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2014年高考真题解析分类汇编纯word可编辑-语文-扩展语句
16.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_①__。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
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____②___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____③___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
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16.[答案] 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②固定植株的位置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每写出一句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解析] 本题考查文段的扩展语句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补写语言连贯题主要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分析,要与前后文都能联系起来。
根据下文“然而”可知①填“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由“而是”可知②强调根的另一种作用——“固定植株”;③根据陈述一致的原则,这里应强调“假根”。
第 1 页共1 页。
2014年高考真题解析分类汇编纯word可编辑-语文-地方特色题型:微写作(北京)
22.[2014·北京卷]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
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2.[答案] 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
所给背景材料均为生活场景或者社会时事热点,贴近考生的现实生活,保证大家有话可说、能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①题是说明介绍性文字,内容是关于语文学习的体会;要求明确,即“具体、切实,易记忆”;关键是要知道从哪些角度写,如学习的过程、方法等。
②题是议论评价性文字,考生写作思路可分为两部分:首先简单描述这一现象,然后针对此现象重点写评论;考生可对此肯定或否定,并写出具体理由。
③题是抒情文字,考生要倾注真情,言而有物,写出18岁对自己的特定意义。
关键是“富有文采”这一要求需要一定的语言功底。
第 1 页共1 页。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天津卷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2014·天津卷(课标语文)第Ⅰ卷一、(15分)1.[2014·天津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zhěn)密商榷.(què)和.(huò)稀泥揆情度.(duó)理B.取缔.(tì) 木讷.(nè)档.(dàng)案袋疾风劲.(jìn)草C.栖.(qī)息挟.(xiá)持白炽.(chì)灯戎马倥偬.(zǒng)D.葳蕤.(ruí) 豢.(huàn)养软着.(zhuó)陆扣人心弦.(xuán)1.A[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B项,取缔.(dì),疾风劲.(jìng)草;C项,挟.(xié)持;D项,扣人心弦.(xián)。
2.[2014·天津卷]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焕发剽悍鼎立相助失之毫厘,谬以千里B.璘选更迭流光异彩鹬蚌相争,渔人得利C.砥砺斡旋别出心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D.甄别笼络休养生息天网灰灰,疏而不漏2.C[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A项,“鼎立相助”应为“鼎力相助”;B项,“璘选”应为“遴选”,“流光异彩”应为“流光溢彩”;D项,“天网灰灰,疏而不漏”应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2014·天津卷]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_______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________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________”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用心倾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B.精细凝神谛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精确凝神谛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精确用心倾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B[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4年高考真题解析分类汇编纯word可编辑-语文-病句
18.[2014·安徽卷] 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4分)①“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开展的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11次。
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在全国七十多个城市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 600份。
③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该院发布了“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④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与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
⑤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约90%以上的人表示“看完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这一比例较上一年有所上升。
⑥报告还显示,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有所增加,而报刊的阅读率明显减少。
18.[答案] ①在“由”前加“是”。
③后一组引号改为书名号。
⑤删去“以上”。
⑥“减少”改为“下降”。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①句成分残缺,全句缺谓语。
③句后一组引号用错,调查报告的名称应该用书名号。
⑤句“约90%以上”中的“约”与“以上”语意重复。
⑥句“阅读率”与“减少”搭配不当。
3.[2014·大纲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3.D[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动宾搭配不当,“发生了……案情”搭配不当,可将“案情”改为“事件”。
2014年高考真题解析分类汇编纯word可编辑-语文-2014年材料作文
21.[2014·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1.[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出自2014年3月份宋方金与宋丹丹之间的一场口水战。
宋方金撰写了一篇长微博,指出在拍摄电视剧《美丽的契约》期间,80%的台词都是宋丹丹现场改编的。
于是便引发了娱乐界对于演员能否改剧本的讨论。
可见这则作文材料紧贴时事要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旨在要求学生能对现实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
这则材料有以下角度。
1. 从剧作家的角度来说,可以谈遵从、遵守规则。
表演艺术家改动剧本是对原著的不尊重,是对规则的破坏。
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都破坏规则,那么就无规则可言。
考生可以写规则的重要性,它旨在约束我们的行为,让整个社会井然有序。
诸如遵守交通法规、遵守道德底线、遵循学习知识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规律等。
2. 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可以谈不唯命是从、创新突破。
