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实验
(完整word版)实验------牛二定律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与高考力学实验重点难点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器材小车、钩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纸带、复写纸、细线、导线、刻度尺、天平原理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控制变量法:m一定时,a∝F;F一定时,a∝1m准备工作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的末端垫高,直至在不挂配重时,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能打出点迹均匀的纸带。
数据处理数据:小车质量,天平测量;小车加速度,纸带得到;小车合力,配重重力等效替换。
等效替换的条件m≪M。
★★★替换后原理:F=Mamg=Maa=FM★★★实际关系:mg=(M+m)aF=(M+m)aa=FM+m验证m一定时,a∝F;利用a−F图像●若a−F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则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斜率的物理意义为k=1,可用来M。
M●若a−F图像为B图,则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若a−F图像为C图,则是因为平衡摩擦力过度;●若a−F图像为D图,则是不满足m≪M,k=1,随着配重增加,斜率减小M+m验证F一定时,a∝1m利用a−1M图像●若a−1M 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则验证了F一定时,a∝1M●斜率为F,可用于求m●若a−1M 图为D图,则为不满足m≪M;图像改为a−1M+m,则会变成直线;利用1a−M图像●原理1a =1g+MF●1a−M图像为直线●斜率为1F,可用于求m●1a −M图像纵截距为1g注意事项✓先开打点计时器,后放小车;✓低压交流电源;✓平衡摩擦力;✓等效替换时,保证m≪M;✓a−1M 图像当1M较小时为虚线;✓1a−M图像,不过坐标原点✓总结。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一)基本知识一【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就是验证 (1)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2)合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二【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1、保持研究对象(小车)的质量(M )不变,改变砂桶内砂的质量(m ),即改变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用图像法验证加速度是否正比于作用力。
2、保持砂桶内砂的质量(m )不变,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M ),即往小车内加减砝码,测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用图像法验证加速度是否反比于质量。
三【实验器材】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木垫、小车、细线、小桶及砂、打点计时器、 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一套砝码)、毫米刻度尺、纸带及复写纸等。
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 0和m 0,并记录数值;2、按照要求安装实验器材,此时不把悬挂小桶用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薄木板,并反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止。
4、记录小车及车内所加砝码的质量;称好砂子后将砂倒入小桶,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小桶;此时要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绳与木板平行;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待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好点后,取下纸带,做好标记。
5、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均要用天平称量),按步骤4中方法打好纸带,做好标记。
五【实验现象和数据】1、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分别计算出加速度值。
2、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作用力(即砂和砂桶的总重力mg ),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便证明了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3、保持砂和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需记录好数据),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求出相应的加速度,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1M,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就证明了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报告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观察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水平光滑桌面2. 牵引绳3. 悬挂于牵引绳上的滑轮4. 不同质量的物体5. 弹簧测力计6. 计时器7. 尺子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将水平光滑桌面放置平稳,并在桌边悬挂一个滑轮。
2. 将牵引绳绕过滑轮,一端系于待测物体上,并将其保持在静止状态。
3. 另一端的牵引绳通过弹簧测力计,并固定在桌子上方。
4. 释放物体,观察物体受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运动时间。
5. 重复实验5次,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
四、实验数据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表|试验次数 |物体质量(kg)| 物体加速度(m/s^2)||--------|--------|------------|| 1 | m_1 | a_1 || 2 | m_2 | a_2 || 3 | m_3 | a_3 || 4 | m_4 | a_4 || 5 | m_5 | a_5 |2.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每组实验的物体加速度。
实验数据得出的物体质量分别为:m_1, m_2, m_3, m_4, m_5。
实验数据得出的物体加速度分别为:a_1, a_2, a_3, a_4, a_5。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绘制物体质量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图,并通过该图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实验数据的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说明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七、实验小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分析得到了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实验环境的控制,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的成功进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实验介绍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的加速度是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的。
通过进行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材料•悬挂于天花板的轻量级弹簧•物块•测量重力的秤实验步骤1.将弹簧悬挂于天花板,并调整至平衡状态。
2.选取一个物块,质量为m,将其配备一个轻量级的挂钩以方便将其悬挂在弹簧上。
3.记录物块的质量m,并使用秤测量物块的质量,将其标记为m。
4.微调物块的位置,使其保持在平衡状态,并记录物块的位置。
5.缓慢地向下拉动物块,使其产生加速度,并记录物块的位置。
6.注意到当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0。
在拉动物块时,弹簧会伸长至长度L。
7.测量L-L0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8.重复以上步骤至少三次,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一些数据:物块的质量m、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以及物块的加速度a。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这些数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 = ma,我们可以将实验数据代入该公式,得到实验中施加在物块上的力F。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施加在物块上的力F:1.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k。
