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实验指导书
供热实验指导书
供热工程试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目录一、采暖系统模拟演示试验 (1)二、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 (2)三、热网水利工况试验 (3)实验一 采暖系统模拟演示试验一、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热水采暖系统,掌握系统中各部件的作用及联系方式,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二、演示系统简介:采暖系统是由热源、管道和散热器所组成。
热源是生产热能的部分,管道是连接热源和散热器的桥梁。
在图中所示的系统中,由管道将锅炉、水泵和散热器连接起来。
系统工作前,先将水充满给水箱,然后启动水泵,打开阀门B 和C 向系统充水。
充水时不断地开关集气罐放气氛,让系统中的空气从集气罐和膨胀水箱中排出。
系统充满水后,关闭阀门B ,打开阀门A ,在水泵的作用下,水沿着供水干管进入散热器,经回水干管返回水泵吸入口,如此不断循环,将热量散到供暖房间。
4、垂直式单管跨越式系统3、垂直式单管顺流式系统5、双管系统2、水平式单管跨越式系统1、水平式单管顺流式系统集气罐膨胀水箱给水箱锅炉阀门C阀门B阀门A循环水泵三、思考题:1. 膨胀水箱有几根连接管,各起什么作用?每根连接管上是否都可以装阀门?2. 室内热水采暖系统有哪几种连接方式?实验二 散热器的热工性能实验一、 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了解散热器热工性能测定方法及低温水散热器热工实验装置的结构;2、 测定散热器的散热量Q ,计算分析散热器的散热量与热媒流量G 和温差T ∆的关系。
二、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本实验是在稳定条件下测出散热器的散热量:()p g h Q G C t t =∙- kJ/h式中:G ——热媒流量:kg/h ; p C ——水的比热:4.1868kJ/kg ;g t 、h t ——供回水温度:℃上式计算所的热量除以3.6即可换算成瓦(W )。
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在实验中应该尽量减少室内温度波动。
水箱内的热水由循环水泵打入散热器,经电加热并由温控器控制其温度在某一固定温度,传热将一部分热量散入房间,降低温度后的回水通过转子流量计流入低位水箱。
热工“传热学”实验安排与实验指导书
热工“传热学”实验安排与实验指导书12科热工“传热学”实验安排一、时间:2014.12.15下午2:00 学号1-22号2014.12.15上午4:00 学号23-44号二、地点:新校区A4楼411三、内容:实验一球体法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二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实验实验三中温辐射黑度的测定四、要求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
2、按时参加实验。
3.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并作好记录。
4.实验结束时,经指导教师审阅实验记录后,方可结束实验。
5.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周露亮编20xx年11月1目录实验要求 (3)实验一球体法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 (4)实验二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实验 (8)实验三中温辐射黑度的测定 (11)附录1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 (15)附录2 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使用方法 (16)2实验要求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在实验室要首先熟悉实验装置的构造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贵重仪器时需得到指导教师的许可,方可动用。
3.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细致地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作好记录,通过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
4.实验结束时,学生先自行检查全部实验记录,再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方可结束实验。
5.学生实验时,如出现实验仪器损坏情况,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6.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3实验一球体法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巩固稳定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球体法测定物质的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2. 实验测定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λ;3. 绘制出材料导热系数λ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加热圆球(见图1)由两个壁厚1.2毫米的大小同心圆球(1)组成。
