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建建筑实务重点案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Leabharlann Baidu6:
1.背景 某综合性写字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二层为多功能厅,其他层为办公室,吊顶采用轻钢龙骨双层 石膏板,墙面采用轻钢龙骨双层石膏板隔墙,二层楼面釆用木龙骨双层木地板,其他层地面为瓷砖地面。 事件一: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检查发现吊顶个别吊杆固定间距为1300mm,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400mm, 吊顶内电线管固定在主龙骨的吊杆上,监理工程师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 :轻钢龙骨双层石膏板隔墙的安装竖向龙骨间距为600mm,双层石膏板安装时两层板的接缝在同一 根龙骨上,在隐蔽验收时没有通过; 事件三:二层多功能厅楼面,木地板部分木龙骨中距400mm做防腐处理,木搁栅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 间留出10mm的缝隙;松木毛地板厚18mm,背面刷防腐剂45°斜铺,上铺卷材防潮一层,50mmX18mm长条硬 木企口地板,背面刷防腐剂,竣工清理后,验收时发现地板拱起,打开踢脚线发现,钉入木地板端头与墙 木楔没有取出。 1.问题 (1)事件一中,指出施工做法的错误,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指出没有通过隐蔽验收原因。 (3)事件三中,指出施工做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分析与答案 (1)事件一中错误和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错误一:吊杆固定间距大于1300mm; 正确做法:吊杆固定间距应在900〜1200mm之间。 错误二 :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大于400mm; 正确做法: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应小于300mm。 错误三:吊顶内电线管固定在主龙骨的吊杆上; 正确做法:电线管固定应单独设立吊杆固定。 (2)事件二中没有通过隐蔽验收原因如下; 原因一:隔墙安装竖向龙骨间距规范规定为300〜400mm,现场为600mm不符合规范要求;
原因二 :规范规定双层石膏板安装时两层板的接缝不应在同一根龙骨上;现场双层石膏板安装时两层板的 接缝在同一根龙骨上不符合规范要求。 (3)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10mm的缝隙不妥。 理由:规范规定木搁栅与墙之间应留出30mm的缝隙。 不妥二 : 木地板施工后没有将木楔拔出不妥。 理由:规范规定木地板与墙之间留出8〜12mm的缝隙。
案例8:
1.背景 某教学楼外墙面,金属门窗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外窗加工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窗框固定片间距为650mm。 事件二:在工程检验中发现个别施工人员在砌体墙上固定门窗用射钉。 事件三:此工程外窗共计520套,按照检验批划分则每100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故划分为5个检验批。 2.问题
案例7:
1.背景 某金融大厦18层办公楼幕墙工程,3〜18层正立面为单元式玻璃幕墙,采用钢化中空玻璃,幕墙的开启扇 采用隐框玻璃上悬窗。其他部位为石材和金属幕墙。 事件一:单元式玻璃组件采用之江牌硅酮结构密封胶。安装过程中金属扣盖采用白云牌硅酮耐候密封胶。 层间防火封堵采用白云牌硅酮耐候密封胶。为赶工期,单元体板块在工厂加工后第3d运到现场,第2d就进 行安装。 事件二:石材幕墙安装埋件放线时,采取以第一轴线为基准线,向第二轴线依次放线,并确定埋件的位置。 事件三:幕墙的防雷接地应和结构防雷接地体有效连接,避雷接地每四层与均压环连接,使用不同材料的 防雷连接应避免产生双金属腐蚀,并应去除金属材料表面的氧化绝缘层,并做好防锈处理。 2.问题 (1)事件一中,在同一个工程是否可以使用不同品种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说明理由。 层间防火封堵采用白云牌硅酮耐候密封胶是否正确?为什么?为赶工期,单元体板块在工厂加工后第3天 运到现场,到场第2天就进行安装,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事件二中,放线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事件三中,找出错误做法,说出正确做法。 2.分析与答案 (1)事件一 1)采用不同品种不可以。同一个工程应使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 2)采用耐候密封胶不正确。主体结构、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密封; 3)做法不正确。板块加工完成后,应在温度20℃湿度50%以上的干净室内养护。单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固 化时间一般需14〜21d;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一般需7〜10d。 (2)事件二 放线方法不正确。正确做法:预埋件在安装时,各轴之间放线应从两轴中间向两边测量放线,避免累积误 差。 (3)事件三 避雷接地每四层与均压环连接做法错误。正确应是避雷接地每三层与均压环连接。
2016 年大立网校二建建筑实务重点案例
案例 4:(重点看)
1.背景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新建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地上八层,层高4m; 地下一层,层高4.5m。办公楼顶层设计有一大会议厅,层高为5.4m,会议厅框架柱柱间距为8mX8m。施工 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设计图纸中的某型号钢筋市场近期一直缺货,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 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这一种钢筋施工单位在该办公楼工程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 次进场检验均合格,质量稳定,从未出现问题,由于本工程使用钢筋仍为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 的钢筋,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批扩大一倍检查的申请,监理工程师予以拒绝。 