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宇宙》重点
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知识点

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知识点在科学六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将会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点。
宇宙是一个广袤而神秘的存在,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组成以及一些重要的现象。
下面是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点的介绍:1. 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起源与大爆炸理论有关。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密度极高、温度极大的"奇点",在这个奇点发生爆炸后,宇宙开始膨胀扩展。
通过不断观测遥远的星系,科学家们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2. 星系与银河系星系是由恒星、行星、气体、尘埃等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银河系是我们居住的星系,它包含了大约2000亿颗恒星,其中太阳是其中一个恒星。
银河系是一个旋转的圆盘状结构,中心有一个密集的星团,被称为银河系的核心。
3. 恒星与行星恒星是宇宙中发光的天体,它们通过核反应产生能量。
根据亮度的不同,恒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红矮星、白矮星、巨星等。
行星是绕恒星运行的天体,行星的数量比恒星要少得多,太阳系中有8个行星,其中包括地球。
4. 太阳系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它包含了太阳、八大行星以及一些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一个巨大的恒星。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行星,它是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天体。
5. 星座和星际旅行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一个图案或形状,人们通常用它们来辨认天空中的方向。
北斗七星、猎户座等都是我们熟知的星座。
星际旅行是指人类在未来可能通过太空船探索其他星系或行星的过程。
尽管目前人类对星际旅行还只是虚构和猜测,但科学家们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太空技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星际旅行。
这些知识点只是宇宙知识的冰山一角,宇宙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通过学习宇宙知识,我们能够培养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心,激发我们的科学兴趣,也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环境。
希望同学们在科学学习中积极探索宇宙的奥秘,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探险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第一课《地球的卫星-月球知识点》1.自己能发光的星叫(恒星),例如太阳。
自己不能发光,围绕恒星运动的星叫做(行星),例如地球。
自己不能发光,围绕其它行星运动的星叫做(卫星),例如月球。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月球自己不能发光,它发出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第一个足迹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
4.月球围绕地球朝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5.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6.月球表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昼夜温差非常大。
月球的地形主要有(月海)和(环形山)。
第二课《月相变化》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4.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或朔月),“十五”称(满月或望月)。
5.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变化周期为(农历一个月)。
6.模拟月相实验的步骤是:①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
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②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当“月球”分别运行到不同的位置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第三课《我们来造“环形山”》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宇宙》重点

宇宙知识重点概括练习附参照答案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xx——月球1、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探月历程:肉眼察看→〔天文望远镜〕→〔探测飞翔器〕→(登月观察〕。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环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4、月球直径大概是地球的,月球体积大概是地球的,月球质量大概是地球的,月球引力大概是地球的。
5、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6、月球最具特色地形是(环形山)。
2、月相变化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样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其实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局部。
因为察看的角度不一样,因此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就不一样。
3、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5天,为阴历〔一个月〕。
日,地,月三者地点不断变化。
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月面由〔右〕变到〔左〕。
1/55、月球亮面一直朝着〔太阳〕,月球只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6、初一是〔新月〕,初四、二十七是〔峨眉〕月,初七、初八是〔上玄月〕,十五或十六是〔满月〕,十三、十九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玄月〕,二十九是〔残月〕。
3、我们来造环形山1、环形山的特色:①、散布〔凌乱随机〕;②、数目〔众多〕,大多是〔圆形〕;③、大小、深浅不一。
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色,就是散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同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环形山的直径有的缺少一千米,有的直径能抵达几百千米。
3、造环形山的方法:①〔喷水〕法;②〔撞击〕法。
4、当前公认的看法是〔“撞击说〞〕。
众多的环形山是长久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印迹。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3(2022新版) - 复件(1)

第三单元宇宙1.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系的组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黑子日冕太阳光球上的米粒组织2.了解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
(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4)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
(5)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6)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7)常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3.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流星小行星带1997年4月5日早晨,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海尔波普彗星(1)矮行星:与行星一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最著名的矮行星是冥王星。
(2)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两颗行星轨道之间,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3)卫星:指围绕一颗行星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
可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
例如,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4)彗星①彗星也绕太阳公转。
②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③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每76年出现一次。
(5)陨石也称“陨星”,是来自行星际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未被烧蚀尽而坠落到地面的残体或其碎块。
陨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以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硅酸盐矿物以及金属铁、镍(铁纹石和镍纹石)。
4.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2.八颗行星1.给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序按距离太阳的近远排序直径由大到小排序2.水星是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
水星外貌酷似月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水星是太阳系中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
3.金星是除了太阳和月球外,人眼能够看到的最亮的天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描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是关于宇宙的探索与学习。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构成、天文现象、太阳系及宇宙中其他星体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总结涉及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包括宇宙的起源、宇宙中的星系和恒星、地球的宇宙位置等核心内容。