小球内装有电加热器(2)用来产生热量。
201204 热工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热工综合实验指导书》何涛编刘建华审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目录实验一、气体定压比热的测定 (2)实验二、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 (7)实验三、强迫对流单管管外放热系数测定.............................................. (11)实验四、大容器沸腾换热系数测定 (18)实验五、换热器综合实验 (21)实验一气体定压比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定气体比热过程中测温、测压、测热量、测流量的方法。
2.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3.分析实验系统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少误差的可能途径。
从而增加热物性实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以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综合运用湿空气、定压比热等方面的知识,验证空气的定压比热在0—300℃温度条件下与温度近似呈线性关系,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风机、LML—1型湿式气体流量计、秒表、比热仪本体、功率调节器、功率表、干湿球温度计、U型玻璃管压力计、水银气压计、玻璃管水银温度计、电源。
整套装置由风机、流量计、比热仪本体、电功率调节器及测量系统组成。
如图一示,为一开口系统。
比热仪本体如图二所示。
空气由风机经流量计送入比热仪本体,经过加热、均流、混流、测温后流出。
出口温度由输入电加热器的电压调节。
本装置可以测300℃以下气体的定压比热。
三、参数测量1. 用胶管将比热仪本体与流量计、节流阀、风机连通。
2. 连接功率表和调压器。
3.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插入混流网的凹槽中。
4. 接通电源,开动风机,调节流量达最大值。
5. 在加热器没工作的情况下,调节节流阀使流量保持每10升气体通过流量计所需时间在55~60秒之间。
6. 启动电热器开始工作,缓慢提高电压,使出口温度上升。
7. 待系统工况稳定后(出口温度在10分钟之内无变化或有微小起伏,即可视为稳定)测量下列数据:每10升气体通过流量计所需时间(秒);比热仪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当场大气压;流量计出口处的气体表压;电热器的加热功率;8. 提高电热器功率,使出口温度上升,系统达到新的平衡后,重复步骤7的工作。
地源热泵实验指导书(1)
地源热泵结合辐射供冷供热系统测试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理解低温地板辐射供冷及供热系统的传热实验的基本原理;2.熟悉辐射供冷及供热系统的传热实验平台的结构形式;3.了解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过程;4.熟悉整个试验平台的控制原理及系统的传热原理;二.实验原理地源热泵地板辐射供热系统由集热系统、热泵、供热系统环路组成。
集热环路主要包括:埋地换热器、集热水泵及管路系统组成;供热环路主要包括:地热盘管、循环水泵和管路系统。
试验平台主要包括室外埋地换热器系统、热泵机组系统、地板辐射盘管装置以及计算机测控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其测试平台原理图下图所示:图1 地源热泵结合低温辐射供冷及供热系统楼板表面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热量向下传递。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厚度为12mm 的苯板,苯板表面有一层极薄的金属反射层——铝箔,可以有效减少向下的辐射散热,苯板之间通过透明胶布粘合。
地板构造如下图所示:图2 地板构造详图在苯板层的上面铺设水管,水管选用的是PEX交联聚乙烯管,管径为φ20mm。
这种管材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抗腐蚀力强,耐压性能好(能够承压 1.2Mpa),并且易弯曲变形。
在水管铺设完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试压:先用空气压缩机进0.8Mpa 的气压实验;然后用自来水进行0.75Mpa 的水压实验,确保管道的严密性。
在热泵机组的主机的水源侧和用户侧都布置热电偶用来测试水源侧的进出水温度,计算出机组水侧的供热量(供冷量)。
如下式:inout p h t t c W Q -=ρ1式中W ——系统内水流量,s m /3;ρ——水的密度,3/m kg ;p c ——水的定压比热,取℃/1019.43⋅⨯kg J ;out t ——换热器出水平均温度,℃;in t ——换热器进水平均温度,℃。
三.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室外地埋管系统相连接的热泵机组的系统及地板辐射盘管系统。