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通过施加一个已知质量并测量伸长的长度ΔL 来计算。
根据胡克定律,k = (m * g) / ΔL,其中m为已知质量(g),g为重力加速度。
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的常量来替代g。
2.接下来,我们将弹性系数k代入弹簧伸长的公式,ΔL = (F / k)。
因此,我们可以计算施加在物块上的力F。
3.最后,我们可以将施加在物块上的力F代入F = ma的公式,来计算物块的加速度a。
结果和讨论通过计算得到物块的加速度a,并与实验时记录的加速度进行比较。
如果计算得到的加速度和实验记录的加速度相近,那么实验结果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准确性。
然而,在实际的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实验。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经典的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并解释实验结果与定律之间的关系。
实验一:斜面实验在斜面实验中,我们将一块小木块放在一个倾斜的平面上。
通过测量木块下滑的加速度和斜面的倾角,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装置:- 斜面:具有一定倾角的平面。
- 小木块:质量为m的物体。
- 测量工具:包括测量斜面倾角的仪器和测量小木块加速度的装置。
实验步骤:1. 调整斜面的倾角,确保斜面保持稳定。
2. 将小木块放在斜面的顶端,并松开。
3. 记录木块下滑的时间t。
4. 根据木块的下滑距离和时间,计算出木块的加速度a。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木块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成正比。
这与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相符,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实验二:弹簧实验在弹簧实验中,我们将一块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弹簧上,并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物体的加速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装置:- 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系数。
- 物体:质量为m的物体。
- 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弹簧伸长量和物体加速度的装置。
实验步骤:1. 将物体挂在弹簧上,使其达到平衡位置。
2. 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使物体开始运动。
3. 记录物体的加速度a和弹簧的伸长量x。
4. 根据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伸长量x,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力F。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分析显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力成正比。
这与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一致,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实验三:自由落体实验在自由落体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装置:- 物体:质量为m的物体。
- 测量工具:包括计时器和测量下落距离的装置。
实验步骤:1. 将物体从一定高度h自由下落。
2. 记录物体下落的时间t。
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牛顿第二定律一、实验目的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理解力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效果。
3.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数学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代表作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小车、小盘、轨道、金属片、砝码、滑轮、细绳、纸带等。
2.将小车放在轨道上,小盘通过细绳与小车连接,小盘上放置砝码,调整砝码质量。
3.接通电源,打开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小车在砝码的拉动下开始运动。
4.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包括小车的位移、时间以及加速度。
5.改变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3和4,至少进行5组实验。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数据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作用力(砝码质量)增加时,小车的加速度也相应增加。
当作用力不变时,增加小车的质量会导致加速度减小。
这些数据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论相符。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控制变量法,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力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效果,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实验讨论与改进尽管本次实验取得了成功,但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砝码质量有限,对于小车加速度的测量可能存在误差。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设备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其次,为了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摩擦力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研究不同形状、材料的小车在相同作用力下的加速度情况。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和科学价值。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的变化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以下是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一个滑轮、一根绳子、一块小物体和一组测量工具,如测力计和计时器。
2. 搭建实验装置:将滑轮固定在光滑水平面的一端,将绳子穿过滑轮,并将一端绑在小物体上,另一端连接到测力计上。
3. 测量初始条件:在开始实验之前,记录下小物体的质量和测力计的示数,这将作为实验的初始条件。
4. 施加力:用手轻轻拉动小物体,使其沿水平面加速运动,同时记录下测力计的示数和运动的时间。
5. 多组实验:重复步骤4,以获得一系列不同的施加力和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和运动时间。
6. 数据处理:根据测力计示数和小物体的质量计算所施加的力,并根据所测得的运动时间计算出小物体的加速度。
7. 绘制图表:将施加力和小物体的加速度绘制成图表,以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8.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图表,判断是否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期结果,即力与加速度成正比的关系。
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实验室应保持安静和整洁,远离干扰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保持精度: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并确保它们都在准确的校准状态下,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精度。
3. 控制变量:为了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需要尽量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物体加速度的因素,如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使用光滑的水平面和尽量减小空气阻力可以帮助实现此目的。
4. 多次重复: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并减小实验误差。
5. 安全注意: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
