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合集下载

俄罗斯沙皇时期的国家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沙皇时期的国家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沙皇时期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俄罗斯沙皇时期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俄罗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历程。

自彼得大帝时代开始,俄罗斯国家便开始了一系列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在欧洲成为一支颇具影响力的国家。

本文将对俄罗斯沙皇时期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政治现代化彼得大帝是沙皇时期的一位非常有远见的领袖,他认为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革。

他通过造船、建立工厂、设立学校、开办报纸等途径,引进西方技术和文化,改革俄罗斯管理体制,使俄罗斯走上现代化之路。

彼得大帝不仅建立了新制度,还对旧有制度进行大力改革。

例如,1709年他颁布了《城市条例》,规定了城市的组织架构、管理方法和税收制度,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又比如,1714年兴建了“海军部”,加强了军队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海军的战斗力。

这些政治制度和改革都为俄罗斯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沙皇时期经过彼得大帝的努力,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他建立了莫斯科铸造厂、彼得堡造船厂、瓦尔纳工厂等一系列生产基地,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此外,彼得大帝还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如降低税收、取消贵族特权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他还向欧洲国家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而刺激了俄罗斯的商业活动。

三、文化现代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基础,在现代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沙皇时期,俄罗斯的文化也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

彼得大帝建立了学校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倡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加强了国家的文化基础。

沙皇时期还涌现出大量文化杰出人物,如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戈尔基等,他们的文学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为俄罗斯文化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总之,俄罗斯沙皇时期的现代化进程,无不深刻影响了俄罗斯历史的发展,也成为欧亚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其开创了俄罗斯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化的序幕,为今天的俄罗斯带来了皇室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一直保持着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位。

试论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及其启示

试论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及其启示

试论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及其启示作者:王丽鹏来源:《公关世界》2020年第14期摘要:实现现代化,在国际舞台上建立一个具有强烈影响力的现代化强国是贯穿俄罗斯发展史上的一条主线。

无论是十七世纪的俄国还是苏联解体之后的新俄罗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现代化的历程都是十分纷繁复杂的。

整个俄罗斯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总结起来就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相糅合的过程。

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在尊重国家传统的基础上,考虑到自身国情因素,合理处理好国际传统与发展现实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俄国领导人都将面对着来自不同层面时的机遇和挑战,其发展经验也为国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俄罗斯现代化传统国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关键词,也可称之为新时代的代名词。

大约在三十年前,“民主”一词也在时代发展中发挥了相同的作用。

如今的现代化,就如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民主制度一样,其核心理念和思想不断地在国家中普及,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肯定,这种理念拯救着在历史长河中反复探索并寻求发展的国家,将其带入新的历史路线,看到国家新的发展前景。

对一个国家来说,现代化理念的诠释,单单只是将现代化理解为技术时代的变化(技术突破)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技术发展的问题在于存在能够复制、实施和使用技术的社会环境。

从历史上观察到的技术和每种技术模式的核心都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样的定义避免了需要通过参考外部标准和样本国家来披露现代化的概念,因为一方面,“现代社会”是普遍的,另一方面,它总是与这些历史和文明环境联系在一起。

形成这种的广泛特征包括:文化特征(合理化公众意识,线性历史思维),社会人口统计(城市化),经济(劳动力专业化,大宗商品生产),行政(将管理职能转变为理性的官僚机构),民族民族的(在单一语言和文化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统一),政治性的(“公共场所”的形成,个人、公民而不是社区、房地产、公司向社会基本单位的转变),法律(法律的垄断,法院,国家主持下的合法暴力)等。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俄罗斯帝国正面临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深刻变革。

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帝国的劳动力、工业、城市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同时,社会阶层和政治改革也使得俄罗斯逐渐迈向现代化的大门。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来阐述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变革。

一、经济发展在经济方面,俄罗斯帝国在19世纪末期实现了百年来最显著的变化。

首先,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

之前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无法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因此,政府开始通过资助和鼓励,引进现代农业装备,使得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统计,1897年至1905年期间,粮食生产总量增长了13%。

这也使得俄罗斯成为欧洲大陆上粮食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在工业方面,俄罗斯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之前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手工业的制造业上,但这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逐渐被淘汰。

自19世纪50年代开始,俄罗斯引进了大量的西方先进工业技术,同时也开始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这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市场和就业机会的增长,同时也推动了铁路、电力和石油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工业方面,俄罗斯的成长率在欧洲各国中也位居前列。

最后,在社会方面,俄罗斯帝国的经济变革和发展也引起了社会阶层和城市规模的变化。

在19世纪末期,俄罗斯的城市人口增长迅速,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同时,城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城市中心地带开始出现大型商业和金融中心,而普通百姓则生活在城市边缘地带或周边的工业园区。

这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例如底层民众的经济和社会流动性降低,劳动条件的恶化等。