其主要设备如下: 1. 压缩机1台2. 蒸发器1个,冷凝器1个3. 膨胀阀1个4. U 型竖埋管5. 地板辐射盘管6. 循环水泵3台四. 实验装置1. U 型地埋管系统2. 设备间3. 试验房间4. 热电偶5. 红外线辐射测温枪6. 循环水玻璃转子流量计7. 空气温湿度自动记录仪8.计算机五. 实验步骤1. 熟悉地源热泵结合低温辐射供冷及供暖系统传热实验平台;2. 测量室外空气温度及湿度;2.开启地源热泵机组和机组相对应的水泵; 3.设定热泵机组的回水温度;4.待热泵机组运行一定时间后,观察热泵机组运行是否稳定,若还是不稳定,应检查热泵机组可能出现的问题;5.待热泵机组运行稳定后,利用空气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测量室内空气 温湿度; 6.在地板、墙壁、顶棚上均匀布置测量点,测量开始测量地板温度、墙壁温度及顶棚温度及同时测量水侧及用户侧得水流量和温度,记录各测量4次(每15分钟一次); 7. 根据热泵连接的计算机,读出热泵压缩机的电流,测量水泵运行时的电流; 8.实验数据处理;六. 数据处理1. 水侧供热量inout p h t t c W Q -=ρ1 (6-1)式中W ——系统内水流量,s m /3;ρ——水的密度,3/m kg ;p c ——水的定压比热,取℃/1019.43⋅⨯kg J ;out t ——水侧换热器出水平均温度,℃;in t ——水侧换热器进水平均温度,℃。
热力学实验设计与操作指南
热力学实验设计与操作指南引言:热力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相变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指南旨在提供热力学实验设计与操作的指导,以确保实验过程准确可靠,并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结论。
一、实验目的热力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和分析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力和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以验证热力学理论,并探索物质的相变规律和热力学参数。
具体实验目的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标而定。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1. 实验器材:- 温度控制设备(热源、冷源等)- 压力计(压力传感器、压力传递装置等)- 热量测量仪器(热容计、热电偶等)- 混合设备(搅拌器等)- 数据记录仪器(计算机、数据采集器等)2. 实验药品:- 目标物质(研究对象,如液体、气体等)- 标定样品(已知热力学性质的样品)- 辅助试剂(溶剂、催化剂等)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检查实验器材的工作状态和准确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校准实验仪器,以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2. 样品制备:- 准备目标物质样品并确保其纯度和浓度;- 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并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稀释或浓缩。
3. 实验操作:- 设定实验温度、压力等条件,并保持稳定;- 开始数据记录,包括温度、压强、热量等参数的测量; - 进行相变实验,记录相变温度、热容等数据。
4. 结果分析:- 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绘制曲线图或热力学图谱,以便观察和比较实验结果; -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热力学参数如焓变、熵变等。
5. 实验总结与结论:-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热力学理论进行对比;- 讨论实验的不确定度和误差来源。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应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个人和环境安全;2. 实验器材应经过校准和检修,确保精度和可靠性;3. 实验样品的准备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配比;4. 实验环境应保持稳定,防止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5.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应精确和细致,避免误差和遗漏。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授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指导方式:集体辅导课程设计时间:2周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通风工程课程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供热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供热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2、进一步熟悉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热力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提出方案、设计计算、制图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让学生了解热力管网设计的基本内容、程序和原则,掌握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1.掌握计算热负荷概算的方法,学会查有关资料的方法2.能够合理的布置热力管网3.掌握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主要设备的选择方法4.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制的要求、绘制通风平面图和系统图。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计算的详细内容如下:1. 该工程的基本概况及原始资料在设计前,首先应对热源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的原始资料进行了解,按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⑴阐明热网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的供热情况,相应的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
