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_以东莞为例

合集下载

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地 理本试卷7页,19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 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珠三角地区是全国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

图1示意2017年珠三角地区流动人 口短期和永久居留意愿占比空间分布。

居留意愿占比高反映地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强。

据此完成1~2题。

图 11.2017年,东莞短期居留意愿占比高,因其主要产业为A. 金 融 业B. 制 造 业C. 交通运输业D. 公 共 服 务 业 2.抑制深圳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因素是① 自然环境 ② 户籍门槛 ③经济水平 ④ 物价水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地 理 试 题 第 1 页 共 7 页短期居留肇庆中山江门居 留 意 愿 占 比 ( % )50 100Km0 - 33(低值区)>33-67(中值区) > 6 7 ( 高 值 区 )永久居留佛山东莞惠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

江西省宜春市已探明的富硒土地 共154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55%,但富硒土地多呈斑点状,没有连片分布。

截止2020 年该市已建立富硒相关产业基地面积102.1万亩,富硒产品种类383个。

据此完成3~5题。

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型升级:东莞狠抓三个抓手、构筑三个创新平台,着力抓好“两促”

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型升级:东莞狠抓三个抓手、构筑三个创新平台,着力抓好“两促”

筑 三个平台 , 动两个 “ 推 促进 ” 等工作 , 积
极 实施 “ 技东 莞 ” 科 工程 , 力 提高 自主 创 着
新能力,加快推进产 业结构调整升级 , 立
志 把 东 莞 建 成 以 电子 信 息 产 业 为 特 色 的
现代制造业名城 , 积极推动东莞制造向东
莞 创造 的转 型升 级 。 狠抓三个抓手( 即抓 政 策 、 园 区、 抓 抓 人 才 )推 动 东莞 制 造 向 东莞 创造 转 变 。 , 一 是 抓政 策 , 化 政府 投入 的杠 杆 作 用 。 为 强 此 , 莞 出台 了《 于 实 施 “ 技 东 莞 ” 东 关 科 工 程 建 设 创 新 型 城 市 的 意 见 》 和 相 关配 套 政 策 ,决 定从 2 0 起 连 续 5 每年 投 06年 年
制 造 业 基 地 ,着 力 构 建 以服 务 经 济 为 主 体 , 代 服 务 业 、 新 技 术 产 业 和 先 进 制 现 高
造业融合互动、 协调发展 的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他表示 , 2 l 到 O , 5年
全 市 的服 务 经 济 为 主 的产 业 结 构 基 本 形 成 ,第 三 产 业 占 G P比 重 预 计 达 6 % 到 D 5,
8月 1 8日 ,在 广 州 召 开 的 珠 三 角 地 区推 进 建 设 现代 产 业 体 系 座 谈 会 上 , 州 广 市 市 长 张 广 宁 提 出 了广 州 建 设 现 代 产 业 体 系 的总 体 思路 。张 广宁 说 , 州将 重 点 广
建 设 “ 个 中 心 、 个 基 地 ” 即 区 域 性 现 四 一 ,
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型升级
东莞狠 抓三个 抓手 、 筑 三个创 新 平 台 , 力 构 着

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事例

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事例

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事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标准厂房建设以其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带动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具体事例来探讨标准厂房建设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标准厂房建设推动了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该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涌现了众多标准厂房建设项目。

随着标准厂房建设的推进,一大批中小型制造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纷纷入驻标准厂房区域。

标准厂房建设为企业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和办公环境,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

同时,标准厂房建设配套的服务设施,如集中供暖、通风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条件。

这些改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当地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标准厂房建设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以江苏昆山市为例,该地区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标准厂房建设在这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标准厂房建设不仅提供了先进的生产设施和环境,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在标准厂房区域内,企业之间能够分享资源、合作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推动了整个区域的工业经济发展。

三、标准厂房建设助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该区域拥有众多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成为了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产业基地。

标准厂房建设为科技企业提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研发和生产设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同时,标准厂房建设还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配套服务,如专业的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有力地助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众多科技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推动了该地区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标准厂房建设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该地区以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等为主要产业,标准厂房建设推动了当地工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

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3卷,第6期,2007年11月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V ol.43,N o.6(N ov.2007)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535027) 本文预印本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2007,2(2),编号:pkuxbw2007027,http :ΠΠ收稿日期:2007201222;修回日期:2007204214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3王缉慈 林 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摘 要 过去20年来,区域发展理论基于西方国家的经验,重新高度评价了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的功能。

中国学者及时跟踪了国际研究,然而由于尚未密切结合国情特点,未能为决策部门提供适合的理论背景。

作者从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实际出发,以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集群发展和研究方向。

文章指出,我国集群形成之内在机制和国际背景都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创新性集群。

我国的集群正处在“全球-地方”张力的作用下,以多种方式嵌入跨国公司外包所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中。

我国集群降低成本的功能十分有利于跨国采购商和合同制造商等企业,但它对建立国家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作用却是有限的。

