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模板(五篇)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模板(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52f2b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7.png)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模板1、成立本单位专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2、建立培训制度,每年对全体医务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废物回收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教育。
3、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统一使用黄色有标识塑料袋、桶、利器盒分类盛装医疗废物,禁止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4、加强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
各单位(科室)指派专人每日对医疗废物进行交接,并做好记录。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____年。
5、回收人员每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医疗废物送至指定的暂存地点。
6、医疗机构设立醒目标志区分的医疗废物贮存间(区),并实施专人管理,严禁在其他位置倾倒、堆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贮存间(区)每日定时搬运、定时清洗、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7、医疗废物每____小时交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
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遵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按规定的时限上报主管部门。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模板(二)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以法人代表陈克平同志为第一责任人,院感科专职人员伍成林同志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由丁富宝同志具体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登记、转运等工作。
二、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和定期健康体检。
三、指导、检查医疗废物日常处理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问题,并组织解决。
四、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暂存原则1、各科室医疗废物由卫生员负责处置,护士长指导督促,全院由丁富宝同志负责收集、转交,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应接受一定的专业知识培训。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5篇)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049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8.png)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主体1. 医院管理机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督促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2. 产生医疗废弃物的临床科室负责生成、收集、暂存和分类投放医疗废弃物,并组织好相应的培训。
3. 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医疗废弃物的搜集、集中存放、转运和最终处理,并负责废弃物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4. 技术科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制定废弃物处理的方案,并负责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5. 全体员工要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工作。
三、医废分级管理1. 感染性废弃物: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高风险废弃物、中风险废弃物和低风险废弃物。
高风险废弃物应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中风险废弃物可以与普通医疗废弃物混装集中暂存,低风险废弃物可以按照一般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2. 化学性废弃物:将其分为酸性废弃物、碱性废弃物、有机溶剂废弃物和其他化学品废弃物。
不同类型的化学性废弃物需要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
3. 放射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应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安全处理和监督。
四、收集、暂存和运输1. 收集:临床科室应将医疗废弃物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废弃物及时交给环境卫生部门。
2. 暂存:医疗废弃物暂存应采取密闭、防腐蚀、防污染的措施,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暂存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
3. 运输: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将暂存的医疗废弃物进行转运,转运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并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五、最终处理1. 常规医疗废弃物:常规医疗废弃物可进行化验焚烧、高温蒸煮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方式。
2. 感染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应委托专业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安全处理。
3. 放射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安全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最新版)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1819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0.png)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管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制定本《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护理院等。
第三条:医疗废物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同时根据不同医疗废物的性质、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置。
第四条:本制度的责任主体为医疗机构的管理层,相关医务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第二章医疗废物分类及标识第五条:医疗废物应根据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尖锐器械、实验室废物等。
具体分类标准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第六条:医疗废物应在生成时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废物的名称、分类、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等信息。
第七条:标识应采用明显的符号和文字,以确保识别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三章医疗废物的储存与运输第八条:医疗废物的临时储存区域应设立在医疗机构内部,必须远离病区、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第九条:临时储存容器应具有防渗漏和防破裂的功能,废物应妥善包装并分类存放,避免不同性质废物混合存放。
第十条:定期对临时储存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十一条:医疗废物的运输应由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或者具有资质的运输公司进行,运输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保障废物不泄漏、不外溢。
第四章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第十二条:医疗废物处理单位应当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建立完善的废物处理与处置设施,并定期进行设施检查和维护。
第十三条: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环保、安全的处理技术,避免对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
第十四条: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过程中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第十五条:医疗废物处理的最终目标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广使用再生资源,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第十六条:相关部门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医疗机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检查和评估。
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deff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a.png)
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范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管理,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遵循废物的分类、减量、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原则,提高废物的处理效率和降低环境风险。