表演艺术家改动剧本,是对权威态度的不迷信盲从。
艺术是允许个人发挥的,社会也需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
表演艺术家改剧本,可能是因为剧本不好,或者是因为剧本不太能发挥自己的表演特长,或者是它违背了表演艺术家的底线,等等。
艺术家对剧本的改动如果是合理的,那么就应该赞扬,因为他在剧本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表达技巧,这是创新,它给剧本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
小到实验,大到社会发展,亦是如此。
3. 从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冲突的角度来说,可以谈辩证分析。
能否改动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如果是正确的、积极的,就应该提倡;如果是错误的、消极的,就应该剔除。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2014·湖北(理科数学)
2014²湖北卷(理科数学)1.[2014·湖北卷] i 为虚数单位,⎝ ⎛⎭⎪⎫1-i 1+i 2=( )A .-1B .1C .-iD .i1.A [解析]⎝ ⎛⎭⎪⎫1-i 1+i 2=-2i 2i =-1.故选A. 2.[2014·湖北卷] 若二项式⎝⎛⎭⎫2x +a x 7的展开式中1x 3的系数是84,则实数a =( )A .2B.54C .1D.242.C [解析]展开式中含1x 3的项是T 6=C 57(2x )2⎝⎛⎭⎫a x 5=C 5722a 5x -3,故含1x3的项的系数是C 5722a 5=84,解得a =1.故选C.3.[2014·湖北卷] U 为全集,A ,B 是集合,则“存在集合C 使得A ⊆C ,B ⊆∁U C ”是“A ∩B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C [解析]若存在集合C 使得A ⊆C ,B ⊆∁U C ,则可以推出A ∩B =∅;若A ∩B =∅,由维思图可知,一定存在C =A ,满足A ⊆C ,B ⊆∁U C ,故“存在集合C 使得A ⊆C ,B ⊆∁U C ”是“A ∩B =∅”的充要条件.故选C.4.[2014·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 =bx +a ,则( ) A .a >0,b >0B .a >0,b <0 C .a <0,b >0D .a <0,b <04.B [解析]观察图象可知,回归直线y =bx +a 的斜率b <0,截距a >0.故a >0,b <0.故选B. 5.[2014·湖北卷] 在如图1-1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 )A .①和②B5.D [解析]由三视图及空间直角坐标系可知,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显然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且内有一条虚线(一锐角顶点与其所对直角边中点的连线),故正视图是④;俯视图是一个钝角三角形,故俯视图是②.故选D.6.[2014·湖北卷] 若函数f (x ),g (x )满足⎠⎛-11f(x)g(x)d x =0,则称f(x),g(x)为区间[-1,1]上的一组正交函数,给出三组函数:①f(x)=sin 12x ,g(x)=cos 12x ;②f(x)=x +1,g(x)=x -1;③f(x)=x ,g(x)=x 2.其中为区间[-1,1]上的正交函数的组数是( ) A .0B .1C .2D .36.C [解析]由题意,要满足f(x),g(x)是区间[-1,1]上的正交函数,即需满足⎠⎛-11f(x)g(x)d x =0.①⎠⎛-11f(x)g(x)d x =⎠⎛-11sin 12x cos 12x d x =12⎠⎛-11sin x d x =⎝⎛⎭⎫-12cos x 1-1=0,故第①组是区间[-1,1]上的正交函数; ②⎠⎛-11f(x)g(x)d x =⎠⎛-11(x +1)(x -1)d x =⎝⎛⎭⎫x 33-x 1-1=-43≠0,故第②组不是区间[-1,1]上的正交函数;③⎠⎛-11f(x)g(x)d x =⎠⎛-11x ²x 2d x =x 4411=0,故第③组是区间[-1,1]上的正交函数.综上,是区间[-1,1]上的正交函数的组数是2.故选C . 7.[2014·湖北卷] 由不等式组⎩⎪⎨⎪⎧x ≤0,y ≥0,y -x -2≤0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Ω1,不等式组⎩⎪⎨⎪⎧x +y ≤1,x +y ≥-2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Ω2,在Ω1中随机取一点,则该点恰好在Ω2内的概率为( )A.18B.14C.34D.787.D [解析]作出Ω1,Ω2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S Ω1=S △AOB =12³2³2=2,S △BCE =12³1³12=14,则S 四边形AOEC =S Ω1-S △BCE =2-14=74.故由几何概型得,所求的概率P =S 四边形AOEC S Ω1=742=78.故选D.8.[2014·湖北卷] 《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 与高h ,计算其体积V 的近似公式V ≈136L 2h .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那么,近似公式V≈275L 2h 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π近似取为( ) A.227B.258C.15750D.3551138.B [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底面积为S ,则L =2πr ,由题意得136L 2h ≈13Sh ,代入S =πr 2化简得π≈3;类比推理,若V =275L 2h ,则π≈258.故选B.9.、[2014·湖北卷] 已知F 1,F 2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F 1PF 2=π3,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A.433B.233C .3D .29.A [解析]设|PF 1|=r 1,|PF 2|=r 2,r 1>r 2,椭圆的长半轴长为a 1,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a 2,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e 1,e 2.则由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得r 1+r 2=2a 1,r 1-r 2=2a 2,平方得4a 21=r 21+r 22+2r 1r 2,4a 22=r 21-2r 1r 2+r 22.又由余弦定理得4c 2=r 21+r 22-r 1r 2,消去r 1r 2,得a 21+3a 22=4c 2,即1e 21+3e 22=4.所以由柯西不等式得⎝⎛⎭⎫1e 1+1e 22=⎝ ⎛⎭⎪⎫1e 1+13³3e 22≤⎝⎛⎭⎫1e 21+3e 22⎝⎛⎭⎫1+13=163.所以1e 1+1e 2≤433.故选A.10.[2014·湖北卷] 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12(|x -a 2|+|x -2a 2|-3a 2).若∀x ∈R ,f (x -1)≤f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16,16B.⎣⎡⎦⎤-66,66C.⎣⎡⎦⎤-13,13D.⎣⎡⎦⎤-33,33 10.B [解析]因为当x ≥0时,f (x )=12()||x -a 2+||x -2a 2-3a 2,所以当0≤x ≤a 2时,f (x )=12()a 2-x +2a 2-x -3a 2=-x ; 当a 2<x <2a 2时,f (x )=12()x -a 2+2a 2-x -3a 2=-a 2;当x ≥2a 2时,f (x )=12()x -a 2+x -2a 2-3a 2=x -3a 2.综上,f (x )=⎩⎪⎨⎪⎧-x ,0≤x ≤a 2,-a 2,a 2<x <2a 2,x -3a 2,x ≥2a 2.观察图象可知,要使∀x ∈R ,f (x -1)≤f (x ),则需满足2a 2-(-4a 2)≤1,解得-66≤a ≤66.故选B. 11.[2014·湖北卷] 设向量a =(3,3),b =(1,-1).若(a +λb )⊥(a -λb ),则实数λ=________.11.±3 [解析]因为a +λb =(3+λ,3-λ),a -λb =(3-λ,3+λ),又(a +λb )⊥(a -λb ),所以(a +λb )·(a -λb )=(3+λ)(3-λ)+(3-λ)(3+λ)=0,解得λ=±3.12.[2014·湖北卷] 直线l 1:y =x +a 和l 2:y =x +b 将单位圆C :x 2+y 2=1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弧,则a 2+b 2=________.12.2 [解析]依题意得,圆心O 到两直线l 1:y =x +a ,l 2:y =x +b 的距离相等,且每段弧长等于圆周的14,即|a |2=|b |2=1³sin45°,得|a |=|b |=1.故a 2+b 2=2.13.