二、社会变革在社会方面,俄罗斯帝国也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社会和政治改革。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861年的农奴制度改革。

在这次改革中,农奴制度被废除,劳动力得到了自由和保护,并得到了土地的分配。

这次改革虽然带来了一些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但为俄罗斯的农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跳跃”与挫折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跳跃”与挫折

诸 如 文 艺 复 兴 、 蒙 运 动 、 教 改 革 和 科 学 革 命 启 宗 等 。 之 , 还 没 有 感 受 到 一 点 点 新 的 人 文 精 神 和 总 它
自然 科 学 的 气 息 。 19 6 7年 镀 得 一 世 微 服 出访 西 欧 , 成 为俄 罗 就 斯学 习 西 方 的 契 机 次 出访 对 沙 皇 刺 激 很 大 , 这 他
技 术 革 命 , 经 济 和 技 术 上 追 赶先 进 国家 的 进程 。 在 这 种 现 代 化 思 想 源 自列 宁 。 早 在 十 月 革 速 的 剧 烈 的 社会 变动 , 时 而 有
会 遭 遇 挫 折 , 代 化进 程 会 出 现 “ 裂 ” 甚 至 是 严 现 断 , 重倒退等 。

世 界现代化 进程 中的奇 特现象
俄罗斯作为一个落后国家 , 为追 赶先 进 国 家 ,
初 , 宁 就 提 出“ 产 主 义 就 是 苏 维 埃 政 权 加 全 国 列 共 电 气 化 ” 著 名 公 式 。 强 调 指 出 实 现 全 国 电 气 化 的 他
对于 巩 固 苏 维埃 政权 的 重 要 性 : 共 产 主 义 就 是 苏 “ 维埃 政 权 加 全 国 电 气 化 。 不 然 我 国 仍 然 是 一 个 小 农 国 家 , 一 点 我们 必 须 清楚 地认 识 到 。 们 不 仅 这 我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比 资 本 主义 弱 , 国 内也 比 资 本 主 在 义 弱 。这 是 大 家 知 道 的 。我 们 已经 认 识 到这 一点 ,
化 进 程 , 要是 国 家政 权 通 过 强 力推 进 , 进 工 业 主 促
第 三 , 代 化 是 指 人 类 社 会 从 传 统 农 业 社 会 现 向 现 代 工 业 社 会 转 变 的 过 程 , 确切 地说 , 经 济 更 是 落 后 国 家 实 现 工 业 化 的 进 程 @。 第 四 , 代 化 是 指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兴 起 后 出 现 现 的 特 定 国 际 关 系 格 局 下 , 济 落 后 国 家 通 过 大 搞 经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近代俄罗斯是一个经历了多次改革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国家。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运动和社会变革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也塑造了俄罗斯人民的现代意识。

改革运动的推动者之一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自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以来,他就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1861年的农奴制度改革。

这一改革废除了俄罗斯农村地主对农奴的剥削关系,使农奴们获得自由。

农奴制度的废除不仅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工业化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这一改革不仅是俄罗斯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标志,也为后来的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度的废除虽然为俄罗斯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并没有带来普遍的幸福。

废除农奴制度后,农民们虽然获得了自由,但他们的土地仍然受到限制,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这一状况加深了农民对沙皇政府的不满,成为了后来俄罗斯革命的导火索之一。

除了农奴制度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措施。

他在1870年代开始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化运动,兴建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引进了先进的工业技术。

这一运动使得俄罗斯的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

同时,城市的工人阶级也开始崛起,成为了俄罗斯社会的新力量。

然而,这一时期的改革运动并没有达到亚历山大二世的预期效果。

在城市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工人们面临着低工资、恶劣工作条件和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

这些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和罢工,工人们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权益保护。

这些运动和罢工不仅动摇了沙皇统治的基础,也加深了俄罗斯社会的不稳定。

除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运动,近代俄罗斯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1905年的第一次俄罗斯革命。

这一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人和农民的不满情绪、民主运动的呼声以及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对等。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历程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历程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历程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罗斯帝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的努力。

然而,在苏维埃时代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自1990年代起,俄罗斯开始进行经济转型和市场化改革,逐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苏维埃时代,俄罗斯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集中控制着经济资源,企业主要由国有部门控制和管理。

然而,由于中央计划和管理的缺乏效率,俄罗斯的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萧条和滞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在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俄罗斯迅速进行了市场经济改革。

市场化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和私营企业,同时大量国有企业被私有化。

1990年代初期,俄罗斯经济经历了剧烈的震荡,通货膨胀率飞速上升,失业率剧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然而,到了1999年,俄罗斯的经济开始逐渐走出困境。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通货膨胀,并实施了财政和金融改革。

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和外国投资的增加,俄罗斯经济逐渐恢复并取得了可观的增长。

2000年后,俄罗斯的经济表现出了更为稳定的增长趋势。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经济发展,包括降低税率、改善商业环境、鼓励创新和提高教育水平。