二、管理责任(一)医疗机构1. 设立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废物管理方案。
2.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档案,记录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情况。
3. 安排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并确保操作人员接受相关培训。
4. 定期开展医疗废物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5. 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用于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和运输。
6. 与符合相关资质的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废物得以安全无害处理。
(二)操作人员1. 接受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培训,了解废物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法。
2.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标准,在废物产生现场进行分类,确保废物被正确投放。
3. 配戴防护用具,在操作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
4. 按规定操作废物的收集、暂存和装车等环节,防止废物泄露和交叉污染。
三、废物分类与收集1. 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将医疗废物分为不同类别:感染性废物、一般医疗废物、化学药品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2. 根据废物类别,设置相应的废物容器和标识,确保废物分类的准确性。
3. 分类收集后的废物,尽快放入相应的废物容器中,避免废物外溢和交叉污染。
4. 废物容器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废物容器内部卫生和安全。
四、废物暂存和运输1. 废物暂存区应设在封闭、安全的地方,设置相应的标识和警示牌。
2. 废物容器应密封且具备防漏性能,防止废物泄漏和飞散。
3. 废物运输工具应具备必要的防护设施,确保废物的安全运输。
4. 废物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运输工具的密封性能并进行维护保养。
5. 废物的运输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废物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五、废物处置1. 按照废物的类别和特性,选择符合要求的废物处置单位。
2. 废物处置单位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设施,确保废物无害化处理。
202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最新
![202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ca1e3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a.png)
202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最新一、目的和范围:202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最新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若管理不善,将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
因此,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科室和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血液中心、医学研究机构等。
各科室和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二、定义:医疗废物被定义为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医疗废物,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以下五大类:1. 感染性废物:指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废物。
包括但不限于:- 使用过的医疗用品,如注射器、输液器、棉签、敷料等;- 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 病原体培养物、标本、疫苗等;- 其他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
2. 损伤性废物:指具有锐利边缘或尖端,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废物。
包括但不限于:- 医用锐器,如针头、刀片、玻璃制品等;- 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的医疗器械;- 其他含有锐利部件的医疗用品。
3. 病理性废物: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病理学意义的废物。
包括但不限于:- 手术切除的器官、组织、尸体残骸等;- 病理切片、病理腊块等;- 其他含有病理性成分的废物。
4. 药物性废物:指过期、废弃、淘汰的药品及其包装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 过期的药品;- 被淘汰的药品;- 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药品;- 药品包装材料。
5. 化学性废物:指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化学危害的废物。
包括但不限于:- 化学试剂;- 消毒剂;- 废电池、废荧光管等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废物;- 其他具有化学危害的废物。
2024年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模版(五篇)
![2024年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模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29d18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2.png)
2024年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模版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理规范一、医疗废物收集要求1. 已放入包装袋或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严禁取出。
2. 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三分之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闭,确保封口紧实、无泄漏。
3. 若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应立即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4. 批量报废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需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处置。
5. 针对医疗废物中的高危险废物,如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应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随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并设立专门登记本,由专人负责记录。
6. 每个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必须粘贴警示标识和中文标识,标识内容应包含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日期、类别及必要的特别说明。
7. 严格禁止五类医疗废物的混合收集。
允许少量药物性废物混入感染性废物,但需在标签上明确注明。
8. 病理性废物的暂时贮存,必须具备低温贮存或防腐条件。
9. 医院污物实行分类收集,具体为:生活垃圾使用黑色袋装,医疗废物使用黄色袋装,放射垃圾使用红色袋装。
二、医疗废物登记要求1. 科室应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与废物处置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需涵盖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信息。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2. 科室废物处置工作人员与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之间同样需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同上,登记资料亦至少保存三年。
3. 医疗废物暂存点应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详细记录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信息,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三、医疗废物转运要求1. 运送人员需每日按时、按既定路线,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2. 运送过程中,运送人员应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严禁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院垃圾暂存处。
2024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2024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f888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06.png)
2024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本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相关活动中,由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它危害性的废弃物。
根据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等相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负责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规、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知识的培训。
二、生活垃圾须装入黑色垃圾袋,由清洁人员定时收集,院内采用密封容器按固定路线运送,确保不污染环境。