[2014·湖北卷] 设a 是一个各位数字都不是0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将组成a 的3个数字按从小到大排成的三位数记为I (a ),按从大到小排成的三位数记为D (a )(例如a =815,则I (a )=158,D (a )=851).阅读如图1-2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任意输入一个a ,输出的结果b =________.13.495 [解析]取a 1=815⇒b 1=851-158=693≠815⇒a 2=693; 由a 2=693⇒b 2=963-369=594≠693⇒a 3=594; 由a 3=594⇒b 3=954-459=495≠594⇒a 4=495; 由a 4=495⇒b 4=954-459=495=a 4⇒b =495.14.、[2014·湖北卷] 设f (x )是定义在(0,+∞)上的函数,且f (x )>0,对任意a >0,b >0,若经过点(a ,f (a )),(b ,-f (b ))的直线与x 轴的交点为(c ,0),则称c 为a ,b 关于函数f (x )的平均数,记为M f (a ,b ),例如,当f (x )=1(x >0)时,可得M f (a ,b )=c =a +b2,即M f (a ,b )为a ,b 的算术平均数.(1)当f (x )=________(x >0)时,M f (a ,b )为a ,b 的几何平均数;(2)当f (x )=________(x >0)时,M f (a ,b )为a ,b 的调和平均数2aba +b.(以上两空各只需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函数即可)14.(1)x (2)x (或填(1)k 1x ;(2)k 2x ,其中k 1,k 2为正常数) [解析]设A (a ,f (a )),B (b ,-f (b )),C (c ,0),则此三点共线:(1)依题意,c =ab ,则0-f (a )c -a =0+f (b )c -b,即0-f (a )ab -a =0+f (b )ab -b.因为a >0,b >0,所以化简得f (a )a =f (b )b,故可以选择f (x )=x (x >0);(2)依题意,c =2aba +b,则0-f (a )2ab a +b -a =0+f (b )2ab a +b-b ,因为a >0,b >0,所以化简得f (a )a =f (b )b,故可以选择f (x )=x (x >0). 15.[2014·湖北卷]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1-3,P 为⊙O 外一点,过P 点作⊙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过P A 的中点Q 作割线交⊙O 于C ,D ________.15.4 [解析]由切线长定理得QA 2=QC ·QD =1³(1+3)=4,解得QA =2.故PB =P A =2QA =4.16.[2014·湖北卷]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是⎩⎪⎨⎪⎧x =t ,y =3t 3(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是ρ=2,则C 1与C 2交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 16.()3,1 [解析]由⎩⎪⎨⎪⎧x =t ,y =3t 3,消去t 得y =33x (x ≥0),即曲线C 1的普通方程是y =33x (x ≥0);由ρ=2,得ρ2=4,得x 2+y 2=4,即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是x 2+y 2=4.联立⎩⎪⎨⎪⎧y =33x (x ≥0),x 2+y 2=4,解得⎩⎨⎧x =3,y =1.故曲线C 1与C 2的交点坐标为()3,1. 17.、、、[2014·湖北卷] 某实验室一天的温度(单位:℃)随时间t (单位:h)的变化近似满足函数关系:f (t )=10-3cos π12t -sin π12t ,t ∈[0,24).(1)求实验室这一天的最大温差.(2)若要求实验室温度不高于11℃,则在哪段时间实验室需要降温?17.解:(1)因为f (t )=10-2⎝⎛⎭⎫32cos π12t +12sin π12t =10-2sin ⎝⎛⎭⎫π12t +π3,又0≤t <24,所以π3≤π12t +π3<7π3,-1≤sin ⎝⎛⎭⎫π12t +π3≤1.当t =2时,sin ⎝⎛⎭⎫π12t +π3=1;当t =14时,sin ⎝⎛⎭⎫π12t +π3=-1.于是f (t )在[0,24)上取得的最大值是12,最小值是8.故实验室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12℃,最低温度为8℃,最大温差为4℃. (2)依题意,当f (t )>11时,实验室需要降温.由(1)得f (t )=10-2sin ⎝⎛⎭⎫π12t +π3,故有10-2sin ⎝⎛⎭⎫π12t +π3>11,即sin ⎝⎛⎭⎫π12t +π3<-12.又0≤t <24,因此7π6<π12t +π3<11π6,即10<t <18.故在10时至18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18.、、[2014·湖北卷] 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1=2,且a 1,a 2,a 5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记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S n >60n +800?若存在,求n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8.解:(1)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依题意得,2,2+d ,2+4d 成等比数列, 故有(2+d )2=2(2+4d ),化简得d 2-4d =0,解得d =0或d =4. 当d =0时,a n =2;当d =4时,a n =2+(n -1)·4=4n -2.从而得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或a n =4n -2. (2)当a n =2时,S n =2n ,显然2n <60n +800, 此时不存在正整数n ,使得S n >60n +800成立.当a n =4n -2时,S n =n [2+(4n -2)]2=2n 2.令2n 2>60n +800,即n 2-30n -400>0, 解得n >40或n <-10(舍去),此时存在正整数n ,使得S n >60n +800成立,n 的最小值为41. 综上,当a n =2时,不存在满足题意的正整数n ;当a n =4n -2时,存在满足题意的正整数n ,其最小值为41. 19.、、、[2014·湖北卷] 如图1-4,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M ,N 分别是棱AB ,AD ,A 1B 1,A 1D 1的中点,点P ,Q 分别在棱DD 1,BB 1上移动,且DP =BQ =λ(0<λ<2).(1)当λ=1时,证明:直线BC 1∥平面EFPQ .(2)是否存在λ,使面EFPQ 与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9.解:方法一(几何方法):(1)证明:如图①,连接AD 1,由ABCD A 1B 1C 1D 1是正方体,知BC 1∥AD 1.当λ=1时,P 是DD 1的中点,又F 是AD 的中点,所以FP ∥AD 1,所以BC 1∥FP . 而FP ⊂平面EFPQ .(2)如图②,连接BD .因为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所以EF ∥BD ,且EF =12BD .又DP =BQ ,DP ∥BQ ,所以四边形PQBD 是平行四边形,故PQ ∥BD ,且PQ =BD ,从而EF ∥PQ ,且EF =12PQ .在Rt △EBQ 和Rt △FDP 中,因为BQ =DP =λ,BE =DF =1, 于是EQ =FP =1+λ2,所以四边形EFPQ 也是等腰梯形. 同理可证四边形PQMN 也是等腰梯形.分别取EF ,PQ ,MN 的中点为H ,O ,G ,连接OH ,OG , 则GO ⊥PQ ,HO ⊥PQ ,而GO ∩HO =O ,故∠GOH 是面EFPQ 与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若存在λ,使面EFPQ 与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GOH =90°. 连接EM ,FN ,则由EF ∥MN ,且EF =MN 知四边形EFNM 是平行四边形. 连接GH ,因为H ,G 是EF ,MN 的中点, 所以GH =ME =2.在△GOH 中,GH 2=4,OH 2=1+λ2-⎝⎛⎭⎫222=λ2+12,OG 2=1+(2-λ)2-⎝⎛⎫222=(2-λ)2+12,由OG 2+OH 2=GH 2,得(2-λ)2+12+λ2+12=4,解得λ=1±22,故存在λ=1±22,使面EFPQ 与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方法二(向量方法):以D 为原点,射线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③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B (2,2,0),C 1(0,2,2),E (2,1,0),F (1,0,0),P (0,0,λ).BC 1→=(-2,0,2),FP =(-1,0,λ),FE =(1,1,0). (1)证明:当λ=1时,FP =(-1,0,1),因为BC 1→=(-2,0,2),所以BC 1→=2FP →,即BC 1∥FP .