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ppt
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
主要产品方案表
序号 1 2 3 4 5
种类
单位 吨 吨 吨 吨 吨
数量 400 720 2.7 200 146
枣 鱼、水蛭、黄鳝 火鸡 驴肉 驴奶
6
7
垂钓
附产品
人次
吨
4产100万吨左右,但年出口量仅800-1000吨。世界市场上90% 以上枣靠我国供应。出口区域遍及西欧、北美、非洲的20多个国家地区。其 中80%以上是在东南亚市场销售,购买的主要对象是外籍华人,他们的消费 量占95%。这主要是不同国家和民族饮食消费习惯,同时我们也缺乏适合外 国其他民族消费需求的枣产品,对枣的宣传力度不够,外国人还不了解枣的
1.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朔州市位 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经 111°53'~113°34',北纬 39°05'~40°17'的内外长城之间,
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忻州市
雁门关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 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东到首都北 京502公里。
项目在朔州市 位置图
平面布置图
建设条件
2.气候特征
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 冷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 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夏季雨量集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 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
建设条件
3.社会经济状况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朔州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以煤、电、 奶为支柱产业,兼有陶瓷、食品、机械、建材、化工、轻纺、医药、冶金及耐 火材料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以农牧业为主导、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格局。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油料、马铃薯、甜菜、莜麦、碗豆等30多种。
盐碱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1章项目总论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发展概况1.3 项目的提出、项目发展的必要性和投资1.4 可行性研究结论第2章效益分析与建设规模2.1 立项调查2.2 前景预测2.3 发展战略2.4 实施方案和建设规模2.5 经济与社会效益预测第3章项目地址选择与条件3.1项目地址的选择3.2 土地资源和必要条件第4章技术方案4.1 项目组成4.2 技术方案4.3 布局和运输4.4 土建、水利工程4.5 其他工程第5章企业组织、劳动定员5.1 企业组织5.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第6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6.2 项目实施进度表6.3 项目实施费用第7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 项目总投资估算7.2 资金筹措7.3 投资使用计划第8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8.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8.2 不确定性分析8.3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第9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9.1 结论与建议第10章附件吉林省大安市3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项目总论项目名称:吉林省大安市3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项目地点:吉林省大安市新平安镇、大岗子镇项目单位:吉林省吉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 项目背景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另一方面,人类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等)。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日益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大量森林、草地、湿地等被开垦为耕地,进行集约经营,破坏了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地盐碱化。
在2002年9月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二次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议上指出,继第一次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议(1992里约热内卢)10年之后,全球面临的人口一环境一资源问题更加严重,其中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碱化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
据估计,全球盐碱地每年以100~1500万hm2的速度在增长。
我国有17个省、市、自治区分布着盐碱地,我国盐碱化土地达3630万亩,其中耕地921万亩,林地421万亩,草地2320万亩。
某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
某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地是一个盐碱地严重的地区,盐碱地面积占据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计。
因此,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理,使盐碱地的土壤质量得到改善,农田用地面积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为当地农民群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环境。
三、项目主要内容1.土壤改良:通过引入改良剂,如石膏、钙镁磷肥等,调节盐碱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2.排水设施建设:建立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网等,用于排除地下水中的盐分,改善土壤的排水条件。
3.灌溉设施建设:引入优质淡水源,建立灌溉系统,通过定期灌溉来稀释土壤中的盐分,降低土壤盐碱度。
4.适应性农作物选择:选择适应盐碱地的农作物品种,如苦草、海水稻等,提高农作物的耐盐碱能力,增加农业产出。
5.合理施肥:根据盐碱地的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采用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6.生态修复:通过生态工程手段,如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重建盐碱地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生态功能。
四、项目推进方案1.土壤改良与排水设施建设:按照治理区划进行分块实施,先进行土壤改良,再建设排水设施,保证改良效果。
2.灌溉设施建设:根据灌溉水源的可行性,建设人工水源或进行管道引水,确保灌溉供水的稳定性和充足性。
3.适应性农作物选择与合理施肥: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选择最适合的农作物品种,并制定科学施肥方案。
4.生态修复:依托当地自然资源,选择适宜的植被和湿地恢复方式,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
五、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盐碱地的土壤质量,恢复农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民群众的收入增长。