因此,我国集群发展的任务是孵育创新性的集群,而不是继续打造单纯追逐低成本的集群。

关于我国集群研究的方向,本文提出需要继续从产业联系入手,密切结合国情,深入分析我国集群的实际演进和实际作用,从而探讨集群升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离岸外包;集群升级中图分类号 F 424N e w I nsights to China πs Export 2Oriented ClustersWANG Jici LIN Tao(Department o 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Peking Univer sity ,Beijing ,100871)Abstract In the last tw o decades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 based on the Western experience ,highly addressed the innovation func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with Chinese scholars following.H owever ,because it not yet fit the nation πs characteristics ,it could not provide proper theoretical background for Chinese policy makers.The paper claims that Chinese clusters formed in global 2local tension.Paying m ore attention to concentrated dispersion caused by offshore outs ourcing could provide s ome insights for cluster formation of China.The clusters of China functioned very well for multinational buyers and contract manu factures ,but their roles for build com 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country and their regions were limited.Therefore ,the key task facing China should be to foster innovative clusters instead of building m ore “low road ”ones.From these points of view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study industrial linkage continually ,analyze the actual ev olutions and function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ion setting ,s o that policy 2makers could learn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local upgrading strategies could be expected to succeed.K ey w ords industrial cluster ;offshore outs ourcing ;cluster upgrading0 引 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企业贸易比重从1981年的0%提高到1990年17%和2005年的58%,同期加工贸易比重从6%提高到38%和49%,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保持在55%左右。

东莞产业布局及规划(最新)

东莞产业布局及规划(最新)

一、主要发展产业及目标按照“服务优先、高端带动、适度重化、新兴培育、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整体推进”的原则,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突出建设国际重要现代产业制造中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大重点,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发展集聚、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东莞制造”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传统制造业:重点打造虎门服装、大朗毛织、长安模具、厚街家具、中堂造纸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增强整体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石化、船舶制造等行业。

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松山湖IT产品研发园为核心,建设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五大组团:1.市区组团:发展软件、数字创意、数字传媒等信息服务业和精密装备制造业等;2.石龙组团,发展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数码办公设备、光学电子、消费电子、信息服务等高科技产业及电脑配件、电子元器件等;3.塘厦组团,发展电源、通讯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产业链,以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4.长安组团,发展移动通讯终端、电脑周边设备等;5.东部组团,发展电子专用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LED节能灯、液晶显示器等。

汽车产业:重点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车用轴承、车用电机、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子导航系统,完善汽配产业配套体系,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产业: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龙头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

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民用核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整体产业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东莞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浅析东莞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创新

浅析东莞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创新
区域 经 济 与 产 业 经 济
浅 析 、 兀 菩 业 升 级 背 景 下 的产 业 集 群 创 新
朱 佳 丽
( 莞 理 工 学 院城 市 学 院 , 东 东莞 5 3 0 ) 东 广 2 1 6 摘要: 东莞 在 实施 “ 转 移 ’ 过 程 中 面 临 着 产 业 “ 心 化 ” 招 商 困 难 等 问 题 , 现 实 的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路 径 是 “ 地 升 双 ’ 的 空 、 更 就 级” 。根 据 区 域 创 新 系 统 理 论 , 以 通 过 整 合 创 新 主 体 、 新 公 共 政 策 与 基 础 设 施 、 范 中 介 组 织 等 措 施 构 建 东 莞 产 可 创 规


问发展 模式有 利 于 内部 企业 和其 他机 构之 间的相 互合 作 , 实 现 区 域 创 新 活 动 主 体 之 间 的 优 势 互 补 , 应 地 降 低 制造 业大量 转 移 , 起 区 域 内生 产 能 力 不足 , 业 引 就 萎 缩 等 诸 多 问题 。在 产 业 转 移 实 施 过 程 中 , 方 政 府 为 了 当 地 前 利 益 考 虑 , 劳 动 力 密 集 型 企 业 比 较 青 睐 , 政 府 呼 吁 企 对 当 业 升 级 转 型 、 少 人 口压 力 之 时 , 村 基 层 的 想 法 却 相 反 。 减 镇 另外 , 把劳 动密集 型产业 转 移出去 是为 了引进 高科 技企 业 和 项 目 。跨 国公 司 主 导 的 国 际 产 业 转 移 是 为 了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实 现 利 润 最 大 化 , 莞 目前 日益 失 去 廉 价 劳 动 力 、 宜 地 价 、 东 便 优 良环 境 等 比 较 优 势 , 将 增 加 其 营 运 成 本 , 伤 外 资 在 本 这 挫 地 设 厂 的 积 极 性 。现 实 也 表 明 , 年 来 , 莞 一 直 希 望 引 进 多 东 大 项 目 、 企 业 , 效 果 并 不 明显 。 大 但 产 业 升 级 转 型 的 路 径 除 了“ 笼 换 鸟 ” , 进 全 新 的 高 腾 式 引 端产业 , 换 旧的相对 低端 的产业 , 一种 是“ 地 升级 ” 。 替 另 就 式 对 东 莞 而 言 , 者 更 为 现 实 和 紧 迫 。一 方 面 , 腾 笼 换 鸟 ” 后 “ 容 易给人 “ 厂” 误 解 , 且 对能 否 引进 “ ” 能 引进 什 么样 赶 的 而 鸟 、 的 “ ” 没 有 把 握 。一 个 必 须 正 视 的 现 实 是 , 量 的 劳 动 密 鸟 , 大 集 型 产 业 虽 然 处 于 产 业 链 低 端 , 加 值 不 高 , 已 形 成 了 完 附 但 善的产业 链 和配套 , 业 集 中度 相 当高 。 比如 东莞 有 家 具 、 产 服 装 、 鞋 、 金 模 具 等 传 统 产 业 , 舍 弃 这 些 产 业 显 然 不 可 制 五 要 能 , 现 实 的 出 路 就 是 在 现 有 产 业 基 础 上 升 级 , 动 产 业 链 更 推 的 完 善 和 整 合 , 升 制 造 业 的 竞 争 力 。实 现 东 莞 产 业 集 群 创 提 新对 于推动产业 升级 有着 重要 的作用 。