而FP ⊂平面EFPQ ,且BC 1⊄平面EFPQ ,故直线BC 1∥平面EFPQ .(2)设平面EFPQ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由⎩⎪⎨⎪⎧FE →²n =0,FP →·n =0可得⎩⎪⎨⎪⎧x +y =0,-x +λz =0.于是可取n =(λ,-λ,1).同理可得平面MNPQ 的一个法向量为m =(λ-2,2-λ,1). 若存在λ,使面EFPQ 与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则m ·n =(λ-2,2-λ,1)·(λ,-λ,1)=0,即λ(λ-2)-λ(2-λ)+1=0,解得λ=1±22.故存在λ=1±22,使面EFPQ 与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20.、、、、[2014·湖北卷] 计划在某水库建一座至多安装3台发电机的水电站,过去50年的水文资料显示,水年入流量....X (年入流量:一年内上游来水与库区降水之和,单位:亿立方米)都在40以上,其中,不足80的年份有10年,不低于80且不超过120的年份有35年,超过120的年份有5年,将年入流量在以上三段的频率作为相应段的概率,并假设各年的年入流量相互独立.(1)求未来4年中,至多..有1年的年入流量超过120的概率. (2)水电站希望安装的发电机尽可能运行,但每年发电机最多可运行台数受年入流量X800万元,欲使水电站年总利润的均值达到最大,应安装发电机多少台?20.解:(1)依题意,p 1=P (40<X <80)=1050=0.2,p 2=P (80≤X ≤120)=3550=0.7,p 3=P (X >120)=550=0.1.由二项分布得,在未来4年中至多有1年的年入流量超过120的概率为p =C 04(1-p 3)4+C 14(1-p 3)3p 3=0.94+4³0.93³0.1=0.9477. (2)记水电站年总利润为Y (单位:万元). ①安装1台发电机的情形.由于水库年入流量总大于40,故一台发电机运行的概率为1,对应的年利润Y =5000,E (Y )=5000³1=5000.②安装2台发电机的情形. 依题意,当40<X <80时,一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000-800=4200,因此P (Y =4200)=P (40<X <80)=p 1=0.2;当X ≥80时,两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000³2=10000,因此P (Y =10000)=P (X ≥80)=p 2+p 3所以,E (Y )=4200³0.2+③安装3台发电机的情形. 依题意,当40<X <80时,一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000-1600=3400,因此P (Y =3400)=P (40<X <80)=p 1=0.2;当80≤X ≤120时,两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000³2-800=9200,因此P (Y =9200)=P (80≤X ≤120)=p 2=0.7;当X >120时,三台发电机运行,此时Y =5000³3=15000,因此P (Y =所以,E (Y )=3400³综上,欲使水电站年总利润的均值达到最大,应安装发电机2台. 21.、、[2014·湖北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到点F (1,0)的距离比它到y 轴的距离多1.记点M 的轨迹为C .(1)求轨迹C 的方程;(2)设斜率为k 的直线l 过定点P (-2,1),求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两个公共点、三个公共点时k 的相应取值范围.21.解:(1)设点M (x ,y ),依题意得|MF |=|x |+1,即(x -1)2+y 2=|x |+1, 化简整理得y 2=2(|x |+x ).故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y 2=⎩⎪⎨⎪⎧4x ,x ≥0,0,x <0.(2)在点M 的轨迹C 中,记C 1:y 2=4x ,C 2:y =0(x <0). 依题意,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1=k (x +2).由方程组⎩⎪⎨⎪⎧y -1=k (x +2),y 2=4x ,可得ky 2-4y +4(2k +1)=0.①当k =0时,y =1.把y =1代入轨迹C 的方程,得x =14.故此时直线l :y =1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14,1. 当k ≠0时,方程①的判别式Δ=-16(2k 2+k -1).②设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x 0,0),则由y -1=k (x +2),令y =0,得x 0=-2k +1k.③(i)若⎩⎪⎨⎪⎧Δ<0,x 0<0,由②③解得k <-1或k >12.即当k ∈(-∞,-1)∪⎝⎛⎭⎫12,+∞时,直线l 与C 1没有公共点,与C 2有一个公共点.故此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ii)若⎩⎪⎨⎪⎧Δ=0,x 0<0,或⎩⎪⎨⎪⎧Δ>0,x 0≥0,由②③解得k ∈⎩⎨⎧⎭⎬⎫-1,12或-12≤k <0.即当k ∈⎩⎨⎧⎭⎬⎫-1,12时,直线l 与C 1只有一个公共点.当k ∈⎣⎡⎭⎫-12,0时,直线l 与C 1有两个公共点,与C 2没有公共点. 故当k ∈⎣⎡⎭⎫-12,0∪⎩⎨⎧⎭⎬⎫-1,12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两个公共点.(iii)若⎩⎪⎨⎪⎧Δ>0,x 0<0,由②③解得-1<k <-12或0<k <12.即当k ∈⎝⎛⎭⎫-1,-12∪⎝⎛⎭⎫0,12时,直线l 与C 1有两个公共点,与C 2有一个公共点, 故此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三个公共点.综上可知,当k ∈()-∞,-1∪⎝⎛⎭⎫12,+∞∪{0}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当k ∈⎣⎡⎭⎫-12,0∪⎩⎨⎧⎭⎬⎫-1,12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两个公共点;当k ∈⎝⎛⎭⎫-1,-12∪⎝⎛⎭⎫0,12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三个公共点.22.[2014·湖北卷] π为圆周率,e =2.7182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求函数f (x )=ln xx 的单调区间;(2)求e 3,3e,e π,πe ,,3π,π3这6个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3)将e 3,3e ,e π,πe ,3π,π3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证明你的结论.22.解:(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因为f (x )=ln xx ,所以f ′(x )=1-ln x x2.当f ′(x )>0,即0<x <e 时,函数f (x )单调递增; 当f ′(x )<0,即x >e 时,函数f (x )单调递减.故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e),单调递减区间为(e ,+∞).(2)因为e<3<π,所以eln3<eln π,πlne<πln3,即ln3e <ln πe ,lne π<ln3π. 于是根据函数y =ln x ,y =e x ,y =πx 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可得3e <πe <π3,e 3<e π<3π.故这6个数的最大数在π3与3π之中,最小数在3e 与e 3之中.由e<3<π及(1)的结论,得f (π)<f (3)<f (e),即ln ππ<ln33<lnee .由ln ππ<ln33,得ln π3<ln3π,所以3π>π3;由ln33<lnee,得ln3e <lne 3,所以3e <e 3. 综上,6个数中的最大数是3π,最小数是3e .(3)由(2)知,3e <πe <π3<3π,3e <e 3.又由(2)知,ln ππ<lne e ,得πe <e π.故只需比较e 3与πe 和e π与π3的大小.由(1)知,当0<x <e 时,f (x )<f (e)=1e,即ln x x <1e. 在上式中,令x =e 2π,又e 2π<e ,则ln e 2π<e π,从而2-ln π<e π,即得ln π>2-eπ.①由①得,eln π>e ⎝⎛⎭⎫2-e π>2.7³⎝⎛⎭⎫2-2.723.1>2.7³(2-0.88)=3.024>3, 即eln π>3,亦即ln πe >lne 3,所以e 3<πe .又由①得,3ln π>6-3eπ>6-e>π,即3ln π>π,所以e π<π3.综上可得,3e <e 3<πe <e π<π3<3π,即这6个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3e ,e 3,πe ,e π,π3,3π.第11 页共11 页。