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1)
中职高考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谈笑风生、信口开河、落落大方B. 妙手回春、翻云覆雨、人云亦云C. 奋不顾身、望梅止渴、胡言乱语D. 畸形病态、吹毛求疵、夸大其词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
C. 我对这次考试没有信心,因为我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组是:A. 辉煌、灿烂、辉煌B. 热闹、喧哗、嘈杂C. 坚强、刚毅、坚毅D. 愤怒、恼怒、气愤答案:A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去挖掘。
B. 他走路的样子像一只鸭子。
C. 这里的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D. 她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组是:A. 画龙点睛、守株待兔、一箭双雕B. 车水马龙、风和日丽、千里之行C. 狐假虎威、杯弓蛇影、悬梁刺股D. 画饼充饥、朝三暮四、一鸣惊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决心。
答案:求知7.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梁山,反抗腐败统治的故事。
其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表现了梁山好汉()的精神。
答案:机智勇敢8.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中,贾宝玉给林黛玉取的别号是()。
答案:潇湘妃子9.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等。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唐代诗人杜甫作品的是()。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展现了其()的才能。
2020年上学期中职高三语文月考试卷(1)
2020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月考试卷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5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笑靥(yè)殷红(yīn)啃噬(shì)毛骨悚然(sǒng)B.抓阄(jiū)湍急(tuān)圭臬(niè) 心无旁骛(wù)C.黏合(nián) 虹霓(ní)慰藉(jí)通衢大道(qú)D.推搡(sǎng)摇曳(yì) 自诩(xǔ)茕茕孑立(qió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旋律天籁余音潦绕不绝如缕B.文采脚本鸿篇巨制异曲同功C.履职禀报山清水秀惠民工程D.机率调剂顾名思义一如既往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斜阳西坠,倦鸦归林,悠闲淡远的意境往往会将人们带入永恒的 _________ 中。
②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___________了千千万万中老年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感情共鸣。
③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___________ 把它放到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大明显的小星星,___________ 肉眼完全看不见它。
A.宁静触动即使/以至B.寂静触动如果/甚至C.寂静触发即使/以至D.宁静触发如果/甚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B.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C...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一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中职语文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
②二十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5) 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墙逃跑的时候。
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6) 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
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7) 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8 )她答,是。
(9) 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
保安说。
(10)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11)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
她有了新的决定。
(12 )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13) 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
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要救我?(14 )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
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15) 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28.理清全文层次,你会发现小说故事情节发生了两次突转,请写出相关语句。
(3分)答:①②29.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词语。
(6分)答:①“她”是一个的人。
(2)“少年”是一个的人。
30.文章结尾处的画线句在小说中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6分)答:3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
(3分)答:五、作文(50分)(一)、应用文书写(10分)李立因开公司向朋友柳芳借了50万元,年息3厘,借期二年。
假设你就是马上要当老板的李立,请你出具一份借据吧。
(10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0分)有一个青年要往墙上钉一个钉子。
要钉的时候,他发现墙面太高,需要找一条凳子站上去。
找了凳子,他发现凳子坏了,需要修一下。
他找了锯子,发现锯子钝了,需要找锉磨快锯子,他又去买锉……临近中午的时候,有人发现他在操场上打篮球。
河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学经典的重构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之变得更加完善和实用。
因此,文学经典的重构不是把现有的经典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从而接纳被历史确认了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
通过重构,文学经典才能与历史同步,文学经典的书目才会变得完备和可靠,文学经典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事实上,重构最大的作用在于增补和删除,增补主要针对现在而言,即把现在被视为经典的作品补充进去。
删除主要针对过去而言,即把过去误认为是经典的作品从经典书目中清除出去。
