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3、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对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 思想意识的防范和打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推进法治建设,保障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律服务和 法律援助工作,提高各族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1、某自治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 效率
基本内容
首先,中国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 强民族团结、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等。这些措施旨在促进边疆 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为全国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次,中国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之 一是民族团结问题。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民族团结问题往 往比较突出。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民族教育、推进民族团 结进步等,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谢谢观看
第三,中国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方面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由 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 况和需要。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社会服务、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 等,以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需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民族团结、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等,以促 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全国的社会治理提供 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法治化设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保障。在边疆民族地区,应该加强法治化建设,完 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执法水平。同时,应该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 法律意识和素养。只有通过法治化建设,才能确保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实践路径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实践路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实践路径在中国的广大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愈发突出。
如何在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
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均较低,导致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不仅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加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央政策的衔接问题民族地区的自治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与中央政策的衔接问题。
一些地方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了中央政策的实施难度,甚至出现了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矛盾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好这些传统文化,又能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些地区出现了传统文化日益衰退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的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探讨如何找到实践路径来解决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首先要深入理解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社会治理政策。
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均衡。
要注重加强自治地方与中央政策的衔接,建立起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政策框架。
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鼓励当地人民积极参与,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新发展。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有心,有诚意,有信心,完全能够通过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找到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与活力。
希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民族地区迎来社会治理的春天。
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实践
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实践农村社区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探讨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实践。
一、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农村社区的治理首先需要加强基层自治能力。
通过设立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实现民主决策和权力下放。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选举和村民议事会等形式,让农民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提升自治能力。
二、发展社区共建共治机制农村社区治理还需要引入社区共建共治机制。
可以通过设立社区警务室、专职社区干部和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加强社区治安管理和文化建设。
同时,建立有效的社区纠纷调解机构,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实现社区共建共治。
三、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农村社区治理还需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首先,可以通过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四、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农村社区治理还需要加强社区组织的建设。
这包括加强村级组织的作用,促进村民自治和决策的民主化。
同时,也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社区组织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组织力量和经济收益。
五、拓展农村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实践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除了居民和政府部门外,还可以引入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通过建立社区合作共赢机制,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提高农村社区治理的效果。
六、推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农村社区治理还需要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建设农村社区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化的公共服务。
例如,通过建立社区服务平台,方便居民在线办理各类事务。
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七、加强农村社区治理的法制建设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实践还需要加强法制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单选题:1.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A.90个B.100个C.110个D.120个我的答案:D√答对2.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1个B.9个C.12个D.21个我的答案:A√答对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我的答案:A√答对4.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
(1.0分)A.125个B.135个C.145个D.155个我的答案:D√答对5.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1.0分)A.2010年B.2011年C.2012年D.2013年我的答案:B√答对6.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A.浙江省B.贵州省C.广东省D.陕西省7.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A.10个B.20个C.30个D.40个我的答案:C√答对8.《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1.0分)A.“制度化”B.“社会化”C.“经济化”D.“文化化”我的答案:D√答对9.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10.《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A.1940年B.1941年C.1942年D.1943年我的答案:B√答对11.()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我的答案:B√答对12.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我的答案:A√答对13.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题目及答案上课讲义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题目及答案1.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4个B.7个C.11个D.29个我的答案:D√答对2.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
(1.0分)A.125个B.135个C.145个D.155个我的答案:D√答对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我的答案:A√答对4.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我的答案:D√答对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1.0分)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我的答案:C√答对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的答案:B×答错7.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A.10个B.20个C.30个D.40个我的答案:C√答对8.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我的答案:C√答对9.()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我的答案:B√答对10.“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我的答案:A√答对1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5年我的答案:C√答对12.《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新疆社会治理创新总结汇报