⑵阐明当地主要设计气象参数:包括空调室外冬、夏季计算干球温度;室外夏季计算湿球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冬夏季)及冬季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供暖期日平均温度,室外温度延续时间最大冻土层厚度;冬、夏季大气压力及海拔高度等。
2. 设计方案的确定⑴采暖系统所需热媒参数根据供热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供热系统与热用户之间的连接形式、考虑发展规划,确定热媒参数和敷设方式。
《供热工程》课程-课程设计1(任务书+指导书)(20036142-3班)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采暖工程;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学完《供热工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是实践性技能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室内采暖系统设计的方法,了解设计流程,熟悉设计手册、图集、设计规范、设备样本的使用方法,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了解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热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时间:从2007年1月22日至2007年1月28日,共1周。
四、指导教师:五、设计原始资料:1. 建筑地点:哈尔滨、佳木斯、长春、呼和浩特、喀什、北京、青岛、济南、西安等地。
2. 室外气象资料:1自查。
3. 室内计算温度:自查。
4. 土建资料: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
5. 水文地质资料:(1)砂质粘土;(2)地下水位:很深。
6. 热源:热媒由集中锅炉房供给,一般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建筑物入口处供回水压差10mH2O。
六、设计要求(一)说明书:1. 对每一项具体任务要依次写出说明;2. 详细叙述所选择的方案理由;3. 应有工程总概述,对设计方案作定性经济技术比较;4. 说明书内容要密切结合自己的设计实际;5. 说明具体、层次清楚,理由充分,论点明确;6. 叙述简要,书写工整,不得徒手绘制草图;7. 各种符号均要注有文字说明。
(二)计算书:1. 对每一项都要写出计算公式;2. 引用数据要有依据;3. 计算图表应与使用条件一致;4. 计算书步骤要求层次清楚;25. 计算结果应列出表格;6. 计算要举例说明。
(三)图纸绘制:1. 本设计图纸要求:达到初设图设计深度。
(执行新规范、新标准)(采用新技术如分户热计量、温度控制措施等);2. 单项采暖设计应完成图纸:各层平面图、系统轴测图及部分节点、大样图;3.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应完成图纸: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图、横断面、水压图及部分节点、大样图;4. 要求图面布置匀称、比例合适、线条清晰、干净,数字、文字均要求工程字;5. 图面要有统一的图例,简要的设计施工说明、主要材料表及图纸目录等。
暖通实验室实验指导书(热网)3版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条件下水力工况变化时,水压图的变化情况。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水力工况变化时水压图是如何变化的,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
通过实验,对水压图的绘制能有所帮助。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原理即为水压图的形成原理,如图1-1所示。
热水流过某一管段的断面1和断面2时,我们可以列出这两个断面间的伯努力方程:212222211122-∆+++=++H gv Z g P g v Z g P ρρ 式中 P 1、P 2——断面1、2的压力,Pa ;Z 1、Z 2——断面1、2的管中心线离某一基准面0-0的位置高度,m ; v 1、v 2——断面1、2的水流平均速度,m/s ; ρ——水的密度,kg/m 3;g ——自由落体重力加速度,9.81m/s 2; ΔH 1-2——水流经管段1-2的压头损失,mH 2O 。
图1-1 水压图形成原理而在实际供热管路中由于各处流速差别不大,因而gv g v 222221≈,)()(221121Z gPZ g P H +-+=∆-ρρ;即水流经某一管段的压头损失是该管段的测压管水头之差值。
由此关系在供热管网的供、回水管道中由起点开始依此减去压力损失,求出各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将这些水头依此连成线即为水压图。