因此,这一重构的过程也是文学经典化的过程。
经典的确认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文学经典书目实际上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
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布鲁姆认为,作家及其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在于“陌生性”。
他说:“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文学都具有经典性。
”原创性对于文学经典是重要的,但是我们无法据此解释那些大量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同样具有原创性的作品。
例如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它们的陌生化特点往往让阅读它们的人爱不释手,但是它们却不能成为经典。
这就是说,布鲁姆提出的原创性标志的陌生性,难以成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标准。
布鲁姆接着又提出另一个标准:“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又一标志。
但是,无论是陌生性还是神性和人性的爱恨纠葛,都难以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文学经典化的标准。
当我们从起源上对文学加以研究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
古今中外发现的最早文本,都与记载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有关。
在那些古老的极其简略的文字记载中,如我国殷商时代刘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就包含内容丰富的故事文本。
高职高考月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寒冷(hán)倾盆大雨(qīng)B. 拥挤(yōng)欣慰(xīn)毛毛细雨(máo)C. 沮丧(jǔ)恍惚(huǎng)喜出望外(xǐ)D. 炽热(chì)咄咄逼人(duō)震耳欲聋(zh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B. 这个产品的质量非常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C. 我们在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D.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不太合群。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有“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说法,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再向前发展,就会走向反面。
B.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例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
C. 他个子很高,长相帅气,学习成绩优异,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B. 风和日丽C. 奋不顾身D. 水滴石穿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醉(沉浸于某种事物或境界中,感到快乐)B.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翻找,不留余地)C. 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发表见解)D. 气吞山河(形容气势磅礴,不可阻挡)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请填写诗人名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 下列成语出自哪篇文言文?请填写文段名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8. 下列词语出自哪部古典名著?请填写作品名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9. 下列句子出自哪部文学作品?请填写作品名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 下列词语出自哪位作家的作品?请填写作家名字。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河南中职生语文测试题目及答案
河南中职生语文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心旷神怡风声鹤唳明查秋毫B. 一诺千金黄梁美梦栩栩如生C. 金榜提名姹紫嫣红脍炙人口D. 一视同仁朝三暮四咫尺天涯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坚持每天阅读。
答案:B二、填空题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答案:杜甫2.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的作品,其主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范仲淹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什么景象?答案:作者在文中描写了月光下荷塘的美景,包括月光、青雾、荷叶和荷花。
2. “月光如流水一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作文题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材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人认为,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也有人认为,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很多传统的生活方式。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行撰写作文)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语文测试题目及答案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教师或教育机构提供。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职业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职业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9—22题。
(18分)面对蚂蚁叶延滨①“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想起这句话是站在窗前,看到窗外三环路上涌动的车流。
远远地望去,那些金属的小铁盒子,在四只滚动的胶皮轮子上,像一队蚂蚁似地列队而行。
这令人想起了童年,童年最有自然特色的体验,就是在暴雨前夕,蹲在花园的树丛前,看一队蚂蚁匆匆地搬家。
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大雨将至。
这是最早知道的道理,气象学也罢,生物学也罢,简洁明了,而且生动直观,蹲在那里,嘴里念念有词“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心里却在想:“它们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它们搬到哪儿去?谁在下命令呢?它们怎么集合得这么快呢?”充满了问号的世界也充满了新奇。
我觉得,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也许就是从看蚂蚁搬家开始,因为相似的问号在另外的场景产生,而在那样的场景中,我觉得我像一只蚂蚁。