学生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宇宙之大、星系之繁多,以及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成就。
还介绍了有关太阳系和行星运动的规律,包括行星的轨道运动、自转和公转等基础知识。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宇宙的基本认知,激发他们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1. 阐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重要性。
这个广袤无垠、神秘莫测的存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既是探索的乐园,也是认知自我和世界的重要窗口。
在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三单元中,宇宙的重要性愈发显得举足轻重。
了解宇宙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孩子们来说,掌握宇宙知识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宇宙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更能让他们明白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博大共存。
宇宙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科技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宇宙的神秘和未知激发了科学家们无尽的探索热情,从望远镜的发明到火箭技术的成熟,人类不断地在宇宙的探秘过程中取得科技进步。
学习宇宙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对他们未来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
宇宙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变。
宇宙的演化历史与地球的变迁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宇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气候变化以及生命的诞生和演化过程。
这对于我们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生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激发探索欲望,推动科技发展,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变。
我们应当重视宇宙知识的学习,将其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年级下宇宙知识点

六年级下宇宙知识点宇宙是一片神秘而广阔的天地,充满了无尽的奥秘和令人惊叹的景象。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基本知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宇宙的起源、行星、星系和黑洞等知识点。
一、宇宙的起源关于宇宙的起源,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称为“大爆炸理论”的观点。
据这个理论,宇宙诞生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爆炸。
在这次大爆炸之后,宇宙开始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宇宙。
二、行星的探索行星是宇宙中的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我们所熟知的太阳系中包含了八大行星,分别是水金火木土等行星。
其中最接近太阳的是水金火行星,它们因为接收到的太阳光比较多而被称为“内行星”。
而最远离太阳的是土行星,它们因为距离太阳远而被称为“外行星”。
行星之间有着许多有趣的特点和差异。
例如,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它的气候异常恶劣,上面有着绵延不绝的风暴。
而金星的表面温度非常高,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
探索行星的奥秘是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重要一步,更多关于行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三、星系和银河系在宇宙中,星系是由数百亿颗星球、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巨大结构。
最为著名的星系之一是我国著名的银河系,它是我们所在的星系。
银河系是一个由数百亿颗星球组成的巨大星系,其中包含了太阳系和地球。
科学家们通过望远镜等工具,观测到了许多其他星系。
其中最为著名的恒星系列之一是仙女座星系,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系之一。
研究星系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构造,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和太阳系的特点。
四、黑洞的奥秘黑洞是宇宙中最为神秘和令人惊叹的天体之一。
黑洞是由大质量星体的坍缩而形成的,它的引力非常强大,连光都无法逃脱。
因为它们无法发射出任何可见光,所以被称为“黑洞”。
科学家们对于黑洞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例如黑洞内部的情况以及黑洞如何形成等等。
黑洞的研究是宇宙中最为前沿和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通过深入研究黑洞,我们有望揭开宇宙的更多秘密。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说课稿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宇宙》这一单元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宇宙,了解宇宙的组成,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宇宙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宇宙这一概念抽象且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法,逐步理解宇宙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宇宙的概念,了解宇宙的组成,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宇宙的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意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宇宙的组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教学难点:宇宙的概念,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宇宙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层次结构。
3.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知识拓展:介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6.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观察日记,记录本次课程的收获和感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宇宙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宇宙的组成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认识。
4.学生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了解。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学生的反馈如何等方面,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宇宙》,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和现象,包括太阳、月亮、星星、行星等。
一、太阳太阳是宇宙中最亮的星体,是地球周围的星体。
太阳是个气体球体,有着较高的温度和强烈的辐射能力。
它的直径约为109倍地球的直径,质量约为333,000倍地球的质量。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之一,它的能量通过太阳光传递到地球上,使地球上一切生物能够生存和生长。
太阳是地球上一天的起源,因为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太阳而进行的。
二、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
月亮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亮的表面呈现灰白色,原本是一个火星大小的红色行星,后来发生了一次火山爆发。
由于火山爆发导致大量岩浆喷出,所以月亮的大部分岩石都是由火山喷发时形成的。
三、星星星星是宇宙中的光源。
星星的数量非常多,它们围绕在各个星系中。
星星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恒星、流星、彗星等等。
恒星是太阳的同类,它们是由气体聚集形成的。
流星是天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产生的亮光,通常只能在夜晚看到。
彗星是一种在宇宙中以极高速度运行的天体,由冰和尘埃组成。
四、行星行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目前已知的行星有八颗,它们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金火木土火冥。
行星的形状是椭圆形,它们的大小都不一样,金星和火星比地球小,而木星和土星比地球大。
行星围绕太阳的轨道称为行星轨道,行星的运动是沿着行星轨道进行的。
五、宇宙食物链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复杂的食物链系统。
比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营养物质;而昆虫和小动物以植物为食,成为植物的食物。
大型动物以小型动物为食,形成食物链的一环。
这个食物链系统体现了宇宙生态的平衡和循环。
以上是《宇宙》这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和现象,拓宽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

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一、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几十颗卫星、数百颗小行星以及无数的彗星和流星组成的。
在太阳系中,太阳居中,其他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二、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也是我们所在的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有着十分庞大的体积和质量,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体。