2.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环境,稳定农村社会经济,减少农民流失以及农村贫困问题。
3.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能力。
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
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地盐碱化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过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无法正常种植作物。
全球范围内,地盐碱化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地盐碱地问题,各国纷纷开展综合治理,通过不同的方法将地盐碱地转化为可利用的耕地,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
二、目标与意义本报告旨在研究地盐碱地综合治理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分析可行性,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
通过综合治理地盐碱地,既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又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方法和措施(一)土壤改良采用土壤改良措施是治理地盐碱地的首要步骤。
可以通过加入有机肥料、石膏、腐殖酸等物质来改善土壤质量,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
同时,还可以采用深松、开沟排水等机械措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分和盐碱物质的流动和排泄。
(二)种植适应性作物在土壤改良后,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进行种植,以提高对盐碱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些耐盐碱、抗旱的作物如薯蓣、生态沙棘等,适应性强,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三)水资源合理利用(四)技术支持与培训综合治理地盐碱地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包括土壤测试、作物选择、灌溉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专业技术的指导,农民可以正确使用农业技术,提高产量。
四、可行性分析地盐碱地综合治理的方法和措施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适当的土壤改良和作物选择,可以大幅度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增加土壤肥力。
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降低灌溉和排水的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技术支持和培训可以帮助农民正确使用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和收益。
五、结论六、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地盐碱地治理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农民参与综合治理。
同时,加强科研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水平。
通过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共同推进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盐碱地改良项目可行性
03
项目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评估
土壤改良技术
01
根据盐碱地特点,采用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土壤改良,
如添加有机物料、使用酸碱调节剂等。
水资源保障
02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充足的水资源供应,可考虑利用地下水
、河水或再生水。
确保项目实施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避 免违规操作。
自然灾害风险及应对措施
灾害应对
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人员 ,及时处理自然灾害引发的问题。
灾害预警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及时获取气象、水 文等信息,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灾害恢复
加强灾后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土壤肥力和植 被生长。
05
项目预算及资金来源
技术难题解决
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和技 术创新。
资金筹措问题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资金筹措和管理。
对未来项目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前期规划
对盐碱地改良项目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 ,明确目标和实施方案。
拓展资金来源
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吸引更多的政府、企 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盐碱地改良项目。
成本控制
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降低项目实施过程 中的成本消耗。
资金监管
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政策风险及应对措施
政策支持
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实 施方案,争取政策支持。
政策稳定性
评估政策稳定程度,预测政策变化对项目的 影响,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政策合规性
盐碱地改造报告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1、改良过的盐碱地:含盐量在0.2%到0.6%,可以 种植棉花等耐盐作物; 2、没有改良的内陆盐碱地:含盐量在0.6%以上,只 生长盐生植物,如滨藜、芦苇和獐茅等; 3、滩涂盐碱地:含盐量在1.0%以上,只生长盐地碱 蓬和柽柳等真盐生植物。
黄河三角洲盐碱形成原因
不同盐碱改良剂的改良 试验证明,部分改良剂对 盐碱地具有一定的改良效 果,但总体而言,或改良 成本较高,或效果不理想、 不持久。
(七)农艺措施
树盘覆草
盐碱地改良的农业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合理的土壤耕作,通过耕翻、耕地、 镇压、中耕等田间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壤表面 状态和耕层构造,达到促进土壤脱盐,调节土 壤中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高产创造良 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二是合理的栽培技术。通过选用耐盐作物, 种子处理,增施有机肥, 适时播种,避盐栽培 及田间管理,覆草、覆膜等措施调节土壤中的 水盐状况。
对于盐碱地资源的利用,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 发利用。应综合考虑土壤、植物、水等各种条件,种植业、畜牧 业和水产养殖业等有机结合,努力拓展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 (三)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根据盐碱地实际情况,立足盐碱环境,着眼点以盐渍土发展向 盐生植物,充分发挥盐生植物的作用,发展盐碱农业与生态经济 ,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土地盐碱化的地质环境因素 2、土地盐碱化的物质基础 3、土地盐碱化的动力条件 4、土地盐碱化的社会因素
(1)土地盐碱化的地质环境因素