此外,俄罗斯还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强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市场。

2014年至2015年,俄罗斯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影响。

2015年俄罗斯经济进入衰退,并在2016年经济开始复苏。

目前,俄罗斯经济正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势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8年俄罗斯的GDP增长了1.6%。

俄罗斯政府继续推动经济多元化,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全球经济合作。

总之,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

虽然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俄罗斯经济在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措施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和进步。

主要国家现代化进程及工业革命表格

主要国家现代化进程及工业革命表格

的变革一般是社会 精英。这类的变革 总是一种自上而下 的变革。 (4)日本现代化过程 带有浓厚的军国主 义色彩。
年代成为最大的债权国和外汇储备国,创造
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以后,日本
70年代开展“多边自主外交”,80年代以来,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近代英美法重要法律文献
国家
文献
颁布
机构
内容和作用
进 的欧洲战争策源地。随着第三帝国的崩溃, 现代化的催化剂,
程 德国的现代化进程再次被打断,国家处于分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
裂状态。
德国战败,德国均
遭受打击,尤其是
第三个阶段:“二战”后。二战后的德国在冷 二战后,德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战背景下分裂成东西德国。西德在盟国扶持 裂,一直到冷战结
下建立了民主制度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经 束,才通过和平方
后,经过西进运动领土延伸到太平洋沿岸, 进程中,中产阶级
美 成为一个大国。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 是变革的中坚力 国 的深入开展,南北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激 量。在改革和新政
现 化,终于导致美国历史上唯一的内战——南 中,扩大公民参
代 北战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
与、保持市场竞
化 命。北方的胜利终结了黑人奴隶制度,巩固 争、寻求社会公正
中央集权,又通过明治维新——富国强兵、 号反映了启动时期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成功地实现了“脱亚入 的日本强烈地要求
欧”,迅速崛起为东方新型的工业化强国;后 和东方古老的封建
又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制定颁布《大日 体制断绝联系。
本帝国宪法》,奠定了日本现代化政体的基 (2)移植西方文明
础。
时,注意“和魂洋

俄罗斯唱响“现代化”

俄罗斯唱响“现代化”

2 世 纪 2 年 代末 3 年 代初 , 0 0 0 苏维 埃 政权 建 立伊 始 , 苏 联便 掀 起 了大 规模 经济 建设 的热潮 。12 年 布 尔什 维 95
克 中央提出了高速进行工业化的方针 。2 世纪 3 0 0年代 , 斯大林选择了高速度工业化之路 , 并认为“ 不是发展任何

种 工业 都算 工 业 化 , 业化 的 中心 , 工 即工业 化 的基础 就
是 发 展重 工 业 ( 燃料 、 属 等 )归 根 到底 就 是发 展 生产 资 金 , 料 的 生产 , 发展 本 国的机 器 制造 业 。 …工 业 化 首先应 当 … 了解 为 发展 我 国 的重 工业 ,特别 是 发展 … …机 器 制造 业
额从 1. 9 %下降到 1. 4 2 %,并且天然气开采量 占世界总开 9 采量 的份额从 3 . 5 %下降到 1. 8 7 %。实际上俄罗斯的所有 6 工业 品种都经历 了剧烈下滑 , 由于固定资产老化 、 投资不 足、 政府管理的无效率 、 制度不健全 、 腐败等原因 , 即使是 在繁荣 的 2 0 00年这种下滑也仍在蔓延。所 以, 俄罗斯 目
咋 可 日 圭 ‘ 刘 现 彭 Ⅱ 日 ; ’
俄罗斯唱 响“ 现代化” 仍需 以现有工 业实力为基石
在世 界 各 国 推进 现代 化 的历 史 进程 中 ,尤其 是 在 那
成 了一个 工 业 国 。然而 ,在这 种 工业 化 战 略思 维 的 主导
下 ,苏联工业化模式 的负面效应是 导致经济结构 中农 、
前 的 经济 现代 化 还 要承 担 起继 续 巩 固 和加 强 现有 的工业
这一整个工业的神经 中枢。” 在当时的条件下 , 苏联进行 工业化 的资金来源就是 “ 民市场 ”利用工农业产 品价 农 ,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一、彼得一世改革:俄罗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钦察汗国解体后获得独立,领土不断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自称沙皇,标志着近代俄国的建立。

1、改革的背景:(1)西欧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2)17世纪的俄国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经济相比西欧还相当落后:(3)彼得一世希望获得良好的出海口,实现扩张的目的:彼得一世即位时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内陆国,北边虽然后海岸线,但是基本上常年封冻,无法作为港口,彼得一世希望通过向西扩张,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南扩张,获得黑海的出海口。