新疆社会治理创新总结汇报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
近年来,新疆社会治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新疆社会治理创新进行总结和汇报。
一、新疆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新疆地理位置靠近中亚和东欧等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同时,新疆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融合与社会稳定成为新疆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
加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新疆面临着社会稳定的重大挑战。
因此,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新疆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二、新疆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内容1. 源头管理:新疆从根本上治理社会问题,大力加强源头管理。
通过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居民自治、社区自治、社会自治等方式,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主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2. 信息化管理:新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社会治理体系。
通过建设公共安全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实现对社会治理各个环节的精确监控和数据化管理。
3. 法治化管理:新疆坚持依法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更加法治化。
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执法力量建设,严格执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 多元参与:新疆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和智慧。
通过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设立社会组织等方式,实现社会治理的多元共治。
5. 增进民生:新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从而不断提高民生水平。
加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增进人民的福祉。
三、新疆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1. 社会稳定:新疆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这为新疆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 经济繁荣:新疆社会治理创新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新疆各个行业迅速崛起,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3. 民族和谐:新疆社会治理创新在促进民族融合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一、单选题1.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 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 1.0 分)A. “制度化”B. “社会化”C. “经济化”D. “文化化”我的答案: D √答对2. 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 1.0 分)开了A. 4 个B. 14 个C. 24 个D. 34 个我的答案: C √答对3.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 1.0 分)A. 马戎B. 费孝通C. 李维汉D. 李培林A. 傣族B. 黎族C. 壮族D. 回族5. 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 1.0 分)A. 2010 年B. 2011 年C. 2012 年D. 2013 年我的答案: B √答对6. 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 1.0 分)A. 浙江省B. 贵州省C. 广东省D. 陕西省我的答案: C √答对7. 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 1.0 分)A. 1944 年B. 1945 年C. 1946 年D. 1947 年我的答案: D √答对1.0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分)A.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9. 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 分)A. “依附- 移植式”B. “创新- 移植式”C. “半自创半融入型”D. “融入型”我的答案: A √答对10. 截至2017 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
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社会治理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们需要一种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几种可以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
一、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政府部门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收集和分析社会治理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加精确地把握社会问题的脉搏。
同时,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实时了解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形成共同治理的合力。
二、建设社区共治机制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社区治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要加强社区治理的创新举措,可以建设社区共治机制。
通过设立社区议事会或居民委员会,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积极性。
同时,鼓励社区组织、志愿者和业主委员会等社区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治理格局。
三、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区服务起着积极的作用。
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创新举措,可以推进其发展。
鼓励社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为社会组织提供便利的登记、筹款和自律机制,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合作与沟通,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机制。
四、强化公众参与公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受益者,加强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取创新的方式来促进公众参与,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征求公众意见和举办公众听证会等。
同时,公众参与还可以通过社会媒体等渠道,增加公众对社会治理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
五、加强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石,要加强法治建设的创新举措,可以推进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改革。
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加大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执法的公正和规范。
同时,推进司法改革,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有效治理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有效治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和创新。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变迁与有效治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历史变迁、政策制度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与有效治理。
一、历史变迁在中国古代,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主要以王权统治和土司统治为主。
王权统治下,各民族地区实行严格的农奴制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土司统治下,各地方统治者通过藩属体系对当地人民实行剥削压迫。
随着清朝的统一,中央政府开始对民族地区实行直接政府管辖,但依然保留了土司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经历了重大变革。
中国政府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如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风俗等传统文化,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民族事务部门,推动各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政策制度中国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各民族地区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首先是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力,有权管理本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
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的国家事务;根据中央政府的授权,可以制定本地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其次是实施多项民族政策,包括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事业和宗教信仰。
政府还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助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例如设立贫困地区补助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农牧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当地百姓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值。
政府还鼓励各地区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三、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
首先是民族自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自治地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治机构和工作制度,有效开展了本民族地区的治理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的亮点和经验
创新社会治理的亮点和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各地区纷纷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和经验,取得了一系列亮点和成果。
本文将就创新社会治理的亮点和经验进行探讨。