事件二 :施工过程中,进场验收合格的另一型号钢筋在焊接时发现存在焊接性能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 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大会议厅钢筋安装过程中,又发现主梁、 次梁、楼板交叉处的钢筋摆放上下位置不符合要求,责令整改。 事件三:大会议厅屋顶梁板模板支设时,框架梁起拱设计无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验按3cm起拱。 由于当地建筑木材资源丰富,梁板底支撑架均采用木立柱支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正好是国庆节三天放假, 节后复工后,施工单位立即安排开始混凝土养护。 事件四:大会议厅模板及支撑拆除前,项目经理通知试验员从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经试验强度已 达设计强度100%,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被监理工程师责令暂停,要求按正确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拆模。 2.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理由。 (2)事件二中,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增加哪些钢筋原材检测项目?并写出大会议厅主梁、次梁、楼板 交叉处钢筋正确的摆放位置。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做法,并分别给出理由。 (4)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并说明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正确判断方法都有哪些。 3.分析与答案 (1)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 理由: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 不妥之二: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次进场检验均合格,质量稳定的钢筋,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 批扩大一倍检查。 理由: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合格时,其后的检 验批量才可以扩大一倍。 (2)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增加钢筋原材的检测项目: 化学成分检验。 主梁、次梁、楼板交叉处钢筋正确的摆放位置: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3)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验按3cm起拱。 理由:会议厅框架柱柱间距为8mX 8m,由此可推断梁跨度约8m,其起拱高度约为8〜24mm,按3cm起拱过大。 不妥之二:梁板底支撑架均采用木立柱支模。 理由:大会议厅层高为5.4m,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 不妥之三:混凝土浇筑完成3d后,施工单位才开始混凝土养护。 理由: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养护。 (4)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不合理。
理由:应以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及以上,才能判定可以拆除底模及支撑。 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正确判断方法有: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结构实体检测(回弹或钻芯)。
案例 5:(重点看)
1.背景 某集团在东北新建后勤综合楼工程,局部一层地下室、筏板基础,地上四层,框架结构。地下室筏板及外 墙混凝土均为C30P6。室内防水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地下防水及屋面防水均采用SBS卷材,地下室防水设 计采用外防外贴法,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屋面防水层下设计有水泥砂浆粘贴板状材料保温层和20mm厚水 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上设保护层。外墙也设计有保温体系。室内厕浴间穿楼板管道较多,楼板施工时预 留大孔洞,需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上报的地下结构专项施工方案中部分文字“……地下防水混凝土严格按设计图纸的C30P6 等级进行试配,并根据试配确定最终施工配合比;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完毕,终凝后连续保湿养护10d以 上;地下防水卷材施工时,先铺立面、再铺平面,先铺转角、后铺大面,……”,监理工程师认为其中存 在错误之处,责令改正后重新上报。 事件二 :主体结构封顶、外墙砌筑完成、结构验收通过后,开始屋面及外墙保温体系施工。考虑到已进 入11月份,气温较底,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施工方案中安排只在每日气温高于5℃的10〜16时之间施工保 温体系,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屋面保温层施工完毕进行找平层施工,并按横向6m、纵向12m 间距留设分格缝;找平层施工完毕,等待并养护5d后开始施工卷材防水层,争取在入冬前完成屋面施工。 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专项方案存在诸多不妥,责令改正。 事件三: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施工单位仅做一道卷材防水,监理单位认为II级防水必须施工二道卷材防 水。施工单位卷材施工均沿长向、由最高处向最低处逐步铺贴,上下两层卷材平行铺贴,两层卷材的长边 搭接缝错开200mm以上。监理工程师认为卷材施工不满足规范要求,提出整改。 事件四:室内厕浴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时,施工单位按与楼板同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并在混凝土 中掺加膨胀剂。