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变迁,中国朝鲜族散居地区的人口、生活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各种变化。

本文将从人口、教育、就业、文化等方面介绍中国朝鲜族散居地区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一、人口现状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朝鲜族总人口为183.18万人,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两省。

其中,辽宁省朝鲜族人口最多,达到104.84万人;吉林省朝鲜族人口为50.51万人。

黑龙江、山东等省份的朝鲜族人口较少。

不同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朝鲜族散居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分散。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人口占朝鲜族总人口的约34%。

其中,全国范围内小城镇与农村地区朝鲜族人口占比较高,但参与城市化过程的城市朝鲜族人口也在逐年增加。

二、教育现状在教育领域,朝鲜族散居地区的大部分子女接受中等教育水平以下的教育,高中及以上的受教育机会比较匮乏。

同时,大部分散居在城市的朝鲜族孩子因为受到中文环境影响,不少朝鲜族孩子的朝鲜语水平并不高,需要在语言方面加强学习。

近年来,朝鲜族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些朝鲜族学生通过高考等渠道获得了进入一些中国一流大学的机会,也有一些朝鲜族青年通过赴韩留学、出国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

未来,应该进一步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更多的朝鲜族学生受益。

三、就业现状朝鲜族散居地区的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严峻。

由于文化和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大部分朝鲜族人难以融入到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中去,就业岗位及薪资待遇都比较局限。

因此,很多朝鲜族人选择到朝鲜族自治县或邻近的城市工作。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一些朝鲜族人也选择到大城市的外企或机构工作。

为了加强朝鲜族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应该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让更多的朝鲜族人获得就业机会。

四、文化现状朝鲜族散居地区虽然与朝鲜族聚居地区相比,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条件相对较差,但朝鲜族文化仍在散居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和发展。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研究的开题报告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研究的开题报告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总面积约四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20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占80%以上。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代表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乡土景观是乡村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总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不仅包括传统建筑、民居、庙宇等建筑物,还包括延边朝鲜族的传统工艺、习俗、传说、宗教信仰、民俗活动等多个方面。

这些乡土景观不仅是延边朝鲜族人民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边朝鲜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方式,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危险,当地政府和社区已经开始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是,这些措施还不足以解决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深入研究,探寻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1)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概况及其历史渊源。

(2)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建筑形态及其演变。

(3)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中的传统工艺和文化元素。

(4)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关系。

(5)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历史演变、建筑形态、文化元素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采集,对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的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浅析东北地区满族和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浅析东北地区满族和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2019年3月西部皮革文化与探索131㊀浅析东北地区满族和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蒋明峡作者简介:蒋明峡(1995.07-)ꎬ女ꎬ汉ꎬ吉林ꎬ硕士研究生ꎬ延边大学ꎬ研究方向:环境设计ꎮ(延边大学ꎬ吉林延吉133000)摘㊀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ꎬ不同的地域㊁不同的环境形成了少数民族特有风格ꎮ而在东北地区ꎬ满族和朝鲜族居多ꎬ它们不但保留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ꎬ又不断地吸收汉族㊁蒙古族等其他民族的表现手法ꎬ进而使满族和朝鲜族的文化丰富而又不失它固有的特色ꎮ本文通过对满族和朝鲜族的屋顶结构㊁民居建筑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ꎬ来展示在东北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ꎬ所孕育出来不同民族所带来独特的建筑特色ꎮ关键词:东北地区ꎻ满族ꎻ朝鲜族ꎻ传统民居建筑中图分类号:TU3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6-0131-01引言东北地区是满族和朝鲜族聚居的地方ꎮ满族大多分布在东北的辽宁省ꎬ而以沈阳故宫闻名ꎮ满族源于女真ꎬ据史料记载ꎬ在公元前满族就曾以 肃慎人 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ꎮ由于满族的人民非常善于学习ꎬ在入关之后慢慢接受了汉族建筑的形式ꎬ但也保留一些自己的民族性格ꎮ而朝鲜族作为一个迁移的民族ꎬ大多分布在东北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ꎮ由于东北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ꎬ以及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ꎬ朝鲜族人民因地制宜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建造适合他们自己的建筑风格ꎮ本文通过对比满族和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来总结异同ꎬ寻找规律ꎮ1㊀传统民居中房屋构建的特征对比1.1㊀满族:口袋房万字炕东北地区满族民居的口袋房㊁万字炕是一大特色ꎮ满族居民为了便于采光ꎬ都倾向于坐北朝南ꎮ一般三间房多在东面的一间南侧开门或者是五间房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ꎬ由于房屋的形状似口袋ꎬ因此被称为口袋房ꎬ成为满族居民独特的建筑风格ꎮ东北地区冬天较为寒冷ꎬ 火炕 便是它们最好的取暖工具ꎬ挨家挨户都有火炕ꎬ这个传统流传到至今ꎮ满族的火炕一般一间屋子南㊁西㊁北三个面都是炕ꎬ一般没有板凳ꎬ地下的空间比较狭小ꎬ所以进屋就上炕ꎮ这种炕也是满族特有的 万字炕 ꎬ也被称它为 拐弯炕 或 转圈炕 ꎮ1.2㊀朝鲜族:多间房满炕由于朝鲜族与满族的气候条件基本一致ꎬ因此朝鲜族在建筑设施方面与满族有些相似ꎬ有多个房间和火炕ꎬ但是再具体的表现形式上还是保持着朝鲜族的传统ꎮ由于朝鲜族人基本上是三代同堂ꎬ因此需要的房间比较多ꎮ另外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民居ꎬ只要一走进屋ꎬ呈现在眼前是完完全全的一张炕ꎮ朝鲜族人民比较讲究礼仪德行ꎬ上炕的时候一定要拖鞋ꎮ在暖洋洋的屋子里ꎬ尤其是冬季ꎬ三代人围坐在热炕上ꎬ听着长辈们聊着过去的故事ꎬ这大概就是他们所谓的幸福吧ꎮ通过对满族和朝鲜族房间和炕的对比足以说明由于东北地区的天气状况ꎬ它们很好的适应了这片土地ꎬ并形成了富有满族和朝鲜族建筑特色的 万 字炕和满炕ꎮ2㊀传统民居结构的特征对比2.1㊀满族:建筑结构及门窗满族民居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ꎬ采用木质的柱子和木质的梁组成了房屋的结构框架ꎮ在门窗的设计上ꎬ居民房间外面的门是单扇的ꎬ但里面是两扇的ꎬ还有插稍ꎮ满族的窗是分上下两层的ꎬ这与朝鲜族门窗不同ꎬ窗户上面的纸是富有满族特色的ꎬ是用破旧的衣服为原料ꎬ经过太阳光的暴晒和一段时间的加工而形成的ꎬ后来满族人民在纸上淋上油ꎬ这不但大大改变了室内的亮度ꎬ而且还比较耐用ꎬ不容易被雨水淋湿ꎮ2.2㊀朝鲜族:建筑结构及门窗延边朝鲜族的住房构造也主要用木结构承重ꎮ外墙先立起木框架ꎬ两面编织草绳或柳条ꎬ外面抹泥浆ꎬ用白灰来罩面ꎬ中间用沙土来充填ꎮ朝鲜族人民在门窗的设计上也独具特色ꎬ每套房屋的开一扇或者是四扇门ꎬ与此同时也要开窗ꎮ朝鲜族的门窗是推拉式的ꎬ门窗的尺寸一样ꎬ一般不分门窗ꎬ都可以用来做出入口ꎮ通过对满族和朝鲜族建筑结构及门窗的对比ꎬ充分说明了根据满族和朝鲜族不同的生活习惯ꎬ对门窗的建造有不同的看法ꎮ3㊀传统民居中屋顶构建的特征对比3.1㊀满族:硬山式满族建筑中的屋顶一般以硬山式为主ꎬ与朝鲜族相似ꎬ都利用草或者瓦的方式加以铺盖ꎬ而满族的瓦顶采用了小青瓦来加以装饰ꎬ使它显得不那么单薄ꎮ一般会在屋檐的两边再叠加几层进行压边ꎬ同时为了屋顶便于排水ꎬ将屋檐设置成双重的滴水瓦ꎬ这样不仅美观还可以适应当时的雨季ꎮ3.2㊀朝鲜族:四坡式朝鲜族民居建筑在造型上也很有特色ꎬ建筑屋顶保留着古代歇山式㊁庑殿式的结构ꎮ现在的朝鲜族民居采用四坡式的大屋顶结构ꎬ坡度较为平缓ꎮ与满族相似ꎬ在椽子上铺稻草帘或柳树枝条ꎬ在上面抹泥后覆上厚厚的稻草ꎬ最后用草绳编成网格ꎬ将屋顶包住ꎬ不但可以保护外墙壁避免被雨水淋湿ꎬ还以防起风将稻草吹散ꎮ通过对满族和朝鲜族屋顶的对比ꎬ不难看出满族和朝鲜族屋顶的建造方式非常相似ꎬ都分为以草为材料和以瓦为材料ꎬ而在建造的方式上也基本一致ꎮ4㊀结语民居建筑是人类的生产和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文化ꎮ而在众多少数民族中选择了满族和朝鲜族ꎬ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积淀ꎬ代表了满族和朝鲜族人民鲜明的个性和民族文化的特征ꎮ不同的历史背景㊁地理条件都影响着建筑的风格ꎮ文章通过对建筑的研究ꎬ可以洞察出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化㊁经济㊁政治特征ꎮ族和朝鲜族的建筑风格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ꎬ值得当代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借鉴和参考ꎮ从而在今后的设计中设计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来将之延续下去ꎮ参考文献:[1]㊀富有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2]㊀张佳生.中国满族通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3]㊀韩俊光.朝鲜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4]㊀许辉勋.朝鲜族民俗文化及其中国特色.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河北省的边境地区。