它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约5500摄氏度。
太阳的能量主要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将氢转变为氦,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三、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类。
1.内行星内行星是指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包括水金火木等四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
它是一个比较小且没有卫星的行星,表面温度极高,超过400摄氏度。
由于它离太阳比较近,所以一年只有88个地球日。
•金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也是地球的邻居。
它的大气层非常浓密,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可以达到约470摄氏度。
金星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云层,使其看起来非常亮。
•地球是我们所在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的表面被大约70%的水覆盖,有着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支持各种生物的生存。
•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也是地球的邻居。
它有着红色的外观,因此被称为“红色星球”。
火星上有一些与地球类似的特征,例如山脉、峡谷和极地冰帽。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是否有可能在火星上存在生命。
2.外行星外行星是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包括木土天海等四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体积是其他行星的几倍。
它有着显著的大红斑,是一个巨大的旋涡状风暴,已经持续存在了数百年。
木星上的气候极端恶劣,大气层中含有丰富的氨和甲烷。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之一,因为它拥有壮丽的环系。
这些环是由冰和岩石碎片组成的,围绕着土星的赤道运行。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也是一个气体行星。
它的轨道相对较倾斜,因此它的季节变化非常极端。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离太阳的行星。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及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宇宙》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了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宇宙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宇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他们对宇宙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对宇宙的基本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的基本知识,认识宇宙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的基本知识,宇宙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天体运动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实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宇宙的构成。
3.深入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探讨天体运动规律。
4.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天文观测,了解常见天体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5.总结提升: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宇宙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探索的最新成果,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宇宙的构成: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宇宙》单元复习 教科版 (33张PPT)

地球的卫星——月球
肉眼观察 天文望远镜 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月球信息:自西向东公转和自转、直径大约是地 球1/4、引力大约是地球1/6、……
制作月球卡:整理、分享信息
模拟实验:
(地球)
(太阳)
手电筒模拟太阳
(月球) 乒乓球模拟月球 自己模拟地球
乒乓球沿着自己绕一圈表示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 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 小、表面特征等方面与地球 有所不同。
知道月相是月球圆缺变化 时出现的各种形状。通过模 拟实验,知道月相变化是月 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 变化有一定规律的。
认识环形山是月球地形 的主要特征。通过建造环形 山的模型,寻找证据、提出合 理的推测。知道环形山的形 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了解日食和月食是日、 地、月三者运动形成的现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 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球影子中时,月球挡住了太 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 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 球的光。
通过建立太阳系模型, 了解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 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等组成 了太阳系。
2
理一理
通过学习,同学们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 宇宙体系。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都完成了哪 些学习目标呢?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了解 月球的基本信息。
2.知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 的运动和变化会导致日食和月 食现象的发生。
科学知识
3.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 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图像。
4.知道宇宙是由像太阳系、银 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 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 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一、太阳系1.太阳系的概念: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保持引力关系的大量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等组成的集合体。
2.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水金火木土金天玄),以及行星的卫星等。
3.太阳的特点: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一颗恒星,由氢气和氦气等组成,可以发出巨大的能量和光线。
4.行星的特点:行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分为内行星(水金)和外行星(火木土金天玄)。
5.行星的运动: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转,同时也自转。
行星之间有不同的距离和运动速度。
6.行星的卫星:行星的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的月亮。
二、月球1.月球的特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只有自己不发光的天体,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有月壳、月海、月山等地貌。
2.月相变化:月球绕地球运动,观察到的月亮形状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月相变化。
常见的月相有满月、新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等。
三、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从宇宙是平面到宇宙是球体,以及宇宙是无限的空间的认识演变过程。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手段:人类通过航天器、卫星和望远镜等工具,对宇宙进行了长期观测和探索。
3.太空探索的重要成就:-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美国成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首次在月球上安全着陆。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建立的大型空间科学实验室,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建设和研究。
四、星座和星图1.星座的定义:星座是人类根据星星的分布和形状,将星星分成不同的组合,并以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等命名的区域。
2.星座的特点:星座有12个,代表了不同的星星组合和方位,在夜空中形成美丽的星座图案。
3.星图的使用:星图是将星座的分布和位置绘制在纸上的图表,有助于人们在观测夜空时识别不同的星座。
五、天体运动和季节变化1.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公转是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转。
2.天体运动的结果: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现象的发生。
六年级下科学宇宙知识点

六年级下科学宇宙知识点科学是一门探索宇宙奥秘的学科,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宇宙的知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六年级下学期的科学宇宙知识点。
一、天体运动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包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月球的运动以及太阳系行星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与黑夜的交替,而公转则决定了四季的变化。
月球环绕地球运动,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运行轨道。
