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秧歌舞》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秧歌舞》教案 新人教版

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秧歌舞》教案 新人教版

秧歌舞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秧歌舞》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通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的伴奏谱。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录像《民间秧田队》提问:他们在做什么?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它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2、揭示课题。

3、初听歌曲:提问:歌曲的情绪?4、记忆歌曲旋律:歌曲可以分成几句?5、学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歌谱。

6、教师指导学习: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7、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8、学习锣鼓点:提问:歌曲中用怎样的声音表现锣鼓?9、出示节奏谱:小组学习,分组进择乐器先节奏谱练习。

10、课后拓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选一个项目(舞蹈、乐器、歌曲)进行研究性学习。

舞蹈组:学习基本秧歌舞步,创编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

唱歌组: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秧歌资料(文字或音响)。

乐器组:创编或演奏秧歌锣鼓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掌握、学习歌曲的能力提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民族舞蹈秧歌2、复习歌曲《秧歌舞》教学目的:复习歌曲《秧歌舞》,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回曲《秧歌舞》2、唱歌小组汇报:介绍秧歌的历史和发展,请同学们欣赏收集到的其他秧歌曲。

演唱创编新词的《秧歌舞》并教唱全体同学。

3、乐器小组汇报:用学会的乐器演奏歌曲。

用锣鼓为秧歌伴舞,节奏可选用书上的固定节奏,也可是学生创编的新节奏型。

学生在乐器组的伴奏下演唱歌曲《秧歌舞》。

4、舞蹈小组汇报:介绍秧歌的基本步伐。

全体学生在舞蹈小组的组织下,一拍一动学习秧歌步,并能够在歌曲《秧歌舞》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舞蹈小组表演创编的秧歌舞小组合(这具:手绢、扇子)5、学生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表演唱《秧歌舞》。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舞蹈步伐的协调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解动作和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源自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秧歌舞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舞蹈中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舞蹈步伐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秧歌舞的基本步伐和韵律感。
2.教学难点
(1)音准把握:学生在学唱过程中,音准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跑调现象。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采用集体合唱方式,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2)节奏感培养:部分学生对2/4拍的节奏掌握不够熟练,影响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节奏;组织节奏练习,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秧歌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过或者参与过跳舞的活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秧歌舞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秧歌舞的乐趣和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人教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秧歌歌曲,感受民间音乐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学习秧歌舞步,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个性;3.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我国民间舞蹈和音乐的历史背景,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集体表演中学会与人合作、相互尊重。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活动 秧歌舞》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活动 秧歌舞》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活动秧歌舞》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活动秧歌舞》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五线谱的识谱以及相关的秧歌舞动作。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秧歌舞文化,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音乐和舞蹈有着天然的喜爱。

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舞蹈动作,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然而,对于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仍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秧歌舞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秧歌舞的文化背景,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2.学会歌曲《活动秧歌舞》,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掌握五线谱的识谱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4.通过学习秧歌舞,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活动秧歌舞》的学唱,五线谱的识谱,秧歌舞动作的掌握。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秧歌舞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秧歌舞动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模仿。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和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采用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五线谱的识谱方法和秧歌舞动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五线谱、秧歌舞动作的图片和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舞蹈道具:如扇子、花篮等。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简要介绍秧歌舞的文化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活动秧歌舞》,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秧歌舞【课型】活动课【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科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中的一节活动课,这是一节以民族舞蹈为主题的活动课,通过欣赏、演唱和歌舞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了解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绪。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强,又具有活泼爱动的性格,学习能力强,但对于民族艺术了解较少,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特色的东北秧歌,激发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秧歌舞》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2.学习秧歌舞“十字步,手腕花等”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表演和创编动作。

