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育范本
音乐老师美育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音乐老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与理解,以及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承美育的感悟。
音乐,是生活的调味品,是心灵的良药,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美育、启迪心灵的重任。
在此,我想谈谈以下几点关于音乐美育的看法。
首先,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仅教授学生如何欣赏音乐、演奏乐器,更要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独特魅力。
通过音乐,学生可以体会到喜悦、悲伤、激昂、宁静等不同的情绪,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其次,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觉、视觉、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再次,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音乐的世界里,学生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那么,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美育呢?首先,我们要热爱音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教育工作中。
只有我们自己热爱音乐,才能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其次,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这包括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掌握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再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发挥特长,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我们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们要与家长携手,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音乐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事业。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传承美育、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音乐素养的人才而努力奋斗!最后,祝愿每一位音乐老师都能在教育事业中收获快乐、成就与荣誉!谢谢大家!。
高中美育音乐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创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3.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了解中外音乐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 学会运用音乐知识分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 学会演唱、演奏、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2. 难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
- 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钢琴、乐器、音响等。
2. 教学资料:音乐教材、音乐作品、音乐史资料等。
3.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作品名称、作者及所属时期。
2. 教师简要介绍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品分析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音乐实践1. 学生演唱、演奏、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教师指导并点评。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看一部音乐电影或音乐会,撰写观后感。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学习。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基础美育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基本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并能够模仿和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奏、评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及辅助教学材料(如CD、多媒体课件、乐器等)。
2. 教学场地布置(如音乐教室,配备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你们能说出一些你们喜欢的歌曲吗?”3.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让我们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节奏:讲解什么是节奏,通过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强弱变化。
2. 旋律:讲解什么是旋律,通过演唱简单的旋律,让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
3. 音色:讲解什么是音色,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感受音色的差异。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手鼓、木琴等),共同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
2.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知识的重要性。
2.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生活的影响,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音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等。
2. 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音乐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音乐美育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欣赏、理解、表达音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乐理、音乐术语、音乐风格等。
2. 音乐欣赏:经典音乐作品、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等。
3. 音乐实践:歌唱、演奏、舞蹈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3.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美育的重要性。
(二)基础知识教学1. 教师讲解乐理知识,如五线谱、音符、节奏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音乐术语的含义。
3. 介绍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如古典、民族、流行等。
(三)音乐欣赏教学1. 教师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如《梁祝》、《黄河大合唱》等。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旋律、节奏等元素。
3. 讨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音乐实践教学1. 教师教授歌唱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歌唱练习,培养演唱能力。
3. 教授乐器演奏技巧,如钢琴、吉他、二胡等。
4. 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练习,培养演奏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美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音乐的热爱。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乐理书籍、音乐作品光盘等。
2. 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3. 乐器、音响设备等。
六、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美育音乐主题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要与大家探讨一个充满魔力的主题——美育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旋律的交织,更是情感与智慧的融合。
在美育的熏陶下,音乐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
首先,美育音乐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
古人云:“乐以载道。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它能够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当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心灵得以净化,烦恼与忧愁都会随风而去。
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美育音乐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栖息。
其次,美育音乐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之美,不仅体现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更体现在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创造上。
通过学习音乐,我们可以学会欣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出独特的审美眼光。
同时,音乐创作也是一种美育,它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挥洒。