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蓄水一夜检验,次日天亮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监理工程师 对施工做法提出异议,不予验收。 2.问题 (1)事件一中,专项施工方案存在哪些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专项施工方案存在哪些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监理单位关于二道防水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指出卷材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分 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四中施工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分析与答案 (1)专项施工方案存在错误如下: 错误一:地下防水混凝土严格按设计图纸的C30P6等级进行试配; 理由:防水混凝土试配时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错误二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连续保湿养10d以上; 理由: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错误三:地下防水卷材施工时,先铺立面、再铺平面,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理由:外防外贴法施工,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 (2)专项施工方案存在错误如下: 错误一:只在每日气温高于5℃的10〜16时之间施工保温体系,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 理由: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24h内存在夜间气温低 于5℃的情况。
错误二:水泥砂浆找平层按横向6m、纵向12m间距留设分格缝; 理由:分格缝纵横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 错误三: 找平层施工完毕,等待并养护54后开始施工卷材防水层; 理由: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监理单位关于二道防水的说法不正确; 理由:II级防水屋面应采用一道防水设防,II级防水屋面也可以采用二道防水设防,但并不是必须采用二 道。 施工错误一: 由最高处向最低处逐步铺贴; 正确做法: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 施工错误二:两层卷材的长边搭接缝错开200mm以上; 正确做法:两层卷材的长边搭接缝错开不应小于幅宽的1/3(或333mm以上)。 (4)施工做法的错误如下: 错误一:与楼板同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 正确做法:二次埋置的套管,其周围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 错误二 :蓄水一夜检验; 正确做法:蓄水试验应达到24h以上。
1.背景 某综合性写字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二层为多功能厅,其他层为办公室,吊顶采用轻钢龙骨双层 石膏板,墙面采用轻钢龙骨双层石膏板隔墙,二层楼面釆用木龙骨双层木地板,其他层地面为瓷砖地面。 事件一: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检查发现吊顶个别吊杆固定间距为1300mm,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400mm, 吊顶内电线管固定在主龙骨的吊杆上,监理工程师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 :轻钢龙骨双层石膏板隔墙的安装竖向龙骨间距为600mm,双层石膏板安装时两层板的接缝在同一 根龙骨上,在隐蔽验收时没有通过; 事件三:二层多功能厅楼面,木地板部分木龙骨中距400mm做防腐处理,木搁栅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 间留出10mm的缝隙;松木毛地板厚18mm,背面刷防腐剂45°斜铺,上铺卷材防潮一层,50mmX18mm长条硬 木企口地板,背面刷防腐剂,竣工清理后,验收时发现地板拱起,打开踢脚线发现,钉入木地板端头与墙 木楔没有取出。 1.问题 (1)事件一中,指出施工做法的错误,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指出没有通过隐蔽验收原因。 (3)事件三中,指出施工做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分析与答案 (1)事件一中错误和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错误一:吊杆固定间距大于1300mm; 正确做法:吊杆固定间距应在900〜1200mm之间。 错误二 :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大于400mm; 正确做法: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应小于300mm。 错误三:吊顶内电线管固定在主龙骨的吊杆上; 正确做法:电线管固定应单独设立吊杆固定。 (2)事件二中没有通过隐蔽验收原因如下; 原因一:隔墙安装竖向龙骨间距规范规定为300〜400mm,现场为600mm不符合规范要求;
原因二 :规范规定双层石膏板安装时两层板的接缝不应在同一根龙骨上;现场双层石膏板安装时两层板的 接缝在同一根龙骨上不符合规范要求。 (3)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10mm的缝隙不妥。 理由:规范规定木搁栅与墙之间应留出30mm的缝隙。 不妥二 : 木地板施工后没有将木楔拔出不妥。 理由:规范规定木地板与墙之间留出8〜12mm的缝隙。
案例8:
1.背景 某教学楼外墙面,金属门窗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外窗加工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窗框固定片间距为650mm。 事件二:在工程检验中发现个别施工人员在砌体墙上固定门窗用射钉。 事件三:此工程外窗共计520套,按照检验批划分则每100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故划分为5个检验批。 2.问题
案例7:
1.背景 某金融大厦18层办公楼幕墙工程,3〜18层正立面为单元式玻璃幕墙,采用钢化中空玻璃,幕墙的开启扇 采用隐框玻璃上悬窗。其他部位为石材和金属幕墙。 事件一:单元式玻璃组件采用之江牌硅酮结构密封胶。安装过程中金属扣盖采用白云牌硅酮耐候密封胶。 层间防火封堵采用白云牌硅酮耐候密封胶。为赶工期,单元体板块在工厂加工后第3d运到现场,第2d就进 行安装。 事件二:石材幕墙安装埋件放线时,采取以第一轴线为基准线,向第二轴线依次放线,并确定埋件的位置。 事件三:幕墙的防雷接地应和结构防雷接地体有效连接,避雷接地每四层与均压环连接,使用不同材料的 防雷连接应避免产生双金属腐蚀,并应去除金属材料表面的氧化绝缘层,并做好防锈处理。 2.问题 (1)事件一中,在同一个工程是否可以使用不同品种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说明理由。 层间防火封堵采用白云牌硅酮耐候密封胶是否正确?为什么?为赶工期,单元体板块在工厂加工后第3天 运到现场,到场第2天就进行安装,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事件二中,放线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事件三中,找出错误做法,说出正确做法。 2.分析与答案 (1)事件一 1)采用不同品种不可以。同一个工程应使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 2)采用耐候密封胶不正确。主体结构、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密封; 3)做法不正确。板块加工完成后,应在温度20℃湿度50%以上的干净室内养护。单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固 化时间一般需14〜21d;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一般需7〜10d。 (2)事件二 放线方法不正确。正确做法:预埋件在安装时,各轴之间放线应从两轴中间向两边测量放线,避免累积误 差。 (3)事件三 避雷接地每四层与均压环连接做法错误。正确应是避雷接地每三层与均压环连接。
2016 年大立网校二建建筑实务重点案例
案例 4:(重点看)
1.背景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新建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地上八层,层高4m; 地下一层,层高4.5m。办公楼顶层设计有一大会议厅,层高为5.4m,会议厅框架柱柱间距为8mX8m。施工 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设计图纸中的某型号钢筋市场近期一直缺货,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 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这一种钢筋施工单位在该办公楼工程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 次进场检验均合格,质量稳定,从未出现问题,由于本工程使用钢筋仍为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 的钢筋,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批扩大一倍检查的申请,监理工程师予以拒绝。 事件二 :施工过程中,进场验收合格的另一型号钢筋在焊接时发现存在焊接性能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 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大会议厅钢筋安装过程中,又发现主梁、 次梁、楼板交叉处的钢筋摆放上下位置不符合要求,责令整改。 事件三:大会议厅屋顶梁板模板支设时,框架梁起拱设计无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验按3cm起拱。 由于当地建筑木材资源丰富,梁板底支撑架均采用木立柱支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正好是国庆节三天放假, 节后复工后,施工单位立即安排开始混凝土养护。 事件四:大会议厅模板及支撑拆除前,项目经理通知试验员从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经试验强度已 达设计强度100%,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被监理工程师责令暂停,要求按正确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拆模。 2.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理由。 (2)事件二中,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增加哪些钢筋原材检测项目?并写出大会议厅主梁、次梁、楼板 交叉处钢筋正确的摆放位置。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做法,并分别给出理由。 (4)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并说明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正确判断方法都有哪些。 3.分析与答案 (1)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 理由: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 不妥之二: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次进场检验均合格,质量稳定的钢筋,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 批扩大一倍检查。 理由: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合格时,其后的检 验批量才可以扩大一倍。 (2)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增加钢筋原材的检测项目: 化学成分检验。 主梁、次梁、楼板交叉处钢筋正确的摆放位置: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3)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如下: 不妥之一: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验按3cm起拱。 理由:会议厅框架柱柱间距为8mX 8m,由此可推断梁跨度约8m,其起拱高度约为8〜24mm,按3cm起拱过大。 不妥之二:梁板底支撑架均采用木立柱支模。 理由:大会议厅层高为5.4m,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 不妥之三:混凝土浇筑完成3d后,施工单位才开始混凝土养护。 理由: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养护。 (4)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不合理。