3.感受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学会秧歌舞步,与同学合作随歌曲表演。

【教学过程】一、教师表演导入教师以才艺展示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秧歌舞蹈。

请学生说说背景音乐中出现的演奏乐器指出乐器的演奏也是秧歌的一大特点。

总结:秧歌是我国民间的一种集体舞蹈,早是源于模仿稻作劳动的原始舞蹈,后来变成农闲或是过年过节是的舞蹈表演,至今已经有着千年的发展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秧歌来感受秧歌舞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舞蹈直观的让学生来感受秧歌舞,通过聆听寻找出秧歌伴奏的特点】二、探究学新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热烈欢快地)2.有节奏朗读歌词:模仿打鼓的动作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解决节奏难点附点八分节奏型,引导学生注意用前重后轻的方式更容易打准节奏。

3.学唱歌曲:先用la~音模唱旋律,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熟悉度,解决旋律中难点跨七度音程的两个音,引导学生以科尔文手势辅助唱准音符;熟悉旋律后学生自主带入歌词演唱歌曲。

用打鼓的声音启发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循序渐进,首先解决节奏问题再解决旋律音准,引导学生用手势辅助的方法能更加清晰的找到音准最终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秧歌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秧歌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秧歌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动作。

学生能够学会一段简单的秧歌舞,并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秧歌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特点。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能够掌握秧歌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动作。

通过学生的实践和练习,学生能够学会一段简单的秧歌舞,并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秧歌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动作。

秧歌舞的音乐节奏和表演风格。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秧歌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动作,并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

如何让学生理解秧歌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特点,并能够在表演中体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秧歌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特点。

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秧歌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动作。

2. 演示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秧歌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特点。

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秧歌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动作。

3. 练习法通过学生的实践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一段简单的秧歌舞,并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

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秧歌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动作,并能够在表演中体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秧歌舞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秧歌舞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提问学生对秧歌舞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秧歌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特点。

2. 讲授讲解秧歌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特点。

讲解秧歌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动作,并进行示范。

3. 演示播放一段秧歌舞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秧歌舞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5单元《活动 秧歌舞》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5单元《活动 秧歌舞》教学设计

活动课《秧歌舞》一、教材分析:《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

歌曲旋律简洁,情绪热烈、欢快,节奏活泼,表现了人们打起鼓、敲起锣、扭起秧歌唱起歌歌唱幸福生活的热闹场景。

二、教学目标:1. 学习东北秧歌的“十字步”和锣鼓节奏,感受其风格韵味。

2. 通过欣赏和活动了解中国不同地域的秧歌风格,并简单表现。

3. 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与传承。

三、教学重点:学习东北秧歌典型的锣鼓节奏和“十字步”。

四、教学难点:1.小组合作敲锣打鼓、扭秧歌。

2.区分不同地域的秧歌舞风格。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锣、鼓、镲、扇子、手绢。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秧歌律动导入1.师生随东北民歌《秧歌舞》律动。

2.初步了解秧歌这种民间歌舞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歌舞律动激发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学习锣鼓镲节奏1.初敲鼓、锣、镲节奏一:2/4 :x x | xx x |节奏二:2/4 :xx xx | xx x |节奏三:2/4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讲解秧歌是一种广场艺术,人们围的里三层外三层,选择的伴奏乐器声音要大,穿透力要强。

2.锣鼓齐鸣请3位同学锣、鼓、镲齐奏,其它同学加入声势(敲击凳子),共同合作演奏节奏三。

【设计意图:运用体验式探究的方法,掌握锣鼓镲的演奏方法,感受东北秧歌典型锣鼓节奏。

】(三)、学习秧歌舞的“十字步”1.播放课件,教师讲解、示范,带领学生由慢到快逐渐熟练步伐。

2.体验手绢花配合十字步(1)感受手绢花(2)跟着音乐两人一组练习。

3.锣鼓镲伴奏部分同学演奏锣鼓节奏,部分同学扭秧歌。

4.展示评价,集体再次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北方最具代表性的舞步“十字步”,借助手绢道具,感受东北秧歌的热情、火辣,并有感情表现。

】(四)、拓展延伸——中国秧歌1.山东胶州秧歌(1)欣赏视频,对比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的不同,感受柔美、安静的风格。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秧歌舞》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秧歌舞》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秧歌舞》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秧歌舞》是一堂典型的活动课,它集歌曲演唱、秧歌舞蹈、锣鼓表演等形式于一体。