再者,美育音乐能够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
音乐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缓解压力。
在美育音乐的熏陶下,我们的身心得到平衡,免疫力得到提高。
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美育音乐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那么,如何让美育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首先,我们要重视音乐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应该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同等重视,给予学生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会理解音乐、表达音乐。
其次,我们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最后,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
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该学会欣赏音乐,让自己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快乐。
当我们热爱音乐时,美育音乐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光。
总之,美育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融入美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欣赏:《春江花月夜》、《梁祝》、《茉莉花》等。
2. 音乐创作:学生分组合作,创作简单的歌曲。
3. 音乐表演: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四、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乐器等。
2. 教学材料:音乐教材、歌曲乐谱、音乐课件等。
3.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春江花月夜》等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二)音乐欣赏1. 教师讲解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2. 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教师播放《梁祝》、《茉莉花》等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三)音乐创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改编创作。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新音乐风格。
3.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四)音乐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3. 邀请家长观看学生的表演,分享喜悦和感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是否提高。
2.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3. 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表现是否出色。
4.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是否得到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
4.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指导。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年度小学音乐美育总结范文
一、前言音乐美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本年度,我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紧紧围绕音乐美育的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年度音乐美育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注重音乐兴趣的培养本年度,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采用游戏、情境创设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此外,我还组织了校园音乐节、合唱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2. 提高音乐审美素养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要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强化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实践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年度,我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队、音乐剧等。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音乐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融入德育教育音乐美育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
本年度,我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通过歌曲、音乐故事等形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5. 加强家校合作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美育工作,我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发展需求,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三、工作成效1. 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
通过一年的音乐美育教育,学生的音乐兴趣、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2.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音乐美育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校的音乐氛围日益浓厚。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音乐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不足与反思1. 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音乐教学资源有限,需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
3. 部分教师对音乐美育的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培训。
五、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美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基础美育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春天来了》,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演唱、创编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春天来了》,并能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创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来了》的音频、图片等)2. 音乐教具(五线谱、节奏卡等)3. 学生自备小乐器(如手鼓、沙锤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春天来了》的音频,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里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二、歌曲学习1. 教师出示五线谱,讲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咬字清晰、节奏准确。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创编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简单的创编。
2. 学生可以创编新的歌词、旋律或节奏,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3. 学生分组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3. 教师播放其他春天的歌曲,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春天来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编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学习、创编活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美育音乐课教学设计模板
美育音乐课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背景和目标美育音乐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培养音乐艺术欣赏与创造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教学设计模板旨在帮助教师有效设计美育音乐课,并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2. 发展学生音乐才能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 增强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 音乐知识:介绍音乐基础知识,如乐谱、音符、节拍等;2. 音乐欣赏:选取具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3. 音乐表达:培养学生音乐表达能力,包括声音、节奏、情感等;4.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曲、创作乐曲等。
2. 教学方法:1. 互动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探索;2.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虚构的环境中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表达和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行导入。