理由:应以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及以上,才能判定可以拆除底模及支撑。 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正确判断方法有: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结构实体检测(回弹或钻芯)。
案例 5:(重点看)
1.背景 某集团在东北新建后勤综合楼工程,局部一层地下室、筏板基础,地上四层,框架结构。地下室筏板及外 墙混凝土均为C30P6。室内防水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地下防水及屋面防水均采用SBS卷材,地下室防水设 计采用外防外贴法,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屋面防水层下设计有水泥砂浆粘贴板状材料保温层和20mm厚水 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上设保护层。外墙也设计有保温体系。室内厕浴间穿楼板管道较多,楼板施工时预 留大孔洞,需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上报的地下结构专项施工方案中部分文字“……地下防水混凝土严格按设计图纸的C30P6 等级进行试配,并根据试配确定最终施工配合比;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完毕,终凝后连续保湿养护10d以 上;地下防水卷材施工时,先铺立面、再铺平面,先铺转角、后铺大面,……”,监理工程师认为其中存 在错误之处,责令改正后重新上报。 事件二 :主体结构封顶、外墙砌筑完成、结构验收通过后,开始屋面及外墙保温体系施工。考虑到已进 入11月份,气温较底,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施工方案中安排只在每日气温高于5℃的10〜16时之间施工保 温体系,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屋面保温层施工完毕进行找平层施工,并按横向6m、纵向12m 间距留设分格缝;找平层施工完毕,等待并养护5d后开始施工卷材防水层,争取在入冬前完成屋面施工。 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专项方案存在诸多不妥,责令改正。 事件三: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施工单位仅做一道卷材防水,监理单位认为II级防水必须施工二道卷材防 水。施工单位卷材施工均沿长向、由最高处向最低处逐步铺贴,上下两层卷材平行铺贴,两层卷材的长边 搭接缝错开200mm以上。监理工程师认为卷材施工不满足规范要求,提出整改。 事件四:室内厕浴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时,施工单位按与楼板同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并在混凝土 中掺加膨胀剂。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蓄水一夜检验,次日天亮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监理工程师 对施工做法提出异议,不予验收。 2.问题 (1)事件一中,专项施工方案存在哪些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专项施工方案存在哪些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监理单位关于二道防水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指出卷材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分 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四中施工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分析与答案 (1)专项施工方案存在错误如下: 错误一:地下防水混凝土严格按设计图纸的C30P6等级进行试配; 理由:防水混凝土试配时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错误二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连续保湿养10d以上; 理由: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错误三:地下防水卷材施工时,先铺立面、再铺平面,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理由:外防外贴法施工,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 (2)专项施工方案存在错误如下: 错误一:只在每日气温高于5℃的10〜16时之间施工保温体系,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 理由: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24h内存在夜间气温低 于5℃的情况。
错误二:水泥砂浆找平层按横向6m、纵向12m间距留设分格缝; 理由:分格缝纵横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 错误三: 找平层施工完毕,等待并养护54后开始施工卷材防水层; 理由: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监理单位关于二道防水的说法不正确; 理由:II级防水屋面应采用一道防水设防,II级防水屋面也可以采用二道防水设防,但并不是必须采用二 道。 施工错误一: 由最高处向最低处逐步铺贴; 正确做法: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 施工错误二:两层卷材的长边搭接缝错开200mm以上; 正确做法:两层卷材的长边搭接缝错开不应小于幅宽的1/3(或333mm以上)。 (4)施工做法的错误如下: 错误一:与楼板同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 正确做法:二次埋置的套管,其周围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 错误二 :蓄水一夜检验; 正确做法:蓄水试验应达到24h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