避免施加过大的力导致器材断裂或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进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力学原理,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经典实用)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经典实用)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某个力时,它将产生一个与该力成正比的加速度。
为了验证这个定律,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和设备:1. 测力计2. 密度计3. 弹簧锁定器4. 钩子5. 不同质量的球(如网球、篮球等)6. 直尺7.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将测力计连接到弹簧锁定器上,并挂在墙上。
确保测力计在水平位置上。
2. 将一个球放在钩子上,用密度计测量球的质量,记录下来。
3. 将钩子连接到测力计上,并使球悬挂在测力计下部。
4. 确保测力计和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开始记录时间。
5. 用手推动球,使其产生运动,同时用计时器记录球的运动时间。
6. 通过观察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球运动时受到的力。
7.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质量的球进行实验。
8. 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图表,将加速度与受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受力和球质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即受力越大,球的加速度越大。
这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
2. 每种球的加速度都不相同,这是由于不同球的质量不同,受到的力也不同。
3. 当球的质量增加时,受到的力也相应增加,但加速度的增长速度较慢。
这与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项有关。
结论:实验结果证实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根据实验数据,受力和加速度具有线性关系,为F=ma。
这个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和其他领域,对于理解运动的本质和设计新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描述了物体所受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精确而详尽的实验。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实验,并阐述其对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自由落体实验自由落体实验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时,其加速度恒定且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下落物体的加速度和质量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为了进行自由落体实验,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平滑的斜面,在其上方固定一个轻质滑轮。
将一轻质物体(例如小球)系于滑轮上的细线上,使其通过轻质滑轮自由下落。
通过测量小球下落的时间和下落距离,我们可以得到加速度。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例如更换不同重量的小球)来进一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
实验二:拉力实验拉力实验也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实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施加在物体上的拉力和物体的加速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为了进行拉力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固定一个滑轮和一根细线将物体连接在一起。
在细线的另一端,我们可以施加一个恒定的拉力。
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并记录施加在物体上的拉力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得到拉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将表明,牛顿第二定律在这种情况下成立。
实验三:弹簧实验弹簧实验也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常见实验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受力物体的位移和加速度,以及弹簧的劲度系数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为了进行弹簧实验,我们可以利用一根弹簧,并将其固定在水平支架上。
通过将物体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并对物体施加一个恒定的力,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受力后的反弹位移,进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记录施加的力、物体的质量和位移,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结果将进一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总结通过进行自由落体实验、拉力实验和弹簧实验等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确信牛顿第二定律的真实性。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一、实验原理1.如下图装置,保持小车质量M 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m ,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引力F 〔当..m .<<..M .时,..F=mg ....近似成立〕.....,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a ,由多组a 、F 数据作出加速度和力的关系a — F 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外力成正比。
2.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改变小车的质量M ,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a , 由多组a 、M 数据作出加速度和质量倒数的关系ma 1-图线, 验证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平衡摩擦力.....的原理:〔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垫块,使长木板倾斜,便用重力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
〕 对小车受力分析,小车受到G 、N 和摩擦力f 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fG x =,y G N=。
故当木板倾斜一定角度时,可以用重力的分力x G 来平衡摩擦力。
故验证牛二时,小车受到的拉力F 即为小车的合力。
二、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桶,砂, 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块,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流电源, 导线两根, 纸带,托盘天平及砝码,米尺。
三、实验步骤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 和m ,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如图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挂小桶用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垫块,反复移动垫块的位置,直至轻轻推一推小车,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从纸带上打的点是否均匀来判断〕。
4.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把砝码和砂的质量M'和m'记录下来。
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要用天平称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
牛二实验知识点总结
牛二实验知识点总结1. 实验设计牛二实验是在 1951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洛格拉多夫(Stanley Milgram)设计的一种心理学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考察人类对权威的服从程度。
实验者能否在遭受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会服从权威者的命令而忽视自己的良心。
实验的基本设计是,被试者被告知进行一项“学习”实验,并被要求代表另一位参与者对错误回答问题的电击,电击的强度会随着问题错的次数递增。
实验者和受试者分别分配成干系人和角色,干系人被要求对错误的受试者进行电击而受到强化学习,并且电击的电压随电击次数递增,最终会达到致命的程度。
然而受试者实际上是实验者以编造的身份。