三、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是由补水箱、锅筒、循环水泵(补水泵)、定压水箱、测压管、供水干管及其上调节阀、回水干管及其上调节阀、以及表示每一个用户的流量计和调节阀组成。
为了便于观察水压图,测压管采用玻璃管,上部有一支和大气相通的管,定压水箱的高度根据需要可升降,其底部用软管同定压点相连。
图1-2 水压图及水力工况实验装置示意图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根据需要将定压水箱升到一定高度,并向补水箱中灌入自来水,然后接通电源,打开循环泵,使整个系统的水循环起来,同时打开排气阀,保证系统中不存在气泡,直到动态稳定,整个准备工作就绪。
2. 静水压线关闭电源,当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时,观察整个系统的水压曲线,并把读得的测压管压力值记入表1中。
供热工程实验
2.绘制供水流量减小(球阀5关小)时旳水压图
将球阀5关小某些,热网中总流量将降低,供 水干管和回水干管旳水速降低,单位长度旳压力降 降低,所以水压图比正常工况时平坦些,并在球阀 5处压力忽然降低,球阀5此前旳顾客流量都增长, 但百分比不同,越近球阀5旳顾客增长越多,即发 生了不等比旳一致失调。球阀5后来各顾客旳流量 则降低,降低旳百分比相同,即所谓一致等比失调。 统计各点压力、流量,绘制新旳水压图,与正常旳 进行比较,并统计各顾客旳变化程度。
试验环节
1.绘制正常水压图
• 开启水泵,缓慢打开闸阀1和3,水经水泵、锅 炉、稳压罐后,一部分进入供水干管、顾客、回 水管;另一部分进入高位水箱,待系统充斥水, 打开闸阀2旳同步关闭闸阀1,保持水箱水位稳定, 调整各阀门,以增长或降低管段旳阻力,使各节 点之间有合适旳压差,待系统稳定后,统计各点 旳压力和流量,并以此绘制正常水压图。
试验环节
1、系统充水,注意充水旳同步要排除系统内旳空气; 2、打开总开关,开启循环水泵,使水正常循环。 3、将温控器调到所需温度(热媒温度),打开电加
热器开关,加热系统循环水; 4、根据散热量旳大小调整每个流量计入口处旳阀门,
使之流量到达一种相对稳定旳值,如不稳定则需找 出原因,系统内有气体及时排除,不然试验成果不 精确;
Vg
P正常
•2.根据试验情况分别绘制水压图,并评价 各工况试验成果。
试验三
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
试验目旳
•1、经过试验了解散热器热工性能测定措施, 及低温水散热器热工试验装置旳构造; •2、在稳定条件下测出散热器旳散热量Q , 分析散热器旳散热量与热媒流量G和温差ΔT 旳关系。
散 热 器 热 工 性 能 试 验 台
供热工程试验
热力发电厂实验指导书
热力发电厂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名称:发电厂热力系统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演示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热力发电厂
实验计划学时:2
一、 实验目的
学生通过对发电厂热力系统灯光演示板及发电厂各个热力系统流程灯光演示过程的观察,全面了解热力发电厂主要热力系统的组成,掌握发电厂生产流程和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如下:
1.理解发电厂的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掌握工质的流动方向和各系统间的联系。
2.理解蒸汽系统中蒸汽的流动和能量转换过程。
3.掌握回热抽汽系统的基本原理。
4.了解各种水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5.了解排污系统和旁路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二、 实验内容和要求
1.观察发电厂的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组成,工质的流动方向和各系统的联系。
2.分别演示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回热抽汽系统,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循环水,疏水系统、排污系统,旁路系统的运行。
三、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学生观察的演示系统发电厂热力系统灯光演示板。
四、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本实验采用观察发电厂热力系统灯光演示板组成和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是:
1.观察发电厂热力系统灯光演示板中各热力系统组成。
2.灯光演示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回热抽汽系统,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循环水,疏水系统、排污系统,旁路系统的运行,记录各热力系统的流程。
五、 实验报告要求
认识实验目的,掌握发电厂热力系统的组成及其运行过程,记录观察结果,并回答问题。
六、 思考题
1.发电厂热力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
2.蒸汽系统中蒸汽是如何流动的?
3.水系统和旁路系统有哪些?。
热工基础实验指导书(导热系数测定)
实验二 物质导热系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在稳定热流条件下测定物质导热系数的原理、方法; 2. 确定所测物质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3. 学习、掌握相关热工测量仪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测定物质导热系数的方法有很多,如稳态平板法、球体法、常功率平面热源法等,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多层圆筒壁同心法,如图1-1所示。