他们是历史上满洲地区的主要居民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散居地区朝鲜族面临着一些独特的现状和困惑。

散居地区朝鲜族面临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年轻的朝鲜族人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这导致了传统朝鲜族文化的衰退和传承的困难。

许多年轻人对朝鲜族的语言、习俗和传统乐器缺乏兴趣和了解,甚至开始逐渐遗忘。

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标志。

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与中国东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较慢,发展不平衡。

这使得散居地区朝鲜族人面临着就业和创业的困境。

由于就业机会的缺乏,许多朝鲜族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或者依赖农业生产为生。

这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贫困、教育水平低下和人口流失等。

解决朝鲜族散居地区的经济问题,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是重要的社会发展任务。

散居地区朝鲜族还面临着身份认同的问题。

他们既是中国的公民,又是朝鲜民族的一员。

这使得他们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常常感到矛盾和困惑。

有些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人会在重要节日或重要场合穿着传统朝鲜族服装,庆祝朝鲜族的传统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多地融入了当地的主流文化和社会。

这种身份认同的困境给朝鲜族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认同危机。

加强对朝鲜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缓解这种困境。

散居地区朝鲜族面临着一系列的现状和困惑。

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身份认同是他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散居地区朝鲜族的支持和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朝鲜族人自身也应该更加重视和弘扬自己的文化,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为共同的繁荣作出贡献。

农村村落住宅的调查方法研究——以图们江北岸朝鲜族农村村落的形成和变化课题为例

农村村落住宅的调查方法研究——以图们江北岸朝鲜族农村村落的形成和变化课题为例
e s r hr u h t e h ma it n e tg to me s r m e t n e ve , o o , n h t e a s t n e tg t n s a y t o g h u n si iv siain, a u e n ,it r iws ph ts a d t e o h r me n o i v si ae a d c r s a c e i nt la d l i g e v r n n , p ta tu t r o h e e st ft e p o e t n a d de eo me t u i e e r h r sde i n i n n io me t s ai lsr cu e, n t e n c siyo h r tc i n v lp n , t— a v o I a in o u a u tr ,mi i g p t n ilh so ia aue ce c au n rit au .Re e r h me h d u e i to fr r Ic l e z u n n oe ta itrc l v l ,s in e v l e a d a tsi v l e c s ac to s sd De c re eh d l g s at s m t o oo y. Ke ywo d : i a e s a ilsr cur ; t a o sn ; u v y meh d lg r s vl g ; p ta tu t e r r lh u i g s r e ; to oo y l l
第2 9卷
第 3期










Vo . 9 No. 12 3
21 0 2年 6月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朝鲜族是我国中等人口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地。

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在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传统。

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现状可以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经济方面,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地区,他们大都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是劳动力输出。

由于散居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朝鲜族人口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人口缺乏全面发展的机会,职业选择比较有限,这也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

在文化方面,朝鲜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人口保留了传统的朝鲜族文化习俗,如朝鲜族服饰、舞蹈音乐等,同时也融入了当地的汉族文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人口面临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很大的挑战。

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朝鲜族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够强烈,很多习俗和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在社会方面,散居地区的朝鲜族面临诸多困境。

一方面,他们面临社会融入的问题,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很多朝鲜族人口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会遇到困难。

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人口还面临着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这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针对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改善。

加强经济发展,提高朝鲜族人口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可以通过引导投资、产业扶贫等方式来推动他们的经济发展。

还应该注重提高朝鲜族人口的技能和素质,增强他们竞争力,提升就业机会和待遇。

要加强朝鲜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展览等,促进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也要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

要加强朝鲜族人口的社会融入和融合。

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和支持,帮助朝鲜族人口克服沟通和交流的障碍。

还可以加大对于朝鲜族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边境地区,其中有部分在我国内陆的散居地区。

在这些地区,朝鲜族的发展和生存状态受到很多的限制和困扰。

在此,我们将从朝鲜族群体现状和思考两个方面来谈一谈朝鲜族散居地区的现状。

一、朝鲜族群体现状1、社会地位低下。

朝鲜族在我国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其地位不如汉族。

长期以来,由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朝鲜族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教育水平普遍低下。

