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下册古文知识归纳(苏教版九年级下)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一、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就进宫去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要击鼓进攻。
曹刿说:“不可以。
”齐军三次击鼓进攻。
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
”齐国的军队大败。
庄公将就要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不可以。
”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一、文言文学习1.经典篇目研读:深入学习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如《出师表》、《陈涉世家》等,理解其历史背景、作者情感及文章主旨。
2.文言字词与句式: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常见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理解并识别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
3.文化常识与思想内涵: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制度、礼仪习俗等;探讨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及人生哲理。
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策略与技巧: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快速阅读、精读、批判性阅读等;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评价作品价值等技巧。
2.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区分不同文体的特征,如小说、散文、议论文等;学习并理解各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如象征、对比、比喻、拟人等。
3.主题思想与情感:深入理解现代文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情感态度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或人生哲理。
三、写作技巧与语言运用1.写作基础巩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写作基础,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等能力。
2.文体写作训练: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专项写作训练,如议论文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记叙文的情节生动、人物鲜明,散文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
3.语言运用提升: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四、文学鉴赏与评论1.文学作品鉴赏: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引导学生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2.文学评论写作:教授学生如何撰写文学评论,包括如何提炼观点、组织论据、进行论证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五、综合实践与拓展1.名著阅读与分享:推荐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2.语文综合活动: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语文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江苏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
江苏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特点、起源、发展历程等。
2. 文言文句式和修辞手法平行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倒装句等;比喻、夸张、反问、设问等。
3. 文言文篇章结构和主题意义文言的篇章结构、标志性段落、承转句等;主题意义的归纳和概括。
4. 文言文阅读技巧通读整篇文章、理解句子段落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识别并理解生僻字词等。
二、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现代文的特点、起源、发展历程等。
2. 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文章的开头、承接、过度、转折等;段落的开头、结尾、主题句、承接句等。
3.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描述、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使用修辞、植入感情等表达技巧。
4.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根据关键词找到中心意思、理解段落的逻辑关系、分析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诗文鉴赏1. 古诗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的特点、起源、分类等。
2. 古诗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五言、七言绝句的结构、押韵、对仗等;象征、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3. 古诗文的主题和意境通过诗词中的文字形象、意境的描绘等,理解诗词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4. 古诗文欣赏技巧辨析古诗中的典故引用、理解古诗中的意象等欣赏技巧。
四、作文写作1. 作文基本要求规范的书写、正确的标点符号、合理的段落分隔等基本要求。
2. 常见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等。
3. 作文思路和结构作文的开头、主体、结尾的设计和衔接等。
4. 作文表达技巧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运用扩充细节、列举例证等表达技巧。
以上是江苏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的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充分运用到课堂和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福大家学业有成!。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古诗词赏析
2、(学生回答展示) 中考诗词赏析考点
1.文学常识2.内容理解3.情感把握4.拓展运用
这四点正是中考中诗词赏析的基本考点。文学常识平时多有积累,这里不再罗嗦,本节课将重点复习后三个基本点。
2、点评类。就是从形式或内容两方面评价给出诗句
例如前面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第二小题》: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这一题就是拓展运用题中的点评类题。怎么点评呢?
自备部分
预习导学
课前对《中考指南》中所规定的诗歌篇目有所了解,并能背诵、默写。
学习研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一、导入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杜工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典诗词,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1.先看第一小题,同学们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吗?