②那是面对一片宽阔的草原,眼前的一切,简洁为两种色调,一块是蓝色,一块是绿色,蓝与绿的相交点就是永远召唤你又让你永远无法接近的地平线。
天苍苍,野茫茫,我们聪明的先人也只能选择这样空旷的字眼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单纯为无垠,丰富为纯洁。
③那是面对一片荒寂的沙漠,沙漠上是烈日还有烈日一样灼烫的天空,灼烫的天空下是金黄无边的沙漠。
仿佛这天空就是沙漠在阳光下幻化的灵魂,而这沙漠尽管每一粒砂粒都是死亡的证明,而所有的沙粒却起伏腾挪成沙丘,沙丘们舞蹈的热情会灼伤我们怯懦的心。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热烈为无语,贫瘠为博大。
④那是面对一派峰峦逶迤的群山,坚如铸铁的山岩远处化为画师笔下的泼墨,而轻逸如纱的云雾又与重峦叠嶂凝成浑然一体的水纹。
云雾与石岩难分轻重,群山与云海如同伯仲。
千山鸟飞绝,飞翔着的是山的灵魂。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寂寥为深幽,厚重为空缈。
⑤每当我面对这样的大美之境,我会想到暴风前那一队匆匆搬家的蚂蚁。
河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
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
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
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河南语文中职测试题库及答案
河南语文中职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旁骛浮燥恣意妄为B. 恣意恣肆恣意妄为C. 浮燥浮躁恣意妄为D. 恣意恣意妄为旁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填空题4. 请填写《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
5.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___,其代表作还有《岳阳楼记》。
6. 请写出一句含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
三、简答题7.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8.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文段省略,根据实际文段出题)(1)文段中提到的“他”是指谁?(2)文段中描述的事件反映了什么主题?五、作文题9.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A二、填空题4. 疑是地上霜5. 王勃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简答题7. 林黛玉性格特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感情细腻,多愁善感,有时显得孤傲,但内心善良。
四、阅读理解题8. (1)“他”指的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具体需要根据文段内容回答。
(2)文段反映的主题需要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得出。
五、作文题9. 作文题答案略,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中职高考语文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倾盆大雨、倾盆大雨、倾盆大雨)B. 美轮美奂(美轮美奂、美轮美奂、美轮美奂)C. 恍若隔世(恍若隔世、恍若隔世、恍若隔世)D. 雕梁画栋(雕梁画栋、雕梁画栋、雕梁画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只有刻苦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敢地克服了困难,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孟浩然)B.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李白)4. 下列成语中,与“亡羊补牢”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防微杜渐B. 贪小失大C. 亡羊补牢D. 亡羊补牢5. 下列对联中,上下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红梅傲雪迎春到,翠竹凌寒报岁来。
B. 旧岁迎春花满枝,新年报喜鸟争鸣。
C. 雪里梅花香自苦,霜中翠竹节更长。
D. 春风送暖花千树,夏日炎炎绿满枝。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这部小说以________为中心,描绘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7.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以________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游历庐山的所见所感。
9. 《赤壁赋》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赋文以________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10.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寓言故事以________为背景,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高三职高语文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崇尚(chóng)谨慎(jǐn)沉着(zhèng)B. 谦虚(qiān)慷慨(kǎng)灵巧(qiǎo)C. 拮据(jié)沉默(mò)悠闲(xián)D. 赋予(fù)突破(tū)恢弘(hu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与之相伴随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音乐、美术、体育等课外活动。
C. 这次比赛,我国运动员的表现十分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 由于他的错误判断,导致这次事故的发生,他深感愧疚。
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那双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这篇文章如同一幅画卷,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C. 他的笑声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周围的寒冷。
D. 这座大桥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B. 他问:“今天天气怎么样?”C. 这本书里有许多生僻的词语,我需要查阅字典。
D. 我问他:“你知道昨天晚上发生什么事了吗?”5.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方案经过反复讨论,终于得以顺利实施。
C. 他善于言辞,辩论起来总能一针见血。
D. 他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从不敷衍了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一项是:()A. 那个演讲者激情洋溢,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B. 他的书法作品笔画流畅,结构严谨。
C. 这个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居住。