集中收集后的生活垃圾由市环卫部门及时处理,若无法及时处理,须存放在密封容器内。
三、医疗科室应设置带盖(塑料)容器、利器盒等收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
未受污染的废弃物(如药品外包装、盐水瓶、青霉素瓶等)可作为生活垃圾处理。
敷料、棉签按感染性废物收集;玻璃安瓿、破碎玻璃器皿等按损伤性废物收集,分类放入套有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的容器中,处理时需小心避免损伤。
放射性与细胞毒性废物放入红色垃圾袋。
四、临床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须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装满3/4时封口后放入专用暂存容器。
每个包装物应防渗漏,外部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说明标签。
科室内的废物暂存区域应有医疗废物标志或文字说明。
五、废弃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刀片等利器应放入利器盒,按损伤性废物收集。
六、未受污染的去除针头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输液器等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筒中,由专人称重、记录,经临床科室确认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七、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口罩、帽子、鞋套、中单、尿布、便盆等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八、病原体培养基、菌种等高风险废物,须先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再按医疗废物处理。
九、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废物应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并及时密封。
特殊感染废物如发热门诊废弃物,应遵循专项制度标准。
十、各类废物一旦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不得取出。
若包装物或容器外部被污染,需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5篇)
![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87302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b.png)
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一、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二、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医院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护士长兼职负责医疗废物的管理和监控;科室院感质控小组组长为科室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
各级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三、医疗废物由科室指定专人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每日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往医疗废物暂贮存地。
四、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各科室送往医疗废物暂贮存点和运往特垃场的医疗废物都要认真进行交接登记。
五、医疗废物暂贮存点加锁由专人管理,其他非工作人员不得接触医疗废物。
六、对不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而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者,按条例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照有关法规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
以下是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分类管理: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将医疗废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感染性废物、化学药品废物、放射性废物等,对不同类别的废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 安全收集和储存:医疗机构应配备专用的废物收集容器,并设置专门的废物储存区域,确保废物的安全收集和储存,防止废物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3. 运输管理:医疗废物的运输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散落,防止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4. 处置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环保要求和相关法规,经过合法的处置渠道进行处理,防止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5. 监督检查: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和健康,防止医疗废物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废物分类和管理意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十篇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81a6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c.png)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十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篇1(一)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一、由医院办公室、临床科室负责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平安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学问的培训。
二、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中,由清洁人员定时收集,院内用密封容器按固定线路进行运送,不能污染环境。
集中收集后的生活垃圾应请环保部门准时运走,如无法准时运走的生活垃圾,必需置密封容器中存放。
三、治疗室内的废物筒应加盖或置存放柜内,分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利器盒等。
未被污染的废弃物(如药品外包装、盐水瓶、青霉素瓶等)可以当作生活垃圾处置。
敷料、棉签等放置黄色垃圾袋、玻璃安瓿、玻璃器皿、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等置于套有黄色垃圾袋的锐器盒中,当心处理以免损伤。
放射性废物置红色垃圾袋中。
四、临床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需置黄色垃圾袋中,当装满3/4时扎紧袋口后放入专用医疗废物暂存容器中,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应防渗漏,外表面粘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标签。
科室内的医院废物暂存地应粘贴医疗废物标志。
五、废弃后的注射器与输液器的针头等利器、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注射器与输血器等应放入利器盒内,定时由保洁公司的专职人员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削减工作人员刺伤的发生。
六、清洁人员收医疗废物时,应记录,临床科室签名认可。
科室收集总量应与运出医院的总量进行核对,以免流失。
七、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口罩、帽子、鞋套、中单、尿布、便盆等按医疗废物处理。
八、病原体的培育基、菌种等高危废弃物,应先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消毒后,再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九、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垃圾包装袋,并准时密封。
十、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各类废物不得取出。
包装物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污染,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十一、禁止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如不慎将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中,那根据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十二、医疗废物由医院专人、定时、固定线路、密封容器进行收集、运送,不能污染环境。
2024年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4篇)
![2024年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057f3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3.png)
2024年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医疗废物的运输工具将采用____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处理。
二、医疗废物临时储存设施的内部墙面和地面需每48小时使用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
三、对医疗废物临时储存点实施无害化处理,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持续____小时。
四、确保传染性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废物单独隔离存放。
五、专职人员应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以防止自身感染。
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室管理规范:一、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二、在临时储存区域设置明显的医疗废物警告标识和"禁止吸烟、进食"的警示标示。