朝鲜族在教育方面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其中许多人甚至无法正常读写汉字。

因此,他们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和生存状态也受到了很多的影响和限制。

3、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由于朝鲜族所居住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且受限于语言和文化隔阂,许多朝鲜族人在就业上往往只能从事农村劳动或日常生活的服务行业。

4、文化传承面临难题。

朝鲜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节日,但由于语言、文化隔阂,许多传统文化在散居地区难以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思考1、提高教育水平。

在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因此,在散居地区为朝鲜族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提高朝鲜族人口的基础教育水平,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技能和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水平。

2、加强文化交流。

发展多元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措施。

我国可以通过在散居地区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承、抢救传统文化等方式,让朝鲜族人民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自身的文化。

3、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供就业机会是帮助朝鲜族人口改善生活的重要措施。

除了引进外来企业和扶持当地的小微企业,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的投入,进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就业增加更多的保障。

总之,在我国少数民族发展道路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文化多元共享,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散居地区朝鲜族是指朝鲜族人在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分散居住区域。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朝鲜族在中国境内的人口约有18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居住在东北地区。

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状况: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很多朝鲜族人在农村从事农业和渔业等传统行业,收入较低。

散居地区的城市也存在朝鲜族人就业机会少、薪资待遇低的问题。

二、教育水平:散居地区朝鲜族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朝鲜族学生在学校中面临很多困难。

散居地区对朝鲜族学生提供的民族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语言和文化的传承教育。

三、文化传承:散居地区朝鲜族的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朝鲜族文化逐渐消失。

一些语言、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正在失传,年轻一代对自己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也较低。

四、社会融入:散居地区朝鲜族在社会融入方面还存在问题。

由于朝鲜族与汉族的区别,他们在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面临一些障碍。

一些朝鲜族人在就业、教育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面临歧视和排斥。

针对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思考和措施:一、加大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透过经济扶贫政策和投资,提高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经济状况,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散居地区的教育资源建设,推动朝鲜族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教育,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社会融入和多元共享: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树立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消除汉族和朝鲜族之间的隔阂,促进两个民族的和谐共处。

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现状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通过经济发展、教育提升、文化传承和社会融入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为散居地区朝鲜族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环境,实现他们的自我发展和长远利益。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散居地区的朝鲜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

在中国,朝鲜族是一种少数民族,占据了中国的边境地带。

这些地区人口密度低、基础设施缺乏,造成了散居地区的朝鲜族处境不佳。

以下是朝鲜族在散居地区的现状:文化传统散居地区的朝鲜族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相较于南北韩国或朝鲜半岛的同族,文化习俗偏向于中国,传统文化及语言逐渐消亡。

我们应该强调和加强她们的民族认同感,使散居的朝鲜族文化不受影响。

工作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业,普遍缺乏高素质人才,也没有发挥全部潜力。

另外,由于地域原因,少数民族往往没有机会接受到和汉族同样水平的教育。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朝鲜族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下,为散居的朝鲜族和少数民族提供机会和资源改善自己的生计,这也是使他们有奋斗目标和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

社会环境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一般生活在相对落后的环境中。

客家人和汉族少数认为自己的优势和文化等居高临下看待,但对朝鲜族没有太多地尊重和帮助。

朝鲜族在面对极端贫困和环境恶劣时,它们往往缺乏有力的支持,从而难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社会和文化。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加强教育朝鲜族在散居地区往往缺乏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和散居地区教育的投资,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竞争力,吸引其他的散居少数民族及华裔回流人才。

落实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解决散居地区朝鲜族问题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该在散居地区提供就业机会,拓宽发展渠道,帮助散居的朝鲜族融入当地生产和社会环境。

社会应该加强与散居地区朝鲜族的联络,提供需要的帮助。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散居地区朝鲜族作为中国边境少数民族之一,文化地位应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在政策上,应重视这些地区的发展和特殊性,加强文化传播和宣传,保护和维护朝鲜族文化,减少文化冲击。

促进社会融合政府和社会应重视散居地区,密切关注散居的朝鲜族群体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工作机会和教育资源,让他们和其他群体融洽合作。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以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

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朝鲜族的人口规模较小,但他们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朝鲜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三国时期,当时朝鲜半岛与中国辽东半岛的交往非常频繁,辽东地区的部分朝鲜族人逐渐向内地迁徙,形成了现在的朝鲜族散居地区。

在明清时期,朝鲜族人受到了中国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尽管朝鲜族在中国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他们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由于散居地区的分散和缺乏集中发展的机会,朝鲜族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

尤其是在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资源枯竭,很多朝鲜族人被迫外出打工或迁往其他地方谋生。

朝鲜族人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文化和社会融入的问题。

尽管在散居地区,朝鲜族的文化和习俗得以保留和传承,但在大城市中,朝鲜族人往往面临着文化认同和适应的难题。

一些年轻人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尽管面临着这些挑战,朝鲜族人仍然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民族归属感。

一方面,朝鲜族人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来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每年的清明节,朝鲜族人会举行盛大的葬礼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追忆和哀思。

一些朝鲜族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赢得了社会认可和职业成功。

他们以自己的优秀表现为朝鲜族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思考起来,我们应当加强对朝鲜族的保护和支持,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散居地区的投资和扶持政策,改善朝鲜族人的生活和就业条件。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对朝鲜族文化和语言的教育与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朝鲜族的文化。

朝鲜族人也应当积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技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和变革。

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创业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为自己和朝鲜族人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朝鲜族是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黑龙江省朝鲜族村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_舒景祥

黑龙江省朝鲜族村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_舒景祥

315 092 266 132 158 899 109 150 838 208 738 210
290 594 249 305 105 385 86 205 624 711 550 370
单位 :个 、人 、公顷 、吨 经济作物
面 积 总产量
1 313 1 620 2 105
2 658 10 145 13 875
重多种经营生产 , 不仅满足自需 , 还要出售产品 , 鲜族农户于春秋季节上山采集野菜(或药材), 搞
补充家庭收入 , 由于大部分朝鲜族农村人均耕地 “小秋收” , 主要采摘桔梗 、蕨菜 、山蘑菇 、山葡萄等
面积少 , 几乎没有可耕荒地 , 在这种情况下 , 朝鲜 各种野菜和野生果品 , 做成干菜或咸菜出售 。冬
DO I :10.16415/j .cnki .23 -1021/c .2008.01.034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8 年第 1 期(总第 102 期)
民族经济
黑龙江省朝鲜族村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舒景 祥
(黑龙江省民族 研究学会 ,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记述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朝鲜 族村经济发展状况及朝鲜族农村居民收入情况 。 水稻生产仍 是朝鲜族村经济的主产业 。 2005 年 , 黑龙江省朝 鲜族村水 稻种植 面积达 10 .9 万公 顷 , 产 量达 73 .8 万吨 ;各 业总收入 18 .2 亿元 ;有 5 万多朝 鲜族劳动力出国劳务或进城 经商办企 业 , 劳务 收入达 11 .5 亿 元 。 朝鲜族 农 户 2005 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4 091 万元 。 40%以上的农户为富 裕人家 。
头只吨牲畜出存拦年度朝鲜族村数年末存栏当年出拦鲜奶产量肉类产量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奶牛肉牛生猪肉羊199549l4362502674494709649o676564341296620004892781o999448322l3o246437567l455l264820053l4l783l226446242lo6737377o9744865608532405093些朝鲜族村的农户除搞水稻生产外还注重多种经营生产不仅满足自需还要出售产品补充家庭收入由于大部分朝鲜族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几乎没有可耕荒地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族农民利用地头池埂子和小块地种植一些自需的粮豆和蔬菜