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 口夺大清河改道以来,携大量泥沙淤海 造陆形成的,位于华北地台区济阳坳陷 的东北部,是中、新生代的一个沉降区 ,在第四系海相沉积物上覆盖一层河相 沉积物,这种二元结构沉积物特性,深 刻影响该区土壤积盐状况和盐碱特性。
某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
某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一、问题背景盐碱地是一种面积广泛的土地类型,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土地过度开垦、灌溉不当等原因造成盐碱化问题。
地是我国盐碱地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盐碱地面积占据全市土地面积的30%以上。
这对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因此,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及措施1.目标:实现盐碱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恢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土地资源利用率。
2.措施:a.地下水管理:加强地下水监测和管控,控制地下水位上升速度,减少盐碱地扩展。
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降低灌溉水中盐分含量。
b.土壤改良:采用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肥、石膏、硫酸铝等,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减少土壤盐分含量。
c.植被恢复:选择适应盐碱地环境的耐盐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盐分淋失,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d.农业措施:优化种植结构,选择适应盐碱地的农作物品种,合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减少盐分积累。
引入农田地下排水系统,降低土壤含盐量。
e.经济考虑:加强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经济分析,评估综合治理成本和效益,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措施。
三、工程实施方案1.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分块进行实施,分块间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
2.各个分块的实施步骤包括:a.地下水管理:建立地下水监测站点,监测水位和盐分情况,制定管理措施。
合理布置灌溉设施和渠道,降低盐分含量,控制地下水位上升速度。
b.土壤改良:进行地理调查和土壤分析,制定土壤改良方案。
根据土壤类型、盐分含量等,选用适宜的土壤改良材料和技术,改善土壤质量。
c.植被恢复:选择适应盐碱地环境的耐盐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工程。
采取合理的种植方式和密度,加强保护管理,提高植被覆盖度。
d.农业措施:调整种植结构,选择适应盐碱地的农作物品种,合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
建设农田地下排水系统,提高土壤排水能力,减少土壤盐分积累。
3.工程实施过程中需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
公斤。城镇化的发展和各类矿产的开发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山西省的耕地数
量逐年锐减,如何保护耕地数量与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利用荒滩荒坡,缓解耕 地减少对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各级政府在推动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 题。 项目完成后,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生产力,缓解土地对农业生产 的制约,并通过“种植—养殖业—渔业”的发展模式为推动山西优势特色农业 发展及盐碱地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1.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朔州市位 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经 111°53'~113°34',北纬 39°05'~40°17'的内外长城之间,
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忻州市
雁门关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 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东到首都北 京502公里。
项目在朔州市 位置图
平面布置图
建设。扶持范围包括经济林种植及相关农产品加工项目。
国家对四荒治理有七项优惠政策,实行谁治理、 谁管护、 谁受益治理者对 “四 荒” 享有治理开发自主权, 宜农则农, 宜林则林, 宜果则果,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项目依据现有自然条件,通过生态发展的模式,治理开发荒滩盐碱地符合国家 相关优惠政策。
四、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上农下渔”生态模式改造千亩 盐碱荒滩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 朔州市万泉霖农林有限公司
一、总论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三、建设单位及建设条件
四、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五、项目建设方案 六、项目组织与管理
七、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八、限: 一年
建设性质: 新建
公司与山西农大、山西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有稳定的合作和广泛地联系。并且 多年来在农业科技研发及盐碱地的改良道路上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以及收到的良 好效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公司常年聘用行业专家作技术顾问,吸收国 内外先进技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互补,使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大大增 强。
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
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可研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地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过高,导致土壤肥力低下、农作物生长受限的土地。
在全国范围内,地盐碱地占据较大比例,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地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讨地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可行性和效果,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1.地盐碱地的成因分析:分析地盐碱地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2.地盐碱地的影响评价:评价地盐碱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确定治理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3.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研发适合地盐碱地治理的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排水系统建设、盐渍水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4.综合治理效果评价:通过实地试验和观测,评价综合治理技术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四、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对地盐碱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采样,获取相关数据和样品。