三、配置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以防止非授权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四、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各类废物应分别存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不得混杂,并在容器上明确标识。
五、确保临时储存设施的封闭性,防止害虫侵入,工作人员需随时关闭入口,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六、对各科室送来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称重并进行记录,交接过程需双方签字确认。
七、医疗废物转交后,立即对储存点和存放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并进行详细记录。
八、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完整性,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九、向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集中交付废物时,需严格执行交接手续,签署转送单,并保留副本三年以备查。
十、临时储存区的工作人员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被医疗废物割伤或擦伤,一旦发生意外,应立即处理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十一、确保医疗废物不发生丢失或泄漏,如若发生,应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方案进行处置。
2024年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二)一、医疗废物暂存点需设置明显的医疗警告标识和“禁止吸烟、进食”的标识以确保安全。
二、确保门、窗结构完整,具备防鼠、防蝇、防蟑螂等防护功能,并时刻保持关闭状态。
三、每日必须进行____次通风,每次通风时长为____分钟。
四、禁止存放未密封的医疗废物,以防污染。
五、医疗废物的暂存期限不得超过____天。
如发现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人员未按时清理,须立即通知总务科以协调解决。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864d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5.png)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的妥善处置对于保障公众健康、防止疾病传播以及保护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医疗废物应按照其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如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如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如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如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如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1、各科室应按照医疗废物的分类要求,将产生的医疗废物分别放置于专用的收集容器内。
感染性废物应置于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损伤性废物应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利器盒内;病理性废物应置于专用的冷藏冰柜内;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应分别置于相应的容器内。
2、医疗废物产生地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3、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应达到规定的强度和密封性要求,不得有破损、渗漏和遗撒。
4、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99683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4.png)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理,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
第三条医疗废物管理应坚持“谁产生、谁负责、谁处理”的原则。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交付给专业医疗废物处理单位。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医疗废物分类与收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废物分类容器,并按照规定标识分类容器,分类容器应具备防漏、防尘、密闭等功能。
第七条医疗废物分类容器应放置于医疗机构合适的位置,方便医务人员及时投放相关医疗废物。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将医疗废物分类容器收集的废物进行妥善封存,防止交叉污染和废物泄漏。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废物收集计划,并定期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和更替。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收集点,将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分别收集,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临时储存。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确保医疗废物收集点的清洁与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章医疗废物运输与交付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与专业医疗废物处理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运输和交付医疗废物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选用符合相关规定的专业医疗废物运输车辆,确保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外溢。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妥善包装医疗废物,并采取适当的密封措施,防止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污染环境。
第十五条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司机和押运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保留医疗废物运输的相关记录和凭证,并及时交予专业医疗废物处理单位。
第四章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医疗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4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4](https://img.taocdn.com/s3/m/901c554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8.png)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4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4 第1篇一、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二、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三、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四、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五、 .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六、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七、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4 第2篇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为加强我院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切断病源性的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各临床科室、门诊部主任、辅助科室负责人、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本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要经常性组织本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增强管理意识,落实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职责。
2、各科室对产生的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医疗废物要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3、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
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实、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
4、化学性废物中,批量报废的化学试剂要交专门机构处理。
2024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范本(三篇)
![2024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30227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0.png)
2024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范本一、医疗废物应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尖锐物品放入利器盒,袋子在达到其容量的3/4时应进行封口处理,由专人回收后集中处理。
二、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胎盘等高度污染的病理性废物,应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并使用密闭容器进行运输。
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需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由专人进行密闭回收。
四、针头、刀片等尖锐物品使用后应安全存放在利器盒内,不得与其他医疗废物混放,利器盒禁止重复使用。