一、加强基层治理,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而社区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
各地区积极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建立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共治机制,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
通过居民参与、自治和共治,有效解决了一些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提高了社区的整体治理水平。
二、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提升治理效能互联网+社会治理是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互联互通,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精细化管理。
例如,通过建立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办理各种证件和事务,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互联网还可以提供大数据支持,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民意和问题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
三、强化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多元治理格局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泛的社会组织参与。
各地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与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
例如,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社会服务和援助;设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社会组织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
社会组织的参与不仅丰富了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资源。
四、加强法治建设,规范社会秩序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保障,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各地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
通过法治建设,可以有效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五、注重社会风险防控,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创新还需要注重风险防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社会风险的能力。
各地区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的应急响应能力。
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与现代化
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与现代化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合作,通过政策和组织调控,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社会治理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和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治理也需要不断地以创新发展的方式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适用,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治理模式和不断地进行创新。
在中国,目前的治理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分立的垂直管理模式,制约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因此,要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结构。
目前,社会治理的创新与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社会共治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下,政府一直是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
然而,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和多元化,政府单打独斗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强调社会共治已成为一种趋势。
社会共治是指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
通过社会共治,政府和社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可以得到提升。
二、建立协调机制现代社会中,治理对象涉及到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要实现有效的治理,需要各部门之间建立联动、协调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和最高效率解决社会问题。
协调机制的建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互助,也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只有各种资源充分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三、加强数据化治理在现代社会中,数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数据化治理是指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对社会治理过程、治理效果等进行数据化记录和分析,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规模化管理。
数据化治理可以让政府快速了解局势、掌握社情民意,更加精准地制定政策和资源配置。
四、倡导开放治理开放治理是指各方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使治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开放治理可以让政府和公民社会增强信任,更好地互动,避免社会不和谐的情况的发生。
2020公需课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单选题1.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A.浙江省B.贵州省C.广东省D.陕西省2.《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A.1940年B.1941年C.1942年D.1943年3.()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B.2013年C.2014年D.2015年5.《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1.0分)A.马戎B.费孝通C.李维汉D.李培林6.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1.0分)A.2010年B.2011年C.2012年D.2013年7.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B.1945年C.1946年D.1947年8.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9.“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10.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A.90个C.110个D.120个11.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3.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创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种力量,对社会进行管理、服务、调控和调适等一系列活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创新,是针对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通过改革创新,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和智能化。
1. 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在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需要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方参与的主体作用,形成治理体系的共商共治共享机制。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社会组织发挥服务和监督作用,个人发挥参与和建言作用,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相互依存、协同作用的治理格局。
2. 推动社会治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社会治理需要依法治理,推动社会治理过程中各方行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通过建立健全法治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司法力量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的法制化水平。
同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治理的规范化水平,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3. 推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新时代社会治理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的融合发展。
通过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
例如,在治安管理方面,可以采用视频监控、智能预警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效率性。
此外,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信息公开和参与机制,增强社会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机制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机制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
需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服务和管理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和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
此外,要注重挖掘和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经验。
5.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动社会治理的不断完善。
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精选文档
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一、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与全国一样,也在不断进步。
同时,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文化的、内部的、外部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在社会治理方面还面临一些困境。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人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边疆民族地区受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扭曲、贫困人口众多、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因素困扰,在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内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在边疆民族地区内部各城市之间发展速度也同样存在不均衡现象。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目前,边疆民族地区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居民的构成与内地相比呈现出更加多元而复杂的特点,这给城镇管理,尤其是治安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二)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暴力恐怖事件时有发生非法宗教活动量大面广,屡禁不止,宗教极端思想传播较快、较广,宗教极端势力快速发展,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的潜在危险。