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以延边龙井市龙山村为中心

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以延边龙井市龙山村为中心

的 基 本 资 料 , 必 要 综 合 分 析 朝 鲜 族 传 统 民 居 文 化 . 研 究 选 择 具 有 自然 部 落 性 质 的 朝 鲜 族 有 本 传 统 村 落 , 过 对 传 统 民居 实 际 调 查 , 析 研 究 了 朝 鲜 族 传 统 民居 特 性 . 通 分
1 研 究 内 容 和 方 法
总共 2 9户 ; 放 后 , 解 2队 有 2 5户 , 3队 有 2 0户 , 有 4 共 5户 ; 1 6 到 9 5年 , 2队 有 8 0户 , 3队 有
7 0户 , 有 1 0户 , 现 在 规 模 相 似 . 共 5 与
1 2 研 究 内容 和 方 法 .
通 过 参 考 相 关文 献 和 资 料 , 同住 户 进行 面谈 、 问 调 查 以及 现 地 实 测 , 定 了住 宅 调 查 表 , 说 拟 用
1 1 调 查 对 象 地 区 .
在 朝 鲜 民 族 聚 居 的 地 域 中 , 与 延 吉 市 相 邻 的 龙 井 市 东 盛 龙 镇 龙 山 村 2, 将 3队 为 研 究 对 象 进 行 调 查 . 井 市 位 于 吉 林 省 东 北 部 的 图 们 江 中游 , 朝 鲜 咸 境 北 道 会 宁 市 稳 城 郡 一 江 之 龙 与
(1 延 边 大 学 科 技 学 院 建 筑 系 , 林 延 吉 1 3 0 ; . 边 大 学 理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 林 延 吉 1 3 0 ) . 吉 30 1 2延 吉 302
摘 要 :以 位 于延 边 朝 鲜 族 自治 州 的 朝 鲜 族 聚 居 村 龙 山村 为 研 究 对 象 进 行 调 查 , 明 了朝 鲜 族 阐
第2 8卷
以分 析 朝 鲜 民居 的一 般 特 性 . 查 户数 有 1 8户 , 各 项 目有 效 回答 的 百 分 比来 进 行 分 析 调 5 按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生活和伦理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生活和伦理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生活和伦理
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

朝鲜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生活和伦理与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独特之处。

在生活方面,朝鲜族人热爱自然、崇尚乡土,注重家庭和谐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朝鲜族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自然农法,注重自然平衡。

朝鲜族人在家庭生活中注重礼仪,崇尚父母、兄长、长辈的敬意。

朝鲜族人在文化活动中热爱民歌、民族舞蹈、民间艺术等。

在伦理方面,朝鲜族人注重道德修养,崇尚仁爱、诚信、和谐的价值观。

朝鲜族人认为,人应当善良、忠诚、谦虚、勤劳,应当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应当尊重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环境。

朝鲜族人也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朝鲜族人还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守社会公德。

总的来说,朝鲜族人在生活和伦理方面注重自然、和谐、传统,追求幸福、快乐、美好的生活。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朝鲜和韩国也有部分朝鲜族居住。

在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原因,散居地区的朝鲜族面临着一些特殊的现状和问题。

本文将对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散居地区的朝鲜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少数民族,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可能面临着一些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

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和农村,朝鲜族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生活水平较低。

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他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也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

散居地区的朝鲜族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也面临一些困难。

朝鲜族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文化在散居地区的传承和保护面临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传统文化的消失,朝鲜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不足也限制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长期以来,散居地区的朝鲜族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面临一些挑战,这也使得他们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现状,我们需要思考和关注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散居地区朝鲜族的支持力度,改善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条件、医疗服务等,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需要加强对朝鲜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和发展他们的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朝鲜族文化的扶持力度,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提高民众对朝鲜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我们也需要加强朝鲜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融入社会和参与社会发展。

散居地区朝鲜族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这个少数民族,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和维护文化传统。