东莞产业园发展趋势

东莞产业园发展趋势

东莞产业园发展趋势东莞产业园是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莞市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东莞市加快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东莞产业园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速度也愈加迅猛。

本文将从东莞产业园发展的趋势、发展的影响、政府的支持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东莞产业园发展的趋势1. 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日益竞争,东莞产业园需要从传统的生产加工转变为研发创新、高附加值的产业园。

未来,东莞产业园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2. 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东莞产业园需要注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

未来,东莞产业园将推动绿色生产、低碳经济和循环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争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跨区域合作与创新联动。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东莞产业园将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园区的合作与联动,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联动效应,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东莞产业园将积极借助科技和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东莞产业园发展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带动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2. 加速城市化进程。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加速城市化进程,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3.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吸引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流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整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4. 增强区域竞争力。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带动周边城市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联动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网友回忆版)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341324)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高质量发展谆谆指引,总书记深情指出,“广东改革发展先行一步,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感受会更深一些”,寄望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23年春节,总书记又提出“扎实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殷切要求。

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兔年首个工作日召开,会议强调,广东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今天的行动,关键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担当与作为。

产业潮流,浩浩荡荡,纵观世界工业史,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造业重镇引领和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历了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发展和跨越,成为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是内在要求。

2019年11月,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广东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必争必胜的关键地位,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承载时代机遇、履行时代担当。

202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坚持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脊梁”。

东莞东坑:纵深推进专业镇建设_擦亮“东坑智造”名片

东莞东坑:纵深推进专业镇建设_擦亮“东坑智造”名片

东莞东坑:纵深推进专业镇建设 擦亮“东坑智造”名片文/李思敏 通讯员/王莲辉东莞市东坑镇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腹地、东莞几何中心,毗邻松山湖科学城,是全国文明村镇、省教育强镇,也是省通讯电子技术创新专业镇。

早在2010年,东坑镇就提出了创建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打造通讯电子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10多年来,东坑镇以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姿态,一路披荆斩棘、坚毅前行,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建设等各项工作,成功实现了从次发达镇到GDP 突破200亿元的“蝶变”。

至2023年底,东坑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已达136.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75%,占比连续多年位居全市首位;企业发展量质齐升,规上工业企业达277家,培育出东勤科技等3家产值百亿级企业,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双轮驱动”产业集群。

2023年,东坑镇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专业镇建设名单。

在此契机下,东坑镇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全域创新和全链条创新,不断提升全镇综合能力,迸发出强劲的高质东莞市东坑镇以工业立镇,近年来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断完善“创新+制造”生态链,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先进制造,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阵列持续壮大,充分展示了“百千万工程”全省典型镇的担当作为。

未来,东坑镇将坚持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擦亮“东坑智造”名片,为专业镇建设和“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被纳入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东坑镇丁彭黄片区创新强镇33创新强镇量发展动力。

精准施策强活力 种好创新发展“试验田” 育企业、兴产业、强实业,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新质生产力迸发的“土壤”。

近年来,东坑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培育先进制造龙头企业为抓手,纵深推进专业镇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全面优化升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展创新产业集群 加快东莞转型升级