2.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土壤和水样进行分析,确定土壤性质和盐碱度等关键参数。
3.数据处理与模拟:通过统计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4.综合评价: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评价综合治理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
五、预期成果1.地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一套适用于地盐碱地治理的综合技术方案。
2.治理效果评价报告:编写地盐碱地综合治理效果评价报告,介绍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六、进度安排1.第一年:开展地盐碱地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
2.第二年:开展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研究综合治理技术。
3.第三年:开展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和报告编写工作。
七、研究团队本研究由地质学家、土壤学家、农业科学家等多学科的专家组成,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
八、经费预算本研究的经费预算为XX万元,包括实地调查费用、实验室分析费用、研发费用等。
九、预期效益本研究的预期效益主要包括:1.为地盐碱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盐碱地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盐碱地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1.1 背景信息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无机盐的土地,这种土地通常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盐碱地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盐碱地治理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评估盐碱地治理的可行性,探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并提出改善盐碱地的建议。
2. 盐碱地治理技术和方法盐碱地治理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理、化学治理和生物治理。
2.1 物理治理物理治理是通过改变土壤结构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常用的物理治理方法包括水分调节、排水和灌溉改良等措施。
这些方法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2.2 化学治理化学治理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常用的化学治理方法包括盐分稀释、酸碱调节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这些方法可以中和土壤中的盐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
2.3 生物治理生物治理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分泌物质将其排出。
因此,植物绿化和耐盐植物引种是常用的生物治理方法。
此外,一些盐耐受性微生物也可以通过降解或吸收盐分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
3. 盐碱地治理可行性评估3.1 技术可行性通过分析现有的盐碱地治理技术和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理治理、化学治理和生物治理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配合,共同改善盐碱地的土壤。
3.2 经济可行性盐碱地治理的成本主要包括技术设备、材料和劳动力等方面。
根据现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盐碱地治理的经济可行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治理规模、地理位置、市场需求等。
经济可行性评估是决定是否进行盐碱地治理的重要依据。
3.3 环境可行性盐碱地治理对环境影响较大,包括土壤风蚀、水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为了确保盐碱地治理的可行性,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
盐碱地及其综合治理精品PPT课件
4、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 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一、盐碱地概况
(六)盐渍化防治概况
1. 世界盐渍化防治概况
在 2002年9月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二次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议指出,继 第一次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议(1992里约热内卢)10年之后,全球面临的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更加严重,其中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碱化 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据估计,全球盐碱地每年 以1×106~1.5×106 hm2的速度在增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 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
(3) 80年代后期,由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再加上干旱引 起的地下水位下降使人们对次生盐碱化发生的警惕性放松,导致排水设施破坏,华北和东北平 原土地盐碱化的危险性增加。西北、东北西部和内蒙古等地区,由于人口压力,在大力发展生 产的同时,不注意排灌工程的配套、用水的管理和调节,土地盐碱化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从中 国土地盐碱化程度、发展趋势、次生盐碱化发生的危险性以及对21世纪中国食物需求安全 性和世界食物贸易的影响等方面考虑中国土地盐碱化防治问题远比其他国家迫切。
盐碱对植物的危害表现在:
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从而引 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吸收 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2、伤害植物组织。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在干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伤胚轴, 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在高PH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 植物的直接伤害。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 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中害。