例: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我们来分析诗中景物的特点,早飞的莺,新来的燕,初开的花,刚长的草等,皆是早春之景。这些景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出游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的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爱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最后的两居诗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苏教版九下语文古文整理
苏教版九下语文古文整理九下1《曹刿论战》《左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语音:刿(ɡuì)孚(fú)辙(zhé)轼(shì)遂(suì)盈(yínɡ)靡(mǐ)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三、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四、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牢。
2、牺牲玉帛古义: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
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两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9、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11、可以一战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五、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六、重点字词解释: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用、凭。
对曰:回答。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虽不能察:弄清楚。
齐师败绩:溃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齐军。
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遂逐齐师:就,于是。
//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战胜。
//原因,缘故。
一鼓作气:振作。
彼竭我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望其旗靡:倒下。
七、理解性背诵: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 备战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素材 苏教版
备战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
1.《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姓名)。
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cú)疲弊()不懈()陛下()恢弘(hóng)忠谏()菲薄(fěi)(bó)陟(zhì)臧否(zāng)(pǐ) 攸(yōu)费祎()以遗(wèi)陛下裨补(bì)猥(wěi)自枉(wǎng)屈夙(sù)庶(shù)竭驽(nǔ)钝咎(jiù)咨诹(zī)(zōu)昭(zhāo)遗诏(zhào)三.重点语句翻译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苏教版)初三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苏教版)初三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大全
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三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13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出处:选自《左传•庄公十年》14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15《孟子》二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quǎn)亩胶鬲(gé) 拂(bì)士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委而去之委:放弃。
去:离开。
16愚公移山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仞(rèn) 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荷(hè)担箕畚(jī běn)孀
(shuāng)妻始龀(chèn) 智叟(sǒu) 穷匮(kuì) 厝
(cuò)17出师表
第 1 页共 1 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十九邹忌讽齐王纳谏【纳谏】接受劝戒。
谏,直言劝戒。
【修】长,这里指身高。
【形貌】外形相貌。
【昳丽】光艳美丽。
【朝zhā服衣冠】早晨穿着好衣帽。
朝,早晨。
服,穿着。
【孰与】二者相较,择其一。
相当于“……与……比,哪个怎么样?”孰,谁,哪个。
【美甚】美得很,美极了。
甚,极为,超级。
【何能及君也】怎么能比得上你呢?及,比得上。
【妾】本义为女奴,后泛指男子在妻子之外娶的女子。
【旦日】天亮时,此指第二天。
旦,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明日】第二天,此指上文“旦日”的后一天。
明,次于今天或今年的。
【孰视】仔细地看。
孰,同“熟”,仔细,周详。
【寝】动词,睡觉。
【美我】以为我美。
美,意动用法,相当于“以……为美”。
【私】动词,偏爱。
【诚知】的确知道。
诚,确实,的确。
【皆以美于徐公】都以为比徐公美。
皆,都。
以,以为,以为。
【地方】土地方圆。
方,方圆。
【左右】近臣、侍从。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文指全国范围内的人。
【莫不】没有人不。
【面刺】当面指责。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刺,指责。
【寡人】君主或诸侯的自称,意谓寡德之人。
【上书】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
谤,指责他人的过错。
讥,讽刺。
市朝,公共场合。
【闻】使……听到,使动用法。
【进谏】进献劝戒。
进,进献。
谏,劝戒,更正错误。
【门庭若市】门庭犹如闹市。
形容登门求见者很多,超级热闹。
庭,庭院。
[反义]门可罗雀。
【间进】偶然进谏。
间,间或、偶然。
【无可】没有什么可以。
【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
【所谓】所说的。
二十《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畎(quǎn)亩】田间,田地。
畎,田间小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当老天要把重大任务交付给这个人的时候。
将:要。
降:降落。
本作“交付”解释。
任:责任,担子。
是:这,这个。
【必先苦其心志】必然先使他的意志受到折磨。
苦:使……困扰,动词。
下文的“劳”、“饿”、“空乏”也都作动词用,译成“使……劳累”、“使……饥饿”、“使……资财缺乏”。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
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hì)罚臧(āng)否(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ōu)之、费祎(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òu )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iù)。