2. 结果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斯坦利·米洛格拉多夫发现,绝大部分的被试者会服从实验者的命令,尽管在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会感到不安,但他们还是会继续进行电击。
在实验中,约有 65% 的被试者在实验者的要求下,给予了受试者最高电压的电击。
这个结果让人们大为震惊,因为在之前人们都认为大部分人对于道德和良心的保持是非常重视的,但实验结果却显示了相反的情况。
3. 实验解读牛二实验的结果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通常会服从权威的命令,甚至在面对自己的道德良心时也会如此。
这一现象被称为“权威服从”,它揭示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会产生的一种行为倾向。
米洛格拉多夫认为,这种行为倾向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并且它可能对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产生深远的影响。
4. 实验的启示通过牛二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的行为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而且可能会超越自己的道德底线。
这一现象对于我们了解人的行为模式、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人们在各种情境下服从权威的命令,以及对外部压力的影响下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这些行为模式与牛二实验的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给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人的行为和社会交往的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关系。
它可以表达为: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F产生加速度a时,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之间存在着直接正比的关系,即F = ma。
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实验中常使用的材料包括弹簧、滑轮、轻质绳子、各类质量不同的物体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实验的过程。
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是通过测试物体在不同受力下的加速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具体操作如下:1. 将弹簧固定在一个水平桌面上,并将一端绑在一个铁块上。
2. 通过滑轮和绳子,将另一端的弹簧连接到另一个铁块上,使绳子拉直。
3. 测量铁块的质量m,设定一个初始拉力F(如使用质量砝码)。
4. 用手将铁块拉开一段距离,然后放手让弹簧回到平衡位置,并开始计时。
5.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记录铁块回到平衡位置所经过的时间t,并重复多次实验得到平均值。
6. 根据平均回归时间t和质量m计算加速度a,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 = ma,计算出受力F。
7. 通过改变初始拉力F或改变质量m,多次重复实验,得出多组加速度a和受力F的关系。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我们可以不断重复实验,获得多组加速度a和受力F的数据。
如果数据的关系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F = ma公式,那么就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这个实验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程领域,牛顿第二定律被广泛用于设计各种机械系统,例如汽车、火箭等。
通过控制受力以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加速度,工程师可以设计出更高效的机械系统。
此外,牛顿第二定律还有许多其他专业性的应用。
例如,在运动学和动力学领域,牛顿第二定律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
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各种力学现象,如运动轨迹、撞击效应等。
此外,牛顿第二定律还可以与其他物理定律相结合,来解释更加复杂的现象。
例如,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结合,可以解释行星运动和其他天体运动的规律。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的运动与所受力的关系。
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实验。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种经典的实验,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实验器材:1. 一台光滑水平桌面2. 一根轻质滑轮3. 一根光滑绳子4. 一块质量较小的物体5. 一组测力计实验步骤:1. 将滑轮固定在桌面上,并将绳子绕在滑轮上。
2. 将质量较小的物体绑在绳子的一端,使其悬挂在滑轮上。
3. 将另一端的绳子通过测力计,使其悬挂在桌面的边缘。
4. 通过调整测力计的位置,使绳子保持水平,并且质量较小的物体悬挂在空中。
5. 记录下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原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 = m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在本实验中,由于绳子和滑轮的存在,使得力的方向改变,因此需要通过测力计来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的测力计示数,可以计算出物体受到的力。
同时,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将这些数据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即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分析:通过多次实验的数据统计与计算,可以得出结论:在给定质量下,物体所受的力与加速度成正比。
这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
实验误差: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
例如,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力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汽车的运动学分析、机械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火箭的发射等等,都离不开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与所受力的关系,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一定律对于理解和解释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各个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
实验:牛二
5. 作图时两轴标度比例要选择适当,各量采用国际单 位,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其余点尽可能 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舍去个别误差较大的点. 五、误差分析 1. 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 测量误差、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 2. 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 本实验中用重物的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 ( 实际上小 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重物的重力),存在系统误差. 重物的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大;反之,重 物的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 3. 平衡摩擦力不准造成误差 平衡摩擦力不好,会使小车受到的拉力不是合外力,造 成实验结果有误差.
例与 用如图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 练 ,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 定律
(1)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 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 (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 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应当如何进行?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 的拉力 F,他得到 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 a—F C 图线是下图中的________ .