发展创新产业集群 加快东莞转型升级
2 东莞发 展创 新产 业集群 的可 行性 2 1 有 大量传 统 产业 集群 的雄 厚基 础 . 创新 产业 集 群 并 不 是 与 生俱 来 ,是从 传 统 产 业
者 .如果 仪仅 发挥 市场 机 制 的基 础 作 用 ,传 统 产 业 集群 是很 难演 化 为 创新 产业 集 群 为促 进 产 业 集 群 的发 展和 升级 ,东莞 市政 府制 定 了 一系列政 策 措施 , 例 如 ,20 东莞 编制 了 《 莞 市产 业集 群 发 展 规 06年 东 划》 。确定 l 产业 集群 发展 的战 略部 署 、重 点 布局 和 I , 实施 措施 。再 如 ,2 0 0 8年 东莞 市 又 出台 了 《 莞 市 东 重 点扶持 发展 产业集 群认 定管理 暂行 办法 》 ,通 过 组 织认 定一 批市 重 点 发 展产 业 集 群 ,促 进 产 业 集 群 升 级 。东莞 市有 关产 业 集 群 的政 策 为创 新 产 业 集 群 的 健康 发展 提供 了强有 力 的支撑 。 2 3 有 财政 资金 的可 靠保 证 . 创新 集群 的培 育 和 发 展需 要 地 方 政 府 对 共 性 技 术和关键 技 术 的 创 新 以及 创 新 平 台进 行 资 金 扶 持 、 没有 雄厚 的地 方 财 政 资金 作 保 障 ,创 新 产 业 集 群 的 发展 无疑 是空 中楼 阁 ,难 以实 现 。2 1 0 0年 东 莞 财政 总收入达 到 75 1亿 元 ,市 财 政 一 般 预算 收 入 达 到 8. 28亿 元 ,2 1 6 0 东 莞 可 支 配 财 力 为 4 13亿 元 1年 3. 、 充足 的财政 资金 为 东莞 创 新 产 业 集群 的发 展 提 供 了 坚 实 的经济 基础 。地 方 政 府 科 研 经 费 的大 量 投 入 和 不断增 长更 是对 创新 产 业集 群 的直 接 支持 。从 2 1 0 1 年开 始 ,东莞 将 继 续 大 力 实施 “ 技 东 莞 ” 一 翌, 科 每年投 入 2 O亿元 ,连续 5年投 入 至 少 10亿 元 人 民 0 币 支持科 技创 新 ,并 将 产业 集 群 升 级纳 入 “ 技 东 科 莞 ” 工程 。东莞 巨额 的科 技 经 费投 入 必将 结 出创 新 产业 集群 的丰硕 成果 。 2 4 有创 新 支持 体 系的初 步 支撑 . 创新 支持 体 系既 是 创 新 产业 集 群 的重 要 引 导 力 量 ,又是 创新 产业 集 群 将 技术 创 新 潜 力 转 化 为 实 际 创 新能力 的 强 大 推动 力 。近年 来 ,东莞 突 出抓 好 产 业 集群 公共 服 务平 台 建 设 ,建 立 健全 社 会 化 服 务 体

公需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答案

公需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答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单选题(共5题,每题4分)1、以下哪个不是湾区经济的基本特征:DA、开放B、港口C、城市群D、现代农业2、广东省政府2019年“一号文”《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措施,除了课堂上介绍的以外,还有另外两条分别是加强科研用地保障,以及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建设,这样总共合计有___条DA、8条B、12条C、15条D、20条3、哪项是对大湾区现有优势的不正确描述DA、拥有世界级物流枢纽B、拥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C、拥有世界级制造业基地D、拥有世界级科技人才中心4、哪一项不直接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建设的内容AA、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B、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C、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D、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5、哪个正确描述了湾区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CA、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业经济B、从农业经济到港口经济再到创新经济C、从港口经济到工业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创新经济D、从港口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判断题(共20题,每题4分)1、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珠海、佛山为龙头打造珠江西岸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正确错误2、粤港澳大湾区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科技产业。

正确错误3、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负责清单从2015年122条缩减到2018年的45条。

正确错误4、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正确错误5、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粤港澳三地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才能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便捷有序流动正确错误6、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

正确7、当前,粤港澳三地生态环境合作仍处于双边合作阶段.正确错误8、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涵。

东莞实施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措施

东莞实施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措施

2、有利于产业布局澜整,完善企业问的合作机制东莞中小食业众多,但专业化分J二并不完善。

以电予信息业为例,电肭整机及其外围设备的配套率已达959以上,电脑整机所需的符种配件基本都有专业化的本地中小型企业生产、运输。

但是,各氽业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产学研发合作机制欠完善,导致r内部竞争的加剧,内耗严重。

实施产业转移,霞新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企业转璎升级,完善企业问合作机制,加快发展关联配套产业,有利丁促进产业集聚和实现规模经济,推动产业集群的完善。

3、有利于缓解“民:r荒”及高素质人才紧缺现象东莞制造业I与1-业总产值近909,由于劳动力报酬偏低,]:作条件和环境尚待改善等原凶,东莞一些企业“招J:难”的现象lI显突出。

在东莞的劳动力多数足外来工,书要来自湖南、?l:西、四川等。

近几年由于中央相关农业政策的落实,这砦省份的经济发展较快,在外务工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薪酬。

从2004年开始东莞遭遇“民上荒”。

据统计,近年来东莞劳动力缺口现象仍然严峻,成为制约企业扩人再啦产的一个重要凶素。

随着产娅的转移,大部分劳动密集型氽业外迁,大量的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将会从原来的食业巾释放出来。

采取适’措施引导这砦劳动力就地就业,留住人才,就能有效缓解“民工荒”和人才紧缺的问题。

同时,产业转移后必将发展更多的资本与技术密集JI!!食业,将带动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动,促进东莞人才规模扩人和人才结构优化。

34GUANGDONGF.COI(州12/20084、有利于改善环境,缓解社会管理压力30年的改革开放,东莞经济取得r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加剧亦为不争的事实。