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_以延边龙井市龙山村为中心

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_以延边龙井市龙山村为中心

文章编号:100424353(2002)0320189205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 ──以延边龙井市龙山村为中心李信昊1, 金俊峰1, 李佰寿2(1.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建筑系,吉林延吉133001;2.延边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吉林延吉133002)摘要:以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聚居村龙山村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阐明了朝鲜族民居特性.农村民居由木结构土草房转变为砖瓦房,平面结构中通间与双通屋较多,屋内间数逐年增加,继承了北朝鲜东北部的民居特色,并维持朝鲜民族传统居住习惯(火炕取暖和坐式生活),但在适应延边地理和气候特性后,逐渐转变成汉、满族等多民族混居的文化形态.关键词:民居;朝鲜族;土草房;农村居住文化中图分类号:TU092.819 文献标识码:A居住文化的差异是由社会、地理、民族等因素的差异造成的,因此从文化演变的角度讲只有掌握该地域的文化演变过程才能理解现在的居住文化.朝鲜民族以朝鲜半岛为中心,分布在现韩国、北朝鲜、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的东北地域以及俄罗斯的沿海洲.除了俄罗斯沿海洲以外均以朝鲜语为母语,由于使用共同语言,拥有共同文化背景,各地域的朝鲜民族具有很多共性.为了阐明朝鲜民族移住定居后的民居发展过程,以积累未来朝鲜族城乡文明住宅建设的基本资料,有必要综合分析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本研究选择具有自然部落性质的朝鲜族传统村落,通过对传统民居实际调查,分析研究了朝鲜族传统民居特性.1 研究内容和方法1.1 调查对象地区在朝鲜民族聚居的地域中,将与延吉市相邻的龙井市东盛龙镇龙山村2,3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龙井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的图们江中游,与朝鲜咸境北道会宁市稳城郡一江之隔.该市的总人口为27万,其中朝鲜族占69%,是朝鲜族聚居的边陲城市.1890年,朝鲜族初次安家落户在龙山村,龙山村位于长白山山脉的帽儿山山脚,与海兰江相临.村落原名叫龙岩村,解放后改名为龙山村.村落从发展规模来看,在1921年,2队有16户,3队有13户,总共29户;解放后,2队有25户,3队有20户,共有45户;到1965年,2队有80户,3队有70户,共有150户,与现在规模相似.1.2 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和资料,同住户进行面谈、说问调查以及现地实测,拟定了住宅调查表,用第28卷 第3期2002年9月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Vol.28No.3 Sep.2002收稿日期:2002-08-03作者简介:李信昊(1955-),男(朝鲜族),韩国庆南固城人,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建筑系兼职教授.以分析朝鲜民居的一般特性.调查户数有158户,按各项目有效回答的百分比来进行分析.2 人文社会特性2.1 移居时期移住定居的年代分布如下,1950年以前占4%,60年代占9%,70年代占16%,80年代占35%,1990年代占33%,2000年代占3%.80年代以后移居的有71%,居住30年以上的户占29%.2.2 家庭事项家庭人口为1、2人的户各占14%、15%,为3人的占27%,为4人的占33%,为5、6名的各占9%、2%.家庭人口数4人以下的户占89%,可见大部分家庭为核家庭.2.3 职业和收入住户大部分从事农业,非农业户数仅占4%.村中有50%住户有人到国外或国内大城市就业.住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耕作水田和到国外劳务输出,靠子女们给的赡养费生活的占11%.年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占11%,2000~4000元的占29%,4000~6000元的占22%,6000元以上的占38%.平均收入为5000元左右,比改革开放前翻了好几番.3 民居特性3.1 建筑年代1980年代前后修建的房屋各占一半(图1).1980年以后随着收入增加,新建住宅比例开始增加.有部分房屋进行补修,但大体上保持良好状态.图1 建筑年代分布3.2 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村中住户用地面积不足400m 2的占12%,400~700m 2的占54%,700m 2以上的占34%,每户平均用地面积为645m 2.住宅建筑面积在50m 2以下的占8%,50~70m 2的占34%,70~90m 2的占22%,90~110m 2的占15%,110~130m 2的占10%,130m 2以上的占11%.可见每户建筑规模一般维持到50~90m 2范围内,从建筑年代看,新建房屋的面积逐年扩大.3.3 建筑结构在住宅结构形式中,木结构土草房占52%,砖石结构砖瓦房占48%,只有一户为木结构的砖瓦房.1980年代以前全部为草房,其后新造房屋均为砖石结构的砖瓦房.3.4 建筑材料和特征3.4.1 基础:木结构形式的土草房的基础是天然毛石.砖瓦房基础为毛石混凝土.3.4.2 柱:木结构形式土草房全部使用原木,圆形柱占86%,其余为方柱.091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 3.4.3 墙体:木结构形式的土草房绝大部分墙体为土墙,砖瓦房的墙体为红砖.一般土墙的厚度为15~25cm ,砖瓦房是一砖半(37cm )厚以上,基本没有采用其他保温隔热措施.3.4.4 屋面:瓦屋面占52%,草屋面占48%.屋顶式样是四坡屋顶占58%,卷棚屋顶占40%,人字屋顶占2%.表明朝鲜民族善于使用四坡屋顶和卷棚屋顶.天棚下面有半尺高的空间,里面填满20cm 以上的土或者煤渣用来保温.3.4.5 勒脚、木地板(外部):朝鲜传统民居的特征之一外部木地板已无踪影,只剩下墙勒脚.勒脚高度为40cm 以下的占74%,40cm 以上的占26%.勒脚材料为混凝土(69%)、红砖(14%)以及块石(16%),占1%的户数仍保留土勒脚.勒脚只有门前整得较好,其他部分外观稍差.3.4.6 茅房:茅房均设在屋外,木结构占54%,砖结构占42%,土结构占4%,从建筑年代看由木结构逐渐转变为砖结构.从房屋周围的设置方位看:南侧占47%,北侧占37%,东侧占13%,西侧占3%.东南侧共占60%,符合朝鲜民族传统生活习惯.3.4.7 围墙、大门:围墙材料中,木料占80%(木、砖混用占7%),红砖占19%,铁丝网占1%,新建瓦房时大部分用红砖砌墙.大门中80%以上为木门,使用木门的围墙材料也采用了木料.当围墙采用砖或铁丝网时,大门为铁门.大门设在东侧最多,占全体户数的42%;其次是西侧,占24%;南侧占21%,北侧占7%,设在两方向的占6%.朝鲜民族有史以来将大门设在东侧或南侧作为民俗.该村62%民居的大门设在东侧或南侧.3.5 平面空间特性从住宅平面形式看,分为通间型(88%)、分间型(12%),这是朝鲜民族传统民居的平面空间的初期形态[1,2].通间型中单通屋占56%,双通屋占32%,半双通屋占11%,三通屋占1%.分间型中,半双通屋占57%,双通屋占29%,单通屋和双通屋各占1%.住宅间数分布来看,在通间型中,四间占45%,三间占24%,五间占24%,二间占2%,六间占3%,四间屋最多.在分间型中,三间占36%,四间和五间各占29%,六间占6%.住宅平面为通间型单通四间屋的最为普遍.房屋外观如图2,内部投影图如图3.图2 房屋外观(李龙洙宅)图3 内部投影图(李龙洙宅)当新建房屋时,分间型双通屋较多,房间数也增加.住宅平面形式来看,朝鲜族习惯于在门外脱鞋,现已收容汉族、满族等其他民族生活特性,脱鞋在室内,这是为了适应漫长冬天的气候特性.炕和厨房间没有隔墙,充分利用炊事后锅盖的余热,是为了更加适应寒冷天气而演变的.但当新191 第3期李信昊,等: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建房屋时,因卫生条件的改善,趋向于厨房与炕之间设置玻璃隔断.民居的坐向为朝鲜民族传统的“子坐午向”.各户居住空间的组成,仓库、茅房、畜舍、菜地等分布情况大致相同.有些住户仓库、附属舍、畜舍较多,有些住户在屋外设置锅台.仓库、附属舍一般储藏农工具,菜地布置在房屋南侧,除了非耕水田户外(14%),住宅前院均设置培育水稻苗的塑料大棚.图4为居住空间平面布置图.图4 民居的庭院布置图(吕范哲宅)4 生活环境特性4.1 室内温度和湿度木草土房的室内温差在夏天最高为3℃,冬天最高为5℃,与日温差大于10℃以上的室外相比,有较好的恒温效果.室内日湿度最高时12%,与日湿度差大于50%以上的室外相比有良好的恒湿效果.草土房夏天湿度维持10%左右,冬天在低于10%的程度.4.2 上下水管和卫生处理采用集中供水,使用上水管的户数占87%,上水道除了1户设在室外,其余均设在室内.使用电水泵的户数占86%,其余是手动式,水泵设在室内.屋内设有下水道的户数占85%,其余户仍把生活用水泼到室外.大部分户数夏天一般在室外洗漱,冬天在橱房洗漱的占86%,在仓库的占7%,在浴室的占7%.洗衣物大部分用手洗(占88%),其余住户兼用洗衣机(占12%).夏天在小河边洗衣占80%,其余住户用洗衣机或者因身体不适,在室内洗衣,冬天一般在室内橱房洗衣.茅房全部设在室外,掏粪式占70%,铺盖煤渣等进行发酵式占30%,粪尿全部使用于堆肥.4.3 取暖与炊事住户均采用传统火炕来取暖.烧火炊事产生的余热储蓄到火炕来取暖.厨房锅台设置传统铁锅,灶口设在离锅台60~80cm 底下,不烧火时用木地板盖住灶坑,便于炊事活动.设置现代式厨柜的户占15%.烟囱设置在西侧的占86%,使用的材料采用混凝土的占42%,红砖的占37%,木头的占19%,钢管的占2%.81%住户使用柴禾、稻草、玉米秆为燃料,其余19%户兼用煤炭.炊事用具全部使用铁锅,单纯用锅的户数占27%,兼用锅和煤气的占33%,兼用锅和电的占28%.锅、291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 煤气以及电一同使用的占12%.5 结论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村落形成于1880年后期至1930年代初期的个别移居时期.经100多年的岁月,延边龙井龙山村的住民,仍以北朝鲜东北部民居形式为传统.民居从建筑结构形式及构造来讲,从传统的木结构土草房转变成砖瓦房,采用歇山屋顶.因延边的气候影响,外部的木地板已经消失,只剩下勒脚.民居的平面形式从单一的单通间逐渐转变成双通间或三通间,由单通间逐渐转变成多分间,以追求多功能的平面形式,仍保持以火炕为主要取暖方式的生活特点,但因地理、气候、文化经济等原因,逐渐转变成汉族、满族等多民族居住文化混合形态.参考文献:[1] 金俊峰.中国东北地域韩人同胞(朝鲜族)传统民居平面的分类和特性[D].韩国:韩国忠北大学大学院,2000.34-63,85-124.[2] 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135-154.A Study on th e Field Su rvey of th e K orean C ommu nities ’Dw ellingH ouses of R u ral District in E ast 2N orth ern C hina ──Longsh an V illage ,Y anbianL I X in 2ho 1, J IN Jun 2feng 1, L I Bai 2shou 2(1.Department of A rchitectrue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Yanb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1,China;2.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by the field survey of rural village ,Longshancun ,Y anbian.The structures of their houses are changed into the brick houses from the earthen houses with wood frame.The floor plans are changed into Dual 2bay 2type of Divided 2space from S ingle 2bay 2type of H ollistic 2space ,the largest ratio at present ,and the numbers of space are increased.In the view of total outline ,their dwelling hous 2es are based to those of east 2northern K orea and are sustained to the vernacular dwelling styles ,and are adapted to the geography and climate of Y anbian and accepted to the culture of other communities.K ey w ords :Dwelling house ;K orean communities ;Earthen house ;Rural dwelling culture391 第3期李信昊,等: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