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歌曲旋律简洁,情绪欢快,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表现了人们打起鼓、敲起锣、扭起秧歌唱起歌来歌唱幸福生活的热闹场景。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秧歌很熟悉,在各个广场都会看到大人们扭秧歌,但是对秧歌舞中的“十字步”却不熟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东北秧歌的舞蹈特点,以及让学生感受到秧歌舞给人们带来的快乐、热烈、奔放的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情绪。

三、教学目标1.了解《秧歌舞》的起源和发展。

2.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

3.体验《秧歌舞》所表达的民族和地域文化。

4.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并能随音乐表演。

教学难点: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十字步”,并且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锣、鼓、镲、丝绸、手绢六、教学过程(一)学习秧歌十字步1.音乐导入(1)播放《秧歌舞》随音乐师生共舞。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音乐跳起来吧!问:刚才我们跳得什么舞蹈?生:......(秧歌舞)教师出示课题(板书)师:《秧歌舞》是一首东北民歌。

这里比较出名的就是东北大秧歌。

2.教师简介什么是秧歌。

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

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或手帕,情绪欢快、热烈。

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一学秧歌舞十字步。

3.学习秧歌十字步(1)请同学们观看图示,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师:首先,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脚也向前迈一步,然后左脚往旁一步,右脚向后退一步。

(同学们反复练习)(2)学生练习十字步。

4.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秧歌舞的动作。

师:你们跳得真棒,让我们随音乐跳一跳吧。

5.播放《秧歌舞》随音乐师生一起跳秧歌。

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秧歌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唱《秧歌舞》并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研究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3.用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唱《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

2.研究秧歌舞的基本舞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手绢、锣、鼓、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本节课内容。

2.播放MTV《爱我中华》。

a。

学生表达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b。

教师评价并鼓励学生。

c。

出示图片,介绍56个民族。

二、研究新课1.揭示课题,教师播放《秧歌舞曲》并随音乐表演。

2.板书课题。

3.介绍秧歌舞的起源和特点。

三、学唱歌曲1.出示大歌谱。

2.欣赏动画歌曲《秧歌舞》,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

4.学生评价并给予教师掌声。

5.跟节奏朗读歌词。

6.教师弹琴,按乐句教唱。

7.弹曲填词:老师弹一句,同学填词唱一句。

8.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

四、歌曲处理1.出示重点:附点八分音符(教师示范唱)。

2.出示难点:七度大跳——歌曲结束句。

五、学跳秧歌舞1.出示手绢。

2.教师教跳十字步。

3.教几个简单的秧歌舞动作。

4.采用两进两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十字步”。

5.学生分组展示。

六、用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锣2/4:××|×××||镲2/4:××|O××||鼓2/4:×××××|×××||1.拍手练。

2.教师教授敲鼓、敲镲。

3.分组练,并汇报表演。

4.部分学生用手绢花,而部分学生扭秧歌,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加上锣鼓伴奏。

七、欣赏1.教师介绍陕西秧歌。

2.欣赏陕西秧歌。

3.浏览民族舞步,拓展知识。

八、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音乐课《民族的脚步》之活动课《秧歌舞》。

《秧歌舞》教学设计方案

《秧歌舞》教学设计方案

《秧歌舞》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

2.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舞蹈表现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秧歌舞的基本动作:扭腰、转身、跳跃等。

2.基本的舞蹈技巧:舞步的节奏感、韵律感等。

3.秧歌舞的表演:选择一个经典的秧歌舞,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演出。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秧歌舞的基本动作1.介绍秧歌舞的起源和特点。

2.示范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让学生跟随动作练习。

3.分组进行练习,老师给予指导和辅导。

第二课:秧歌舞的舞蹈技巧1.讲解秧歌舞的舞步节奏与韵律感,并进行示范。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老师给予指导和辅导。