盐碱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吉林省大安市3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吉林省吉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目录第1章项目总论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发展概况1.3 项目的提出、项目发展的必要性和投资1.4 可行性研究结论第2章效益分析与建设规模2.1 立项调查2.2 前景预测2.3 发展战略2.4 实施方案和建设规模2.5 经济与社会效益预测第3章项目地址选择与条件3.1项目地址的选择3.2 土地资源和必要条件第4章技术方案4.1 项目组成4.2 技术方案4.3 布局和运输4.4 土建、水利工程4.5 其他工程第5章企业组织、劳动定员5.1 企业组织5.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第6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6.2 项目实施进度表6.3 项目实施费用第7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 项目总投资估算7.2 资金筹措7.3 投资使用计划第8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8.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8.2 不确定性分析8.3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第9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9.1 结论与建议第10章附件吉林省大安市3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项目总论项目名称:吉林省大安市3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项目地点:吉林省大安市新平安镇、大岗子镇项目单位:吉林省吉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 项目背景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另一方面,人类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等)。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日益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大量森林、草地、湿地等被开垦为耕地,进行集约经营,破坏了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地盐碱化。
在2002年9月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二次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议上指出,继第一次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议(1992里约热内卢)10年之后,全球面临的人口一环境一资源问题更加严重,其中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碱化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
据估计,全球盐碱地每年以100~1500万hm2的速度在增长。
西部某县某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完整版)
西部某县某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 - 1 - 1.1 项目建设背景和依据................................................. - 5 - 1.2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经济社会概况....................................... - 7 - 1.3 工程地质........................................................... - 8 - 1.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10 - 1.5 工程措施、主要建筑内容及工程量.................................... - 12 - 1.6施工组织设计....................................................... - 12 - 1.7征地移民.............................................. . (12)1.8 环境影响评价...................................................... - 13 - 1.9 工程管理.......................................................... - 14 - 1.10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14 - 1.11 水土保持......................................................... - 14 - 1.12 经济评价......................................................... - 15 - 1.13 节能评估......................................................... - 15 -1.14 结论建议......................................................... - 16 -2 项目区基本情况......................................................- 13 - 2.1 自然情况.......................................................... - 13 - 2.2工程地质条件....................................................... - 13 - 2.3 天然建筑材料...................................................... - 15 -2.4 结论.............................................................. - 15 -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6 - 3.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16 -3.2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 17 -4 工程设计............................................................- 18 - 4.1工程建设内容及任务................................................. - 18 - 4.2 工程设计依据...................................................... - 18 - 4.3 工程等级、防洪标准................................................ - 18 -4.4 主要建筑物设计.................................................... - 18 -5 施工组织设计........................................................- 26 - 5.1 施工条件.......................................................... - 26 - 5.2 主体工程施工...................................................... - 28 - 5.3 施工交通运输...................................................... - 33 -6 环境影响评价........................................................- 35 - 6.1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 35 - 6.2 工程区环境现状.................................................... - 36 - 6.3 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36 - 6.4 工程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37 - 6.5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37 - 6.6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37 -6.7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38 -7 工程管理............................................................