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居住空间构成研究

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居住空间构成研究

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居住空间构成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朝鲜族传统居住空间的考察与朝鲜族文化历史资料的研究,探究中国朝鲜族居住空间的发展变化与居住空间构成形式等方面所包含的朝鲜族传统居住文化。

关键词:朝鲜族;传统居住;空间构成一、概况传统居住空间作为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着那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社会发展的状况。

朝鲜族结合生活习惯和行为特征建造了适合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具有实用性的住宅。

至1990年末中国的朝鲜族人口数达到了200万。

朝鲜族主要聚集在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的辽河、松花江、嫩江流域及长白山一带。

其中形成的最大居住地就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内总共居住着75万人,占中国朝鲜族总人口的43%。

朝鲜族大部分是在清朝时期的灾荒年代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境内的,他们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同时又渐渐融入迁居地,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模式,也建造了极富当地特色的建筑形式。

二、朝鲜族传统居住空间的地域特征中国东北地区由汉族、满族和朝鲜族共同生活的农村较多,居住此地区的朝鲜族居住空间也受其他文化的影响。

如受汉族和满族的“立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朝鲜族民居中出现了叫“地间”的空间,而且门厅被扩大成走廊型的玄关或门洞。

这与朝鲜族聚集的延边地区有所不同。

延边地区受朝鲜咸京道地区的影响出现了“田”字形平面民居,长白山西部地区则受北朝鲜平安道的影响多有一字形大通间。

并且受东北地区汉族的影响在与汉族杂居地区均匀地分布着长方形的中央有厨房的三间型的房屋。

因为长白山地区属于高山地带有着郁郁葱葱的森林,随之出现了与其它区域不同的“外通型”茅草屋。

中国朝鲜族的居住生活样式是在韩半岛传统居住空间的基础上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居住空间内部的隔断被拉门所代替,出现了各室空间划分不明确的大通间现象。

据调查延边地区在传统居住空间的大通间现象变化最大。

大通间现象是因为城市化和近代化的影响,窗户由开放式变成封闭式,厨房也受近代化影响和炊事方法的不同、取暖材料等的变化灶炕的铺设由原来的木地板结构变成现代化的地板胶。

朝鲜族文化调研报告

朝鲜族文化调研报告

朝鲜族文化调研报告朝鲜族文化调研报告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

他们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下面是对朝鲜族文化的调研报告。

一、语言和文字:朝鲜族的语言属于朝鲜—日本语系,与韩国的朝鲜语非常相似,但是有一些地方方言的差异。

朝鲜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朝鲜文”,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一种表意性写法。

朝鲜文分为方块字和草书字两种,草书字是书写速度快、笔划简单,主要用于朝鲜族平民的日常书写。

二、饮食文化:朝鲜族的饮食以米饭为主食,配以各种蔬菜、肉类和海鲜。

他们善于用十几种不同的调味料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香辣菜肴,如辣白菜、辣炒年糕等。

同时,朝鲜族人民也以自煮的汤面为传统食品之一,在节日和特殊场合,人们会聚在一起,共同享用这一美食。

三、服饰:朝鲜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男性通常穿着“长袍”或“斗蓬”,女性则穿着“长袍”和“裙子”。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讲究色彩和图案的搭配,通常由黄、红、绿等明亮的色彩组成,以及花纹和刺绣的细致描绘。

现代的朝鲜族人民日常穿着比较接近汉族和韩国传统服饰,但在特殊节日和场合,他们仍然保留着传统服饰的使用。

四、音乐和舞蹈: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非常丰富多样。

传统的朝鲜族音乐以管鼓乐器为主,如竹器箫、木鱼和大鼓等。

传统的朝鲜族舞蹈以歌舞杂剧为代表,通常由舞者们身穿传统服饰,以优美的舞姿和韵律感动人们的心灵。

五、民俗和节日:朝鲜族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和传统节日。

其中,清明节和中秋节是朝鲜族人民最重要的两个节日。

清明节时,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祭拜和祈福;中秋节则是人们团聚的时刻,家人会一起分享月饼、赏月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此外,朝鲜族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大年节、春节和农耕节等。

六、民间艺术:朝鲜族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多样,代表有“民俗花车”和“果园艺术”等。

民俗花车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庆祝仪式和展示活动,以绚丽多彩的花车和舞蹈为主,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观众。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魅力。

这种装饰艺术融合了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手工艺术,反映了朝鲜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色、传承和发展变化。

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在建筑、木雕、织锦、绣品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色,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装饰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屋顶多采用歇山式,庭院布局合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建筑装饰方面,朝鲜民居常常采用木雕、墙画等手法,装饰门窗、房梁等部位。

木雕常常以花鸟、人物、山水为题材,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墙画则常常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为题材,构图精美,绘画技法独特,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2. 织锦和刺绣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中的织锦和刺绣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织锦主要以丝线、金线、银线等为材料,纹样多样,色彩绚丽,图案精美。