(4)俄国军队在向克里木的进攻中损失惨重,暴露了俄国军队的弱点:2、改革的主要内容: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使团考察西欧国家,自己也化名前往,一年后回国,即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军事上,仿效西欧样式,建立新式海陆军:(2)经济上,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3)政治上,改革和健全国家近代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4)社会文化方面,重视教育改革,改变社会习俗:3、改革的影响: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触动俄国的农奴制,但是经过改革,俄国的国力显著增强。

使俄国跟上了世界潮流,开始了其现代化的进程。

(1)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

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2)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3)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与变革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与变革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与变革俄罗斯帝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强大帝国,其扩张与变革深刻地塑造了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帝国在扩张与变革方面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帝国建立与领土扩张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始于16世纪,当时伊凡雷帝一世成功统一了俄罗斯诸公国,确立了沙皇制度,并将该国改称为帝国。

自此以后,俄罗斯开始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其领土。

1.西伯利亚扩张西伯利亚的开发与扩张是俄罗斯帝国扩张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16至17世纪期间,俄罗斯探险家开始逐渐征服西伯利亚地区,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前哨据点,如托木斯克、伊尔库茨克等。

这一过程不仅帮助俄罗斯帝国拓宽了领土,还使其得以控制西伯利亚的丰富资源,特别是皮草、金矿和木材等。

2.波罗的海扩张俄罗斯帝国还不断扩张其西部边境,以争夺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控制权。

在18世纪初,俄罗斯帝国与瑞典发生了一系列战争,最终成功地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地区的庞大领土。

这一扩张使得俄罗斯获得了更多的贸易港口和资源,并且丰富了帝国的海军力量。

二、政治与行政改革俄罗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行政改革,以巩固其统治,并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

1.彼得一世的现代化改革彼得一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沙皇之一,他致力于将俄罗斯引向现代化。

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将首都迁至圣彼得堡、推行西方化政策、建立新的军事力量(陆军和海军)等。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国家的行政与军事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帝国的扩张。

2.准军事化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控制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俄罗斯帝国建立了准军事化的管理体系。

该体系由边疆军队、边疆总督和哥萨克军队组成,既有军事职能,又兼具行政管理功能。

这种特殊的管理体系帮助帝国更好地管理庞大而多元化的领土,促进了帝国的一体化与稳定。

三、宗教与文化的转变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与变革也对宗教与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东正教的传播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国家,其对东正教传统的维持与传播是帝国扩张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比较欧美发达国家、俄罗斯地区、发展中国家报业现代化的过程,并结合所看《对话》谈谈解放中国新闻传播生产

比较欧美发达国家、俄罗斯地区、发展中国家报业现代化的过程,并结合所看《对话》谈谈解放中国新闻传播生产

比较欧美发达国家、俄罗斯地区、发展中国家报业现代化的过程,并结合所看《对话》谈谈解放中国新闻传播生产力的意义【一】比较:1、时间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报业现代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这是近代报业发展为现代报业的转变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报业垄断基本形成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是报业垄断继续加深的时期。

俄罗斯地区的报业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三个时期:沙俄时期、苏联时期和独联体时期。

发展中国家报业主要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一些国家的报业,他们的报业现代化伴随着殖民侵略的开始和发展以及结束的历程进行的。

2、报业形态上报业垄断在发达国家陆续产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出现了超级报团和跨行、跨国、跨地区的垄断;报纸种类大量减少,一城一报现象渐趋严重;报纸向企业化过渡,受政府直接控制的报纸减少;报纸形态划分更清晰,有综合性报纸、专业性报纸、休闲娱乐性报纸等多种形式;无产阶级报刊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俄罗斯地区民办报刊发展较快,群众办报理念得到认可,但苏联的高度计划体制也让报业发展走了很多弯路;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基本倾向是反帝、反殖、反霸,为捍卫民族独立、发展国家经济而努力;报业发展经历了由殖民者垄断到民族解放后自主创办的发展;亚、非、拉美三个地区报业的发展又有各自的特点:亚洲国家报业发展在地域上比较集中,发行量不大;非洲各国报业发展极度不平衡;拉美地区报业垄断程度很高。

3、功能上世界现代报业的发展与两次世界大战和广大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有着很大的关系,为维护和平、保卫国家利益和获取民族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欧美发达国家的报业现代化是伴随着报业垄断的不断发展而前进的,垄断让报业发展有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也损伤了新闻自由和政治民主,使报团成为资本垄断的代言人。

俄罗斯地区的报业发展在苏联解体前后经历很大的波折,更多的反映了政治大环境对报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变革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变革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变革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布解体。

这一事件引起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对于俄罗斯而言,尤其如此。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历了一段动荡和艰难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发展轨迹和现代化进程。

一、政治变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政治变革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生在19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包括: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实现政治多元化、加强国家行政权力和推进民主改革。

然而,在斯大林式极权统治的背景下,这种政治制度的建立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加强国家行政权力和推进民主改革成为了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2000年之后。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政治制度逐渐稳定。

