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导读.pptx
合集下载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一卷)ppt课件
在工作日和劳动强度已定,只有劳动生产力变动情 况下,“剩余价值量的任何变化都是由劳动力价值量 的相反的变化而引起的。”(Ⅰ596)“剩余价值量 的变化是以劳动生产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价值的 变动为前提的。剩余价值量变化的界限是由劳动力价 值的新的界限决定的。”(Ⅰ597)
2023/10/1
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023/10/1
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8
II.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 劳动强度可变
II.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
劳动强度提高使一个工作日内劳动量从内涵上增 加,不仅增加产量而且增加价值产品。这种情况下,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可以同时有相同或不同程度的 增加。如果劳动强度提高很大以致劳动力耗费过度, 劳动力价值也要提高,这时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如赶不 上劳动力价值提高,就会落在劳动力价值以下。
其中变化的关系为:劳动生产力提高(降低)会引
起劳动力价值降低(提高),剩余价值=价值产品-劳
动力价值,所以剩余价值量会提高(降低)。劳动力
价值与剩余价值量是同量反向变化,而不是同比例变
化。
2023/10/1
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5
Ⅰ . 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劳动生产力可
三变、劳动力价值的下降或提高是剩余价值量增减的 原因
2023/10/1
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1
IV. 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工作日缩短的障碍在于剥 削阶级的存在强加在工人阶级身上的劳动负担:“在 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阶级享有自由时间,是由于群 众的全部生活时间都转化为劳动时间了。”(Ⅰ605606)只有消灭剥削,使人人都参加劳动才能最大限 度的缩短工作日。
2023/10/1
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023/10/1
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8
II.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 劳动强度可变
II.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
劳动强度提高使一个工作日内劳动量从内涵上增 加,不仅增加产量而且增加价值产品。这种情况下,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可以同时有相同或不同程度的 增加。如果劳动强度提高很大以致劳动力耗费过度, 劳动力价值也要提高,这时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如赶不 上劳动力价值提高,就会落在劳动力价值以下。
其中变化的关系为:劳动生产力提高(降低)会引
起劳动力价值降低(提高),剩余价值=价值产品-劳
动力价值,所以剩余价值量会提高(降低)。劳动力
价值与剩余价值量是同量反向变化,而不是同比例变
化。
2023/10/1
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5
Ⅰ . 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劳动生产力可
三变、劳动力价值的下降或提高是剩余价值量增减的 原因
2023/10/1
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1
IV. 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工作日缩短的障碍在于剥 削阶级的存在强加在工人阶级身上的劳动负担:“在 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阶级享有自由时间,是由于群 众的全部生活时间都转化为劳动时间了。”(Ⅰ605606)只有消灭剥削,使人人都参加劳动才能最大限 度的缩短工作日。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三卷)课件3-1-2
“在劳动的量和这个活劳动要追加于其上的生产资料 的量之间,按照追加劳动的特殊性质,存在着一定的技 术关系。因此,就这一点来说,在剩余价值量或剩余劳 动量和生产资料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Ⅲ54)
第三卷第一篇
4/20/2021
28
三.利润率带来资本关系的神秘化
但是,“后者的价值在这里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重 要的只是技术上必要的量。原料或劳动资料不管贵贱都 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只要它们具有所要求的使用价值, 并且和要被吸收的活劳动保持一个技术上的规定比例就 行了。”(Ⅲ54)
第三卷第一篇
4/20/2021
15
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中介范畴
马克思从科学抽象的过程说明了利润率与剩余价值 率之间的联系: “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 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 是要进行研究的本质的东西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作为 利润的形式,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Ⅲ51) 这就是说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剩余价值是对利 润进行抽象得到的本质范畴。
第三卷第一篇
4/20/2021
11
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中介范畴
正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所决定的利润与预付总资本 的这种联系,就使得剩余价值不会以剩余价值的面貌出 现,而是以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利润——的形态出现。
第三卷第一篇
4/20/2021
12
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中介范畴
3.成本价格的范畴进一步混淆了资本不同部分的作 用
第三卷第一篇
《资本论》导读 主讲教师:
4/20/2021
1
第十一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第三卷第一篇
第三卷第一篇
4/20/2021
28
三.利润率带来资本关系的神秘化
但是,“后者的价值在这里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重 要的只是技术上必要的量。原料或劳动资料不管贵贱都 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只要它们具有所要求的使用价值, 并且和要被吸收的活劳动保持一个技术上的规定比例就 行了。”(Ⅲ54)
第三卷第一篇
4/20/2021
15
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中介范畴
马克思从科学抽象的过程说明了利润率与剩余价值 率之间的联系: “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 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 是要进行研究的本质的东西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作为 利润的形式,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Ⅲ51) 这就是说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剩余价值是对利 润进行抽象得到的本质范畴。
第三卷第一篇
4/20/2021
11
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中介范畴
正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所决定的利润与预付总资本 的这种联系,就使得剩余价值不会以剩余价值的面貌出 现,而是以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利润——的形态出现。
第三卷第一篇
4/20/2021
12
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中介范畴
3.成本价格的范畴进一步混淆了资本不同部分的作 用
第三卷第一篇
《资本论》导读 主讲教师:
4/20/2021
1
第十一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第三卷第一篇
《资本论》导读 导论(马工程教材PPT)
• 二、《资本论》的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 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 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 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 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第二节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目录
PART 01
《资本论》的协作与问世
PART 03
学习意义和方法
PART 02
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壹
Part 1
《资本论》的写作 与问世
第一节 《资本论》的写作与问世
• 一、《资本论》写作的历史条件与理论背景 (一)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尖锐化,工人阶级发展 成为争取社会解放的积极的政治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及 其代表性的经典巨著《资本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理论背景
《资本论》选读
导论
考核方式
• 课程成绩=期末成绩*50%+过程性考核*50% • 期末考核方式:论文或者开卷考试 • 过程性考核成绩=考勤*20%+课堂作业*40%+读书心得
*20%+课堂展示*20%
•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不朽著作。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进 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阐明 了资本主义必然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取代的历史趋势 和历史条件,科学地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从而 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 产主义指明了方向。
(二)科学的抽象法
“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 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 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 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 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 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 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 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 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第二节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目录