一些高能耗、低产m、高污染的产业和项目未能及时退出,十地资源消耗过快,水电供廊紧张,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环境污染代价过大,社会治安矛盾突出,给可持续发展带来较火的压力。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有利十缓解东莞在资源环境、治安、社会管王!ll等方而遇到的问题。

区域创新环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区域创新环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为基础 , 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经济计量方法划分区域创新环境 的层次, 考察其对产业集群升级 的影 响, 并分 析各影 响 因素的差 异 。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升级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 稿 日期 ]0 0—0 收 21 7—1 5
[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 目( 批准号 :0 Y 2 2 ) 广 东省软科学研究计 划项 目( 准号 :0 0 0 0 00 7) 主 1JB07 、 批 2 1B 7 30 4 , 持人为王鹏 ; 暨南大学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 中心 (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基地) 大项 目( 准号 :8D M7 09) 重 批 0 J X 90 ,
络 , 者从 非 正式创 新 网络建 设 的角度 对产 业集 群 升级进 行 了实证 研究 , 为非 正式创 新 网络 对 产业 集 前 认
群升 级 的影 响 主要表 现 在非正 式交 流 、 个人 间 的信任 和文 化三 个方 面 ; 者则 着 重探讨 创新 网络 的形 成 后 机制 , 并提 出在 创新 网络背景 下产 业集 群 升级 的策 略 选择 。王 晓娟 (0 9 对 产业 集 群 地方 性 网络 存 20 ) 在 的风险 问题进 行 了研 究 , 出通 过集 群企 业 的跨 区域 发 展 , 升产 业 集 群 在 全球 生 产 网络 中 的位 置 , 提 提 实现 产业集 群 升级 。T e — o gE g 2 0 )6以珠江 三角 洲 的电子 产业 集群 为例 , 析 了地方 企业 网络 ekY n n ( 0 9 [ j 分 关系 的不 同形式 及其 对产 业集 群 升级 的影 响 , 指 出在 私 人关 系 的基 础上 , 源搜 索 、 习 和结 网这 三 并 资 学

从产业集群到区域创新系统——产业组织视角下的集群升级方向

从产业集群到区域创新系统——产业组织视角下的集群升级方向
的创新需求 。 凹 截止 2 0 1 1 年 ,广东在 3 2 6个专业镇 式产 业集群 中建 有 2 0 9个 公共创 新服 务平 台 ,但其 中很 多还 只是刚 刚成
立 ,有些对其职能及如何发挥作用处 于迷茫之 中。并非 所有 的技 术服务组 织都能 够有效发 挥作用 。为加快专业 镇 转型升级 ,2 0 1 2 年广东颁布 了 《 中共 广东 省 委广东 省人 民政府 关于 依靠 科技 创新 推进 专业 镇转 型升 级 的决定 》


从 产业 集群 到 区域 创新 系统
产业组 织视 角下 的集群升级方 向 岳 芳敏
( 广 东行 政 学院经 济 学系教授 ,博 士)
[ 摘要] 通过梳 理相 关理论发现 ,产业集群升级理论 主要是基 于产业视 角 ;同时观 察广 东专业镇
转型升级 实践 ,基 于产 业组织视 角 ,提 出产业集群升级 目标和方 向是 区域创新 系统。需要分三 个阶段 完成 ,首先是 建设 与完善 集群创 新网络 ,通过嵌入技术服务组织 ,加 强集群 网络各 节点的互动合 作创
快建设 以生产知识或技术密集 型产 品为主的创 新型产业集群 。这 一政策导 向有可 能误导产 业集群 的发展 ,是 对技 术创新理论认识不足 的结果 。 当前 ,由于集群升级 的 目标缺乏 明确 的理论 指南 ,各地政府 在引导 、促 进集群 转型升 级 中缺 乏指导 ,缺乏 明
确 的 目标 。集群企业 ,尤其是传统产业集群 中的企 业失去了发展 和努力方 向 ,一些企 业 由于担 心本 地政府鼓 励产
业转移 ,因产业政 策不 明确 而不敢或不愿加大技术改造 升级投入 ,一 些企业 因为成本 上升 、利 润率降低 ,在近 年
来股 市、房地产市 场高额利 润回报下 ,转 而投入虚拟市场 ,实体产业投入大减 ,加上腾笼换鸟政 策下 的产业 转移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的发展策略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的发展策略研究

66March 2021 / 广东经济学术ACADEMIC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的发展策略研究陈丽娴1 眭文娟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 广东广州 510000)【内容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布局和产业关联水平进行分析,以及探究大湾区各城市的比较优势产业。

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但各城市的细分行业特色鲜明,资源优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城市在优势行业的数量和分布上具有明显差距。

进而提出从创建一体化大市场、建立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和利用创新推动产业链升级等策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发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产业;产业协同集聚[作者简介] 陈丽娴,女,广东湛江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服务经济与贸易。

眭文娟,女,湖南永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和社会制度研究 [基金项目]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2020GZQN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7200304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对策研究”(20YJC790010)。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这一新指示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根据理论和实践,产业协同集聚能显著促进一国(地区)经济发展。