普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和法律改革,同时重新建立了国家的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

这样,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得到了巩固,而国家安全和稳定也得到了维护。

二、经济变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在1990年代初期,俄罗斯尝试了很多种经济制度模式,包括市场制度和计划经济。

最后,俄罗斯采取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

这种改革使俄罗斯的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第一,私有化改革。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有企业大量破产和倒闭。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俄罗斯采取了大规模的私有化措施,将大量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企业,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和资源分配,加快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第二,市场化改革。

在实行市场化改革之前,俄罗斯的经济完全由国家掌控,市场资源配置十分低效。

市场化改革让市场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和自由。

这种改革对于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加速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第三,财政和税收改革。

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和推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俄罗斯开始进行财政和税收改革。

针对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类税收,俄罗斯多次进行了税收改革和减税。

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建设与文化发展

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建设与文化发展

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建设与文化发展俄罗斯帝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

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俄罗斯发生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革,这一切变革构成了俄罗斯完整的国家建设与文化发展史。

国家建设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建设始于17世纪,斯图尔特王朝(1613-1917)的成立标志着俄罗斯的现代化。

彼得大帝(1682-1725)改革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彼得大帝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创造了俄罗斯帝国的海军和工业基础。

他鼓励外国技术和知识的流入,建立了军事学校、研究机构和博物馆。

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俄罗斯在教育和文化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在19世纪初,俄罗斯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业和铁路系统,这大大增加了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同时,俄罗斯帝国在东部和太平洋地区扩张,将阿拉斯加地区归入其版图。

在常规战争中,俄国一直是欧洲强国之一,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遭受了重大打击。

内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导致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帝国。

其发生的背景还包括了普遍的贫穷,君主专权,官僚制度,地主的剥削等因素。

文化发展俄罗斯在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19世纪初,俄罗斯成为了欧洲文化中心之一,这一时期被称为“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俄罗斯诗歌,小说,音乐,芭蕾舞和戏剧等领域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艺术和文学大师,如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人。

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巨匠,他是俄罗斯诗和散文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充满了爱,激情和自由主义的思想,让读者深深的感受到诗歌的美。

契诃夫是俄罗斯戏剧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表现意识形态方面非常深刻,能够引导人们思考社会、民族和政治问题。

在音乐领域,俄罗斯有很多著名作曲家,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等,他们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

总结俄罗斯帝国历经数百年的繁荣与衰落,但无论这个国家现在的样貌怎样,我们都不能否认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彼得大帝对俄罗斯现代化的推动

彼得大帝对俄罗斯现代化的推动

彼得大帝对俄罗斯现代化的推动俄罗斯历史上无数伟大的君主,但是彼得大帝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之一。

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彼得大帝时代,它不仅对当今俄罗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世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的领导,促成了俄罗斯的现代化、工业化和西化。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彼得大帝如何推动了俄罗斯的现代化。

一、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请毫不怀疑,彼得大帝是个睿智的统治者。

在位期间,他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鼓励科学家和匠人在工业和医学方面不断探究和发明创造。

他认为只有这样,俄罗斯才能与其他欧洲强国并肩而行,并成为一个超级强国。

彼得大帝推行了很多有关科学技术的政策,其中包括给予科学家和发明家以奖励,推广繁殖牦牛、绵羊和桑蚕,以及设立机械制造厂和船坞等。

他还赞助俄罗斯的第一家科学学院,并建立了天文台、水文观测站和医学学校。

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彼得大帝,带领俄罗斯迈向了现代化的道路。

他的建设精神和前瞻性视野为俄罗斯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教育体制为了促进俄罗斯的现代化,彼得大帝大力改革了俄罗斯的教育体制。

他派遣许多俄罗斯学生前往西方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

这些学生学成后回国,将他们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民众和其他学生。

彼得大帝还建立了俄罗斯第一个学校,为孤儿和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教育。

他还开设了许多高等教育院校,如医学院和工程学院。

彼得大帝的这些教育改革政策,使得俄罗斯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俄罗斯现代化的进程。

三、促进外经贸发展彼得大帝时代是俄罗斯外交和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彼得大帝认识到,想要促进俄罗斯的现代化,必须将俄罗斯引进全球市场。

因此,他大力推行了对外贸易政策,并致力于与其他欧洲国家建立贸易关系。

彼得大帝曾多次前往欧洲各国,与欧洲各国的元首会晤,争取签署贸易协定。

他还实施了一项政策,即为那些愿意在俄罗斯生产的外商提供特殊待遇。

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到俄罗斯进行投资,推动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俄罗斯现代化的进程。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与改革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与改革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与改革俄罗斯帝国历史悠久,曾经经历了一系列的扩张与改革。

这些扩张与改革不仅改变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还对经济、政治和社会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与改革,并分析其对俄罗斯历史的重要性。

一、领土扩张1.1 拓宽边疆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始于16世纪,伴随着扎尔采夫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俄罗斯逐渐向东扩张。

