图表示的是A、晶体的熔化过程B、非晶体的熔化过程C、晶体的凝固过程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7、在室内,将一支长时间放在装有酒精的瓶中的温度计迅速抽出后的一段时间内,温度计的示数【】A、上升B、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不变8、学校使用多层笼蒸馒头时【】A、上层馒头先熟B、中层馒头先熟C、下层馒头先熟D、各层馒头同时熟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要增加10、一条锯条的温度升高了,说明【】A、一定对锯条做了功B、锯条放到锅炉房C、可能对锯条做了功,也可能是锯条吸收了热量D、以上均不正确11、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点的是【】A、用水做内燃机(如汽车)的冷却液B、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D、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12、1nm为10-9m,纳米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下面有关纳米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医疗方面制造纳米结构药物以及生物传感器研究生物膜和DNA的粗细结构B、在制造业方面可以利用机械制造蜜蜂大小的直升机C、在电子和通讯方面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成纳米电子器件D、纳米技术只是用来测量微小颗粒的直径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3、一般分子的直径数量级约为,分子是保持的最小微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5级热学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2、下列现象中不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是()A、布伞有孔,但是不漏水B、小船浮在水中C、硬币浮在水面上D、玻璃细杆顶端被烧熔后变钝3、用细线将一块玻璃片水平地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使玻璃片贴在水面上,如右图所示,然后用手缓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在使玻璃片脱离水面的一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远)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其主要原因是(A.玻璃板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作用B .玻璃板和水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C.玻璃板分子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D 处不动,另一O4、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可位于x某种作用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吸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

则:(-15m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cd表示排斥力,e10A.ab表示吸引力,-10m 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cd B.ab 表示排斥力,表示吸引力,-10m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C ab表示吸引力,cd表示排斥力,e-15m 表示吸引力,d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ab D.表示排斥力,c()5、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一些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温度高.两个不同的物体,只要温度和体积相等,内能就相同B .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是相同的C 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要将手伸到柴油机排气管附近感知一下尾气6下关于尾气的温度跟柴油机是否节能之间的关系,就能判断这台柴油机是否节能.的温度,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尾气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说明柴油机在做功时向低温热源排出的内能多,效率低,节能B.尾气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说明柴油机在做功时向低温热源排出的内能少,效率高,不节能C.尾气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小,说明柴油机在做功时向低温热源排出的内能少,效率高,节能D.尾气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小,说明柴油机在做功时向低温热源排出的内能多,效率高,不节能7、如图,在甲、乙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②乙片一定是非晶体①甲片一定是晶体④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③甲片不一定是晶体③④D. ①④B. C. ②③①A. ②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哥伦比亚8、科学家在。

把锂、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熔化成液体,金属的实验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然后在熔化的金属中充进氢气,使金属内产生大量气泡,)沫金属。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失重条件下液态金属呈现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B.失重条件下充入金属液体的气体气泡不能无限地膨胀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约束C.在金属液体冷凝过程中,气泡收缩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泡沫金属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说明它是非晶体D、如图所示,质量一定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9态时气体b80℃,a不计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态时气体温度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始态缓慢变到b℃。

气体从温度是20a)终保持不变,活塞保持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态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一定小于气体向外界释放的热量态到b.从A a态的气体压强相等a.态与b B 态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b态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比a.C.D.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气体减少的内能与活塞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10、堵住打气筒的出气口,下压活塞使气体体积减小,你会感到越来越费力.其原因是()A.气体的密度增大,使得在相同时间内撞击活塞的气体分子数目增多B.分子间没有可压缩的间隙C.压缩气体要克服分子力做功D.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且越来越大、如图所示,为中学物理课上一种演示气体定律的有趣仪11瓶颈很短的平底大它是一个底部开有圆孔,——哈勃瓶,器烧瓶。

在瓶内塞有一气球,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瓶在一次实验中,瓶内由气球底的圆孔上配有一个橡皮塞。

和橡皮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对气球缓慢吹气过程中,,则其压强增V2Δ时,压强增大20% 。