以产业园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东莞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以产业园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东莞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
( )结构 转换 二 结构 转换 的重 点在 于产 品 品牌化 、结构 高级
生 态型 :一 是生产 、生 活 、生态 协调 的 化 、布局 园 区化 、功 能生态 化 。

循环农 业 ;二是 与城 市功 能 匹配 的景观农 业 ;三
业。

是 农产 品结 构 的改善 。改善 的方 向是 标准 是讲 究 食 品质 量 安 全 与抵 御 自然 灾 害 的安 全 农 化 、特色 化 、生态化 、优 质化 及 品牌化 。二 是农 业 行 业结 构 的改造 。优 化行业 结构 与经 营结 构 , 服务 型 :从单 纯 的生产转 为农 业生 产 与 推进 结构 升级 ,并在 此 过程 中推进 农业 产业化 进 农 业关 联服务 相协 调 ,建立 农业 服务 产业体 系 , 程 。三是 农业 布局结 构 的调整 。基 本方 向是 土地
— —
系 ;以生 态 、观光 、休 闲为特色 的农业 生态 旅游
品 牌 型 :建 立 健 全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体 产 业体 系 ;以技术 推广 、信 息服 务 、教 育 、培训 系 ,形 成 “ 吃 ” 的优 质 农业 、 “ 看 ”的景 观 为 一体 的农业 科技产 业体 系 。 好 好 农业 、 “ 玩 ”的观 光休 闲农 业 、 “ 销” 的市 好 好 场化农 业 、 “ 价 ”的效 益 型农 业 。 好
本 文是 《 东莞 市农 业 发展 规 划 (0 6—2 1 ) 20 0 5 》研 究报 告 “ 总论 ” 中的 部 分 内容 。 课题 主持 人 是 罗必 良教 授 。

4・
南 方 农 村 20 年第 5 07 期
维普资讯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东莞石龙发展前景如何

东莞石龙发展前景如何

东莞石龙发展前景如何东莞石龙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部,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多年来,石龙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产业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石龙镇的发展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首先,石龙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它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地区,享有广东省府广州以及深圳等一线城市的辐射带动。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石龙镇在供应链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众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的交通网络与邻近的地区进行联动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石龙镇还拥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等交通网络,为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提供便利。

其次,制造业是石龙镇的主导产业。

石龙镇有着丰富的制造业资源,包括模具、电子、五金等行业。

众多的企业在石龙镇投资建厂,使得石龙镇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而且,石龙镇的制造业不仅仅只是低端加工制造,还涵盖了高端制造和研发领域。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增强产品竞争力。

这将进一步推动石龙镇的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石龙镇还积极打造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科技产业集群。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还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和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专项扶持措施。

这些举措为石龙镇的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的来说,石龙镇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地理位置优越、制造业资源丰富以及科技创新的推动,都为石龙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升级,石龙镇将逐渐形成以制造业为主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未来,石龙镇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进一步推动石龙镇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产业集群的定义
产业集群是一种地理上集中,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领域内形成的网络结构。这些企业和机构包括供应 商、生产商、客户、中介机构和相关产业等。
产业集群的分类
根据形成机制和特点,产业集群可以分为市场驱动型、政府驱动型和混合型三类。市场驱动型产业集群以市场 竞争为动力,由企业自发形成;政府驱动型产业集群以政府规划为主导,由政府引导形成;混合型产业集群则 是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形成的。
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地方政府应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 科技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
04
案例研究:地方政府在产 业集群发展中的成功实践
成长期
产业集群成长期以资源的快速集聚和产业链条的完善为特征。此时,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日益紧密,市场竞争加剧。政府在这一阶段应加强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升级,推动企业进行 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成熟期
产业集群成熟期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度协作为特征。此时,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完善的网 络结构和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稳定。政府在这一阶段应着重维护产业集 群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等方面的支持。
提供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 提高区域交通通达性。
完善信息网络建设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提 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地方政府应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如图书馆、体育馆等,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技法(三)影响意义类-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技法(三)影响意义类-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专题03 技法(三)影响意义类1.一般以区域热点或社会热点材料作为命题素材,通过材料考查考生迁移地理学原理和规律,分析论证重点工程、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的意义和影响2.“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作用)”“简述……对……的影响(作用)”等例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如图)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最近的铁路通道就此形成,被网友誉为“西北最美最神奇的铁路线”。

开通首日,库尔勒始发首趟列车满载货物开往格尔木。

分析格库铁路修建及全线贯通运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修建铁路需要大量原材料,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出疆通道,完善铁路网,促进经贸发展;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加强民族团结等。

1.答题思路影响型设问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如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和对其他地区(事物)的影响,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可能影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等。

注意如果设问给出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

如“分析说明××对××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设问,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知道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