3.组织小演出,让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和互相评价。

第三课:秧歌舞的整体表演1.选择一个经典的秧歌舞,向学生介绍其背景和意义。

2.教学舞蹈的具体动作和排练组合。

3.进行排练和指导,老师给予个别指导和集体训练。

4.学生进行演出,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老师通过示范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让学生学习并模仿。

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排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配合能力。

3.个别指导法: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和提高舞蹈表现力。

五、教学手段1.录像播放:向学生展示秧歌舞的优秀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秧歌舞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音乐播放器:播放秧歌舞的音乐,帮助学生感受舞蹈的节奏和韵律。

3.现场表演:邀请专业秧歌舞表演团队来学校进行表演,给学生提供实际观摩的机会。

六、教学评价1.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动作、技巧和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2.论述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写出相关的评价和反馈意见。

3.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和点评,帮助他们互相学习和进步。

七、教学资源1.秧歌舞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录像和音乐播放器。

3.秧歌舞的表演视频。

八、教学反思通过秧歌舞的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协调性和舞蹈表现力。

小学音乐_《秧歌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秧歌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秧歌舞》教学设计目标:1、有兴趣参与本课艺术活动,初步感知东北秧歌的艺术形式。

2、能正确掌握歌曲《秧歌舞》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3、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伐“十字花步”“前后退步”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歌曲《秧歌舞》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配合音乐学会“十字花步”“前后退步”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

舞蹈道具:手绢。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

2.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能和你们一起上音乐课老师非常高兴,那么就让老师跳一段舞蹈送给你们好不好?(播放音乐并跳舞)生:好。

师:老师跳的怎么样?生:好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

3、简单介绍秧歌4、听赏东北民歌《秧歌舞》,感受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

5、再次聆听,请学生轻声跟唱。

6、学唱歌曲1)学生模唱2)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3)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轻声学唱歌谱。

4)跟琴学唱歌词,如有不对的地方,教师及时纠正。

5)引导学生带着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7、学习秧歌基本舞步“十字步”“前后退步”。

8、师生边歌边舞,其乐融融。

9、展示各个地方的秧歌种类。

10 作业:课下搜集其他地方的秧歌种类11 小结小学三年级音乐学情分析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 ,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 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 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因此,在教学中要时不时应用一些小“特技” 来提醒那些目空一切的孩子, 告诫他们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对那些失去信息的孩子要及时抓住机会鼓励他们。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小学音乐_三年级《秧歌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三年级《秧歌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秧歌舞》一、年级:小学三年级二、活动内容:《秧歌舞》(东北民歌)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秧歌舞》。

2、指导学生用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六、活动准备:钢琴、鼓、镲等七、活动过程:(一)导入1、游戏导入:2、介绍秧歌。

师: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据说最早起源于汉族的元宵节,作为节庆的一种集会表演,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农闲或者节日时,人们自发聚集在一起表演的民间娱乐性舞蹈。

在我国,秧歌种类繁多,而刚才我们听到的就是东北秧歌中的一段。

2、介绍东北秧歌东北秧歌起源于清朝的康熙年间,已有300年的历史,来源于生产劳动之中。

(二)、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师:刚才我们总结了秧歌的特点:欢快、热烈、喜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

一起来听一听欢快喜庆的东北民歌《秧歌舞》,注意在听的过程中,请保持微笑。

老师总结: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下面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再来玩一个简单的节奏游戏。

我来拍你来模仿,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玩的第一个游戏,(回忆拍手节奏x x x)(出示课件:2/4:x x| x x x| x x| x x x||2/4: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2/4:X xx x | xxx x| x. x x x | x x x|强拍拍手,弱拍拍肩。

(试着分组拍强弱)2、朗诵歌词师:非常棒,那下面让我们把刚才的节奏律动带入到歌词中来吧。

注意强弱关系和歌曲情绪的把握。

(出示课件,逐句朗诵。

)学生自读,试一试。

师:老师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歌曲的前四小节和五到八小节是不是一样呀,谁想来试着读一读?学生边拍边读。

一起读一读拍一拍。

师:同学们朗诵的非常好,下面老师把这首歌曲完整演唱一遍,请同学们用手势为老师打拍,注意强弱。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秧歌舞》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秧歌舞》教案