中考文言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文言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一)【课标要求】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知识概要】①、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②、句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③、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
④、从文体特点上辨别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中考指津】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重点考查我们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
常见的考点有:①把握文言虚词;②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③翻译文言语句;④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⑤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⑥问题探究能力。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阅读答题,一般有5~6个小题,前1~4题以理解、运用为主,后1~2题为拓展延伸或综合性实践类题目,如评析类、生活互联类、策划创意类等。
【典例借鉴】例题(2004年青海省湟中县实验区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复习
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普遍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神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曹刿回答说道:“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不会保佑你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您去.” (写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齐国三次击鼓进攻,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军. (本段主要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本段写: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本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不平凡的大事的例子.)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让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第二段主要写:以所举事实为依据,论述人才要在困难逆境中造就.)一个人常常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会灭亡.(本段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本段: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不是“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提出中心论点,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运用举例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贫穷困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接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贫穷困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第三段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就是丧失人生本性的行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翻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如此当面作“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上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渐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子里都登破了.因为屋漏,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如麻似的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湿漉漉的,如何挨到天亮呢? (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稳如山!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耸立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独破,受冻至死 ,也是心满意足的.(第四段,写诗人推己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这是故事的背景.)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棉队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地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率领挑担子的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上山的一棵草都铲不了,又能能把泥土的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面,再没有高山阻隔了.出师表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确时候啊。
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汇总 苏教版
九下6《出师表》一、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二、重点字词解释。
中道崩殂:死(皇帝)益州疲弊:民力困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实在;//时不懈于内:懈怠盖追先帝殊遇:表推测原因;特殊待遇。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扩大,发扬妄自菲薄:过于小看自己。
菲薄:轻视,小看。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陟罚臧否:提升;//惩罚;//善恶,这里指评论人物好坏。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表明;//治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选拔;//给予悉以咨之:都,全;//询问,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
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
臣本布衣:平民。
躬耕于南阳:亲自耕种。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不求闻达于诸侯:做官扬名。
闻,扬名。
达,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拜访由是感激:由于这样;//感动激奋。
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遇到;//兵败。
有一年:通“又”,表余数。
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国家大事。
夙夜忧叹:早晚。
恐托付不效:成效。
深入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南方已定:平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武器装备;//勉励和率领。
庶竭驽钝:表示希望;比喻低下的才能。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凶恶的人。