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新课标I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新课标卷Ⅰ)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2014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 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 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 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 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 “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 “礼之本 ”。礼之本在仁,在于 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 “音乐的灵魂 ”。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 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 音乐使我们步调 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 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辑,不是对现实的真实摹写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 6.(9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
孔子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 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 教育的主要工具、 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 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 深刻而普遍。 尤 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 “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 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 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 “生生而条理 ”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 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 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 使生活端庄流丽, 成就了诗书 礼乐的文化。
2014年高考病句真题汇编
(四川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向是 ( ) 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 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 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 解析】此题答案选择B选项。 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 该题是病句判断题。病句辨析相对于 1、2、3 题 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难度要大一些,但今年难度与去年相当。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 A选项中是动宾搭配不当,“提高”不能搭配 收藏了 “文化特色”。 10多万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 C选项语序不当,“所有中国的 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应当为“中国所有的两栖爬 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行动物种类。” D 选项语义重复,“具有”和 D.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 “极富”都有“含有、拥有”的意思,此处应当 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 去掉一个。关于病句,考生只要在平时训练中, 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准确掌握如句式杂糅、搭配不当等常见的病句类 型,就能准确得分。
(新课标卷II)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 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 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 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 —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 【答案】 C【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 好重新装订。 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 A句成分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 残缺。 B句偷换主语。D句句是杂糅。 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 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 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 不上的。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17份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17份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北京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四川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大纲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天津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安徽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广东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湖北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湖南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福建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课标1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课标2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辽宁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重庆卷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doc2014·安徽卷(课标语文)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2014·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舐,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舏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舔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31份 (纯word可编辑)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31份word可编辑)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字音.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字形.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3.标点.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4.词语熟语.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5.