该扩张主要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实现,在与波兰、瑞典和土耳其等强国的边界争端中,俄罗斯逐渐取得了优势,并成功地吞并了波罗的海沿岸、西伯利亚地区以及高加索地区等广阔领土。

这些领土的扩张不仅改变了俄罗斯帝国的边界,也为后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1.2 亚洲扩张除了向西扩张外,俄罗斯帝国还向亚洲的中亚地区进行了扩张。

在19世纪,俄罗斯通过与中国和波斯的战争和条约,使得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成为了俄罗斯的领土。

这一系列的扩张不仅为俄罗斯帝国带来了亚洲的资源和市场,也为其在亚洲地区崛起提供了基础。

二、政治改革2.1 彼得大帝的改革俄罗斯的政治改革始于彼得大帝时期。

彼得大帝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试图将俄罗斯帝国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军事、教育和经济改革,包括建立行政机构、组建现代化军队、引进西方技术和知识、推动工业化等。

这些改革为俄罗斯帝国树立了现代国家的形象,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

2.2 坚守专制然而,尽管在政治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俄罗斯帝国仍然保持了专制政治的特色。

在18至19世纪,著名的君主如叶卡捷琳娜大帝和尼古拉一世都坚持了专制统治,并通过强化中央集权、加强警察体系等手段,维护了统治者的权威。

这种专制政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治改革的深入进行,但也确保了俄罗斯帝国的稳定与统一。

三、经济改革3.1 农业改革在经济方面,俄罗斯帝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亚历山大二世和尼古拉一世推行了农业改革政策,主要包括解放农奴、调整土地制度和推行农业技术改进等。

俄国现代化进程

俄国现代化进程
加 强中央集权;
社会文化:推行学校教育,改变社会习俗,兴办报纸,创 立科学院。
农奴制改革
• 背景: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虽有一 些机器大工业和自由劳动力)、农奴制发生深刻 危机(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不断起义、革命民 主主义者的宣传)。
• 内容:
• 性质: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带有资本主义 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俄国与战争
战争引起改革,战争引起革命
战争引起改革
• 俄土战争——彼得一世改革——欧洲强国 • 克里木战争——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工业化 • 日俄战争——君主立宪制确立
战争引起革命
• 日俄战争——1905年革命
• 一战——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俄国现代化进程经历了四次社会转型,这是俄国现代 化进程中的显著特征。
第一次是17世纪末彼得一世的改革。这次转型
使俄国实现了“脱亚入欧”。改革前的俄国是一个封建落 后的内陆国家,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荷兰 和英国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末,彼得一世 亲政后实现大刀阔斧改革,通过改革俄国跻身于欧洲强 国之列。
第二次是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这次社
工业革命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起义,迫使亚历山大二世于 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0世纪初俄国发展成为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1904年日俄战争失败,加速1905年革命爆发,后尼古拉二世确立 君主立宪制。
6,1914—1918年: 一战 参加一战加剧危机,导致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十月革命建立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
义制度的国家。 物质文明: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经济的方式: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分解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分解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分解俄国的发展之路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阶段:1.莫斯科公国时期(1147年-1547年):从莫斯科公国起源开始,俄罗斯民族的统一和强大开始形成。

莫斯科公国通过与蒙古帝国保持良好关系,同时逐渐扩张领土,吸纳邻国,增强自身实力。

这一时期,俄国的国土面积明显扩大,对外侵略也开始进行。

莫斯科公国最终获得了独立地位,并在1547年建立了沙皇制度。

2.彼得大帝时期(1682年-1725年):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帝国的创立者,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开始向西方看齐,学习欧洲的技术和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

彼得大帝将首都迁至圣彼得堡,以打开一扇通向欧洲的窗户。

他积极发展海军,建造强大的战舰,加强对外海上贸易,提高俄国的国际地位。

彼得大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军事、经济和文化,对俄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稳定和扩张时期(1725年-1855年):在彼得大帝的继任者和后继者的领导下,俄国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俄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内政,加强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俄国也积极拓展领土,进行战争征服,吞并了波兰、土耳其和日本的一部分领土,使得俄国的领土面积达到历史最大。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作家,如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等。

4.俄国帝国时期(1855年-1917年):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俄国迅速崛起为世界上的大国。

这一时期,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铁路、工厂和矿山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农业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地区的工业发展。

与此同时,俄国还积极扩张领土,征服中亚、远东等地区。

然而,这一时期也面临许多内外挑战,如克里米亚战争、十月革命等。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发展之路是从莫斯科公国时期开始,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并在彼得大帝时期向西方靠拢、进行现代化。

然后,在稳定和扩张时期,俄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内政和扩张战争,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俄罗斯帝国从沙皇到苏联的演变