所谓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

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画等号。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其命题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2.答题规范(1)影响型答题规范①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类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基于产业集群的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产业集 群 的概念最早 由美 国经 济学 家 波 特 提 出 ,他 在 对 美 国 、 日本 、德 国 、瑞 典等 国家 有国家竞 争优 势 的产 业 进行 了考察 之后 ,认 为这 些产 业都形 威 了集群 。波 特认 为 ,产业 集群 是用来 定
望通过外 部经济 、专业化 分_ 、交易成 T
本 等理论 或概念来解 释产业 集群 的形成 和发展 机制 ;社会学 家则 强调非 正式 的 社会关 系网络和人 际关 系网络 以及 本地 的社会 文化环境对 于区域 经济发 展 的影
义 在某一特 定领域 中 ( 通常 以一个 主导
产 业 为核 心 ) ,大量 产 业联 系密 切 的企 业及 相关 支撑机 构在空 间上集 聚 ,并 形 成强劲 、持续竞 争优势 的现象 。 ( )区域创新能力相关理论 二





产业 集群 及 区域 创 新体 上的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强调地理空间对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过程
的影 响 。①
系的理论
( )产业集群的概念 一 产业集 群现象 的大量 出现 以及成功 的发 展 实 践 ,成 为 许 多 学 者 研 究 的焦 点 。国 内外对 于 产业 集 群现 象 的研究 , 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 :经济 学家希
响 ;地理学 家强调产界 定 .
2 0 ・O { l辉j 1 06 l i 5
维普资讯
是地理 区域 和行 政 区域两 个特 征 的 融合 , 即在行政管辖 范围内的地理 区域 的概念 。 区域 创新体 系中 的 “ 区域 ”已经 没有
的各 主体在平等 的基 础上实现 合作和 资源 交流 ,呈 现出非 中心 化特 征 。它 已不 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商论2009.2区域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以东莞为例●谭小平1,林东泓2(1、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632;2、广东农垦总局,广东广州510632)[关键词]东莞产业集群;区域创新;集群升级;集群竞争力[摘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以区域创新重塑集群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顺利升级的思路。

剖析了产业环境恶化背景下东莞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三类产业集群风险集中凸现,产业群缺乏持续竞争力,区域制度变革滞后,创新网络互动不足。

结合东莞产业集群现状,建议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培育互信的社区文化,进行制度创新与加强创新网络内各行为主体的互动。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061(2009)02-0150-03一、产业集群升级转型出路:区域创新重塑集群竞争力1、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创新随着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轮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变化。

图1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ernon ,1966)绘制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产业集群竞争力。

当产业集群的发展进入第四阶段调整期后,将面临着衰退或重焕生机两种可能,而这取决于区域内产业能否顺利实现创新,完成核心产业的更替。

对于产业集群进入调整期后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产业区位转移、开辟新市场、引入新企业、出售非核心业务、产业结构重组等可能是有效的促进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蔡宁等2003),但笔者以为,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问题,唯一的途径在于实施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创新活动。

隋广军等(2004)也认为区域产业从衰退期进入到更新期的关键在于集聚体能否发挥其创新能力。

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产业集群,具有难以模仿的创新优势,与原有集聚优势叠加,形成更突出的集群竞争力。

集群竞争力曲线上行,进入集群新一轮生命周期的生成期。

因此,东莞有必要在产业调整的关键时刻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利用更有生命力的产品抢占市场,提升集群竞争力,从而形成新的集群生成期,实现产业集群的顺利升级。

二、东莞产业集群升级困境东莞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性,很大程度上是外部成熟产业集体迁入的结果,这种群移式产业集群具有先天不足性和脆弱性。

当前宏观环境波动,产业环境恶化的事实已经严重影响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要素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资问题、融资困难等问题已经让相当数量的集群内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很多企业出现负利润而不得不关闭或转移。

据报道,2008年1月至5月期间,东莞市关停、转移外资企业405家,上升36.4%,新增外资项目减少,企业非正常关闭现象增多。

①而个别企业的倒闭拖累关联企业,通过产业网络发生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大了产业集群的风险。

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制鞋业、毛纺织业、家具业、玩具业受到的图1产业集群竞争力曲线①信息来源:金融界财经频道150江苏商论2009.2冲击最大,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产业集群在升级转型过程中,困难重重。

1、三类集群风险集中凸现产业集群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生命周期,会经历生成、发展、成熟和衰退等四个生命过程(ThichyG ,1997)。

东莞由于不是产品或技术的创新地,而是已经成熟的、规模化产品的集中地,属于成熟产业的“区位再集中”(梁琦、刘厚俊,2003)。

这类成熟产业所形成的集群由于缺乏创新能力,从一开始就面临产业集群成熟、衰退的结构性风险。

东莞最根本性的风险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后期遭遇的结构性风险,其次是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产业集群带来的危机———周期性风险,同时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面临一定的网络性风险,如相互协作的台资企业所形成的轮轴式产业集群有较强的封闭性和排它性,集群中的单个企业长期享受集群效应,可能对外界反应缓慢。

这三类风险可能相互增强,导致总风险的进一步增加(蔡宁、杨闩柱、吴结兵,2003)。

2、产业群缺乏持续竞争力东莞经济历经数据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集群,但产业整体仍然缺乏足够竞争力,表现在:第一、成本导向型的低端制造业主体。

东莞现阶段的制造业仍以原料工业和一般加工为主,工业高加工度化水平低,产业层次仍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附加值低。

东莞虽然已经完成了支柱产业从轻纺工业向电子信息设备产业的转变,但不过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其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第二、外资企业群根植性差。