病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6.扩展语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7.压缩语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仿用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变换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选用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9.修辞.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0.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1.文言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2.诗词鉴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3.名句名篇默写(含文学常识).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4.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课标版).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5.科学类文章阅读(仅指大纲卷).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6.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7.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8.文学类文本阅读——戏剧.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9.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0.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1.实用类文本阅读——报告.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微写作(北京).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阅读(福建、江西).doc 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江苏文科附加题.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江西小作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湖南选做题.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论语选段阅读(浙江).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4.2014年材料作文.doc15.[2014·安徽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蓓.蕾/烘焙.拾.级/拾.麦穗箪.食壶浆/殚.精竭虑B.倚.重/旖.旎禅.趣/口头禅.卷帙.浩繁/秩.序井然C.毗邻./聆.听包扎./扎.辫子济.世安民/光风霁.月D.翡.翠/斐.然开拓./拓.荒者物产丰饶./百折不挠.15.B[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014年高考真题解析分类汇编纯word可编辑-语文-变换句式
7. [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5分) 【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7.[答案] 示例:人生,是一把火炬,挫折是一阵烟雾。
绣口,轻轻一吐,它就散了。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既要有诗意,又得符合事理。
17.2013·山东卷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4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_______①________。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________②________。
17.[答案] 示例一: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示例二: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
“神似”要求主旨、情感、语意一致,合乎逻辑,“形似”则要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
第①处仿写,注意找到能表现教师品格的事物,并扣紧事物的特点;第②处前句是四个字,必须保证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能够与后一句保持意义上的密切联系。
17.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17.[答案] 示例:鲜花绽放灿烂的笑脸,向你渲染春天的瑰丽;蝴蝶跳出轻盈的舞步,向你展示出生命的旋律;丝雨敞开紧闭的心扉,向你清唱万物的欣喜。
(每写出一句给2分,其中内容合理拟人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完整word版)2014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大纲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拼命地奔逃。
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句子说的是小镇春天美景,不符合语境。
D叹为观止,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句子说的是高价票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用“忘而却步”比较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2014年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大纲版)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系鞋带(xi)舐犊情深(shi)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纤维素(xiān)羽扇纶巾(guān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揭疮疤(chuāng)按捺不住(nài)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涮羊肉(shuàn)以儆效尤(jǐng)纵横捭阖(bì)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湖南卷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2014·湖南卷(课标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深()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守祖训,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4·湖南卷] 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萃孚fóu佳恪géB.粹负fú佳恪kèC.粹负fù嘉恪géD.萃孚fú嘉恪kè1.D[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并杂有成语的辨析。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
懿行嘉言: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嘉,美好。
“恪”读“kè”。
“孚”和“负”需要认真辨析:“孚”意指“使……信服”,“负”意为“辜负”。
根据语境应该选“深孚众望”,即“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
2.[2014·湖南卷] 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即便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2.C[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A项,因语序不当而有歧义,“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既可以理解成“家族”的定语,也可以理解为“要素”的定语。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 语文湖南卷