刺绣则以棉线、丝线等为材料,多以花、鸟、人物等为题材,工艺精湛,形象逼真。

这些织锦和刺绣常常被用于装饰床帷、墙幕、窗帘等地方,给人一种华丽、典雅的感觉。

3. 宗教装饰朝鲜族民居装饰中还常常融入宗教元素,如佛教、儒教、民间信仰等。

这些宗教装饰常常体现在建筑结构、雕刻、织锦等方面,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以及对神灵、祖先的崇敬。

这些宗教装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当地人民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朝鲜族人民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展自己的传统装饰艺术,通过不断创新和学习,不断提升技艺水平,使传统装饰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一方面,当地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朝鲜族装饰艺术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为传统装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朝鲜族分布在中国各地,主要聚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

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和社会地位都受到了华夏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而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朝鲜族的现状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就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现状以及对其的思考进行探讨。

一、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生活现状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主要以农业、渔业为生,也有部分人从事手工业、商业等工作。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其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辽宁地区,朝鲜族主要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为生,同时因地处海滨,渔业也是他们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区,以农业为主,特别是玉米、大豆的种植最为常见。

一些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有一部分朝鲜族从事工厂、企业的工作,或者选择自主创业。

散居地区的朝鲜族生活虽不富裕,但也基本能够维持生计。

除了经济来源外,散居地区的朝鲜族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传统饮食等文化特色。

朝鲜族是以朝鲜语为母语的民族,但在中国多数地区,他们也能熟练使用汉语。

由于与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交往,朝鲜族的语言和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的地区甚至已经出现了语言融合的现象。

在宗教信仰方面,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主要信奉佛教、儒教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朝鲜族族教。

在饮食方面,朝鲜族喜好饮食的辛辣和酸甜口味,泡菜、辣椒酱等是他们的传统食物。

1. 文化传承与保护随着现代化的浪潮,朝鲜族的文化传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传统语言、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而在这一过程中,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也面临着文化认同感的困境。

一方面,受汉文化的影响,有些朝鲜族已经逐渐失去了母语,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文化根源;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也难以进行。

我们应该重视朝鲜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加强对朝鲜族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使其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推荐-朝鲜族民俗村实践报告 精品

推荐-朝鲜族民俗村实践报告 精品

朝鲜族民俗村实践报告三道河子朝鲜族民俗度假村位于辽宁省丹东宽甸县下露河朝鲜乡,在六月末,我们朝鲜语专业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宽甸下露河朝鲜族三道河村(韩朝学院实训实践基地)进行了语言实训活动,在这期间,同学们参观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了解和体验朝鲜族的民风民俗,并对村落形成的历史和村民生产生活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

此次交流活动,我们既加深了对朝鲜族风土民情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也锻炼和提升了韩国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观游览了朝鲜民俗博物馆,这里有历史悠久,有新石器、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址尚存,馆长还向我们介绍了再抗战时期,这里也曾经经历了风霜雨雪,至今流传着民族英雄抗日的故事。

考察两省三县交汇处,其东北边与本溪市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吉林省的集安市隔江相望,居住在朝鲜族民房,其中朝鲜族人口1100多人,且居住集中,完整地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从下露河朝鲜族人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朝鲜族人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崇尚知识、举孝爱幼的朝鲜族民族风情;朝鲜族的苦难历史造就了朝鲜族坚定、不屈的精神。

品尝并亲身体验做朝鲜族饮食,原来用于胡口的朝鲜族饮食,用最简单的原料,可以做出最营养、色香味俱全的饮食,在今天成为别具特色、备受推崇的一种饮食文化,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

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制成。

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

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

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不管学做的怎样,但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学做朝鲜族饮食的乐趣。