图1-1 稳态多层圆筒壁同心原理示意图被测试样装满于试样筒内,则被测试样成一圆筒型。
设试样筒的内外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t h 和t l 。
为防止试样在筒内产生热对流,采用二个很薄的金属套管将其分隔开来,保证热量在试样筒内以导热方式径向传递。
套管壁的热阻很小,可以忽略。
当试样内维持一维稳态温度场时,则有)()()/ln(212l h l h l t t Bt t r r l Q -=-=λπλ (1-1)其中:λ为试样的导热系数,单位W/m ·℃;lr r B π2)/ln(12=为仪器几何常数, 本实验所用仪器为DTI -81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其结构简图见图1-2。
图1-2 DTI -81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结构简图考虑到测定仪端部的热损失为Q n ,装在试样筒内且与之同心的加热器所提供的热流Q =IV ,只有Q l 是由径向经待测试样传出,故Q=Q l +Q n =IV (1-2)仪器端部特性用热阻R (℃/W )表示,有:)(1l h n t t RQ -=(1-3) 把式(1-1)、(1-3)代入式(1-2),并令B/R=C ,得C tBIV-∆=λ W/(m ·℃) (1-4) 式中:△t =(t h -t l ),单位℃;I 、V ——电加热丝的电流(A ),电压(V ); C ——热损失修正常数,C=B/R 。
因此,只要维持试样筒内、外侧的温度稳定,测出导热量Q l 以及试样筒内外两侧表面的温度t h 、t l ,即可由式(1-4)求得在温度t m =(t h +t l )/2下试样的导热系数。
供热运行作业指导书
确保操作人员对热交换系统的正常操作。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C2供热机房
3.0编制依据:
3.1《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
4.0供热运行操作流程:
工作流程
工作内容
工作标准
1.检查换热器的外观应无漏油漏水,仪表仪器显示正常,阀门转动灵活。
2.检查进入冷水机组管道阀门是否完全关闭、冷却水阀门是否关闭。
3.集水器、分水器、热循环泵各处阀门是否开启。
1.外观良好,阀门、仪表指示正常。
2.禁止供暖热水窜流冷水机组的任何部件,否则极易酿成严重事故。
3.集水器、分水器阀门必须打到开启位置。
1.检查热水循环泵马达是否正常,扳动电压转换开关,查看是否缺相
2. 检查一次进出水是否存在压差。
1.电压范围要求380V±5%,三相平衡。
1.防冻状态下只关闭一次进出水阀门,水泵继续运行。
2.正常停机先关闭一次进出水阀门,然后停止水泵运行,二次阀门可以保持常开。
1.严格遵循操作程序。
2.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5.0支持性工具:
《供热运行值班记录表
2009-7-9
申请人:邹鹏
审核人:王军
批准人:雷大军
发布日期:2009-7-15
2.一次进出水压差至少≥0.1MPa
1.按动热循环泵启动按钮,检查循环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2.观察二次出水温度,根据环境温度调整一次进水阀门的开度。
1.水泵启动正常,出口压力正常。
2.二次出水温度能随一次进水阀门开启而发生变化。
3.一次进水阀门必须小刻度开启,严禁大幅度开启,避免造成板式换热器的冲击损害。
热工实验指导书
热工实验指导书篇一:热工实验指导书(正文)实验一二氧化碳p、v、t关系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在准平衡状态下,测定气体三个基本状态参数关系的方法。
2.观察在临界状态附近汽液两相互变的现象,测定co2的临界参数。
3.掌握活塞式压力计及恒温器等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准平衡状态下,气体的绝对压力p、比容v和绝对温度t之间存在某种确定关系,即状态方程f(p,v,t)0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具有最简单的形式:pv=rt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比较复杂,目前尚不能将各种气体的状态方程用一个统一的形式表示出来,虽然已经有了许多在某种条件下能较好反映p、v、t之间关系的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因此,具体测定某种气体的p、v、t关系,并将实测结果描绘在平面的坐标图上形成状态图,乃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研究气体工质热力性质的方法。
因为在平面的状态图上只能表达两个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所以具体测定时有必要保持某一个状态参数为定值,本实验就是在保持绝对温度t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
三、实验设备本实验装置所测定的气体介质是二氧化碳。
整套装置由试验台本体、测温仪表、活塞式压力计和恒温器四大部分所组成,其系统示意在图一中。
图一试验台系统图试验台本体的结构如图二所示。
图二试验台本体其中1—高压容器;2—玻璃杯;3—压力油;4—水银;5—填料压盖;6—密封填料;7—恒温水套;8—承压玻璃管;9—co2空间;10—温度计。
它的工作情况可简述而下:由活塞式压力计送来的压力油首先进入高压容器,然后通过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之间的空隙,使玻璃杯中水银表面上的压力加大,迫使水银进入预先灌有co2气体的承压玻璃管,使其中的co2气体受到压缩。