《秧歌舞》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音乐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民族的舞步》中的一节活动课,这是一个以民族舞蹈为主题的单元,通过欣赏、演唱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感受体验我国不同民族的歌舞、了解祖国多民族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

通过唱歌、欣赏和歌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绪。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秧歌舞》,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

2.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3.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秧歌舞》,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秧歌舞基本舞步十字花步。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鼓、镲、手绢、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舞蹈视频《绢花迎春》教师:同学们请欣赏视频,看看他们跳的什么舞?(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扭秧歌教师:对了,这是一段秧歌舞,那你们对秧歌舞有哪些了解呢?学生1:扭秧歌时很热闹...学生2:扭秧歌时会敲锣打鼓.....教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秧歌据说最早起源于汉族的元宵节,作为元宵节节庆时的一种集会表演,后来慢慢的发展成了农闲或者节庆日时人们自发的聚集起来的一种非常欢快的娱乐性的舞蹈。

今天我们要学《秧歌舞》就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歌曲。

(教学设想:以舞蹈视频导入课程为后面学习秧歌舞的舞蹈动作做准备。

)二、学习歌曲《秧歌舞》1.初听歌曲教师: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注意从歌曲当中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我听到了打起鼓来敲起锣学生:我听到了咚咚锵教师:说的很好,咚咚锵表示的是锣鼓点的声音,“咚”表示的是鼓的声音,“锵”表示的是锣或镲的声音。

2.复听歌曲教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下面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教师播放歌曲)教师:谁来说?学生:欢快、活泼、热烈3.再听歌曲教师:同学们太棒了,这是一首四二拍子的歌曲,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学生:强弱教师:对,让我们用拍手和拍肩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强拍弱拍(强拍拍手,弱拍拍肩)教师同学生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活动《秧歌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

最早的歌词表现了东北人民苦难的生活,通过歌声人们表达了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控诉。

建国后,曾被多次填写新的歌词,成为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民歌。

这首歌曲,就是由编者重新填词而成的。

歌曲旋律简洁,情绪热烈、欢快,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表现了人们打起鼓、敲起锣、扭起秧歌唱起歌来歌唱幸福生活的热闹场景。

秧歌舞起源于古代农业劳动,劳动人民在田间辛苦插秧、耕耘,耘田的劳动,以敲锣打鼓,用来助兴,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

后来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将农民们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形式,歌舞都统称为秧歌。

秧歌完全可以视为民间自发性的群众娱乐,秧歌不再有以往那种宏大的场面和参与热情,但它也为许多其他艺术提供了丰厚营养,有的秧歌本身也发展成了戏曲。

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在欢快热烈的歌曲旋律中载歌载舞。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了解祖国多民族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教学重、难点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简单的秧歌基本舞步十字步,随音乐跳起秧歌舞。

教学方法聆听示范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相关视频资料手巾花教学过程一、表演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你们仔细看看,这是什么舞蹈?师:你能猜出老师跳的哪里的舞蹈吗?生:秧歌舞,能猜出是哪里的秧歌舞吗?师:老师表演的这段是东北秧歌舞,同学们想和老师一起跳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简单的东北秧歌舞吧。

二、首先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教师:歌曲的音乐情绪师怎样的?生:情绪欢快、热烈2.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节奏3.小声哼唱,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节奏4.学生演唱歌曲教师指导:这时候学生基本可以演唱歌曲的旋律了,重点指导学生演唱附点的节奏,节奏要准确。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简谱) 活动 秧歌舞-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简谱) 活动 秧歌舞-一等奖

《秧歌舞》教学设计保城镇中心学校李林青教材分析:《秧歌舞》是一堂典型的音乐活动课,是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舞步》的第一课时,它集歌曲演唱、秧歌舞蹈、等形式于一体,通过教师指导,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将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的学习、练习、处理,真正发挥了音乐活动课的意义。

1、歌曲《秧歌舞》这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旋律简洁、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