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用来……的事。
//职责、职务范围中应做的事。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功效。
则责……等之慢:怠慢,疏忽。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陛下亦宜自谋:想想自己的问题。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
十二岁时丧父,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各位哥哥对此很是称奇。
(马援)曾经对宾客说:“男子汉立志,处境愈困窘,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
”光武帝刘秀即位,马援仍然留在西川,隗嚣非常敬重他,任用马援为绥德将军,参与筹划大计。
建武四年冬天,隗嚣让马援送书信到洛阳。
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勇气。
九年,任命马援为太中大夫。
十一年夏季,任用马援为陇西太守。
马援致力于广施恩惠和树立威信,对待下属宽容,任用下级官吏时,让他们有职有权,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罢了。
客人和旧友,每天都挤满了他的家。
建武二十年秋季,马援整顿军队回到京师。
快要到洛阳的时候,旧友大都前去迎接和慰劳他,平陵人孟冀,以有计谋闻名,也在迎贺马援的客人中。
马援对他说:“我是希望您来进良言的。
现在您也这样恭维我,不是混同一般人了吗?过去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了七郡(实为九郡)疆土,才分封了几百户;如今我只有这么一点微薄的功劳,却辱没他人,受封大县,功薄而赏厚,怎么能长久呢?先生(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救助)我(一把)呢?”孟冀说:“这是我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
”马援说:“当今匈奴、乌桓还在骚扰北方边境,我打算自己请求率领军队攻打他们。
男儿若死应当死在边野,用马革裹尸,送回来安葬了事,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儿女手中消磨时光呢?”孟冀说:“人们真要想成为一个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就应当像你讲的这样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一)《曹刿论战》1、公将战。
解词:将:打算。
2、曹刿请见。
解词:见:拜见。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解词:肉食者: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间:参与。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自会去谋划它,你又何必去参与呢?4、肉食者鄙,末能远谋。
解词:鄙:鄙陋,目光短浅。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远之处去谋划。
5、何以战?翻译:凭什么作战呢?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解词:安:养生的东西;专:独自专有。
翻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他们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解词:徧同“遍”,遍及,普遍。
翻译:小恩小惠并不能遍及,人民是不会听从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词: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虚夸;信:信实。
翻译: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讲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词:孚:为人所信服;福:降福,保佑。
翻译: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词:狱:案件。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实情去办理11、公将鼓之。
解词:鼓:击鼓。
12、齐师败绩。
解词:败绩:大败。
13、公将驰之。
解词:驰:驱车追赶。
14、 既克,公问其故。
解词:克:战胜;故:原因、缘故。
15、 夫战,勇气也。
翻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16、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词:鼓:击鼓。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则减弱,第三次击鼓,士 气就会竭尽。
17、 疲竭我盈,故克之。
翻译:敌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它。
18、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解词:测:推测,估计。
翻译:(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19、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词:靡:倒下。
翻译:我看到齐军战车辗过地面留下的痕迹非常乱, 远远望见他们的军旗已 经倒下,所以下令追击。
苏教版中考复习九下课内文言文字词解释和翻译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反馈签名______________
一、重点字词解释
序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重点字词 又何间焉 辙乱旗靡 肉食者鄙 小惠未徧 彼竭我盈 惧有伏焉 私我也 臣诚知不如 王之蔽甚矣 期年之后 二者不可得兼 故患有所不辟 如使人之所欲 万钟则不辩 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 空乏其身 人恒过 法家拂士 且焉置土石 始龀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开张圣听 作奸犯科 以遗陛下 优劣得所 痛恨于桓灵 不以臣卑鄙 由是感激 解释 序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重点字词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必以情 我孰与城北… 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 面刺寡人 由是则生而有 万钟则不辩 穷乏者得我与 是亦不可以已 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能改 而后喻 国恒亡 所以动心忍性 衡于虑 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 箕畚运于渤海 寒暑易节 虽我之死 所以兴隆也 所以报先帝 三顾茅庐 夙夜忧叹 庶竭驽钝 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解释
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二、翻译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Hale Waihona Puke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古文知识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这个词。
(1)公输盘不说()通()
(2)子墨子之守圉()通()
(3)子墨子九距之()通()
(4)公输盘诎()通()
(5)亲戚畔之()通()
(6)曾益其所不能()通()
(7)入则无法家法家拂士()通()
(8)衡于虑()通()
(9)故患有所不辟也()通()
(10)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通()
(11)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2)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3)乡为生死而不受()通()
(1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