2014·湖南卷(课标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深()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守祖训,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4·湖南卷] 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萃孚fóu佳恪géB.粹负fú佳恪kèC.粹负fù嘉恪géD.萃孚fú嘉恪kè1.D[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并杂有成语的辨析。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
懿行嘉言: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嘉,美好。
“恪”读“kè”。
“孚”和“负”需要认真辨析:“孚”意指“使……信服”,“负”意为“辜负”。
根据语境应该选“深孚众望”,即“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
2.[2014·湖南卷] 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即便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2.C[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A项,因语序不当而有歧义,“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既可以理解成“家族”的定语,也可以理解为“要素”的定语。
2014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语文分类汇编:S单元 湖北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S1 多项选择21.S1[2014·湖北卷] Her ________ for writing was a desire for women to get the right to higher education.A. motivationB. qualificationC. talentD. technique21. A考查名词的含义。
motivation 动机;qualification 资格;talent天分,天赋;technique 技巧,技术。
句意:她写作的动力是为了一个愿望,即让女性得到更高等教育的权利。
22. S1[2014·湖北卷] When Richard said, “Y ou are much more agreeable and prettier now,” Joan's face turned red at the unexpected ________.A. commandB. comparisonC. complimentD. contribution22. C考查名词的含义。
command 命令,指令,掌握;comparison比较;compliment 恭维;contribution贡献。
句意:当理查德说道“现在的你更讨人喜欢,更漂亮了”时,由于这个意想不到的恭维,乔安的脸变红了。
23. S1[2014·湖北卷] Seeing the big crowd coming towards him, he started to run down the hill, but ________ and went down on his hands and knees in the melting snow.A. slippedB. skiedC. signalledD. sank23. A考查动词的含义。
slip 滑倒;ski 滑雪;signal 向……发信号;sink下沉。
2015高考必做2014年高考真题word版可编辑原题及逐题详细解析—湖北卷英语真题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英语试题本试题卷共16页,81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Linda?A. A writer.B. A student.C. A teacher.2. What is the man afraid of?A. Having an accident.B. Missing the interview.C. Saying something wrong.3.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To return a jacket.B. To change a jacket.C. To buy another jacket.4. Why does the man feel upset?A. A guy stole his clothes.B. He found his clothes ugly.C. Someone said he was ugly.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disbelieves her son.B. She feels very sorry for her son.C. She wants her son to use a new ke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福建卷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2014·福建卷(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2014·福建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3)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6)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1.[答案] (1)而闻者彰(2)谈笑有鸿儒(3)问君何能尔(4)随风直到夜郎西(5)望帝春心托杜鹃(6)寻常巷陌[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的能力。
2014年新增加的要求背诵的五个篇目中涉考一篇,在默写时,考查主要注意避免出现错别字。
这六小题中,“彰”“儒”“尔”“郎”“鹃”“陌”属易错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2014·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张祖传[明]张岳张祖,字彦宗,以字行。
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
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
祖疑之,入白母。
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
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
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
逮久弗获。
会天变肆舎,乃归。
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
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
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
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遂抉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
时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属.之。
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湖北A卷(课标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2014·湖北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笑靥.(yè)盥.(ɡuàn)洗粗犷.(guǎng) 蓦.(mù)然回首B.书箧.(qiè) 装帧.(zhēn)碑帖.(tiè) 博闻强识.(zhì)C.敷.(fū)粉脂.(zhǐ)肪烙.(lào)印刀耕火种.(zhòng)D.采撷.(jié) 竹笋.(sǔn)咋.(zé)舌拈.(niān)轻怕重1.B[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A. 蓦(mò)然回首;C. 脂(zhī)肪;D. 采撷(xié)。
2.[2014·湖北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俸禄切蹉投桃报李一笑泯恩仇B.发轫枢纽并行不悖久旱逢甘霖C.花哨原委如雷贯耳时事造英雄D.调剂伸张促不及防真人不露相2.B[解析] 此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A. 切磋;C. 时势造英雄;D. 猝不及防。