PART 01
《资本论》的协作与问世
PART 03
学习意义和方法
PART 02
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壹
Part 1
《资本论》的写作 与问世
第一节 《资本论》的写作与问世
• 一、《资本论》写作的历史条件与理论背景 (一)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尖锐化,工人阶级发展 成为争取社会解放的积极的政治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及 其代表性的经典巨著《资本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理论背景
《资本论》选读
导论
考核方式
• 课程成绩=期末成绩*50%+过程性考核*50% • 期末考核方式:论文或者开卷考试 • 过程性考核成绩=考勤*20%+课堂作业*40%+读书心得
*20%+课堂展示*20%
•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不朽著作。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进 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阐明 了资本主义必然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取代的历史趋势 和历史条件,科学地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从而 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 产主义指明了方向。
(二)科学的抽象法
“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 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 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 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 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一卷)课件1-2-4
2021/4/20
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
19
2.总公式的矛盾
“那些试图把商品流通说成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的 人,大多是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弄混了、混淆 了。”(Ⅰ185)区分商品交换中使用价值与价值 的不同运动规律对我们今天科学地认识流通在国民 经济中的功能,正确发挥商品流通的作用具有十分 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4/20
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
10
1.资本的总公式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 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殖。因此, 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Ⅰ178)
2021/4/20
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
11
1.资本的总公式
㈣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
“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占有者 变成了资本家。……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价值 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 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 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 能。因此,决不能把使用价值看做资本家的直接目 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 润的无休止的运动。 ”(Ⅰ179)
值。
2021/4/20
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
32
3.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占 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做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 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劳动力占有者要把劳动力当 做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 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 (Ⅰ195)这就是说劳动者要有人身自由,能自主 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2021/4/20
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
5
1.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论_》导读 ppt课件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导读
《资本论_》导读
1
一、《资本论》概述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直到1883年 逝世,前后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出 版。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自 1868年起,马克思就开始处于贫困和疾病之中,但他仍把主 要精力放在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加工和修改上。1883 年3月,马克思与世长辞,生前未能看到《资本论》第二、 三、四卷的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中断了自己正在进 行的研究工作,承担起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 艰巨任务。恩格斯原计划两年内完成此工作,但是实际的难 度比恩格斯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三 卷只是一个初稿,需要进行大量的修订、增补和注释工作。 经过恩格斯的辛勤劳动,1885年7月和1894年12月在德国汉 堡分别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 考茨基受恩格斯的委托于1905—1910年期间将《资本论》的 第四卷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分三册陆续出版。
《资本论_》导读
15
在第二版“跋”中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混
为一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
《资本论_》导读
11
(三)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 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 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 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资本论_》导读
12
(四)简略说明《资本论》的结构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不以流通 过程为媒介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在于说明 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 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的总过程,研 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 产、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明剩 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第四卷则是 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
导读
《资本论_》导读
1
一、《资本论》概述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直到1883年 逝世,前后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出 版。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自 1868年起,马克思就开始处于贫困和疾病之中,但他仍把主 要精力放在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加工和修改上。1883 年3月,马克思与世长辞,生前未能看到《资本论》第二、 三、四卷的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中断了自己正在进 行的研究工作,承担起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 艰巨任务。恩格斯原计划两年内完成此工作,但是实际的难 度比恩格斯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三 卷只是一个初稿,需要进行大量的修订、增补和注释工作。 经过恩格斯的辛勤劳动,1885年7月和1894年12月在德国汉 堡分别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 考茨基受恩格斯的委托于1905—1910年期间将《资本论》的 第四卷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分三册陆续出版。
《资本论_》导读
15
在第二版“跋”中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混
为一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
《资本论_》导读
11
(三)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 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 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 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资本论_》导读
12
(四)简略说明《资本论》的结构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不以流通 过程为媒介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在于说明 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 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的总过程,研 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 产、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明剩 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第四卷则是 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一卷)课件1-7-24
2021/4/20
第七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15
1. 原始积累的秘密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原始积累过程就是雇佣工人 和工业资本家的产生过程。
“劳动者的奴役状态是产生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 发展过程的起点。这一发展过程就是这种奴役状态的 形式变换,就是封建剥削转化为资本主义剥削。” (Ⅰ823)
2021/4/20