中职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崇尚(chóng)沉默(mò)瞻仰(zhān)B. 神秘(shén)混沌(dùn)瞬间(shùn)C. 疲惫(bèi)祛病(qū)纷至沓来(tà)D. 炽热(chì)悲怆(chuàng)漫不经心(m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我国科学家终于破解了这个难题。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这部电影不仅深受观众喜爱,而且获得了多个国际大奖。
D. 他的文章条理清晰,论述严密,令人信服。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桃李满天下,春风化雨。
B. 他为人正直,品行端正,深得大家好评。
C. 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使我受益匪浅。
D. 演讲结束后,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对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变换后: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B. 原句: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培养了我。
变换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培养了我。
C. 原句:这个问题他已经解决。
变换后:他已经解决这个问题。
D. 原句:她很漂亮,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子。
变换后:她很漂亮,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子就是她。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B.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籍。
”C. “她对我说:‘你明天一定要来啊。
’”D. “他的成绩很好,所以老师很喜欢他。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马拉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到达终点。
河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
”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
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即“磁器”)称谓的史料。
考古学证明,瓷器起于夏、商,成于战国两汉,从唐代开始,文献中开始出现“越窑”“邢窑”等窑口名称。
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工商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出版、文学艺术、国际贸易等呈现出惊人的进步,考古发现的“宋瓷”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特质。
宋瓷主体可分为十大窑系,相关窑口有百个以上。
“窑口”是中国传统的瓷业命名方法,强调地域性和特色性的统一;“窑系”是考古类型学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强调不同地域的瓷业在特色性方面的彼此关联性、互动性。
以窑口而论,“百花齐放”才是大美,“一枝独秀”是文化衰弱之表现。
故就中华瓷史而论,两宋瓷业窑口“空前绝后”非为虚言。
同时,两宋时代,不仅窑口众多,而且名窑辈出,各擅其能。
宋代陶瓷业中的不同窑系甚至同一窑系的不同窑口、窑厂,都发育出自己的工艺体系,在印花、刻花、铭刻及釉装饰等各方面都创造出至高的水平。
宋代几乎各个窑系或窑口的工艺内容犹如两宋书画词章一般美不胜收,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域的民众各具风情和特色的文化创造力、审美力和表现力,是中华文明大格局内所具有的文化多样性与多样性文化能够彼此互动滋养但又坚守各自特色持续发展的生动写照。
宋瓷在功能造型上也已经驾轻就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系列,如日用系、茶饮系、宗教系、观赏系等,每个功能系的具体造型及其装饰图案和技法又是千姿百态,花样翻新,极具匠心。
正是在这种强大的造型塑造能力的基础上,瓷器全面进入了人们的创作、生活、信仰、审美、典仪、交友、风俗、经济诸领域,成为中华文明在两宋时代进入高峰期的又一实证。
河南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
河南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蹊跷(qī qiāo)缄默(jiān mò)B. 踌躇(chóu chú)峥嵘(zhēng róng)蹉跎(cuō tuó)C. 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quǎn)踌躇(chóu chú)D. 恣意(zì yì)倜傥(tì tǎng)翩跹(piān x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这让大家感到非常遗憾。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
B. 夜深了,星星眨着眼睛。
C.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得绚丽多彩,夏天的树长得郁郁葱葱,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雪白得耀眼。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源泉。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自己。
C. 学习重要吗?当然重要。
D.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要勤奋,要刻苦。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D.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2*9=18)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枯噪倾倒幽默B虹霓绚丽切题C螺旋雕朔逸出D凌驾朦垄华诞2关于通假字,判断正确的一句()A爱而不见见通“现”,出现B说怿女美说通“乐”。
女通“汝”C自牧归荑归通“馈”,赠送D匪女之为美匪通“非”3下列各句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
A他告诉我,你等着拿“诺贝尔”吧。
(借代)B三婶老了,村里的人们都去送葬。
(讳饰)C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快乐。
(排比)D父亲仿佛是要摆脱一种特殊的,让他感到痛苦的拖累。
(比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
A大手大脚乱花钱,一方面容易脱离群众,另一方面如果互相效尤..,形成风气,无疑浪费国家物质财富。
B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一会儿你就明白了”。
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D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觉察,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为了骗取扶贫资金,乡镇干部使用见不得人的手段,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B游客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美不胜收。
.....C老人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老人,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美满幸福。
D一醉酒男子在大街上撒野动粗,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流氓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不贷。