例与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 练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 M表示,盘及盘中砝 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 计时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M>>m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 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 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 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确定出加速度a与质量M 的关系,应该作a与______1/M 的图象。 (3)如图(a)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 的问题主要是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 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_______________。
牛顿第二定律物理实践
牛顿第二定律物理实践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定律之一。
它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是力学研究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本文将介绍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践演示来验证该定律的正确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如下的数学表达式表示:$$F = ma$$在这个表达式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作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力、质量或加速度。
实践方法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践演示:1. 实验材料准备:一辆小车、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绳子、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
2. 实验装置搭建: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小车上,并将绳子绑在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然后将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上。
3. 实验步骤:- 将小车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并保证绳子处于水平状态。
- 选择一个质量合适的物体,并将其悬挂在绳子的另一端。
- 记录弹簧测力计所显示的力大小。
- 逐步增加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弹簧测力计显示的力大小。
-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4. 数据分析和验证: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质量物体的加速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那么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结论通过实践演示,我们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的符合程度可以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根据实际引用情况进行添加,这里省略了具体引用内容。
以上为牛顿第二定律物理实践的相关内容。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运动时受到的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该实验可以直观地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平滑水平桌面3. 一块小木块4. 弹簧5. 牛顿秤实验步骤:1. 将平滑水平桌面放置在实验台上。
2.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保证它处于竖直方向。
3. 将小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弹簧连接到小木块上。
4. 使用牛顿秤在弹簧上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并记录每个力的数值。
5. 记录小木块在不同施加力下的加速度。
6. 分别计算每个力下的加速度,并绘制出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曲线。
7.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 F = m * a,其中 F 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在本实验中,通过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后测量小木块的加速度,即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曲线。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 = m * a,我们可以得到一条直线,斜率为小木块的质量。
如果实验结果符合这条直线,即表示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了验证。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一定律在各种情况下都成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之一。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际实验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很难完全消除误差。
例如,桌面的摩擦力、弹簧的弹性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更精确的实验器材、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等。
实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物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各种物体的运动行为,如机械系统的运动、天体运动、流体的运动等。
高考物理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知识元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知识讲解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验证牛顿第二定律2.掌握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中,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可以先保持F不变,研究a和M的关系,再保持M不变,研究a和F的关系.三、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块,打点计时器,导线两根,纸带,托盘天平及砝码,米尺.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和盘的质量m0,把数值记录下来.2.把实验器材安装好.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至不挂盘和重物的小车刚好能在斜面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为止.4.将盘和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使小车运动,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盘中重物的质量,重复步骤4,每次记录必须在相应的纸带上做上标记,将记录的数据填写在表格内.6.建立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相应的图线,探究a与F的关系.7.保持盘和重物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在小车上增减砝码),探究a与M的关系.五、注意事项1.在本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重物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2.安装器材时,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拴小车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连接小车和盘应在平衡摩擦力之后.3.改变小车的质量或拉力的大小时,改变量应尽可能大一些,但应满足盘和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盘和重物的总质量不超过小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的10%.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六、误差分析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细绳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2.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本实验中用重物的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受到的拉力要小于重物的重力),存在系统误差.重物的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越大,反之,重物的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3.平衡摩擦力不准造成误差.在平衡摩擦力时,除了不挂盘和重物外,其他的都应跟正式实验一样(比如要挂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匀速运动的标志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相等.例题精讲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例1.如图甲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摩擦因数”、“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实验目的、原理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实验原理:利用砂及砂桶通过细线牵引小车做加速运动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上述两组关系.如图3-14-1所示,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忽略,当M 和m 做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 g m M m a += m M m mg T +⋅= 当M>>m 时,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T 等于mg .本实验第一部分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m 的大小,测出相应的a ,验证a 与F 的关系;第二部分保持m 不变,改变M 的大小,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验证a 与M 的关系.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桶,细绳,砂,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3.实验步骤及器材调整(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 和m ,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3-14-2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至不挂砂桶的小车刚好在斜面上保持匀速运动为止.