3.[2014·湖北卷]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_______,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_______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_______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B. 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C. 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D. 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3.D[解析]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特别是近义词语。
“滋润”指增添水分,使不干枯;含水分多,不干燥;舒服。
“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
“滋养”比“滋润”更突出供给养分以促使其生长的意思。
“绚丽多彩”指灿烂美丽,色彩丰富。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绚丽多彩”单纯指颜色,而“多姿多彩”多了“姿(形态)”的意思,形容“风格”更合适。
“顽固”本多用作贬义词,指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
“稳固”指安稳而巩固。
“顽固”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指家乡的味道给人的印象很深,更能表现“故乡的味道”挥之不去,更有表现力。
“框定”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锁定”是使固定不动的意思。
本句强调异地和故乡的联系,用“锁定”更能表现这种牢不可破的联系。
4.[2014·湖北卷]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自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
据统计,我市60 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 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 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 万公里、在建规模1.2 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D.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 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A[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B.“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应在“高于”前加“比例”。
C.逻辑错误,“其中”指代前文“运营里程”,不能包括“在建规模”。
D.句式杂糅,成分残缺。
去掉“建成”,并在“等”后面加上“信用信息”。
5.[2014·湖北卷]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离娄》:“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
”意思是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内心的丑恶。
正如俗语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B.《明天》的结尾处,丧子的单四嫂子希望在梦中与儿子相会,朦朦胧胧地睡去。
作者并不去写她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这是为了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的将令,减少作品的消极色彩而采用的曲笔。
C.周冲是《雷雨》中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四凤对于他来讲不只是理想的伴侣,更是爱与美的象征,因此四凤选择周萍意味着周冲所追求的理想之梦终归破碎,于是这个陷入绝望的青年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而亡。
D.卡夫卡的《骑桶者》描绘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真实”是因为作者对骑桶者生活细节和心理状态的描写逼真,使人感到是真实的;“荒诞”是因为故事的主要情节——“我”骑着煤桶去煤店不符合生活逻辑,不是对现实的真实摹写。
5.C[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C项,“因此四凤选择周萍意味着周冲所追求的理想之梦终归破碎,于是这个陷入绝望的青年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而亡”理解有误。
周冲触电而亡属于偶然,并非有意的“选择”。
复习名著时要细致全面,不仅要熟悉其主要情节,还要领会其思想内容,把握其艺术技巧。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2014·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
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注】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
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于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
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
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
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
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
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
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
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
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
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
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本文有删改)【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6.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
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
“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
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6.C[解析]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的结论。
原文说“艺术文学”是“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不是“教育内容”。
原文还说“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表述错误。
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说法过于武断,原文只是说“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诗书礼乐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再者,“‘礼’作用于群体”“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也曲解了原文意思,原文是“‘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产生作用,“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D.强加因果,“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并不是“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的原因。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石斧石磬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
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
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7.D[解析] 从“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