二、天体的特征我们常见的天体有恒星、行星、卫星和流星等。
恒星是宇宙中发光的天体,如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
卫星是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如地球的卫星月球。
流星是从宇宙中突然进入大气层而在空中燃烧的碎片,形成美丽的流星雨。
三、黑夜的奥秘黑夜中的星星是我们最常见的天体。
它们以不同的亮度和颜色闪烁着,形成了美丽的星空。
恒星之间还有星座,通过连接恒星可以形成各种形状的图案。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斗七星,它在导航中有重要的作用。
四、月亮的奇妙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每个月亮的周期为一个月,因此得名。
月球表面有许多坑坑洼洼的月海和山脉。
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月球上的撞击坑和山脊。
月亮也会呈现不同的月相,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月相来了解月亮的运动规律。
五、太阳系的探索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家园。
它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一颗恒星,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能。
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种,内行星有水金火土四颗行星,外行星有木土金火水五颗行星。
彗星是太阳系中的冰冷物质,它们在接近太阳时会释放出明亮的光芒,形成长长的尾巴。
通过学习这些宇宙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并且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科学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解开了一个个谜题,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让我们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及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宇宙》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对宇宙的基本认识,如恒星、行星、卫星等,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但是对于宇宙的认识还较为有限,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宇宙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宇宙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恒星、行星、卫星等基本宇宙天体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天体的概念和特征。
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基本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与实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宇宙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宇宙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对宇宙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详细介绍恒星、行星、卫星等宇宙天体的概念和特征,并通过动画形式呈现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根据呈现的内容,总结恒星、行星、卫星等宇宙天体的特征,并尝试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宇宙天体特征和宇宙起源演化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宇宙的奥秘,如宇宙的边界、宇宙中的生命等,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宇宙天体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原理。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和描述一下夜空中的恒星、行星等天体,并尝试解释其形成和运动的原因。
8.板书(随教学过程进行)板书宇宙天体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宇宙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备

第三单元宇宙一、知识点总结1、太阳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天体。
2、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3、有些天体当他们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后燃烧发光,这些天体是流星。
4、八大行星按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因为木星相当巨大且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
用双筒望远镜观察他们,看起来像小圆盘。
另外,你还有可能看到他的四颗最亮的卫星。
6、制作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模型时,由于8颗行星都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的,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用纸带来做。
7、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三者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月球阴影中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便形成了日食。
8、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9、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
月亮在围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
10、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那么图像不同。
11、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
12、大熊座是北方天空最明亮最重要的星座之一,北斗七星是这个星座的明显标志,从地球上看,连起来的图像就像一把勺子。
13、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14、通过制作活动观星盘,我们发现天上的星座位置是固定的,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可以利用星座图寻找到各个环节,各个季节不同日期的星座和一些特定的星座。
15、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分别是天津四、牛郎星和织女星。
16、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
17、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小学科学六下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六(下)宇宙单元知识一、核心概念1、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2、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
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
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二、具体概念及要点1、地球的卫星—月球(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地球的卫星,并围绕地球在运动。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3)知道“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的。
2、月相变化(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相变化规律是由缺变圆,由圆变缺。
3、我们来造“环形山”(1)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大小不同,深浅不一。
(2)“环形山”方法:①喷塑法,②撞击法。
(3)“环形山”形成推测:①火山爆发,②外来流星,陨星撞击月球后留下的痕迹。
4、日食和月食(1)模拟日食实验中,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用乒乓球代表地球,用玻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的一周。
(二)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照在地球上。
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我只能看见一部太阳,就发生了日食。
当月球转到地球有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5、太阳系(1)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有八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天晏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推荐文档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第三单元宇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3、会画日食发生的图(看卷子)会画月食发生的图(看卷子)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第三单元《宇宙》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2.认识太阳(1)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
(2)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
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1)矮任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冥王星是矮行星。
(2)小任星是指太阳系内的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O(3)遮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地摩擦,会使流星燃烧发光。
(4)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
第2课八颗行星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轨道上运转。
2.给八颗行星排序(1)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f金星f地球f火星f木星f土星f天王星f海王星。
(2)按直径从大到小:木星->土星天王星f海王星->地球f金星一火星一水星。