可以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音乐,或者用一段音乐的旋律进行出示和让学生猜测,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通过简短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程的音乐知识。
例如,介绍音符、乐谱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音乐欣赏:选择一首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欣赏。
在播放时,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并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感受。
4. 音乐表达: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乐器,例如手拍、口哨等,引导学生模仿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表达。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或实物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操作。
5. 音乐创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
可以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也可以根据教师指导的主题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音乐科组美育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我校音乐科组紧紧围绕美育教育目标,积极开展各类音乐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学期音乐科组美育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养1. 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音乐科组教师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注重音乐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音乐科组组织开展了校园歌手大赛、音乐知识竞赛、音乐沙龙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深化音乐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 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音乐教学方向。
音乐科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科组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强化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科组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1.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音乐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四、总结与展望本学期,我校音乐科组在美育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1. 深入挖掘音乐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我们将进一步挖掘音乐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将积极探索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拓展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美育音乐审美教案模板
课时: 2课时课程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音乐审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掌握音乐审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能够分析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 培养学生独立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的能力。
2. 思政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一、导入1. 通过播放经典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音乐有什么样的认识?什么是音乐审美?二、音乐审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讲解音乐审美的定义和内涵。
2. 介绍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3. 分析音乐审美的心理机制。
三、音乐审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讲解如何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来欣赏音乐。
2. 介绍音乐作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演示如何运用音乐审美知识来评价音乐作品。
四、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
五、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如听歌、看音乐剧等。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六、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音乐审美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对音乐有什么样的认识?什么是音乐审美?2. 讲解:讲解音乐审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分析音乐审美的心理机制。
3. 演示:演示如何运用音乐审美知识来评价音乐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如听歌、看音乐剧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音乐审美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音乐美育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音乐美育活动策划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及享受美好的体验。
音乐美育活动通过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艺术修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音乐美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旨在通过策划一系列音乐美育活动,提供学生们接触和学习音乐的机会,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同时也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和自信心。
二、项目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2. 通过音乐美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3.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和乐感,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欣赏、欣赏和创造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举办音乐比赛音乐比赛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和自信心的有效方式。
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音乐比赛,如独唱比赛、乐器演奏比赛、合唱比赛等。
比赛可以设立多个奖项,以鼓励学生参与和努力。
在比赛过程中,还可以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担任评委,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2. 音乐学习交流活动组织音乐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音乐学习经验、心得体会和创作作品。
可以邀请专业音乐老师和学者来进行讲座和指导,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广泛、更全面的音乐知识。
3. 音乐大师课堂邀请国内外知名音乐人士来学校进行音乐大师课堂,为学生们讲解音乐理论和技巧,分享他们的音乐经验和创作心得。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大师的演奏和指导,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和表演能力。
4. 音乐沙龙组织音乐沙龙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音乐才艺的平台。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展示自己的表演和创作才华。
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音乐人士和爱好者参与,进行现场评审和点评。
5. 音乐剧策划和组织学校音乐剧演出,让学生们通过表演音乐剧,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舞台经验。
美育音乐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美育音乐欣赏课程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作曲家的生平及作品特点。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 音乐作品音频、视频资料。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提问:同学们平时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为什么?3. 引出本节课主题:美育音乐欣赏。
二、讲授新课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分析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如古典、流行、摇滚、爵士等。