俄罗斯帝国从沙皇到苏联的演变

俄罗斯帝国从沙皇到苏联的演变俄罗斯帝国自东正教的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即1533年4月16日,伊凡雷帝六岁时开始了他的统治。

在这个国家里,沙皇变成了主权的象征。

自伊凡雷帝直到1917年的二月革命,整个俄罗斯帝国都是由君主和王朝统治。

在这40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帝国发生了巨大的政变和重大的事件,最终导致苏联的建立。

一、沙俄时期(1533年-1917年)1. 形成沙皇制度沙皇制度形成于16世纪初期,沙皇代表了俄罗斯正教会的领袖,并拥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权力。

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民众缺乏政治权利和自由。

2. 扩张与改革沙俄通过军事扩张,将领土扩展到包括了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广大地区。

同时,一些改革也在19世纪末的沙俄实行,如1861年的农奴解放等。

3. 揭开俄国现代化的序幕19世纪末,俄罗斯逐渐参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

建设铁路、工厂和城市,发展军事技术和科学研究,使俄罗斯逐渐走向现代化。

4. 二月革命1917年,沙皇制度最终在俄罗斯被推翻。

二月革命发生后,临时政府建立,但随着革命的深入,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中夺取了政权。

二、苏维埃俄国与苏联(1917年-1991年)1. 布尔什维克党的崛起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为苏维埃俄国的统治党。

由于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苏维埃俄国逐渐转变为苏联。

2. 共产主义建设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斯大林等领导人领导下,实行了一系列的共产主义建设和集体化运动。

苏联逐渐通过计划经济和农业集体化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3.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战后,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4. 解体与俄罗斯联邦的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作为苏联的继承国成立。

苏联的解体结束了俄罗斯帝国时期到苏联时期漫长的政治转型过程。

结语俄罗斯帝国从沙皇到苏联的演变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俄罗斯帝国自16世纪开始逐渐崛起,但直到17世纪末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传统的国家。

然而,彼得大帝的登基改变了这一切。

彼得大帝通过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使俄罗斯帝国实现了一次伟大的扩张,并使之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以及俄罗斯帝国在他的统治下的扩张。

一、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彼得大帝在位期间(1682年-1725年)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目的是将俄罗斯帝国推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这些改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

首先,彼得大帝对政治进行了重要改革。

他推行了军事专制制度,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

他还进行了行政区划的改革,将帝国划分为各个省份,并设立了地方行政机构。

此外,他还对贵族进行了改革,削弱了他们的权力,增加了皇室的控制力。

其次,彼得大帝在经济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革。

他通过吸引外国商人和技术专家来推动贸易和工业的发展。

他鼓励农业改进,并创立了一系列工业企业。

他还建立了俄罗斯第一所近代银行,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发展。

在军事领域,彼得大帝致力于建立一个强大的军队。

他重新组织了陆军和海军,引进了新的武器和战术,提高了战斗力。

他还建立了圣彼得堡军事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军事精英。

此外,彼得大帝还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他设立了俄罗斯第一所现代学校,引进了西方的教育体系和知识。

他还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和图书馆,鼓励文化交流和知识创新。

二、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在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同时,彼得大帝还积极推动俄罗斯帝国的扩张。

他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将俄罗斯的疆域扩展到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彼得大帝的第一次重要扩张是对沙皇国家的战争。

他在北方战争中与瑞典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并最终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的领土,建立了圣彼得堡作为新的首都。

除了北方战争,彼得大帝还进行了对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等国家的扩张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一、彼得一世改革:俄罗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钦察汗国解体后获得独立,领土不断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自称沙皇,标志着近代俄国的建立。

1、改革的背景:(1)西欧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2)17世纪的俄国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经济相比西欧还相当落后:(3)彼得一世希望获得良好的出海口,实现扩张的目的:彼得一世即位时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内陆国,北边虽然后海岸线,但是基本上常年封冻,无法作为港口,彼得一世希望通过向西扩张,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南扩张,获得黑海的出海口。

(4)俄国军队在向克里木的进攻中损失惨重,暴露了俄国军队的弱点:2、改革的主要内容: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使团考察西欧国家,自己也化名前往,一年后回国,即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军事上,仿效西欧样式,建立新式海陆军:(2)经济上,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3)政治上,改革和健全国家近代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4)社会文化方面,重视教育改革,改变社会习俗:3、改革的影响: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触动俄国的农奴制,但是经过改革,俄国的国力显著增强。

使俄国跟上了世界潮流,开始了其现代化的进程。

(1)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

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2)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3)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

彼得一世改革,打破了俄国闭关自守的落后状态,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就认为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

彼得一世的改革为以后俄国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1、1861年改革:(1)改革的背景:①落后的农奴制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19世纪30年代,俄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落后的农奴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近代工厂缺乏自由劳动力;农奴收入低下,社会购买力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窄。