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五、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应立即毁型,存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并密闭保存,针头放入利器盒。
袋子在达到3/4满时应扎封并封口,由专人回收集中处理。
严禁非法买卖和随意丢弃。
六、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穿刺用注射器等,应连同针头一起放入利器盒内。
在达到3/4满时封口,由专人回收后集中处置。
七、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等化学性废物,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八、批量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九、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十、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按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确保不泄露、不扩散、不污染环境。
十一、应建立医疗废物分类登记和交接制度,科室与专职收集人员双方签字确认,相关资料保存至少3年。
十二、收集和运送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厚质手套等,必要时还需穿胶靴、戴防护眼镜。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一、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感染性疾病传播风险的医疗废物。
二、病理性废物:指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
三、损伤性废物: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医用锐器。
四、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5da83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c.png)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保护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
三、管理机构(一)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废物处置的决策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处置的具体工作,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以及处置等。
四、医疗废物分类与标识(一)医疗废物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类:一类医疗废物、二类医疗废物、三类医疗废物、四类医疗废物。
(二)医疗废物应根据分类要求进行正确的标识,以便于管理和处置。
五、医疗废物的包装(一)医疗废物的包装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包括包装容器、包装方法等。
(二)医疗废物的包装应保证包装材料的完整性,避免医疗废物外泄和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六、医疗废物的运输(一)医疗废物的运输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包括运输的工具、运输的路径等。
(二)医疗废物的运输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具备运输医疗废物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七、医疗废物的处置(一)一类医疗废物应进行专门的焚烧处置。
(二)二类医疗废物应进行专门的高温蒸汽消毒处置。
(三)三类医疗废物应进行专门的化学处理处置。
(四)四类医疗废物应进行专门的物理处理处置。
八、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一)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管理制度,明确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九、医疗废物处置记录和报告(一)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处置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每次医疗废物的处置情况和处置人员。
(二)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十、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督与检查(一)上级主管部门应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十一、违规行为的处理对于违反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的行为,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纠正,并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2024年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13532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b.png)
2024年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文医疗废弃物系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相关活动中所生成,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潜在危害性的废弃物。
为强化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遏制疾病传播,维护环境清洁及公众健康,依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之具体条款,特此制定本制度。
一、院长作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首要责任人,需切实履行其职责,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执行。
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应指派专人负责,并由护理部负责实施监督与检查。
各科室科主任及护士长则作为本科室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废弃物的全面管理。
三、各科室医务人员在收集与处理污物时,应严格遵循无害化处理与分类收集的原则。
医疗废弃物应存放于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桶)内,其中损伤性医疗废弃物应置于具有警示标识、不易穿透的黄色专用容器中,而少量的药物性医疗废弃物则可混入感染性医疗废弃物中一同存放。
随后,由专人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将其运送至医院的焚烧物集中点进行焚烧处理;对于无法焚烧的废弃物,则进行填埋处理,并确保完成交接登记手续。
四、在运送医疗废弃物时,必须确保袋口封闭严密,以防止废弃物流失、泄漏或扩散,并避免与工作人员身体直接接触。
五、严禁随意丢弃医疗废弃物,禁止在非指定贮存地点进行倾倒或堆放,同时严禁将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合存放,亦不得在露天环境下存放医疗废弃物。
六、各科室医疗废弃物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限(具体时限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每日(或每次)运送废弃物后,应及时对容器、运输工具及存放场所进行清洁与消毒。
七、对于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弃物的标准进行管理与处置。
同时,各科室产生的污水以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确保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八、加强监督与检查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九、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在执行收集与运送任务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以防范医疗废弃物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医疗废物管理管理制度最新8篇
![医疗废物管理管理制度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81c89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a.png)
医疗废物管理管理制度最新8篇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行为发生。
2、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和毁形处理;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
不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5、不随意丢弃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不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6、认真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7、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及时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一、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工作制度1、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废物分置于黄色塑料容器内,并认真检查有无破损。
2、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分类进行收集不能混装。
3、隔离传染病人生活垃圾归在感染性废物中,并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密封。
5、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物及时消毒后运送。
二、医疗废物内部运送工作制度2、运送人员每天在上午:8:30-9:00,下午4:30-5:00用专用工具医疗废物运送至集中暂存地点。
3、运送医疗废物要防止渗漏、遗撒,运送人员做好自我防护。
4、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转移联单工作制度1、护理部(组)保存与市环保局签定的处理医疗废物合约和收集处理转移联单,转移联单保存3年。
2、责任人保存与签定的处理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合约和收集处理转移联单,转移联单保存3年。