3. 介绍几位著名作曲家的生平及作品特点,如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
三、欣赏音乐作品1. 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2. 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
3. 播放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主题曲,引导学生体会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四、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为什么?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提问:同学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是如何感受音乐的美感的?二、讲授新课1. 介绍音乐欣赏的方法,如聆听、分析、想象等。
2. 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三、欣赏音乐作品1. 播放肖邦的《夜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温柔与浪漫。
2. 播放德彪西的《月光》,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神秘与梦幻。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作品。
2. 各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思路。
高职美育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和掌握所选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生平、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等。
- 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分析和评价。
- 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乐理、和声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唱、演奏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音乐实践技能。
-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 学会运用音乐术语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2. 难点:- 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作品音频、视频、图片等。
- 音乐理论教材、练习册等。
2. 学生准备:- 收集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
- 准备音乐作品的相关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简短的谈话或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 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生平、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等。
- 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美。
-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和声等要素。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 实践环节:-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如演唱、演奏、创作等。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4. 总结与评价:-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撰写一篇小论文。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和评价。
3. 参加音乐社团活动,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音乐。
六、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小学音乐社团美育教案模板
教案名称:《音乐之声》社团活动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和演唱《音乐之声》中的经典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音响设备操作员2. 《音乐之声》音乐CD、歌词3. 音乐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4. 音乐欣赏和演唱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服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之声》这部音乐剧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剧的了解和感受。
二、音乐欣赏1. 教师播放《音乐之声》中的经典曲目,如《Do-Re-Mi》、《The Sound of Music》等。
2. 学生边听边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尝试跟着音乐哼唱。
三、歌词学习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演唱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学生交换练习,提高演唱技巧。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欣赏和演唱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歌曲,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生自由演唱,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二、音乐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音乐之声》中的某个场景创作一段音乐。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旋律。
3. 学生分组练习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演唱练习和音乐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育音乐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美育音乐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四、教学时长:2课时五、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根据学生年级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
2. 音乐设备:音响、乐器、多媒体设备等。
3.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
3. 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音乐的特点。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或演奏。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或演奏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音乐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音乐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表现手法,并尝试在演唱或演奏中运用。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歌曲,并演唱或演奏。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在美育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2. 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评价学生的音乐表现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2.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激发音乐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美育范本
从美育的本义出发探索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音乐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教学生唱会几支歌么?是给学生以简单的识谱以及简单的“乐理”么?是教会学生能在某件乐器上得到一些初级练习技能么?在前些年,音乐教师如果能做到上述三点,已算是不错了,如果他能数年如一日,或者还能在课外活动中再多灌输一些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或在文艺演出中,有几位突出的人才崭露头角,那可能还会算得上先进音乐教师,或者极受人尊敬的音乐教师。
因为在那些年来对音乐教师称职与否多是以上述这些条件来衡量的。
“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对心灵美的塑造、道德的教化的独特功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能从美育的本义出发,研究、运用中、小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实际上就是教学方法),那么就能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诱发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进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在精神状态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负上有所促进(当然这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
因此,美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应是感受性的、浸润性的、游戏性的,是其他德育课、智育课、体育课、劳技课所不能代替的。
其教学方法更与一般知识不同,它更多地强调感性陶冶的作用,更多地强调游戏或娱乐的方式来施教及受教。
有一句名言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美育的受教方式:“当赏心悦目(耳)之际,正是潜移默化地起美育感化作用之时”。
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在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尽量地按照一个理想的模式有效地发展,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结构。