②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俄国农奴深受贵族压迫,生活贫困,不断起来反抗。

③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1854~1856年,俄国和英法为争夺克里木半岛而进行了战争,最终俄国惨败。

俄国虽然占据距离近的优势,但是这并没有能够帮助俄国取得胜利。

战争中,俄国和英法的差距也明显暴露出来:英法用火车和汽船调动军队和运送军需物资,而俄国依然是以畜力运输工具为主;英法军队使用先进的后膛枪,而俄国士兵依然以前膛枪为主;俄国军队中军官打骂士兵、克扣士兵补贴、贪污军饷等落后现象,大大影响了俄军战斗。

(2)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年2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内容有:①从法律上宣布农奴成为自有人,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在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民交纳了60卢布的赎金以后,6个月后可以取得宅旁的园地,此外还可以出钱购买一块份地,农民先付20~25%地价,余款有国库垫付,农民在49年之内偿还本息,这样的做法使农民的经济负担沉重。

以后,沙皇又采取了一些措施:①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是又严格的财产限制;②参照西欧模式,建立陪审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3)改革的性质和意义:1861年改革使沙皇为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而进行的一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它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905年革命:(1)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1904年,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俄国对日本发动了一场战争,结果俄军惨败,和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失去了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权益。

(2)1905年革命:1900~1903年,俄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国内矛盾空前尖锐,工农斗争此伏彼起。

沙皇政府为了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乞灵于一场胜利的对外战争。

但是,结果适得其反。

1904年开始的日俄战争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加深了人民的苦难,暴露了专制制度的腐朽,从而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1905年初,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举行罢工,抗议厂方无理开除工人。

罢工很快发展成为全城总罢工。

1905年五一节,全俄有近200个城市爆发工人罢工。

10月,全国主要铁路线的职工宣布总罢工,随即扩展到各大城市,形成为全俄政治总罢工,有100多万人参加。

总罢工使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车船停驶、邮电不通、许多政府机构陷予瘫痪。

在总罢工过程中,各地纷纷建立苏维埃,领导革命斗争。

(3)俄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十月总罢工迫使沙皇作出重大让步。

10月30日(俄历10月17日),尼古拉二世签署宣言,答应召集立法杜马和给人民以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

资产阶级欢天喜地接受了这个宣言,说“开始了民主宪制”,并组成了十月十七日同盟(十月党)和立宪民主党。

一、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严重消耗了俄国的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在加上前线接连失败,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国内危机加深。

1917年3月(俄历2月)首都彼得格勒爆发勒工人和士兵发动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

二月革命后,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领导人都不在国内,政权被资产阶级掌握,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时工人和士兵也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1917年4月,列宁回到俄国,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即《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国民已经结束,革命应该转入无产阶级革命阶段,为俄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临时政府不但没有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反而继续参战,在前线的贸然进攻遭到失败。

消息传到首都,彼得格勒爆发了反战的游行示威,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经过充分的准备,1917年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爆发了武装起义,7日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8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全部政权一律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土地法令》(宣布将全国土地手归国有)和《和平法令》(宣布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建议交战国停战,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府——人民委员会,作为中央政府机构。

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4、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新生政权:(1)背景:由于战争的破坏,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经济面临崩溃。

协约国为了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并唆使俄国国内的白匪军(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的残余势力)叛乱,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

(2)主要内容:1918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是: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商业上:禁止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3)性质:是苏俄在战斗激烈、经济瘫痪的情况下实施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

(4)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有限的物力、人力、财力,保证了前线的胜利,为苏俄打退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和平息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作出重大贡献,但是在实行过程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出现一些弊端。

5、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经过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卫国战争,苏俄的经济面临崩溃。

②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已经被打退,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也被平息。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弊端,俄国国内社会矛盾激化。

由于经济的极端贫困和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1920年几乎所有城市都发生了工人的罢工和游行,1921年农民暴动几乎遍及全国,喀朗施塔得的水兵发送兵变,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危机。

④为了稳定秩序和巩固苏维埃政权。

(2)主要内容:1921年,列宁果断地停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农业方面:以粮食税收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私人小企业存在和商品买卖;国营企业实行分级管理,推行经济核算,部分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赁制。

商业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允许商品买卖,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3)性质: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地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4)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工人的失业问题,使苏俄顺利恢复了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并为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使得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

二、两极格局下的苏联:1、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2、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二战后,斯大林强调新的战争威胁,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首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方针。

斯大林利用利用在卫国战争中树立的个人威望,在党内实行个人专权,破坏了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3、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掌握了最高权力。

对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对于苏联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一件好事。

对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4、勃列日涅夫和“全球攻势战略”: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执政。

对内:在坚持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发展副业,扩大企业自主权,通过物质刺激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

对外:奉行霸权主义,致力于军备竞赛,对外侵略扩张,先后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综合国力大增,成为军事上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

一、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的原因:(1)经济上:苏联工业发展比例失调,消费资料生产缓慢,国内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