如果忽略中间环节的各种压力损失,可以认为co2气体所受到的压力即活塞式压力计所输出的压力油的压力,其数值可在活塞式压力计台架上的压力表中读出。
至于承压玻璃管中co2气体的容积,则可由水银柱的高度间接测出(下面还将详细述及)。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供暖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第一部分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建筑供暖工程设计二﹑设计时间二周三﹑设计主要内容某建筑供暖系统设计四、原始资料1.土建图:平面图﹑剖面图及门窗表等见条件图。
2.气象资料:选取八至九个城市。
它们是:济南、北京、郑州、哈尔滨、呼和浩特。
提供有关手册查出下列主要参数:1﹚冬季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wt;2﹚冬季主导风向;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4﹚冬季日照率;5﹚缝隙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6)室内供暖计算温度等。
3.供暖系统热源:城市供热外网(一次网):供回水温度:95℃/70℃;外网埋深-1.3m;建筑物30m处,资用压头10M水柱。
4.围护结构:住宅楼前后无遮挡,其余见土建图。
未标注的维护结构,可按照现行节能规范要求自行选取围护结构。
五﹑设计要求:1.每人的设计城市或设计建筑条件图各不相同,共分成9个组,每组8~9人。
每组一套建筑条件图,每组的建筑分别座落在八(九)个不同的城市,每人设计其中一个城市的民用建筑供暖工程。
在设计题目中,将所在的城市名冠在上述题目之前。
如某人设计所在城市为济南,则该同学的设计题目是“济南**建筑供暖系统设计”。
2.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是对设计的内容及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工程概况、负荷计算、方案选择、水力计算、设备选择等。
其中负荷计算及水力计算的结果列表附于其后。
要求章节分明,层次清楚,语句流畅,数据准确,图表清晰,包括封面、中英文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具体装订要求见《附录一:课程设计要求细则》及《附录二:课程设计装订规范》。
(2)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应达到能够交付施工的要求。
设计图纸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材料表、系统轴侧图、各层平面图、机房平面图、机房剖面图、大样图等。
要求图纸使用手绘和AutoCAD 绘制,手绘图纸数量不少于图纸总数的20%。
图面布置合理,清晰准确,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 热水散热器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热水作热媒时散热器传热系数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2、用实验方法求出以热水为热媒时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 值,并找出它与传热温差⊿T 之间的关系K~⊿T 。
二、实验原理
热水散热器热工性能是在根据ISO 标准制造的实验台上,按统一的测试条件对散热器进行性能测试。
(一) 散热器的散热量测试
该实验台采用水冷却方式,散热器热媒为大气压下低于沸点的低温水,在稳定条件下,散热器散热量通过测量散热器进、出水温和水量计算得出,即,
)(21T T C M Q S S S −=ρ (12-1)
式中: 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
ρS ——水的密度,1000kg/m 3;
C S ——水的比热,取常量4187J/kg ·℃;
M S ——散热器的水流量,m 3/s ;
T 1——散热器的进口温度,℃;
T 2——散热器的出口温度,℃。
ISO 标准要求,热媒为低温热水时,至少要进行三个工况的测试,散热器进、出口热水平均温度取80℃±3℃、65℃±5℃、50℃±5℃。
每次测试在相同流量下进行,每一工况下测试时间不少于1h ,每次测试间隔时间不大于10min 。
(二) 散热器热工性能评定指标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散热器的散热量后,必须将结果整理成公式(12-2)的表达式,即
B n pj B T T A T A Q )(−=∆= (12-2)
式中: 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
T pj ——散热器的进、出口热水平均温度,℃;
T pj取算术平均值:22
1T
T T
pj +
=
;
T n——测试室基准点空气温度,℃。
当散热器进、出口热水平均温度与基准点空气温度之差⊿T=64.5℃(即所谓的标准工况,对应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室温18℃),由公式(12-2)计算得出的散热量即为标准散热量,用该标准散热量作为散热器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对比散热器热工性能的优劣。
三、实验装置
热水散热器性能实验装置如图12-1所示。
图12—1 热水散热器性能实验装置示意图
如图12-1所示,热水由电加热器供给,电功率为14kW。
为使系统的流量稳定,设置了高位水箱,利用水泵和循环管使两水箱内的水温保持恒定。
从高位水箱中流出来的水送入被测散热器中,然后通过转子流量计返回。
系统中水温是由自控装置控制的。
被测散热器放于恒温小室中,恒温小室的围护结构采用水冷却方式控制室温。
在测试过程中所有的温度测点均使用铂电阻传感器,热水散热器性能实验的温度测量系统由铂电阻测量传感器、温度变送器、A/D转换器和微型计算机组成。