(1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通()
(16)始一反焉()通()
(17)汝之不惠()通()
(18)亡以应()通()
(19)一厝朔东()通()
(二)说说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请献十金金:古义今义(2)吾义固不杀人固:古义今义(3)舍其文轩文:古义今义(4)荆之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5)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虽然:古义今义(6)吾之所以距子矣所以:古义今义(7)亲戚畔之亲戚:古义今义(8)池非不深也池:古义今义(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义今义(10)可以一战可以:古义今义
(11)小大之狱狱:古义今义
(12)再而衰再:古义今义
(13)衣食所安安:古义今义
(14)又何间焉间:古义今义
(15)一箪食,一豆羹豆:古义今义
(16)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
(17)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
(18)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
(1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
(20)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
(22)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今义
(23)河阳之北阳:古义今义
(24)达于汉阴阴:古义今义
(2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今义
(26)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今义
(三)辨析下面的一词多义词。
为:(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夫子何命焉为?()(3)必为有窃疾矣。
()(4)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5)以牒为械()(6)今为宫室之美()
(7)妻妾之奉而为之()
见:(1)胡不见我于王()(2)于是见公输盘
(3)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类:(1)不知可谓知类()(2)为与此同类()
然:(1)然,胡不不乎()(2)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3)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于:(1)舜发于畎亩之中()(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万钟于我何加焉()(5)所欲有胜于生者()(6)欲有求于我也()
(7)皆以美于徐公()(8)皆朝于齐()
利:(1)天时不如地利()(2)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为苟得也()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加:(1)弗敢加也()(2)万钟于我何加焉()
间:(1)又何间焉()(2)又间令吴广之丛所旁()故:(1)公问其故()(2)彼竭我盈,故克之()
以:(1)必以分人()(2)何以战()(3)欲以子之梁国而吓邪()(4)必以情()朝:(1)朝服衣冠()(2)于是入朝见威王()(3)朝于齐()
孰:(1)吾与徐公孰美()(2)孰视之()
美:(1)吾妻之美我者()(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方:(1)方七百里()(2)方其远出海门()
且:(2)年且九十()(2)且焉置土石()
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2)曾益其所不能()
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吾义固不杀人()
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吾义固不杀人()
亡:(1)河曲智叟亡以应()(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焉:(1)且焉置土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许:(1)杂然相许()(2)高可二黍()(3)遂许先帝以驱驰()
(四)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必先苦.其心志()(4)劳.其筋骨()
(5)饿.其体肤()(6)空.乏其身()
(7)行拂乱.其所为()(8)所以动.心忍.性()
(9)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神弗福.也()(12)惧有伏.焉()
(13)吾妻之美.我者()(14)能面
..刺寡从之过者()(15)闻.寡人之耳者()(16)朝服.衣冠()
(1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8)吾与汝毕力平险()
(19)聚室而谋()(2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九下文言知识
(一)(1)“说”通“悦”:高兴(2)“圉”通“御”:抵御(3)“距”通“拒”:抵抗(4)“诎”通“屈”:理屈(5)畔:通”叛”:背叛(6)“曾”通“增”增加(7)
“拂”通“弼”,辅弼(8)畔:通”叛”:背叛(9)“辟”通“避”,躲避(10)“辩”通“辨”,辨别(11)“得”通“德”,恩惠、感激(12)“与”通“欤”,语气助词(13)“乡”通“向”,从前(14)“徧”通“遍”,普及,普遍(15)“孰”通“熟”,仔细(16)“反”通“返”;返回(17)“惠”通“慧”,聪明(18)“亡”通“无”;没有(19)“厝”通“措”,放置
(二)(1)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一两为一金;今专指金银之金(2)坚决;绝对;今义指坚固、牢靠(3)刺花纹,彩包饰;今常指字和文章等(4)土地方圆的面积;今指地区、区域(5)虽然这样,但是;今常用作表转折关系的连词(6)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7)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8)护城河;今常指水塘(9)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今指为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10)可:可以;以:凭借,表可以或能够的能愿动词(11)案件,关押罪犯的地方(12)第二次,又一次(13)养,安定(14)参与中间、空间(15)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今常为豆子的种类(16)委婉劝说;讥讽、嘲讽(17)第二天;天下一天(18)土地方圆;地点、处所(19)国君旁边的近臣;左边和右边(20)指责、劝谏;诽谤、讥讽(21)穿戴;衣服(22)哪怕,怎怕;不值得、犯不着(23)山之南,水之北;太阳(24)山之北,水之南;阴天(25)草木;毛发(26)叹气;休息(三)为:(1)给、替(2)呢,语气助词(3)是(4)做、制造(5)当作(6)为了(8)接受见:(1)引见(2)召见(3)会见类:(1)类推(2)种类然:(1)那么(2)这样,如此(3)然而于:(1)从(2)由于(3)给(4)对(5)给(6)对(7)比(8)到利:(1)有利(2)锋利得:(1)能够(2)得到、获得(3)通“德”感激加:(1)虚报(2)益处、好处间:(1)参与(2)暗中故:(1)原因(2)所以以:(1)把(2)凭借(3)用(4)按照、根据朝:(1)早晨(2)朝庭(3)朝见孰:(1)谁(2)通“熟”,仔细美:(1)认为……美(2)漂亮方:(1)指面积(2)刚刚且:(1)将近(2)况且曾:(1)竟然(2)通“增”,增加固:(1)顽固(2)坚决亡:(1)通“无”,没有(2)逃跑焉:(1)疑问代词,哪里(2)才许:(1)赞同(2)左右(3)答应(四)(1)四面包围(2)使……定居(3)使……痛苦(4)使……劳累(5)使……饥饿(6)使……贫穷(7)使……颠倒错乱(8)使……惊动;使……坚韧(9)使……巩固(10)使……害怕;威服(11)赐福(12)伏兵(13)以……为美(14)当面(15)使……听到(16)穿戴(17)用箕畚(18)用尽(19)使…聚(20)阻止,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