3、各科室与责任人交接医疗废物时登记日期、种类、数量、经办人签名,登记资料保存3年。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0篇)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49c32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c.png)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根据____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为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____领导、人员培训和定期督促检查工作。
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及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人员培训及检查督促工作。
各科室、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件》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各科对本科所产生的一切医疗废物,均应严格按规定处理,不得私自随意丢弃,更不能再次流入市场,违者追究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的责任,并严厉处罚。
二、各科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后,必须及时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装入指定黄色污物袋或容器内,然后由专人负责用专用密闭桶运送至医院医疗垃圾暂时贮存地,与总务科接收医疗垃圾专职人员清点数量并做好移交登记手续,一式两联,科室及总务科各自保管交接资料,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在每月____号之前,把前____月的交接资料收回,并与设备科的领取帐目相核对,各科的领取量与无害化处理的量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者,限期整改。
三、医院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按相关要求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废弃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检验科室废弃标本、菌种保存液、残留血液等高度危险废物,应当先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暂时储存的病理性废物应放置在防腐液中,送外院病理检查或无害化处理。
四、手术室、产房、传染病及其它科室排放的血性、传染性排泄物及污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严格消毒,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站由总务科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督查。
五、各科的医疗废物必须分类盛放于专用黄色包装袋内,并及时密封,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无渗漏和其他缺陷;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____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实、严密,以防在运送途中遗撒;包装物的外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5篇)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ba31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f.png)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1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相关制度和要求。
2院感小组负责医疗废物处置监督,卫生员负责医疗废物暂存管理、消毒、交接登记工作。
3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防护、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4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____年。
5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运送,暂时储存不超过____小时。
6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
7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的地点及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要及时上报。
8按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执行双签字,资料保存____年。
9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存储和处置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预防接种,防止其收到损害。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2)是指一个医疗机构或医疗废物处理单位所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用于管理和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废物得到有效的处理,并且不会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废物分类和标识: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标识要求,包括危险废物、感染性废物、一般废物等。
2. 废物收集和储存:规定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储存方式,包括采用专用容器、密闭集中存放等。
3. 废物运输:明确医疗废物的运输要求,包括运输车辆的要求、运输路线选择等。
4. 废物处理方式:规定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包括焚烧、消毒、细菌感染危险废物的处理等。
5. 废物监测和记录:要求医疗机构或处理单位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
6. 相关人员培训:要求医疗机构或处理单位对相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包括废物分类、处理技术、操作规程等。
7. 外部合作和监管:规定医疗机构或处理单位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监管要求,包括与环保、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与配合。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疗废物的产生和传播,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并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为加强我院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切断病源性的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各临床科室、门诊部主任、辅助科室负责人、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本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要经常性组织本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增强管理意识,落实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职责。
2、各科室对产生的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医疗废物要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3、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
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实、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
4、化学性废物中,批量报废的化学试剂要交专门机构处理。
5、批量报废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械要交专门机构处理。
6、医疗废物中有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7、放入包装袋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包装袋或容器的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处要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每个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中文标签,同时填写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
8、医疗废物运送人员每天将分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医院暂存地点并加锁防盗,医疗废物在院暂存时间不应超过2日。
9、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要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避免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同时防止包装物或容器的流失或破损而造成医疗废物的泄漏。
10、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必须由专人负责,应定期对暂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并做好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11、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负责人应当做好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处理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12、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要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这些地方值得你关注:
免费资源:/free-1.html
限时免费:/freenow.html
限时免费预告:/freesoon.html
往期医学资源精选集
/source/zyzt/381-1.html
资源网用户指导,下载资源无法使用及解决办法
/med/thread-2390719-1.html
爱爱医资源网 QQ 群:156211250欢迎爱学习、爱分享知识的你
记住我们的网址/或百度搜索爱爱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