6对下列句子中人物肖像描写顺序判断正确的()。
(1)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4)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7下列说话内容与说话人对应正确的一项()。
河南省商丘市职业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职业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控制、掠夺乃至伤害,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实施非爱行为的主体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但行为的接受者不但感觉不到爱,反而生出怨恨。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一个行为爱与非爱的甄别标准是什么?西方文化的标准是以接受者的感受为准,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价值有关。
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性质的,个人的感受必须服从于普遍道德标准乃至习俗,所以中国文化一直强调行为本身是否合乎礼法——其实这有其积极意义,因为的确有很多爱的接受者感受虽不愉悦,但结果却是建设性的。
也就是说,东方文化倾向承认非爱行为的合理性,那么非爱行为的合理性在哪里呢?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底线诉求是安全。
安全的获得要依赖于保护,而保护的实质是控制。
所以,东方文化人际交往中,控制是完全合理的。
认识到了以爱去控制的合理性,那么无论是实施方还是接受方感觉都会好很多,也就是说可以比较从容的面对。
比如,一个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的母亲,开始往往是无意之举,不过是自恋式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人对自己的一部分当然要控制。
父母之所以会自恋式地爱孩子,其实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自恋式的爱自己。
实际生活中,当父母意识到自己是在用爱去操控孩子时,因为文化与道德没有给予合理的解释,他们会首先采取压抑和逃避的方式,也就是否认自己在用爱去操控。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的压抑都会投射,非爱行为中的父母,其压抑最终投射为孩子的过错,于是责怪孩子不知道好歹,不体谅父母,没有孝心。
非爱行为问题对于自我意识薄弱、个体化需求近似的老一辈人来说普遍不是很大的问题,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个体意识快速高涨的多元化社会中,非爱行为就不得不被高度重视了。
7、对“非爱行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对人的控制、掠夺乃至伤害。
河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人你要“掌声”干什么?张建平中国当代诗人大都有一个情结,就是娇情。
文本的口水话泛滥之后,情感似乎成为珍惜物,不仅需要憋出来、强生出来,甚至需要“变”出来。
诺贝尔文学奖被鲍勃·迪伦收获,又刺激了下中国诗人的神经,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仰望星空”,在一腔望月的诗意中,总应该寻求到些许的心理平衡,却总伴随着失望。
仰望星空不能指责,这是诗歌的前提,但真的能看到什么,什么精神之纯粹能够积淀在中文诗歌的经脉中,的确应该冷静地思索一下了。
其实,迪伦的诗歌翻译得不好,用中文语境来看,没得深意。
这就是语言语境的问题。
莎士比亚的诗歌也如是,英文语调、感染力、诗歌韵律非常强悍,直指内心。
在中文语境下,当代诗歌与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应该是公认的事实。
获得诺贝尔奖的迪伦能够把情感融入诗歌、歌词的文本能力应该可以讲得到了评委不同语言语境的公认,不应产生异议,虽然,我仍然不喜欢中文翻译的他的诗歌。
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歌的内质、核心、风格、情调在哪?其实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写的很清楚,“文以载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一千多年来,包括八股文在内的文本演绎出来的文章,判其立意、立论、立章大都出于此,文用气长,文以胆论,无气无胆,绝非文章,那是说话,那是口水。
喷在文坛里,那是痰盂。
而“文以载道“如何呢?真正的“载道”是顶天立地,吸天地之大气,壮人生之伟胆。
直面人生世界之苦难,直面人生社会之丑恶,人行仗义,文书真镜。
文人、诗人的痛苦应该积淀大众之苦难,胸怀天下,诗人的情怀应该“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的笔法文脉应该可以气贯山河。
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苦难,当诗歌可能寄情寄怀的时刻,直指内核,才是文学诗歌的精髓。
描写、刻画、揭露丑恶,同情苍生,才可能有文之胆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2*9=18)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枯噪倾倒幽默B虹霓绚丽切题C螺旋雕朔逸出D凌驾朦垄华诞2关于通假字,判断正确的一句()A爱而不见见通“现”,出现B说怿女美说通“乐”。
女通“汝”C自牧归荑归通“馈”,赠送D匪女之为美匪通“非”3下列各句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
A他告诉我,你等着拿“诺贝尔”吧。
(借代)B三婶老了,村里的人们都去送葬。
(讳饰)C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快乐。
(排比)D父亲仿佛是要摆脱一种特殊的,让他感到痛苦的拖累。
(比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
A大手大脚乱花钱,一方面容易脱离群众,另一方面如果互相效尤..,形成风气,无疑浪费国家物质财富。
B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一会儿你就明白了”。
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D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觉察,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为了骗取扶贫资金,乡镇干部使用见不得人的手段,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B游客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美不胜收。
.....C老人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老人,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美满幸福。
D一醉酒男子在大街上撒野动粗,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流氓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不贷。
6对下列句子中人物肖像描写顺序判断正确的()。
(1)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4)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7下列说话内容与说话人对应正确的一项()。
A“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林黛玉B“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谁要这个!”——林冲C“就剩两个名额!你们还拖着我干什么?三个人!只要三个人!”――成才D“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官司,刺配到这里。