由于境内外“三股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的策划、组织、煽动和支持,时而发生暴力恐怖事件,破坏民族团结,对社会稳定构成现实威胁,给当地维护社会稳定带来极大挑战。
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
(三)走私或偷运武器弹药、毒品、贩毒吸毒情况严重近年来,我国对走私或偷运武器弹药、毒品等现象给予了严厉打击。
不仅国内采取了严打措施,同时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与周边国家积极开展联合打击行动。
如积极开展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执法常态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走私或偷运武器弹药、毒品、贩毒吸毒情况屡禁不绝,呈现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的趋势,近年来枪支弹药及毒品走私开始向边疆民族地区蔓延。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一、单选题1.《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1.0分)A.“制度化”B.“社会化”C.“经济化”D.“文化化”我的答案:D√答对2.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我的答案:C√答对3.《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1.0分)A.马戎B.费孝通C.维汉D.培林我的答案:A√答对4.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1.0分)A.傣族B.黎族C.壮族D.回族我的答案:B√答对5.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1.0分)A.2010年B.2011年C.2012年D.2013年我的答案:B√答对6.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A.省B.省C.省D.省我的答案:C√答对7.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我的答案:D√答对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的答案:A√答对9.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我的答案:A√答对10.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1个B.9个C.12个D.21个我的答案:A√答对1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5年我的答案:C√答对12.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我的答案:A√答对1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我的答案:A√答对14.截至2017年,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思考
冯巧飞
【期刊名称】《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卷),期】2024()4
【摘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
民族地区的地
缘特殊性和民族多样性决定了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其治理成效不仅事关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大局稳定。
在现代化背景下,新时代
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治理主体协同联动性不强、治理模式转型滞后、治理资源相对短缺、治理技术供给不足等困境,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
实践证明,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要以“基层党建”引领治理方向、以“放管结合”凝聚治理合力、以“重心下移”推动治理革新、以“技术赋能”提高治理效能。
【总页数】6页(P30-35)
【作者】冯巧飞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0
【相关文献】
1.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德清实践
2.以
人为本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开放40年基层社会治理与新时代展望”
论坛综述3.新时代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与创新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社区治理与创新实践的分析4.创新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力量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学习《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的思考与体会5.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评《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政策
实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政策社会治理创新是指通过在社会管理中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解决新问题的需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实施社会治理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应对各种社会风险挑战和推进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为了更好地实施社会治理创新,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实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政策展开论述。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施社会治理创新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重要的基础。
政府部门应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大资源投入,加强政策落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注重优化制度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加强社会组织服务功能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积极为社会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治保障,减少其办事成本和运营障碍;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协作合作,共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进程。
只有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三、推进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政府应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数字化治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快速响应和精准治理。
数字化治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理效率,也可以增强治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四、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过程,要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就必须推动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
政府应加强与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
鼓励各方面共同制定和执行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形成多方力量合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格局。
五、强化法治保障法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一、单选题1.()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4.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5.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6.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7.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1.0分)A.傣族B.黎族C.壮族D.回族8.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A.10个B.20个C.30个D.40个9.“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10.《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1.0分)A.“制度化”B.“社会化”C.“经济化”D.“文化化”11.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A.90个B.100个C.110个D.120个12.《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A.1940年B.1941年C.1942年D.1943年13.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_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有什么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_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有什么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
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云南省为例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创新已经成为了云南省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最具多样性和多元文化的省份之一,云南省的社会治理创新既面临着挑战,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以云南省为例,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性、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性中国有着56个民族,其中包括了许多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中国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涉及到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促进区域的发展和繁荣。
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人口比例。
云南省的社会治理创新对于实现地区和谐稳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实现中国的多民族团结、发展繁荣提供有益经验。