2、活动《秧歌舞》东北秧歌是我国四大秧歌流派之一,典型的步伐为“十字步”,人们随着锣鼓音乐的鼓点,手舞红绸,情绪热烈欢快。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秧歌舞》,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并掌握秧歌舞“十字步”的简单律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在学唱歌曲《秧歌舞》时,对基本的音准、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准确把握。

(2)跟随歌曲走“十字步”的律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情境法、问答法、听赏法、对比法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手绢花、地面十字步标记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方式问好!二、舞蹈导入(激趣定标)1、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现在老师想验证同学们的文化知识面是否广泛,请问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生答)2、师:我们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特色与不同舞蹈形式,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别简短的表演五段舞蹈,请大家猜猜是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

(出示:苗族、藏族、傣族、维吾尔族的图片)(单独出示汉族图片配上音乐表演)(生答)三、学唱歌曲(自学互动)(一)出示课题、音乐小卡片《秧歌简介》1、师:56个民族56朵花,而汉族是我们中国最大的花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汉族东北民歌《秧歌舞》。

(出示课题)2、简介秧歌(出示音乐卡片)(二)聆听歌曲,感受情绪聆听歌曲《秧歌舞》,并请学生在听歌曲的时候思考“歌曲表达了怎么样的情绪。

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五线谱)《活动 秧歌舞》教学设计

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五线谱)《活动 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与他人合作边唱歌曲,边表演,学会几个秧歌舞的动作。

2.能根据教材中安排的打击乐器及出示的节奏谱为歌曲伴奏。

3.知道“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教学重点
1.了解汉族的民间歌舞“秧歌”。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分组表现,能够集体参与活动《秧歌舞》,边唱,边奏,边动,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1.播放《秧歌舞》,聆听导入
教师小结:“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哦。

2.学唱歌曲
(1)出示歌谱,聆听范唱。

(2)教师根据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3)启发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3.按要求进行打击乐伴奏练习
(1)学生分三组同时试读节奏谱,注意三个声部要协调。

(2)用打击乐器为乐器伴奏。

4.学习舞蹈动作
(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秧歌舞的几个简单动作。

(2)把学会的动作连起来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5.分组设计并练习自己选择的表演形式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确定本小组的表演形式,分组为表演做准备。

(自编动作、自选打击乐器伴奏、自选演唱形式)
6.分组表演
分组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从表演效果、表情、音准、声音等具体要素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聆听及评价能力)
7.集体表演
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全班同学一起一边唱、边动、边奏,表现歌曲。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秧歌舞》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秧歌舞》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秧歌舞》教学设计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音乐课题:第五单元活动课《秧歌舞》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唱、表演、乐器伴奏,让学生体会我国民族舞步秧歌舞欢快喜庆、热烈奔放的氛围,引导学生热爱民族的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法、比较法、小组合作等形式,展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演唱歌曲,随乐起舞,能够用锣鼓经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重点:歌舞乐的融合。

难点:掌握锣鼓经节奏,灵活的为歌曲设计伴奏。

教学方法:听赏法、比较法、示范法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音乐课上我就是要培养你们一心二用的能力,不行,一心三用!我就是要在音乐课上把你们培养的更聪明!一组:固定节奏二组:(dongdongdongdongdongdongdong dong)(同学合作,教师加入演唱)(一)歌曲处理:师:还记得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1.教师弹琴,学生齐唱。

2.教师处理细节:重点小附点节奏、歌唱方法和音色的处理。

(二)练习歌曲伴奏:1.第一条节奏学习:师:为了增强秧歌舞欢快热烈地气氛,我们再给它增加点打击乐器!你听,老师用的这个打击乐器!(教师敲节奏)师:你听,老师这个打击乐器效果怎么样?这个乐器是什么啊?师:这个使我们民族打击乐器里面的钹。