”——李小二8下列标点使用不完全正确的是()。
A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B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C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D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9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A冯友兰——中国——《合欢树》B梁晓声——中国——《边城》C曹禺——中国——《雷雨》D罗曼罗兰——法国——《世间最美的坟墓》一、阅读下列片段回答:(一)(2*5=10分)“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文中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 )Ajiān zhuàn guān wài Bkēng zhuàn guàn kuìCjiān zhuàn guàn kui Dkeng zhuàn guān wei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B加.之以师旅加:因为C以俟.君子俟:等待D鼓.瑟希鼓:弹奏3“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A他B你C自己D其中4下列各句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组()例句:方六七十A有朋自远方来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5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A欲乎沂,风乎舞雩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C不吾知也D异乎三子者之撰(二)(10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2分)把这段文字划分为三层,用“||”隔开。
3、并写出每层的大意。
(3分)一层:二层:三层:4、(3分)指出加点词的用法。
备选答案:A名词做状语。
B名词做动词 C形容词,专一。
(1)木直中.绳 (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三)(2*5=10分)(1)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2)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3)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4)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已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
(5)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6)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1、(2分)此段文字中,与(1)句“大多数”呼应的两个词是(2)句中的(),(5)句中的()。
2、“红云几万重”运用的说明方法()A引用说明,数字说明 B比喻说明,数字说明C引用说明,比喻说明 D引用说明,夸张说明3、第(5)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是()A比喻 B举例 C引用 D拟人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A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
——列数字B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引用C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打比方D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举例子5、本课中引用杜牧诗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作用是()A说明荔枝习性,不易北移。
B说明荔枝不耐贮藏,需要兼程运用。
C揭露封建统治者只顾个人享乐,不顾人民痛苦和国家安危D说明荔枝种植技术在唐代就有了。
(四)(12分)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1下列选项中关于王熙凤的描写理解不恰当的是()。
A表现了她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的真心喜爱和对弱者出于人性的同情。
B表现了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和身份。
C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
D表现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2文中划线的句子集中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和语言技巧,有人说此语一举四得,请简要分析。
(4分)(1)(2)(3)(4)3贾宝玉与林黛玉相会时,作者对宝玉的服饰作了细致的描写,对林黛玉的服饰却只字未提,对此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黛玉的服饰平常,不值一提。
B黛玉细心,多留意细节,宝玉则不注意这些细节。
C即便是男孩的服饰也如此奢华,足见贾府的不同一般。
D在宝玉眼中,衣服裙裾是不屑之物,故而视而不见。
4下列选项中对语句分析正确的是()。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A表现王熙凤的平易近人。
B表现王熙凤的热情奔放,性格开朗。
C表现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得宠专权的特殊身份及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D表现王熙凤的狂妄自大,目无尊长,为下文刻画她的性格作铺垫。
5黛玉初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对这段描写所揭示的林黛玉的性格判断正确的是()A满怀忧愁,沉默寡言B安分守己,多愁善感C 明哲保身,孤芳自赏D自尊敏感,小心谨慎五、小作文(10分)某读书杂志社决定举办“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活动。
征文要求:写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的心得,全文不超过2000字为宜。
评奖办法: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
获奖作品除在《读书》杂志上发表并致稿酬外,另颁发荣誉证书和给予物质奖励。
截止日期:2015年1月15日请你根据上述描述以“读书杂志社”的名义写一则征文启事。
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洁,实事求是。
六、作文(30分)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里的老虎悠闲自在,它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
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的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清,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
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请以“认识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