按ISO标准要求温度测量的精度为±0.1℃,为此该实验台采用铂电阻为温度测量传感器,最小分辨率约为校
正范围的1/4096。
在本实验台的测温系统中,测量散热器进口温度的铂电阻最大量程范围小于80℃,其他铂电阻最大量程范围小于50℃,因此该系统中铂电阻传感器的分辨率为小于0.049℃,铂电阻的温度信号,由计算机采集并转换温度值来显示并记录,测量精度达到±0.08℃,满足并超过了ISO标准中的±0.1℃要求。
热水散热器性能实验的热水流量测量系统采用高精度的电子秤作为测量的手段,即用电子秤测出一段时间内流经散热器的水流量。
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所产生的由于测量时间的误差、电磁阀的切换过程中的误差、电子秤本身所具有的误差均较小。
流量测量精度达到±0.017%,满足和超过了ISO标准中的±0.5%要求。
对计算出的热量精度要求为±0.5%,另外,国际标准还对实验台的其他测试项目也作了精度要求。
散热器进、出口的温度测量精度为±0.2℃,该实验装置的各项精度均满足要求。
四、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1、将被测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填入表12-1中。
2、打开水冷式空调系统冷却水阀门,并启动制冷系统,使测试温度达到所需温度。
3、接通电加热器和水泵,使系统中水的温度达到要求的稳定温度。
4、利用流量计下边的阀门调节到测试流量。
表12—1 散热器主要技术参数表
a = mm
b = mm
c = mm
d = mm
5、当散热器的热媒进、出口温度不变,室温不变、流量达到规定时,即可开始测量。
根据ISO标准规定,在稳定状态下的测量数据有效,而根据稳定条件的要求,由人工来完成判稳、检测的工作量很大,并且人工来完成最后的数据处理也比较麻烦,为此实验采用微型计算机测量系统进行自动巡回检测,编制了相应的检测、判稳及数据处理软件,实现了热水散热器性能的自动测定。
(1) 测试开始前,将测试日期、大气压力、测试工况参数及被测散热器规格等参数输入微型计算机中。
(2) 散热器进、出口水温、基准点空气温度的初步稳态判断,判断方法如下:
ISO标准规定的稳态条件为:至少连续6次等间距的测量值与它们的平均值的最大偏差不超过下述指标:
基准点:±0.1℃
进、出口水温:±0.2℃
其他点:±0.3℃
散热器后测点:±0.5℃
热媒流量:±2%
并且要求每一稳态下测试时间不少于1小时。
将稳态条件扩展1倍,即散热器进、出口温度波动不超过±0.4℃,基准点温度波动不超过±0.2℃,此条件达到即认为达到初步稳态。
微型计算机测量系统对实验的各测点温度和热媒流量进行检测,在计算机中保存有最新的7组相邻数据进行计算比较,不满足初步稳态条件则剔除最先测得的那组数据,并采入另一组数据,再比较、剔除,如此反复直至满足初步稳态条件。
初步稳态条件达到后,指示操作者进行流量测量,输入采样时间,即可进行测量和稳态判断。
(3) 稳态判断,此阶段判断方法类似于初步稳态判断,只不过又增加了流量采集及流量
判稳,且稳态要求按ISO标准规定进行,达到稳态后,提示操作者,将数据存盘。
(4) 更换测试工况,按上述顺序,进行测试。
6、数据处理时,利用最小二乘法编制的数据处理软件,在完成3个工况的测试后,由此软件将存盘数据读入、回归,整理成公式(12-2)的表达形式。
7、实验完毕应关闭冷水机组、切断电加热器电源、关闭水泵,同时关闭水循环管上的全部阀门和冷却水系统上的冷却水阀门。
关闭微型计算机测量系统的电源,并检查各水路和电路是否关闭。
五、思考题
1、实验结果是否符合指数关系,若不是,分析其原因?
2、根据有关资料所载同类型散热器的实验结果,试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3、叙述和分析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情况或可疑之处,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实验十三热水供暖系统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直观地了解常用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型式和散热器的不同管路连接方式。
2、观察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水力稳定性。
3、观察自力式压差控制器对所控制支路的压差恒定作用。
二、实验装置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模拟实验装置以电热水器为热源,循环水泵提供动力,供暖系统包括垂直式下供下回双管系统、垂直式上供下回系统以及水平式系统三种,图略。
三、实验方法
1、熟悉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模拟实验装置的锅炉、水泵、膨胀水箱、排气装置、主要开关阀门位置、作用。
2、观察膨胀水箱和系统连接点处与水泵的相对位置。
3、启动水泵,使水循环。
观察膨胀水箱中水和气的变化情况。
打开阀门,排放集气罐内的气体,观察排气状况对散热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
4、观察垂直上供下回双管、单管顺流式和单管跨越式系统的管路连接方式。
5、观察垂直下供下回双管系统的管路连接方式。
6、观察水平式双管、单管顺流式和单管跨越式系统的管路连接方式。
7、观察热计量表、自力式恒温控制阀和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与管路的连接方式。
8、关小或关闭跨越式系统某个用户的阀门,通过各个散热器的浮子流量计观察该用户调节后对其他用户水力稳定性的影响。
9、保持安装自力式压差控制器支路各阀门状态不变,关小或关闭下供下回双管系统其他支路阀门,观察安装自力式压差控制器支路的流量变化。
10、实验完毕,开启阀门,关闭电加热小锅炉和水泵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