朝鲜族的“汤文化”堪称世界一绝,他们都对汤情有独钟,须臾不能离开。

狗肉汤、牛肉汤、猪肉汤、河鱼汤、海菜汤、豆腐汤、饼汤、冷面汤、酱汤……仅仅是酱汤,又可以因所用酱的品种不同而分为若干种,“狗肉汤”是朝鲜族“汤文化”的集大成之代表性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 族 传 统 居 住 习 惯 >火 炕 取 暖 和 坐 式 生 活C<但 在 适 应 延 边 地 理 和 气 候 特 性 后<逐 渐 转 变 成 汉 族F满 族 等 多 民 族 混 居 的 文 化
形态E
关 键 词 D民 居 B朝 鲜 族 B土 草 房 B农 村 居 住 文 化
中 图 分 类 号 D2!"@7!
从 住 宅 平 面 形 式 看*分 为 通 间 型 411)58分 间 型 4(’) 5*这 万是方朝数鲜据民 族 传 统 民 居 的 平 面 空 间 形 态 0
通间型中单通屋占 -/)*双通屋占 .’)*半双通屋
占 (()*三通屋占 ()*分间型中*半双通屋占 -,)*双 通屋占 ’2)*单通间和双通屋各占 ()0从住宅间数分 布来看*在通间型中*四间占 $-)*三间占 ’$)*五间占 ’$)*二 间 占 ’)*六 间 占 .)*四 间 屋 最 多0在 分 间 型 中*三间占 ./)*四间和五间各占 ’2)*六间占 /)*住 宅 平 面 为 通 间 型 单 通 四 间 屋 的 最 为 普 遍 0房 屋 外 观 如 图 ’*内部投影如图 .0
世 纪 @#年代占 AX<!#世纪 W#年代占 "@X<!#世纪 H# 年 代 占 ?$X<!#世 纪 A#年 代 占 ??X<!#世 纪 H#年 代 以后移居的有 W"X<居住 ?#年以上的住户占 !AXE Y7Y 家庭事项
家庭人口为 "F!人的住户各占 "KXF"$X<家庭人 口为 ?人的占 !WX<为 K人的占 ??X<为 $F@人的各占 AXF!X<家 庭 人 口 数 K人 以 下 的 住 户 占 HAX<可 见 大 部分家庭为合住家庭E Y7Z 职业和收入
通过查阅 参 考 文 献 和 资 料<同 住 户 进 行 面 谈F问 卷 调 查 以及实地测绘<拟定 了 住 宅 调 查 表<用 以 分 析 朝 鲜
民居的一般特性E调查户数为 "$H户<按各项目有效回 答的百分比来进行分析E
Y 人文社会特性
Y7V 移居时期 移 住 定 居 的 年 代 分 布 如 下D"A$#年 以 前 占 KX<!#
V 研究内容和方法
V7V 调查研究地区 在 朝 鲜 民 族 聚 居 的 地 域 中 <将 与 延 吉 市 相 邻 的 龙 井
市东盛龙镇龙山村 !F?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E龙井市 位 于 吉 林 省 东 北 部 的 图 门 江 中 游 <与 朝 鲜 咸 境 北 道 会 宁 市稳城郡一江之隔E该市的总人口为 !W万<其中朝鲜族 占 @AX<是朝鲜族聚居的边陲城市E"HA#年<朝鲜族初 次 安 家 落 户 在 龙 山 村 <龙 山 村 位 于 长 白 山 山 脉 的 帽 儿 山 山 脚 <与 海 兰 江 相 邻 <村 落 原 名 叫 龙 岩 村 <解 放 后 改 名 为 龙 山 村<村 落 从 发 展 规 模 来 看<在 "A!"年<!队 有 "@ 户<?队有 "?户<总共 !A户B解放 后<!队 有 !$户<?队 有 !#户<总共 K$户B到 "A@$年<!队有 H#户<?队有 W# 户<总共 "$#户<与现在规模相似E V7Y 研究内容和方法
4’5柱6木 结 构 形 式 土 草 房 全 部 使 用 原 木*圆 形 柱 占 1/)*其余为方柱0
4.5墙 体 6木 结 构 形 式 的 土 草 房 绝 大 部 分 的 墙 体 是 土墙*砖瓦房的墙体为红砖*一般土墙的 厚 度 为 (-+ ’7&*砖 瓦 房 是 一 砖 半 4.,7&5厚 以 上*基 本 没 有 其 他 保 温隔热措施0
+-8@@@N */8(O;8P7’*7P& 通 讯 作 者D刘 荣 厚 >"A@#L C<男<教 授<博 士 >后 C<博 士 生 导 师<主 要
从事可再 万生方能数源研据究E沈阳市东陵路 "!#号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
程 学 院 <""#"@"E 4M’,6D6,8&/-8N /-+M’,67*-M
第 !"卷 增刊
农业工程学报
5-67!" 2899
!?! !##$年
!月
%&’()’*+,-()-.+/01234
:0;7 !##$
]]]]]]]]]]]]]]]]]]]]]]]]]]]]]]]]]]]]]]]]]]]]]]]]]]]]]]]]]]]]]]]]]]]]]]]
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
李信昊"<刘荣厚!= <张文基!
>"7韩国忠北大学校农科大学农工学科<沈阳 ""#"@"C
摘 要D以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聚居村龙山村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阐明了朝鲜族的民居特性E农村民居由木
结构土草房变为砖瓦房<平面结构中通间与双通屋较多<屋 内 间 数 逐 年 增 加<继 承 了 北 朝 鲜 东 北 部 的 民 居 特 色<并 维 持 朝 鲜
4/5厕所6厕所均设在屋外*木结构的占 -$)*砖结 构的占 $’)*土结构的占 $)*从建筑年代来看*由木结 构 逐 渐 转 变 为 砖 结 构 0 从 房 屋 周 围 的 设 置 方 位 来 看 6在 南侧的占 $,)*在北侧的占 .,)*在 东 侧 的 占 (.)*在 西 侧 的占 .)*东 南 侧 共 占 /%)*符 合 朝 鲜 民 族 传 统 生 活习惯0
住 户 大 部 分 从 事 农 业F非 农 业 户 数 仅 占 KX<村 中 有 $#X的 住 户 有 人 到 国 外 或 国 内 大 城 市 就 业<住 户 的 主 要 收 入 来 源 是 耕 作 水 田 和 到 国 外 劳 务 输 出 <靠 子 女 给 赡 养 生 活 费 的 占 ""X<年 收 入 为 !###元 以 下 的 占 ""X<!###[ K###元 的 占 !AX<K###[ @###元 之 间 的 占 !!X<@###元以上的占 ?HX<平均收入为 $###元左 右 <比 改 革 开 放 前 翻 了 好 几 番 E
Z 民居特性
Z7V 建筑年代 "AH#年 代 前 后 修 建 的 房 屋 各 占 一 半 >图 "CE"AH#
年代以后随着收入增加<新 建 住 宅 比 例 开 始 增 加<有 部 分 房 屋 进 行 补 休 <但 大 体 上 保 持 良 好 状 态 E
收 稿 日 期 D!##?G#AG!K 作 者 简 介D李 信 昊 >"A$$LCD男<博 士<教 授<韩 国 忠 清 北 道 清 州 市 开 新 洞 山 KH番 地 忠 北 大 学 校 农 科 大 学 农 工 学 科<?@?A!#E 4M’,6D
4,5围墙8大门6围墙材料中*木料占 1%)4木8砖混 用 占 ,)5*红 砖 占 (2)*铁 丝 网 占 ()*新 建 瓦 房 时 大 部分用红砖砌墙0大门中 1%)以上为木门*使用木门的 围 墙 材料也采用了木料*当 围 墙 采 用 砖 或 铁 丝 网 时*大 门 为铁门0大门设在东侧最多*占 全 体 户 数 的 $’)9其 次是西侧*占 ’$)9南侧占 ’()*北 侧 占 ,)*设 在 两 方 向的占 /)0朝鲜民族有史以来将大门设在东侧或南侧 作为民俗*该村 /’)的居民的大门设在东侧或南侧0 !": 平面空间特性
在住宅结构形式中*木结 构 土 草 房 占 -’)*砖 石 结 构砖瓦房占 $1)*只有一户为木结构的砖瓦房*(21%年 代 以 前 全 部 为 草 房 *其 后 建 造 的 房 屋 均 为 砖 石 结 构 的 砖 瓦房0 !"3 建筑材料和特征
4(5基 础6木 结 构 形 式 土 草 房 的 基 础 是 天 然 毛 石* 砖瓦房基础为毛石混凝土0
各 户 居 住 空 间 的 组 成*仓 库8厕 所8畜 舍8菜 地 等 分 布 情 况 大 致 相 同 0 有 些 住 户 仓 库 8附 属 舍 8畜 舍 较 多 *有 些 住 户 在 屋 外 设 置 锅 台 0仓 库 8附 属 舍 一 般 储 藏 农 工 具 * 菜 地布置在房屋 南 侧*除 了 非 耕 水 田 户 外 4($)5*住 宅 前院均设置培育水稻的塑料大棚*图 $为居住空间平面 布置图0
图 ’ 房屋外观4李龙洙宅5 ;<="’ >?@ABCDEFGA GH@FIFG?EI
图 . 内部投影图 4李 龙 洙 宅 5
;<=". JCGKI7@<GL DCBA<L=GH@FI
<LE<DIFG?EI
当新建房 屋 时*分 间 型 双 通 屋 较 多*房 屋 间 数 也 增 加 *住 宅 平 面 来 看 *朝 鲜 族 习 惯 于 在 门 外 脱 鞋 *现 已 收 容 汉 族 8满 族 等 其 他 民 族 生 活 特 性 *脱 鞋 在 室 内 *这 是 为 了 适 应 漫 长 冬 天 的 气 候 特 征 0 炕 和 厨 房 间 没 有 隔 墙 *充 分 利 用 炊 事 后 的 余 热*是 为 了 更 加 适 应 寒 冷 天 气 而 演 变 的 0但 当 新 建 房 屋 时 *因 卫 生 条 件 的 改 善 *趋 向 于 厨 房 与 炕之间设置玻璃隔断0民居的坐向为朝鲜民族传统的 M子 坐 午 向 N0
图 " 建筑年代分布 :,O7" \,)+&,;8+,-(*/’&+-.*-()+&8*+,-(+,M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