若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当瓶内气体体积减小ΔV)大(50%D.C30% .40% A.20% B.下部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12、如图所示一端另.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弹簧处在自然长度时的弹E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固定在活塞上.p气体达到,,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平衡态.经过此过程(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A. E p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E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B. p E C. 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p其余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D. E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p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如图所示,在一只烧瓶口插入一细玻璃管,管的另一端与一水银压13形管的强计相通,烧瓶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气压计的U两水银面一样高。

现将瓶浸入热水中,改变烧瓶中气体的温度,则下面()操作中正确的是管AA.为使气体保持等压,应向上移动.为使气体保持等压,应向下移动BA管管AC.为使气体保持等容,应不移动管A.为使气体保持等容,应向下移动D.隔板质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14、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固定绝热气.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A .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B.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氢气传递到氧C隔热导气.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D)所示,一根上细下粗、粗端与细端都均匀的玻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上、如图(151端足够长,下端(粗端)中间有一段水银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现对气体缓慢加热,)中气体温度不断升高,水银柱上升,则被封闭气体体积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最接近图(2 )的(BA.A图线.B图线C.C图线D.D图线(如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为真空和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 B两部分,A、16,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

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图①)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作定向运动.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BC.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A部分.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D都是不P1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固定容器及质量为m的可动光滑活塞P甲的上下两边盛有温度和体积均相同导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Q,QQ乙.的过程PF将活塞P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在移动的同种理想气体甲和乙,现用外力)中(.甲传热给乙,乙的内能增加 B A.外力F对活塞做功,甲的内能不变.甲气体与乙气体相比,甲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与隔板Q碰撞的分子数一定较少C .甲气体与乙气体相比,甲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与隔板Q碰撞的分子数一定较多D )18、关于干湿泡湿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湿泡显示的温度都高于干泡所显示的温度B、在相同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干燥在相同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潮湿C、D、干湿泡湿度计的原理是湿泡水分蒸发放热型玻璃管内,U1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h h使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下列措施不能)变大的是(B.环境温度升高A.大气压强升高D.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m,,20、绝热气缸的质量为M绝热活塞的质量为最初气缸被销钉固定在足,摩擦且不漏气,气缸中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让气缸在斜面上自由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

如图所示,现拔去销钉,被封气体与原来气缸静止在斜面上时,,下滑当活塞与气缸相对静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相比较 B.气体的内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不变A.气体的体积减小 D. 气体的温度升高C.分)10二、实验题(,他用kg、一位质量为2160 的同学为了表演“轻功”只相同的气球充以相等质量的空气(可视打气筒给4只气球以相同的方式放在水为理想气体),然后将这4 平放置的木板上,在气球的上方放置一轻质塑料板,如图所示。

1()关于气球内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由于气体重力而产生的 B.大于大气压强A. 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的碰撞而产生的 D.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斥力而产生的C.)在这位同学慢慢站上轻质塑料板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球内气体温度可视为不变。

下列(2 说法正确的是球内气体体积变小A.球内气体体积变大 B. 球内气体内能不变C.球内气体内能变大 D.为了估算气球内气体的压强,这位同学在气球 (3)的外表面涂上颜料,在轻质塑料板面和气球一侧表的方格纸。

表演结束后,留下cm面贴上间距为2.0气球与方格纸接触部分的“印迹”如图所示。

若表25?则气,取演时大气压强为1.013g=10 m/s10Pa,位有效数(取4球内气体的压强为 Pa。

字),这一“印迹”面积与方格纸上留气球在没有贴方格纸的下层木板上也会留下“印迹”下的“印迹”面积存在什么关系?三、计算题(共40分)℃所需的热量为铅温度升高1(已知1kg的铅弹(22、8分)有一质量为mkg,速率为vm/s1.若子弹在砂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时,m/sJ),在它穿过一个固定的砂袋后,速率减小到v C2%为子弹所吸收,子弹在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所产生的热量的403cm/g1.0mol/0.018kg,阿伏伽德罗常分)已知水的密度为(23、10,水的摩尔质量为1?23mol6.0?10数为,求:3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保留一位小数))(11cm (2)估算一个水分子的直径(保留一位小数)分)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上(1024、T。

现将端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1p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时,活塞上方的气体缓慢抽出,当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0pV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