- 39 - 7.1 工程建设管理...................................................... - 39 -7.2 建后管理.......................................................... - 41 -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2 - 8.1 编制原则和依据.................................................... - 42 - 8.2 工程估算指标...................................................... - 44 - 8.3 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3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第1章项目总论1.1 项目背景.2 项目发展概况.3 项目提出项目发展的必要性投资1.4 可行性研究结论第章分析与建设规模.1 立项调查.2 前景预测.3 发展战略.4 实施方案和建设规模.5 经济与社会效益预测第章址选土地资源和第章技术方案.1 项目组成.2 技术方案.3企业组织劳动定员.1 企业组织.2 劳动布和运输.4 土建工程.5 其他工程第章定员和人员培训第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2 项目实施进度表.3 项目实施费用第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 项目总投资估算.2 资金筹措.3 投资使用计划第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2 不确定性分析.3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第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 结论与建议第1章附件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另一方面,人类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等)。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日益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大量森林、草地、湿地等被开垦为耕地,进行集约经营,破坏了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土地盐碱化。
在2002年9月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二次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议上指出,继第一次国际可持续发展会议(1992里约热内卢)10年之后,全球面临的人口一环境一资源问题更加严重,其中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碱化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
据估计,全球盐碱地每年以100,1500万hm2的速度在增长。
我国盐碱化土地达3630万亩,其中耕地921万亩,林地421万亩,草地2320万亩。
在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区东北平原、沿海地带受盐碱化危害的农林牧土地面积占农林牧总土地面积4.91%,而农林牧各业盐碱化土地面积占各业总土地面积分别为6.62%、0.84%和6.10%,中国有潜在盐碱土地约1733万亩。
东北和西北内陆盐碱化最为严重盐碱地面积占该地区耕地面积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蓄养牲畜,饲养家禽。池塘不仅可起到排涝降碱的作用,而且还能养鱼、蓄
水,以保台面上农作物的灌溉,同时,又可以利用塘埂、塘坡种菜、种草,以 菜、草喂猪、养鱼,畜禽的粪便又可肥水养鱼、种菜,形成了多物种的种养殖、 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转化的立体生态观光农业,达到了生态环境的 良性循环和滚动开发。
建设条件
2.气候特征
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 冷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 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夏季雨量集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 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
建设条件
3.社会经济状况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朔州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以煤、电、 奶为支柱产业,兼有陶瓷、食品、机械、建材、化工、轻纺、医药、冶金及耐 火材料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以农牧业为主导、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格局。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油料、马铃薯、甜菜、莜麦、碗豆等30多种。
件,减少地表植被,形成风沙源,并逐步侵蚀耕地,破坏农作物生长条件,加 剧了生态环境的失调性;二是严重浪费国土资源,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充 分利用。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并不断侵袭农业基础设 施,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正是因为如此,朔州市近几年不断加大盐 碱地治理力度,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项目区盐碱地治理改良进程。
驴肉瘦肉多脂肪少,质细味美,营养价值高, 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
肉”的美称。从1998年至今,驴肉在各地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价格稳 中趋升, 目前商品驴肉市场售价为30元/kg, 较前几年上涨25%以上, 肉驴 从产驹到年龄体重可达150kg即可上市, 能卖到1500至2000元, 可获利 1000至1500元。如果加工成熟食品, 还可增值一倍。而且驴皮是加工中 成药“阿胶”的主要原料, 驴鞭还有益肾强筋的功效, 售价都很高, 且供 不应求。因此, 发展肉驴生产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项目背景
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沿黄低洼盐碱地区,
也都先后开始试点、示范实施挖塘、抬田改造低洼盐碱地的工程。 以渔改田,以市场为导向,以治水改土为手段,以实现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 用率和产出率,使盐碱荒滩地成为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立体生态 观光农业的示范区,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出路,将有利促 进区域农业的强劲发展。
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建设种养结合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 有机肥还田措施,进一步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土地生产能力的增长,形成一个 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这将为改善山西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全省农业生态系统 的良性循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适 宜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更高层次上 解决民生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
项目背景
山西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桑干河、南洋河、滹沱河、汾河、辣水河河谷 平原的低洼处,具体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太原、晋中、临 汾、运城8地市51个县区,其中以大同、忻州、晋中、运城四大盆地集 中连片,面积为281.lkhm2,占盐碱地总面积的93%全省盐碱地按危害 程度划分,轻度危害的占53.6%,中度危害的占23. 3%,重度危害的