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3.处理纸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长纸带被平均分为竺份。
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4.相邻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最大的是火星和木星。
5.标记行星时用两条折痕间的距离表示100OO万千米。
6.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中,八颗行星的间距相差不大,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韭赏大J7.八颗行星自身都不能发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阳光,才显得明亮。
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星还要亮,那是由于它们距离地球很近。
8.八颗行星中,木星巨大而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
用双筒望远镜观察,看起来小圆盘,周围有四颗最亮的卫星。
第3课日食1.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
六年级下册科学《宇宙》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宇宙》知识点宇宙是一个神秘而浩瀚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恒星系中的一颗行星上。
宇宙的奥秘一直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宇宙》部分,将带领我们一起了解宇宙的知识点。
1. 天体运动宇宙中存在着众多的天体,如行星、恒星、卫星等。
它们的运动规律是我们了解宇宙的基础。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昼夜更替。
除了地球,其他行星也有各自的公转和自转。
这些运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2. 太阳系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它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等组成。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详细地了解太阳系的组成。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宇宙中最亮的恒星,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我们还将了解到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几颗、它们的特点及运动规律。
3. 星座星座是宇宙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们是由星星组成的图案,被人们赋予了各种神话故事。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著名的星座,例如北斗七星、仙女座等。
通过学习它们的形状和位置,我们可以在夜晚观察到它们,并了解到星座背后的文化故事。
4. 黑洞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之一。
它是一种极为密集的天体,拥有极强的引力。
在黑洞中,引力非常强大,连光也无法逃脱。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了解黑洞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它们给宇宙带来的影响。
5. 星系星系是宇宙中由众多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它们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单位。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了解到星系的分类以及著名的星系,如仙女座星系、大犬座星系等。
通过了解星系的组成和形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构造。
6. 宇宙探索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始于很久以前,而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宇宙探索变得更加深入和广泛。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我们将了解宇宙探索的历史和现状,还将学习到一些著名的宇宙探测器,如探索者系列、旅行者系列等。
通过学习宇宙探索的方法和成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XX ---- 月球
1 、1969 年7 月20 日,美国“阿波罗11 号”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探月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4、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5、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6、月球最具特征地形是(环形山)。
2、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就不同。
3、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5天,为农历(一个月)。
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
变化。
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月面由(右)变到(左)。
5、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6、初一是(新月),初四、二十七是(峨眉)月,初七、初八是(上玄月),
十五或十六是(满月),十三、十九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玄月),二十九是(残月)。
3、我们来造环形山
1、环形山的特点:① 、分布(杂乱随机);② 、数量(众多),大多是(圆形);③ 、大小、深浅不一。
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3、造环形山的方法:① (喷水)法;② (撞击)法。
4、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得撞击更为猛烈和频繁。
5、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4、日食和月食
1、日食分为三种,即(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月食只有(全食)和(偏食),而没有环食。
2、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是由三个球体的(位置)关系所决定的。
3、农历(初一),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4、农历十五或十六,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发生了月食。
5、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并且从(西边)开始先亏;月食就(只能)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并且从(东边)开始先亏。
5、太阳系
1、xx 是xx 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2、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3、太阳系里德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地球离太阳(15000)万千米。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实际是23 小时56 分 4 秒);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实际是365 天 6 小时9 分10 秒).
5、在八大行星中,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0.41 日),最长的是(金星)(243日);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88日),最长的是(海王星)(164.8 年)。
6、在星空中(一)
1、为了便于人们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88 个)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
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
2、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北斗七星)。
它们是一些距离各不相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穹上的排列图像。
3、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北极星是颗不太亮的星星,但我们可以借助(北斗七星)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
4、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现象。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像)也就不同。
7、在星空中(二)
1、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
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
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
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和(天鹰座)。
2、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蝎座)。
3、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4、牛郎在“银河”的(东面),织女在“银河”的(西面)。
5、(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随着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说明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8、探索宇宙
1、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2、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大约由1000 亿——2000 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 万)光年。
3、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 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4、在宇宙中与我们这个银河系相像的天体大约100 亿个左右,它们统一被称为(河外星系)。
5、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6、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7、宇宙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
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