1.小生产的私有制及其特点:“劳动者对他的生 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 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 (Ⅰ872)
2021/4/20
第七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30
7.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小私有制适应的是可以由作为小私有者的劳动者 自己直接进行的规模狭小的生产,这就决定了它自身 的局限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 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对自然的 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 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
“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 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 但是首要的因素是 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 存资料分离,被当做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 市场。”(Ⅰ823)
2021/4/20
第七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19
1. 原始积累的秘密 在封建社会,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 农业劳动者的基本生产资料,所以原始积累过程对劳 动者生存条件的剥夺首先发生在农业领域,“对农业 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 (Ⅰ823)因此,马克思通过对英国“圈地运动”的 阐述,说明了原始积累的历史过程。
2021/4/20
《资本论》导读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马工程教材PPT)
第三节 货币或商品流通
虽然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同货币的交 换比例的指数,但不能由此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的交 换比例指数必然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
“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 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 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 规则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 自己开辟道路。”
关于《资本论》的第一卷
• 《资本论》第一卷系统地阐述了商品价值、剩余价值生 产、资本积累等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及资本主义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的历史发展趋势。
《资本论》选读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关于第一章
• 在本章,马克思通过系统地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 价值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抽 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及其关系,商品生产中的私人劳动与 社会劳动的矛盾,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及职能,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等等,揭示了商品生产的 本质,阐明了商品生产的一般原理,为进一步研究货币 转化为资本以及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 明显了,耀眼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叁 第三节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三节 货币或商品流通
• 一、价值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出
来,使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同名的货币量,从而 使它们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
“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价值形式本身一 样,是一种与商品的可以捉摸的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 因而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一卷)课件1-4-10
2021/4/20
第四章第一节
14
第一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第一卷第十章)
“那些既不提供必要生活资料,也不为制造必要 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中生产力的提高, 不会影响劳动力的价值。”(Ⅰ367)
2021/4/20
第四章第一节
15
第一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第一卷第十章)
三、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反映了资本内在的动机
2021/4/20
第四章第一节
4
第一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一卷第十章
2021/4/20
第四章第一节
5
第一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第一卷第十章)
一、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如何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通过绝 对延长工作日来提高剩余价值率。但是,工作日的延 长是有上限的。在工作日不能延长的情况下,能否提 高剩余价值率呢?能,这就是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 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 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提高剩余价值率。
2021/4/20
第四章第一节
9
第一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第一卷第十章)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情况下, 剩余劳动的延长必然是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 不是相反,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由于剩余劳动的延 长。”(Ⅰ365)这就是说,只有劳动力价值自身下 降才能使必要劳动时间真正下降,而不能是剩余劳动 时间挤占必要劳动时间使之缩短。
2021/4/20
第四章第一节
2
第四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一卷第四篇) 第四篇共有四章,即第十章到第十三章。 第十章阐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原理和实现机制; 第十一章从协作角度谈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揭 示在协作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揭示资本主 义生产管理的二重性;
《资本论导读》课件
资本论的批判与争议
1
批判观点
讨论对《资本论》的批判、反驳和质疑。
2
替代理论
介绍与《资本论》相对的其他经济理论。
3
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
研究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资本主义与社会不平等
1 社会阶层
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2 劳资关系
分析资本、劳动力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积累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积累的模式 和机制。
经济危机
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 的原因和后果。
金融资本的角色
研究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 中的影响和地位。
资本的全球化
全球化现象
探讨资本全球化对社会、经济和文 化的影响。
国际投资
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和利益追 求。
全球资本的流动
深入研究全球范围内资本的流动方 式和机制。
《资本论导读》PPT课件
一次深入探讨马克思《资本论》的旅程,通过本课件,你将了解资本理论的 核心概念、历史背景、政治含义以及与当代社会的相关性。
资本论概述
1
概念解读
详细介绍《资本论》的核心概念与定义。
2
价值论
探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交换价值。
3
剩余价值与剥削
揭示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展方向和研 究重点。
3 政治含义
揭示资本主义政治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跨国主义
国际团结
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国际团结问 题。
全球资本主义
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全球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与交错。
结论与未来发展
持续影响
展望《资本论》对未来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持续影响。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ppt课件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14
三. 扩大再生产积累所需货币的来源
II.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流通中价值量在增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价值量流通所需要的 货币也要求增加。这样就又提出了这些追加的货币从 何而来的问题。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15
三. 扩大再生产积累所需货币的来源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18
三. 扩大再生产积累所需货币的来源
最后,马克思研究了单纯的货币积累的来源问题。
1.如果积累的货币是经济体系内追加的,那么 它只能是来自于金的产地。
“只要这样积累起来的货币是追加货币,事情就 是不言而喻的。这种货币可以只是从金的出产国进口 的多余的金的一部分。这里应该指出,为进口金而用 去的国民产品已经不再存在于国内了。它为交换金而 运往国外了。”(Ⅱ383)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16
三. 扩大再生产积累所需货币的来源
马克思指出,“每年耗费在金银这种流通工具的生 产上的劳动力和社会生产资料的总量,对于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总之,对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来说,是一项巨大的非生产费用。这种非生产费用, 相应地使一定量可能的追加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即 一定量实际财富,不能供社会利用。”(Ⅱ381-382)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9
二. 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来源