而目前大量的心理卫生调查结果,则告诉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人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疏远,社会的治安问题也使家长告诫孩子不要管闲事,助人为乐、助困扶危的行为越来越少。
音乐美育活动方案策划模板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育教育的重视,音乐美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特制定本音乐美育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五、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六、活动流程1. 开幕式(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校领导致辞,对活动表示支持和期望。
(3)介绍评委和评委团。
2. 音乐表演(1)学生表演:各班级选派优秀学生进行个人或集体表演,表演形式包括独奏、合唱、舞蹈等。
(2)教师表演:邀请校内外音乐教师进行表演,展示音乐艺术魅力。
(3)评委现场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3. 音乐知识讲座邀请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讲解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技巧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音乐创作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比赛作品要求原创。
5. 音乐游戏互动设置音乐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6. 颁奖仪式对获奖学生和优秀组织单位进行表彰,颁发奖品和证书。
七、人员安排1. 主办单位:学校教务处、学生处2. 执行单位:音乐教研组、学生社团3. 评委团:邀请校内外音乐专家、教师组成4. 活动策划:由音乐教研组负责5. 宣传报道:由学生社团负责6. 场地布置:由后勤部门负责7. 赛事组织:由各班级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负责八、经费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2. 奖品购置费用3. 宣传材料费用4. 活动用品费用5. 其他费用九、应急措施1. 如遇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活动时间或地点。
2. 如遇突发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自然音乐美育课程教案模板
自然音乐美育课程教案模板标题:自然音乐美育课程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自然音乐美育课程,培养学生对自然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探索自然音乐的元素、结构和表现形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音乐,并通过创作和表演,表达自己对自然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自然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自然音乐的欣赏和表达;3. 创作和表演自然音乐。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自然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3. 乐器和音乐制作软件(可选);4. 学生绘画和写作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自然音乐的认知和体验;2. 播放一段自然音乐,并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
探索自然音乐(15分钟):1. 介绍自然音乐的概念和特点,如自然声音、自然元素等;2. 播放不同类型的自然音乐,如鸟鸣、风声、海浪声等;3.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音乐的元素和表现形式。
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播放一段自然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表达他们的感受;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3. 引导学生讨论自然音乐与自然景观的关联。
创作与表演(20分钟):1. 分组或个人创作一段自然音乐,可以使用乐器、声音效果或音乐制作软件等;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3. 引导学生进行自然音乐的表演,可以结合舞蹈或视觉表现形式。
总结与展望(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3.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探索和欣赏自然音乐,并记录自己的感受;2. 学生可以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创作成果;3. 学生可以参观音乐会或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自己的音乐美育视野。
美育的教案范文初中
美育的教案范文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3.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梁祝》、《茉莉花》、《春江花月夜》等。
2. 音乐欣赏方法:聆听、分析、讨论、实践。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音乐的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音乐播放《梁祝》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聆听: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学生认真聆听,感受音乐的美。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唱、演奏、舞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美。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强调音乐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梁祝》、《茉莉花》、《春江花月夜》等。
2. 多媒体设备:电脑、音响、投影仪等。
七、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
2.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育的本义出发探索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音乐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教学生唱会几支歌么?是给学生以简单的识谱以及简单的“乐理”么?是教会学生能在某件乐器上得到一些初级练习技能么?在前些年,音乐教师如果能做到上述三点,已算是不错了,如果他能数年如一日,或者还能在课外活动中再多灌输一些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或在文艺演出中,有几位突出的人才崭露头角,那可能还会算得上先进音乐教师,或者极受人尊敬的音乐教师。
因为在那些年来对音乐教师称职与否多是以上述这些条件来衡量的。
“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对心灵美的塑造、道德的教化的独特功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能从美育的本义出发,研究、运用中、小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实际上就是教学方法),那么就能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诱发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进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在精神状态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负上有所促进(当然这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
因此,美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应是感受性的、浸润性的、游戏性的,是其他德育课、智育课、体育课、劳技课所不能代替的。
其教学方法更与一般知识不同,它更多地强调感性陶冶的作用,更多地强调游戏或娱乐的方式来施教及受教。
有一句名言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美育的受教方式:“当赏心悦目(耳)之际,正是潜移默化地起美育感化作用之时”。
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在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尽量地按照一个理想的模式有效地发展,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结构。
而目前大量的心理卫生调查结果,则告诉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人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疏远,社会的治安问题也使家长告诫孩子不要管闲事,助人为乐、助困扶危的行为越来越少。
并且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如冲动、嫉妒、焦虑、忧郁的情绪,自卑、娇弱、攻击、任性等性格。
这种感情世界、精神世界的贫乏不仅会给国民素质带来严重的缺陷,使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滋生,还将对教育的效果起着十分明显的滞后作用。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将对未来的社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正如容恩在《人格的完整》一书中所说:“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威胁它的不再是野兽、巨石和洪水,而是某种心理上的暴力。
心理生活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能量,它超过了地球上其它的一切能量。