(4)将砂桶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使小车运动,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桶中的砂量重复步骤(4),每次记录必须在相应的纸带上做上标记,列表格将记录的数据填写在表内.(6)建立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在坐标系上描点,画出相应的图线以验证a 与F 的关系.(7)保持砂及小桶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在小车上增减砝码),重复上述步骤(5)、(6)验证a 与M 的关系.4.注意事项(1)在本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而垫起的位置要恰当.在位置确定以后,不能再更换倾角.(2)改变m 和M 的大小时,每次小车开始释放时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而且先通电再放小车.(3)每次利用纸带确定a 时,应求解其平均加速度.5.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1)该实验原理中T=mM M mg +⋅,可见要在每次实验中均要求M>>m ,只有这样,才能使牵引小车的牵引力近似等于砂及砂桶的重力.(2)在平衡摩擦力时,垫起的物体的位置要适当,长木板形成的倾角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同时每次改变M 时,不再重复平衡摩擦力.(3)在验证a 与M 的关系时,作图时应将横轴用l /M 表示,这样才能使图象更直观.图3-14-1图3-14-2[例1](2008·广州一模)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1)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进行?答: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他得到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a—F图线是下图中的(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 下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高考重点热点题型探究热点牛顿第二定律[真题1](2007·广东)如图3-14-7 (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开始时,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图3-14-7(b)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1)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计算打c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打a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 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 段纸带中的 .(3) 如果重力加速度取2m/s 10,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 .【真题2】(2008年宁夏卷).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 1C.滑块的质量m 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3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2.72 2.82 2.92 2.98 2.82 2.62 2.08 1.90 1.73 1.48 1.32 1.12单位:cma bc图3-14-7 (b)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实验:牛顿第二定律(高考必考物理实验)
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的质量M和m,把数值记录下来.
2.按照如图3-3-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 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图3-3-1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 一块薄木块,反复移动木板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 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根据 m 以及 M,直接用公式 a=mMg求出
创新实验2: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
解得: u tan a(与M无关)Mgcosa
F
Mg
F Ma mg F ma
M
a mg M m
F M mg M m
F
m
当M 》m时,可认为F≈mg
mg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 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 砝码)、刻度尺.
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当,二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分别如下图C、 D所示(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
a
a
F
F
0
C
0
D
C图: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了
D图: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或长木板的 倾角过小
试解释下面两个图象弯曲原因
a mg M m
F M mg M m
③mg,用则米小尺车测所量受A的1相合对外于力AF2=的_高_m_hg_。h_/_设_s_小。车所受重力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注意事项 .
(2)平衡摩擦力后,每条纸带必须满足在小车及 所加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的条件 下进行.只有如此,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才可视为 小车受到的拉力
M〉〉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 量靠近打点计时器(或尽量远离带滑轮的一端), 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在小车到达滑轮 前应按住小车.
(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依次加砝码(也 需做好记录).重复上述步骤4和步骤6.用纵坐标表示 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 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 一条直线上,就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5.注意事项 .
(1)实验步骤2、3不需重复,即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 后,不管以后是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 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 是指小车所受动力(重力沿斜面分力)与小车所受阻 力(包括小车所受摩擦力和打点计时器对小车后所拖 纸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实验中,应在小车后拖上 纸带,先接通电源,再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若在 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基本上均匀,才表明平衡了摩 擦力,否则必须重新调整小木板的位置.
①电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点计时器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滑轮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车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长木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注意事项 .
(4)各纸带上的加速度a,都应是该纸带上的平均加速度. (5)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 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6.实验误差来源与分析 .
例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 的关系实验时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情况. 的关系实验时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情况. 请你指出该同学的五个差错. 请你指出该同学的五个差错.
次数 1 2 小车加速度a/(m a/(m•s 小车加速度a/(m s- 1.98 1.48 2) 小车质量M/kg 小车质量M/kg 0.25 0.33 4.00 3.00
3 1.00 0.50 2.00
4 0.67 0.75 1.33
5 0.50 1.00 1.00
1 质量倒数
/kg-1
M
3.实验器材 .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小车、 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桶和砂、 细绳、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天平 (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砝码
4.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和m. (2)按要求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3)平衡摩擦力: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先接通电源 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在打点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 在小桶内放入适量的砂, 记下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按步骤4,重复5次实验。 (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按“测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方法算出每条纸带的 加速度a.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根据实验结果 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若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 便证明了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2.实验原理 . (1)采用控制变量法:在该实验要求先控制小车的质 量m不变,讨论a与F的关系,再控制砂和砂桶的质量 不变,即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a与m的关系. (2)要测量的物理量: 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天平 小车受的拉力F——用天平测出砂桶和砂子的质量m, 由F=mg算出. 小车的加速度a——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
探究加速度与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
1.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学会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②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