马克思对此问题的解释包括:
1. 资本家垫支以往结存的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消费, 使流通中有了实现剩余价值的资金。
2.金生产商品的剩余产品成为实现剩余价值的资金。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三卷)课件3-4-16
《资本论》导读
主讲教师: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1
《资本论》导读课程
第十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 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2
第十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 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本章介绍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
第四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商人资本的职 能及其与产业资本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商业 资本在瓦解封建生产方式中的作用。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9
1.商品经营资本成为独立的资本形态
㈡作为独立资本形态的商业资本为了执行商品 的职能,必须有相应的运动形式,即G——W——G' 的形式。
“商品形态变化的一个阶段,在这里,对商人来 说,表现为G——W——G',也就是表现为一种独特 资本的演变。”(Ⅲ302)
2021/4/20
12
02
商业资本的作用
2021/4/20第Fra bibliotek卷第四篇13
2.商业资本的作用
㈠商业资本的作用 ⑴节省社会资本; ⑵缩短商品流通的时间; ⑶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总之,商业资本的作用在于它们独立地执行商品 资本的职能,减少了产业资本在流通中的滞留,可以 使产业资本更大的部分用于生产活动。
2021/4/20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4
A
K
第一节 商品经营资本
(第三卷第十六章)
C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5N
01
商品经营资本成为 独立的资本形态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6
1.商品经营资本成为独立的资本形态
主讲教师: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1
《资本论》导读课程
第十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 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2
第十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 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本章介绍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
第四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商人资本的职 能及其与产业资本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商业 资本在瓦解封建生产方式中的作用。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9
1.商品经营资本成为独立的资本形态
㈡作为独立资本形态的商业资本为了执行商品 的职能,必须有相应的运动形式,即G——W——G' 的形式。
“商品形态变化的一个阶段,在这里,对商人来 说,表现为G——W——G',也就是表现为一种独特 资本的演变。”(Ⅲ302)
2021/4/20
12
02
商业资本的作用
2021/4/20第Fra bibliotek卷第四篇13
2.商业资本的作用
㈠商业资本的作用 ⑴节省社会资本; ⑵缩短商品流通的时间; ⑶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总之,商业资本的作用在于它们独立地执行商品 资本的职能,减少了产业资本在流通中的滞留,可以 使产业资本更大的部分用于生产活动。
2021/4/20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4
A
K
第一节 商品经营资本
(第三卷第十六章)
C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5N
01
商品经营资本成为 独立的资本形态
2021/4/20
第三卷第四篇
6
1.商品经营资本成为独立的资本形态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伟大科学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实现了政治经济 学领域的伟大变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 系,它深刻地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同时, 《资本论》还是一部哲学、逻辑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 此外,它还包括了马克思在政治、法律、历史、数学、教 育、道德、宗教、文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领域的思 想。可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既 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研究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伟大著作。尽管《资本论》是研究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市场经济理论,但如果抽去资本主 义经济关系的规定性,其中的许多理论对现阶段的社会主 义经济都具有指导作用。
二、《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基本内容简介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明《资本论》 的研究对象、目的和结构。
(一) 介绍《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
马克思于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论 述了商品、价值和货币理论。这些理论成为《资本论》 第一卷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资本论》 对资本和剩余价值展开论述,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 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历史过程。所以,马克思称 《资本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 判》的续篇”。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导读
一、《资本论》概述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直到1883年 逝世,前后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出 版。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自 1868年起,马克思就开始处于贫困和疾病之中,但他仍把主 要精力放在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加工和修改上。1883 年3月,马克思与世长辞,生前未能看到《资本论》第二、 三、四卷的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中断了自己正在进 行的研究工作,承担起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 艰巨任务。恩格斯原计划两年内完成此工作,但是实际的难 度比恩格斯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三 卷只是一个初稿,需要进行大量的修订、增补和注释工作。 经过恩格斯的辛勤劳动,1885年7月和1894年12月在德国汉 堡分别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 考茨基受恩格斯的委托于1905—1910年期间将《资本论》的 第四卷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分三册陆续出版。
在第二版“跋”中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
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
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
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
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
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 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 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 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 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 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 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 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
(三)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 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 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 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四)简略说明《资本论》的结构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不以流通 过程为媒介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在于说明 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 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的总过程,研 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 产、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明剩 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第四卷则是 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
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平庸的模仿者们……对待黑格尔,即把他 当作一条“死狗”了。因此,我公开承认我是 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 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 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 这决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 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 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必须把它倒过来。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以劳动价值 论为基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分析剩余价 值的实现;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主要分析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史》,系统分析批判资 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创作出来的一部划时代