看,这就是老师刚才打击的节奏。

(出示第一条节奏)师:让我们一起来用你的小手拍一下!(学生拍)我看你拍的不错,我把这个乐器交给你,你来敲一下!(教师加入演唱)师:刚才同学们给老师伴奏的不错,现在老师放音乐,看你们的了!(播放音乐,随乐伴奏)2.第二条节奏学习:师:那我再变化一下节奏,大家拍一拍?(出示第二条节奏)(ta taxuta ta tataxuta ta)大家拍的节奏是由锣来完成的!(tai taixutai tai taitaixutai tai )(教师加入演唱,而后播放音乐,随乐伴奏)3.第一与第二条节奏综合训练: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合作一下!(分为一组、二组,每组找出一个同学用乐器示范,训练二声部节奏)下面我们锣钹奏起来!(教师随伴奏范唱,而后加入音乐,跟随音乐伴奏)4.第三条节奏学习: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是太棒了!老师再增加难度,听一听鼓声是如何加进来的!(出示第三条节奏)(dongdongdongdongdongdongdong dong)(学生拍手读dong,老师加入鼓)师: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手来,轻轻拍桌子,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看你拍的不错,你来打鼓!(教师加入演唱,而后播放音乐,随乐伴奏)5.三声部节奏训练:师: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分为三个大组,一起来看看你的乐器是什么!让我们锣鼓齐鸣,开始奏乐!第一遍让我们来尝试一下!(三声部节奏训练,教师加入演唱,而后播放音乐,随乐伴奏)(三)踏歌起舞:师:这锣鼓队表现的真不错,顶一个!同学们,因为咱们场地有限,老师先站着跳一遍,你们坐着手和脚模仿一下!那让我们全体起立,把你的凳子轻轻的放在桌子底下,一起加入这大秧歌队!(全体随乐边唱边跳,载歌载舞,共同活动)教师总结:师:秧歌舞是我们民族的舞步,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家乡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做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小使者。

秧歌舞(教学设计)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秧歌舞(教学设计)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活动《秧歌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附点节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秧歌舞》。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并掌握秧歌舞“十字步”的简单律动。

3、通过学生们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能够运用音乐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在学唱歌曲《秧歌舞》时,对基本的音准、附点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准确把握。

2、学生学习并掌握秧歌舞“十字步”的简单律动。

3、学生能加入鼓、镲等乐器对秧歌的典型节奏进行演绎时,学生之间的准确配合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黑板、鼓、镲、手绢、拼板。

一.导入:课前问好1.请学生做动作猜一猜在做什么?选几个动作按节奏一起来做一做。

2.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把刚才的动作做一做,把过新年的快乐表现出来(播放音乐)3.教师示范舞蹈。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舞吗?出示歌词请学生找答案。

引出课题——《秧歌舞》二.学唱歌曲(一)学唱歌曲第一部分1.师带生一起读歌词(前四句)出示节奏:x x x x x x x2.按附点节奏再读歌词。

请你仔细听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比两个节奏找不同,简要讲解附点节奏3.按附点节奏齐读歌词4.师生接龙读歌词5.教师范唱前四句歌词6.生跟师逐句视唱歌谱,再次感受附点节奏。

7.师弹琴逐句教唱歌词8.学生独自演唱(二)学习“十字步”1.教师示范十字步,学生观察踩1的是哪只脚?(左脚)+2.带学生一起慢速练习3.请学生当小老师继续练习4.跟音乐一起练习5.加上歌词边唱边走“十字步”(三)学唱歌曲第二部分1 3 4 21.听第二部分旋律,数数老师在这一部分转了几次手绢花?我们一起来试试(师生共同做动作)2.师范唱第二部分歌词。

提问:这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鼓和镲)学生学唱第二部分歌词。

3.师用小鼓边唱边敲,生边唱歌词边拍腿模仿鼓的节奏。

4.师用小镲边唱边打,生边唱歌词边拍手模仿镲的节奏。

(四)综合实践音乐活动1.分组合作完整演唱歌曲:一部分学生拍凳子模仿鼓,一部分学生拍手模仿小镲。

人教版(2012) 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民族的舞步 活动 秧歌舞

人教版(2012) 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民族的舞步 活动 秧歌舞

《秧歌舞》教学设计1.感受秧歌音乐,能用欢快地声音表现秧歌音乐.2.运用舞蹈、伴奏等形式体验秧歌音乐.3.知道秧歌舞是汉族的民间舞蹈,并学会几个秧歌舞的动作。

从整体水平来看,这学期学生音乐水平明显好转,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

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有所提高,三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 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重点: 学会秧歌舞。