”作为当今的一名音乐教师,怎样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美育的功能和作用;怎样建立健全学生完美的心理结构,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整体效应,是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为此我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学习和注重运用音乐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把音乐教学分为欣赏性教学、背景性教学、技能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创造性教学五个方面,力求通过音乐教学,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建立完美的心理结构,达到其全面和谐发展地目的。
一、欣赏性教学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通过音响来塑造音乐形象的;而音乐形象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此我根据音乐这一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偏异,让他们欣赏不同的乐曲,通过音乐对人的感染力,以达到矫正心理的目的。
如针对厌学心理,则让他们聆听《校园的早晨》、《中学时代》、《祖国的关怀象春天》等,激起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热爱;针对胸无大志,自卑自弃的学生则让他们聆听《长江之歌》、《中国的土地》、《亚洲雄风》,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针对毕业班学生学习紧张疲乏心理,让他们聆听《春江花月夜》、《蓝色的多瑙河》,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感觉;针对娇弱心理,让他们聆听《黄河大合唱》、《马刀舞》,培养学生坚强、刚毅的性格;针对忧郁心理,让他们聆听《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节序曲》、驱散学生心灵上的阴霾;针对焦虑心理,让他们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让我们荡起双浆》,扫除学生的烦闷与苦恼;针对攻击心理,让他们聆听《让世界充满爱》、《青年友谊圆舞曲》,建立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例如,我校曾有位学生因家庭的不幸,产生了悲观、厌世的心理,我则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向他介绍贝多芬生活、创作上历经磨练,在耳聋的情况下创作出第六交响曲《田园》,唤起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帮助他渡过了“心理危险期”。
长期以来,我就是通过这种特殊手段,组织指导学生聆听一些格调较高、积极向上的中国民歌、创作歌曲、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从这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风格各异的音乐形象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感受到革命先烈志士的大无畏精神,感受到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从而达到了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同时亦收到了矫正学生心理偏异的效果。
二、背景性教学人类各种感官是相互联系的,各种感官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沟通。
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把一种感官引起另一种感官的现象称为联觉。
我在音乐教学中常利用这一心理现象,在教学中突出背景性,创造一种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的联合体,设计一种美的情景氛围,对于了解音乐本身的内涵、熏陶美的心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初中一年级《大海啊,故乡》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激发学生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母亲的深情,运用电教手段,给学生展示出大海的画面,使学生通过歌词、旋律、画面进入意境,沉浸在大海的美感中;又如在欣赏高胡、二胡、扬琴三重奏《春天来了》这课时,分析了作品后,首先运用电教手段,给学生展示出一幅幅春天的美景,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进入作品的意境,感受春天生动、美好的气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唤起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如,欣赏歌曲《松花江上》时,我首先是给同学们精讲述了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亡,百姓受难的历史背景,然后再从悲壮低沉的音调、高低起伏的旋律、力度的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三、技能性教学人有求得自身与他人、自身与整个社会交流的需要,人具有表现欲,人的个性会通过表现而外显,而表现又会促进人的个性的发育,个性的发育又会带来人所特有的情感、思维、理解等重要心理能力的成熟。
在音乐教学对美的心灵的塑造中,我充分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和多种感官的并用,促进心理结构的成熟。
如举办学校艺术节,组织合唱队、器乐队、电子琴队、舞蹈队、运用表演形式,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进而达到认识自我价值、提高音乐技能、增强自信的目的。
历年来我校参加各级组织的文艺演出均获得优异成绩。
如九三年在参加四川省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我校舞蹈“采蘑菇”分获市直学校、内江市一等奖、四川省二等奖;参加省电力教育系统首届文艺汇演中该节目获一等奖;独舞《来吧、吉米》和一女声独唱获内江市一等奖;另一钢琴独奏参加了内江市95年春节文艺晚会(目前我校均有一学生获业余钢琴十级证书、二名学生获八级证书)电子琴队的学生在历年的省业余考级中“合格率”为100%(其中获电子琴六级证书的有4人、四级证书2级、三级证书7人),我自己也在九六年被四川省电子琴教育学会吸收为第一批会员。
93年我校学生邓锐在参加中日稚星大赛中以自己雄厚的实力闯过了初赛关、复赛关、最后代表四川省参加了在上海组织的决赛,获得优秀奖的优异成绩。
与此同时,平时还注重与班主任配合,利用班、队会时间,结合教育重点,运用表演形式,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天地,达到认识自我价值、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的目的(如初三年级结合教材,进行创作剧本、表演剧本的活动)。
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的感官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使其在精神上得到解放,视野上得到开拓,心灵上获得升化,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长期的实践证明,不少所谓的“差生”,通过技能训练不仅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与发挥,而且提高了他们在学习其它学科中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综合性教学教育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的一切原则、措施和技术都是基于人自身的发育特点制定出来的,作为人来说,不管是从其机体生理方面,还是从其内在心理结构方面,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发展和变化均会引起其部分乃至整体的变化。
因此,对人的教育必须着眼于整体。
所以美育不仅应该是一门主课,而且还应该更进一步地将其原则贯穿到各学科的实际教学中,只有加强横向渗透,互相联系,才能提高建立健全完美的心理结构的整体效应。
所以我在进行综合性教学中,把音乐带入语文王国,搞配乐朗诵,使音乐与文学融为一体,以增强美的感染力;配合外语教学教唱英语歌曲,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外语的兴趣;根据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组织“十月歌会”;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开展综合文艺演出活动等。
通过以上这些全方位的综合性教学,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知识传授、能力教养、情操陶冶三者融为一体,有力地加速了学生健康的心理结构的形成。
五、创造性教学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两种思维不可分割(如只重视其中一种思维是不健全的,会制约一个人素质的提高)。
而要健全思维,提高智力素质,美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它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
而审美过程最具有形象思维特点,既一要想象、二要创造,像“白发三千丈”、“银河落九天”,这种想象力就是和创造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心理学家也认为:创造或创造活动,是提供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创造心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较高层次,是心理结构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进行创造性教学,开展创造性活动有助于优化人的心理结构。
所以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启发学生在听乐、奏乐、歌唱、视谱、过程中的生活联想及在优美、生动的音乐形象中感受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音乐知识自己创作歌曲,表达与体现学生的审美愿望与意识;或通过表演、演奏等手段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对原有作品进行初步二度创作的尝试,尽可能的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提高创造的能力。
不少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创造能力及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这些同学中大部分都被评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初92级的邓锐,初93级的李恩,初96级的代小佳、曾珍,初97级的李雪、彭韵、李婷婷、胡伶俐等同学就是通过平时艺术创造的训练,整体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不仅各门功课成绩优良,而且分别在全国、省、市、区的各级比赛中获得好名次。
以上所谈,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力求发挥音乐在美育中的作用,把音乐教学作为对于人的心理偏异进行潜移默化的矫正手段所进行的初浅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