三、《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 基本内容简介
(一)简要说明《资本论》第二版对原文 所做的修改
(二)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三)说明《资本论》的方法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论》所运用的 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 思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 础。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表 现在,他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 “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P103),在 研究经济运动规律时,不是从观念出发, 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
(二)阐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在第 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交换关系。”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 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 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 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 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 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关于《资本论》的写作目的,马克思在
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
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
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
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 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 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 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二、《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基本内容简介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明《资本论》 的研究对象、目的和结构。
(一) 介绍《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
马克思于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论 述了商品、价值和货币理论。这些理论成为《资本论》 第一卷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资本论》 对资本和剩余价值展开论述,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 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历史过程。所以,马克思称 《资本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 判》的续篇”。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导读
一、《资本论》概述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直到1883年 逝世,前后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出 版。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自 1868年起,马克思就开始处于贫困和疾病之中,但他仍把主 要精力放在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加工和修改上。1883 年3月,马克思与世长辞,生前未能看到《资本论》第二、 三、四卷的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中断了自己正在进 行的研究工作,承担起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 艰巨任务。恩格斯原计划两年内完成此工作,但是实际的难 度比恩格斯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三 卷只是一个初稿,需要进行大量的修订、增补和注释工作。 经过恩格斯的辛勤劳动,1885年7月和1894年12月在德国汉 堡分别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 考茨基受恩格斯的委托于1905—1910年期间将《资本论》的 第四卷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分三册陆续出版。
在第二版“跋”中针对有人把马克思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
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
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
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
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
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 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 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 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 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 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 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 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
(三)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 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 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 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四)简略说明《资本论》的结构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不以流通 过程为媒介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在于说明 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 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的总过程,研 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 产、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在于说明剩 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第四卷则是 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
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平庸的模仿者们……对待黑格尔,即把他 当作一条“死狗”了。因此,我公开承认我是 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 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 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 这决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 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 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必须把它倒过来。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以劳动价值 论为基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分析剩余价 值的实现;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主要分析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史》,系统分析批判资 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创作出来的一部划时代
三、《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 基本内容简介
(一)简要说明《资本论》第二版对原文 所做的修改
(二)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三)说明《资本论》的方法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论》所运用的 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 思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 础。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表 现在,他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 “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P103),在 研究经济运动规律时,不是从观念出发, 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
(二)阐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在第 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交换关系。”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 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 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 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 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 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关于《资本论》的写作目的,马克思在
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
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
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
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 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 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 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