项目必要性
3.项目通过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农民民生问 题创造条件。 盐碱区既是农业生产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减少和
控制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增加基本农田的面积,提高农业生
驴奶市场分析
在欧美一些国家,驴奶不仅是许多生物制剂的生产原料,而且作为一种保健饮 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我国,以驴奶为原料制成的美容护肤品被大 批量引进,国内目前还没有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驴奶加工厂,对其开发迄今 仍处于传统落后的家庭作坊式初级加工阶段。
目前我国人均乳类产品消费量尚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且
占14.l%,极重危害的占9.0%,按危害性质划分,盐害的面积
176.6khm2,占56.4%,碱害面积15.25khm2,占5.3%,盐碱双重危害 面积为109.42khm2,占38.3%。
项目必要性
1. 项目实施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保证粮食及其它主要农产品有效 供给。 耕地是农业的基本依托,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 变对土地资源的依赖。作为地处我国内陆中部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年产粮食仅 90亿公斤,属于缺粮省份,年粮食需求量为105—110亿公斤,缺口达15—20亿
建设。扶持范围包括经济林种植及相关农产品加工项目。
国家对四荒治理有七项优惠政策,实行谁治理、 谁管护、 谁受益治理者对 “四 荒” 享有治理开发自主权, 宜农则农, 宜林则林, 宜果则果,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项目依据现有自然条件,通过生态发展的模式,治理开发荒滩盐碱地符合国家 相关优惠政策。
四、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项目必要性
2.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动朔州盐碱地综合治理进 程。 朔州市地处雁门关外长城沿线和鄂尔多斯高原外缘,属于温带森林区向温 带荒漠草原过渡区域,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多变性和脆弱性,水热状况年际 年内变动较大,变率高,河川径流系数大、稳定性差。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看,
系统抗逆性较低,土壤盐渍化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一是严重破坏林草生长条
公司与山西农大、山西省农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科研院校有稳定的合作和广泛地联系。并且 多年来在农业科技研发及盐碱地的改良道路上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以及收到的良 好效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公司常年聘用行业专家作技术顾问,吸收国 内外先进技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互补,使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大大增 强。
建设条件
朔州市
项目总投资2761.72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461.72万元,申请贷款
800万元,年利率7.22%,建设期利息为31.4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 资金500万元。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背景
我国低洼盐碱地面积大、范围广,大约有4.5亿亩左右,其中宜渔综合开发利 用的低洼碱地约有1亿亩左右。我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特别是近20多年 来的不懈努力,创造了一套“挖塘以渔改碱,抬田以台治洼”、“上粮下渔” 综合开发低洼盐碱地的成功路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改造,台面上 可以种植粮、棉、油菜、瓜、果、蔬菜、茶叶、桑、果树和各类经济作物,可
主要产品方案表
序号 1 2 3 4 5
种类
单位 吨 吨 吨 吨 吨
数量 400 720 2.7 200 146
枣 鱼、水蛭、黄鳝 火鸡 驴肉 驴奶
6
7
垂钓
附产品
人次
吨
4000
36
红枣市场分析
我国枣虽然年产100万吨左右,但年出口量仅800-1000吨。世界市场上90% 以上枣靠我国供应。出口区域遍及西欧、北美、非洲的20多个国家地区。其 中80%以上是在东南亚市场销售,购买的主要对象是外籍华人,他们的消费 量占95%。这主要是不同国家和民族饮食消费习惯,同时我们也缺乏适合外 国其他民族消费需求的枣产品,对枣的宣传力度不够,外国人还不了解枣的
1.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朔州市位 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经 111°53'~113°34',北纬 39°05'~40°17'的内外长城之间,
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忻州市
雁门关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 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东到首都北 京502公里。
项目在朔州市 位置图
平面布置图
营养、药用保健价值的缘故。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特别是近年外国人对中医的浓厚兴趣,枣逐步 被不同国家民族消费者所认识,枣的消费市场范围逐步扩大。“9.11”事件 后的2001年,枣在埃及“斋月”销售就大出风头:沾化”早脆王”每年举办 鲜枣节,使50万亩鲜枣抢购一空,大大提高国际市场空间。
驴肉市场分析
每万人拥有公路量位居全省第一,等级公路居全省第二,乡镇油路通达居全
省第一。朔州通讯事业发展速度,数字微波干线直达、程控自动交换、国际 国内直拨、移动电话、互联网等已全部开通使用。目前,固定电话用户18.6 万户,移动通讯用户28万户,互联网业务用户4万户。
建设条件
5.政策优势。 国家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将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 和落脚点,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 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
公斤。城镇化的发展和各类矿产的开发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山西省的耕地数
量逐年锐减,如何保护耕地数量与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利用荒滩荒坡,缓解耕 地减少对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各级政府在推动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 题。 项目完成后,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生产力,缓解土地对农业生产 的制约,并通过“种植—养殖业—渔业”的发展模式为推动山西优势特色农业 发展及盐碱地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三、建设单位及建设情况
建设单位
朔州市万泉霖农林有限公司,是由一批热心环保公益事业,热爱绿色生态有机 农业的有志之士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股份制公司。公司位于朔城区贾庄和福善 庄的结合处,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承包荒滩盐碱地2684亩,公司组 建以来累计投入1200万元用于改造荒滩盐碱地,通过改良已建成800亩育苗基地, 现存各种苗木500多万株。目前公司净资产7000万元。
3)建设年存栏1000头驴的高效养驴基地。
4)建设年出栏3000只火鸡的火鸡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