难点: 秧歌舞的基本舞步——"十字步"。

(一) 谈话、表演导入组织上课,师生问好 1.老师表演一段舞蹈请同学们欣赏,并回答是什么舞?属于哪个地区?引出课题: 老师刚才表演的就是东北的秧歌舞。

( 二) 秧歌简介用PPT展示: 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传于中国的北方地区.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或者手绢.秧歌种类丰富,除了大家熟知的东北秧歌以外,还有山东的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等.(三) 歌曲学习师: 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 热烈、欢快地。

师: 除了同学们所说的鼓、锣还有另外一个新朋友小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小钹、鼓的节奏!(小组合作小钹x x XX X XX X鼓。

师: 同学们学的真快,现在难度升级,跟随范唱完整的 演唱出来吧!(四) 跳秧歌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叫"秧歌舞",在刚才的 演唱时老师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很多同学已经开始舞动起 来了,下面就请大家跟随老师的讲解,来学习秧歌舞吧!舞蹈动作丰富歌曲乐器伴奏组十字步双手自然摆动挽花(双手胸前体侧)双手上臂甩花 舞蹈组 分组合作表现歌曲 演唱组 师: 你们刚才表现的太棒了!再次把掌声送给自己! (五) 课堂总结我们这节课一起走进了民族的舞步,学习了歌曲--秧歌 舞;知道"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还学习 了秧歌中的小钹和鼓的节奏以及秧歌的两个动作;还通过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秧歌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民族的舞步
活动课《秧歌舞》
教材分析:
《秧歌舞》是一堂典型的活动课,它集歌曲演唱、秧歌舞蹈、锣鼓表演等形式于一体,通过教师指导,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将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学习、练习、处理,真正发挥了活动课的意义。

歌曲《秧歌舞》,这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旋律简洁、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

东北秧歌是我国四大秧歌流派之一,典型的步伐为“十字步”,人们随着锣鼓音乐的鼓点,手舞红绸,情绪热烈欢快。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锣、鼓、镲、丝绸、手绢等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哼唱歌曲。

(2)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能够运
用打击乐器和自编秧歌舞演绎秧歌舞的典型节奏,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并掌握秧歌舞“十字步”以及简单的秧歌舞动作。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秧歌舞“十字步”以及简单的秧歌舞动作。

教学难点:
加入锣、鼓、镲打击乐器和舞蹈对秧歌进行演绎时,学生之间的准确配合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学习法、听赏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秧歌舞《开门红》的视频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它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舞叫什么啊?生:汇报。

揭示课题——《秧歌舞》。

二、新课学习:
1、了解秧歌舞
秧歌是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流行于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地。

跳舞时脚走“十字步”,有的双手挥舞红绸、有的拿着扇子、有的用的手绢、也有的打着腰鼓,情绪欢快、热烈。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大街上扭秧歌。

这也是我们汉族人所喜欢的一种歌舞形式
3、学跳《秧歌舞》
(1)学走“十字步”
(1)认识手绢和红绸以及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
(3)创编秧歌舞的动作。

(4)合乐。

3、唱歌曲《秧歌舞》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提问:歌曲的情绪?
(2)再听歌曲,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欢快热烈的情绪。

(3)小声的跟唱歌曲。

4、演奏《秧歌舞》
加入锣、鼓、镲打击乐器对秧歌进行演绎。

三、歌舞大联欢
1、老师带领学生将歌曲演唱、秧歌舞蹈、锣鼓表演等形式集于一体来对歌曲的完整表现。

2、让学生去邀请下面的评为老师来互动,烘托气氛。

四、课堂小结
师:孩子们,今天的四十分钟你们开心吗?生:很开心。

师:老师也很开心,你们优秀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这里老师希望你们以后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快乐健康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