根植性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社会关系当中,其关键要素具有难以模仿和复制的特性(杨飞,2004)。

东莞产业集群的形成缺乏历史文化根基,是大量的外资企业为追求低成本,在一个较短的时间迁移至当地形成的,属于“嵌入型”产业集群;其次,以台商投资为主的电子信息业集群是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是通过群组式迁移形成的,是对台湾产业群居链的复制,这种集群阻碍了与当地企业的交流,不利于企业群根植性的培养。

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东莞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工业生产严重依赖外来技术,其结果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动缺乏,创新水平低下。

即便有创新,也大多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修补的工艺创新,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创新。

如2006年东莞专利批准量为4872件,其中发明仅28件,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达到1729件、3115件。

3、集群区域制度变革滞后东莞产业集群升级的另一个难题是区域制度变革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在珠三角政策优势丧失、成本优势急剧下降的背景下,企业基于长期发展的考虑,对制度因素的关注会更甚于对传统成本因素的关注。

几年前台资投资开始大规模转向长三角,关键就在于长三角有更适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环境。

很多企业认为,东莞的政府运作透明度不高;管理出现人治化、随意化现象;市场化环境不好,企业间存在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企业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政策寻租,既提高了交易成本,也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等等。

此外,货物通关制度、三来一补企业的内销制度等也有待改进。

近几年东莞市政府也意识到自身在处理产业集群相关问题时存在的不足,与长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进行了沟通和学习,借鉴了一些他们的经验,政府的服务意识有所加强,很多制度已经得到部分改进。

但制度深嵌于当地的文化、政治和历史背景,具有依赖性特征。

制度的变迁是一个渐近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要建立一个和谐互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4、创新网络互动不足当前东莞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存在两大挑战,一是体现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创新软环境的改善;二是创新网络互动性不足,企业与客户及供应商联系紧密,而与科研机构、高校及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系不足。

据调查,有58%的企业主要通过客户获得创新信息,40%的企业通过国内供应商,33%的企业通过技术市场,29%的企业通过母公司、子公司或者合作公司获取创新信息,只有13%、15%,4%的企业是分别通过科研机构、公共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获取创新信息。

(千庆兰,陈颖彪,2008)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获取创新信息的渠道,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科研合作,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三、关于东莞进行区域创新的政策与建议1、政府推动型区域创新按照推动创新主体的不同,集群创新可分为企业自发型和组织推动型两种。

从东莞的现实基础来看,东莞产业集群创新应以政府推动为主。

这一方面是因为东莞原有的科研实力较弱,企业创新动机不强,仅通过企业之间自发性的相互学习不可能实现创新。

同时东莞商会的中介功能并不完善,在集群创新的初期发挥的作用有限,而地方政府拥有比民间更多的资源,又具有相当有效的网络和渠道,151江苏商论2009.2有条件也有必要发挥其在集群创新过程中应有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区域创新活动的进行,集群内企业函待在产权保护、市场信息、技术提升、设备引进、人员培训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因而相应地对制度创新产生了很大需求。

而政府是制度的主要供给者,制度因素是创新环境中极为关键的因素,政府有必要完善现有制度,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东莞的区域创新应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

2、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由互动的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网络两部分构成。

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网络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的关系。

区域创新环境是企业的创新过程中所依赖的软硬环境要素总和,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等。

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区域创新网络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各行为主体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建立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盖文启,2002)。

当某一新观念、新技术或需求的信息由某个创新行为主体产生后,就会沿着创新网络连线在整个网络中传递、反馈、交互循环,反复流动(赵慕兰等,1997)。

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天然优势,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也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内形成的产业网络更是创新网络培育的良好基础。

因而,在产业集群基础上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既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最佳选择。

3、培育互信的社区文化“每个国家政治与社会的历史背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会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发展”②。

和谐、互信的社区文化可以最大可能地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成本和创新成本。

一方面产业集群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组织形式,可以通过集群内企业和机构之间的非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集群内的知识外溢是创新的主要来源,产业集群区域通常是创新成本最低、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

随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信任程度的提高,企业之间合作开发创新性产品成为可能,大企业愿意把自己的创新产品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分享,产品外包活动的增多会进一步扩大知识外溢,有利于创新过程的顺利进行。

4、制度创新制度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度与技术创新是一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关系。

东莞现有制度环境不能满足产业集群升级的需要,需要进行变革。

一般认为,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包括:公平的市场制度;公正透明的政策;良好的产权制度;高效的政府运作程序;良好的融资环境等。

除此之外,东莞产业集群内企业以出口加工为主要模式,在产业集群升级的过程中,出口加工企业面临出口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的过程,有必要在加工贸易制度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根据东莞现有制度状况,制度创新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出口加工贸易制度的变革;合理创新支持政策的制定;市场竞争环境的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细化;政府服务型职能的确立;政府运作透明化;政府办事程序的简化等。

5、加强创新网络的互动性,推动持续创新创新网络反映的是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结、互动关系。

创新网络与原有集群产业网络相比,更强调创新源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对主体间的互动性要求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