二、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的现状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是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注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并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首先,云南省加强了宗教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根据《云南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加强对宗教组织的管理和指导,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其次,云南省注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同时,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建立民族文化村、民俗展示等方式,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自信。
再次,云南省注重落实惠民政策。
通过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的覆盖率,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三、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一步提高民族自治区的管理能力。
通过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政府官员和社区干部,加强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2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1984年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4.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
1555.“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6.《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941年7.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30个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24个10.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2011年11.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黎族12.()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13.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广东省14.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个15.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947年1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2014年17.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18.《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马戎19.《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文化化20.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20个1.“国家—民族”框架下分类管理的表现为()、生态的保护性、其他的优惠性。
ABCD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的原则。
AB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治理理论的兴起,是世界各国政府对()变化所作出的回应,并非学者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一套新口号。
ABCD4.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包括三种关系,分别为()。
ABC 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国家与民族5.多中心治理主体包括()、私人机构以及公民个人等各种不同主体形式。
ABCD6.张继焦主任认为,治理有以下哪几大特征?ABCD7.霍特维茨对印度50年中发生的民族暴力事件进行研究,指出事件具有()的特点 ABCD8.张继焦主任指出,根据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状况,将网格划分为()等3个等级 ABD 日常、重点、综合9.1950年代,由林耀华和切博克萨罗夫两位教授提出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关注()的关系。
ABC生态、生产、文化10.张继焦主任指出,网格的每格形成整体一张网,()。
ABCD1.在国家与民族的关系方面,“去政治化”和“第二代民族政策”两种理论都认为,国家和政府在“导族际关系发展方向”上很重要。
(1.0分)√2.针对贵州凯里市项目调查,市政府不仅开具了专门的调查通知文件,而且先后责成市统计局、市民族宗教局两个单位负责接待和协助调查。
(1.0分)√3.改革开放以来呈现了各民族更加广泛的“散”“杂”居发展态势。
(1.0分)√4.海南五指山市项目是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子课题。
(1.0分)×5.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建立预警机制,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1.0分)√6.奥斯特罗姆指出,当前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两种常用途径:以政府途径为唯一,或者以市场途径为唯一,都是有问题的。
(1.0分)√7.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0分)√8.根据张继焦主任所讲,根据人、地、事、组织、房屋等基本情况,要将网格划分为住宅、企事业单位、宗教场所、综合等5种类型。
(1.0分)√9.治理隐含着一个文化进程。
(1.0分)×10.民族地区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等特质,使得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1.0分)√11.广东连南项目是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子课题。
(1.0分)√12.西方国家以契约论、人民主权论为主要内容,而中国传统的国家观念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理论,强调“大一统”的思想。
(1.0分)√13.呼和浩特市蒙古族移民属于“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
(1.0分)√14.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发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民族文化新发展。
(1.0分)√15.贵州凯里市项目是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子课题。
(1.0分)√16.治理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具有众多不同利益方共同的领域内,进行控17.加强和创新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重点在于加强党委领导,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坚持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等。
(1.0分)√18.中国一直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问题。
(1.0分)√19.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
(1.0分)√20.霍特维茨对印度50年中发生的民族暴力事件进行研究,指出事件几乎全部发生在农村。
(1.0分)×21.以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制度分析学派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
(1.0分)√22.根据张继焦主任所讲,应对城镇社会治理创新,进行网格化管理。
(1.0分)√23.“国家和民族是两个不同概念和范畴,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由费孝通提出的。
(1.0分)√24.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法国和英国向北美、大洋洲殖民扩张,与当地民族互动的过程中,经历了同化政策、熔炉政策而最终形成的。
(1.0分)√25.截至2017年,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治县(旗)约占57%。
(1.0分)√2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0分)√27.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培养、信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1.0分)√28.治理理论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倾向。
(1.0分)√29.“传统-现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城市移民的研究之中,并具体表现为“对立-同化”分析模式。
(1.0分)√30.在建立现代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中,摆正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基本点。
(1.0分)√31.由于民族地区存在着民族多样性、社会环境千差万别和民众治理能力参差不齐等特点,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0分)√32.“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良好合作管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
(1.0分)√3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指出,审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不能离开中国社会的整体大背景。
(1.0分)√34.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要从服务走向管理,提升民族地区政府管理能力。
(1.0分)×35.在伞式社会下的“国家-民族”关系框架下,民族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国家则从属于民族。
(1.0分)×36.张继焦主任指出,青岛有个韩国城。
(1.0分)√37.国内外研究显示,城市多民族化造成了城市民族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关系复杂化,民族矛盾有所增加。
(1.0分)√38.昆明市会泽回族移民属于“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
(1.0分)√39.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民族地区迫切需要解决一些民生问题。
其中,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1.0分)√40.东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和必由之路。
(1.0分)×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1.0分)√42.在高度城市化进程中,不会出现“碎片化”群体。
(1.0分)×43.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1.0分)√44.民族区域自治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0分)√45.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适应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需要,从阶级分析出发而形成的。
(1.0分)√46.截至2017年,四川省有8个自治州(盟)。
(1.0分)×47.中国的民间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度较高,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较弱。
(1.0分)√48.创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1.0分)√4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自治区相当于市级行政单位。
(1.0分)×50.贵州凯里市项目调查组分别实地考察了一些典型地区和机构,如民族旅游村、工业开发区、新开发旅游区、企业、医院、学校等。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